第65章 怎麽能說是經常呢......那是天天都有!
大唐:棄文從商,我要當財神 作者:水果抹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後堂。
柳葉聽完了王玄策的講述,倒是沒感覺到多驚奇。
九十歲的人不是沒有,保養得當的人也不少見,不值得大驚小怪的,就是心裏頗為感慨。
“想不到,還是個要麵子的人......”
柳葉看著靜靜躺在手心的四枚銅錢,嘴角抽搐了幾下。
之前在樓上雅間裏,他親眼看見對麵仙樂居的夥計,將這四枚銅錢丟出來,一轉眼,就落自己手裏了。
薛萬徹對那本唿吸吐納的冊子挺感興趣,一邊翻看著一邊道:“兄弟,能落下四枚銅錢就知足吧,也就是道門中人比較講究,他們一般是身上有多少錢,就給多少錢。”
“有錢的道士,吃頓五文錢的飯,說不定能掏出錠金子送給你,玩的就是個隨心所欲。”
“換了佛門那些和尚試試!”
“不光坑你頓飯,還說什麽積累功德之類的屁話,好像送他頓飯吃,還欠他個人情......”
聽上去,薛萬徹對佛門的怨念很深啊!
王玄策在一旁緊張兮兮的盯著薛萬徹,生怕他把小冊子搶走。
薛萬徹一抬頭,正好迎上王玄策的目光,笑罵道:“小娃子歲數不大,心眼還不少,我老薛還能貪你個小娃娃的東西!”
說著,將小冊子還給王玄策,捎帶著還在他屁股上抽了一巴掌。
王玄策渾然不當迴事,撓了撓屁股躲到旁邊研究去了。
柳葉對佛門比較好奇。
他記得,這年頭好像不是所有和尚都會戒除葷腥。
真正不吃葷腥,是在淨土宗發揚光大之後的事情,估計還要等個幾百年。
“薛老哥,經常有佛門中人過來化緣嗎?”
薛萬徹咂咂嘴,道:“怎麽能說是經常呢......那是天天都有!”
“也不知怎麽迴事,這兩年長安城裏的和尚越來越多,亂七八糟的廟宇也越來越多,幾乎每天都有人來化緣!”
“這群和尚也是真好意思,哪的飯菜好吃去哪,哪的飯菜貴就去哪,不施舍還不行,一張嘴叭叭叭的講一通因果,好像不給他們施舍,下輩子就隻能當畜生。”
柳葉搖頭笑了起來。
“盛世天下佛門昌,道家深山獨自藏,亂世菩薩不問事,老君背劍救滄桑。”
這種沒什麽水平的打油詩,就連薛萬徹這樣的糙漢子都能聽懂。
他品味了片刻,深以為然的點點頭。
“還真就是這麽迴事!”
“前些年佛門還四處散播謠言,說陛下攻打王世充的時候,若非少林寺的十三棍僧相救,陛下就被王世充抓走了!”
“嘿,若陛下真的淪落到讓和尚去救援的地步,我們這些武將幹脆集體跳河自殺算了!”
柳葉慢慢站起來,道:“那以後幹脆定個調子,以後咱們名下的所有產業,都不能給和尚施舍!”
薛萬徹一愣。
“無非是一頓飯而已,若是不給的話,那些嘴碎的和尚能堵門叭叭一整天。”
柳葉有些無奈的說道:“薛老哥,仔細想想,以後登科樓的餐食肯定要向柳某家裏的水平看齊,甚至花樣更多,更加美味,這名聲傳出去,全長安城的和尚都跑到咱們這來要飯了!”
“況且,咱們可能隻開登科樓一家酒樓嗎?”
薛萬徹想了想,被腦海中無數和尚堵門,還一文錢不花的場景給嚇了一跳!
“還真是!”
“哥哥我迴去就吩咐下去,所有產業都不能給和尚布施,可不能給他們慣出臭毛病來!”
“若是有人敢造次,打他一頓就好了!”
……
三大商行下藥事件,讓竹葉軒和柳家狠狠的出了一次風頭。
柳葉的名字,也進入了某些大人物的視線。
包括長安縣令左奎,也時刻關注著柳葉的動向。
沒辦法,柳葉麾下的那些外賣員,是長安城的主要不穩定因素之一,柳葉的日子好過,那些不良人也就相對安穩。
若是竹葉軒倒了,外賣生意就會瞬間煙消雲散,而不良人也會重新成為禍害。
坐在縣衙裏,左奎看了一上午的案卷,眼睛都花了。
他揉著眼角走出來,從門外的胥吏那拎了一份快餐,正好碰上長安縣尉韓平。
“竹葉軒那邊安排得怎麽樣了?他們把三十家酒樓的廚房都搬到大街上,引來數不清的百姓圍觀,可不能因此鬧出亂子來!”
對於他們這些地方官而言,百姓聚集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情。
關中人脾氣火爆,稍微有點口角都有可能演變成一場群毆。
就算沒人打架,丟個物件,丟些錢財,甚至丟個孩子,也是時常發生的。
正常情況下,若是找不到責任人,官府就會將聚集百姓的人定為案犯,給出一部分的賠償。
不過竹葉軒情況特殊,左奎更想將安全隱患降到最低。
縣尉韓平笑嗬嗬的說道:“縣尊大人放心,下官已經派遣大批巡城武侯,到各處攤位前維持秩序。”
“竹葉軒的許掌櫃答應我,最多三天,就會恢複原來的樣子。”
左奎點點頭,這才放心下來。
“那就好,昨日金吾衛的賀蘭將軍來找本官,他身上也肩負著守衛長安城的差事,責任比咱們更大,說是近期長安城中時常有百姓聚集的事件發生,他心中甚是不安寧。”
“此事還需找機會跟許掌櫃好好聊聊,畢竟咱們也算是竹葉軒的客戶,說起話來方便一些,也希望竹葉軒能理解官府的難處,若是再有聚集百姓的想法,提前跟咱們通個氣。”
韓平笑道:“許掌櫃也是官員出身,說起來,原本跟縣尊大人還是平級,想必他是可以理解的。”
左奎歎了口氣,道:“本官和他許延族可不是一個檔次,他乃是秦王府十八學士出身,當年他給陛下出謀劃策的時候,本官還在當刀筆小吏。”
“也不知那位柳公子究竟有何本領,竟能將許延族降服......”
兩人一邊說,一邊拎著快餐,打算找個亮堂的地方吃午飯。
可還沒走幾步,外邊的胥吏匆匆跑進來,送上一封拜帖。
看見拜帖上的名號,兩人頓時麵麵相覷。
左奎皺著眉道:“本官和宮裏的張阿難公公並無交集,他為何會給本官送來拜帖?”
韓平帶著幾分小心的說道:“不管怎麽說,是陛下身邊的近臣,縣尊要好生接待才是,看名帖上寫的,張公公應該馬上就到了!”
柳葉聽完了王玄策的講述,倒是沒感覺到多驚奇。
九十歲的人不是沒有,保養得當的人也不少見,不值得大驚小怪的,就是心裏頗為感慨。
“想不到,還是個要麵子的人......”
柳葉看著靜靜躺在手心的四枚銅錢,嘴角抽搐了幾下。
之前在樓上雅間裏,他親眼看見對麵仙樂居的夥計,將這四枚銅錢丟出來,一轉眼,就落自己手裏了。
薛萬徹對那本唿吸吐納的冊子挺感興趣,一邊翻看著一邊道:“兄弟,能落下四枚銅錢就知足吧,也就是道門中人比較講究,他們一般是身上有多少錢,就給多少錢。”
“有錢的道士,吃頓五文錢的飯,說不定能掏出錠金子送給你,玩的就是個隨心所欲。”
“換了佛門那些和尚試試!”
“不光坑你頓飯,還說什麽積累功德之類的屁話,好像送他頓飯吃,還欠他個人情......”
聽上去,薛萬徹對佛門的怨念很深啊!
王玄策在一旁緊張兮兮的盯著薛萬徹,生怕他把小冊子搶走。
薛萬徹一抬頭,正好迎上王玄策的目光,笑罵道:“小娃子歲數不大,心眼還不少,我老薛還能貪你個小娃娃的東西!”
說著,將小冊子還給王玄策,捎帶著還在他屁股上抽了一巴掌。
王玄策渾然不當迴事,撓了撓屁股躲到旁邊研究去了。
柳葉對佛門比較好奇。
他記得,這年頭好像不是所有和尚都會戒除葷腥。
真正不吃葷腥,是在淨土宗發揚光大之後的事情,估計還要等個幾百年。
“薛老哥,經常有佛門中人過來化緣嗎?”
薛萬徹咂咂嘴,道:“怎麽能說是經常呢......那是天天都有!”
“也不知怎麽迴事,這兩年長安城裏的和尚越來越多,亂七八糟的廟宇也越來越多,幾乎每天都有人來化緣!”
“這群和尚也是真好意思,哪的飯菜好吃去哪,哪的飯菜貴就去哪,不施舍還不行,一張嘴叭叭叭的講一通因果,好像不給他們施舍,下輩子就隻能當畜生。”
柳葉搖頭笑了起來。
“盛世天下佛門昌,道家深山獨自藏,亂世菩薩不問事,老君背劍救滄桑。”
這種沒什麽水平的打油詩,就連薛萬徹這樣的糙漢子都能聽懂。
他品味了片刻,深以為然的點點頭。
“還真就是這麽迴事!”
“前些年佛門還四處散播謠言,說陛下攻打王世充的時候,若非少林寺的十三棍僧相救,陛下就被王世充抓走了!”
“嘿,若陛下真的淪落到讓和尚去救援的地步,我們這些武將幹脆集體跳河自殺算了!”
柳葉慢慢站起來,道:“那以後幹脆定個調子,以後咱們名下的所有產業,都不能給和尚施舍!”
薛萬徹一愣。
“無非是一頓飯而已,若是不給的話,那些嘴碎的和尚能堵門叭叭一整天。”
柳葉有些無奈的說道:“薛老哥,仔細想想,以後登科樓的餐食肯定要向柳某家裏的水平看齊,甚至花樣更多,更加美味,這名聲傳出去,全長安城的和尚都跑到咱們這來要飯了!”
“況且,咱們可能隻開登科樓一家酒樓嗎?”
薛萬徹想了想,被腦海中無數和尚堵門,還一文錢不花的場景給嚇了一跳!
“還真是!”
“哥哥我迴去就吩咐下去,所有產業都不能給和尚布施,可不能給他們慣出臭毛病來!”
“若是有人敢造次,打他一頓就好了!”
……
三大商行下藥事件,讓竹葉軒和柳家狠狠的出了一次風頭。
柳葉的名字,也進入了某些大人物的視線。
包括長安縣令左奎,也時刻關注著柳葉的動向。
沒辦法,柳葉麾下的那些外賣員,是長安城的主要不穩定因素之一,柳葉的日子好過,那些不良人也就相對安穩。
若是竹葉軒倒了,外賣生意就會瞬間煙消雲散,而不良人也會重新成為禍害。
坐在縣衙裏,左奎看了一上午的案卷,眼睛都花了。
他揉著眼角走出來,從門外的胥吏那拎了一份快餐,正好碰上長安縣尉韓平。
“竹葉軒那邊安排得怎麽樣了?他們把三十家酒樓的廚房都搬到大街上,引來數不清的百姓圍觀,可不能因此鬧出亂子來!”
對於他們這些地方官而言,百姓聚集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情。
關中人脾氣火爆,稍微有點口角都有可能演變成一場群毆。
就算沒人打架,丟個物件,丟些錢財,甚至丟個孩子,也是時常發生的。
正常情況下,若是找不到責任人,官府就會將聚集百姓的人定為案犯,給出一部分的賠償。
不過竹葉軒情況特殊,左奎更想將安全隱患降到最低。
縣尉韓平笑嗬嗬的說道:“縣尊大人放心,下官已經派遣大批巡城武侯,到各處攤位前維持秩序。”
“竹葉軒的許掌櫃答應我,最多三天,就會恢複原來的樣子。”
左奎點點頭,這才放心下來。
“那就好,昨日金吾衛的賀蘭將軍來找本官,他身上也肩負著守衛長安城的差事,責任比咱們更大,說是近期長安城中時常有百姓聚集的事件發生,他心中甚是不安寧。”
“此事還需找機會跟許掌櫃好好聊聊,畢竟咱們也算是竹葉軒的客戶,說起話來方便一些,也希望竹葉軒能理解官府的難處,若是再有聚集百姓的想法,提前跟咱們通個氣。”
韓平笑道:“許掌櫃也是官員出身,說起來,原本跟縣尊大人還是平級,想必他是可以理解的。”
左奎歎了口氣,道:“本官和他許延族可不是一個檔次,他乃是秦王府十八學士出身,當年他給陛下出謀劃策的時候,本官還在當刀筆小吏。”
“也不知那位柳公子究竟有何本領,竟能將許延族降服......”
兩人一邊說,一邊拎著快餐,打算找個亮堂的地方吃午飯。
可還沒走幾步,外邊的胥吏匆匆跑進來,送上一封拜帖。
看見拜帖上的名號,兩人頓時麵麵相覷。
左奎皺著眉道:“本官和宮裏的張阿難公公並無交集,他為何會給本官送來拜帖?”
韓平帶著幾分小心的說道:“不管怎麽說,是陛下身邊的近臣,縣尊要好生接待才是,看名帖上寫的,張公公應該馬上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