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收入是源源不斷的!
大唐:棄文從商,我要當財神 作者:水果抹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就讓左奎上繳七成的賦稅,剩下的三千貫,足以他支撐長安縣的開支!”
李世民大筆一揮,將此事定下了基調。
房玄齡拿著李世民親筆寫好的詔書,砸吧砸吧嘴,道:“陛下,雖然裴宣機暫時隱忍,將這三萬貫的賦稅讓給了左奎,但他一定不會就此放棄,為了避免兩縣爭奪,還是要想個辦法才是。”
李世民哈哈一笑,道:“房卿,你想得太多了,無論是哪一方拿到這筆賦稅,獲益的都是我大唐,這本就是各憑本事的事情!”
“左奎有能力將柳葉的產業留在長安縣境內,這就是他的本事,剩下的,咱們不需要插手,坐享其成便是了!”
房玄齡轉念一想,確實是這麽迴事。
左奎和裴宣機鬥得再兇,那也是他們之間的事情,而朝廷終究是獲益的一方。
直接插手,反倒會引起左奎的不滿。
“除此之外,朕還在琢磨,或許該對商賈提起重視來了,這件事給了朕很大的警醒,朕實在是沒想到,商人為了逐利,竟然瘋狂到這等地步!”
李世民心中一直都有些驚異。
三十萬貫的生意,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足以掀起一場戰爭!
而那些商賈,在短短的一天時間內,就完全撬動下來,連契約都簽訂好了。
在此之前,朝堂之上,人人都覺得商賈不事生產,應該打壓。
可現在看來,似乎完全不是那麽一迴事。
房玄齡嗬嗬一笑,道:“陛下是因為柳葉,才動了重視商賈的心思吧?”
李世民歎了口氣,幽幽的說道:“不可否認,朕現在對柳葉的改觀很大,尤其是這一次,他給朕帶來了不小的震撼。”
“如果可能的話,朕都有意招他入朝為官!”
房玄齡搖了搖頭,道:“老臣和柳葉也算是有幾分交情,他的想法很獨特,眼光也十分獨到,還是個十分有毅力的年輕人,可他對官場卻沒有絲毫的興趣,甚至於,有幾分厭惡當官。”
聽聞此言,李世民不由得想起了當初柳葉放棄讀書,轉而去城隍廟擺攤解簽忽悠人的日子。
貌似,房玄齡還因此吃過大虧。
而在此基礎之上,房玄齡還能結下交情,實在是難得。
“當不當官的,以後再說,房卿這幾日要多多關注登科樓,一旦促成交易,就積極敦促柳葉上繳賦稅,朕覺得,未來的幾天,乃至十幾天內,登科樓上繳的賦稅會節節攀升!”
房玄齡躬身拱手,道:“臣遵旨!”
說完,他倒退著走出去。
房玄齡走後,李世民看向張阿難,滿臉似笑非笑的表情。
“阿難,這一次你能從中賺到不少的銀子吧?”
登科樓的酒菜生意,跟張阿難沒有半文錢的關係。
可五大會館賺的錢,主要來自於商情消息。
而這些消息,全部都是張阿難供給柳葉的。
用屁股想都知道,張阿難肯定不能免費給柳葉提供消息!
張阿難心裏更慌了,從剛才他就在偷偷嘀咕這件事。
“陛下,奴婢隻是往裏投了一點銀子而已,而且百騎司那些收集消息的人,也要拿走一部分利潤,再刨除登科樓的成本...實在是沒多少!”
說著說著,張阿難心虛的額頭冒汗。
這麽一算,確實沒有多少。
登科樓促成的交易,柳葉隻是抽成很小的一部分而已,張阿難占的份子就更少了。
可架不住基數大!
三十萬貫的交易,哪怕隻抽半成,那也是一萬五千貫!
僅僅一天,哪怕不算給百騎司成員的錢,張阿難至少也有大幾百貫,乃至上千貫入賬!
何況,收入是源源不斷的!
李世民打了個哈欠,道:“宮裏的太監宮女沒有多少收入,你的錢既然要養著他們,朕自然不會奪走,但要切記張弛有度,萬一因為賺得太多,引起某些人的不滿,朕也保不住你。”
“奴婢記在心裏了!”
李世民微微一笑,道:“倒是薛家,似乎沒什麽動靜了,你可有具體的消息?”
一聽到薛家,張阿難也跟著笑了,心中隨之也鬆了一口氣。
“迴陛下的話,這件事說起來有意思,當初薛道遠花了重金,在全城發傳單,打算把他麾下酒樓的價格降到最低,從而和柳公子在價格上鬥一鬥,為此,連他自家的酒樓都扛不住壓力,好幾家都關門了。”
“可他沒想到,柳公子的五大會館壓根就沒有打算在酒菜上賺錢,所有的利潤都放在促成交易上,薛道遠因此被氣得吐血,結果被薛家的薛粹給關了起來,生怕他再招惹柳葉,丟掉性命。”
李世民聽得哈哈大笑,可笑完之後,眼神之中卻多了幾分兇狠。
“薛粹...薛稷的族弟嗎?”
張阿難趕忙道:“正是此人,薛粹雖然從沒有官身,但他的子侄晚輩全都在朝中供職,這些人都是薛稷薛少保在世時安排到朝廷裏的,其中薛粹的長子薛大鼎,曾任皇五子長史,年初吏部考評為上上,遷滄州刺史,年後即將赴任!”
他三言兩語把薛粹的情況跟李世民介紹了一遍。
身為皇帝,自然不可能記住每一個臣子的來龍去脈。
可親兒子的左膀右臂,李世民卻記得清清楚楚。
“薛大鼎,此人倒是個幹吏,可惜薛氏卷入柳葉的矛盾之中...”
李世民皺著眉頭想了想,又道:“先看著吧,若是薛氏有其他舉動,你速速來報!”
“奴婢領命!”
...
深夜!
江南會館之中燈火通明!
為了留住這條大財路,長安縣令左奎下了死力氣,連宵禁製度都放寬了,特意給柳葉留下十幾道腰牌,準許他們可以在宵禁時分行走。
甚至於,左奎還特意安排了一隊巡城武侯,在登科樓的五大會館周圍日夜逡巡,負責他們的安全。
不管是柳葉,許敬宗,還是趙懷陵,王玄策等人,亦或者是蘇惠心和楊氏等人,全都在江南會館之中緊張的忙碌著。
“今日得到的商情比以前多了十倍不止,其中有一多半,都是各地行商提供的,天亮之前一定要梳理出來!”
“促成的交易也要一一記錄猜測,由專人負責跟進,這都是咱們以後宣傳的基礎!”
“拿著腰牌去東市,將馬周他們全都叫過來,下一期的《大唐周刊》上,必須刊登出今日登科樓五大會館的成果!”
眾人圍著一張巨大的桌子不斷遊走,時不時站定,拿著某件商情低聲商量。
就連總店的孟詵都跑過來幫忙,給大夥準備了一些補氣的夜宵。
楊氏突然拿著一張商情,來到柳葉麵前。
“東家,這份商情您看一看...”
李世民大筆一揮,將此事定下了基調。
房玄齡拿著李世民親筆寫好的詔書,砸吧砸吧嘴,道:“陛下,雖然裴宣機暫時隱忍,將這三萬貫的賦稅讓給了左奎,但他一定不會就此放棄,為了避免兩縣爭奪,還是要想個辦法才是。”
李世民哈哈一笑,道:“房卿,你想得太多了,無論是哪一方拿到這筆賦稅,獲益的都是我大唐,這本就是各憑本事的事情!”
“左奎有能力將柳葉的產業留在長安縣境內,這就是他的本事,剩下的,咱們不需要插手,坐享其成便是了!”
房玄齡轉念一想,確實是這麽迴事。
左奎和裴宣機鬥得再兇,那也是他們之間的事情,而朝廷終究是獲益的一方。
直接插手,反倒會引起左奎的不滿。
“除此之外,朕還在琢磨,或許該對商賈提起重視來了,這件事給了朕很大的警醒,朕實在是沒想到,商人為了逐利,竟然瘋狂到這等地步!”
李世民心中一直都有些驚異。
三十萬貫的生意,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足以掀起一場戰爭!
而那些商賈,在短短的一天時間內,就完全撬動下來,連契約都簽訂好了。
在此之前,朝堂之上,人人都覺得商賈不事生產,應該打壓。
可現在看來,似乎完全不是那麽一迴事。
房玄齡嗬嗬一笑,道:“陛下是因為柳葉,才動了重視商賈的心思吧?”
李世民歎了口氣,幽幽的說道:“不可否認,朕現在對柳葉的改觀很大,尤其是這一次,他給朕帶來了不小的震撼。”
“如果可能的話,朕都有意招他入朝為官!”
房玄齡搖了搖頭,道:“老臣和柳葉也算是有幾分交情,他的想法很獨特,眼光也十分獨到,還是個十分有毅力的年輕人,可他對官場卻沒有絲毫的興趣,甚至於,有幾分厭惡當官。”
聽聞此言,李世民不由得想起了當初柳葉放棄讀書,轉而去城隍廟擺攤解簽忽悠人的日子。
貌似,房玄齡還因此吃過大虧。
而在此基礎之上,房玄齡還能結下交情,實在是難得。
“當不當官的,以後再說,房卿這幾日要多多關注登科樓,一旦促成交易,就積極敦促柳葉上繳賦稅,朕覺得,未來的幾天,乃至十幾天內,登科樓上繳的賦稅會節節攀升!”
房玄齡躬身拱手,道:“臣遵旨!”
說完,他倒退著走出去。
房玄齡走後,李世民看向張阿難,滿臉似笑非笑的表情。
“阿難,這一次你能從中賺到不少的銀子吧?”
登科樓的酒菜生意,跟張阿難沒有半文錢的關係。
可五大會館賺的錢,主要來自於商情消息。
而這些消息,全部都是張阿難供給柳葉的。
用屁股想都知道,張阿難肯定不能免費給柳葉提供消息!
張阿難心裏更慌了,從剛才他就在偷偷嘀咕這件事。
“陛下,奴婢隻是往裏投了一點銀子而已,而且百騎司那些收集消息的人,也要拿走一部分利潤,再刨除登科樓的成本...實在是沒多少!”
說著說著,張阿難心虛的額頭冒汗。
這麽一算,確實沒有多少。
登科樓促成的交易,柳葉隻是抽成很小的一部分而已,張阿難占的份子就更少了。
可架不住基數大!
三十萬貫的交易,哪怕隻抽半成,那也是一萬五千貫!
僅僅一天,哪怕不算給百騎司成員的錢,張阿難至少也有大幾百貫,乃至上千貫入賬!
何況,收入是源源不斷的!
李世民打了個哈欠,道:“宮裏的太監宮女沒有多少收入,你的錢既然要養著他們,朕自然不會奪走,但要切記張弛有度,萬一因為賺得太多,引起某些人的不滿,朕也保不住你。”
“奴婢記在心裏了!”
李世民微微一笑,道:“倒是薛家,似乎沒什麽動靜了,你可有具體的消息?”
一聽到薛家,張阿難也跟著笑了,心中隨之也鬆了一口氣。
“迴陛下的話,這件事說起來有意思,當初薛道遠花了重金,在全城發傳單,打算把他麾下酒樓的價格降到最低,從而和柳公子在價格上鬥一鬥,為此,連他自家的酒樓都扛不住壓力,好幾家都關門了。”
“可他沒想到,柳公子的五大會館壓根就沒有打算在酒菜上賺錢,所有的利潤都放在促成交易上,薛道遠因此被氣得吐血,結果被薛家的薛粹給關了起來,生怕他再招惹柳葉,丟掉性命。”
李世民聽得哈哈大笑,可笑完之後,眼神之中卻多了幾分兇狠。
“薛粹...薛稷的族弟嗎?”
張阿難趕忙道:“正是此人,薛粹雖然從沒有官身,但他的子侄晚輩全都在朝中供職,這些人都是薛稷薛少保在世時安排到朝廷裏的,其中薛粹的長子薛大鼎,曾任皇五子長史,年初吏部考評為上上,遷滄州刺史,年後即將赴任!”
他三言兩語把薛粹的情況跟李世民介紹了一遍。
身為皇帝,自然不可能記住每一個臣子的來龍去脈。
可親兒子的左膀右臂,李世民卻記得清清楚楚。
“薛大鼎,此人倒是個幹吏,可惜薛氏卷入柳葉的矛盾之中...”
李世民皺著眉頭想了想,又道:“先看著吧,若是薛氏有其他舉動,你速速來報!”
“奴婢領命!”
...
深夜!
江南會館之中燈火通明!
為了留住這條大財路,長安縣令左奎下了死力氣,連宵禁製度都放寬了,特意給柳葉留下十幾道腰牌,準許他們可以在宵禁時分行走。
甚至於,左奎還特意安排了一隊巡城武侯,在登科樓的五大會館周圍日夜逡巡,負責他們的安全。
不管是柳葉,許敬宗,還是趙懷陵,王玄策等人,亦或者是蘇惠心和楊氏等人,全都在江南會館之中緊張的忙碌著。
“今日得到的商情比以前多了十倍不止,其中有一多半,都是各地行商提供的,天亮之前一定要梳理出來!”
“促成的交易也要一一記錄猜測,由專人負責跟進,這都是咱們以後宣傳的基礎!”
“拿著腰牌去東市,將馬周他們全都叫過來,下一期的《大唐周刊》上,必須刊登出今日登科樓五大會館的成果!”
眾人圍著一張巨大的桌子不斷遊走,時不時站定,拿著某件商情低聲商量。
就連總店的孟詵都跑過來幫忙,給大夥準備了一些補氣的夜宵。
楊氏突然拿著一張商情,來到柳葉麵前。
“東家,這份商情您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