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融鍋鑄甲!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頓黑打! 作者:黑眼圈先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崇禎十七年,三月初。
太原以北兩百裏餘裏,定襄。
沱河上,以福船為首的數百艘由廣船和沙船組成的船隊,擠滿了沱河。
整支船隊在沱河上延綿二三十裏。
定襄的碼頭上,河風唿嘯而過,卷起陣陣浪花。
遼東水師參將黃蜚站在船頭,望著眼前這片陌生的土地,眉頭微微皺起。
他此番奉命率遼東第二艦隊而來,不僅帶來了十萬石軍糧輜重,還帶來了兩百名從遼東民生堂結業的年輕吏員。
“黃大人!”一個清脆的聲音傳來。
黃蜚轉頭望去,隻見一名身材修長、麵容清秀的年輕人正向他拱手行禮。
此人正是此次隨軍而來的年輕吏員之首,於成龍。
“原來是小於大人,”黃蜚點了點頭,
黃蜚站在甲板上,看著一袋袋軍糧被扛下船,忍不住嘀咕:\"這遼東的米,非得運到山西來吃?\"
說著,
他轉頭問正在整理文書的於成龍,\"小於啊,你說國公爺這是圖啥?山西這地界,就算缺糧,也不會缺這十萬人馬的糧吧。\"
就在他說話時,
兩個吏員把一筐重物抬到於成龍的麵前,蓋在上麵的油布被掀開,露出裏麵金燦燦的玉米。
於成龍小心翼翼的用布包住《農政全書》,書的右下角有\"民生堂著\"四個小字。
\"參將大人,\"他一邊檢查著玉米有沒有異樣,一邊慢條斯理地說,\"您覺得國公爺是在山西征不到足夠十萬人馬所需的糧草?\"
\"那為何還要……\"黃蜚撓撓頭,\"什麽意思?\"
\"從遼東運送而來的十萬石糧草輜重,的確用於遼東兵馬,不假。\"於成龍開口道:“可國公爺還是會從山西士族手裏征調糧草,隻是這用途嘛,卻是為了民心。”
“民心?”
“山西的民心!”
黃蜚掰下粒玉米塞嘴裏嚼,突然眼睛瞪得比銅鈴大,\"哎這玩意兒甜!\"
\"這叫西夷黃金種,\"於成龍拍掉黃蜚衣擺上的玉米須,\"金州商會花一百兩從荷蘭人手裏買的。\"
“味道不錯,就是不知道頂不頂餓。”
於成龍笑了笑,頷首道:“你可知道國公爺為何讓咱們這些從民生堂出來的三百個年輕吏員隨船來山西麽?”
黃蜚皺了皺眉,沒有說話。
其實在這三百吏員登船的時候,他的心裏就有過疑惑,隻是沒好意思去問。
“還請解惑。”黃蜚朝於成龍拱了拱手。
“不敢,”於成龍迴禮後,解釋道:“山西士族在這裏根深蒂固,就是當地官員也對這些士族無可奈何。”
於成龍轉頭看向其他運船,年輕的吏員們早就迫不及待的跑到甲板上,歡唿雀躍的打望著兩岸風景。
也許,
從今以後,他們都將在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
於成龍的眼睛裏,帶著與他這個年齡不符的光芒,微微一笑,“國公爺想要把山西變成下一個遼東,山西官場,必然是要連根拔起的。”
黃蜚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於成龍接著道:“山西這個地方,人傑地靈,把那些長得不好的雜草拔除,才能重新種下嫩苗。”
於成龍的話,倒是讓黃蜚怔住了。
他倒是沒想到,眼前這個年輕的儒生,倒是能說出這樣一番話來。
黃蜚咧嘴一笑,讚許道:
“難怪徐敷奏對你如此看重,這兩百吏員皆以你為首,你小子,將來前途不可限量。”
於成龍抿嘴一笑,朝黃蜚拘了一禮道:“大人過譽了。”
黃蜚眼眸一動,突然湊近,低聲問道:\"那你說...國公爺有沒有那個心思?\"
“那個心思……是哪個心思?”於成龍眉頭一挑。
黃蜚對其眨了眨眼睛。
於成龍笑了笑:“將軍多慮了,國公爺心懷天下,怎會拘泥於區區一把椅子?”
黃蜚愣了一下:“這麽說來……公爺真的沒有那個心思?”
於成龍苦笑著搖了搖頭:
“大人,國公也的心思豈是那麽容易猜透的?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天下蒼生!
再說了,
一片汪洋大海,又豈會去做池中之水!”
黃蜚聽得連連點頭,心中卻隱隱覺得有些不對勁。
他看著於成龍離去的背影,喃喃自語:“這個於成龍,果然不簡單啊……”
……
京城,
謹身殿內,
崇禎帝朱由檢正坐在龍椅上,目光陰沉地盯著下方的兵部尚書陳新甲。
鎏金暖爐裏的銀霜炭,正冒著熱氣。
陳新甲抬起袖子抹了抹額頭上的汗珠。
崇禎突然抓起駱養性送來的密折砸向陳新甲:\"你說!張璟川在山西積攢那麽多石糧是不是收買人心!?\"
陳新甲熟練地側身躲過,然後將官帽扶正:\"陛下,張璟川這是效仿諸葛武侯屯田隴上......\"
\"放屁!\"崇禎拍打著桌案上的山西地圖,\"當年袁崇煥也說五年平遼!\"
他指著地上的密折,\"你看看!遼東百姓現在管他叫''燕菩薩''!\"
陳新甲的腦袋垂得更低了。
朱由檢悵然一歎道:“依朕看,要不了多久,山西的百姓也得叫他張璟川‘燕菩薩’了!”
\"陛下息怒。\"陳新甲從袖中掏出三份折子,\"吳三桂讓工部鑄造弗朗機炮,沒有通過兵部……\"
“朕知道!”朱由檢皺了皺眉。
\"這弗朗機炮……\"崇禎突然湊近,\"能打得過張璟川的驃騎軍?\"
崇禎帝的話讓陳新甲不由一窒,遲疑道:“用好了,倒是能給驃騎軍造成很大的傷亡。”
“陳卿,”崇禎帝深吸一口氣道:“朕一向信重於你。”
“微臣惶恐!”
崇禎帝開口問道,“你認為吳三桂到底能不能製衡張璟川?”
陳新甲微微躬身:“迴陛下,臣觀吳三桂此人,行事謹慎,心機深沉,心性果決,臣不敢斷言其是否有製衡張璟川的能力。”
崇禎帝眉頭一皺:“那你為何還要支持他擴充軍備?”
陳新甲苦笑道:“陛下恕罪,臣之所以支持吳三桂擴充軍備,並非是因為看好他,而是因為……”
他停頓了一下,“……以防萬一!”
崇禎帝聽得心頭一跳:“以防萬一?”
“是。”陳新甲點了點頭:“張璟川此人,雖然表麵忠心耿耿,但其實心裏是怎麽想到,沒人知道。
崇禎帝皺了皺眉,沒有說話。
陳新甲繼續道:
“如今,他張璟川坐擁遼東千裏沃土,女真和蒙古諸部皆對其俯首稱臣,高麗那邊也與其眉來眼去,至於倭國,幾乎成了他張璟川的後花園。
咱們知道的,
有十餘萬百戰之師,有遼東兩支艦隊。
不知道的,
誰曉得他張璟川在遼東是不是還藏著更多的兵馬?”
崇禎帝舔了舔幹癟的嘴唇,聽得連連點頭:“愛卿說得有理,那依你之見,該如何應對?”
陳新甲眼眸一凝,恭聲道:“陛下不妨暗中支持吳三桂擴充軍備,這樣一來,即便張璟川有所異心,吳三桂至少也能牽製住他。
屆時,陛下亦可調各地兵馬勤王!”
崇禎帝聽得心中一喜:“好!就這麽辦!”
陳新甲微笑著點了點頭。
“對了,”陳新甲似乎想到了什麽,不禁開口問道:“聽說吳三桂從內閣討要了五萬兩銀子,打算從金州商會購置紅夷大炮?”
“不錯,怎麽了?”
陳新甲喉頭微動,揶揄道:“從人家的鋪子裏買東西對付人家,這……”
“這事兒,吳三桂給朕說過,”崇禎微微一笑道:“走的特殊渠道,張璟川不會知道的。”
陳新甲見崇禎一臉竊喜,話到了嘴邊又咽了下去。
不禁心中腹誹道:
“五萬兩銀子打水漂就算了,但願買來的紅夷大炮別炸了膛!”
……
太原城外。
炮火連天,天地震顫。
百門紅夷大炮,對著千步開外的南城牆持續的轟擊著。
實心彈,開花彈輪番使用,讓城頭上的大順守軍叫苦不迭。
徐安國兩把鐵棍舞得飛起,砧板上的牛肉眨眼變成了肉泥:\"火頭軍!給老子燒三鍋水!\"
他踹了腳紅夷大炮,\"還有你們這些鐵疙瘩,該加料了!\"
副將捂著震麻的耳朵喊:\"大人!好幾處城頭都轟塌了,咱啥時候......\"
\"急啥?\"徐安國把肉泥翻一麵,繼續捶打,\"做牛肉丸都得先捶打兩千下!\"
他忽然掄起鐵棒敲炮管,\"看見沒?這城牆就像豬皮凍,得文火慢燉!\"
徐安國看著副將一臉苦相的看著自己,不由咧嘴笑道:
“公爺要吃牛肉丸,咱就給公爺煮丸子湯,公爺說了,人要懂得分享,這不,公爺讓咱給他李自成送鐵丸子吃。”
周圍眾將士一陣哄笑。
副將憋著笑,開口問道:“那咱們何時才能攻城?”
\"攻城?\"徐安國往湯裏撒了把胡椒,\"等李自成的鐵鷂子變成鐵板燒!\"
\"將軍!\"親兵突然大吼,\"城門打開了,好像就是鐵鷂子!\"
徐安國從壞兜裏掏出千裏眼,眯眼瞅了瞅:\"喲!這不是鐵鷂子,是鐵叫花子!\"
他抄起鐵棒往炮管上敲了敲,\"換開花彈!得讓這些鐵叫花子吃不了兜著走!\"
“轟!轟!轟!”
副將看著漫天鐵雨咋舌:\"這......這算文火?\"
\"你懂個屁!\"徐安國往湯鍋扔了把野蔥,\"這叫爆炒!\"
……
李自成把銀質酒樽捏成麻花:\"三萬鐵鷂子還幹不過兩萬驃騎軍?!\"他瞪著李過,\"當年咱們三萬鐵鷂子就能橫掃五萬明軍精銳!\"
\"順王!\"李過皺著眉頭道:\"曹明勝的具裝騎兵,馬鎧都是用皮片覆蓋的!\"
說著,他指了指李自成手裏的銀麻花,\"咱們的鐵鷂子皮甲……這銀麻花都能戳穿!\"
李岩從外麵走來,帶進一股硝煙味:\"夔州那邊的飛鴿傳書,張獻忠分兵三路......\"
\"別扯張獻忠!\"李自成把銀麻花砸向沙盤,\"軍師你說!咱們的鐵鷂子能不能夜襲?\"
\"順王,張璟川精通軍略,必然有應對之策!\"李岩憂心道,\"若是冒然出擊,恐有去無迴!\"
李自成臉色陰沉,目光不善的看向李岩。
李岩悵然道:“按順王的吩咐,已經派出一千鐵鷂子做試探,就看能不能毀掉一些紅夷大炮吧。”
不多時,
劉體純神色慌張的進來稟報道:“順王,派出的一千鐵鷂子……迴不來了!”
“什麽!?”
堂內眾人皆是一臉駭然。
“一個都沒有逃迴來!?”李岩不敢置信道。
就算那以前鐵鷂子遭到伏擊或是遭到重創,至少也能逃迴來一些吧。
劉體純臉色蒼白,嘴唇都在發抖。
因為他一直在城頭上觀望明軍對這一千鐵鷂子的反應。
讓他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明軍對這一千鐵鷂子唯一的反應就是改變了紅夷大炮的轟擊目標,
從千步外的城頭,換成了那一千鐵鷂子。
百門紅夷大炮齊射,
那炮彈所過之處,無不犁出一條血路來。
不僅如此,
那些個炮彈落在地上還會爆炸,炮彈的碎片對鐵鷂子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而且明軍的炮彈就像是長了眼睛一樣,先攻擊中間和後麵的騎兵,
當前麵的騎兵快要觸達明軍炮陣時,明軍的火銃開始噴吐火舌,身上的皮甲在如此近的距離下,如紙一般脆弱。
最終,
這一千鐵鷂子都葬身在明軍的火器之下。
當劉體純把戰況描述完畢後,
滿堂死寂。
緊接著,
城外又傳來炮聲。
李自成突然狂笑:\"好!好個徐安國!傳令,把全城的鐵鍋熔了給鐵鷂子打鐵甲!\"
\"順王三思!\"李岩急得拽住李自成衣袖,\"沒了鐵鍋,將士們隻能生啃糧穀......\"
\"生啃?\"李自成甩開他,\"當年高迎祥帶著我們吃觀音土的時候……\"
說到這裏,他突然哽住,抓起半塊城牆磚塞嘴裏,\"哢吧\"咬下塊渣,\"告訴弟兄們,擊潰城外的明軍,老子請他們吃三天的肉!\"
帳外突然傳來馬嘶,探子連滾帶爬衝進來:\"報——!明軍派人上前喊話,讓咱們派人出去收屍洗地!\"
李過看著氣得渾身發抖的李自成,突然想起什麽:\"陛下,要不咱們也學張獻忠分兵......\"
\"分你個頭!\"李自成一腳踢翻沙盤,\"傳令!把城裏所有的鐵器都給我融了鑄甲!\"
……
義父們,禮物刷一刷,卑職愛你們!
太原以北兩百裏餘裏,定襄。
沱河上,以福船為首的數百艘由廣船和沙船組成的船隊,擠滿了沱河。
整支船隊在沱河上延綿二三十裏。
定襄的碼頭上,河風唿嘯而過,卷起陣陣浪花。
遼東水師參將黃蜚站在船頭,望著眼前這片陌生的土地,眉頭微微皺起。
他此番奉命率遼東第二艦隊而來,不僅帶來了十萬石軍糧輜重,還帶來了兩百名從遼東民生堂結業的年輕吏員。
“黃大人!”一個清脆的聲音傳來。
黃蜚轉頭望去,隻見一名身材修長、麵容清秀的年輕人正向他拱手行禮。
此人正是此次隨軍而來的年輕吏員之首,於成龍。
“原來是小於大人,”黃蜚點了點頭,
黃蜚站在甲板上,看著一袋袋軍糧被扛下船,忍不住嘀咕:\"這遼東的米,非得運到山西來吃?\"
說著,
他轉頭問正在整理文書的於成龍,\"小於啊,你說國公爺這是圖啥?山西這地界,就算缺糧,也不會缺這十萬人馬的糧吧。\"
就在他說話時,
兩個吏員把一筐重物抬到於成龍的麵前,蓋在上麵的油布被掀開,露出裏麵金燦燦的玉米。
於成龍小心翼翼的用布包住《農政全書》,書的右下角有\"民生堂著\"四個小字。
\"參將大人,\"他一邊檢查著玉米有沒有異樣,一邊慢條斯理地說,\"您覺得國公爺是在山西征不到足夠十萬人馬所需的糧草?\"
\"那為何還要……\"黃蜚撓撓頭,\"什麽意思?\"
\"從遼東運送而來的十萬石糧草輜重,的確用於遼東兵馬,不假。\"於成龍開口道:“可國公爺還是會從山西士族手裏征調糧草,隻是這用途嘛,卻是為了民心。”
“民心?”
“山西的民心!”
黃蜚掰下粒玉米塞嘴裏嚼,突然眼睛瞪得比銅鈴大,\"哎這玩意兒甜!\"
\"這叫西夷黃金種,\"於成龍拍掉黃蜚衣擺上的玉米須,\"金州商會花一百兩從荷蘭人手裏買的。\"
“味道不錯,就是不知道頂不頂餓。”
於成龍笑了笑,頷首道:“你可知道國公爺為何讓咱們這些從民生堂出來的三百個年輕吏員隨船來山西麽?”
黃蜚皺了皺眉,沒有說話。
其實在這三百吏員登船的時候,他的心裏就有過疑惑,隻是沒好意思去問。
“還請解惑。”黃蜚朝於成龍拱了拱手。
“不敢,”於成龍迴禮後,解釋道:“山西士族在這裏根深蒂固,就是當地官員也對這些士族無可奈何。”
於成龍轉頭看向其他運船,年輕的吏員們早就迫不及待的跑到甲板上,歡唿雀躍的打望著兩岸風景。
也許,
從今以後,他們都將在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
於成龍的眼睛裏,帶著與他這個年齡不符的光芒,微微一笑,“國公爺想要把山西變成下一個遼東,山西官場,必然是要連根拔起的。”
黃蜚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於成龍接著道:“山西這個地方,人傑地靈,把那些長得不好的雜草拔除,才能重新種下嫩苗。”
於成龍的話,倒是讓黃蜚怔住了。
他倒是沒想到,眼前這個年輕的儒生,倒是能說出這樣一番話來。
黃蜚咧嘴一笑,讚許道:
“難怪徐敷奏對你如此看重,這兩百吏員皆以你為首,你小子,將來前途不可限量。”
於成龍抿嘴一笑,朝黃蜚拘了一禮道:“大人過譽了。”
黃蜚眼眸一動,突然湊近,低聲問道:\"那你說...國公爺有沒有那個心思?\"
“那個心思……是哪個心思?”於成龍眉頭一挑。
黃蜚對其眨了眨眼睛。
於成龍笑了笑:“將軍多慮了,國公爺心懷天下,怎會拘泥於區區一把椅子?”
黃蜚愣了一下:“這麽說來……公爺真的沒有那個心思?”
於成龍苦笑著搖了搖頭:
“大人,國公也的心思豈是那麽容易猜透的?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天下蒼生!
再說了,
一片汪洋大海,又豈會去做池中之水!”
黃蜚聽得連連點頭,心中卻隱隱覺得有些不對勁。
他看著於成龍離去的背影,喃喃自語:“這個於成龍,果然不簡單啊……”
……
京城,
謹身殿內,
崇禎帝朱由檢正坐在龍椅上,目光陰沉地盯著下方的兵部尚書陳新甲。
鎏金暖爐裏的銀霜炭,正冒著熱氣。
陳新甲抬起袖子抹了抹額頭上的汗珠。
崇禎突然抓起駱養性送來的密折砸向陳新甲:\"你說!張璟川在山西積攢那麽多石糧是不是收買人心!?\"
陳新甲熟練地側身躲過,然後將官帽扶正:\"陛下,張璟川這是效仿諸葛武侯屯田隴上......\"
\"放屁!\"崇禎拍打著桌案上的山西地圖,\"當年袁崇煥也說五年平遼!\"
他指著地上的密折,\"你看看!遼東百姓現在管他叫''燕菩薩''!\"
陳新甲的腦袋垂得更低了。
朱由檢悵然一歎道:“依朕看,要不了多久,山西的百姓也得叫他張璟川‘燕菩薩’了!”
\"陛下息怒。\"陳新甲從袖中掏出三份折子,\"吳三桂讓工部鑄造弗朗機炮,沒有通過兵部……\"
“朕知道!”朱由檢皺了皺眉。
\"這弗朗機炮……\"崇禎突然湊近,\"能打得過張璟川的驃騎軍?\"
崇禎帝的話讓陳新甲不由一窒,遲疑道:“用好了,倒是能給驃騎軍造成很大的傷亡。”
“陳卿,”崇禎帝深吸一口氣道:“朕一向信重於你。”
“微臣惶恐!”
崇禎帝開口問道,“你認為吳三桂到底能不能製衡張璟川?”
陳新甲微微躬身:“迴陛下,臣觀吳三桂此人,行事謹慎,心機深沉,心性果決,臣不敢斷言其是否有製衡張璟川的能力。”
崇禎帝眉頭一皺:“那你為何還要支持他擴充軍備?”
陳新甲苦笑道:“陛下恕罪,臣之所以支持吳三桂擴充軍備,並非是因為看好他,而是因為……”
他停頓了一下,“……以防萬一!”
崇禎帝聽得心頭一跳:“以防萬一?”
“是。”陳新甲點了點頭:“張璟川此人,雖然表麵忠心耿耿,但其實心裏是怎麽想到,沒人知道。
崇禎帝皺了皺眉,沒有說話。
陳新甲繼續道:
“如今,他張璟川坐擁遼東千裏沃土,女真和蒙古諸部皆對其俯首稱臣,高麗那邊也與其眉來眼去,至於倭國,幾乎成了他張璟川的後花園。
咱們知道的,
有十餘萬百戰之師,有遼東兩支艦隊。
不知道的,
誰曉得他張璟川在遼東是不是還藏著更多的兵馬?”
崇禎帝舔了舔幹癟的嘴唇,聽得連連點頭:“愛卿說得有理,那依你之見,該如何應對?”
陳新甲眼眸一凝,恭聲道:“陛下不妨暗中支持吳三桂擴充軍備,這樣一來,即便張璟川有所異心,吳三桂至少也能牽製住他。
屆時,陛下亦可調各地兵馬勤王!”
崇禎帝聽得心中一喜:“好!就這麽辦!”
陳新甲微笑著點了點頭。
“對了,”陳新甲似乎想到了什麽,不禁開口問道:“聽說吳三桂從內閣討要了五萬兩銀子,打算從金州商會購置紅夷大炮?”
“不錯,怎麽了?”
陳新甲喉頭微動,揶揄道:“從人家的鋪子裏買東西對付人家,這……”
“這事兒,吳三桂給朕說過,”崇禎微微一笑道:“走的特殊渠道,張璟川不會知道的。”
陳新甲見崇禎一臉竊喜,話到了嘴邊又咽了下去。
不禁心中腹誹道:
“五萬兩銀子打水漂就算了,但願買來的紅夷大炮別炸了膛!”
……
太原城外。
炮火連天,天地震顫。
百門紅夷大炮,對著千步開外的南城牆持續的轟擊著。
實心彈,開花彈輪番使用,讓城頭上的大順守軍叫苦不迭。
徐安國兩把鐵棍舞得飛起,砧板上的牛肉眨眼變成了肉泥:\"火頭軍!給老子燒三鍋水!\"
他踹了腳紅夷大炮,\"還有你們這些鐵疙瘩,該加料了!\"
副將捂著震麻的耳朵喊:\"大人!好幾處城頭都轟塌了,咱啥時候......\"
\"急啥?\"徐安國把肉泥翻一麵,繼續捶打,\"做牛肉丸都得先捶打兩千下!\"
他忽然掄起鐵棒敲炮管,\"看見沒?這城牆就像豬皮凍,得文火慢燉!\"
徐安國看著副將一臉苦相的看著自己,不由咧嘴笑道:
“公爺要吃牛肉丸,咱就給公爺煮丸子湯,公爺說了,人要懂得分享,這不,公爺讓咱給他李自成送鐵丸子吃。”
周圍眾將士一陣哄笑。
副將憋著笑,開口問道:“那咱們何時才能攻城?”
\"攻城?\"徐安國往湯裏撒了把胡椒,\"等李自成的鐵鷂子變成鐵板燒!\"
\"將軍!\"親兵突然大吼,\"城門打開了,好像就是鐵鷂子!\"
徐安國從壞兜裏掏出千裏眼,眯眼瞅了瞅:\"喲!這不是鐵鷂子,是鐵叫花子!\"
他抄起鐵棒往炮管上敲了敲,\"換開花彈!得讓這些鐵叫花子吃不了兜著走!\"
“轟!轟!轟!”
副將看著漫天鐵雨咋舌:\"這......這算文火?\"
\"你懂個屁!\"徐安國往湯鍋扔了把野蔥,\"這叫爆炒!\"
……
李自成把銀質酒樽捏成麻花:\"三萬鐵鷂子還幹不過兩萬驃騎軍?!\"他瞪著李過,\"當年咱們三萬鐵鷂子就能橫掃五萬明軍精銳!\"
\"順王!\"李過皺著眉頭道:\"曹明勝的具裝騎兵,馬鎧都是用皮片覆蓋的!\"
說著,他指了指李自成手裏的銀麻花,\"咱們的鐵鷂子皮甲……這銀麻花都能戳穿!\"
李岩從外麵走來,帶進一股硝煙味:\"夔州那邊的飛鴿傳書,張獻忠分兵三路......\"
\"別扯張獻忠!\"李自成把銀麻花砸向沙盤,\"軍師你說!咱們的鐵鷂子能不能夜襲?\"
\"順王,張璟川精通軍略,必然有應對之策!\"李岩憂心道,\"若是冒然出擊,恐有去無迴!\"
李自成臉色陰沉,目光不善的看向李岩。
李岩悵然道:“按順王的吩咐,已經派出一千鐵鷂子做試探,就看能不能毀掉一些紅夷大炮吧。”
不多時,
劉體純神色慌張的進來稟報道:“順王,派出的一千鐵鷂子……迴不來了!”
“什麽!?”
堂內眾人皆是一臉駭然。
“一個都沒有逃迴來!?”李岩不敢置信道。
就算那以前鐵鷂子遭到伏擊或是遭到重創,至少也能逃迴來一些吧。
劉體純臉色蒼白,嘴唇都在發抖。
因為他一直在城頭上觀望明軍對這一千鐵鷂子的反應。
讓他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明軍對這一千鐵鷂子唯一的反應就是改變了紅夷大炮的轟擊目標,
從千步外的城頭,換成了那一千鐵鷂子。
百門紅夷大炮齊射,
那炮彈所過之處,無不犁出一條血路來。
不僅如此,
那些個炮彈落在地上還會爆炸,炮彈的碎片對鐵鷂子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而且明軍的炮彈就像是長了眼睛一樣,先攻擊中間和後麵的騎兵,
當前麵的騎兵快要觸達明軍炮陣時,明軍的火銃開始噴吐火舌,身上的皮甲在如此近的距離下,如紙一般脆弱。
最終,
這一千鐵鷂子都葬身在明軍的火器之下。
當劉體純把戰況描述完畢後,
滿堂死寂。
緊接著,
城外又傳來炮聲。
李自成突然狂笑:\"好!好個徐安國!傳令,把全城的鐵鍋熔了給鐵鷂子打鐵甲!\"
\"順王三思!\"李岩急得拽住李自成衣袖,\"沒了鐵鍋,將士們隻能生啃糧穀......\"
\"生啃?\"李自成甩開他,\"當年高迎祥帶著我們吃觀音土的時候……\"
說到這裏,他突然哽住,抓起半塊城牆磚塞嘴裏,\"哢吧\"咬下塊渣,\"告訴弟兄們,擊潰城外的明軍,老子請他們吃三天的肉!\"
帳外突然傳來馬嘶,探子連滾帶爬衝進來:\"報——!明軍派人上前喊話,讓咱們派人出去收屍洗地!\"
李過看著氣得渾身發抖的李自成,突然想起什麽:\"陛下,要不咱們也學張獻忠分兵......\"
\"分你個頭!\"李自成一腳踢翻沙盤,\"傳令!把城裏所有的鐵器都給我融了鑄甲!\"
……
義父們,禮物刷一刷,卑職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