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軟柿子!?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頓黑打! 作者:黑眼圈先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崇禎十七年,三月中。
四川總兵秦良玉率軍三萬餘,自重慶府巴縣,延長江而下,直奔夔州。
前軍一萬,由秦翼明率領,在夔州萬縣與張獻忠的大西軍交戰,順利拿下萬縣。
兩日後,
秦良玉部攻下雲陽,兵鋒直逼夔州府治所瞿塘衛。
張獻忠以義子艾能奇為帥,統兵三萬,前往譚家坪阻截秦良玉。
與此同時,
李定國的五萬兵馬和孫可望的三萬兵馬已至潼關。
孫可望部出潼關,揮師北上,進入山西平陽地界,欲馳援被牽製在汾州的大順軍。
李定國則順黃河向東,直奔開封而去。
……
太原城南,晉河東岸。
河灘上飄著馬糞的臭味,晨霧像一層薄紗籠罩著戰場,遠處的山巒若隱若現,仿佛一頭蟄伏的巨獸。
河邊的蘆葦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仿佛在為即將到來的廝殺低語。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混合著馬糞、泥土、火藥和鐵鏽的氣味,令人不寒而栗。
李自成的三萬鐵鷂子分成前中後三隊,每隊一萬人,騎兵身上的甲片,在晨光中閃爍著刺眼的光芒。
這些日子,李自成下令熔了全城的門釘,甚至連銅錢也都融了,才勉強湊出三萬副甲胄。
這些鐵鷂子披著的,雖然還是皮甲,但胸口處卻鑲嵌著粗糙的銅鐵片,看起來既滑稽又淒涼。
劉體純騎在一匹高大的黑馬上,舉著那把豁口大刀,刀身上還殘留著血鏽。
他嘶吼著,聲音在空曠的河灘上迴蕩:
\"弟兄們!今日一戰,敗了就是死,勝了,北京城的娘們隨你們挑!\"
河灘上的泥土被馬蹄踩得稀爛,泥漿飛濺到鐵鷂子的皮甲上,顯得更加狼狽。
另外一邊,
全由步軍組成,五萬人,五個方陣,前三後二。
李自成站在陣前,金刀在晨光中閃爍著寒光。
他的眼眸中透出一股子狠厲,仿佛一頭即將衝破牢籠的猛獸,隨時準備撲向獵物。
他的身後,三萬步軍列成方陣,長矛如林,盾牌如山,雖然陣型整齊,但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緊張。
因為他們心裏知道,
與以往他們所麵對的關內明軍不同,對麵的明軍,可是關外的遼東兵。
那可是把清虜打得俯首稱臣的勁旅,無論是兵器甲胄,還是火器,都是最精良的。
……
三千步外,
則是明軍軍陣。
徐安國的第二鎮兵兩萬人,在中間;
鄭成功的第三鎮近一萬倭兵依托晉河河灘在左邊;
右邊,則是曹明勝的近兩萬的驃騎軍。
五萬不到,麵對八萬賊軍,在兵力上,處於絕對的劣勢。
但明軍將士的臉上,卻不見絲毫的緊張。
他們都是百戰之兵,在遼東的時候,那可是跟清虜互相掐過脖子的。
麵對這些甲胄都不齊全的賊兵,他們不會去輕視對方,但也談不上有多麽的上心。
底氣這個東西,是血與火鑄就出來的。
若連這點兒心氣兒都沒有,他們當初在遼東,又憑什麽把滿八旗按在地上摩擦呢。
徐安國正用鐵勺攪動著一鍋肉湯,湯麵上漂浮著幾片蔥花和辣椒,香氣四溢。
他舀起一勺浮沫,潑在地上,嘿笑道:\"曹總兵,你右翼的驃騎軍火候夠不夠啊,看那鐵鷂子的陣型,活像鍋夾生飯!\"
曹明勝騎坐在馬上,腰背挺直,潔白的絲巾仔細的擦拭著手裏的鐵槍,刀鋒上還沾著昨日的血跡,不知道昨日又去哪裏開葷去了。
他咧著嘴笑道:\"聽說李自成的鐵鷂子,喜歡用‘三堵牆’的戰法,就是不知道是他三堵牆厚實,還是我驃騎軍的長矛鋒銳……\"
話音未落,鄭成功拎著個鐵西瓜晃了過來。
那鐵西瓜圓滾滾的,表麵布滿了凹凸不平的錐刺,看起來像個巨大的榴蓮。
鄭成功晃了晃鐵西瓜,笑道:\"遼東火器局送來的手拋火雷,聽說威力打著嘞!\"
晨霧漸漸散開,陽光透過雲層灑在戰場上,將兩軍的陣型照得清清楚楚。
張璟川的玄色大纛突然前移三丈,遼東軍陣中響起了一陣號角聲。
蒼涼且悲壯的號聲在戰場上迴蕩,
使得曹明勝、徐安國、鄭成功的臉上都多了幾分冷肅。
張璟川牽著戰馬從後方走了過來,
徐安國三人紛紛躬身行禮。
“老遠就問到肉湯的香味兒了。”
張璟川一邊說著,一邊將馬繩交給鄭成功,然後湊到鍋旁往裏瞅了瞅。
“牛骨湯,”徐安國憨笑道。
張璟川拿起勺子給自己盛了一碗,吹了吹,喝了一小口,點了點頭。
“味兒不錯,”張璟川咂了咂嘴,笑道:“好像還差點兒什麽!”
徐安國若有所思道:“公爺放心,待斬殺了李自成,把他的腿骨放進去!”
一旁的曹明勝眼眸一亮,看向徐安國的眼神,竟多了幾分親切。
“我可不好這口!”張璟川白了徐安國一眼:“我說的是芫荽!”
徐安國不由一怔,一拍腦門兒,恍然大悟道:“對啊,牛骨湯裏加芫荽,不僅讓湯更香,還有驅寒保暖的效果!”
“這鍋湯……”張璟川看向曹明勝三人。
三人渾身一緊,趕緊抱拳。
他們心裏清楚,自家公爺把這鍋湯給誰,就意味著誰打頭陣。
三人都不想放過這個機會。
最後,
張璟川把目光看向鄭成功:“這鍋湯就賞給你第三鎮吧!”
“謝義父!”鄭成功一臉欣喜。
像兩軍對壘這種情況,誰打頭陣,就代表誰最受自家主帥的信任,
當然,
炮灰除外。
“公爺!”曹明勝不滿道:“第三鎮的倭兵怎能擔當如此大任!?”
張璟川微微一笑,
“這柿子,總得先扔個軟的過去不是?”
此言一出,曹明勝和徐安國皆是一愣,然後把目光看向一旁的鄭成功。
此時的鄭成功,臉上的笑容僵住了,“義父……”
“哈哈哈哈……”張璟川朗聲笑道:“曹明勝那邊是騎軍,你總不能讓我一上來就把騎兵莽上去吧;徐安國的第二鎮兵,攜帶者大量的火器,得壓陣!”
鄭成功雖然心有不甘,但還是點了點頭。
“孩兒知道了。”
……
四川總兵秦良玉率軍三萬餘,自重慶府巴縣,延長江而下,直奔夔州。
前軍一萬,由秦翼明率領,在夔州萬縣與張獻忠的大西軍交戰,順利拿下萬縣。
兩日後,
秦良玉部攻下雲陽,兵鋒直逼夔州府治所瞿塘衛。
張獻忠以義子艾能奇為帥,統兵三萬,前往譚家坪阻截秦良玉。
與此同時,
李定國的五萬兵馬和孫可望的三萬兵馬已至潼關。
孫可望部出潼關,揮師北上,進入山西平陽地界,欲馳援被牽製在汾州的大順軍。
李定國則順黃河向東,直奔開封而去。
……
太原城南,晉河東岸。
河灘上飄著馬糞的臭味,晨霧像一層薄紗籠罩著戰場,遠處的山巒若隱若現,仿佛一頭蟄伏的巨獸。
河邊的蘆葦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仿佛在為即將到來的廝殺低語。
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混合著馬糞、泥土、火藥和鐵鏽的氣味,令人不寒而栗。
李自成的三萬鐵鷂子分成前中後三隊,每隊一萬人,騎兵身上的甲片,在晨光中閃爍著刺眼的光芒。
這些日子,李自成下令熔了全城的門釘,甚至連銅錢也都融了,才勉強湊出三萬副甲胄。
這些鐵鷂子披著的,雖然還是皮甲,但胸口處卻鑲嵌著粗糙的銅鐵片,看起來既滑稽又淒涼。
劉體純騎在一匹高大的黑馬上,舉著那把豁口大刀,刀身上還殘留著血鏽。
他嘶吼著,聲音在空曠的河灘上迴蕩:
\"弟兄們!今日一戰,敗了就是死,勝了,北京城的娘們隨你們挑!\"
河灘上的泥土被馬蹄踩得稀爛,泥漿飛濺到鐵鷂子的皮甲上,顯得更加狼狽。
另外一邊,
全由步軍組成,五萬人,五個方陣,前三後二。
李自成站在陣前,金刀在晨光中閃爍著寒光。
他的眼眸中透出一股子狠厲,仿佛一頭即將衝破牢籠的猛獸,隨時準備撲向獵物。
他的身後,三萬步軍列成方陣,長矛如林,盾牌如山,雖然陣型整齊,但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緊張。
因為他們心裏知道,
與以往他們所麵對的關內明軍不同,對麵的明軍,可是關外的遼東兵。
那可是把清虜打得俯首稱臣的勁旅,無論是兵器甲胄,還是火器,都是最精良的。
……
三千步外,
則是明軍軍陣。
徐安國的第二鎮兵兩萬人,在中間;
鄭成功的第三鎮近一萬倭兵依托晉河河灘在左邊;
右邊,則是曹明勝的近兩萬的驃騎軍。
五萬不到,麵對八萬賊軍,在兵力上,處於絕對的劣勢。
但明軍將士的臉上,卻不見絲毫的緊張。
他們都是百戰之兵,在遼東的時候,那可是跟清虜互相掐過脖子的。
麵對這些甲胄都不齊全的賊兵,他們不會去輕視對方,但也談不上有多麽的上心。
底氣這個東西,是血與火鑄就出來的。
若連這點兒心氣兒都沒有,他們當初在遼東,又憑什麽把滿八旗按在地上摩擦呢。
徐安國正用鐵勺攪動著一鍋肉湯,湯麵上漂浮著幾片蔥花和辣椒,香氣四溢。
他舀起一勺浮沫,潑在地上,嘿笑道:\"曹總兵,你右翼的驃騎軍火候夠不夠啊,看那鐵鷂子的陣型,活像鍋夾生飯!\"
曹明勝騎坐在馬上,腰背挺直,潔白的絲巾仔細的擦拭著手裏的鐵槍,刀鋒上還沾著昨日的血跡,不知道昨日又去哪裏開葷去了。
他咧著嘴笑道:\"聽說李自成的鐵鷂子,喜歡用‘三堵牆’的戰法,就是不知道是他三堵牆厚實,還是我驃騎軍的長矛鋒銳……\"
話音未落,鄭成功拎著個鐵西瓜晃了過來。
那鐵西瓜圓滾滾的,表麵布滿了凹凸不平的錐刺,看起來像個巨大的榴蓮。
鄭成功晃了晃鐵西瓜,笑道:\"遼東火器局送來的手拋火雷,聽說威力打著嘞!\"
晨霧漸漸散開,陽光透過雲層灑在戰場上,將兩軍的陣型照得清清楚楚。
張璟川的玄色大纛突然前移三丈,遼東軍陣中響起了一陣號角聲。
蒼涼且悲壯的號聲在戰場上迴蕩,
使得曹明勝、徐安國、鄭成功的臉上都多了幾分冷肅。
張璟川牽著戰馬從後方走了過來,
徐安國三人紛紛躬身行禮。
“老遠就問到肉湯的香味兒了。”
張璟川一邊說著,一邊將馬繩交給鄭成功,然後湊到鍋旁往裏瞅了瞅。
“牛骨湯,”徐安國憨笑道。
張璟川拿起勺子給自己盛了一碗,吹了吹,喝了一小口,點了點頭。
“味兒不錯,”張璟川咂了咂嘴,笑道:“好像還差點兒什麽!”
徐安國若有所思道:“公爺放心,待斬殺了李自成,把他的腿骨放進去!”
一旁的曹明勝眼眸一亮,看向徐安國的眼神,竟多了幾分親切。
“我可不好這口!”張璟川白了徐安國一眼:“我說的是芫荽!”
徐安國不由一怔,一拍腦門兒,恍然大悟道:“對啊,牛骨湯裏加芫荽,不僅讓湯更香,還有驅寒保暖的效果!”
“這鍋湯……”張璟川看向曹明勝三人。
三人渾身一緊,趕緊抱拳。
他們心裏清楚,自家公爺把這鍋湯給誰,就意味著誰打頭陣。
三人都不想放過這個機會。
最後,
張璟川把目光看向鄭成功:“這鍋湯就賞給你第三鎮吧!”
“謝義父!”鄭成功一臉欣喜。
像兩軍對壘這種情況,誰打頭陣,就代表誰最受自家主帥的信任,
當然,
炮灰除外。
“公爺!”曹明勝不滿道:“第三鎮的倭兵怎能擔當如此大任!?”
張璟川微微一笑,
“這柿子,總得先扔個軟的過去不是?”
此言一出,曹明勝和徐安國皆是一愣,然後把目光看向一旁的鄭成功。
此時的鄭成功,臉上的笑容僵住了,“義父……”
“哈哈哈哈……”張璟川朗聲笑道:“曹明勝那邊是騎軍,你總不能讓我一上來就把騎兵莽上去吧;徐安國的第二鎮兵,攜帶者大量的火器,得壓陣!”
鄭成功雖然心有不甘,但還是點了點頭。
“孩兒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