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布政山西!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頓黑打! 作者:黑眼圈先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崇禎十七年,三月底。
於成龍領著兩百名從遼東民生堂結業的年輕吏員來到太原,
在太原布政司等待燕國公張璟川的接見。
與此同時,
從各世家大族籌來的糧錢正陸續抵達。
“潞安王氏,送來糧穀八千石,白銀五萬兩!”
“和順嚴氏,送來糧穀五千石,白銀七萬兩!”
“定襄吳氏,送來糧穀兩萬三千石,白銀十三萬兩,錦布六百匹!”
布政司主記室的官員正朗聲報著數目,一旁的三名官員則認真記錄。
看著忙碌的布政司,於成龍等一眾吏員臉上皆是不可思議。
畢竟山西正值兵禍戰亂,國公爺這裏卻從山西各世家那裏籌措來如此眾多的錢糧,又如何不讓他們震驚呢。
“國公爺在山西囤積如此眾多的錢糧,意欲何為啊?”一名高個子吏員問向於成龍。
於成龍本就是山西永寧人,崇禎十二年參加鄉試,卻遇到太原考場的考官公然徇私舞弊,僅勉強考取了個副榜貢生。
待參加會試之後,便找了個借口,辭去做官的機會,返迴鄉裏。
後來得知平虜侯在遼東就藩,百廢待興,便想著過去碰碰運氣,徐敷奏見其有才,便舉薦他進入民生堂學習。
於成龍憑借著自身才華,很快便在民生堂鶴立雞群,成為其中翹楚。
民生堂結業後,又在複州衛當了兩年吏員。
此次燕國公召集遼東的年輕吏員和民生堂的結業生來山西任用,於成龍做為山西本地人,自然成了領頭的。
於成龍思忖道:“雖然不知國公爺是以何種方式讓山西各士族捐助錢糧的,但想來一定是有所圖謀。”
“什麽意思?”
“咱們總共兩百多個吏員,千裏迢迢的來到山西,還帶來了幾筐玉米種,國公爺是要把山西變成第二個遼東!”
“當真!?”高個子吏員訝然的看向於成龍,語氣中難掩欣喜之色。
於成龍點了點頭,臉上卻未見喜色。
高個子吏員不由問道:“這可是天大的好事,你為何不高興?”
“我為何要高興?”
“咱們可是來山西的第一批吏員,山西可是咱們大展拳腳,施展抱負的地方!”
“嗬嗬,”於成龍苦笑道:“山西本就不怎麽富裕,有一半的地方都有流寇作祟,戰事還不知什麽時候能夠結束,要經營好山西,任重道遠啊!”
“有國公爺在,區區流寇而已,何足掛齒!”
“唉,”於成龍悵然道:“山西不比遼東,除了流寇,還有盤根錯節的山西大族……”
“山西大族?”一旁的小眼睛吏員嗤之以鼻道:“驃騎軍在京城可以馬踏門閥,在山西又有何不可?”
於成龍詫異的看向這個小眼睛吏員,眉頭一挑。
高個子吏員見於成龍不認識,便主動為其介紹道:“他叫王熙,是民生堂這一屆最優秀的學生,結業考核進了前三。”
說著,高個子湊到於成龍耳邊,低聲道:“他爹就是王崇簡,徐老的左膀右臂!”
“佟六十!”王熙沒好氣道:“你說我就說我,說我爹幹啥!”
“我叫佟壽年,不是佟六十!”佟壽年哼聲道。
“哈哈哈,”王熙嘿笑道:“你哥佟普漢不就經常叫你佟六十麽!”
“我哥是我哥,你憑什麽……”
就在這時,張璟川背著手慢悠悠的走了過來,“你就是佟普漢的胞弟佟六十?”
佟壽年見是張璟川來了,也顧不得自己的名字,趕緊行禮道:“是!”
緊接著,
兩百多名吏員,皆躬身朝其一拜:“學生,見過院長!”
張璟川效仿老蔣,除了燕國公這個身份以外,還兼著講武堂和民生堂的院長,之前在遼東時,隔個十天半月就會在講武堂和民生堂開課。
所有的學生皆會到場聽課。
張璟川跟一些熟悉的學生寒暄了幾句後,便帶著他們來到了後院。
布政司的後院不小,倒是能夠容納兩百多人。
張璟川倒是沒有多餘的廢話,直接站在台階上把山西的情況做了一番介紹,還把自己打算經營山西的決心表達了出來。
這些年輕吏員,都是一二十歲的年紀,無論是心氣兒還是抱負,那都是個頂個的。
“院長,”於成龍開口問道:“既然山西各士族已經俯首,可各地現有官吏又該如何應對?”
張璟川微微一笑道:“我會以本國公和山西布政司的名義給各府縣去一道文書,再給你們巡察之職,府城三人一組,縣城兩人一組,若是遇到幹實事的父母官,你們輔佐便是;
若是遇到不幹人事兒的,直接處置就是。
我會讓麾下的親衛帶著甲士跟你們一起去赴任!”
說完,
張璟川對於成龍道:“你和王熙,還有佟六十就留在布政司,留在我身邊做事吧。”
“是!”三人恭聲道。
為了讓這些吏員能夠得到當地百姓的支持和愛戴,
張璟川特地給他們準備了一些錢糧,到了當地直接施粥,免除當地一年賦稅。
至於於成龍三人,
張璟川自然是要把他們放在布政司替自己做事的。
待山西的流寇剿滅後,張璟川畢竟是要帶著兵馬離開的,而山西,自然也就交由於成龍他們來打理了。
五日後,
待兩百餘吏員陸續離開,張璟川也就準備揮師南下,進逼汾州了。
……
汾州,金鎖關。
“什麽!”李自成震驚的看向從太原迴來的部下,“你說李岩那廝帶著老子兩萬精銳降了!?”
小頭目哭喪著道:“除了李岩,還有馬寶!”
李自成臉色鐵青,問道:“一共有多少順軍將士被收降?”
“算上馬寶在清源、祁縣收攏的順軍士卒,總共有四萬多人!”
“直娘賊!”一旁的劉芳亮憤慨道:“早知道李岩那廝不可靠,老子當初就該扒了他的皮!”
李自成雙拳緊握,極力抑製著內心的怒火。
“還有那馬寶,”劉芳亮惱怒道:“李岩對馬寶頗為照顧,他倆就是一丘之貉!”
說著,
劉芳亮轉身對李自成恭聲道:“順王,咱們要是在戰場上遇到李岩和馬寶,屬下定把他倆的腦袋砍下來給順王當夜壺!”
“罷了!”李自成悵然一歎,緩緩道:“張璟川從山西大族身上狠狠的敲了一筆,他們必然不會就此作罷!”
“這些山西大族手裏又沒有兵馬,他們又能如何?”劉芳亮不解道。
“哼哼,”李自成冷哼道:“他們的嘴和筆,卻比千軍萬馬還難對付!”
……
於成龍領著兩百名從遼東民生堂結業的年輕吏員來到太原,
在太原布政司等待燕國公張璟川的接見。
與此同時,
從各世家大族籌來的糧錢正陸續抵達。
“潞安王氏,送來糧穀八千石,白銀五萬兩!”
“和順嚴氏,送來糧穀五千石,白銀七萬兩!”
“定襄吳氏,送來糧穀兩萬三千石,白銀十三萬兩,錦布六百匹!”
布政司主記室的官員正朗聲報著數目,一旁的三名官員則認真記錄。
看著忙碌的布政司,於成龍等一眾吏員臉上皆是不可思議。
畢竟山西正值兵禍戰亂,國公爺這裏卻從山西各世家那裏籌措來如此眾多的錢糧,又如何不讓他們震驚呢。
“國公爺在山西囤積如此眾多的錢糧,意欲何為啊?”一名高個子吏員問向於成龍。
於成龍本就是山西永寧人,崇禎十二年參加鄉試,卻遇到太原考場的考官公然徇私舞弊,僅勉強考取了個副榜貢生。
待參加會試之後,便找了個借口,辭去做官的機會,返迴鄉裏。
後來得知平虜侯在遼東就藩,百廢待興,便想著過去碰碰運氣,徐敷奏見其有才,便舉薦他進入民生堂學習。
於成龍憑借著自身才華,很快便在民生堂鶴立雞群,成為其中翹楚。
民生堂結業後,又在複州衛當了兩年吏員。
此次燕國公召集遼東的年輕吏員和民生堂的結業生來山西任用,於成龍做為山西本地人,自然成了領頭的。
於成龍思忖道:“雖然不知國公爺是以何種方式讓山西各士族捐助錢糧的,但想來一定是有所圖謀。”
“什麽意思?”
“咱們總共兩百多個吏員,千裏迢迢的來到山西,還帶來了幾筐玉米種,國公爺是要把山西變成第二個遼東!”
“當真!?”高個子吏員訝然的看向於成龍,語氣中難掩欣喜之色。
於成龍點了點頭,臉上卻未見喜色。
高個子吏員不由問道:“這可是天大的好事,你為何不高興?”
“我為何要高興?”
“咱們可是來山西的第一批吏員,山西可是咱們大展拳腳,施展抱負的地方!”
“嗬嗬,”於成龍苦笑道:“山西本就不怎麽富裕,有一半的地方都有流寇作祟,戰事還不知什麽時候能夠結束,要經營好山西,任重道遠啊!”
“有國公爺在,區區流寇而已,何足掛齒!”
“唉,”於成龍悵然道:“山西不比遼東,除了流寇,還有盤根錯節的山西大族……”
“山西大族?”一旁的小眼睛吏員嗤之以鼻道:“驃騎軍在京城可以馬踏門閥,在山西又有何不可?”
於成龍詫異的看向這個小眼睛吏員,眉頭一挑。
高個子吏員見於成龍不認識,便主動為其介紹道:“他叫王熙,是民生堂這一屆最優秀的學生,結業考核進了前三。”
說著,高個子湊到於成龍耳邊,低聲道:“他爹就是王崇簡,徐老的左膀右臂!”
“佟六十!”王熙沒好氣道:“你說我就說我,說我爹幹啥!”
“我叫佟壽年,不是佟六十!”佟壽年哼聲道。
“哈哈哈,”王熙嘿笑道:“你哥佟普漢不就經常叫你佟六十麽!”
“我哥是我哥,你憑什麽……”
就在這時,張璟川背著手慢悠悠的走了過來,“你就是佟普漢的胞弟佟六十?”
佟壽年見是張璟川來了,也顧不得自己的名字,趕緊行禮道:“是!”
緊接著,
兩百多名吏員,皆躬身朝其一拜:“學生,見過院長!”
張璟川效仿老蔣,除了燕國公這個身份以外,還兼著講武堂和民生堂的院長,之前在遼東時,隔個十天半月就會在講武堂和民生堂開課。
所有的學生皆會到場聽課。
張璟川跟一些熟悉的學生寒暄了幾句後,便帶著他們來到了後院。
布政司的後院不小,倒是能夠容納兩百多人。
張璟川倒是沒有多餘的廢話,直接站在台階上把山西的情況做了一番介紹,還把自己打算經營山西的決心表達了出來。
這些年輕吏員,都是一二十歲的年紀,無論是心氣兒還是抱負,那都是個頂個的。
“院長,”於成龍開口問道:“既然山西各士族已經俯首,可各地現有官吏又該如何應對?”
張璟川微微一笑道:“我會以本國公和山西布政司的名義給各府縣去一道文書,再給你們巡察之職,府城三人一組,縣城兩人一組,若是遇到幹實事的父母官,你們輔佐便是;
若是遇到不幹人事兒的,直接處置就是。
我會讓麾下的親衛帶著甲士跟你們一起去赴任!”
說完,
張璟川對於成龍道:“你和王熙,還有佟六十就留在布政司,留在我身邊做事吧。”
“是!”三人恭聲道。
為了讓這些吏員能夠得到當地百姓的支持和愛戴,
張璟川特地給他們準備了一些錢糧,到了當地直接施粥,免除當地一年賦稅。
至於於成龍三人,
張璟川自然是要把他們放在布政司替自己做事的。
待山西的流寇剿滅後,張璟川畢竟是要帶著兵馬離開的,而山西,自然也就交由於成龍他們來打理了。
五日後,
待兩百餘吏員陸續離開,張璟川也就準備揮師南下,進逼汾州了。
……
汾州,金鎖關。
“什麽!”李自成震驚的看向從太原迴來的部下,“你說李岩那廝帶著老子兩萬精銳降了!?”
小頭目哭喪著道:“除了李岩,還有馬寶!”
李自成臉色鐵青,問道:“一共有多少順軍將士被收降?”
“算上馬寶在清源、祁縣收攏的順軍士卒,總共有四萬多人!”
“直娘賊!”一旁的劉芳亮憤慨道:“早知道李岩那廝不可靠,老子當初就該扒了他的皮!”
李自成雙拳緊握,極力抑製著內心的怒火。
“還有那馬寶,”劉芳亮惱怒道:“李岩對馬寶頗為照顧,他倆就是一丘之貉!”
說著,
劉芳亮轉身對李自成恭聲道:“順王,咱們要是在戰場上遇到李岩和馬寶,屬下定把他倆的腦袋砍下來給順王當夜壺!”
“罷了!”李自成悵然一歎,緩緩道:“張璟川從山西大族身上狠狠的敲了一筆,他們必然不會就此作罷!”
“這些山西大族手裏又沒有兵馬,他們又能如何?”劉芳亮不解道。
“哼哼,”李自成冷哼道:“他們的嘴和筆,卻比千軍萬馬還難對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