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中,春天已經過去,夏天悄悄降臨。
王儲和其他王子們為了學習,前往了位於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的王室別墅“王子府(prinzenhaus)”。
而在波茨坦的新宮殿中,隻留下了威廉二世夫婦以及年幼仍依偎在父母身邊的約阿希姆和維多利亞·路易絲。
【法國天主教會與保守勢力對德雷福斯事件重審持續反對,憤怒的埃米爾·盧貝總統將推動耶穌會驅逐令!】
與此同時,法國仍因內部的“玩火遊戲”而燃燒得如火如荼。
埃米爾·盧貝順應市民的要求,推動德雷福斯案件的重審。
事實上,為了平息當前的混亂局勢,似乎別無他法。
隻是,盧貝總統的行動比漢斯預想的更為激進。
他似乎打算以德雷福斯案件的重審為契機,鏟除在這個時代幾乎屬於極右翼的法國天主教勢力。他推動的政教分離政策,比原曆史整整提前了四年。
化危機為機遇,並果敢向前邁進。
但快速並不總是答案。
埃米爾·盧貝的激進行動導致法國天主教會與保守勢力更加團結,這讓法國第三共和國因由此引發的政治對立經曆了巨大的陣痛。
當然,埃米爾·盧貝身為頗有能力的政治家,終將解決這些問題,但說實話,漢斯認為這至少不是兩三年內可以結束的。
【漢斯·喬先生,德雷福斯上尉向您表達感謝。】
不過,隨著盧貝總統大力推動德雷福斯案件的重審,德雷福斯上尉的無罪似乎也將更早被承認。
他甚至親自給漢斯寫了一封感謝信。
雖然漢斯並不是為了他而做這些,但心中卻不禁湧起一絲複雜的情感,內心感到些許愧疚。
他這其實也算是利用了德雷福讓他的祖國陷入混亂。
“說起來,德雷福斯後來還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呢。”
在經曆了那樣的遭遇之後。
換作是漢斯,早就因為厭惡,哪怕移民會離開那個傷心之地了。他真是了不起的人。
“唉,這就是我討厭戰爭的原因。”
並不是漢斯喜歡這麽做。
戰爭帶來的終究隻是痛苦和廢墟。
然而,隻要列強依舊渴望保持其強國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戰便無法避免。
因此,他必須不惜一切代價讓德意誌帝國取得勝利。
因為一旦德意誌帝國戰敗,威廉二世及其家族也將迎來滅亡。
曆史上,威廉二世流亡荷蘭,王儲和王子們為恢複君主製加入了類似“鋼盔團”的極右翼組織,但最終在“長刀之夜”中被希特勒背叛,落得淒慘收場。
啊,除了奧古斯特王子。
他是威廉二世的子女中唯一狂熱的納粹,不僅無法為他辯護,反而應該狠狠譴責。
如果這個世界上他也這樣,那就別怪他辣手無情了。
“更別提約阿希姆那家夥自殺了。”
德意誌帝國滅亡後,約阿希姆王子無法適應改變的現實,最終選擇了自盡。
而奧古斯特皇後因兒子的自殺受到巨大打擊,鬱鬱寡歡,最終離世。
“那樣的結局,我真的不想再看到。”
在此世,威廉二世一家早已將漢斯當成真正的家人。
盡管最初漢斯打算與他們保持距離,但身為人類的他,終究也是無法抵擋情感的滋生。
因此,他決心盡一切努力阻止身邊親近之人重蹈原曆史中不幸的結局。
這也是他必須拯救德意誌帝國的又一理由。
【德意誌皇家海軍,神秘新型戰艦的建造開始,引發全球海軍矚目!】
與此同時,戰列艦項目——“無畏艦計劃”,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不過,據說艦名問題仍在爭論中。
盡管有人提議直接命名為“furchtlos(德語無畏)”,但由於德國海軍一貫以地名或偉人名字為艦名的傳統,這提議被輕易否決。
隨著時間推移,德國海軍對戰列艦寄予的厚望越來越大。
甚至不惜借鑒他國技術——這對於一貫傲慢的德國人來說,顯得尤為罕見。
這讓英國等列強對德國的反應接近“他們是不是吃錯藥了”。
對漢斯和德意誌帝國來說,這自然是好事。但內心仍有些許不安。
“希望不要搞砸。”
盡管戰列艦的性能已在原曆史中得到驗證,但畢竟涉及人為操作,誰能保證最終不會造出與原設計南轅北轍的奇怪戰艦呢?
千萬別失敗,拜托了。
【古列爾莫·馬可成功進行跨大西洋無線電通信實驗!】
而就在漢斯擔憂的時候,上個月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無線電通信。
這是價值無窮的技術,必須搶先掌握。
盡管在軍用方麵有巨大潛力,但漢斯更關注的是無線廣播的用途。
在電視普及之前,廣播是唯一的大眾傳播媒介。
隻要搶占先機,就能以自己的意誌主導輿論與媒體,這無疑是非常誘人的工具。
“說起來,雷金納德·費森登這位無線電之父利用無線電波成功實現無線通信,好像也是今年的事。”
盡管具體日期記不清了,但應該是12月。
而費森登首次進行無線電廣播是在1906年。
不過,如果有投資,或許能提前實現。
但漢斯沒那麽多錢。
那個吝嗇的管家從不給漢斯零用錢。
當然他也不需要。
考慮到漢斯現在的處境,他的生活水平恐怕比歐洲大部分上流社會成員還要好。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他不需要私人的資金。
人生無常,口袋裏有點餘錢總會讓人安心。
再加上不能用這小孩子的身體去經商。
因此他的視線就隻能轉向其他地方。
【《巴斯克維爾獵犬》】
阿瑟·柯南·道爾在對夏洛克·福爾摩斯厭倦後,讓他在萊辛巴赫瀑布與莫裏亞蒂同歸於盡。但因讀者不滿與母親的催促,最終不得不寫了這本夏洛克·福爾摩斯係列的第三部長篇小說。
作為曾接受高等教育的穿越者,漢斯對英語駕輕就熟,當時出於粉絲心理開始訂閱英文原版。
不過後來,漢斯忽然想到,也許他可以效仿,用連載小說的形式在報紙或雜誌上發表作品。
特別是這個時期的德意誌帝國,是歐洲讀報最多的國家之一。
首都柏林甚至有“報紙之城”的美譽。
德國的報紙多以政治評論或社論為主,但最受讀者歡迎的還是那些每周更新一章的連載小說。
當然,漢斯並沒有認真做作家的打算。
隻是出於興趣和零用錢的目的隨便嚐試了一下。
隻是反響比他想象中要好得多。
【話題新作贏家娛樂城《大明航海王》,目前正在《柏林晨郵報》連載,廣受歡迎!】
身為明粉,這部漢斯利用現代寫作技巧,融合戚繼光、鄭和等大明曆史上諸多航海將領人生事跡,具備推理、冒險,戰爭元素的贏家娛樂城,擁有讓人無法拒絕的魅力。
這不僅讓漢斯賺了不少零花錢,還收到了許多粉絲來信。
“主角是理想的普魯士軍人形象”——讀者們的評價大多如此。
果然都是被軍國主義洗腦的家夥,理由還真是夠獨特。
甚至最近連海外都寄來了粉絲來信,這讓漢斯感到些許害怕。
《柏林晨郵報》是區域性報紙啊,他們到底是怎麽知道的?
總之,漢斯正過著充實而平靜的每一天。
如果這種日子能持續下去,該有多好。
“漢斯,大事不好了!”
但這裏是動蕩的20世紀初。
“維多利亞奶奶病危了!”
在這樣的時代,想要安穩度日無疑是奢望。
......
維多利亞·阿德萊德·瑪麗·路易莎。
英國的長公主、德意誌皇帝腓特烈三世的皇後,同時也是威廉二世的生母。
她在母親維多利亞女王的葬禮後不久去世,這是早已預料到的事情。
隻是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麽快。
“快點,孩子們。到克龍貝格還有很長的路呢。”
女仆們忙著打包行李時,奧古斯特皇後催促著漢斯、約阿希姆和維多利亞·路易絲。
維多利亞·阿德萊德太後在威廉二世即位後,便在法蘭克福附近的小鎮克龍貝格建造了以丈夫名字命名的腓特烈霍夫宮,並一直住在那裏。
“母親,父親不一起去嗎?”
“你父親會稍後趕來,約阿希姆。”
麵對約阿希姆的提問,奧古斯特皇後迴答道。
此時的威廉二世因公務在東普魯士的柯尼斯堡,而非波茨坦或柏林。即使現在出發,他也不可能比他們更早到達。
位於德國北端的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的皇儲和王子們也麵臨著同樣的情況。
“皇後陛下,一切準備就緒。”
“走吧,孩子們。漢斯,你也來。”
“是,陛下。”
眾人跟隨奧古斯特皇後登上了皇室馬車。
當然,馬車隻是前往波茨坦火車站的工具。從波茨坦到法蘭克福,他們會乘火車,而後再換乘馬車前往腓特烈宮。
“出發。”
奧古斯特皇後話音剛落,馬車便飛快地駛向火車站。
不久後。
一行人抵達車站,在維護秩序的警察護送下走入車站大廳。
很快,一個胖胖的中年站長急匆匆地跑來,向奧古斯特皇後深深鞠躬。
“皇後陛下,見到您是我的榮幸......”
“情況緊急,就免了寒暄吧。前往法蘭克福的特別列車準備好了嗎?”
“當、當然!請隨我來。”
在站長的帶領下,眾人來到月台,看到一輛具有那個時代風格的複古蒸汽機車已經在等候。
“什麽時候能出發?”
“大約15分鍾後出發。”
“知道了。走吧,孩子們。”
漢斯和約阿希姆、路易絲點點頭,立刻登上了火車。
這列火車似乎是專為皇室或上層社會準備的,裝飾得極為奢華。
即使在前世,漢斯也從未坐過頭等艙,而在這一世卻享受到了這樣的奢侈,實在是諷刺。
一行人隨意找了個舒適的位置坐下。透過窗戶,可以看到跟隨眾人的宮廷仆人在忙著將行李裝上火車。
“今天能夠為您效勞,是我的榮幸。皇後陛下,王子殿下,公主殿下,還有......”
列車長上前問候皇室成員,但看到漢斯時明顯一愣,一時忘了該說什麽。
漢斯已經在德國待了好幾個月,沒想到還有人會這樣反應。
“您是漢斯·喬嗎?”
“嗯?是的,怎麽了?”
“我一直在追讀您連載的《大明航海王》!能不能請您簽個名......”
原來如此。
漢斯避開他那充滿期待的目光,隨手在他遞來的單行本上簽了名。
不過,單行本是什麽時候出的?哦,對了,上次報社寄信提過這事,他當時隨便看了一眼就忘了。
“漢斯,你很受歡迎啊。”
“是啊,真是沒想到。”
不過漢斯也沒想到會在這種地方遇到粉絲。真擔心以後要是連載到最後,主角死了,會不會像福爾摩斯那樣被要求複活。
“祝您愉快的一天!”
拿著簽名本的列車長笑得合不攏嘴,消失在車廂外。
愉快的一天嗎......
孩子們的臉色倒是還好,皇後的表情卻並不輕鬆。
“皇後陛下,您還好嗎?”
“嗯?哦,謝謝關心,我,隻是心情有些複雜。”
“是因為太後嗎?”
聽到漢斯的話,皇後露出一抹苦澀的微笑。
“你的眼睛看得透徹啊。是的,因為她的病情,我早已知道會有這麽一天,但真到來時,還是難以接受。”
維多利亞太後患的是乳腺癌。
即使在21世紀,癌症也難以治愈,更不用說20世紀了。
“您和太後關係親近嗎?”
“一開始有些微妙。畢竟陛下與母後的關係並不好,我也因此疏遠了她。”
而且,還做了不少過分的事。
奧古斯特皇後低下頭,似乎仍然對過去感到愧疚。
“但後來,陛下因公務常常不在宮中,我感到孤獨,每當這時,太後都會成為我的精神支柱。不知不覺間,我們的關係變得親密無間。”
“......”
“太後是個可憐的人,我、我真希望陛下能理解這一點......”
皇後輕輕搖頭,神情流露出深深的憐惜。
這是一個憂鬱的夏天。
王儲和其他王子們為了學習,前往了位於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的王室別墅“王子府(prinzenhaus)”。
而在波茨坦的新宮殿中,隻留下了威廉二世夫婦以及年幼仍依偎在父母身邊的約阿希姆和維多利亞·路易絲。
【法國天主教會與保守勢力對德雷福斯事件重審持續反對,憤怒的埃米爾·盧貝總統將推動耶穌會驅逐令!】
與此同時,法國仍因內部的“玩火遊戲”而燃燒得如火如荼。
埃米爾·盧貝順應市民的要求,推動德雷福斯案件的重審。
事實上,為了平息當前的混亂局勢,似乎別無他法。
隻是,盧貝總統的行動比漢斯預想的更為激進。
他似乎打算以德雷福斯案件的重審為契機,鏟除在這個時代幾乎屬於極右翼的法國天主教勢力。他推動的政教分離政策,比原曆史整整提前了四年。
化危機為機遇,並果敢向前邁進。
但快速並不總是答案。
埃米爾·盧貝的激進行動導致法國天主教會與保守勢力更加團結,這讓法國第三共和國因由此引發的政治對立經曆了巨大的陣痛。
當然,埃米爾·盧貝身為頗有能力的政治家,終將解決這些問題,但說實話,漢斯認為這至少不是兩三年內可以結束的。
【漢斯·喬先生,德雷福斯上尉向您表達感謝。】
不過,隨著盧貝總統大力推動德雷福斯案件的重審,德雷福斯上尉的無罪似乎也將更早被承認。
他甚至親自給漢斯寫了一封感謝信。
雖然漢斯並不是為了他而做這些,但心中卻不禁湧起一絲複雜的情感,內心感到些許愧疚。
他這其實也算是利用了德雷福讓他的祖國陷入混亂。
“說起來,德雷福斯後來還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呢。”
在經曆了那樣的遭遇之後。
換作是漢斯,早就因為厭惡,哪怕移民會離開那個傷心之地了。他真是了不起的人。
“唉,這就是我討厭戰爭的原因。”
並不是漢斯喜歡這麽做。
戰爭帶來的終究隻是痛苦和廢墟。
然而,隻要列強依舊渴望保持其強國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戰便無法避免。
因此,他必須不惜一切代價讓德意誌帝國取得勝利。
因為一旦德意誌帝國戰敗,威廉二世及其家族也將迎來滅亡。
曆史上,威廉二世流亡荷蘭,王儲和王子們為恢複君主製加入了類似“鋼盔團”的極右翼組織,但最終在“長刀之夜”中被希特勒背叛,落得淒慘收場。
啊,除了奧古斯特王子。
他是威廉二世的子女中唯一狂熱的納粹,不僅無法為他辯護,反而應該狠狠譴責。
如果這個世界上他也這樣,那就別怪他辣手無情了。
“更別提約阿希姆那家夥自殺了。”
德意誌帝國滅亡後,約阿希姆王子無法適應改變的現實,最終選擇了自盡。
而奧古斯特皇後因兒子的自殺受到巨大打擊,鬱鬱寡歡,最終離世。
“那樣的結局,我真的不想再看到。”
在此世,威廉二世一家早已將漢斯當成真正的家人。
盡管最初漢斯打算與他們保持距離,但身為人類的他,終究也是無法抵擋情感的滋生。
因此,他決心盡一切努力阻止身邊親近之人重蹈原曆史中不幸的結局。
這也是他必須拯救德意誌帝國的又一理由。
【德意誌皇家海軍,神秘新型戰艦的建造開始,引發全球海軍矚目!】
與此同時,戰列艦項目——“無畏艦計劃”,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不過,據說艦名問題仍在爭論中。
盡管有人提議直接命名為“furchtlos(德語無畏)”,但由於德國海軍一貫以地名或偉人名字為艦名的傳統,這提議被輕易否決。
隨著時間推移,德國海軍對戰列艦寄予的厚望越來越大。
甚至不惜借鑒他國技術——這對於一貫傲慢的德國人來說,顯得尤為罕見。
這讓英國等列強對德國的反應接近“他們是不是吃錯藥了”。
對漢斯和德意誌帝國來說,這自然是好事。但內心仍有些許不安。
“希望不要搞砸。”
盡管戰列艦的性能已在原曆史中得到驗證,但畢竟涉及人為操作,誰能保證最終不會造出與原設計南轅北轍的奇怪戰艦呢?
千萬別失敗,拜托了。
【古列爾莫·馬可成功進行跨大西洋無線電通信實驗!】
而就在漢斯擔憂的時候,上個月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無線電通信。
這是價值無窮的技術,必須搶先掌握。
盡管在軍用方麵有巨大潛力,但漢斯更關注的是無線廣播的用途。
在電視普及之前,廣播是唯一的大眾傳播媒介。
隻要搶占先機,就能以自己的意誌主導輿論與媒體,這無疑是非常誘人的工具。
“說起來,雷金納德·費森登這位無線電之父利用無線電波成功實現無線通信,好像也是今年的事。”
盡管具體日期記不清了,但應該是12月。
而費森登首次進行無線電廣播是在1906年。
不過,如果有投資,或許能提前實現。
但漢斯沒那麽多錢。
那個吝嗇的管家從不給漢斯零用錢。
當然他也不需要。
考慮到漢斯現在的處境,他的生活水平恐怕比歐洲大部分上流社會成員還要好。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他不需要私人的資金。
人生無常,口袋裏有點餘錢總會讓人安心。
再加上不能用這小孩子的身體去經商。
因此他的視線就隻能轉向其他地方。
【《巴斯克維爾獵犬》】
阿瑟·柯南·道爾在對夏洛克·福爾摩斯厭倦後,讓他在萊辛巴赫瀑布與莫裏亞蒂同歸於盡。但因讀者不滿與母親的催促,最終不得不寫了這本夏洛克·福爾摩斯係列的第三部長篇小說。
作為曾接受高等教育的穿越者,漢斯對英語駕輕就熟,當時出於粉絲心理開始訂閱英文原版。
不過後來,漢斯忽然想到,也許他可以效仿,用連載小說的形式在報紙或雜誌上發表作品。
特別是這個時期的德意誌帝國,是歐洲讀報最多的國家之一。
首都柏林甚至有“報紙之城”的美譽。
德國的報紙多以政治評論或社論為主,但最受讀者歡迎的還是那些每周更新一章的連載小說。
當然,漢斯並沒有認真做作家的打算。
隻是出於興趣和零用錢的目的隨便嚐試了一下。
隻是反響比他想象中要好得多。
【話題新作贏家娛樂城《大明航海王》,目前正在《柏林晨郵報》連載,廣受歡迎!】
身為明粉,這部漢斯利用現代寫作技巧,融合戚繼光、鄭和等大明曆史上諸多航海將領人生事跡,具備推理、冒險,戰爭元素的贏家娛樂城,擁有讓人無法拒絕的魅力。
這不僅讓漢斯賺了不少零花錢,還收到了許多粉絲來信。
“主角是理想的普魯士軍人形象”——讀者們的評價大多如此。
果然都是被軍國主義洗腦的家夥,理由還真是夠獨特。
甚至最近連海外都寄來了粉絲來信,這讓漢斯感到些許害怕。
《柏林晨郵報》是區域性報紙啊,他們到底是怎麽知道的?
總之,漢斯正過著充實而平靜的每一天。
如果這種日子能持續下去,該有多好。
“漢斯,大事不好了!”
但這裏是動蕩的20世紀初。
“維多利亞奶奶病危了!”
在這樣的時代,想要安穩度日無疑是奢望。
......
維多利亞·阿德萊德·瑪麗·路易莎。
英國的長公主、德意誌皇帝腓特烈三世的皇後,同時也是威廉二世的生母。
她在母親維多利亞女王的葬禮後不久去世,這是早已預料到的事情。
隻是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麽快。
“快點,孩子們。到克龍貝格還有很長的路呢。”
女仆們忙著打包行李時,奧古斯特皇後催促著漢斯、約阿希姆和維多利亞·路易絲。
維多利亞·阿德萊德太後在威廉二世即位後,便在法蘭克福附近的小鎮克龍貝格建造了以丈夫名字命名的腓特烈霍夫宮,並一直住在那裏。
“母親,父親不一起去嗎?”
“你父親會稍後趕來,約阿希姆。”
麵對約阿希姆的提問,奧古斯特皇後迴答道。
此時的威廉二世因公務在東普魯士的柯尼斯堡,而非波茨坦或柏林。即使現在出發,他也不可能比他們更早到達。
位於德國北端的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的皇儲和王子們也麵臨著同樣的情況。
“皇後陛下,一切準備就緒。”
“走吧,孩子們。漢斯,你也來。”
“是,陛下。”
眾人跟隨奧古斯特皇後登上了皇室馬車。
當然,馬車隻是前往波茨坦火車站的工具。從波茨坦到法蘭克福,他們會乘火車,而後再換乘馬車前往腓特烈宮。
“出發。”
奧古斯特皇後話音剛落,馬車便飛快地駛向火車站。
不久後。
一行人抵達車站,在維護秩序的警察護送下走入車站大廳。
很快,一個胖胖的中年站長急匆匆地跑來,向奧古斯特皇後深深鞠躬。
“皇後陛下,見到您是我的榮幸......”
“情況緊急,就免了寒暄吧。前往法蘭克福的特別列車準備好了嗎?”
“當、當然!請隨我來。”
在站長的帶領下,眾人來到月台,看到一輛具有那個時代風格的複古蒸汽機車已經在等候。
“什麽時候能出發?”
“大約15分鍾後出發。”
“知道了。走吧,孩子們。”
漢斯和約阿希姆、路易絲點點頭,立刻登上了火車。
這列火車似乎是專為皇室或上層社會準備的,裝飾得極為奢華。
即使在前世,漢斯也從未坐過頭等艙,而在這一世卻享受到了這樣的奢侈,實在是諷刺。
一行人隨意找了個舒適的位置坐下。透過窗戶,可以看到跟隨眾人的宮廷仆人在忙著將行李裝上火車。
“今天能夠為您效勞,是我的榮幸。皇後陛下,王子殿下,公主殿下,還有......”
列車長上前問候皇室成員,但看到漢斯時明顯一愣,一時忘了該說什麽。
漢斯已經在德國待了好幾個月,沒想到還有人會這樣反應。
“您是漢斯·喬嗎?”
“嗯?是的,怎麽了?”
“我一直在追讀您連載的《大明航海王》!能不能請您簽個名......”
原來如此。
漢斯避開他那充滿期待的目光,隨手在他遞來的單行本上簽了名。
不過,單行本是什麽時候出的?哦,對了,上次報社寄信提過這事,他當時隨便看了一眼就忘了。
“漢斯,你很受歡迎啊。”
“是啊,真是沒想到。”
不過漢斯也沒想到會在這種地方遇到粉絲。真擔心以後要是連載到最後,主角死了,會不會像福爾摩斯那樣被要求複活。
“祝您愉快的一天!”
拿著簽名本的列車長笑得合不攏嘴,消失在車廂外。
愉快的一天嗎......
孩子們的臉色倒是還好,皇後的表情卻並不輕鬆。
“皇後陛下,您還好嗎?”
“嗯?哦,謝謝關心,我,隻是心情有些複雜。”
“是因為太後嗎?”
聽到漢斯的話,皇後露出一抹苦澀的微笑。
“你的眼睛看得透徹啊。是的,因為她的病情,我早已知道會有這麽一天,但真到來時,還是難以接受。”
維多利亞太後患的是乳腺癌。
即使在21世紀,癌症也難以治愈,更不用說20世紀了。
“您和太後關係親近嗎?”
“一開始有些微妙。畢竟陛下與母後的關係並不好,我也因此疏遠了她。”
而且,還做了不少過分的事。
奧古斯特皇後低下頭,似乎仍然對過去感到愧疚。
“但後來,陛下因公務常常不在宮中,我感到孤獨,每當這時,太後都會成為我的精神支柱。不知不覺間,我們的關係變得親密無間。”
“......”
“太後是個可憐的人,我、我真希望陛下能理解這一點......”
皇後輕輕搖頭,神情流露出深深的憐惜。
這是一個憂鬱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