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的秋天過去了,冬天再次來臨。
與去年冬天在英國的桑德靈厄姆莊園度過的日子不同,漢斯打算像前年一樣,在波茨坦度過這個冬天。
然而,瑪格麗特公主說:“既然那是你的宅邸,再怎麽說一年也得去一次吧。”於是,今年冬天漢斯選擇在腓特烈霍夫堡度過。
“特斯拉先生,收音機的研究進展順利嗎?”
“嗯,與那個叫德富雷斯特的朋友合作,幫助很大。男爵閣下是從哪裏認識那樣的人物?”
“哈哈,是我去美國時結識的。”
在喝咖啡聊得正歡時,特斯拉這樣詢問。漢斯尷尬地笑著如此迴答。
畢竟,總不能說是在未來認識的吧。
“話說迴來,這次又與摩根勾連在一起,特斯拉先生真的沒問題嗎?”
“那家夥不像以前那樣對我的研究指手畫腳了,沒什麽好擔心的。”
特斯拉隨意地迴答道,似乎真的毫不在意,還抿了一口咖啡。
確實,如果與研究無關,就算是美國總統來了,特斯拉也不會表現出絲毫興趣。
“聽說您這次投資了造飛機的年輕人?”
漢斯點了點頭。
萊特兄弟在信中對漢斯的信任表示非常感謝,並接受了他的提議。
他們還提到,得益於漢斯的資助,他們改進了“飛行者1號”。
一般人拿到這麽一大筆錢,恐怕早就起了別的心思,但萊特兄弟並非如此。
他們對飛行的執著讓人深有感觸。
“信中提到,他們計劃在12月於北卡羅來納州的基蒂霍克海岸進行飛行試驗。”
“飛上天空的交通工具啊......真令人興奮。雖然沒有電氣工程那麽吸引人。”
特斯拉果然不愧是一輩子鑽研電力的人,滿懷自豪地說道。
“男爵閣下不打算去看看那次飛行試驗嗎?”
“雖然萊特兄弟邀請我去觀摩,但遺憾的是我太忙了。”
說實話,漢斯再也不想進行乘船跨越大西洋那種漫長的航程了,更重要的是,日俄戰爭即將爆發。
據傳,日本向俄羅斯帝國提出了最後的建議:隻要讓出朝鮮半島,他們就不會再找俄羅斯麻煩。然而,俄羅斯拒絕了這個提議。
相反,俄羅斯還曾提議將朝鮮半島38度以北的區域劃為中立區,而將以南部分交給日本共享朝鮮。對此,日本也果斷拒絕,因為他們不願將朝鮮的任何部分讓給他人。
現在剩下的,隻有戰爭了。
“維特終於意識到已經無路可退,還特意傳話給我,要我務必兌現承諾。”
英國的情況也一樣。
他們能知道我對雙方提出了幾乎相同的建議,隻是稍微換了種說法嗎?
想到這裏,漢斯忍不住笑出了聲。
看來老祖宗的智慧還是挺有用的!
......
自那之後,時間悄然流逝,來到了1903年12月14日。
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基蒂霍克的海灘上,萊特兄弟正在對“飛行者1號”進行最後的檢查,為飛行做好準備。
“威爾伯,怎麽樣?這次能飛起來嗎?”
“風正好合適。”
麵對萊特兄弟的朋友、法國飛行器研究者奧克塔夫·沙努特的詢問,威爾伯·萊特自信地迴答道。他們還雇傭了四名安保人員,以應對可能發生的突發狀況,這些人也在場觀摩試驗。
就像奧托·李林塔爾那樣,一旦失敗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但威爾伯並不害怕。他的腦海裏隻有一個念頭:一定要飛上天空。
“必須成功。”
“沒錯,你們一定能飛上天空。”
萊特兄弟點頭迴應沙努特的鼓勵。盡管後來兄弟倆因沙努特的背叛而憤怒,甚至沒有出席他的葬禮,但此刻的沙努特卻是他們的堅定夥伴和支持者。
“要是那位男爵也能來觀摩這次試驗就好了。”
“奧維爾,德國離這兒太遠了,也沒辦法。”
雖然因為距離問題隻能通過信件交流,尚未謀麵,但威爾伯和奧維爾·萊特都對漢斯表示了由衷的感謝。正是由於他的支持,萊特兄弟得以用更優質的零件改進他們的飛行器。而相比競爭對手蘭利耗資5萬美元打造飛行器,萊特兄弟最初僅用了不到1000美元製作“飛行者1號”。
“必須迴報大家的信任。”
無論是為了漢斯·馮·喬男爵,還是為了沙努特,亦或是為了始終支持他們夢想的家人,威爾伯·萊特在心中發誓,今天一定要飛上天空。
“加油,威爾伯哥哥。”
“嗯,我們都在這荒郊野外辛苦了三年,當然要成功。”
風正如他們所期望的那樣吹拂著。當然,這是他們經過無數次調查後選擇在基蒂霍克紮營的原因。
“好了,開始吧。”
威爾伯·萊特對擔憂地望著他的弟弟奧維爾豎起了大拇指,做好決心後登上了“飛行者1號”。
“轟隆——”
隨著引擎啟動,“飛行者1號”緩緩前行。速度逐漸加快,威爾伯迎著迎麵而來的風,慢慢拉動操縱杆。
“嗡——”
就在那一刻,“飛行者1號”的輪子離開了地麵。
威爾伯感覺到,這是飛起來了。
“哇——!”
“成功了,威爾伯哥!成功了!”
24秒。盡管隻是瞬間,但受漢斯資助改良的動力引擎,讓“飛行者1號”飛行了整整24秒,比原本曆史上的12秒整整多了一倍。
成功著陸後,威爾伯立即從“飛行者1號”上下來,奔向奧維爾。兩兄弟熱烈地擁抱在了一起。
1903年12月14日,萊特兄弟飛上了天空。
......
“咳!咳咳咳!”
與此同時,當飛行者1號成功試飛時,由於年老體衰和怒火攻心而從三軍總監的位置退下、如今在漢諾威擔任監察官的瓦德西正躺在別墅的床上,斷斷續續地咳嗽著。
“咳!該死,這副破身體!”
瓦德西恨恨地咒罵著不聽使喚的身體。
但他也明白,
自己的生命已經所剩無幾了。
即使竭力支撐,也很難再熬過一年。
“不行,我還不能就這樣走!”
漢斯·馮·喬。
那個曾給他帶來無盡恥辱和羞辱的混賬小崽子還活得好好的。
甚至前不久,他還洋洋得意地周遊世界。
而他呢?每每想到那個家夥,就怒火中燒,幾乎要發作不止。
自己這麽早就病入膏肓,分明是因為那個混賬害得他怒火攻心!
“呃啊啊啊......”
瓦德西感受到對漢斯的怨恨愈發強烈,強撐著身子坐了起來。
他不能死。
在拔掉漢斯·馮·喬這顆植入德意誌帝國的毒瘤,並親手將其踩在腳下之前,他絕不能死。
不,哪怕最終不得不死,也一定要拉著那個家夥一起共赴黃泉。
否則,他死不瞑目。
即便被上帝庇佑下葬,他的靈魂也無法安息。
這一切,都是因為漢斯·馮·喬!
“咳!咳咳咳!必須殺了他,不管怎樣,一定要殺了他!”
瓦德西因憤怒和衰老而失去理智,如瘋狗般喃喃自語。
此時,他的腦海裏隻剩下一個念頭——殺掉漢斯。
“可是,該怎麽殺了他呢?”
瓦德西自問。
究竟要如何才能殺掉那個家夥?
“至少不能在皇宮內動手。”
對瓦德西來說,最不幸的是,漢斯像寄生蟲一樣緊緊依附在皇宮裏生活。
即便偶爾外出,也總有類似普魯士秘密警察的保鏢隨行。
在這種情況下,輕舉妄動是不可能的。
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萬一僥幸成功,也有極大的暴露風險。
瓦德西雖想殺漢斯,卻不願因此失去他迄今為止積累的所有功績與榮譽。
殺漢斯的計劃必須極其隱秘。
“在德國境內殺掉那家夥幾乎是不可能的。”
瓦德西殘存的一絲理智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但他並未放棄。
一定有辦法,一定能找到殺掉那家夥的方法。
就在這時,瓦德西的目光落在了某物上。
是早晨仆人送來的晨報。
他還沒來得及看。
“咳......或許答案就在這裏。”
瓦德西不知為何心生這樣的念頭,便用枯瘦而滿是皺紋的手指慢慢拿起了報紙。
露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
不久之後,
翻看報紙的瓦德西元帥在一篇有趣的報道中發現了什麽,隨即像某些三流反派一樣露出了邪惡的笑容。
“這樣的話,就有可能了。”
隻要好好利用這一點,就能殺掉漢斯·馮·喬。
但單憑瓦德西一己之力是不可能做到的。
要用這個來殺掉漢斯,就需要共謀者。
瓦德西最初想到了施裏芬,但很快搖了搖頭。
施裏芬,那叛徒早就被漢斯那個家夥迷住了。
從自己從清國迴到德國開始,施裏芬就莫名其妙地袒護那家夥,這其中一定有原因。
如果自己想殺漢斯,施裏芬肯定會阻止,並保護那家夥。
那麽,利用容克貴族們嗎?
不,那些蠢貨也不能信任。
自從演示會上自己被羞辱之後,那群膽小鬼害怕那小子到現在都不敢出聲。
把事情交給他們,不僅不會成功,反而可能把事情搞得更糟。
“直接雇傭一個刺客?”
但使用外部人員太危險了。
而且按照自己設想的計劃,想要殺掉漢斯,必須得依靠軍隊內部的人物。
就在這時,一個人的臉從瓦德西的腦海中一閃而過。
“對了,魯登道夫。埃裏希·魯登道夫。那個該死的家夥。”
那個在衝鋒槍的事情上讓自己丟盡臉麵的混賬。
如果不是施裏芬阻止,瓦德西早就殺了魯登道夫,或者讓他永遠無法再踏入軍隊。
但在施裏芬的勸說下,認為不能因為這樣的理由丟棄一位有能力的參謀,瓦德西才饒了埃裏希·魯登道夫一命。
這也就意味著魯登道夫欠了自己一條命。
當然,經曆過和瓦德西的糾葛、吃盡苦頭的魯登道夫絕對不會這麽認為,但瓦德西根本不在乎。
不管魯登道夫怎麽想,瓦德西決定利用他來殺掉漢斯。
必要的話,就算是用威脅的手段也在所不惜。
這,是生命的火焰即將熄滅的他殺掉漢斯的唯一機會。
“如果在德國殺不了,那就在德國之外殺掉他......”
而且是在他最可能倒黴喪命的戰場上。
可以偽裝成敵人的子彈從背後射殺他,或者幹脆假裝失蹤,處理成下落不明。
戰場這種地方,充滿了這樣無意義的死亡,瓦德西對此再清楚不過。
在那裏,就算漢斯死了,也不會有人覺得奇怪。
而且沒有人會知道,瓦德西是幕後黑手。
“漢斯,漢斯·馮·喬。我會為你親手準備一個盛大的舞台。”
瓦德西像個瘋子一樣桀桀桀地笑著,放下手中的報紙。
折疊的報紙上,標題赫然寫著:
“赫雷羅人的騷亂持續不止,德屬西南非洲殖民地麵臨非洲土著的反叛!”
赫雷羅戰爭。
後來以“赫雷羅人和納馬人大屠殺”之名的20世紀第一次種族屠殺。
瓦德西的反擊,開始了。
與去年冬天在英國的桑德靈厄姆莊園度過的日子不同,漢斯打算像前年一樣,在波茨坦度過這個冬天。
然而,瑪格麗特公主說:“既然那是你的宅邸,再怎麽說一年也得去一次吧。”於是,今年冬天漢斯選擇在腓特烈霍夫堡度過。
“特斯拉先生,收音機的研究進展順利嗎?”
“嗯,與那個叫德富雷斯特的朋友合作,幫助很大。男爵閣下是從哪裏認識那樣的人物?”
“哈哈,是我去美國時結識的。”
在喝咖啡聊得正歡時,特斯拉這樣詢問。漢斯尷尬地笑著如此迴答。
畢竟,總不能說是在未來認識的吧。
“話說迴來,這次又與摩根勾連在一起,特斯拉先生真的沒問題嗎?”
“那家夥不像以前那樣對我的研究指手畫腳了,沒什麽好擔心的。”
特斯拉隨意地迴答道,似乎真的毫不在意,還抿了一口咖啡。
確實,如果與研究無關,就算是美國總統來了,特斯拉也不會表現出絲毫興趣。
“聽說您這次投資了造飛機的年輕人?”
漢斯點了點頭。
萊特兄弟在信中對漢斯的信任表示非常感謝,並接受了他的提議。
他們還提到,得益於漢斯的資助,他們改進了“飛行者1號”。
一般人拿到這麽一大筆錢,恐怕早就起了別的心思,但萊特兄弟並非如此。
他們對飛行的執著讓人深有感觸。
“信中提到,他們計劃在12月於北卡羅來納州的基蒂霍克海岸進行飛行試驗。”
“飛上天空的交通工具啊......真令人興奮。雖然沒有電氣工程那麽吸引人。”
特斯拉果然不愧是一輩子鑽研電力的人,滿懷自豪地說道。
“男爵閣下不打算去看看那次飛行試驗嗎?”
“雖然萊特兄弟邀請我去觀摩,但遺憾的是我太忙了。”
說實話,漢斯再也不想進行乘船跨越大西洋那種漫長的航程了,更重要的是,日俄戰爭即將爆發。
據傳,日本向俄羅斯帝國提出了最後的建議:隻要讓出朝鮮半島,他們就不會再找俄羅斯麻煩。然而,俄羅斯拒絕了這個提議。
相反,俄羅斯還曾提議將朝鮮半島38度以北的區域劃為中立區,而將以南部分交給日本共享朝鮮。對此,日本也果斷拒絕,因為他們不願將朝鮮的任何部分讓給他人。
現在剩下的,隻有戰爭了。
“維特終於意識到已經無路可退,還特意傳話給我,要我務必兌現承諾。”
英國的情況也一樣。
他們能知道我對雙方提出了幾乎相同的建議,隻是稍微換了種說法嗎?
想到這裏,漢斯忍不住笑出了聲。
看來老祖宗的智慧還是挺有用的!
......
自那之後,時間悄然流逝,來到了1903年12月14日。
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基蒂霍克的海灘上,萊特兄弟正在對“飛行者1號”進行最後的檢查,為飛行做好準備。
“威爾伯,怎麽樣?這次能飛起來嗎?”
“風正好合適。”
麵對萊特兄弟的朋友、法國飛行器研究者奧克塔夫·沙努特的詢問,威爾伯·萊特自信地迴答道。他們還雇傭了四名安保人員,以應對可能發生的突發狀況,這些人也在場觀摩試驗。
就像奧托·李林塔爾那樣,一旦失敗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但威爾伯並不害怕。他的腦海裏隻有一個念頭:一定要飛上天空。
“必須成功。”
“沒錯,你們一定能飛上天空。”
萊特兄弟點頭迴應沙努特的鼓勵。盡管後來兄弟倆因沙努特的背叛而憤怒,甚至沒有出席他的葬禮,但此刻的沙努特卻是他們的堅定夥伴和支持者。
“要是那位男爵也能來觀摩這次試驗就好了。”
“奧維爾,德國離這兒太遠了,也沒辦法。”
雖然因為距離問題隻能通過信件交流,尚未謀麵,但威爾伯和奧維爾·萊特都對漢斯表示了由衷的感謝。正是由於他的支持,萊特兄弟得以用更優質的零件改進他們的飛行器。而相比競爭對手蘭利耗資5萬美元打造飛行器,萊特兄弟最初僅用了不到1000美元製作“飛行者1號”。
“必須迴報大家的信任。”
無論是為了漢斯·馮·喬男爵,還是為了沙努特,亦或是為了始終支持他們夢想的家人,威爾伯·萊特在心中發誓,今天一定要飛上天空。
“加油,威爾伯哥哥。”
“嗯,我們都在這荒郊野外辛苦了三年,當然要成功。”
風正如他們所期望的那樣吹拂著。當然,這是他們經過無數次調查後選擇在基蒂霍克紮營的原因。
“好了,開始吧。”
威爾伯·萊特對擔憂地望著他的弟弟奧維爾豎起了大拇指,做好決心後登上了“飛行者1號”。
“轟隆——”
隨著引擎啟動,“飛行者1號”緩緩前行。速度逐漸加快,威爾伯迎著迎麵而來的風,慢慢拉動操縱杆。
“嗡——”
就在那一刻,“飛行者1號”的輪子離開了地麵。
威爾伯感覺到,這是飛起來了。
“哇——!”
“成功了,威爾伯哥!成功了!”
24秒。盡管隻是瞬間,但受漢斯資助改良的動力引擎,讓“飛行者1號”飛行了整整24秒,比原本曆史上的12秒整整多了一倍。
成功著陸後,威爾伯立即從“飛行者1號”上下來,奔向奧維爾。兩兄弟熱烈地擁抱在了一起。
1903年12月14日,萊特兄弟飛上了天空。
......
“咳!咳咳咳!”
與此同時,當飛行者1號成功試飛時,由於年老體衰和怒火攻心而從三軍總監的位置退下、如今在漢諾威擔任監察官的瓦德西正躺在別墅的床上,斷斷續續地咳嗽著。
“咳!該死,這副破身體!”
瓦德西恨恨地咒罵著不聽使喚的身體。
但他也明白,
自己的生命已經所剩無幾了。
即使竭力支撐,也很難再熬過一年。
“不行,我還不能就這樣走!”
漢斯·馮·喬。
那個曾給他帶來無盡恥辱和羞辱的混賬小崽子還活得好好的。
甚至前不久,他還洋洋得意地周遊世界。
而他呢?每每想到那個家夥,就怒火中燒,幾乎要發作不止。
自己這麽早就病入膏肓,分明是因為那個混賬害得他怒火攻心!
“呃啊啊啊......”
瓦德西感受到對漢斯的怨恨愈發強烈,強撐著身子坐了起來。
他不能死。
在拔掉漢斯·馮·喬這顆植入德意誌帝國的毒瘤,並親手將其踩在腳下之前,他絕不能死。
不,哪怕最終不得不死,也一定要拉著那個家夥一起共赴黃泉。
否則,他死不瞑目。
即便被上帝庇佑下葬,他的靈魂也無法安息。
這一切,都是因為漢斯·馮·喬!
“咳!咳咳咳!必須殺了他,不管怎樣,一定要殺了他!”
瓦德西因憤怒和衰老而失去理智,如瘋狗般喃喃自語。
此時,他的腦海裏隻剩下一個念頭——殺掉漢斯。
“可是,該怎麽殺了他呢?”
瓦德西自問。
究竟要如何才能殺掉那個家夥?
“至少不能在皇宮內動手。”
對瓦德西來說,最不幸的是,漢斯像寄生蟲一樣緊緊依附在皇宮裏生活。
即便偶爾外出,也總有類似普魯士秘密警察的保鏢隨行。
在這種情況下,輕舉妄動是不可能的。
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萬一僥幸成功,也有極大的暴露風險。
瓦德西雖想殺漢斯,卻不願因此失去他迄今為止積累的所有功績與榮譽。
殺漢斯的計劃必須極其隱秘。
“在德國境內殺掉那家夥幾乎是不可能的。”
瓦德西殘存的一絲理智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但他並未放棄。
一定有辦法,一定能找到殺掉那家夥的方法。
就在這時,瓦德西的目光落在了某物上。
是早晨仆人送來的晨報。
他還沒來得及看。
“咳......或許答案就在這裏。”
瓦德西不知為何心生這樣的念頭,便用枯瘦而滿是皺紋的手指慢慢拿起了報紙。
露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
不久之後,
翻看報紙的瓦德西元帥在一篇有趣的報道中發現了什麽,隨即像某些三流反派一樣露出了邪惡的笑容。
“這樣的話,就有可能了。”
隻要好好利用這一點,就能殺掉漢斯·馮·喬。
但單憑瓦德西一己之力是不可能做到的。
要用這個來殺掉漢斯,就需要共謀者。
瓦德西最初想到了施裏芬,但很快搖了搖頭。
施裏芬,那叛徒早就被漢斯那個家夥迷住了。
從自己從清國迴到德國開始,施裏芬就莫名其妙地袒護那家夥,這其中一定有原因。
如果自己想殺漢斯,施裏芬肯定會阻止,並保護那家夥。
那麽,利用容克貴族們嗎?
不,那些蠢貨也不能信任。
自從演示會上自己被羞辱之後,那群膽小鬼害怕那小子到現在都不敢出聲。
把事情交給他們,不僅不會成功,反而可能把事情搞得更糟。
“直接雇傭一個刺客?”
但使用外部人員太危險了。
而且按照自己設想的計劃,想要殺掉漢斯,必須得依靠軍隊內部的人物。
就在這時,一個人的臉從瓦德西的腦海中一閃而過。
“對了,魯登道夫。埃裏希·魯登道夫。那個該死的家夥。”
那個在衝鋒槍的事情上讓自己丟盡臉麵的混賬。
如果不是施裏芬阻止,瓦德西早就殺了魯登道夫,或者讓他永遠無法再踏入軍隊。
但在施裏芬的勸說下,認為不能因為這樣的理由丟棄一位有能力的參謀,瓦德西才饒了埃裏希·魯登道夫一命。
這也就意味著魯登道夫欠了自己一條命。
當然,經曆過和瓦德西的糾葛、吃盡苦頭的魯登道夫絕對不會這麽認為,但瓦德西根本不在乎。
不管魯登道夫怎麽想,瓦德西決定利用他來殺掉漢斯。
必要的話,就算是用威脅的手段也在所不惜。
這,是生命的火焰即將熄滅的他殺掉漢斯的唯一機會。
“如果在德國殺不了,那就在德國之外殺掉他......”
而且是在他最可能倒黴喪命的戰場上。
可以偽裝成敵人的子彈從背後射殺他,或者幹脆假裝失蹤,處理成下落不明。
戰場這種地方,充滿了這樣無意義的死亡,瓦德西對此再清楚不過。
在那裏,就算漢斯死了,也不會有人覺得奇怪。
而且沒有人會知道,瓦德西是幕後黑手。
“漢斯,漢斯·馮·喬。我會為你親手準備一個盛大的舞台。”
瓦德西像個瘋子一樣桀桀桀地笑著,放下手中的報紙。
折疊的報紙上,標題赫然寫著:
“赫雷羅人的騷亂持續不止,德屬西南非洲殖民地麵臨非洲土著的反叛!”
赫雷羅戰爭。
後來以“赫雷羅人和納馬人大屠殺”之名的20世紀第一次種族屠殺。
瓦德西的反擊,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