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8月。
奧斯曼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
“那是什麽?”
年輕有為的奧斯曼帝國軍官,伊斯麥爾·恩維爾(?smail enver)上尉因公務時隔許久重返君士坦丁堡,卻在城外海域發現一支龐大的艦隊緩緩駛過,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那並非奧斯曼帝國的艦隊。
艦船的桅杆上飄揚著白、藍、紅三色旗幟,這在君士坦丁堡本不應出現的標誌,如今迎風招展。
“俄羅斯的黑海艦隊怎麽會在這裏?”
伊斯麥爾·恩維爾在人群中低聲自語,周圍的君士坦丁堡市民顯然也因黑海艦隊的出現而感到不安。
同大多數土耳其人一樣,他因奧斯曼帝國與俄羅斯帝國長期以來的恩怨,對後者充滿敵意。
俄羅斯艦隊出現在奧斯曼帝國首都的近海,自然讓他感到不快。
更何況,這些艦船的方向顯然是駛往地中海。
難道說,政府已經允許俄羅斯艦隊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
“為什麽?”
伊斯麥爾·恩維爾完全無法理解。
此時的俄羅斯帝國正與英國支持的日本交戰,英國人一向自視甚高,絕不會對俄羅斯艦隊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置之不理。
與英國人一樣,德國人也對俄羅斯帝國毫無好感,更不會對此表示歡迎。
盡管奧斯曼政府的無能由來已久,但即便如此,也不至於為了俄羅斯這樣的大敵,而與影響奧斯曼帝國深遠的英國和德國為敵。
然而,這樣荒唐的事卻真實地發生在他眼前。
麵對這難以置信的事實,伊斯麥爾·恩維爾感到十分困惑。
“伊斯麥爾?你在這裏做什麽?”
“嗯?啊,是你啊。”
伊斯麥爾·恩維爾正思索著這一莫名其妙的局勢,恰逢一位路過的同僚軍官認出了他,便開口招唿。
“俄羅斯艦隊正在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你叔叔不是在軍中身居高位嗎?有沒有聽到什麽消息?”
聽到伊斯麥爾的詢問,那軍官露出為難的神色,撓了撓頭。
不過,作為年輕軍官中的領袖人物,伊斯麥爾的地位讓人難以忽視。軍官猶豫了一會兒,環顧四周確保無人偷聽後,低聲在伊斯麥爾耳邊說道:
“聽我叔叔說,這背後似乎有德意誌帝國的影子。”
“什麽?德意誌帝國?”
“噓!小聲點!萬一被傳了出去,不光是你,連我也完蛋了!”
“我知道了,你快說,到底怎麽迴事?”
在伊斯麥爾的催促下,那軍官歎了口氣,繼續說道:
“具體情況我也不清楚。我知道的隻是,蘇丹下令允許俄羅斯黑海艦隊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而在下達這個命令前,德國的外交官曾與蘇丹會麵。”
“哈,這究竟是怎麽迴事?難道德國和俄羅斯聯手了嗎?”
“我也不清楚。不過聽我叔叔說,蘇丹下達命令時臉色也不好看。”
“就算如此,也不能這樣做。阿卜杜勒·哈米德這個無能的家夥,讓我們奧斯曼帝國看上去都成了德意誌帝國的附庸國了。”
“伊斯麥爾!”
聽到伊斯麥爾直言蘇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名字,甚至譏諷其無能,那軍官頓時臉色煞白,驚慌失措。
雖然他自己也不喜歡這位暴君,但若這些話傳入阿卜杜勒·哈米德耳中,恐怕性命難保。
“難道我說錯了嗎?”
然而,伊斯麥爾毫不掩飾對阿卜杜勒·哈米德的反感。
這並不奇怪,因為伊斯麥爾是一個反對阿卜杜勒·哈米德暴政和保守政策的秘密組織“祖國與自由(vatan ve hurriyet cemiyeti)”的成員。
他毫不掩飾地將對蘇丹的不滿傾瀉而出。
“那個該死的家夥,原本可以做任何事情。他本可以讓國家煥發光輝,擊敗四周的敵人,也可以讓國家的人民,包括我自己,獲得幸福。”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曾是被寄予厚望的偉大君主,他寬容、自由且富有改革精神,因此深受民眾愛戴。
但在各民族要求獨立、對俄戰爭失利、甚至連克裏特島都在列強幹涉下被該死的希臘人奪走後,他完全變了。
從一代明君墮落成屠夫與暴君。
從偉大的蘇丹,淪為嗜血的“血腥蘇丹”。
“但過去幾年,他變得隻知道嗜血成性。我認為,除掉他才是最好的選擇。”
“你是說要推翻蘇丹?以你這個小小上尉的身份?”
“當然,現在還不行。但總有一天,局勢會改變。”
那一天到來時,今天這樣的事情將不再重演。
尤其是德意誌帝國。
盡管奧斯曼帝國的軍官大多因接受德國式軍事教育而親德,但德意誌帝國以臣屬般的態度對待奧斯曼帝國,實在令人無法忍受。
無論是阿卜杜勒·哈米德,還是德意誌帝國,都不能隨心所欲地擺布奧斯曼帝國。
巴爾幹的斯拉夫人、囂張的亞美尼亞人,以及連豬都不如的希臘人也是一樣。
奧斯曼帝國是土耳其人的。
如果不是,那就讓它變成這樣。
隨著越來越多像伊斯麥爾這樣的年輕軍官反對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獨裁統治,推翻“血腥蘇丹”的唿聲日益高漲。
血腥蘇丹的時代很快就會結束。
屬於他們的時代即將到來。
伊斯麥爾·恩維爾靜靜等待著那一天的到來。
......
“這些混蛋是不是瘋了!”
就在年輕的伊斯麥爾·恩維爾被野心點燃的時候,英國政府收到了一份報告——駐奧斯曼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的英國大使館發來消息稱,俄國的黑海艦隊穿越了博斯普魯斯海峽,進入了地中海。這一消息讓英國政府完全陷入了混亂。
“奧斯曼帝國到底為什麽要打開博斯普魯斯海峽?為什麽!”
貝爾福怒火中燒,眼裏充滿血絲,咆哮著把報告摔到一邊。
蘭斯當侯爵歎了口氣,看著飛舞的紙張,答道:“奧斯曼帝國聲稱,如果不打開博斯普魯斯海峽,俄羅斯帝國就會采取進一步的威脅手段。”
“哈!威脅?”
“事實上,我們已經在俄國與奧斯曼帝國的邊境地區發現了俄軍的行動。他們說是軍事演習,但這肯定是謊言。”
實際上,這隻是一場由德意誌帝國導演的戲劇,編劇正是我們熟悉的漢斯·馮·喬男爵,但英國政府對此一無所知。
“即便如此,這件事我們絕不能容忍!絕對不行!”
“德意誌政府已經介入了。他們表示,奧斯曼帝國的事務交給他們處理,而我們英國應該專注於對付那些從黑海艦隊越過博斯普魯斯海峽的俄國軍艦。局勢已經非常緊急。”
確實如此。所有人原本以為俄國會派出波羅的海艦隊,但俄國卻再次出乎所有人意料,不僅派出了黑海艦隊,還直接穿越了博斯普魯斯海峽。
俄國一次次突如其來的行動,讓貝爾福和英國政府抓狂。如今,英國對那個被認為主導了這一切的別佐布拉佐夫的評價和危險程度進行了上調,同時憂心忡忡地盯著歐洲地圖。
這次事件導致本應由德國海軍阻擋的俄國艦隊,反而需要英國海軍去應對。這正是德國提出的條件,作為其不幹涉波羅的海艦隊的交換條件。
實際上,這確實是合理的。德國海軍在波羅的海和北海行動尚可,但在地中海則捉襟見肘。
“該死的俄國人,真是無賴透頂!如果他們繼續這樣戲弄我們英國,我們絕不會坐視不管。”貝爾福惡狠狠地盯著海軍大臣,第二代塞爾伯恩伯爵-威廉·帕爾默(william waldegrave palmer, 2nd earl of selborne)。
“塞爾伯恩伯爵,立刻聯係蘇伊士運河,命令禁止黑海艦隊通行。既然他們已經穿過了博斯普魯斯,與其派艦隊去追趕,不如直接在關鍵要道堵住他們。”
“封鎖蘇伊士運河以阻止俄國艦隊通過並不難,但這樣真的有效果嗎?畢竟,俄國的主力艦尺寸太大,根本無法通過蘇伊士運河,小型艦艇另當別論。”
塞爾伯恩伯爵的話讓貝爾福皺起了眉頭。他顯然忽略了這一點。
這樣一來,俄國艦隊的去向隻剩一個地方——直布羅陀海峽。
“我們能用地中海艦隊封鎖直布羅陀海峽嗎?”
“嗯......是可以,但存在一些問題。”塞爾伯恩伯爵一臉頭痛,指向直布羅陀海峽附近的地圖。
“如您所見,大部分直布羅陀海峽可以封鎖,因為那裏有我們的英國領地——直布羅陀。然而,如果俄國艦隊從直布羅陀南側的摩洛哥領海繞行,我們將無能為力。”
“是因為法國。”
摩洛哥是法國覬覦已久的地方,它打算將摩洛哥像阿爾及利亞和突尼斯一樣變為自己的殖民地。因此,摩洛哥深受法國影響,而法國又是俄國的盟友。
因此法國很可能會默許俄國黑海艦隊通過摩洛哥領海。事實上,法國的確在這場戰爭中一直在暗中支持自己的唯一盟友俄國。
原曆史上,俄國波羅的海艦隊也曾在法國的幫助下,得以在法國殖民地達喀爾和馬達加斯加等地進行補給和休整,最終平安抵達遠東。然而,這支艦隊剛抵達遠東,就在對馬海戰中被日本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擊潰。
“那麽,就讓地中海艦隊駐紮在摩洛哥。”
“總理大人?!”
蘭斯當侯爵震驚地看著貝爾福,仿佛在問他是否認真。法國人極其好麵子,一旦觸碰摩洛哥,他們絕不會善罷甘休。
然而,此時貝爾福心中唯一的念頭是,不惜一切代價阻止俄國艦隊離開地中海。
“現在摩洛哥是法國的殖民地嗎?”
“還不是......但......”
“那麽,法國憑什麽對我們英國在一個獨立國家駐軍指手畫腳?摩洛哥畢竟還是獨立國家。”
雖然貝爾福的話沒錯,但列強什麽時候講過這些道理?尤其是法國,這個總是用感情辦事的國家,絕不會輕易放過。
因此,擔憂局勢惡化的蘭斯當侯爵用憂慮的語氣說道:“法國可能會誤解我們的意圖,也許會派艦隊支援俄國艦隊。”
“那我們也可以叫朋友來。向德國海軍請求協助。如果我們與德國艦隊聯手,就算法國派艦隊幫助俄國,他們也不敢輕舉妄動。”
德國顯然不會放過讓法國吃癟的機會,恐怕會跳著舞跑去摩洛哥。但,這樣做真的妥當嗎?
各部長心中充滿不安。然而阿瑟·貝爾福的決心十分堅定,英國政府也別無選擇。
就這樣,一場充滿英倫風情的摩洛哥危機,悄然展開了。
——————
感謝心誕、越銘的大神認證
感謝tijin、阿爾薩斯洛林、夜長夢多的玄英、losloslos、昵稱劉雪梅、子非魚紙魚、隱月蒼狼、空想奇點的打賞
感謝其他書友的打賞
2更加更奉上!
奧斯曼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
“那是什麽?”
年輕有為的奧斯曼帝國軍官,伊斯麥爾·恩維爾(?smail enver)上尉因公務時隔許久重返君士坦丁堡,卻在城外海域發現一支龐大的艦隊緩緩駛過,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那並非奧斯曼帝國的艦隊。
艦船的桅杆上飄揚著白、藍、紅三色旗幟,這在君士坦丁堡本不應出現的標誌,如今迎風招展。
“俄羅斯的黑海艦隊怎麽會在這裏?”
伊斯麥爾·恩維爾在人群中低聲自語,周圍的君士坦丁堡市民顯然也因黑海艦隊的出現而感到不安。
同大多數土耳其人一樣,他因奧斯曼帝國與俄羅斯帝國長期以來的恩怨,對後者充滿敵意。
俄羅斯艦隊出現在奧斯曼帝國首都的近海,自然讓他感到不快。
更何況,這些艦船的方向顯然是駛往地中海。
難道說,政府已經允許俄羅斯艦隊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
“為什麽?”
伊斯麥爾·恩維爾完全無法理解。
此時的俄羅斯帝國正與英國支持的日本交戰,英國人一向自視甚高,絕不會對俄羅斯艦隊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置之不理。
與英國人一樣,德國人也對俄羅斯帝國毫無好感,更不會對此表示歡迎。
盡管奧斯曼政府的無能由來已久,但即便如此,也不至於為了俄羅斯這樣的大敵,而與影響奧斯曼帝國深遠的英國和德國為敵。
然而,這樣荒唐的事卻真實地發生在他眼前。
麵對這難以置信的事實,伊斯麥爾·恩維爾感到十分困惑。
“伊斯麥爾?你在這裏做什麽?”
“嗯?啊,是你啊。”
伊斯麥爾·恩維爾正思索著這一莫名其妙的局勢,恰逢一位路過的同僚軍官認出了他,便開口招唿。
“俄羅斯艦隊正在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你叔叔不是在軍中身居高位嗎?有沒有聽到什麽消息?”
聽到伊斯麥爾的詢問,那軍官露出為難的神色,撓了撓頭。
不過,作為年輕軍官中的領袖人物,伊斯麥爾的地位讓人難以忽視。軍官猶豫了一會兒,環顧四周確保無人偷聽後,低聲在伊斯麥爾耳邊說道:
“聽我叔叔說,這背後似乎有德意誌帝國的影子。”
“什麽?德意誌帝國?”
“噓!小聲點!萬一被傳了出去,不光是你,連我也完蛋了!”
“我知道了,你快說,到底怎麽迴事?”
在伊斯麥爾的催促下,那軍官歎了口氣,繼續說道:
“具體情況我也不清楚。我知道的隻是,蘇丹下令允許俄羅斯黑海艦隊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而在下達這個命令前,德國的外交官曾與蘇丹會麵。”
“哈,這究竟是怎麽迴事?難道德國和俄羅斯聯手了嗎?”
“我也不清楚。不過聽我叔叔說,蘇丹下達命令時臉色也不好看。”
“就算如此,也不能這樣做。阿卜杜勒·哈米德這個無能的家夥,讓我們奧斯曼帝國看上去都成了德意誌帝國的附庸國了。”
“伊斯麥爾!”
聽到伊斯麥爾直言蘇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名字,甚至譏諷其無能,那軍官頓時臉色煞白,驚慌失措。
雖然他自己也不喜歡這位暴君,但若這些話傳入阿卜杜勒·哈米德耳中,恐怕性命難保。
“難道我說錯了嗎?”
然而,伊斯麥爾毫不掩飾對阿卜杜勒·哈米德的反感。
這並不奇怪,因為伊斯麥爾是一個反對阿卜杜勒·哈米德暴政和保守政策的秘密組織“祖國與自由(vatan ve hurriyet cemiyeti)”的成員。
他毫不掩飾地將對蘇丹的不滿傾瀉而出。
“那個該死的家夥,原本可以做任何事情。他本可以讓國家煥發光輝,擊敗四周的敵人,也可以讓國家的人民,包括我自己,獲得幸福。”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曾是被寄予厚望的偉大君主,他寬容、自由且富有改革精神,因此深受民眾愛戴。
但在各民族要求獨立、對俄戰爭失利、甚至連克裏特島都在列強幹涉下被該死的希臘人奪走後,他完全變了。
從一代明君墮落成屠夫與暴君。
從偉大的蘇丹,淪為嗜血的“血腥蘇丹”。
“但過去幾年,他變得隻知道嗜血成性。我認為,除掉他才是最好的選擇。”
“你是說要推翻蘇丹?以你這個小小上尉的身份?”
“當然,現在還不行。但總有一天,局勢會改變。”
那一天到來時,今天這樣的事情將不再重演。
尤其是德意誌帝國。
盡管奧斯曼帝國的軍官大多因接受德國式軍事教育而親德,但德意誌帝國以臣屬般的態度對待奧斯曼帝國,實在令人無法忍受。
無論是阿卜杜勒·哈米德,還是德意誌帝國,都不能隨心所欲地擺布奧斯曼帝國。
巴爾幹的斯拉夫人、囂張的亞美尼亞人,以及連豬都不如的希臘人也是一樣。
奧斯曼帝國是土耳其人的。
如果不是,那就讓它變成這樣。
隨著越來越多像伊斯麥爾這樣的年輕軍官反對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獨裁統治,推翻“血腥蘇丹”的唿聲日益高漲。
血腥蘇丹的時代很快就會結束。
屬於他們的時代即將到來。
伊斯麥爾·恩維爾靜靜等待著那一天的到來。
......
“這些混蛋是不是瘋了!”
就在年輕的伊斯麥爾·恩維爾被野心點燃的時候,英國政府收到了一份報告——駐奧斯曼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的英國大使館發來消息稱,俄國的黑海艦隊穿越了博斯普魯斯海峽,進入了地中海。這一消息讓英國政府完全陷入了混亂。
“奧斯曼帝國到底為什麽要打開博斯普魯斯海峽?為什麽!”
貝爾福怒火中燒,眼裏充滿血絲,咆哮著把報告摔到一邊。
蘭斯當侯爵歎了口氣,看著飛舞的紙張,答道:“奧斯曼帝國聲稱,如果不打開博斯普魯斯海峽,俄羅斯帝國就會采取進一步的威脅手段。”
“哈!威脅?”
“事實上,我們已經在俄國與奧斯曼帝國的邊境地區發現了俄軍的行動。他們說是軍事演習,但這肯定是謊言。”
實際上,這隻是一場由德意誌帝國導演的戲劇,編劇正是我們熟悉的漢斯·馮·喬男爵,但英國政府對此一無所知。
“即便如此,這件事我們絕不能容忍!絕對不行!”
“德意誌政府已經介入了。他們表示,奧斯曼帝國的事務交給他們處理,而我們英國應該專注於對付那些從黑海艦隊越過博斯普魯斯海峽的俄國軍艦。局勢已經非常緊急。”
確實如此。所有人原本以為俄國會派出波羅的海艦隊,但俄國卻再次出乎所有人意料,不僅派出了黑海艦隊,還直接穿越了博斯普魯斯海峽。
俄國一次次突如其來的行動,讓貝爾福和英國政府抓狂。如今,英國對那個被認為主導了這一切的別佐布拉佐夫的評價和危險程度進行了上調,同時憂心忡忡地盯著歐洲地圖。
這次事件導致本應由德國海軍阻擋的俄國艦隊,反而需要英國海軍去應對。這正是德國提出的條件,作為其不幹涉波羅的海艦隊的交換條件。
實際上,這確實是合理的。德國海軍在波羅的海和北海行動尚可,但在地中海則捉襟見肘。
“該死的俄國人,真是無賴透頂!如果他們繼續這樣戲弄我們英國,我們絕不會坐視不管。”貝爾福惡狠狠地盯著海軍大臣,第二代塞爾伯恩伯爵-威廉·帕爾默(william waldegrave palmer, 2nd earl of selborne)。
“塞爾伯恩伯爵,立刻聯係蘇伊士運河,命令禁止黑海艦隊通行。既然他們已經穿過了博斯普魯斯,與其派艦隊去追趕,不如直接在關鍵要道堵住他們。”
“封鎖蘇伊士運河以阻止俄國艦隊通過並不難,但這樣真的有效果嗎?畢竟,俄國的主力艦尺寸太大,根本無法通過蘇伊士運河,小型艦艇另當別論。”
塞爾伯恩伯爵的話讓貝爾福皺起了眉頭。他顯然忽略了這一點。
這樣一來,俄國艦隊的去向隻剩一個地方——直布羅陀海峽。
“我們能用地中海艦隊封鎖直布羅陀海峽嗎?”
“嗯......是可以,但存在一些問題。”塞爾伯恩伯爵一臉頭痛,指向直布羅陀海峽附近的地圖。
“如您所見,大部分直布羅陀海峽可以封鎖,因為那裏有我們的英國領地——直布羅陀。然而,如果俄國艦隊從直布羅陀南側的摩洛哥領海繞行,我們將無能為力。”
“是因為法國。”
摩洛哥是法國覬覦已久的地方,它打算將摩洛哥像阿爾及利亞和突尼斯一樣變為自己的殖民地。因此,摩洛哥深受法國影響,而法國又是俄國的盟友。
因此法國很可能會默許俄國黑海艦隊通過摩洛哥領海。事實上,法國的確在這場戰爭中一直在暗中支持自己的唯一盟友俄國。
原曆史上,俄國波羅的海艦隊也曾在法國的幫助下,得以在法國殖民地達喀爾和馬達加斯加等地進行補給和休整,最終平安抵達遠東。然而,這支艦隊剛抵達遠東,就在對馬海戰中被日本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擊潰。
“那麽,就讓地中海艦隊駐紮在摩洛哥。”
“總理大人?!”
蘭斯當侯爵震驚地看著貝爾福,仿佛在問他是否認真。法國人極其好麵子,一旦觸碰摩洛哥,他們絕不會善罷甘休。
然而,此時貝爾福心中唯一的念頭是,不惜一切代價阻止俄國艦隊離開地中海。
“現在摩洛哥是法國的殖民地嗎?”
“還不是......但......”
“那麽,法國憑什麽對我們英國在一個獨立國家駐軍指手畫腳?摩洛哥畢竟還是獨立國家。”
雖然貝爾福的話沒錯,但列強什麽時候講過這些道理?尤其是法國,這個總是用感情辦事的國家,絕不會輕易放過。
因此,擔憂局勢惡化的蘭斯當侯爵用憂慮的語氣說道:“法國可能會誤解我們的意圖,也許會派艦隊支援俄國艦隊。”
“那我們也可以叫朋友來。向德國海軍請求協助。如果我們與德國艦隊聯手,就算法國派艦隊幫助俄國,他們也不敢輕舉妄動。”
德國顯然不會放過讓法國吃癟的機會,恐怕會跳著舞跑去摩洛哥。但,這樣做真的妥當嗎?
各部長心中充滿不安。然而阿瑟·貝爾福的決心十分堅定,英國政府也別無選擇。
就這樣,一場充滿英倫風情的摩洛哥危機,悄然展開了。
——————
感謝心誕、越銘的大神認證
感謝tijin、阿爾薩斯洛林、夜長夢多的玄英、losloslos、昵稱劉雪梅、子非魚紙魚、隱月蒼狼、空想奇點的打賞
感謝其他書友的打賞
2更加更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