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西線聖誕節
在東部戰線風雪飄揚、攻勢仍在持續之時,歐洲亦迎來了戰火熊熊的聖誕夜。
“嘿嘿嘿,漢斯!”
“路易絲?你怎麽會在這......?”
“當然是來陪我的可憐丈夫一起過聖誕節啊,你每天都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
“你的身子已經夠沉了,這樣跑來找我,不是自討苦吃嗎?”
“沒關係,主治醫生也說了,比起一直悶在屋裏,偶爾出門走走對我更好。再說了,今天可是聖誕節,當然要和家人一起過。”
“......嗯。”
此刻,即便是已經有些陷入工作狂狀態的漢斯,在今天也放下了手中的筆和文件,離開了辦公室,與路易絲,還有即將出生的孩子共度這個戰火中的聖誕節。
正因為身處戰爭之中,這個節日才顯得更加珍貴。
而這樣的氛圍,也蔓延到了遙遠的西部戰線。戰壕中的士兵們裹著厚重的軍大衣,唿出的白色霧氣在寒風中飄散。久違的平靜降臨,他們終於可以度過一個沒有槍聲的日子。
畢竟無論是德國、英國、法國,還是比利時,雖然信仰上有天主教與新教之分,但歸根結底,都是基督教國家。而耶穌基督的誕辰,雖然未必真的是這一天,但無疑是所有人最重要的節日。
尤其是今年,這是大戰爆發以來的第一個聖誕節。
雖各國高層未曾明言,但他們也不忍心在這樣一個日子裏命令士兵們衝鋒陷陣,於是,戰場迎來了默契的短暫停火。
對於那些隻能期盼早日歸家的前線士兵而言,這一天讓他們的內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酸楚。
於是,法國軍、德國軍、英國軍和比利時軍的士兵們,盡管隻被賜予了短暫的和平,但他們仍然珍惜地享受著這一天,在戰壕裏圍坐在收音機旁,度過這個獨特的西部戰線聖誕節。
【下一封信件,來自柏林克羅伊茨貝格的克勞迪婭·鮑爾夫人,寄給在東部戰線奮戰的二級士官(即軍士)迪特裏希·鮑爾......】
“迪特裏希是誰我不知道,不過他真幸運。”
“羨慕什麽?他可是在東部戰線,聽說那邊今天還在打呢。”
如果說德國、英國、法國、比利時的聖誕節都是12月25日,那麽東部戰線的對手——俄羅斯,由於受東正教影響,仍然沿用儒略曆,因此他們的聖誕節是在1月7日。這種文化差異帶來的問題,使得東部戰線的士兵即使在12月25日也無法停戰。
對麵的俄軍沒有要停戰的意思,這邊當然也不能放下武器。
這或許可以稱作東部戰線獨有的文化悲劇。
“嘿,德國佬們。”
“是英國佬。”
在平日裏,由於戰場的嚴峻環境,西線的士兵總是羨慕東線那些較為輕鬆的戰友,但今天卻恰好相反。西線的士兵們笑了出來,而這時,一群英國軍官和士兵走進了德國戰壕。
他們手裏拿著後方送來的酒水、點心,還有打算和德軍交換的紀念品。
“聖誕快樂,今天是難得的好日子,咱們一起慶祝吧。”
“沒理由拒絕。frohes neues jahr(新年快樂)!”
德國士兵和英國士兵用蹩腳的英語和德語交談,互相擁抱、握手,慶祝著這個前線的聖誕節。
很快,比利時士兵們也加入了這場小小的聖誕派對,戰壕裏充滿了笑聲。
“這樣的場合,怎麽能少了啤酒呢?”
“太棒了,我帶來了幾瓶艾爾啤酒,我們交換吧。”
“誰願意用戰鬥口糧換啤酒?我還能再搭幾包煙!”
“再怎麽說,英國的戰鬥口糧也太那啥了吧......”
有些人互換著各國的酒、煙和軍糧。
“這張照片可是我的寶貝,怎麽樣,很不錯吧?”
“哦哦~”
在最前線,美女照片總是稀缺的,因此有人拿出照片與人分享。
“那把魯格手槍,用我的韋伯利左輪換,怎麽樣?我一直想要一把魯格。”
“嗯......沒理由拒絕,我也一直想要左輪。”
連平日裏高高在上的軍官們,今天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任士兵們的放縱,而他們自己則互換著手槍、軍帽,甚至是軍徽。
今天是聖誕節。
如果沒有禮物,那未免太過遺憾了。
“叔叔,你畫得真好,也給我畫一張吧?”
“我也要!我也要!”
“哈哈,大家排好隊啊,我隻有兩隻手呢。”
那個因防毒麵具而覺得胡子礙事,幹脆把它修剪成了我們熟悉的牙刷胡的希兒,此刻正被各種士兵圍住。他笑著拿起鉛筆,為他們畫起了肖像、美女,甚至是一些要求奇怪的動物卡通形象。
“你們德國人覺得這場戰爭什麽時候會結束?”
“上層預計明年。”
而在另一邊,也有人在聊政治。
畢竟,隻要是人多的地方,就不會缺少政治話題。
“現在連坦克都開始投入實戰了,至少,在戰壕裏過第二個聖誕節之前,這場戰爭應該能結束。”
“坦克!我們英國也該搞點那玩意兒了,別在加裏波利戰場幹蠢事了。”
“我聽說過那邊的情況,真的那麽糟?”
“從加裏波利活下來的傷兵說,相比之下,伊普爾簡直是小孩子過家家。尤其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士兵死傷慘重,現在那邊一提到丘吉爾的名字,所有人都咬牙切齒。”
“嘖,看來我們把奧斯曼軍隊訓練得太好了。”
“唉,誰能料到會變成這樣呢?估計新年一過,阿斯奎斯、基奇納和丘吉爾都會被趕下台吧。”
這話倒是不假。
阿斯奎斯首相的最後一張底牌,加裏波利登陸戰最終以慘敗告終,原本就岌岌可危的阿斯奎斯內閣已經名存實亡。
連曾被譽為“戰爭英雄”的基奇納,也因炮彈危機而名聲受損,不得不宣布辭職,而丘吉爾這個“加裏波利災星”則正遭受著輿論的猛烈抨擊,被要求辭去海軍大臣一職。
不過,那個固執得像頭牛的丘吉爾,還在死撐著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
當然,這樣撐下去,也撐不了多久。
就連向來遵循“君臨而不統治”原則的英國國王喬治五世,也開始暗示他該下台了。
“o tannenbaum, o tannenbaum, wie treu sind deine bl?tter!”
就在英國軍官們歎息之際,士兵們已經搭著肩,開始唱起了聖誕頌歌。
而戰壕裏迴蕩的聖誕頌歌,也隨風飄向了無人地帶另一側的法軍戰壕......
......
“看起來那些德國佬因為聖誕節而興奮得不得了啊。”
“英國那幫海盜似乎也混在裏麵?聽他們那舌頭打結的口音,像是喝醉了似的。”
沒有盟軍士兵來交換禮物,但法國士兵們仍在自己的陣地上,以自己的方式度過這個聖誕節。當他們聽到德軍指揮部傳來的聖誕頌歌時,不禁咂了咂舌,帶著些許不滿地嘀咕著。
那悠揚的頌歌聲,莫名讓人心情更加沉重。
畢竟,如今的法國,已經無法用“處境良好”來形容了。
作為法國新近盟友參戰的意大利,不論是在伊鬆佐還是北非,都隻會鬧笑話。而奧斯曼帝國雖然在加裏波利戰場上奮戰不休,但在其他戰線上卻屢戰屢敗。
這些盟友帶來的,盡是令人失望的消息。再加上在伊普爾戰役草草收場後,德軍開始正式投入的新式武器坦克,使得僵持許久的西線戰局出現了動搖的跡象。
與此同時,巴黎的政局也不容樂觀。剛剛更換不久的政府,再次陷入了動蕩。
這是因為法國發動的無限製潛艇戰已經引起了美國的強烈不滿,而杜梅格的政敵們趁機掀起風暴,試圖推翻他。
事實上,在法國國內,對這項作戰計劃本就存在諸多反對意見。但杜梅格執意推行,最終招致了擔憂已久的後果。
可以說這早已是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日常了,總理連一年都坐不穩,甚至往往幾個月就被趕下台。
然而對前線的士兵們而言,這內外交困的國家現狀隻會讓人忍不住歎息。
若是在和平時期也就罷了,可如今,可是戰爭期間啊。
“好了,別垂頭喪氣的。今天可是值得高興的日子。”
見士兵們臉上滿是愁雲,一名軍官出聲安慰道。
畢竟今天是聖誕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士兵們理應被允許暫時忘卻祖國的困境,盡情享受片刻的喜悅。
“我們也來唱歌吧!要比那些湯米和德佬們更大聲才行!”
“是——!”
士兵們聽後,覺得這倒是個不錯的主意,紛紛聚攏在一起,放聲高歌。
“aujourd’hui le roi des cieux, au milieu de nuit.”
在這寂靜的深夜裏,悠揚的聖歌在法國軍隊的戰壕中響起。
“法國佬們也開始唱歌了啊。”
“算了,今天就不計較了......話說,他們唱得比我們還大聲,這可真讓人不爽。”
“我們也唱得更響亮點!”
聽到法國人的歌聲,德國、英國和比利時的士兵們也不甘示弱,提高了嗓門。
雙方的聖誕頌歌交相輝映,在沉寂的無人地帶上空迴蕩。
在平日裏,這樣的舉動無異於自尋死路,隻要一暴露位置,敵軍的炮彈或狙擊手的子彈隨時可能降臨。
但聖誕節,讓一切成為了可能。
盡管這並未能像原本的曆史那樣,促成敵對雙方短暫的奇跡般和解,但這樣的夜晚,已經足夠特別了。
......
“哈啊......哈啊......!”
與此同時,就在西線的士兵們暫時放下國籍之分,享受著聖誕節過後即將消逝的短暫和平之際——
“汪!汪汪!!”
“在那裏!追!”
在巴伐利亞的因戈爾施塔特(ingolstadt)戰俘營內,一場與聖誕氣氛格格不入的驚險追捕,正如驚悚電影般上演......
“該死,跑哪兒去了?!”
“聖誕夜還給老子找麻煩......放更多獵犬!”
漆黑的森林被皚皚白雪覆蓋,宛如沉睡在夜色之中。
戰俘營的守衛們帶著大群軍犬,在森林裏四處搜尋,怒吼聲此起彼伏。
“嘖,已經被發現了嗎......”
“所以我才說該走另一邊!”
這一切的起因,是趁著聖誕節氣氛鬆懈而逃脫的兩名戰俘。
原本正一邊享受著平日嚴禁的葡萄酒,一邊慶祝聖誕的戰俘營守衛們,突如其來的逃獄事件讓他們如遭雷擊,陷入一片混亂。
——砰!
“呃?!”
“在那裏!”
“抓住他們!”
然而,運氣似乎沒有眷顧逃犯們多久,守衛隊才剛開始追蹤不久,便發現了他們的蹤跡。
“pute(該死),暴露了!快跑!”
“偉大的佩倫啊!請保佑我們這次能逃出去!”
但戰俘們絕不會甘心再度被押迴去,他們連頭也不迴地朝著黑暗的森林狂奔而去。
“汪!汪汪!”
但如同每次的逃亡一樣,形勢對他們極其不利。
四麵八方的手電筒光束在林間晃動,身後兇猛的杜賓犬毫不知疲倦地緊追不舍。
若是再這樣下去,他們的逃亡仍將以失敗告終,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實。
“右邊!從右側的陡坡下去!”
“嗚哇啊啊啊!”
於是,兩名戰俘決定賭上一把。
他們選擇了一條平時絕不會冒險嚐試的險峻山坡,試圖借此逃脫追捕。
“又消失了!”
“跟老鼠一樣,鑽來鑽去!”
這次的賭博似乎成功了。
守衛們的叫喊聲和獵犬的狂吠聲逐漸遠去。
“這、這次終於成功了嗎?”
“終於能迴到俄羅斯母親的懷抱了......”
眼見追兵的氣息淡去,兩人終於鬆了一口氣,停下來稍作喘息。
——啪!
“抓住你們了,這兩個混賬!”
然而,就在他們準備再次行動之際,前方突然出現了一群臉色憤怒的守衛,將他們團團圍住。
逃亡,再次失敗。
“我倒要看看,是哪個膽大包天的家夥,竟敢選在聖潔的聖誕節幹出這種放肆的勾當......嗯?”
正準備訓斥的守衛長,將手電光束對準戰俘們的臉後,臉色頓時扭曲起來。
因為,那兩張臉實在是太熟悉了。
“該死的!早該從那該死的大個兒認出來!又是你們嗎?!戴高樂上尉!圖哈切夫斯基中尉!”
聽到自己的名字被喊出,兩名戰俘一臉無奈地看向那些早已對他們感到厭倦的守衛,隻能尷尬地撓了撓頭,露出苦笑。
——夏爾·戴高樂 & 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圖哈切夫斯基。
因戈爾施塔特戰俘營中大名鼎鼎的慣犯二人組,他們的第五次逃獄,又一次以失敗告終。
——————
求愛發電支持,求免費禮物支持,感恩
在東部戰線風雪飄揚、攻勢仍在持續之時,歐洲亦迎來了戰火熊熊的聖誕夜。
“嘿嘿嘿,漢斯!”
“路易絲?你怎麽會在這......?”
“當然是來陪我的可憐丈夫一起過聖誕節啊,你每天都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
“你的身子已經夠沉了,這樣跑來找我,不是自討苦吃嗎?”
“沒關係,主治醫生也說了,比起一直悶在屋裏,偶爾出門走走對我更好。再說了,今天可是聖誕節,當然要和家人一起過。”
“......嗯。”
此刻,即便是已經有些陷入工作狂狀態的漢斯,在今天也放下了手中的筆和文件,離開了辦公室,與路易絲,還有即將出生的孩子共度這個戰火中的聖誕節。
正因為身處戰爭之中,這個節日才顯得更加珍貴。
而這樣的氛圍,也蔓延到了遙遠的西部戰線。戰壕中的士兵們裹著厚重的軍大衣,唿出的白色霧氣在寒風中飄散。久違的平靜降臨,他們終於可以度過一個沒有槍聲的日子。
畢竟無論是德國、英國、法國,還是比利時,雖然信仰上有天主教與新教之分,但歸根結底,都是基督教國家。而耶穌基督的誕辰,雖然未必真的是這一天,但無疑是所有人最重要的節日。
尤其是今年,這是大戰爆發以來的第一個聖誕節。
雖各國高層未曾明言,但他們也不忍心在這樣一個日子裏命令士兵們衝鋒陷陣,於是,戰場迎來了默契的短暫停火。
對於那些隻能期盼早日歸家的前線士兵而言,這一天讓他們的內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酸楚。
於是,法國軍、德國軍、英國軍和比利時軍的士兵們,盡管隻被賜予了短暫的和平,但他們仍然珍惜地享受著這一天,在戰壕裏圍坐在收音機旁,度過這個獨特的西部戰線聖誕節。
【下一封信件,來自柏林克羅伊茨貝格的克勞迪婭·鮑爾夫人,寄給在東部戰線奮戰的二級士官(即軍士)迪特裏希·鮑爾......】
“迪特裏希是誰我不知道,不過他真幸運。”
“羨慕什麽?他可是在東部戰線,聽說那邊今天還在打呢。”
如果說德國、英國、法國、比利時的聖誕節都是12月25日,那麽東部戰線的對手——俄羅斯,由於受東正教影響,仍然沿用儒略曆,因此他們的聖誕節是在1月7日。這種文化差異帶來的問題,使得東部戰線的士兵即使在12月25日也無法停戰。
對麵的俄軍沒有要停戰的意思,這邊當然也不能放下武器。
這或許可以稱作東部戰線獨有的文化悲劇。
“嘿,德國佬們。”
“是英國佬。”
在平日裏,由於戰場的嚴峻環境,西線的士兵總是羨慕東線那些較為輕鬆的戰友,但今天卻恰好相反。西線的士兵們笑了出來,而這時,一群英國軍官和士兵走進了德國戰壕。
他們手裏拿著後方送來的酒水、點心,還有打算和德軍交換的紀念品。
“聖誕快樂,今天是難得的好日子,咱們一起慶祝吧。”
“沒理由拒絕。frohes neues jahr(新年快樂)!”
德國士兵和英國士兵用蹩腳的英語和德語交談,互相擁抱、握手,慶祝著這個前線的聖誕節。
很快,比利時士兵們也加入了這場小小的聖誕派對,戰壕裏充滿了笑聲。
“這樣的場合,怎麽能少了啤酒呢?”
“太棒了,我帶來了幾瓶艾爾啤酒,我們交換吧。”
“誰願意用戰鬥口糧換啤酒?我還能再搭幾包煙!”
“再怎麽說,英國的戰鬥口糧也太那啥了吧......”
有些人互換著各國的酒、煙和軍糧。
“這張照片可是我的寶貝,怎麽樣,很不錯吧?”
“哦哦~”
在最前線,美女照片總是稀缺的,因此有人拿出照片與人分享。
“那把魯格手槍,用我的韋伯利左輪換,怎麽樣?我一直想要一把魯格。”
“嗯......沒理由拒絕,我也一直想要左輪。”
連平日裏高高在上的軍官們,今天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任士兵們的放縱,而他們自己則互換著手槍、軍帽,甚至是軍徽。
今天是聖誕節。
如果沒有禮物,那未免太過遺憾了。
“叔叔,你畫得真好,也給我畫一張吧?”
“我也要!我也要!”
“哈哈,大家排好隊啊,我隻有兩隻手呢。”
那個因防毒麵具而覺得胡子礙事,幹脆把它修剪成了我們熟悉的牙刷胡的希兒,此刻正被各種士兵圍住。他笑著拿起鉛筆,為他們畫起了肖像、美女,甚至是一些要求奇怪的動物卡通形象。
“你們德國人覺得這場戰爭什麽時候會結束?”
“上層預計明年。”
而在另一邊,也有人在聊政治。
畢竟,隻要是人多的地方,就不會缺少政治話題。
“現在連坦克都開始投入實戰了,至少,在戰壕裏過第二個聖誕節之前,這場戰爭應該能結束。”
“坦克!我們英國也該搞點那玩意兒了,別在加裏波利戰場幹蠢事了。”
“我聽說過那邊的情況,真的那麽糟?”
“從加裏波利活下來的傷兵說,相比之下,伊普爾簡直是小孩子過家家。尤其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士兵死傷慘重,現在那邊一提到丘吉爾的名字,所有人都咬牙切齒。”
“嘖,看來我們把奧斯曼軍隊訓練得太好了。”
“唉,誰能料到會變成這樣呢?估計新年一過,阿斯奎斯、基奇納和丘吉爾都會被趕下台吧。”
這話倒是不假。
阿斯奎斯首相的最後一張底牌,加裏波利登陸戰最終以慘敗告終,原本就岌岌可危的阿斯奎斯內閣已經名存實亡。
連曾被譽為“戰爭英雄”的基奇納,也因炮彈危機而名聲受損,不得不宣布辭職,而丘吉爾這個“加裏波利災星”則正遭受著輿論的猛烈抨擊,被要求辭去海軍大臣一職。
不過,那個固執得像頭牛的丘吉爾,還在死撐著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
當然,這樣撐下去,也撐不了多久。
就連向來遵循“君臨而不統治”原則的英國國王喬治五世,也開始暗示他該下台了。
“o tannenbaum, o tannenbaum, wie treu sind deine bl?tter!”
就在英國軍官們歎息之際,士兵們已經搭著肩,開始唱起了聖誕頌歌。
而戰壕裏迴蕩的聖誕頌歌,也隨風飄向了無人地帶另一側的法軍戰壕......
......
“看起來那些德國佬因為聖誕節而興奮得不得了啊。”
“英國那幫海盜似乎也混在裏麵?聽他們那舌頭打結的口音,像是喝醉了似的。”
沒有盟軍士兵來交換禮物,但法國士兵們仍在自己的陣地上,以自己的方式度過這個聖誕節。當他們聽到德軍指揮部傳來的聖誕頌歌時,不禁咂了咂舌,帶著些許不滿地嘀咕著。
那悠揚的頌歌聲,莫名讓人心情更加沉重。
畢竟,如今的法國,已經無法用“處境良好”來形容了。
作為法國新近盟友參戰的意大利,不論是在伊鬆佐還是北非,都隻會鬧笑話。而奧斯曼帝國雖然在加裏波利戰場上奮戰不休,但在其他戰線上卻屢戰屢敗。
這些盟友帶來的,盡是令人失望的消息。再加上在伊普爾戰役草草收場後,德軍開始正式投入的新式武器坦克,使得僵持許久的西線戰局出現了動搖的跡象。
與此同時,巴黎的政局也不容樂觀。剛剛更換不久的政府,再次陷入了動蕩。
這是因為法國發動的無限製潛艇戰已經引起了美國的強烈不滿,而杜梅格的政敵們趁機掀起風暴,試圖推翻他。
事實上,在法國國內,對這項作戰計劃本就存在諸多反對意見。但杜梅格執意推行,最終招致了擔憂已久的後果。
可以說這早已是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日常了,總理連一年都坐不穩,甚至往往幾個月就被趕下台。
然而對前線的士兵們而言,這內外交困的國家現狀隻會讓人忍不住歎息。
若是在和平時期也就罷了,可如今,可是戰爭期間啊。
“好了,別垂頭喪氣的。今天可是值得高興的日子。”
見士兵們臉上滿是愁雲,一名軍官出聲安慰道。
畢竟今天是聖誕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士兵們理應被允許暫時忘卻祖國的困境,盡情享受片刻的喜悅。
“我們也來唱歌吧!要比那些湯米和德佬們更大聲才行!”
“是——!”
士兵們聽後,覺得這倒是個不錯的主意,紛紛聚攏在一起,放聲高歌。
“aujourd’hui le roi des cieux, au milieu de nuit.”
在這寂靜的深夜裏,悠揚的聖歌在法國軍隊的戰壕中響起。
“法國佬們也開始唱歌了啊。”
“算了,今天就不計較了......話說,他們唱得比我們還大聲,這可真讓人不爽。”
“我們也唱得更響亮點!”
聽到法國人的歌聲,德國、英國和比利時的士兵們也不甘示弱,提高了嗓門。
雙方的聖誕頌歌交相輝映,在沉寂的無人地帶上空迴蕩。
在平日裏,這樣的舉動無異於自尋死路,隻要一暴露位置,敵軍的炮彈或狙擊手的子彈隨時可能降臨。
但聖誕節,讓一切成為了可能。
盡管這並未能像原本的曆史那樣,促成敵對雙方短暫的奇跡般和解,但這樣的夜晚,已經足夠特別了。
......
“哈啊......哈啊......!”
與此同時,就在西線的士兵們暫時放下國籍之分,享受著聖誕節過後即將消逝的短暫和平之際——
“汪!汪汪!!”
“在那裏!追!”
在巴伐利亞的因戈爾施塔特(ingolstadt)戰俘營內,一場與聖誕氣氛格格不入的驚險追捕,正如驚悚電影般上演......
“該死,跑哪兒去了?!”
“聖誕夜還給老子找麻煩......放更多獵犬!”
漆黑的森林被皚皚白雪覆蓋,宛如沉睡在夜色之中。
戰俘營的守衛們帶著大群軍犬,在森林裏四處搜尋,怒吼聲此起彼伏。
“嘖,已經被發現了嗎......”
“所以我才說該走另一邊!”
這一切的起因,是趁著聖誕節氣氛鬆懈而逃脫的兩名戰俘。
原本正一邊享受著平日嚴禁的葡萄酒,一邊慶祝聖誕的戰俘營守衛們,突如其來的逃獄事件讓他們如遭雷擊,陷入一片混亂。
——砰!
“呃?!”
“在那裏!”
“抓住他們!”
然而,運氣似乎沒有眷顧逃犯們多久,守衛隊才剛開始追蹤不久,便發現了他們的蹤跡。
“pute(該死),暴露了!快跑!”
“偉大的佩倫啊!請保佑我們這次能逃出去!”
但戰俘們絕不會甘心再度被押迴去,他們連頭也不迴地朝著黑暗的森林狂奔而去。
“汪!汪汪!”
但如同每次的逃亡一樣,形勢對他們極其不利。
四麵八方的手電筒光束在林間晃動,身後兇猛的杜賓犬毫不知疲倦地緊追不舍。
若是再這樣下去,他們的逃亡仍將以失敗告終,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實。
“右邊!從右側的陡坡下去!”
“嗚哇啊啊啊!”
於是,兩名戰俘決定賭上一把。
他們選擇了一條平時絕不會冒險嚐試的險峻山坡,試圖借此逃脫追捕。
“又消失了!”
“跟老鼠一樣,鑽來鑽去!”
這次的賭博似乎成功了。
守衛們的叫喊聲和獵犬的狂吠聲逐漸遠去。
“這、這次終於成功了嗎?”
“終於能迴到俄羅斯母親的懷抱了......”
眼見追兵的氣息淡去,兩人終於鬆了一口氣,停下來稍作喘息。
——啪!
“抓住你們了,這兩個混賬!”
然而,就在他們準備再次行動之際,前方突然出現了一群臉色憤怒的守衛,將他們團團圍住。
逃亡,再次失敗。
“我倒要看看,是哪個膽大包天的家夥,竟敢選在聖潔的聖誕節幹出這種放肆的勾當......嗯?”
正準備訓斥的守衛長,將手電光束對準戰俘們的臉後,臉色頓時扭曲起來。
因為,那兩張臉實在是太熟悉了。
“該死的!早該從那該死的大個兒認出來!又是你們嗎?!戴高樂上尉!圖哈切夫斯基中尉!”
聽到自己的名字被喊出,兩名戰俘一臉無奈地看向那些早已對他們感到厭倦的守衛,隻能尷尬地撓了撓頭,露出苦笑。
——夏爾·戴高樂 & 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圖哈切夫斯基。
因戈爾施塔特戰俘營中大名鼎鼎的慣犯二人組,他們的第五次逃獄,又一次以失敗告終。
——————
求愛發電支持,求免費禮物支持,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