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恪與韓熊二人走到臨近總督府大門的庭院內,四下無人,韓熊拉住張恪問道:“張老弟,你方才為什麽不把話說明白,讓姓範的那小子搶風頭?”
張恪無奈一笑,“你早晚在你這張臭嘴上栽跟頭,範先生是殿下請迴來的參政,又是新科進士,你最好還是放尊重些!”
韓熊不以為意,“這老小子一副落魄窮酸樣,一來就要出風頭,我看還是你要小心些,畢竟這家夥是要來和你爭食的,你小心被他踩下去!”
張恪知道韓熊是為他著想,想了想還是把話跟韓熊說明白了,免得他生事,“韓兄,我如今這個身份注定走不到台麵之上,能夠成為殿下的謀士,能夠護住我張氏一族,將來能為我張氏一族洗清冤屈,我就知足了。”
說著張恪用手指了指自己臉上被黥刻的那個“囚”字,“而且,就算將來沉冤昭雪,我也難以登臨廟堂,殿下的身邊肯定還需要許多將來能過站在廟堂之上的人,這個範公輔若是真的才學出眾,將來在燕國的廟堂登頂也不是不可能。此去高麗,勸服王謜極為重要,你千萬莫要生事,殿下讓你聽範先生調遣,你聽話就是!”
盡管聽到張恪如此說,韓熊依舊說道:“殿下真就放心讓一個沒見過什麽世麵的書生去幹這事,萬一到時候王謜一發火,這姓範的尿了,就不怕把事搞砸?”
張恪搖了搖頭,“殿下既然敢如此,便是信得過此人,我看其也不是常人,還是那句話,你好生辦差,莫要生事,此事結局了,你就能再進一步。”
話已至此,韓熊也隻得點頭答應:“行,既然你如此說,我肯定把這位範爺伺候好了!”
說罷韓熊就邁步向府外走去,隻是沒走兩步又被身後的張恪叫住,“韓兄,你此去不到萬不得已,不要鼓動王謜殺他的兄弟!”
聽聞此言,韓熊皺緊了眉頭問道:“為何,把他那些兄弟都宰了,豈不更保險?”
張恪走近兩步,低聲解釋道:“王謜和其父王昛雖有權力之爭,但沒到水火不容的地步,殺些大臣還說的過去,真到了兄弟相殘的地步,那就真的父子不相容了。而且殿下和一個殘害手足的人走的近,你讓燕京如何想!”
韓熊點了點頭,轉身走出幾步之後又轉身說道:“張恪,莫要灰心,殿下行事不拘於常俗,將來你未嚐不能站在廟堂之上!”
韓熊說罷不再停留,轉身出府。張恪立在原地,仰頭望向天空,今日是七月十九,月相虧凹,雖不圓滿,但也映照大地。張恪矗立良久,心中默念:“也許吧!”
第二日一早,韓熊點了二百精銳護著範公輔,輕裝簡行向著高麗王京一路疾行。
遼陽距離高麗的王京足有一千餘裏,韓熊和其餘的二百精銳都是熟練弓馬,此行也不著甲,若僅是他們,沿途換馬晝夜疾馳都可以。但範公輔是個文人,雖然出身江南大族,君子六藝,弓馬也是習得的,但終究比不了韓熊他們這些人。
但此行又十分緊急,遼陽接到急遞時,李宗義已經帶著使團從燕京啟程。範公輔他們必須盡快趕到高麗王京,趕在王謜聽到風聲之前見到他,如此才能占據主動,馬術不熟練的範公輔就拖了後腿。
令韓熊沒想到的是,範公輔這個文弱書生倒是個對自己有狠心的,他在馬上撐不住之後,竟要求護衛們輪流將自己綁在身後,帶著他前行。
就這樣在馬背上顛簸了五日,在範公輔被扯淡顛散架之前,一行人終於抵達了王京城外的驛站。沒有急於進城,範公輔讓人先行去給王謜報個信,說是燕國世子特使明日求見高麗王,隨後就在驛所客房內昏睡過去。
第二日一早,還在昏睡的範公輔被韓熊叫醒。醒來的範公輔隻覺得全身酸痛,躺在床上難以起身,在韓熊幫忙活動了好半天筋骨之後才勉強起身。在下人的伺候下洗漱吃飯之後,範公輔才打起了幾分精神,與韓熊等人一起進了高麗王京。
高麗王京,也名開城。王城之內,王謜早就在等候範公輔一行。王謜兩日前就已經得到了燕行雲派特使前來的消息,雖然不知所謂何事,但在遼東戰事才結束不久之後,燕行雲就派特使前來,一定有要事商議。
將護衛們安排在王城外,範公輔隻與韓熊一起進了王城。王宮內,王謜帶著他的嶽父,如今已是高麗中書丞相的趙仁規一同迎接範公輔。
韓熊在遼陽是見過王謜和趙仁規的,所以他在見禮後向王謜引見的範公輔,“高麗王,這是範公輔範先生,是我家殿下府內的參政,也是今年的新科進士。”
在聽到範公輔是大虞的新科進士後,王謜看向範公輔的眼神更多了幾分敬重,讓人引著範公輔和韓熊在一側坐下後,王謜笑容滿麵的說到:“範先生此行辛苦了,我已命人備下酒宴,為範先生接風洗塵。”
範公輔麵對王謜的客套,臉色依然嚴肅,“多謝高麗王,接風不急,請高麗王屏退左右,我有要事要通稟高麗王!”
範公輔如此生硬且不客氣的言辭令王謜臉上的笑容一僵,這種態度不禁讓王謜迴想起那些不知禮數的蒙古人對他們趾高氣揚,頤指氣使的樣子。
王謜不禁腹誹,當初燕行雲身為燕國世子都對他以禮相待,你一個帳下參政何以如此無禮。不過範公輔到底是燕行雲的特使,又說是有要事相商,王謜也不好拒絕,隻得揮揮手讓下人們都退下。
待殿內隻剩下王謜、趙仁規以及範公輔、韓熊四人後,範公輔更是毫不客氣的直接說道:“高麗王,你必須退位,還位於你父王!”
此言一出,如驚雷響徹大殿,震撼了在場的所有人,其餘三人皆是滿臉不可思議的看著出言不遜的範公輔,一時間殿內落針可聞。
坐在範公輔下首的韓熊也是一臉震驚的看著範公輔,心想,這狗日的是不是在馬背上顛壞了腦子,雖然此行是來勸說王謜退位的,但上來如此直截了當,這姓範的是活膩了想找死嗎?
韓熊當即想說些什麽找補一下,不過一時間也不知說什麽為好,隨後又想起那夜於張恪的談話,最終韓熊還是咬著牙坐在座位上沒有說話。無論這姓範的是不是實心瘋了,話已經說出去了,韓熊此時也隻能先看看王謜的反應再做決斷。
就這樣殿內沉默良久後,王謜終於從震驚中緩過神來,隨即勃然大怒,直接起身將身前的書案掀翻在地,用手指著範公輔大喝道:“放肆!”
殿內的突如其來的動靜,讓守在殿外的高麗禁衛直接衝了進來,看著衝進來的禁衛,王謜也將怒火發泄到了他們的身上,對著他們用高麗語大吼:“滾出去!”
侍衛們倉皇退出殿外,麵對此等情景,範公輔依舊淡定的坐在座位上,古井無波。一旁的韓熊見此,也隻好強忍著將自己按在座位上。
這麽一鬧,王謜反而冷靜了一點,一旁的趙仁規此刻也是臉色鐵青,但到底他是一位老成持重的沙場之人,之前也跟燕行雲打過交代,知道這位年輕的世子殿下是個年少老成之人,他派出來的人如此行事,定有緣由。
趙仁規用高麗語勸慰了王謜幾句,讓王謜先落座,他隨後起身,一臉嚴肅的盯著範公輔,用漢話問道:“範先生,我敬你是燕國世子的特使,但你如此放肆,出言不遜,若是不能給我與王上一個解釋,恐怕你走不出這間大殿,韓將軍隻能帶著你的人頭迴遼東了。”
聽到趙仁規這殺意滿滿的威脅,韓熊倒是鬆了一口氣,不管怎麽樣,自己這條命看來是能保下了。韓熊不禁心想,到底是外藩小國,不敢將事情做絕,這事要是發生在燕國,恐怕自己和帶來的二百人都得被剮了。
麵對趙仁規的威脅,範公輔依然不為所動,語氣平穩的說道:“這是洛京的旨意!”
此言一出,王謜與趙仁規又是一驚,心頭如遭重擊。王謜頓時又坐不住了,站起身指著範公輔大罵道:“放屁,你算什麽東西,也敢插手我高麗的王位之事,沒有我們幫忙,你們能如此輕易的拿下遼東嗎?現在你們就這麽迴報我?”
王謜這通火,發的也是極有意思,明明是洛京下旨要他退位還政,但王謜卻隻敢瑪範公輔插手高麗的王位更迭。對此範公輔更是直言不諱的說道:“殿下,你有沒有想過,就是因為你幫我們拿下了遼東,與我們走的太近,洛京才會要你退位!”
範公輔此言可謂大逆不道,竟直接將朝廷與燕藩之間的齷齪爭鬥,直截了當的說了出來。
聽到範公輔此言,王謜與趙仁規自然也想通了其中關節,趙仁規臉色灰暗的坐迴了座位之上,王謜則是眼睛發紅,盯著範公輔咬著牙低吼道:“所以你們就將我賣了?你們不要忘了,我還沒有歸順你們大虞,隻要我想,我隨時可以再去找蒙古人合作對付你們!”
王謜放完這番狠話之後,全身的力氣反複被抽離,隨後痛苦的閉上雙目,癱坐在王座上。他心中也知道,這番色厲內荏的狠話嚇不住任何人,也改變不了任何事。
高麗或許還能投靠蒙古人,但他王謜不能,他之前的背叛恐怕已經讓蒙古人恨極了他,哪怕為了穩住高麗,不會直接動他,但等到日後,他肯定沒有好下場。
而且此等消息一旦放出,高麗內他父王一黨必定振奮,就算是他的臣屬也不會跟著他再歸順蒙古人。畢竟王謜當初能聚攏到這班臣屬,靠的就是他親漢的立場,對於這些人來說,恐怕洛京的聖旨比他要管用的多,畢竟隻是換個王而已,還是之前的老王上,沒什麽不能接受的。
王謜雖然此刻怒火中燒,但他不是蠢人,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關節,知道自己絕無勝算,所以此刻可謂心如死灰。
倒是一旁的趙仁規沒有像王謜一樣絕望,“範先生,你此來應該不是隻是為了告訴我們這個消息吧!”
趙仁規這話,讓一旁的王謜心中有燃起了幾分希望,眼中帶著幾分期盼的望著範公輔。
韓熊這是才明白範公輔想要做什麽,他要先將王謜的內心擊潰,在給他一絲希望,如此王謜才能聽得進去,而且時候說不定還要對他心存感激。韓熊心中不禁感歎範公輔這家夥真是膽大,連命都豁得出去,他就不怕王謜一時暴怒,直接將他砍了。
在王謜期盼的目光中,範公輔站起身來到殿中,麵帶笑容對著王謜躬身一拜,“高麗王恕罪,事情緊急,在下不得不先將實情告知。在下此來當然不是隻為了給殿下傳遞這個壞消息,洛京的使臣已經在趕往遼東的路上,如果我家殿下要賣了高麗王,也不會派我等前來,隻等朝廷的特使到了遼東,先將消息放給高麗這邊,然後派人護送使團入高麗,那麽到時候高麗王您恐怕也無力反抗。”
王謜此時也顧不上矜持,起身走到範公輔身邊,扶起範公輔,急切的問道:“世子殿下有何打算,還請範先生告知!”
範公輔笑著拍了拍王謜的手臂,安撫了一下他,“高麗王莫急,我此次趕在消息傳到高麗前到此,就是想趁著高麗還掌握在您手上的時候,為事情爭一絲轉圜的餘地。”
見王謜情緒穩定了許多,範公輔接著說道:“殿下,現如今王京內的兵馬您可否全盤掌握?那些忠於太上王的臣僚您是否清楚?”問完這兩句話,範公輔右手成刀,舉在身前用力向下一揮。
王謜和趙仁規頓時明白了範公輔的意思,兩人對視一眼,隨後麵色一沉。趙仁規思量片刻,眼神堅定對著王謜點了點頭。
王謜卻麵帶猶疑的來迴踱步,口中輕聲說著:“可那是我父王啊!”
韓熊在一旁聽得直咂舌,好家夥,這王謜也是夠狠的,都想著弑父的事去了。
範公輔看著王謜,麵含微笑的說道:“殿下多慮了,退位還政還是要做的,畢竟是洛京的旨意。在清理掉那些不老實的人後,在下希望您能去和太上王談一談,太上王複位,您還是世子,趕在洛京的使團到達前讓太上王複位。然後我以世子殿下的名義向太上王請奏,請您帶兵到遼東開州城協防駐守。”
王謜聽完後心思急轉,然後如釋重負,隨後又因為剛才自己不小心顯露的大逆心思感到一絲尷尬。
範公輔好似沒有察覺到一般,接著說道:“我們世子殿下為了迎接您,特意將開州城改名鳳凰城,到時候您領精兵在外,趙丞相在王京主政,想來您鳳凰涅盤之日不遠。如此洛京那邊也說的過去,而且如此一來,將來您再繼位,想必也更加的名正言順。”
趙仁規走到王謜身邊,兩人用高麗語低聲急切的交流了一番。範公輔則識趣的退開了幾步,讓這一對君臣去商議。
片刻之後,王謜轉身麵向範公輔一拜:“就依先生所言!”
張恪無奈一笑,“你早晚在你這張臭嘴上栽跟頭,範先生是殿下請迴來的參政,又是新科進士,你最好還是放尊重些!”
韓熊不以為意,“這老小子一副落魄窮酸樣,一來就要出風頭,我看還是你要小心些,畢竟這家夥是要來和你爭食的,你小心被他踩下去!”
張恪知道韓熊是為他著想,想了想還是把話跟韓熊說明白了,免得他生事,“韓兄,我如今這個身份注定走不到台麵之上,能夠成為殿下的謀士,能夠護住我張氏一族,將來能為我張氏一族洗清冤屈,我就知足了。”
說著張恪用手指了指自己臉上被黥刻的那個“囚”字,“而且,就算將來沉冤昭雪,我也難以登臨廟堂,殿下的身邊肯定還需要許多將來能過站在廟堂之上的人,這個範公輔若是真的才學出眾,將來在燕國的廟堂登頂也不是不可能。此去高麗,勸服王謜極為重要,你千萬莫要生事,殿下讓你聽範先生調遣,你聽話就是!”
盡管聽到張恪如此說,韓熊依舊說道:“殿下真就放心讓一個沒見過什麽世麵的書生去幹這事,萬一到時候王謜一發火,這姓範的尿了,就不怕把事搞砸?”
張恪搖了搖頭,“殿下既然敢如此,便是信得過此人,我看其也不是常人,還是那句話,你好生辦差,莫要生事,此事結局了,你就能再進一步。”
話已至此,韓熊也隻得點頭答應:“行,既然你如此說,我肯定把這位範爺伺候好了!”
說罷韓熊就邁步向府外走去,隻是沒走兩步又被身後的張恪叫住,“韓兄,你此去不到萬不得已,不要鼓動王謜殺他的兄弟!”
聽聞此言,韓熊皺緊了眉頭問道:“為何,把他那些兄弟都宰了,豈不更保險?”
張恪走近兩步,低聲解釋道:“王謜和其父王昛雖有權力之爭,但沒到水火不容的地步,殺些大臣還說的過去,真到了兄弟相殘的地步,那就真的父子不相容了。而且殿下和一個殘害手足的人走的近,你讓燕京如何想!”
韓熊點了點頭,轉身走出幾步之後又轉身說道:“張恪,莫要灰心,殿下行事不拘於常俗,將來你未嚐不能站在廟堂之上!”
韓熊說罷不再停留,轉身出府。張恪立在原地,仰頭望向天空,今日是七月十九,月相虧凹,雖不圓滿,但也映照大地。張恪矗立良久,心中默念:“也許吧!”
第二日一早,韓熊點了二百精銳護著範公輔,輕裝簡行向著高麗王京一路疾行。
遼陽距離高麗的王京足有一千餘裏,韓熊和其餘的二百精銳都是熟練弓馬,此行也不著甲,若僅是他們,沿途換馬晝夜疾馳都可以。但範公輔是個文人,雖然出身江南大族,君子六藝,弓馬也是習得的,但終究比不了韓熊他們這些人。
但此行又十分緊急,遼陽接到急遞時,李宗義已經帶著使團從燕京啟程。範公輔他們必須盡快趕到高麗王京,趕在王謜聽到風聲之前見到他,如此才能占據主動,馬術不熟練的範公輔就拖了後腿。
令韓熊沒想到的是,範公輔這個文弱書生倒是個對自己有狠心的,他在馬上撐不住之後,竟要求護衛們輪流將自己綁在身後,帶著他前行。
就這樣在馬背上顛簸了五日,在範公輔被扯淡顛散架之前,一行人終於抵達了王京城外的驛站。沒有急於進城,範公輔讓人先行去給王謜報個信,說是燕國世子特使明日求見高麗王,隨後就在驛所客房內昏睡過去。
第二日一早,還在昏睡的範公輔被韓熊叫醒。醒來的範公輔隻覺得全身酸痛,躺在床上難以起身,在韓熊幫忙活動了好半天筋骨之後才勉強起身。在下人的伺候下洗漱吃飯之後,範公輔才打起了幾分精神,與韓熊等人一起進了高麗王京。
高麗王京,也名開城。王城之內,王謜早就在等候範公輔一行。王謜兩日前就已經得到了燕行雲派特使前來的消息,雖然不知所謂何事,但在遼東戰事才結束不久之後,燕行雲就派特使前來,一定有要事商議。
將護衛們安排在王城外,範公輔隻與韓熊一起進了王城。王宮內,王謜帶著他的嶽父,如今已是高麗中書丞相的趙仁規一同迎接範公輔。
韓熊在遼陽是見過王謜和趙仁規的,所以他在見禮後向王謜引見的範公輔,“高麗王,這是範公輔範先生,是我家殿下府內的參政,也是今年的新科進士。”
在聽到範公輔是大虞的新科進士後,王謜看向範公輔的眼神更多了幾分敬重,讓人引著範公輔和韓熊在一側坐下後,王謜笑容滿麵的說到:“範先生此行辛苦了,我已命人備下酒宴,為範先生接風洗塵。”
範公輔麵對王謜的客套,臉色依然嚴肅,“多謝高麗王,接風不急,請高麗王屏退左右,我有要事要通稟高麗王!”
範公輔如此生硬且不客氣的言辭令王謜臉上的笑容一僵,這種態度不禁讓王謜迴想起那些不知禮數的蒙古人對他們趾高氣揚,頤指氣使的樣子。
王謜不禁腹誹,當初燕行雲身為燕國世子都對他以禮相待,你一個帳下參政何以如此無禮。不過範公輔到底是燕行雲的特使,又說是有要事相商,王謜也不好拒絕,隻得揮揮手讓下人們都退下。
待殿內隻剩下王謜、趙仁規以及範公輔、韓熊四人後,範公輔更是毫不客氣的直接說道:“高麗王,你必須退位,還位於你父王!”
此言一出,如驚雷響徹大殿,震撼了在場的所有人,其餘三人皆是滿臉不可思議的看著出言不遜的範公輔,一時間殿內落針可聞。
坐在範公輔下首的韓熊也是一臉震驚的看著範公輔,心想,這狗日的是不是在馬背上顛壞了腦子,雖然此行是來勸說王謜退位的,但上來如此直截了當,這姓範的是活膩了想找死嗎?
韓熊當即想說些什麽找補一下,不過一時間也不知說什麽為好,隨後又想起那夜於張恪的談話,最終韓熊還是咬著牙坐在座位上沒有說話。無論這姓範的是不是實心瘋了,話已經說出去了,韓熊此時也隻能先看看王謜的反應再做決斷。
就這樣殿內沉默良久後,王謜終於從震驚中緩過神來,隨即勃然大怒,直接起身將身前的書案掀翻在地,用手指著範公輔大喝道:“放肆!”
殿內的突如其來的動靜,讓守在殿外的高麗禁衛直接衝了進來,看著衝進來的禁衛,王謜也將怒火發泄到了他們的身上,對著他們用高麗語大吼:“滾出去!”
侍衛們倉皇退出殿外,麵對此等情景,範公輔依舊淡定的坐在座位上,古井無波。一旁的韓熊見此,也隻好強忍著將自己按在座位上。
這麽一鬧,王謜反而冷靜了一點,一旁的趙仁規此刻也是臉色鐵青,但到底他是一位老成持重的沙場之人,之前也跟燕行雲打過交代,知道這位年輕的世子殿下是個年少老成之人,他派出來的人如此行事,定有緣由。
趙仁規用高麗語勸慰了王謜幾句,讓王謜先落座,他隨後起身,一臉嚴肅的盯著範公輔,用漢話問道:“範先生,我敬你是燕國世子的特使,但你如此放肆,出言不遜,若是不能給我與王上一個解釋,恐怕你走不出這間大殿,韓將軍隻能帶著你的人頭迴遼東了。”
聽到趙仁規這殺意滿滿的威脅,韓熊倒是鬆了一口氣,不管怎麽樣,自己這條命看來是能保下了。韓熊不禁心想,到底是外藩小國,不敢將事情做絕,這事要是發生在燕國,恐怕自己和帶來的二百人都得被剮了。
麵對趙仁規的威脅,範公輔依然不為所動,語氣平穩的說道:“這是洛京的旨意!”
此言一出,王謜與趙仁規又是一驚,心頭如遭重擊。王謜頓時又坐不住了,站起身指著範公輔大罵道:“放屁,你算什麽東西,也敢插手我高麗的王位之事,沒有我們幫忙,你們能如此輕易的拿下遼東嗎?現在你們就這麽迴報我?”
王謜這通火,發的也是極有意思,明明是洛京下旨要他退位還政,但王謜卻隻敢瑪範公輔插手高麗的王位更迭。對此範公輔更是直言不諱的說道:“殿下,你有沒有想過,就是因為你幫我們拿下了遼東,與我們走的太近,洛京才會要你退位!”
範公輔此言可謂大逆不道,竟直接將朝廷與燕藩之間的齷齪爭鬥,直截了當的說了出來。
聽到範公輔此言,王謜與趙仁規自然也想通了其中關節,趙仁規臉色灰暗的坐迴了座位之上,王謜則是眼睛發紅,盯著範公輔咬著牙低吼道:“所以你們就將我賣了?你們不要忘了,我還沒有歸順你們大虞,隻要我想,我隨時可以再去找蒙古人合作對付你們!”
王謜放完這番狠話之後,全身的力氣反複被抽離,隨後痛苦的閉上雙目,癱坐在王座上。他心中也知道,這番色厲內荏的狠話嚇不住任何人,也改變不了任何事。
高麗或許還能投靠蒙古人,但他王謜不能,他之前的背叛恐怕已經讓蒙古人恨極了他,哪怕為了穩住高麗,不會直接動他,但等到日後,他肯定沒有好下場。
而且此等消息一旦放出,高麗內他父王一黨必定振奮,就算是他的臣屬也不會跟著他再歸順蒙古人。畢竟王謜當初能聚攏到這班臣屬,靠的就是他親漢的立場,對於這些人來說,恐怕洛京的聖旨比他要管用的多,畢竟隻是換個王而已,還是之前的老王上,沒什麽不能接受的。
王謜雖然此刻怒火中燒,但他不是蠢人,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關節,知道自己絕無勝算,所以此刻可謂心如死灰。
倒是一旁的趙仁規沒有像王謜一樣絕望,“範先生,你此來應該不是隻是為了告訴我們這個消息吧!”
趙仁規這話,讓一旁的王謜心中有燃起了幾分希望,眼中帶著幾分期盼的望著範公輔。
韓熊這是才明白範公輔想要做什麽,他要先將王謜的內心擊潰,在給他一絲希望,如此王謜才能聽得進去,而且時候說不定還要對他心存感激。韓熊心中不禁感歎範公輔這家夥真是膽大,連命都豁得出去,他就不怕王謜一時暴怒,直接將他砍了。
在王謜期盼的目光中,範公輔站起身來到殿中,麵帶笑容對著王謜躬身一拜,“高麗王恕罪,事情緊急,在下不得不先將實情告知。在下此來當然不是隻為了給殿下傳遞這個壞消息,洛京的使臣已經在趕往遼東的路上,如果我家殿下要賣了高麗王,也不會派我等前來,隻等朝廷的特使到了遼東,先將消息放給高麗這邊,然後派人護送使團入高麗,那麽到時候高麗王您恐怕也無力反抗。”
王謜此時也顧不上矜持,起身走到範公輔身邊,扶起範公輔,急切的問道:“世子殿下有何打算,還請範先生告知!”
範公輔笑著拍了拍王謜的手臂,安撫了一下他,“高麗王莫急,我此次趕在消息傳到高麗前到此,就是想趁著高麗還掌握在您手上的時候,為事情爭一絲轉圜的餘地。”
見王謜情緒穩定了許多,範公輔接著說道:“殿下,現如今王京內的兵馬您可否全盤掌握?那些忠於太上王的臣僚您是否清楚?”問完這兩句話,範公輔右手成刀,舉在身前用力向下一揮。
王謜和趙仁規頓時明白了範公輔的意思,兩人對視一眼,隨後麵色一沉。趙仁規思量片刻,眼神堅定對著王謜點了點頭。
王謜卻麵帶猶疑的來迴踱步,口中輕聲說著:“可那是我父王啊!”
韓熊在一旁聽得直咂舌,好家夥,這王謜也是夠狠的,都想著弑父的事去了。
範公輔看著王謜,麵含微笑的說道:“殿下多慮了,退位還政還是要做的,畢竟是洛京的旨意。在清理掉那些不老實的人後,在下希望您能去和太上王談一談,太上王複位,您還是世子,趕在洛京的使團到達前讓太上王複位。然後我以世子殿下的名義向太上王請奏,請您帶兵到遼東開州城協防駐守。”
王謜聽完後心思急轉,然後如釋重負,隨後又因為剛才自己不小心顯露的大逆心思感到一絲尷尬。
範公輔好似沒有察覺到一般,接著說道:“我們世子殿下為了迎接您,特意將開州城改名鳳凰城,到時候您領精兵在外,趙丞相在王京主政,想來您鳳凰涅盤之日不遠。如此洛京那邊也說的過去,而且如此一來,將來您再繼位,想必也更加的名正言順。”
趙仁規走到王謜身邊,兩人用高麗語低聲急切的交流了一番。範公輔則識趣的退開了幾步,讓這一對君臣去商議。
片刻之後,王謜轉身麵向範公輔一拜:“就依先生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