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殿的大朝儀開完了,但這場朝議上的風波才剛剛開始。位於朝天殿後方的仁政殿內,六部堂官加上秦弛這個禦史大夫七位朝堂重臣,接著來此開起了小朝會。
燕國的小朝會,一般就七八個人,除了沈熙之這位中書省丞相,中書省其他官職都兼著六部的差事,就像吏部尚書施進卿和禮部尚書孟益就分別以中書省左右丞的身份兼任尚書事。
而樞密院原本隻設了兩位樞密同知,分別是王公武和宣府防禦使陳嗣宗。王公武升任樞密使後,原來的山海軍指揮使江麟升為了樞密同知,但隻是迴燕京待了三天便趕去南邊就任真定防禦使,燕京城內的樞密院一直是小貓兩三隻,上不得台麵,自然沒人有機會參加小朝會。
因此,除非是燕王特招,原本有機會參加小朝會的也就九個人,在張琰因為胞弟通敵一案被發配之後,禦史台隻剩秦弛一個禦史大夫,有資格來到仁政殿的就剩下八個人。
按理說,大朝儀上發生這麽大的事,應當將老相沈熙之請來一同商議。但也許是燕維疆氣糊塗了沒想起來,也許是之前朝會上想到的秦弛被老相壓製到不敢反抗的事,燕維疆並沒有派人去請沈熙之,所以今日的小朝會就隻有七位大臣參加。
進了仁政殿,燕維疆又讓秦弛將來龍去脈講了一遍。跟在大朝儀上講的大差不差,秦弛開口,自然將自己摘得一幹二淨,將自己的行為說成完全是為了顧慮朝廷體麵,想先派人確認下事情真假,再向燕維疆稟報。
隨後秦弛就麻利的請罪,這中間少不了施進卿在一旁譏諷爭辯幾句。除了這二位,在場的其他人,包括被彈劾的兵部尚書楊衡,都保持著沉默,一言不發。
等事情說的差不多了,燕維疆的火氣也消散了不少,秦弛還是補上了一句:“王上,臣還是覺得派吳賀去遼東,有些不妥?”
一直在跟秦弛嗆火的施進卿自然不會放過這個話頭,冷笑一聲說道:“怎麽,秦大夫是擔心世子會對你手下的吳賀不利?”
施進卿這話顯然還是在暗指吳賀是受了秦弛的指使,秦弛這次倒是不跟施進卿爭辯,做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燕維疆被他們兩人吵得頭疼,見秦弛一副想說又不敢說的樣子心中又是一陣煩悶,沒好氣的說道:“有什麽話就直說,不要吞吞吐吐的!”
“是!”見燕維疆發了話,秦弛也就開了口:“王上,吳賀此人素來耿直,不知變通,臣並非是擔心世子會對其不利,臣想世子殿下也一定不會做此等事,但是……”
秦弛又是一頓,不過沒有停頓太久,看就燕維疆眉頭皺起,秦弛就趕緊接著說道:“但是,此次臣還聽聞,世子殿下將那個張琰的孫子張恪也收攏到身邊,現在還是世子身邊極為親近的謀士,在遼東的總督府內招搖過市地位非常,此事若是被吳賀發現,抖落出來,恐怕……”
秦弛此話一出,在場的除了兵部尚書楊衡,所有人的眼中同時精光暴起,看向秦弛。尤其是一直在和秦弛打擂台的施進卿,此時更是臉色鐵青,手都被秦弛氣的有些微微發抖。
施進卿這才明白過來,自己一直被秦弛當槍使,從大朝儀上吳賀突然發難,秦弛就一直一副要替燕行雲遮掩的姿態,麵對自己的挑釁,秦弛也一直保持著忍讓的姿態。這一切的一切,恐怕都是秦弛想給燕維疆留下一個他怕了,想要討好燕行雲,一副燕行雲的模樣,引起燕維疆的警覺和不快。
這一切的一切其實都在為剛才這句話做鋪墊,施進卿本來也在奇怪,秦弛費這般力氣,搞這麽大的動靜到底為了什麽?按照吳賀上奏彈劾所言,就算全是真的,燕行雲就是在關外收攏了個殺人犯當侍衛,哪怕是此人沒有立功,燕行雲真的為其冒功請賞,又能算什麽大事呢?
就算這一切坐實,鬧到人前,最多不過降旨訓斥幾句也就罷了,等多再罰王公武幾個月的俸祿,關外離不開王公武,現在也離不開燕行雲,最終也不過雷聲大雨點小的就糊弄過去了,而且到最後燕維疆還會認為有人在故意刁難燕行雲,對於燕行雲來說根本沒有什麽壞處。
所以施進卿一直在想秦弛是不是這段時間憋屈過頭了,咬住個牛卵蛋就不鬆口,就想搞出些動靜來惡心人,沒想到一切的落點都到了那個被流放的張恪身上。
前麵吳賀整的那套東西,不過都是秦弛放出來的障眼法,用這些狗屁倒灶的事讓人摸不清他的想法,一路以退為進,最後將張恪這件事拋出來。
張琰一家是燕維疆欽定流放的罪奴,燕行雲身為世子,將其留在身邊當謀士,還任其在官邸招搖過市,這可不是一般的大事。此等行徑如果坐實,那就是燕行雲這個為臣為子的在公然質疑君父的決定,違背君父對於欽犯的懲處,這等事往誅心了說,說他燕行雲謀逆也不過分。
施進卿想明白了這些,當即就有些急眼了,隻是一時極怒攻心,加上此前自己一直在跟秦弛打擂台,此時自己再開口,落到燕維疆的耳朵裏,恐怕隻會對事情起反作用。所以看著麵色驟然陰冷的燕維疆,施進卿一時間也有些手足無措。
看著燕維疆越來越難看的臉色,秦弛麵上裝著惶恐,內心都快要樂開了花,秦弛沒指望能僅憑此一句話就能把燕行雲拉下馬,大不了最後燕行雲將張恪一刀砍了,自然就能在燕維疆這過關,但秦弛要的就是在燕維疆心中種下一根刺,這根刺隻要種下了,他日後就能有無數的法子讓這根刺生根發芽。
隻是還沒等秦弛高興多久,一直以來,不參與兩邊相爭的中書右丞兼禮部尚書孟益,突然開了口:“秦大夫,王上麵前說話可要慎重,你所謂的張恪當了世子的什麽謀士,在總督府招搖過市的消息從何而來,是否屬實,若無實證,那我覺得讓吳賀去更好,你也說了,吳賀為人耿直,想來真有此等事必然不會為世子隱瞞!”
一向不摻和世子之爭的本地大族的代表孟益竟然開口為燕行雲辯解,讓所有人都暗暗心驚,秦弛更是心中一沉,他明白,孟益此時開口說話,明擺著他和他身後的勢力,開始倒向燕行雲了。
孟益的話讓燕維疆的臉色緩和了不少,孟益接著說道:“況且,王上當初的旨意是將張琰一家流放到關外充軍,世子現在在關外統軍,有些聯係也不奇怪,楊尚書,所有軍中士卒在兵部皆有造冊,這張恪現在關外軍中的身份是何啊?”
驟然被問起的楊衡略一沉吟,開口說道:“迴稟王上,此事臣還需要迴去讓人查查案牘!”
楊衡在這打馬虎眼,一旁的刑部尚書皇甫韶站了出來:“王上,張琰一家身為流放的罪奴,在刑部亦有留檔,臣依稀記得,今年年初,關外就曾行文,說是張琰病死,其餘張家人皆在錦州軍中充任馬奴,張恪因照顧軍馬得力,與其餘幾位養馬養的好的被一同調入世子的衛隊中養馬!”
有了皇甫韶幫腔,孟益笑著說道:“原來是被調去給世子養馬了,養馬遛馬,當然要進進出出,恐怕這就是秦大夫聽到的什麽在總督府內招搖過市的傳聞吧!要說這張恪也著實可惜,當初也是燕京城裏有名的才子,臣記得王上當初也曾多次誇獎過張恪,張家流放之後,王上也曾對臣表達過對張恪的惋惜之意。”
燕維疆臉色緩和了許多,點了點頭,算是認可了孟益的話。
孟益接著說道:“想來世子殿下也是對張恪有惋惜之意,加上張琰在關外病死,所以才把他調到身邊養馬,也算賞他一條活路,免得在關外凍餓而死,說起來,這也算是王上和世子父子連心了!”
燕維疆笑了笑,指著孟益說道:“你啊,還是這麽會說話,不過這事還是要讓吳賀查一查,看看屬不屬實!好了,攪擾半日,孤也累了,沒什麽事都歇了吧!”
眾人行禮之後退出仁政殿,到了殿外,秦弛臉色鐵青快步離開,施進卿則是春風滿麵,笑著對孟益拱了拱手,倒是沒說什麽。今日幫了燕行雲大忙,也算是正式站隊燕行雲的孟益走在最後,麵上無悲無喜,眼中卻有著一絲憂慮。
燕國的小朝會,一般就七八個人,除了沈熙之這位中書省丞相,中書省其他官職都兼著六部的差事,就像吏部尚書施進卿和禮部尚書孟益就分別以中書省左右丞的身份兼任尚書事。
而樞密院原本隻設了兩位樞密同知,分別是王公武和宣府防禦使陳嗣宗。王公武升任樞密使後,原來的山海軍指揮使江麟升為了樞密同知,但隻是迴燕京待了三天便趕去南邊就任真定防禦使,燕京城內的樞密院一直是小貓兩三隻,上不得台麵,自然沒人有機會參加小朝會。
因此,除非是燕王特招,原本有機會參加小朝會的也就九個人,在張琰因為胞弟通敵一案被發配之後,禦史台隻剩秦弛一個禦史大夫,有資格來到仁政殿的就剩下八個人。
按理說,大朝儀上發生這麽大的事,應當將老相沈熙之請來一同商議。但也許是燕維疆氣糊塗了沒想起來,也許是之前朝會上想到的秦弛被老相壓製到不敢反抗的事,燕維疆並沒有派人去請沈熙之,所以今日的小朝會就隻有七位大臣參加。
進了仁政殿,燕維疆又讓秦弛將來龍去脈講了一遍。跟在大朝儀上講的大差不差,秦弛開口,自然將自己摘得一幹二淨,將自己的行為說成完全是為了顧慮朝廷體麵,想先派人確認下事情真假,再向燕維疆稟報。
隨後秦弛就麻利的請罪,這中間少不了施進卿在一旁譏諷爭辯幾句。除了這二位,在場的其他人,包括被彈劾的兵部尚書楊衡,都保持著沉默,一言不發。
等事情說的差不多了,燕維疆的火氣也消散了不少,秦弛還是補上了一句:“王上,臣還是覺得派吳賀去遼東,有些不妥?”
一直在跟秦弛嗆火的施進卿自然不會放過這個話頭,冷笑一聲說道:“怎麽,秦大夫是擔心世子會對你手下的吳賀不利?”
施進卿這話顯然還是在暗指吳賀是受了秦弛的指使,秦弛這次倒是不跟施進卿爭辯,做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燕維疆被他們兩人吵得頭疼,見秦弛一副想說又不敢說的樣子心中又是一陣煩悶,沒好氣的說道:“有什麽話就直說,不要吞吞吐吐的!”
“是!”見燕維疆發了話,秦弛也就開了口:“王上,吳賀此人素來耿直,不知變通,臣並非是擔心世子會對其不利,臣想世子殿下也一定不會做此等事,但是……”
秦弛又是一頓,不過沒有停頓太久,看就燕維疆眉頭皺起,秦弛就趕緊接著說道:“但是,此次臣還聽聞,世子殿下將那個張琰的孫子張恪也收攏到身邊,現在還是世子身邊極為親近的謀士,在遼東的總督府內招搖過市地位非常,此事若是被吳賀發現,抖落出來,恐怕……”
秦弛此話一出,在場的除了兵部尚書楊衡,所有人的眼中同時精光暴起,看向秦弛。尤其是一直在和秦弛打擂台的施進卿,此時更是臉色鐵青,手都被秦弛氣的有些微微發抖。
施進卿這才明白過來,自己一直被秦弛當槍使,從大朝儀上吳賀突然發難,秦弛就一直一副要替燕行雲遮掩的姿態,麵對自己的挑釁,秦弛也一直保持著忍讓的姿態。這一切的一切,恐怕都是秦弛想給燕維疆留下一個他怕了,想要討好燕行雲,一副燕行雲的模樣,引起燕維疆的警覺和不快。
這一切的一切其實都在為剛才這句話做鋪墊,施進卿本來也在奇怪,秦弛費這般力氣,搞這麽大的動靜到底為了什麽?按照吳賀上奏彈劾所言,就算全是真的,燕行雲就是在關外收攏了個殺人犯當侍衛,哪怕是此人沒有立功,燕行雲真的為其冒功請賞,又能算什麽大事呢?
就算這一切坐實,鬧到人前,最多不過降旨訓斥幾句也就罷了,等多再罰王公武幾個月的俸祿,關外離不開王公武,現在也離不開燕行雲,最終也不過雷聲大雨點小的就糊弄過去了,而且到最後燕維疆還會認為有人在故意刁難燕行雲,對於燕行雲來說根本沒有什麽壞處。
所以施進卿一直在想秦弛是不是這段時間憋屈過頭了,咬住個牛卵蛋就不鬆口,就想搞出些動靜來惡心人,沒想到一切的落點都到了那個被流放的張恪身上。
前麵吳賀整的那套東西,不過都是秦弛放出來的障眼法,用這些狗屁倒灶的事讓人摸不清他的想法,一路以退為進,最後將張恪這件事拋出來。
張琰一家是燕維疆欽定流放的罪奴,燕行雲身為世子,將其留在身邊當謀士,還任其在官邸招搖過市,這可不是一般的大事。此等行徑如果坐實,那就是燕行雲這個為臣為子的在公然質疑君父的決定,違背君父對於欽犯的懲處,這等事往誅心了說,說他燕行雲謀逆也不過分。
施進卿想明白了這些,當即就有些急眼了,隻是一時極怒攻心,加上此前自己一直在跟秦弛打擂台,此時自己再開口,落到燕維疆的耳朵裏,恐怕隻會對事情起反作用。所以看著麵色驟然陰冷的燕維疆,施進卿一時間也有些手足無措。
看著燕維疆越來越難看的臉色,秦弛麵上裝著惶恐,內心都快要樂開了花,秦弛沒指望能僅憑此一句話就能把燕行雲拉下馬,大不了最後燕行雲將張恪一刀砍了,自然就能在燕維疆這過關,但秦弛要的就是在燕維疆心中種下一根刺,這根刺隻要種下了,他日後就能有無數的法子讓這根刺生根發芽。
隻是還沒等秦弛高興多久,一直以來,不參與兩邊相爭的中書右丞兼禮部尚書孟益,突然開了口:“秦大夫,王上麵前說話可要慎重,你所謂的張恪當了世子的什麽謀士,在總督府招搖過市的消息從何而來,是否屬實,若無實證,那我覺得讓吳賀去更好,你也說了,吳賀為人耿直,想來真有此等事必然不會為世子隱瞞!”
一向不摻和世子之爭的本地大族的代表孟益竟然開口為燕行雲辯解,讓所有人都暗暗心驚,秦弛更是心中一沉,他明白,孟益此時開口說話,明擺著他和他身後的勢力,開始倒向燕行雲了。
孟益的話讓燕維疆的臉色緩和了不少,孟益接著說道:“況且,王上當初的旨意是將張琰一家流放到關外充軍,世子現在在關外統軍,有些聯係也不奇怪,楊尚書,所有軍中士卒在兵部皆有造冊,這張恪現在關外軍中的身份是何啊?”
驟然被問起的楊衡略一沉吟,開口說道:“迴稟王上,此事臣還需要迴去讓人查查案牘!”
楊衡在這打馬虎眼,一旁的刑部尚書皇甫韶站了出來:“王上,張琰一家身為流放的罪奴,在刑部亦有留檔,臣依稀記得,今年年初,關外就曾行文,說是張琰病死,其餘張家人皆在錦州軍中充任馬奴,張恪因照顧軍馬得力,與其餘幾位養馬養的好的被一同調入世子的衛隊中養馬!”
有了皇甫韶幫腔,孟益笑著說道:“原來是被調去給世子養馬了,養馬遛馬,當然要進進出出,恐怕這就是秦大夫聽到的什麽在總督府內招搖過市的傳聞吧!要說這張恪也著實可惜,當初也是燕京城裏有名的才子,臣記得王上當初也曾多次誇獎過張恪,張家流放之後,王上也曾對臣表達過對張恪的惋惜之意。”
燕維疆臉色緩和了許多,點了點頭,算是認可了孟益的話。
孟益接著說道:“想來世子殿下也是對張恪有惋惜之意,加上張琰在關外病死,所以才把他調到身邊養馬,也算賞他一條活路,免得在關外凍餓而死,說起來,這也算是王上和世子父子連心了!”
燕維疆笑了笑,指著孟益說道:“你啊,還是這麽會說話,不過這事還是要讓吳賀查一查,看看屬不屬實!好了,攪擾半日,孤也累了,沒什麽事都歇了吧!”
眾人行禮之後退出仁政殿,到了殿外,秦弛臉色鐵青快步離開,施進卿則是春風滿麵,笑著對孟益拱了拱手,倒是沒說什麽。今日幫了燕行雲大忙,也算是正式站隊燕行雲的孟益走在最後,麵上無悲無喜,眼中卻有著一絲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