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透過窗欞,細碎地灑在屋內。
宋江猛地從床上坐起,宿醉的頭痛還未完全消散,昨夜閻婆惜那張冷若冰霜的臉龐卻在腦海中揮之不去。
往日裏,她總會嬌聲軟語地喚他起床,今日卻連一句問候也無。
這落差,讓宋江心頭無名火起,他感覺自己被玩弄於股掌之間,尊嚴被狠狠踐踏。
他強忍怒意,獨自穿衣洗漱。
銅盆中的水冰冷刺骨,像極了他此刻的心情。
他粗暴地擦拭著臉龐,仿佛要將心中的煩悶一並抹去。
一切收拾妥當,他頭也不迴地推門而出,留下屋內一片寂靜。
初春的清晨,寒意仍濃,空氣中帶著一絲潮濕。
宋江快步走在鄆城的街道上,腳步聲清脆有力,卻掩蓋不住他內心的煩躁。
昨夜的溫存仿佛一場夢,醒來之後隻剩下一片虛無。
他感覺自己像個被拋棄的玩偶,被閻婆惜玩弄之後,便棄之如敝履。
這種感覺,讓他心中那股傲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
“哎喲,這不是宋押司嗎?”一個蒼老的聲音從路邊傳來。
宋江循聲望去,隻見一個賣湯藥的老漢,正笑容可掬地看著他,正是王公。
宋江的臉色更加陰沉,他本就心情不好,又不想被這市井之人看到自己的狼狽模樣。
他冷著臉,正欲離開,王公卻連忙攔住了他,“宋押司,看您臉色不好,怕是昨夜喝多了吧?來來來,我這有醒酒湯,喝一碗保管您精神百倍!”
宋江本想拒絕,但一股莫名的情緒驅使他停下了腳步。
他接過王公遞來的粗碗,湯藥還帶著一絲熱氣,入口帶著微微的苦澀。
他幾口便將湯藥喝完,一股暖流順著喉嚨進入胃中,原本煩躁的心情似乎也平複了一些。
“多少錢?”宋江抹了抹嘴,沉聲問道。
王公連忙擺手,“不用錢,不用錢,宋押司能喝我這湯,是小的榮幸!”
宋江卻不買賬,從懷中掏出幾枚銅錢放在王公的手中,“該是多少就是多少,我的錢,自己能付。”他的聲音鏗鏘有力,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付過錢,宋江感覺一股久違的豪邁之氣又迴到了身上。
他挺直腰杆,大步離開,腳步穩健有力,如同往日那個威風凜凜的宋押司。
迎著初升的朝陽,他覺得自己仿佛又重新掌控了局麵。
“娘,你看宋江那個樣子,就像是吃了癟的公雞。” 閻婆惜看著宋江離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絲冷笑。
閻婆惜對著銅鏡細細描眉,眼波流轉間,一絲狠厲之色一閃而過。
她放下手中的螺子黛,語氣堅定:“娘,我決定了,要和宋江徹底斷了。”
閻婆手中的針線活一頓,不敢置信地抬頭:“惜兒,你說什麽胡話?宋江可是鄆城縣的押司,你跟著他吃香喝喝辣,多少人羨慕都來不及!”
“娘,您不懂!”閻婆惜語氣中帶著一絲不耐煩,“宋江那人看著仗義,其實迂腐不堪,整日裏就知道之乎者也,哪裏懂得女兒家的心思?況且……” 她頓了頓,語氣變得輕蔑,“他那副窩囊樣,看著就讓人心煩。”
閻婆張了張嘴,想要反駁,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她看著女兒眼中的決絕,心中隱隱升起一絲不安:“惜兒,你可想好了?這要是斷了,可就再難迴頭了。”
“迴頭?”閻婆惜冷笑一聲,“我巴不得早些迴頭!娘,我與張文遠早已私定終身,他年輕有為,又懂得憐香惜玉,豈是宋江那老匹夫可比的?”
“張文遠?那廝不過是個衙門小吏,怎比得上宋押司?你……” 閻婆的話還沒說完,就被閻婆惜打斷。
“娘,您就別勸我了,我意已決!況且,我已經和文遠商量好了,要狀告宋江私通梁山草寇,到時候……” 閻婆惜附在閻婆耳邊,低聲說出了自己的計劃。
閻婆聽完,臉色大變,手中的針掉落在地,發出清脆的響聲:“惜兒,這……這可是要掉腦袋的大罪啊!你怎能如此糊塗!”
閻婆惜卻一把握住閻婆的手,語氣堅定:“娘,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隻要除了宋江這個絆腳石,我和文遠就能雙宿雙飛,您也能跟著享福了!” 看著女兒堅定的眼神,閻婆最終還是無奈地歎了口氣,答應了下來。
陰冷的衙門內,知縣端坐於大堂之上,驚堂木重重落下,發出一聲沉悶的響聲。
“帶人犯!”
張文遠衣冠楚楚地站在一旁,嘴角帶著一絲得意的笑容。
閻婆則畏畏縮縮地跪在地上,低著頭不敢言語。
“大膽刁民,你可知罪!” 知縣威嚴的聲音在大堂內迴蕩。
閻婆渾身一顫,哆哆嗦嗦地開口:“大人,民婦要狀告宋江,他……他私通梁山草寇,意圖謀反!” 此言一出,堂內一片嘩然,眾人皆不敢置信地看向張文遠和閻婆。
張文遠上前一步,拱手道:“大人,草民可以作證!宋江與梁山賊寇來往密切,草民親眼所見!”
“這……” 知縣眉頭緊鎖,心中疑慮重重。
他看向驚慌失措的閻婆,沉聲道:“你可有證據?”
閻婆眼神閃爍,顫巍巍地伸出手,說道:“有,有……”
知縣撫著頜下短須,目光如鷹隼般銳利地掃過堂下跪著的閻婆。
她衣衫襤褸,麵容憔悴,渾身瑟瑟發抖,實在不像能做出如此驚天動地指控之人。
他沉聲問道:“你口口聲聲說宋江私通梁山,可有真憑實據?空口白牙,如何讓本官信服?”
閻婆聞言,更是抖如篩糠,她支支吾吾半晌,也拿不出任何實質性的證據,隻是一味重複著宋江的“罪狀”。
知縣的眉頭越皺越緊,心中已有了幾分不悅,這閻婆空口無憑,明顯是有人在背後指使。
他正欲嗬斥,讓閻婆退下,一旁的張文遠卻連忙上前一步,拱手道:“大人,閻婆雖無確鑿證據,但宋江此人素來行蹤詭秘,與江湖人士來往密切,不得不防啊!”
主簿也趕緊附和道:“大人,張押司所言極是,宋江平日裏仗著縣裏的人脈,有些不把咱們放在眼裏,誰知道他背地裏是不是真的和梁山賊寇勾結?若是真的如此,那可就是心腹大患啊!”
知縣聽著二人的話,心中疑慮更甚。
他想起前些日子收到的密報,確實有提到宋江與梁山有牽連的傳聞。
雖然沒有確鑿證據,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若是真的讓宋江暗中投靠了梁山,那鄆城縣豈不是要大禍臨頭?
他眼神閃爍,權衡利弊,心中已經有了決斷。
“嗯……”知縣沉吟片刻,眼神中透出一絲陰狠,“此人,的確可疑。” 他猛地一拍桌案,發出一聲巨響,震得堂上眾人心頭一顫。
“張文遠,你有什麽建議?”
張文遠見知縣已經動搖,心中暗喜,臉上卻裝出一副義憤填膺的模樣,拱手道:“大人,宋江此人狡猾多端,若是直接捉拿,恐怕會打草驚蛇。不如誘其出城,然後在城外將其擒拿,再押送濟州府,也好讓上頭處置。”
知縣聽完,連連點頭,深以為然。
他掃視了一眼大堂,語氣森冷地說道:“此事就交給你和主簿去辦!務必做到萬無一失!另外,為了以防萬一,此事需秘密進行,堂內之人不得外出走漏風聲,以免打草驚蛇。”頓了頓,知縣的目光落在了跪在地上的閻婆身上,意味深長地笑了笑:“閻婆,你且退下,本官自會論功行賞。”
“是,是,多謝大人。”閻婆連滾帶爬地退了出去,臉上是劫後餘生的慶幸。
張文遠則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個陰冷的笑容。
他看了一眼麵色凝重的主簿,微微點頭示意,兩人心照不宣。
一切都已安排妥當,一場針對宋江的陰謀,正在暗中悄然展開。
張文遠附在主簿耳邊,低語道:“大人,聽說朱仝和宋江的關係不錯,不如讓他負責押送,也省得出現什麽意外。”
主簿會意地點點頭,”
大堂內,陰謀的味道愈發濃烈,每個人都心懷鬼胎,等待著收網的那一刻。
知縣起身,拂袖而去。
張文遠和主簿也緊隨其後,消失在衙門的走廊深處。
門口,一個衙役正與另一衙役低聲說道:“聽說宋押司要升任縣尉了,真是好消息,咱們以後有靠山了……”
宋江猛地從床上坐起,宿醉的頭痛還未完全消散,昨夜閻婆惜那張冷若冰霜的臉龐卻在腦海中揮之不去。
往日裏,她總會嬌聲軟語地喚他起床,今日卻連一句問候也無。
這落差,讓宋江心頭無名火起,他感覺自己被玩弄於股掌之間,尊嚴被狠狠踐踏。
他強忍怒意,獨自穿衣洗漱。
銅盆中的水冰冷刺骨,像極了他此刻的心情。
他粗暴地擦拭著臉龐,仿佛要將心中的煩悶一並抹去。
一切收拾妥當,他頭也不迴地推門而出,留下屋內一片寂靜。
初春的清晨,寒意仍濃,空氣中帶著一絲潮濕。
宋江快步走在鄆城的街道上,腳步聲清脆有力,卻掩蓋不住他內心的煩躁。
昨夜的溫存仿佛一場夢,醒來之後隻剩下一片虛無。
他感覺自己像個被拋棄的玩偶,被閻婆惜玩弄之後,便棄之如敝履。
這種感覺,讓他心中那股傲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
“哎喲,這不是宋押司嗎?”一個蒼老的聲音從路邊傳來。
宋江循聲望去,隻見一個賣湯藥的老漢,正笑容可掬地看著他,正是王公。
宋江的臉色更加陰沉,他本就心情不好,又不想被這市井之人看到自己的狼狽模樣。
他冷著臉,正欲離開,王公卻連忙攔住了他,“宋押司,看您臉色不好,怕是昨夜喝多了吧?來來來,我這有醒酒湯,喝一碗保管您精神百倍!”
宋江本想拒絕,但一股莫名的情緒驅使他停下了腳步。
他接過王公遞來的粗碗,湯藥還帶著一絲熱氣,入口帶著微微的苦澀。
他幾口便將湯藥喝完,一股暖流順著喉嚨進入胃中,原本煩躁的心情似乎也平複了一些。
“多少錢?”宋江抹了抹嘴,沉聲問道。
王公連忙擺手,“不用錢,不用錢,宋押司能喝我這湯,是小的榮幸!”
宋江卻不買賬,從懷中掏出幾枚銅錢放在王公的手中,“該是多少就是多少,我的錢,自己能付。”他的聲音鏗鏘有力,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付過錢,宋江感覺一股久違的豪邁之氣又迴到了身上。
他挺直腰杆,大步離開,腳步穩健有力,如同往日那個威風凜凜的宋押司。
迎著初升的朝陽,他覺得自己仿佛又重新掌控了局麵。
“娘,你看宋江那個樣子,就像是吃了癟的公雞。” 閻婆惜看著宋江離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絲冷笑。
閻婆惜對著銅鏡細細描眉,眼波流轉間,一絲狠厲之色一閃而過。
她放下手中的螺子黛,語氣堅定:“娘,我決定了,要和宋江徹底斷了。”
閻婆手中的針線活一頓,不敢置信地抬頭:“惜兒,你說什麽胡話?宋江可是鄆城縣的押司,你跟著他吃香喝喝辣,多少人羨慕都來不及!”
“娘,您不懂!”閻婆惜語氣中帶著一絲不耐煩,“宋江那人看著仗義,其實迂腐不堪,整日裏就知道之乎者也,哪裏懂得女兒家的心思?況且……” 她頓了頓,語氣變得輕蔑,“他那副窩囊樣,看著就讓人心煩。”
閻婆張了張嘴,想要反駁,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她看著女兒眼中的決絕,心中隱隱升起一絲不安:“惜兒,你可想好了?這要是斷了,可就再難迴頭了。”
“迴頭?”閻婆惜冷笑一聲,“我巴不得早些迴頭!娘,我與張文遠早已私定終身,他年輕有為,又懂得憐香惜玉,豈是宋江那老匹夫可比的?”
“張文遠?那廝不過是個衙門小吏,怎比得上宋押司?你……” 閻婆的話還沒說完,就被閻婆惜打斷。
“娘,您就別勸我了,我意已決!況且,我已經和文遠商量好了,要狀告宋江私通梁山草寇,到時候……” 閻婆惜附在閻婆耳邊,低聲說出了自己的計劃。
閻婆聽完,臉色大變,手中的針掉落在地,發出清脆的響聲:“惜兒,這……這可是要掉腦袋的大罪啊!你怎能如此糊塗!”
閻婆惜卻一把握住閻婆的手,語氣堅定:“娘,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隻要除了宋江這個絆腳石,我和文遠就能雙宿雙飛,您也能跟著享福了!” 看著女兒堅定的眼神,閻婆最終還是無奈地歎了口氣,答應了下來。
陰冷的衙門內,知縣端坐於大堂之上,驚堂木重重落下,發出一聲沉悶的響聲。
“帶人犯!”
張文遠衣冠楚楚地站在一旁,嘴角帶著一絲得意的笑容。
閻婆則畏畏縮縮地跪在地上,低著頭不敢言語。
“大膽刁民,你可知罪!” 知縣威嚴的聲音在大堂內迴蕩。
閻婆渾身一顫,哆哆嗦嗦地開口:“大人,民婦要狀告宋江,他……他私通梁山草寇,意圖謀反!” 此言一出,堂內一片嘩然,眾人皆不敢置信地看向張文遠和閻婆。
張文遠上前一步,拱手道:“大人,草民可以作證!宋江與梁山賊寇來往密切,草民親眼所見!”
“這……” 知縣眉頭緊鎖,心中疑慮重重。
他看向驚慌失措的閻婆,沉聲道:“你可有證據?”
閻婆眼神閃爍,顫巍巍地伸出手,說道:“有,有……”
知縣撫著頜下短須,目光如鷹隼般銳利地掃過堂下跪著的閻婆。
她衣衫襤褸,麵容憔悴,渾身瑟瑟發抖,實在不像能做出如此驚天動地指控之人。
他沉聲問道:“你口口聲聲說宋江私通梁山,可有真憑實據?空口白牙,如何讓本官信服?”
閻婆聞言,更是抖如篩糠,她支支吾吾半晌,也拿不出任何實質性的證據,隻是一味重複著宋江的“罪狀”。
知縣的眉頭越皺越緊,心中已有了幾分不悅,這閻婆空口無憑,明顯是有人在背後指使。
他正欲嗬斥,讓閻婆退下,一旁的張文遠卻連忙上前一步,拱手道:“大人,閻婆雖無確鑿證據,但宋江此人素來行蹤詭秘,與江湖人士來往密切,不得不防啊!”
主簿也趕緊附和道:“大人,張押司所言極是,宋江平日裏仗著縣裏的人脈,有些不把咱們放在眼裏,誰知道他背地裏是不是真的和梁山賊寇勾結?若是真的如此,那可就是心腹大患啊!”
知縣聽著二人的話,心中疑慮更甚。
他想起前些日子收到的密報,確實有提到宋江與梁山有牽連的傳聞。
雖然沒有確鑿證據,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若是真的讓宋江暗中投靠了梁山,那鄆城縣豈不是要大禍臨頭?
他眼神閃爍,權衡利弊,心中已經有了決斷。
“嗯……”知縣沉吟片刻,眼神中透出一絲陰狠,“此人,的確可疑。” 他猛地一拍桌案,發出一聲巨響,震得堂上眾人心頭一顫。
“張文遠,你有什麽建議?”
張文遠見知縣已經動搖,心中暗喜,臉上卻裝出一副義憤填膺的模樣,拱手道:“大人,宋江此人狡猾多端,若是直接捉拿,恐怕會打草驚蛇。不如誘其出城,然後在城外將其擒拿,再押送濟州府,也好讓上頭處置。”
知縣聽完,連連點頭,深以為然。
他掃視了一眼大堂,語氣森冷地說道:“此事就交給你和主簿去辦!務必做到萬無一失!另外,為了以防萬一,此事需秘密進行,堂內之人不得外出走漏風聲,以免打草驚蛇。”頓了頓,知縣的目光落在了跪在地上的閻婆身上,意味深長地笑了笑:“閻婆,你且退下,本官自會論功行賞。”
“是,是,多謝大人。”閻婆連滾帶爬地退了出去,臉上是劫後餘生的慶幸。
張文遠則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個陰冷的笑容。
他看了一眼麵色凝重的主簿,微微點頭示意,兩人心照不宣。
一切都已安排妥當,一場針對宋江的陰謀,正在暗中悄然展開。
張文遠附在主簿耳邊,低語道:“大人,聽說朱仝和宋江的關係不錯,不如讓他負責押送,也省得出現什麽意外。”
主簿會意地點點頭,”
大堂內,陰謀的味道愈發濃烈,每個人都心懷鬼胎,等待著收網的那一刻。
知縣起身,拂袖而去。
張文遠和主簿也緊隨其後,消失在衙門的走廊深處。
門口,一個衙役正與另一衙役低聲說道:“聽說宋押司要升任縣尉了,真是好消息,咱們以後有靠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