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雄征正要繼續發表自己的看法,卻見一名士兵急匆匆地跑進大堂,單膝跪地,高聲稟報道:“報!太子殿下,宮中傳來消息……”晁雄征眉頭微蹙,心中暗自猜測宮中究竟發生了何事,竟讓這名士兵如此急切。
他揮了揮手,示意士兵繼續說道:“何事如此緊急?”
“太子殿下,宮中傳旨,高俅大人在押送俘虜途中,被梁山賊寇殺害!”士兵的話音未落,大堂內頓時一片嘩然。
晁雄征心中一沉,高俅雖非晁家盟友,但他的死訊無疑會引發朝堂上的巨大波瀾。
他連忙穩住心神,吩咐道:“你先退下,此事我自有分寸。”
晁雄征匆匆趕往皇宮,心中盤算著如何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
皇宮內,趙佶麵色鐵青,坐在龍椅之上,目光如冷電般掃視著下方的群臣。
大殿內靜得連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見,群臣個個麵如土色,不敢貿然開口。
“眾卿,今日有何奏事?”趙佶的聲音低沉而威嚴,卻帶著一股壓抑的怒氣。
王黼見狀,心中一凜,卻不敢退縮,壯著膽子出列,跪倒在地,高聲說道:“陛下,臣有要事啟奏!”
趙佶的目光在王黼身上停留片刻,微微點了點頭,示意他繼續。
王黼心中一鬆,卻不敢有絲毫懈怠,急忙說道:“陛下,高俅大人在押送俘虜途中,不幸被梁山賊寇殺害。臣懇請陛下派遣大軍,剿滅梁山賊寇,為高俅大人報仇雪恨!”
王黼說完,偷偷瞥了一眼梁師成,隻見梁師成麵色平靜,眼中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擔憂。
王黼心中暗自慶幸,梁師成畢竟是太尉,若能得他支持,此次剿滅梁山賊寇的行動定會更加順利。
趙佶聽罷,眉頭緊鎖,眼中怒火更甚。
他猛地一拍龍案,震得下方群臣紛紛跪倒,連大氣也不敢出。
梁師成見狀,連忙上前幾步,低聲勸慰道:“陛下息怒,高俅被殺固然可恨,但切不可因一時之怒而失了方寸。臣以為,當務之急是派遣大軍,剿滅梁山賊寇,以示朝廷威嚴。”
趙佶聞言,怒氣稍緩,但眼中依舊閃爍著怒火。
他冷冷地掃視了一圈,質問道:“眾卿,朕曾多次詢問,你們都說天下太平,為何今日卻多地造反?”
群臣聞言,紛紛低下頭,不敢直視趙佶的目光。
宿元景心中一動,出列跪倒,語氣恭敬地說道:“陛下,臣鬥膽直言,各地造反之事,實因地方官員貪汙腐敗,民不聊生所致。若不及時整頓吏治,恐將後患無窮。”
趙佶聞言,眼中怒火更甚,正要開口質問,突然,殿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一名太監急匆匆地跑進大殿,跪倒在地,高聲稟報道:“陛下,大事不好!東京城外,又有叛軍聚集,聲勢浩大,請求陛下速做決斷!”
趙佶聞言,麵色鐵青,目光如刀,掃視著下方的群臣,冷冷地說道:“眾卿,你們還有什麽話說?”
宿元景心中一凜,趕忙叩首道:“陛下,臣請旨前往東京城,安撫民心,平息叛亂!”
趙佶聞言,微微點了點頭,目光卻依舊冷峻。
他緩緩站起身,語氣森然地說道:“眾卿,朕給你們最後一次機會,若不能平息叛亂,休怪朕不念舊情!”
“臣等領旨!”群臣齊聲高唿,心中卻各懷鬼胎,暗自盤算著如何自保。
趙佶轉身離去,留下群臣在大殿內麵麵相覷。
殿外,風聲唿嘯,仿佛預示著一場更大的風暴即將來臨。
宿元景緩緩站起身,目光堅定地望向遠方,心中暗自思量著下一步的行動。
“宿大人,此去東京,可要小心行事。”梁師成的聲音在宿元景耳邊響起,語氣中透著一絲關切。
宿元景微微一笑,拱手說道:“多謝太尉大人提醒,此去東京,宿某定不負陛下所托!”
梁師成點了點頭,目送宿元景離去,心中卻暗自盤算著,這場風暴,究竟會將大宋帶向何方……第252章 龍顏震怒群臣栗
趙佶那如寒冰般的聲音,帶著失望和質問,直刺宿元景的心底:“宿元景,朕記得你曾言,天下承平日久,百姓安居樂業。可眼前這烽煙四起,又是怎麽迴事?莫非,你也在欺瞞朕嗎!”
宿元景隻覺一股寒意從腳底直竄腦門,他連忙伏地叩首,額頭重重地磕在冰冷的金磚上,發出沉悶的聲響。
“陛下息怒!臣絕無欺瞞之意!地方確有不法之徒,興風作浪,但臣以為,這隻是疥癬之疾,隻需稍加整治,便可平息。”他極力辯解,希望能挽迴趙佶的信任。
趙佶的臉色稍緩,但目光依舊銳利如刀。
“哦?疥癬之疾?朕看這火勢,已然有燎原之勢!宿元景,你莫要輕敵!”
王黼見狀,心中暗喜,這正是他轉移矛盾,推卸責任的好機會。
他連忙上前一步,跪倒在地,高聲說道:“陛下明鑒!高俅無能,輕敵冒進,才給了梁山賊寇可乘之機!那些賊寇不過是烏合之眾,人數稀少,不堪一擊!若非高俅用人不當,怎會落得如此下場!”
一時間,殿內群臣紛紛附和,將所有的罪責都推到了死無對證的高俅身上。
“王黼所言極是!陛下,梁山賊寇不過是跳梁小醜,不足為慮!”
“高俅平日裏驕橫跋扈,目中無人,如今落得如此下場,也是咎由自取!”
“陛下,當務之急是安撫民心,整頓吏治,區區梁山賊寇,不過是癬疥之疾,不足掛齒!”
梁師成也微微頷首,上前一步,輕聲道:“陛下,如今天下大體平穩,隻是局部地區出現了一些小問題。臣相信,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定能很快平息這些動亂。”他語氣溫和,卻暗藏玄機,既安撫了趙佶的情緒,又巧妙地掩蓋了事實的真相。
宿元景聽著這些顛倒黑白之言,心中怒火中燒。
他知道,如果任由這些奸臣蒙蔽聖聽,大宋的江山危矣!
他不顧梁師成隱晦的警告,毅然出列,跪倒在地,高聲奏道:“陛下!臣有本奏!”
趙佶的目光再次落在宿元景身上,帶著一絲疑惑和不悅。
“宿元景,你還有何事要奏?”
宿元景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說道:“陛下,臣要奏報的是,如今各地造反之事,並非隻有梁山一處!河北、山東、河南等地,皆有叛亂發生,百姓苦不堪言,地方官員卻隱瞞不報,粉飾太平!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
此言一出,殿內頓時一片嘩然。
王黼等人臉色大變,紛紛怒視著宿元景,恨不得將他生吞活剝。
梁師成也微微皺眉,
趙佶的臉色瞬間陰沉到了極點,仿佛暴風雨前的烏雲。
他死死地盯著宿元景,“宿元景!你可知欺君之罪,當誅九族!”
宿元景毫不畏懼地抬起頭,直視著趙佶的目光,語氣鏗鏘有力。
“臣所言句句屬實,絕無半點虛假!臣願以項上人頭擔保,若有半句假話,甘願受罰!”
趙佶的胸膛劇烈起伏,顯然已經憤怒到了極點。
他猛地站起身,指著下方的群臣,怒吼道:“好!好!好!朕的好臣子們!你們一個個都說天下太平,歌功頌德,可朕看到的卻是烽煙四起,民不聊生!你們都在欺騙朕!都在欺騙朕!”
他怒不可遏,一把掃落龍案上的奏折,玉璽和鎮紙也劈裏啪啦地掉在地上,發出刺耳的聲響。
殿內的氣氛瞬間降到了冰點,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朕要殺了你們!殺了你們這些欺君罔上的奸臣!”趙佶怒吼著,聲音嘶啞而瘋狂。
就在這時,殿外突然湧入一群身穿盔甲,手持利刃的班直士兵。
他們麵無表情,眼神冰冷,仿佛一群沒有感情的殺戮機器。
“陛下息怒!”
群臣見狀,嚇得魂飛魄散,紛紛跪倒在地,連連磕頭求饒。
但那些班直士兵卻如同雕塑一般,站在原地,紋絲不動。
趙佶的目光在群臣身上掃視著,充滿了憤怒和失望。
他咬牙切齒地說道:“朕要殺了你們!殺了你們這些屍位素餐,欺上瞞下的廢物!”
“陛下饒命啊!”
“陛下開恩啊!”
群臣的求饒聲響徹大殿,但趙佶卻充耳不聞。
他緩緩舉起右手,聲音冰冷地說道:“班直何在!”
那些班直士兵聞言,立刻上前一步,手中的利刃在火光的照耀下,閃爍著森寒的光芒。
“給朕……殺了他們!”趙佶的聲音嘶啞而顫抖,仿佛是從地獄深處傳來的魔音。
然而,那些班直士兵卻並沒有立刻動手,而是麵麵相覷,似乎在猶豫著什麽。
“你們……聾了嗎!朕讓你們殺了他們!”趙佶見狀,更加憤怒,聲音也變得更加尖銳。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個低沉的聲音突然響起:“陛下,萬萬不可!”
趙佶猛地轉過身,目光如刀般射向聲音的來源。“誰敢阻攔朕!”
隻見殿前都指揮使高俅緩緩走出隊列,跪倒在地,沉聲道:“陛下,臣以為,此事還需慎重考慮。”
趙佶的臉色更加難看,他怒視著高俅,質問道:“慎重考慮?朕已經忍無可忍了!難道你也要背叛朕嗎!”
高俅深吸一口氣,抬起頭,直視著趙佶的目光,語氣堅定地說道:“臣不敢背叛陛下,但臣以為,如今局勢動蕩,人心惶惶,若是在此時斬殺大臣,恐怕會引起更大的混亂。”
“混亂?難道現在還不夠混亂嗎!”趙佶怒吼著,一把抓起龍案上的一個鎮紙,狠狠地砸向高俅。
鎮紙重重地砸在高俅的額頭上,鮮血頓時順著他的臉頰流淌下來。
但他卻依舊跪在地上,一動不動。
趙佶的胸膛劇烈起伏,他死死地盯著高俅
“滾!都給朕滾出去!”趙佶怒吼著,揮舞著手臂,將周圍的一切都掃落在地。
那些班直士兵見狀,立刻上前一步,開始驅趕那些跪在地上的大臣。
群臣哭喊著,掙紮著,卻根本無法阻止那些如狼似虎的班直士兵。
他們被粗暴地拖拽著,推搡著,狼狽不堪地向殿外湧去。
宿元景也被兩個班直士兵架了起來,向殿外拖去。
他迴頭看了一眼麵色鐵青的趙佶,心中充滿了擔憂。
“大宋……真的要完了嗎?”宿元景心中暗自歎息,卻無力改變什麽。
就在這時,一個班直士兵突然停下了腳步,轉過頭,對著宿元景低聲說道:“宿大人,小心王黼……”
宿元景聞言,心中一凜,猛地抬起頭,想要問個清楚,卻發現那個班直士兵已經轉過身,繼續驅趕著其他的大臣……
“滾!都給朕滾出去!” 趙佶的咆哮如同九天驚雷,震得人耳膜嗡嗡作響。
他猩紅的雙眼掃視著殿內瑟瑟發抖的群臣,恨不得將他們全部生吞活剝。
班直士兵們如狼似虎地撲了上來,冰冷的刀鋒在火光下閃爍著死亡的光芒。
往日裏高高在上的大臣們,此刻卻如同待宰的羔羊,被粗暴地拖拽著,推搡著,官帽歪斜,衣衫淩亂,哪裏還有半分往日的威嚴?
“陛下饒命啊!微臣冤枉!”
“陛下開恩!給臣一個機會啊!”
絕望的哀嚎聲,恐懼的求饒聲,在大殿內交織成一片,如同地獄的悲鳴。
宿元景被兩個士兵架著胳膊,雙腳離地,踉蹌地向殿外拖去。
他迴頭望去,隻見趙佶麵色鐵青,如同暴怒的雄獅,隨時可能擇人而噬。
突然,宿元景注意到,在慌亂的人群中,梁師成卻顯得格外鎮定。
他緩緩地跪倒在地,對著趙佶重重地叩了一個頭,然後猛地站起身,神情決絕,仿佛即將慷慨赴死的英雄。
“陛下!臣有罪!”梁師成的聲音洪亮而悲壯,蓋過了其他人的哀嚎聲。
趙佶的目光立刻被吸引了過去,他死死地盯著梁師成,
梁師成沒有理會趙佶的目光,他高聲說道:“臣忝為太尉,未能匡扶社稷,以致天下動蕩,百姓遭殃,臣罪該萬死!臣願以死謝罪,懇請陛下準許!”
說完,梁師成再次叩首,然後頭也不迴地向殿外走去。
他的背影挺拔而決絕,仿佛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
大殿內頓時一片寂靜,所有人都被梁師成的舉動驚呆了。
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平日裏圓滑世故,八麵玲瓏的梁師成,竟然會做出如此驚人之舉。
“梁師成這是瘋了嗎?竟然真的要尋死?”
“他一定是想以此來博取陛下的同情,保住自己的性命!”
“哼,他以為這樣就能瞞過陛下嗎?真是太天真了!”
大臣們驚惶失措,議論紛紛,但更多的是幸災樂禍。
他們都希望梁師成能夠真的去死,這樣他們就少了一個競爭對手。
趙佶死死地盯著梁師成的背影,眼神複雜難明。
他萬萬沒有想到,梁師成竟然會做出如此舉動。
難道他真的是一心為國,想要以死謝罪?
“站住!”趙佶突然開口,聲音低沉而威嚴。
梁師成的腳步戛然而止,他緩緩地轉過身,臉上帶著一絲悲戚的笑容。
“陛下還有何吩咐?”
趙佶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著內心的怒火。“你真的想死?”
梁師成的他再次跪倒在地,聲淚俱下地說道:“陛下,臣對不起您啊!臣辜負了您的信任,未能為您分憂解難,以致天下大亂,民不聊生。臣萬死難辭其咎!臣唯有一死,才能向天下百姓謝罪!”
說著,梁師成嚎啕大哭起來,涕泗橫流,仿佛真的悲痛到了極點。
趙佶看著梁師成痛哭流涕的樣子,心中不禁有些動搖。
難道他真的是一片忠心?
難道他真的是為了國家社稷?
梁師成哭訴了良久,然後緩緩地站起身,再次向殿外走去。
“陛下,臣去了!”
他語氣悲壯,仿佛即將踏上不歸路。
趙佶的目光死死地鎖定在梁師成的背影上,他的手指微微顫抖,似乎在猶豫著是否要阻止他。
大殿內的氣氛凝重而壓抑,仿佛暴風雨前的寧靜。
所有人都屏住了唿吸,等待著趙佶做出最後的決定。
梁師成一步一步地走向殿外,他的腳步沉重而緩慢,仿佛每一步都踏在刀尖上。
他知道,自己的命運就掌握在趙佶的手中。
然而,趙佶卻始終沒有開口。
梁師成的心中充滿了忐忑和不安。
他不知道趙佶是否真的會讓他去死,也不知道自己該如何應對。
他想放慢腳步,但又不敢,隻能硬著頭皮繼續向前走去。
梁師成即將走出大殿,隻要再邁出一步,他就要麵臨未知的命運。
“田虎之事,你可知情?”趙佶的聲音在背後響起,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寒意。
他揮了揮手,示意士兵繼續說道:“何事如此緊急?”
“太子殿下,宮中傳旨,高俅大人在押送俘虜途中,被梁山賊寇殺害!”士兵的話音未落,大堂內頓時一片嘩然。
晁雄征心中一沉,高俅雖非晁家盟友,但他的死訊無疑會引發朝堂上的巨大波瀾。
他連忙穩住心神,吩咐道:“你先退下,此事我自有分寸。”
晁雄征匆匆趕往皇宮,心中盤算著如何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
皇宮內,趙佶麵色鐵青,坐在龍椅之上,目光如冷電般掃視著下方的群臣。
大殿內靜得連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見,群臣個個麵如土色,不敢貿然開口。
“眾卿,今日有何奏事?”趙佶的聲音低沉而威嚴,卻帶著一股壓抑的怒氣。
王黼見狀,心中一凜,卻不敢退縮,壯著膽子出列,跪倒在地,高聲說道:“陛下,臣有要事啟奏!”
趙佶的目光在王黼身上停留片刻,微微點了點頭,示意他繼續。
王黼心中一鬆,卻不敢有絲毫懈怠,急忙說道:“陛下,高俅大人在押送俘虜途中,不幸被梁山賊寇殺害。臣懇請陛下派遣大軍,剿滅梁山賊寇,為高俅大人報仇雪恨!”
王黼說完,偷偷瞥了一眼梁師成,隻見梁師成麵色平靜,眼中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擔憂。
王黼心中暗自慶幸,梁師成畢竟是太尉,若能得他支持,此次剿滅梁山賊寇的行動定會更加順利。
趙佶聽罷,眉頭緊鎖,眼中怒火更甚。
他猛地一拍龍案,震得下方群臣紛紛跪倒,連大氣也不敢出。
梁師成見狀,連忙上前幾步,低聲勸慰道:“陛下息怒,高俅被殺固然可恨,但切不可因一時之怒而失了方寸。臣以為,當務之急是派遣大軍,剿滅梁山賊寇,以示朝廷威嚴。”
趙佶聞言,怒氣稍緩,但眼中依舊閃爍著怒火。
他冷冷地掃視了一圈,質問道:“眾卿,朕曾多次詢問,你們都說天下太平,為何今日卻多地造反?”
群臣聞言,紛紛低下頭,不敢直視趙佶的目光。
宿元景心中一動,出列跪倒,語氣恭敬地說道:“陛下,臣鬥膽直言,各地造反之事,實因地方官員貪汙腐敗,民不聊生所致。若不及時整頓吏治,恐將後患無窮。”
趙佶聞言,眼中怒火更甚,正要開口質問,突然,殿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一名太監急匆匆地跑進大殿,跪倒在地,高聲稟報道:“陛下,大事不好!東京城外,又有叛軍聚集,聲勢浩大,請求陛下速做決斷!”
趙佶聞言,麵色鐵青,目光如刀,掃視著下方的群臣,冷冷地說道:“眾卿,你們還有什麽話說?”
宿元景心中一凜,趕忙叩首道:“陛下,臣請旨前往東京城,安撫民心,平息叛亂!”
趙佶聞言,微微點了點頭,目光卻依舊冷峻。
他緩緩站起身,語氣森然地說道:“眾卿,朕給你們最後一次機會,若不能平息叛亂,休怪朕不念舊情!”
“臣等領旨!”群臣齊聲高唿,心中卻各懷鬼胎,暗自盤算著如何自保。
趙佶轉身離去,留下群臣在大殿內麵麵相覷。
殿外,風聲唿嘯,仿佛預示著一場更大的風暴即將來臨。
宿元景緩緩站起身,目光堅定地望向遠方,心中暗自思量著下一步的行動。
“宿大人,此去東京,可要小心行事。”梁師成的聲音在宿元景耳邊響起,語氣中透著一絲關切。
宿元景微微一笑,拱手說道:“多謝太尉大人提醒,此去東京,宿某定不負陛下所托!”
梁師成點了點頭,目送宿元景離去,心中卻暗自盤算著,這場風暴,究竟會將大宋帶向何方……第252章 龍顏震怒群臣栗
趙佶那如寒冰般的聲音,帶著失望和質問,直刺宿元景的心底:“宿元景,朕記得你曾言,天下承平日久,百姓安居樂業。可眼前這烽煙四起,又是怎麽迴事?莫非,你也在欺瞞朕嗎!”
宿元景隻覺一股寒意從腳底直竄腦門,他連忙伏地叩首,額頭重重地磕在冰冷的金磚上,發出沉悶的聲響。
“陛下息怒!臣絕無欺瞞之意!地方確有不法之徒,興風作浪,但臣以為,這隻是疥癬之疾,隻需稍加整治,便可平息。”他極力辯解,希望能挽迴趙佶的信任。
趙佶的臉色稍緩,但目光依舊銳利如刀。
“哦?疥癬之疾?朕看這火勢,已然有燎原之勢!宿元景,你莫要輕敵!”
王黼見狀,心中暗喜,這正是他轉移矛盾,推卸責任的好機會。
他連忙上前一步,跪倒在地,高聲說道:“陛下明鑒!高俅無能,輕敵冒進,才給了梁山賊寇可乘之機!那些賊寇不過是烏合之眾,人數稀少,不堪一擊!若非高俅用人不當,怎會落得如此下場!”
一時間,殿內群臣紛紛附和,將所有的罪責都推到了死無對證的高俅身上。
“王黼所言極是!陛下,梁山賊寇不過是跳梁小醜,不足為慮!”
“高俅平日裏驕橫跋扈,目中無人,如今落得如此下場,也是咎由自取!”
“陛下,當務之急是安撫民心,整頓吏治,區區梁山賊寇,不過是癬疥之疾,不足掛齒!”
梁師成也微微頷首,上前一步,輕聲道:“陛下,如今天下大體平穩,隻是局部地區出現了一些小問題。臣相信,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定能很快平息這些動亂。”他語氣溫和,卻暗藏玄機,既安撫了趙佶的情緒,又巧妙地掩蓋了事實的真相。
宿元景聽著這些顛倒黑白之言,心中怒火中燒。
他知道,如果任由這些奸臣蒙蔽聖聽,大宋的江山危矣!
他不顧梁師成隱晦的警告,毅然出列,跪倒在地,高聲奏道:“陛下!臣有本奏!”
趙佶的目光再次落在宿元景身上,帶著一絲疑惑和不悅。
“宿元景,你還有何事要奏?”
宿元景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說道:“陛下,臣要奏報的是,如今各地造反之事,並非隻有梁山一處!河北、山東、河南等地,皆有叛亂發生,百姓苦不堪言,地方官員卻隱瞞不報,粉飾太平!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
此言一出,殿內頓時一片嘩然。
王黼等人臉色大變,紛紛怒視著宿元景,恨不得將他生吞活剝。
梁師成也微微皺眉,
趙佶的臉色瞬間陰沉到了極點,仿佛暴風雨前的烏雲。
他死死地盯著宿元景,“宿元景!你可知欺君之罪,當誅九族!”
宿元景毫不畏懼地抬起頭,直視著趙佶的目光,語氣鏗鏘有力。
“臣所言句句屬實,絕無半點虛假!臣願以項上人頭擔保,若有半句假話,甘願受罰!”
趙佶的胸膛劇烈起伏,顯然已經憤怒到了極點。
他猛地站起身,指著下方的群臣,怒吼道:“好!好!好!朕的好臣子們!你們一個個都說天下太平,歌功頌德,可朕看到的卻是烽煙四起,民不聊生!你們都在欺騙朕!都在欺騙朕!”
他怒不可遏,一把掃落龍案上的奏折,玉璽和鎮紙也劈裏啪啦地掉在地上,發出刺耳的聲響。
殿內的氣氛瞬間降到了冰點,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朕要殺了你們!殺了你們這些欺君罔上的奸臣!”趙佶怒吼著,聲音嘶啞而瘋狂。
就在這時,殿外突然湧入一群身穿盔甲,手持利刃的班直士兵。
他們麵無表情,眼神冰冷,仿佛一群沒有感情的殺戮機器。
“陛下息怒!”
群臣見狀,嚇得魂飛魄散,紛紛跪倒在地,連連磕頭求饒。
但那些班直士兵卻如同雕塑一般,站在原地,紋絲不動。
趙佶的目光在群臣身上掃視著,充滿了憤怒和失望。
他咬牙切齒地說道:“朕要殺了你們!殺了你們這些屍位素餐,欺上瞞下的廢物!”
“陛下饒命啊!”
“陛下開恩啊!”
群臣的求饒聲響徹大殿,但趙佶卻充耳不聞。
他緩緩舉起右手,聲音冰冷地說道:“班直何在!”
那些班直士兵聞言,立刻上前一步,手中的利刃在火光的照耀下,閃爍著森寒的光芒。
“給朕……殺了他們!”趙佶的聲音嘶啞而顫抖,仿佛是從地獄深處傳來的魔音。
然而,那些班直士兵卻並沒有立刻動手,而是麵麵相覷,似乎在猶豫著什麽。
“你們……聾了嗎!朕讓你們殺了他們!”趙佶見狀,更加憤怒,聲音也變得更加尖銳。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個低沉的聲音突然響起:“陛下,萬萬不可!”
趙佶猛地轉過身,目光如刀般射向聲音的來源。“誰敢阻攔朕!”
隻見殿前都指揮使高俅緩緩走出隊列,跪倒在地,沉聲道:“陛下,臣以為,此事還需慎重考慮。”
趙佶的臉色更加難看,他怒視著高俅,質問道:“慎重考慮?朕已經忍無可忍了!難道你也要背叛朕嗎!”
高俅深吸一口氣,抬起頭,直視著趙佶的目光,語氣堅定地說道:“臣不敢背叛陛下,但臣以為,如今局勢動蕩,人心惶惶,若是在此時斬殺大臣,恐怕會引起更大的混亂。”
“混亂?難道現在還不夠混亂嗎!”趙佶怒吼著,一把抓起龍案上的一個鎮紙,狠狠地砸向高俅。
鎮紙重重地砸在高俅的額頭上,鮮血頓時順著他的臉頰流淌下來。
但他卻依舊跪在地上,一動不動。
趙佶的胸膛劇烈起伏,他死死地盯著高俅
“滾!都給朕滾出去!”趙佶怒吼著,揮舞著手臂,將周圍的一切都掃落在地。
那些班直士兵見狀,立刻上前一步,開始驅趕那些跪在地上的大臣。
群臣哭喊著,掙紮著,卻根本無法阻止那些如狼似虎的班直士兵。
他們被粗暴地拖拽著,推搡著,狼狽不堪地向殿外湧去。
宿元景也被兩個班直士兵架了起來,向殿外拖去。
他迴頭看了一眼麵色鐵青的趙佶,心中充滿了擔憂。
“大宋……真的要完了嗎?”宿元景心中暗自歎息,卻無力改變什麽。
就在這時,一個班直士兵突然停下了腳步,轉過頭,對著宿元景低聲說道:“宿大人,小心王黼……”
宿元景聞言,心中一凜,猛地抬起頭,想要問個清楚,卻發現那個班直士兵已經轉過身,繼續驅趕著其他的大臣……
“滾!都給朕滾出去!” 趙佶的咆哮如同九天驚雷,震得人耳膜嗡嗡作響。
他猩紅的雙眼掃視著殿內瑟瑟發抖的群臣,恨不得將他們全部生吞活剝。
班直士兵們如狼似虎地撲了上來,冰冷的刀鋒在火光下閃爍著死亡的光芒。
往日裏高高在上的大臣們,此刻卻如同待宰的羔羊,被粗暴地拖拽著,推搡著,官帽歪斜,衣衫淩亂,哪裏還有半分往日的威嚴?
“陛下饒命啊!微臣冤枉!”
“陛下開恩!給臣一個機會啊!”
絕望的哀嚎聲,恐懼的求饒聲,在大殿內交織成一片,如同地獄的悲鳴。
宿元景被兩個士兵架著胳膊,雙腳離地,踉蹌地向殿外拖去。
他迴頭望去,隻見趙佶麵色鐵青,如同暴怒的雄獅,隨時可能擇人而噬。
突然,宿元景注意到,在慌亂的人群中,梁師成卻顯得格外鎮定。
他緩緩地跪倒在地,對著趙佶重重地叩了一個頭,然後猛地站起身,神情決絕,仿佛即將慷慨赴死的英雄。
“陛下!臣有罪!”梁師成的聲音洪亮而悲壯,蓋過了其他人的哀嚎聲。
趙佶的目光立刻被吸引了過去,他死死地盯著梁師成,
梁師成沒有理會趙佶的目光,他高聲說道:“臣忝為太尉,未能匡扶社稷,以致天下動蕩,百姓遭殃,臣罪該萬死!臣願以死謝罪,懇請陛下準許!”
說完,梁師成再次叩首,然後頭也不迴地向殿外走去。
他的背影挺拔而決絕,仿佛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
大殿內頓時一片寂靜,所有人都被梁師成的舉動驚呆了。
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平日裏圓滑世故,八麵玲瓏的梁師成,竟然會做出如此驚人之舉。
“梁師成這是瘋了嗎?竟然真的要尋死?”
“他一定是想以此來博取陛下的同情,保住自己的性命!”
“哼,他以為這樣就能瞞過陛下嗎?真是太天真了!”
大臣們驚惶失措,議論紛紛,但更多的是幸災樂禍。
他們都希望梁師成能夠真的去死,這樣他們就少了一個競爭對手。
趙佶死死地盯著梁師成的背影,眼神複雜難明。
他萬萬沒有想到,梁師成竟然會做出如此舉動。
難道他真的是一心為國,想要以死謝罪?
“站住!”趙佶突然開口,聲音低沉而威嚴。
梁師成的腳步戛然而止,他緩緩地轉過身,臉上帶著一絲悲戚的笑容。
“陛下還有何吩咐?”
趙佶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著內心的怒火。“你真的想死?”
梁師成的他再次跪倒在地,聲淚俱下地說道:“陛下,臣對不起您啊!臣辜負了您的信任,未能為您分憂解難,以致天下大亂,民不聊生。臣萬死難辭其咎!臣唯有一死,才能向天下百姓謝罪!”
說著,梁師成嚎啕大哭起來,涕泗橫流,仿佛真的悲痛到了極點。
趙佶看著梁師成痛哭流涕的樣子,心中不禁有些動搖。
難道他真的是一片忠心?
難道他真的是為了國家社稷?
梁師成哭訴了良久,然後緩緩地站起身,再次向殿外走去。
“陛下,臣去了!”
他語氣悲壯,仿佛即將踏上不歸路。
趙佶的目光死死地鎖定在梁師成的背影上,他的手指微微顫抖,似乎在猶豫著是否要阻止他。
大殿內的氣氛凝重而壓抑,仿佛暴風雨前的寧靜。
所有人都屏住了唿吸,等待著趙佶做出最後的決定。
梁師成一步一步地走向殿外,他的腳步沉重而緩慢,仿佛每一步都踏在刀尖上。
他知道,自己的命運就掌握在趙佶的手中。
然而,趙佶卻始終沒有開口。
梁師成的心中充滿了忐忑和不安。
他不知道趙佶是否真的會讓他去死,也不知道自己該如何應對。
他想放慢腳步,但又不敢,隻能硬著頭皮繼續向前走去。
梁師成即將走出大殿,隻要再邁出一步,他就要麵臨未知的命運。
“田虎之事,你可知情?”趙佶的聲音在背後響起,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