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師成身形僵硬,想放慢腳步,又不敢太過明顯。
汗水浸透了官袍,貼在背上,帶來一陣陣令人作嘔的黏膩感。
殿外初冬的寒風唿嘯,他卻覺得燥熱難耐,仿佛置身於火爐之中。
他賭了,賭皇上對他的信任,賭皇上對天下太平的渴望。
他壓下田虎、王慶造反的奏折,本想待時機成熟再上報,建功立業,誰料想竟被宿元景當眾揭穿。
如今,他隻能冒險賭一把,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殿內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梁師成能感受到背後無數道目光,如同鋒利的刀刃,刺得他脊背生疼。
他咬緊牙關,每一步都走得異常沉重,仿佛腳下踩著的是燒紅的烙鐵。
心髒在胸腔裏瘋狂地跳動,一下一下,幾乎要撞破胸膛而出。
殿外寒風唿嘯,卷起落葉,發出沙沙的聲響,在他聽來,卻如同催命的鼓點,一下一下,敲擊著他的神經。
“陛下!臣等也是一時糊塗,才附和梁師成,隱瞞了軍情!臣等該死!求陛下開恩!”王黼聲淚俱下,匍匐在地,拚命地磕頭,額頭與冰冷的金磚碰撞,發出沉悶的“咚咚”聲。
他身後的蔡攸等人也紛紛跪倒,哭喊著求饒,整個大殿頓時亂成一團。
“拉下去!”趙佶怒喝一聲,聲音裏帶著一絲顫抖。
諸班直一擁而上,將王黼等人拖了出去。
哭喊聲、求饒聲、咒罵聲混雜在一起,如同鬼哭狼嚎,令人毛骨悚然。
梁師成聽著身後的動靜,腿肚子一陣發軟,幾乎站立不住。
他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鎮定下來。
勝敗在此一舉!
“梁師成,你好大的膽子!”宿元景的聲音如同驚雷一般,在梁師成的耳邊炸響。
他猛地轉過身,看到宿元景正怒目圓睜地瞪著他,眼中仿佛要噴出火來。
梁師成強壓下心中的恐懼,故作鎮定地說道:“宿大人,你這是何意?”
“何意?你敢說你沒有隱瞞軍情?”宿元景步步緊逼,聲音如同寒冰一般,刺骨的冷。
梁師成強作鎮定,但眼神卻飄忽不定,閃爍著心虛的光芒。
“下官……下官……”他支支吾吾,卻說不出完整的話來。
宿元景冷哼一聲,從袖中掏出一份奏折,猛地甩在梁師成麵前。
“你自己看看!”
梁師成顫抖著手撿起奏折,隻看了一眼,臉色瞬間變得煞白,嘴唇也失去了血色。
“梁師成,你還有什麽話說?”宿元景的聲音如同來自地獄的審判,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梁師成張了張嘴,卻發不出任何聲音。
他隻覺得喉嚨幹澀,仿佛有一塊石頭堵在那裏,讓他無法唿吸。
“陛下……”他艱難地開口,卻隻吐出兩個字,便再也說不下去了……
“夠了!”趙佶一聲怒喝,如同平地驚雷,震得整個大殿都晃了一晃。
王黼等人如蒙大赦,停止了哭喊,連滾帶爬地迴到原位,跪伏在地,大氣都不敢喘一口。
劫後餘生的慶幸和對梁師成的怨恨交織在他們的臉上,神情複雜至極。
梁師成見狀,心中稍定。
皇上還是不忍心啊!
他暗自慶幸,自己賭對了。
趙佶眼神複雜地掃視著殿內的群臣,心中怒火滔天。
罪己詔?
廣開言路?
招安賊寇?
這些大臣,一個個隻會誇誇其談,難道朕真的要向那些泥腿子低頭?
“都給朕閉嘴!”趙佶的聲音帶著一絲疲憊,他揉了揉眉心,仿佛蒼老了十歲,“朕知道,你們都是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著想。但是,罪己詔,絕不可能!朕乃天子,豈能自汙?”
殿內再次陷入沉默,群臣麵麵相覷,不敢出聲。
他們知道,皇上已經做了決定。
“梁山賊寇,田虎、王慶之流,禍亂地方,必須剿滅!”趙佶的語氣斬釘截鐵,不容置疑,“傳朕旨意,調集各路兵馬,務必將賊寇一網打盡,以儆效尤!”
“臣等遵旨!”群臣齊聲應道,聲音洪亮,氣勢如虹。
“至於朝政……”趙佶頓了頓,諸位愛卿,也要各司其職,盡心輔佐,共同匡扶大宋江山!
”
這番話,既是對群臣的敲打,也是對自己的鞭策。
趙佶深知,大宋的弊病已久,積重難返,想要徹底根治,絕非易事。
但是,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為了自己的皇位,他必須做出改變。
哪怕隻是暫時的妥協,也要為大宋爭取一線生機。
“臣等必當竭盡全力,輔佐陛下,重振大宋雄風!”群臣再次叩拜,聲音中充滿了希望和憧憬。
趙佶緩緩站起身,龍袍上的金線在陽光下閃耀著刺眼的光芒。
他深吸一口氣,仿佛要將所有的疲憊和煩惱都吐出去。
“退朝!”他聲音低沉,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群臣紛紛起身,依次退出大殿。
梁師成走在最後麵,眼神陰鷙地掃了一眼宿元景,嘴角勾起一抹詭異的笑容。
“宿大人,留步!”梁師成忽然開口道。
梁師成皮笑肉不笑地攔住宿元景的去路,冬日午後的陽光被厚重的雲層遮蔽,照在他的臉上,更顯陰沉。
“宿大人今日在朝堂之上,真是好一番慷慨陳詞啊!”
宿元景須發皆白,麵容清臒,聞言隻是捋了捋胡須,眼神中帶著一絲欣慰:“梁公公言重了,老臣所做,皆為陛下,為大宋江山社稷。”他頓了頓,語重心長地說道,“今日陛下能幡然醒悟,實乃大宋之福。隻要陛下勵精圖治,勤勉政事,必能重現盛世景象,成就一代明君!”
宿元景的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入梁師成的耳中,如同鋼針一般刺痛著他。
明君?
哼,他梁師成絕不允許!
王黼站在不遠處,看著宿元景和梁師成二人,眼神閃爍不定。
今日朝堂之上,他可謂是顏麵盡失,若非皇上顧念舊情,恐怕早已身首異處。
這一切,都拜蔡京和梁師成所賜!
“宿大人所言極是,陛下聖明。”王黼皮笑肉不笑地走了過來,看似附和,實則話鋒一轉,“不過,要說罪己詔一事,臣以為仍需商榷。如今朝廷內憂外患,民心不穩,若此時下罪己詔,豈不是自亂陣腳,讓那些宵小之輩有機可乘?”
蔡攸也緊隨其後,附和道:“王大人所言甚是。依臣之見,當務之急是先剿滅梁山賊寇,田虎、王慶之流,以正視聽,震懾宵小。若賊寇一日不除,朝廷威信何存?此時下罪己詔,豈不是助長賊寇氣焰,讓他們更加肆無忌憚?”他眼神陰鷙,腦海中浮現出蔡京被貶時的狼狽模樣,心中更是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幾人你一言我一語,表麵上是為了朝廷著想,實則各懷鬼胎,暗流湧動。
梁師成聽著幾人的對話,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冷笑。
朝堂之上,爾虞我詐,勾心鬥角,這才是他熟悉的味道。
宿元景眉頭緊鎖,他深知幾人的心思,但卻無力反駁。
他隻是一個一心為國的忠臣,不懂那些彎彎繞繞的權謀之術。
“諸位大人所言,老臣自當銘記於心。”宿元景歎了口氣,拱手道,“老臣年事已高,精力不濟,隻盼大宋能夠早日重現太平盛世。”說完,他便拄著拐杖,步履蹣跚地離開了。
王黼看著宿元景離去的背影,老匹夫,終究還是老了!
他轉過頭,看向梁師成,眼神中帶著一絲探詢。
“王大人,蔡大人,隨我來吧。”梁師成意味深長地笑了笑,轉身向皇宮深處走去。
“梁公公,這是要去哪裏?”王黼有些疑惑地問道。
梁師成並沒有迴答,隻是加快了腳步,聲音低沉而神秘:“有些事情,還是小心為妙……”
梁師成領著王黼和蔡攸,七拐八繞地來到一處僻靜的宮殿。
殿內裝飾奢華,牆壁上鑲嵌著夜明珠,散發著柔和的光芒,地上鋪著厚厚的波斯地毯,踩上去柔軟舒適。
“梁公公,這裏是……”王黼左右張望,臉上帶著一絲疑惑。
“慎言!”梁師成壓低聲音,眼神警惕地掃視四周,確認無人後才說道,“這裏是官家清修之所,平日裏除了灑掃的宮女,便隻有咱家能來。”
王黼和蔡攸聞言,頓時肅然起敬,小心翼翼地跟在梁師成身後,不敢發出任何聲響。
“宿元景那老匹夫,真是越老越糊塗了!”王黼率先打破沉默,語氣中帶著一絲憤恨,“竟然慫恿陛下下罪己詔,簡直是動搖國本!”
“是啊,他安的什麽心!”蔡攸立刻附和道, “如今天下不穩,民心惶惶,下罪己詔豈不是自亂陣腳,讓那些亂臣賊子看了笑話!”
梁師成眯起眼睛,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依我看,他根本就不是什麽一心為國,而是想借此機會,打壓我們這些……”他頓了頓,沒有繼續說下去,隻是意味深長地看了王黼和蔡攸一眼。
王黼和蔡攸都是人精,立刻明白了梁師成話中的意思。
宿元景這是想借罪己詔一事,將他們這些皇帝身邊的人拉下馬,好扶持自己的勢力上位。
“哼,真是老奸巨猾!”王黼狠狠地啐了一口,眼中閃爍著陰狠的光芒,“絕不能讓他得逞!”
“那我們該怎麽辦?”蔡攸有些擔憂地問道。
梁師成沉吟片刻,緩緩說道:“如今之計,隻有……”他湊近兩人,低聲耳語了一番。
王黼和蔡攸聽完,臉上都露出了陰險的笑容。
三人又商議了一番細節,這才離開了清修之所。
迴到朝堂之上,王黼再次站了出來,語氣激昂地說道:“陛下,臣以為,罪己詔一事,萬萬不可!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際,若是因為一些流言蜚語就自亂陣腳,豈不是讓親者痛,仇者快!”
蔡攸也緊隨其後,大聲附和道:“王大人所言極是!依臣之見,當務之急是整頓吏治,肅清朝綱,將那些屍位素餐之輩清除出去,才能穩定民心,重振朝綱!”
宿元景看著眼前這兩個跳梁小醜,氣得胡子都翹了起來。
他剛要開口反駁,卻被趙佶抬手製止了。
“好了,此事朕自有決斷。”趙佶揉了揉眉心,語氣疲憊地說道,“宿愛卿,你剛才說,太學生們對朝政頗有見解?”
宿元景連忙躬身答道:“正是,如今天下學子憂國憂民,若是能讓他們暢所欲言,或許能為朝廷獻上良策。”
趙佶沉吟片刻,緩緩說道:“那就讓他們上書言事吧,朕倒要看看,這些太學生們,究竟有什麽高見。”
王黼和蔡攸聞言,臉色頓時變得難看起來。
他們原本還想阻止,但看到趙佶堅定的眼神,卻又不敢多說什麽,隻能將滿腔的怒火壓在心底。
“至於梁山……”宿元景再次開口,想要勸說趙佶招安梁山義軍。
然而,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趙佶一聲怒喝打斷了。
“夠了!梁山賊寇,罪大惡極,朕絕不會對他們姑息養奸!”趙佶的語氣斬釘截鐵,不容置疑,“此事休要再提!”
宿元景見狀,隻能無奈地歎了口氣,退迴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梁山賊寇,乃是朕的心腹大患……”趙佶環視群臣,眼神銳利如刀,“不知哪位愛卿,願為朕分憂,領兵剿滅這群賊寇?”
汗水浸透了官袍,貼在背上,帶來一陣陣令人作嘔的黏膩感。
殿外初冬的寒風唿嘯,他卻覺得燥熱難耐,仿佛置身於火爐之中。
他賭了,賭皇上對他的信任,賭皇上對天下太平的渴望。
他壓下田虎、王慶造反的奏折,本想待時機成熟再上報,建功立業,誰料想竟被宿元景當眾揭穿。
如今,他隻能冒險賭一把,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殿內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梁師成能感受到背後無數道目光,如同鋒利的刀刃,刺得他脊背生疼。
他咬緊牙關,每一步都走得異常沉重,仿佛腳下踩著的是燒紅的烙鐵。
心髒在胸腔裏瘋狂地跳動,一下一下,幾乎要撞破胸膛而出。
殿外寒風唿嘯,卷起落葉,發出沙沙的聲響,在他聽來,卻如同催命的鼓點,一下一下,敲擊著他的神經。
“陛下!臣等也是一時糊塗,才附和梁師成,隱瞞了軍情!臣等該死!求陛下開恩!”王黼聲淚俱下,匍匐在地,拚命地磕頭,額頭與冰冷的金磚碰撞,發出沉悶的“咚咚”聲。
他身後的蔡攸等人也紛紛跪倒,哭喊著求饒,整個大殿頓時亂成一團。
“拉下去!”趙佶怒喝一聲,聲音裏帶著一絲顫抖。
諸班直一擁而上,將王黼等人拖了出去。
哭喊聲、求饒聲、咒罵聲混雜在一起,如同鬼哭狼嚎,令人毛骨悚然。
梁師成聽著身後的動靜,腿肚子一陣發軟,幾乎站立不住。
他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鎮定下來。
勝敗在此一舉!
“梁師成,你好大的膽子!”宿元景的聲音如同驚雷一般,在梁師成的耳邊炸響。
他猛地轉過身,看到宿元景正怒目圓睜地瞪著他,眼中仿佛要噴出火來。
梁師成強壓下心中的恐懼,故作鎮定地說道:“宿大人,你這是何意?”
“何意?你敢說你沒有隱瞞軍情?”宿元景步步緊逼,聲音如同寒冰一般,刺骨的冷。
梁師成強作鎮定,但眼神卻飄忽不定,閃爍著心虛的光芒。
“下官……下官……”他支支吾吾,卻說不出完整的話來。
宿元景冷哼一聲,從袖中掏出一份奏折,猛地甩在梁師成麵前。
“你自己看看!”
梁師成顫抖著手撿起奏折,隻看了一眼,臉色瞬間變得煞白,嘴唇也失去了血色。
“梁師成,你還有什麽話說?”宿元景的聲音如同來自地獄的審判,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梁師成張了張嘴,卻發不出任何聲音。
他隻覺得喉嚨幹澀,仿佛有一塊石頭堵在那裏,讓他無法唿吸。
“陛下……”他艱難地開口,卻隻吐出兩個字,便再也說不下去了……
“夠了!”趙佶一聲怒喝,如同平地驚雷,震得整個大殿都晃了一晃。
王黼等人如蒙大赦,停止了哭喊,連滾帶爬地迴到原位,跪伏在地,大氣都不敢喘一口。
劫後餘生的慶幸和對梁師成的怨恨交織在他們的臉上,神情複雜至極。
梁師成見狀,心中稍定。
皇上還是不忍心啊!
他暗自慶幸,自己賭對了。
趙佶眼神複雜地掃視著殿內的群臣,心中怒火滔天。
罪己詔?
廣開言路?
招安賊寇?
這些大臣,一個個隻會誇誇其談,難道朕真的要向那些泥腿子低頭?
“都給朕閉嘴!”趙佶的聲音帶著一絲疲憊,他揉了揉眉心,仿佛蒼老了十歲,“朕知道,你們都是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著想。但是,罪己詔,絕不可能!朕乃天子,豈能自汙?”
殿內再次陷入沉默,群臣麵麵相覷,不敢出聲。
他們知道,皇上已經做了決定。
“梁山賊寇,田虎、王慶之流,禍亂地方,必須剿滅!”趙佶的語氣斬釘截鐵,不容置疑,“傳朕旨意,調集各路兵馬,務必將賊寇一網打盡,以儆效尤!”
“臣等遵旨!”群臣齊聲應道,聲音洪亮,氣勢如虹。
“至於朝政……”趙佶頓了頓,諸位愛卿,也要各司其職,盡心輔佐,共同匡扶大宋江山!
”
這番話,既是對群臣的敲打,也是對自己的鞭策。
趙佶深知,大宋的弊病已久,積重難返,想要徹底根治,絕非易事。
但是,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為了自己的皇位,他必須做出改變。
哪怕隻是暫時的妥協,也要為大宋爭取一線生機。
“臣等必當竭盡全力,輔佐陛下,重振大宋雄風!”群臣再次叩拜,聲音中充滿了希望和憧憬。
趙佶緩緩站起身,龍袍上的金線在陽光下閃耀著刺眼的光芒。
他深吸一口氣,仿佛要將所有的疲憊和煩惱都吐出去。
“退朝!”他聲音低沉,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群臣紛紛起身,依次退出大殿。
梁師成走在最後麵,眼神陰鷙地掃了一眼宿元景,嘴角勾起一抹詭異的笑容。
“宿大人,留步!”梁師成忽然開口道。
梁師成皮笑肉不笑地攔住宿元景的去路,冬日午後的陽光被厚重的雲層遮蔽,照在他的臉上,更顯陰沉。
“宿大人今日在朝堂之上,真是好一番慷慨陳詞啊!”
宿元景須發皆白,麵容清臒,聞言隻是捋了捋胡須,眼神中帶著一絲欣慰:“梁公公言重了,老臣所做,皆為陛下,為大宋江山社稷。”他頓了頓,語重心長地說道,“今日陛下能幡然醒悟,實乃大宋之福。隻要陛下勵精圖治,勤勉政事,必能重現盛世景象,成就一代明君!”
宿元景的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入梁師成的耳中,如同鋼針一般刺痛著他。
明君?
哼,他梁師成絕不允許!
王黼站在不遠處,看著宿元景和梁師成二人,眼神閃爍不定。
今日朝堂之上,他可謂是顏麵盡失,若非皇上顧念舊情,恐怕早已身首異處。
這一切,都拜蔡京和梁師成所賜!
“宿大人所言極是,陛下聖明。”王黼皮笑肉不笑地走了過來,看似附和,實則話鋒一轉,“不過,要說罪己詔一事,臣以為仍需商榷。如今朝廷內憂外患,民心不穩,若此時下罪己詔,豈不是自亂陣腳,讓那些宵小之輩有機可乘?”
蔡攸也緊隨其後,附和道:“王大人所言甚是。依臣之見,當務之急是先剿滅梁山賊寇,田虎、王慶之流,以正視聽,震懾宵小。若賊寇一日不除,朝廷威信何存?此時下罪己詔,豈不是助長賊寇氣焰,讓他們更加肆無忌憚?”他眼神陰鷙,腦海中浮現出蔡京被貶時的狼狽模樣,心中更是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幾人你一言我一語,表麵上是為了朝廷著想,實則各懷鬼胎,暗流湧動。
梁師成聽著幾人的對話,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冷笑。
朝堂之上,爾虞我詐,勾心鬥角,這才是他熟悉的味道。
宿元景眉頭緊鎖,他深知幾人的心思,但卻無力反駁。
他隻是一個一心為國的忠臣,不懂那些彎彎繞繞的權謀之術。
“諸位大人所言,老臣自當銘記於心。”宿元景歎了口氣,拱手道,“老臣年事已高,精力不濟,隻盼大宋能夠早日重現太平盛世。”說完,他便拄著拐杖,步履蹣跚地離開了。
王黼看著宿元景離去的背影,老匹夫,終究還是老了!
他轉過頭,看向梁師成,眼神中帶著一絲探詢。
“王大人,蔡大人,隨我來吧。”梁師成意味深長地笑了笑,轉身向皇宮深處走去。
“梁公公,這是要去哪裏?”王黼有些疑惑地問道。
梁師成並沒有迴答,隻是加快了腳步,聲音低沉而神秘:“有些事情,還是小心為妙……”
梁師成領著王黼和蔡攸,七拐八繞地來到一處僻靜的宮殿。
殿內裝飾奢華,牆壁上鑲嵌著夜明珠,散發著柔和的光芒,地上鋪著厚厚的波斯地毯,踩上去柔軟舒適。
“梁公公,這裏是……”王黼左右張望,臉上帶著一絲疑惑。
“慎言!”梁師成壓低聲音,眼神警惕地掃視四周,確認無人後才說道,“這裏是官家清修之所,平日裏除了灑掃的宮女,便隻有咱家能來。”
王黼和蔡攸聞言,頓時肅然起敬,小心翼翼地跟在梁師成身後,不敢發出任何聲響。
“宿元景那老匹夫,真是越老越糊塗了!”王黼率先打破沉默,語氣中帶著一絲憤恨,“竟然慫恿陛下下罪己詔,簡直是動搖國本!”
“是啊,他安的什麽心!”蔡攸立刻附和道, “如今天下不穩,民心惶惶,下罪己詔豈不是自亂陣腳,讓那些亂臣賊子看了笑話!”
梁師成眯起眼睛,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依我看,他根本就不是什麽一心為國,而是想借此機會,打壓我們這些……”他頓了頓,沒有繼續說下去,隻是意味深長地看了王黼和蔡攸一眼。
王黼和蔡攸都是人精,立刻明白了梁師成話中的意思。
宿元景這是想借罪己詔一事,將他們這些皇帝身邊的人拉下馬,好扶持自己的勢力上位。
“哼,真是老奸巨猾!”王黼狠狠地啐了一口,眼中閃爍著陰狠的光芒,“絕不能讓他得逞!”
“那我們該怎麽辦?”蔡攸有些擔憂地問道。
梁師成沉吟片刻,緩緩說道:“如今之計,隻有……”他湊近兩人,低聲耳語了一番。
王黼和蔡攸聽完,臉上都露出了陰險的笑容。
三人又商議了一番細節,這才離開了清修之所。
迴到朝堂之上,王黼再次站了出來,語氣激昂地說道:“陛下,臣以為,罪己詔一事,萬萬不可!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際,若是因為一些流言蜚語就自亂陣腳,豈不是讓親者痛,仇者快!”
蔡攸也緊隨其後,大聲附和道:“王大人所言極是!依臣之見,當務之急是整頓吏治,肅清朝綱,將那些屍位素餐之輩清除出去,才能穩定民心,重振朝綱!”
宿元景看著眼前這兩個跳梁小醜,氣得胡子都翹了起來。
他剛要開口反駁,卻被趙佶抬手製止了。
“好了,此事朕自有決斷。”趙佶揉了揉眉心,語氣疲憊地說道,“宿愛卿,你剛才說,太學生們對朝政頗有見解?”
宿元景連忙躬身答道:“正是,如今天下學子憂國憂民,若是能讓他們暢所欲言,或許能為朝廷獻上良策。”
趙佶沉吟片刻,緩緩說道:“那就讓他們上書言事吧,朕倒要看看,這些太學生們,究竟有什麽高見。”
王黼和蔡攸聞言,臉色頓時變得難看起來。
他們原本還想阻止,但看到趙佶堅定的眼神,卻又不敢多說什麽,隻能將滿腔的怒火壓在心底。
“至於梁山……”宿元景再次開口,想要勸說趙佶招安梁山義軍。
然而,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趙佶一聲怒喝打斷了。
“夠了!梁山賊寇,罪大惡極,朕絕不會對他們姑息養奸!”趙佶的語氣斬釘截鐵,不容置疑,“此事休要再提!”
宿元景見狀,隻能無奈地歎了口氣,退迴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梁山賊寇,乃是朕的心腹大患……”趙佶環視群臣,眼神銳利如刀,“不知哪位愛卿,願為朕分憂,領兵剿滅這群賊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