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移柩
滇王老莊,日寇匈奴都要打 作者:海釣綠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帝看著陳湯,有點戲弄又有點威脅。
“湯,你現在居然沒了進取心了?這可不好啊。沒進取心,朕倒是不勉強你,不過,朕的旨意,你還不敢抗旨不遵吧!”
陳湯一呆。
好嘛,皇帝在這兒等著我呢。
皇帝的旨意,那是不容自己挑挑揀揀的。
必須做到。
皇帝說的很清楚,要麽完成旨意,獎賞是一條青綬。如果不想要青綬,那麽完成旨意就行。
陳湯苦笑。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根本不是自己能左右的,必須遵旨照辦。
讓太後同意提前把死皇帝移出未央宮,埋了。
如果太後感情上不能接受,要砍了自己,那也沒法。
反正都是死,還不如大著膽子要青綬呢。
反正旨意都是必須完成的。
“陛下,小臣隻是惶恐,不知道聖意要讓臣去做什麽職位?有青綬的職位,小臣隻怕擔當不起的。”
皇帝的話隻有兩個字:“衛尉。”
但這兩個字卻把陳湯著實嚇了一大跳。
怪不得是青綬!
衛尉,那可是手握一萬禁軍的高級將領,幾乎就是前世的軍長,但因為是皇帝身邊的高級將領,所以地位可是比邊郡大將更高。
自己在前世,最高的職務也就是軍部一個少校參謀,後來成了少校營長。但不論怎麽說,離佩戴青綬的衛尉,都差著十萬八千裏。
就像何泉州忽然變成了莊超甲,那不開玩笑嗎?
但皇帝其實沒有開玩笑。
陳湯不知道的,是皇帝登基以後,簡直除了那個皇帝名號,啥都沒變。
朝廷百官的任免,大漢疆域的扞衛,國計民生的操勞,等等大事,統統不用劉賀過問。
大將軍霍光,全給包圓了。
最初的時候,劉賀倒是蠻開心的,但是幾天下來,忽然意識到:這麽下去,朕不是成了有名無實的空頭皇帝了嗎?
兩個可怕的字:
架空!
劉賀已經意識到了,自己被大將軍架空了。
不能履行皇帝職責,朕登基稱帝,豈不是一個笑話?
不能體會生殺予奪的快感,不能享受文武百官的心悅誠服,朕,是皇帝嗎?
劉賀也想過,不然就把心放肚子裏,做個快樂天子,有何不可?
還真不可。
你知道霍光下一步想幹啥?
如果他的威望繼續積累,他的爪牙遍布朝廷,那時候,他會不會篡位?
就算霍光沒這想法,他的小爪牙們,不會慫恿他、提醒他?
劉賀想明白了這個問題,不寒而栗。
如果坐等霍光動手,自己的命運是什麽?
要是對方遵循政治倫理,不從肉體上消滅做過皇帝的人,那麽自己的生命還能保障下去。但如果對方不呢?
大熱天的,劉賀居然淌了一身冷汗。
劉賀不傻,仔細琢磨一番,有了自己的對策。
首先,假癡不癲,把自己包裝成一個昏庸君主,讓霍光他們喪失警覺,讓他們覺得,朕就是一塊砧板上的肉。
這一步很容易做,通過去上林苑觀看虎豹格鬥,通過自己堅持戴九旒冕,現在大家都知道,新君就是一個傻昏君。
然後,是劉賀真正的動作。拉攏朝臣,奪取兵權。
車騎將軍張安世,手握長安兵權,是自己的重點拉攏對象。此外宰相楊敞,光祿大夫丙吉,都應該拉攏過來。
至於少府史樂成,宗正劉德,跟自己的關係本來就比較近乎,倒是不必專門拉攏。
兵權,必須掌握在自己的心腹手裏。
最合適的人選,當然就是尚食令陳湯。
這家夥鬼腦筋多,做事聰明,更關鍵的,是上官太後似乎對陳湯很是欣賞。
現在就差驗證一下,上官太後對陳湯,究竟什麽態度?
如果陳湯獲得了太後的絕對信任,甚至連先皇帝的移柩,都答應下來,那麽,朕又何惜一個衛尉?
不錯,衛尉位高權重,手下五千禁軍,但是,這麽重要的職位,如果還是由霍家把持,那不是更危險嗎?一旦自己遭受逼宮,誰來保駕保皇?要是自己丟掉了寶座,衛尉這個職位,跟自己還有一文錢關係嗎?
皇帝的這些深謀遠慮,陳湯當然一無所知,在他看來,這種高大上的職位,永遠落不到自己頭上。
想想去昌邑接駕的中郎將,何等威風何等氣派,對自己一頓申斥,自己居然沒有還嘴的想法。
地位相差太遠,沒法還嘴。
而現在,一旦成了衛尉,那個中郎將,就反而成了自己的手下!
簡直天翻地覆,不是做夢吧?
管它,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那,皇上,小臣就叩謝隆恩了。”
皇帝緩緩搖頭:“不急。朕還要看看你,有沒有能力說服太後同意移柩。”
聽見皇帝終於挑明了話,陳湯心裏還是不由一沉。
果然是這件事。
新皇帝膈應死皇帝總躺在未央宮,迫不及待要給先帝移柩。
慢一天都難受,別說十多天了。
對陳湯來說,說服太後移柩,給昭帝提前下葬,這是旨意。至於有青綬的衛尉,陳湯如果推辭,皇帝說不定就真改主意了。
新的問題是,太後並沒有召見自己呀?
雖然太後是說過,以後還要召見自己,但也許太後事太多給忘了呢?
這可不是百姓家串門,說去就去的。
太後住的長樂宮倒是不遠,身為皇帝六尚之一的尚食令,陳湯甚至還敢橫穿章台街的馳道,直接去到太常街,然後轉進長樂宮,去往太後居所長信宮。
要是有有人質問自己橫穿馳道,那就說是皇帝特許的。
哼,仆今天可是奉旨前往麵見太後的,誰敢挑刺?
這就是陳湯給自己找的借口:奉旨來見太後。
太後果然接見了陳湯,但語調很是淡漠:“湯,皇帝遣你過來,所為何事?”
陳湯一愣。
怎麽說?就說皇帝覺得你那死老公躺在未央宮太膈應?
當然不能原話直說。
“太後,皇帝覺得,宮中宮女太少了些,想請示一下太後,是否招募些?”
太後還是很冷淡:“這種事,皇帝自己做主就行,何必專門來問本宮?再說如果他不知道該招募多少人,那不還有個少府嗎?讓史少府給他說道說道唄。”
雖然招募宮女這個說法被皇太後冷冷駁了迴去,但陳湯已經達到目的了。
自己已經見到了太後,而且是打著皇帝招牌見到的。至於太後對招募宮女沒興趣,那管她呢。
第一個目標已經實現了,現在該第二個目標了。
說服太後,給先皇帝移柩,提前下葬。
“湯,你現在居然沒了進取心了?這可不好啊。沒進取心,朕倒是不勉強你,不過,朕的旨意,你還不敢抗旨不遵吧!”
陳湯一呆。
好嘛,皇帝在這兒等著我呢。
皇帝的旨意,那是不容自己挑挑揀揀的。
必須做到。
皇帝說的很清楚,要麽完成旨意,獎賞是一條青綬。如果不想要青綬,那麽完成旨意就行。
陳湯苦笑。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根本不是自己能左右的,必須遵旨照辦。
讓太後同意提前把死皇帝移出未央宮,埋了。
如果太後感情上不能接受,要砍了自己,那也沒法。
反正都是死,還不如大著膽子要青綬呢。
反正旨意都是必須完成的。
“陛下,小臣隻是惶恐,不知道聖意要讓臣去做什麽職位?有青綬的職位,小臣隻怕擔當不起的。”
皇帝的話隻有兩個字:“衛尉。”
但這兩個字卻把陳湯著實嚇了一大跳。
怪不得是青綬!
衛尉,那可是手握一萬禁軍的高級將領,幾乎就是前世的軍長,但因為是皇帝身邊的高級將領,所以地位可是比邊郡大將更高。
自己在前世,最高的職務也就是軍部一個少校參謀,後來成了少校營長。但不論怎麽說,離佩戴青綬的衛尉,都差著十萬八千裏。
就像何泉州忽然變成了莊超甲,那不開玩笑嗎?
但皇帝其實沒有開玩笑。
陳湯不知道的,是皇帝登基以後,簡直除了那個皇帝名號,啥都沒變。
朝廷百官的任免,大漢疆域的扞衛,國計民生的操勞,等等大事,統統不用劉賀過問。
大將軍霍光,全給包圓了。
最初的時候,劉賀倒是蠻開心的,但是幾天下來,忽然意識到:這麽下去,朕不是成了有名無實的空頭皇帝了嗎?
兩個可怕的字:
架空!
劉賀已經意識到了,自己被大將軍架空了。
不能履行皇帝職責,朕登基稱帝,豈不是一個笑話?
不能體會生殺予奪的快感,不能享受文武百官的心悅誠服,朕,是皇帝嗎?
劉賀也想過,不然就把心放肚子裏,做個快樂天子,有何不可?
還真不可。
你知道霍光下一步想幹啥?
如果他的威望繼續積累,他的爪牙遍布朝廷,那時候,他會不會篡位?
就算霍光沒這想法,他的小爪牙們,不會慫恿他、提醒他?
劉賀想明白了這個問題,不寒而栗。
如果坐等霍光動手,自己的命運是什麽?
要是對方遵循政治倫理,不從肉體上消滅做過皇帝的人,那麽自己的生命還能保障下去。但如果對方不呢?
大熱天的,劉賀居然淌了一身冷汗。
劉賀不傻,仔細琢磨一番,有了自己的對策。
首先,假癡不癲,把自己包裝成一個昏庸君主,讓霍光他們喪失警覺,讓他們覺得,朕就是一塊砧板上的肉。
這一步很容易做,通過去上林苑觀看虎豹格鬥,通過自己堅持戴九旒冕,現在大家都知道,新君就是一個傻昏君。
然後,是劉賀真正的動作。拉攏朝臣,奪取兵權。
車騎將軍張安世,手握長安兵權,是自己的重點拉攏對象。此外宰相楊敞,光祿大夫丙吉,都應該拉攏過來。
至於少府史樂成,宗正劉德,跟自己的關係本來就比較近乎,倒是不必專門拉攏。
兵權,必須掌握在自己的心腹手裏。
最合適的人選,當然就是尚食令陳湯。
這家夥鬼腦筋多,做事聰明,更關鍵的,是上官太後似乎對陳湯很是欣賞。
現在就差驗證一下,上官太後對陳湯,究竟什麽態度?
如果陳湯獲得了太後的絕對信任,甚至連先皇帝的移柩,都答應下來,那麽,朕又何惜一個衛尉?
不錯,衛尉位高權重,手下五千禁軍,但是,這麽重要的職位,如果還是由霍家把持,那不是更危險嗎?一旦自己遭受逼宮,誰來保駕保皇?要是自己丟掉了寶座,衛尉這個職位,跟自己還有一文錢關係嗎?
皇帝的這些深謀遠慮,陳湯當然一無所知,在他看來,這種高大上的職位,永遠落不到自己頭上。
想想去昌邑接駕的中郎將,何等威風何等氣派,對自己一頓申斥,自己居然沒有還嘴的想法。
地位相差太遠,沒法還嘴。
而現在,一旦成了衛尉,那個中郎將,就反而成了自己的手下!
簡直天翻地覆,不是做夢吧?
管它,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那,皇上,小臣就叩謝隆恩了。”
皇帝緩緩搖頭:“不急。朕還要看看你,有沒有能力說服太後同意移柩。”
聽見皇帝終於挑明了話,陳湯心裏還是不由一沉。
果然是這件事。
新皇帝膈應死皇帝總躺在未央宮,迫不及待要給先帝移柩。
慢一天都難受,別說十多天了。
對陳湯來說,說服太後移柩,給昭帝提前下葬,這是旨意。至於有青綬的衛尉,陳湯如果推辭,皇帝說不定就真改主意了。
新的問題是,太後並沒有召見自己呀?
雖然太後是說過,以後還要召見自己,但也許太後事太多給忘了呢?
這可不是百姓家串門,說去就去的。
太後住的長樂宮倒是不遠,身為皇帝六尚之一的尚食令,陳湯甚至還敢橫穿章台街的馳道,直接去到太常街,然後轉進長樂宮,去往太後居所長信宮。
要是有有人質問自己橫穿馳道,那就說是皇帝特許的。
哼,仆今天可是奉旨前往麵見太後的,誰敢挑刺?
這就是陳湯給自己找的借口:奉旨來見太後。
太後果然接見了陳湯,但語調很是淡漠:“湯,皇帝遣你過來,所為何事?”
陳湯一愣。
怎麽說?就說皇帝覺得你那死老公躺在未央宮太膈應?
當然不能原話直說。
“太後,皇帝覺得,宮中宮女太少了些,想請示一下太後,是否招募些?”
太後還是很冷淡:“這種事,皇帝自己做主就行,何必專門來問本宮?再說如果他不知道該招募多少人,那不還有個少府嗎?讓史少府給他說道說道唄。”
雖然招募宮女這個說法被皇太後冷冷駁了迴去,但陳湯已經達到目的了。
自己已經見到了太後,而且是打著皇帝招牌見到的。至於太後對招募宮女沒興趣,那管她呢。
第一個目標已經實現了,現在該第二個目標了。
說服太後,給先皇帝移柩,提前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