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又是困卦
滇王老莊,日寇匈奴都要打 作者:海釣綠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陳湯就算去了長樂宮,也隻會被太後不斷地揭短,至於昭君,似乎已經徹底忘記了陳湯。
陳湯心裏不知把太後罵了多少次。
太後真是太陰險了,我不就說了句大實話嗎?
她還心心念念要轉運,哼,我看她隻能轉個背時運!
按理說陳湯隻是在心裏咒罵太後,太後應該是不知道的。可是,太監前來期門宣旨了。
太後召見。
陳湯前往長樂宮的路上,一直是心驚膽顫,但想到自己對太後隻是“腹誹”,根本沒有和任何人說起,太後應該完全不知道這段時間自己一直在詛咒她。
那麽為何要召見自己?
從性質來說,期門武士,那都是皇上的親隨,跟太後的關係也不大啊。
太後見到跪伏在地的陳湯,冷笑了一聲。
“湯,又過了這麽長時間了,本宮的氣運,到底轉了沒有?”
陳湯差點忘了這件事了,聽太後提起,心中一驚,卻又無奈得很。
看來,太後是把自己轉運的事情,完全寄托在陳湯身上了。
知道祖公那麽重要,還讓祖公丟了婆娘!
臉上可不敢呈現出絲毫不滿,反而堆著笑說道:“太後如今青春勃發,精力無限,臣還以為太後已經轉了運啦。”
太後看看他:“本宮隻覺得一天比一天老,哪裏來什麽青春勃發!”
陳湯心中好笑:誰讓你想出那麽損的點子來,拆散我們夫妻!
牢騷歸牢騷,還是要迴答太後的話。
“太後恕罪,臣倒是覺得,如果太後迫不及待地想轉運,何不占上一卦?”
太後看看他。
“你還會算卦?”
陳湯馬上把那六個銅錢拿了出來,隨手一拋,接在手中。
“臣向來用金錢卦,倒也不輸卜筮。”
太後微微一笑:“瞧你手法倒是熟練。好,你給本宮算一卦來試試。”
陳湯搖頭:“太後,恕臣直言,心誠則靈,否則,卜筮無功。”
太後一皺眉頭:“怎樣才算心誠?”
陳湯早有算計:“書雲,‘天道邇,惟循瑑,人安樂’,要說心誠,就要講究這個‘瑑’字,也就是要按照一定的規則去做事,那麽天人合一,自然安樂。”
《尚書》的話,太後倒是知道。
“你如此解讀,倒也新鮮。不過你這又與心誠何幹?”
陳湯隻好明說了:“循瑑,就是守天人之道、君臣之道甚至夫婦之道,不逾規矩,就是心誠。”
太後笑了:“這些道,何須本宮來守?你們臣子謹遵就是。”
陳湯不敢太著痕跡,隻好將銅錢交付太後。
太後手法也很熟練,看來很有擺攤算卦的潛質。
這當然也是陳湯的腹誹,他可不敢再胡亂說話了。
太後把六枚銅錢輕輕拋在桌上,自己看了看,皺起了眉頭。
“怎麽是個《困》卦?”
陳湯聞言心中一驚,連忙上前細看,上兌下坎,果然是個澤水困!
怎麽那麽巧?自己來到漢朝時占的那一卦,現在又被太後擺了出來!
不過也好,這一卦,自己再熟悉不過了,可以馬上給太後解說。
“太後,雖然是個‘困’卦,但卦辭卻是‘亨,貞,大人吉,無咎,有言不信’,太後當然是品德高尚的大人,當然雖處困境也能順利,因為太後品德高潔嘛。”
太後也記得些卦辭,仔細看著卦象,忽然問:“那還有‘有言不信’呢?”
陳湯詭譎一笑:“這句卦辭,太後自然明白。”
太後想了想,無奈一笑。
“原來是這件事啊,湯,你可真是官迷心竅!嗬嗬,不過呢,校尉之職,據大將軍稟告,目前並無空缺。而且啊,大將軍也說了……”
太後停下來,看著陳湯。
陳湯心內焦急。根本不知道太後是有意還是無意?自己說“有言不信”,明明指的是太後破壞了自己與昭君的姻緣,搞得昭君現在根本不理睬自己。可是太後理解的“有言不信”,卻成了她答應自己升職校尉,現在沒有兌現。
好像太後的理解,也沒毛病。
至於太後破壞了自己的戀情,恐怕她根本不知道呢!
而且太後現在說話,怎麽也吞吞吐吐了?
聽到有關大將軍,陳湯的心裏就畏懼害怕,外加幾分焦急。
畢竟,皇帝可是要從霍光那裏奪取軍權的。如果自己升職校尉,哪怕是步兵校尉,自己也大可以跟皇帝報喜,告訴皇帝,萬一真的發生了不測之事,陛下還可以臨幸上林苑,那裏有臣的一千八百精兵護駕!
偏偏太後“拿殼子”(雲南話“吊胃口”之意)不往下說了。沒法子,陳湯隻好恭敬請教:
“太後,臣不知大將軍如何說的?”
太後看看陳湯,說出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休論大將軍如何說話,隻說你。若你果然盡忠盡職伺候好了本宮,難道一個校尉,本宮就給不出手?”
按理說,陳湯身為期門令,盡職盡忠伺候的,應該是皇上。
當然,皇太後也應該好生遵奉。
但現在太後的話,陳湯總覺得味道哪裏不對。
不應該先說伺候皇帝?
嗯,皇太後倫理上是皇帝的母親,當然可以把皇帝忽略不計。
暗暗責怪自己,怎麽變得主次不分了!琢磨太後的話幹嘛?趕緊當上校尉,就可以跟皇上邀功請賞,趁皇上高興,把賜婚的事情落實下來,新婚之夜,昭君還能責怪自己上次的鹹豬手不成?
哼,那時候,可是比摸一把更過分,是奪取昭君的身子!
是啊,何必計較昭君現在對自己的冷淡態度?隻要皇上開了金口,自己不就大功告成?
趕緊問太後:“小臣當然要對太後對皇上盡忠盡職啊,否則豈不是貳臣了?”
太後淡淡一笑:“你知道就好。對了,本宮讓你給皇上說做個太平天子,這句話,你說過了嗎?”
陳湯心中暗念僥幸,這句話,自己還真是給皇上說過了。
“小臣對太後的懿旨,自然不敢怠慢,早就跟皇上奏明了。”
太後迴過頭來看看陳湯:“皇上怎麽迴答?”
陳湯老老實實地迴答:“皇上說,如人豐物稔,四境平靖,當然要做個太平天子。”
太後“哼”了一聲。
按理說,皇上這個迴答並沒有毛病。
但太後並不滿意。
陳湯心裏不知把太後罵了多少次。
太後真是太陰險了,我不就說了句大實話嗎?
她還心心念念要轉運,哼,我看她隻能轉個背時運!
按理說陳湯隻是在心裏咒罵太後,太後應該是不知道的。可是,太監前來期門宣旨了。
太後召見。
陳湯前往長樂宮的路上,一直是心驚膽顫,但想到自己對太後隻是“腹誹”,根本沒有和任何人說起,太後應該完全不知道這段時間自己一直在詛咒她。
那麽為何要召見自己?
從性質來說,期門武士,那都是皇上的親隨,跟太後的關係也不大啊。
太後見到跪伏在地的陳湯,冷笑了一聲。
“湯,又過了這麽長時間了,本宮的氣運,到底轉了沒有?”
陳湯差點忘了這件事了,聽太後提起,心中一驚,卻又無奈得很。
看來,太後是把自己轉運的事情,完全寄托在陳湯身上了。
知道祖公那麽重要,還讓祖公丟了婆娘!
臉上可不敢呈現出絲毫不滿,反而堆著笑說道:“太後如今青春勃發,精力無限,臣還以為太後已經轉了運啦。”
太後看看他:“本宮隻覺得一天比一天老,哪裏來什麽青春勃發!”
陳湯心中好笑:誰讓你想出那麽損的點子來,拆散我們夫妻!
牢騷歸牢騷,還是要迴答太後的話。
“太後恕罪,臣倒是覺得,如果太後迫不及待地想轉運,何不占上一卦?”
太後看看他。
“你還會算卦?”
陳湯馬上把那六個銅錢拿了出來,隨手一拋,接在手中。
“臣向來用金錢卦,倒也不輸卜筮。”
太後微微一笑:“瞧你手法倒是熟練。好,你給本宮算一卦來試試。”
陳湯搖頭:“太後,恕臣直言,心誠則靈,否則,卜筮無功。”
太後一皺眉頭:“怎樣才算心誠?”
陳湯早有算計:“書雲,‘天道邇,惟循瑑,人安樂’,要說心誠,就要講究這個‘瑑’字,也就是要按照一定的規則去做事,那麽天人合一,自然安樂。”
《尚書》的話,太後倒是知道。
“你如此解讀,倒也新鮮。不過你這又與心誠何幹?”
陳湯隻好明說了:“循瑑,就是守天人之道、君臣之道甚至夫婦之道,不逾規矩,就是心誠。”
太後笑了:“這些道,何須本宮來守?你們臣子謹遵就是。”
陳湯不敢太著痕跡,隻好將銅錢交付太後。
太後手法也很熟練,看來很有擺攤算卦的潛質。
這當然也是陳湯的腹誹,他可不敢再胡亂說話了。
太後把六枚銅錢輕輕拋在桌上,自己看了看,皺起了眉頭。
“怎麽是個《困》卦?”
陳湯聞言心中一驚,連忙上前細看,上兌下坎,果然是個澤水困!
怎麽那麽巧?自己來到漢朝時占的那一卦,現在又被太後擺了出來!
不過也好,這一卦,自己再熟悉不過了,可以馬上給太後解說。
“太後,雖然是個‘困’卦,但卦辭卻是‘亨,貞,大人吉,無咎,有言不信’,太後當然是品德高尚的大人,當然雖處困境也能順利,因為太後品德高潔嘛。”
太後也記得些卦辭,仔細看著卦象,忽然問:“那還有‘有言不信’呢?”
陳湯詭譎一笑:“這句卦辭,太後自然明白。”
太後想了想,無奈一笑。
“原來是這件事啊,湯,你可真是官迷心竅!嗬嗬,不過呢,校尉之職,據大將軍稟告,目前並無空缺。而且啊,大將軍也說了……”
太後停下來,看著陳湯。
陳湯心內焦急。根本不知道太後是有意還是無意?自己說“有言不信”,明明指的是太後破壞了自己與昭君的姻緣,搞得昭君現在根本不理睬自己。可是太後理解的“有言不信”,卻成了她答應自己升職校尉,現在沒有兌現。
好像太後的理解,也沒毛病。
至於太後破壞了自己的戀情,恐怕她根本不知道呢!
而且太後現在說話,怎麽也吞吞吐吐了?
聽到有關大將軍,陳湯的心裏就畏懼害怕,外加幾分焦急。
畢竟,皇帝可是要從霍光那裏奪取軍權的。如果自己升職校尉,哪怕是步兵校尉,自己也大可以跟皇帝報喜,告訴皇帝,萬一真的發生了不測之事,陛下還可以臨幸上林苑,那裏有臣的一千八百精兵護駕!
偏偏太後“拿殼子”(雲南話“吊胃口”之意)不往下說了。沒法子,陳湯隻好恭敬請教:
“太後,臣不知大將軍如何說的?”
太後看看陳湯,說出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休論大將軍如何說話,隻說你。若你果然盡忠盡職伺候好了本宮,難道一個校尉,本宮就給不出手?”
按理說,陳湯身為期門令,盡職盡忠伺候的,應該是皇上。
當然,皇太後也應該好生遵奉。
但現在太後的話,陳湯總覺得味道哪裏不對。
不應該先說伺候皇帝?
嗯,皇太後倫理上是皇帝的母親,當然可以把皇帝忽略不計。
暗暗責怪自己,怎麽變得主次不分了!琢磨太後的話幹嘛?趕緊當上校尉,就可以跟皇上邀功請賞,趁皇上高興,把賜婚的事情落實下來,新婚之夜,昭君還能責怪自己上次的鹹豬手不成?
哼,那時候,可是比摸一把更過分,是奪取昭君的身子!
是啊,何必計較昭君現在對自己的冷淡態度?隻要皇上開了金口,自己不就大功告成?
趕緊問太後:“小臣當然要對太後對皇上盡忠盡職啊,否則豈不是貳臣了?”
太後淡淡一笑:“你知道就好。對了,本宮讓你給皇上說做個太平天子,這句話,你說過了嗎?”
陳湯心中暗念僥幸,這句話,自己還真是給皇上說過了。
“小臣對太後的懿旨,自然不敢怠慢,早就跟皇上奏明了。”
太後迴過頭來看看陳湯:“皇上怎麽迴答?”
陳湯老老實實地迴答:“皇上說,如人豐物稔,四境平靖,當然要做個太平天子。”
太後“哼”了一聲。
按理說,皇上這個迴答並沒有毛病。
但太後並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