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替身
滇王老莊,日寇匈奴都要打 作者:海釣綠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了陳湯轉述皇帝做“太平天子”的答複,太後並不滿意。
“哼,他做太平天子就好。至於人豐物稔,四境平靖,自有大將軍、丞相和光祿大夫他們一幫臣子操勞,何須皇帝多慮?”
陳湯心裏雪亮。
原來太後說的這個“太平天子”,就是啥也別幹!
說直接點,屍位素餐!
但他了解的皇帝,其實還是想有一番作為的。
雖然頂撞太後肯定結果不妙,但陳湯還是想問清楚話:“太後,小臣愚昧,如果皇上乾綱獨斷興利除弊,做出了驚天動地的業績,豈不甚好?”
太後想起了大將軍外公的話,淡淡一笑:“他?嗬嗬,興利除弊,利國利民,自然好得很,那可不僅僅是太平天子,更是一位賢君明君啦。”
陳湯隨口問道:“那皇上成了賢君明君,不是更好嗎?”
太後飲了口茶,慢慢反問:“你說,本宮既然身為皇太後,豈有不盼望皇帝大有作為之理?”
放下茶杯,接著說道:“乾綱獨斷,嗬嗬,當然甚好。不過,君為臣綱,他自己做到了嗎?什麽仄注冠,什麽九旒冕,什麽虎豹相鬥。所以本宮啊,也不指望他有多大作為,隻盼他做個太平天子吧!”
陳湯明白了,皇帝的一舉一動,太後都給他記著賬呢。
覺得皇帝不像個賢君明君,這才提出最低要求,做個太平天子。
他可不知道,這不僅僅是太後的意思,還是大將軍的意思。
太後懶懶的說道:“這些話,你迴頭都可以稟告皇帝,當然,有些話你不敢說,那就不說也罷。”
意思也很明白,太後的話,並不準備瞞著皇帝。哪些該說,哪些不該說,都由陳湯做主。
陳湯見太後情緒有些散漫,現在再提當校尉的事,不知道是否合適?
嗯,還是先迴到“困卦”吧,有時候話趕話,也就順帶說出當校尉的話了。如果現在生硬的提出,怕是一無所獲。
“對了,太後,這爻辭,小臣尚未解釋呢。”
喜歡這些虛無縹緲卻又帶些神秘色彩的東西,大概是女性的通病吧,太後也不例外。
“嗬嗬,湯,這爻辭,本宮倒是記不清了。你且說來。”
太後居然自承“記不清”,很有些損害“天縱聰慧”的偉大形象啊。不過,這句話倒是很接地氣了。
陳湯連忙把自己早就背熟的爻辭說了出來:“臣覺得,上爻的爻辭最能說明問題。”
太後點點頭:“那上爻,又怎麽說?”
陳湯連忙說道:“困於葛藟,於臲卼,動悔有悔,征吉。”
怕太後不懂,連說帶比劃,給太後好好解釋了一遍。
其實是陳湯的小心眼。
太後讓昭君對自己懷恨在心,現在都不理睬自己。那麽自己也把太後放到“臲卼”上去,讓她嚐嚐站在高處下不來的尷尬和緊張。
太後馬上叫那個叫阿秀的宮令取來《周易》,查看了“困卦”的爻辭,這才微微點頭。
“湯,你倒是深通周易了。”
放下書,太後起身走到窗前,注視著院子裏的花紅柳綠,忽然歎息道:“湯,既然本宮已經困於這葛藟、臲卼,卻又‘動悔有悔’,那真是難辦了。”
陳湯也隻有苦笑。
苦笑的原因不想告訴太後。
自己何嚐沒有太後這一問?受困之後,卻不許動!那豈不是要一直受困下去嗎?
“太後容秉,據小臣看來,要想脫困,恐怕隻能指望貴人相救了。隻是,太後已經是至尊,誰還當得起太後的貴人?所以此事真正難解。”
太後沒有迴頭,她當然知道,的確有人比自己地位還高。
外公霍光。
在閉門行禮的時候,位置比自己還高。
難道,天意要外祖父來拯救自己脫離困境?
但是自己的困境,是一個皇太後的困境,是禮教約束的困境,是不可能擺脫的困境。
讓外公來幫自己擺脫禮教束縛,不當寡婦太後?
想都不要想。
卦象說的實在太準了,讓太後無法不信。
“困於臲卼”。
可不就是太後的困境嗎?地位極其崇高,卻不能自由,更不能爭取自身幸福。
因為“動悔有悔”。
那肯定啊,自己要是想擺脫困境,是不做太後了嗎?還是不顧禮教約束,自己去追尋幸福?那樣的話,一旦事泄,自己的處境哪裏是“後悔”就能概括的!
後悔都來不及!
悔之晚矣!
陳湯看著太後陷入了沉思,馬上冒出來一個鬼主意。
“太後自己不便行動,何不命小臣先動一動?”
太後沒有迴頭,心裏馬上明白陳湯要出鬼主意了。
決定不聽。
“好啊,你說的也有道理,讓別人先替本宮行動一下,看看究竟有什麽後悔的?”
這已經與陳湯的想法大相徑庭了。
陳湯的想法,是讓太後允許自己與昭君成婚,算是幫助太後“動一動”。
太後直接把他的主意堵迴去,連聽都不要聽。
太後既然“天縱聰慧”,當然有自己的法子。
找個替死鬼。
說文明點,找個替身。
她已經想好了,這個替身,就是昭君。
昭君如果能替自己打開困境,自己也不惜讓她嫁給陳湯。
反正隻是個“上家人子”,扔掉也無所謂。
如果昭君真的遇到不測,昭君後悔都來不及呢?
還是剛才那個答案,上家人子,是死是活無所謂。
想清楚了辦法,太後迴到坐席,讓尚儀去把昭君叫來。
陳湯聽得清清楚楚,心中不覺大喜。
自己這個“動一動”的建議果然有效!太後馬上明白了,已經派人去叫昭君了!
這麽快就叫昭君跟自己成婚?
太快了吧,我是不是該準備一下?或者,通知一下好友們來喝喜酒?比如叫上我的兄弟們,義陽侯傅介子、馮奉世還有新任的右司馬穀吉,讓他們一齊來看看,我娶了一個美如天仙的老婆!
胡思亂想正在進行中,聽見環佩聲響,那尚儀已經帶了昭君過來了。
昭君連忙向太後行禮,卻對陳湯視若無物。
昭君的冷淡態度,並不出乎陳湯意外,但他不以為然。
哼,讓你先看不見我,等太後一宣布,我倒要看看你什麽表情!
不要太驚喜哦,感謝祖公就行了。
太後真的宣布了。
“哼,他做太平天子就好。至於人豐物稔,四境平靖,自有大將軍、丞相和光祿大夫他們一幫臣子操勞,何須皇帝多慮?”
陳湯心裏雪亮。
原來太後說的這個“太平天子”,就是啥也別幹!
說直接點,屍位素餐!
但他了解的皇帝,其實還是想有一番作為的。
雖然頂撞太後肯定結果不妙,但陳湯還是想問清楚話:“太後,小臣愚昧,如果皇上乾綱獨斷興利除弊,做出了驚天動地的業績,豈不甚好?”
太後想起了大將軍外公的話,淡淡一笑:“他?嗬嗬,興利除弊,利國利民,自然好得很,那可不僅僅是太平天子,更是一位賢君明君啦。”
陳湯隨口問道:“那皇上成了賢君明君,不是更好嗎?”
太後飲了口茶,慢慢反問:“你說,本宮既然身為皇太後,豈有不盼望皇帝大有作為之理?”
放下茶杯,接著說道:“乾綱獨斷,嗬嗬,當然甚好。不過,君為臣綱,他自己做到了嗎?什麽仄注冠,什麽九旒冕,什麽虎豹相鬥。所以本宮啊,也不指望他有多大作為,隻盼他做個太平天子吧!”
陳湯明白了,皇帝的一舉一動,太後都給他記著賬呢。
覺得皇帝不像個賢君明君,這才提出最低要求,做個太平天子。
他可不知道,這不僅僅是太後的意思,還是大將軍的意思。
太後懶懶的說道:“這些話,你迴頭都可以稟告皇帝,當然,有些話你不敢說,那就不說也罷。”
意思也很明白,太後的話,並不準備瞞著皇帝。哪些該說,哪些不該說,都由陳湯做主。
陳湯見太後情緒有些散漫,現在再提當校尉的事,不知道是否合適?
嗯,還是先迴到“困卦”吧,有時候話趕話,也就順帶說出當校尉的話了。如果現在生硬的提出,怕是一無所獲。
“對了,太後,這爻辭,小臣尚未解釋呢。”
喜歡這些虛無縹緲卻又帶些神秘色彩的東西,大概是女性的通病吧,太後也不例外。
“嗬嗬,湯,這爻辭,本宮倒是記不清了。你且說來。”
太後居然自承“記不清”,很有些損害“天縱聰慧”的偉大形象啊。不過,這句話倒是很接地氣了。
陳湯連忙把自己早就背熟的爻辭說了出來:“臣覺得,上爻的爻辭最能說明問題。”
太後點點頭:“那上爻,又怎麽說?”
陳湯連忙說道:“困於葛藟,於臲卼,動悔有悔,征吉。”
怕太後不懂,連說帶比劃,給太後好好解釋了一遍。
其實是陳湯的小心眼。
太後讓昭君對自己懷恨在心,現在都不理睬自己。那麽自己也把太後放到“臲卼”上去,讓她嚐嚐站在高處下不來的尷尬和緊張。
太後馬上叫那個叫阿秀的宮令取來《周易》,查看了“困卦”的爻辭,這才微微點頭。
“湯,你倒是深通周易了。”
放下書,太後起身走到窗前,注視著院子裏的花紅柳綠,忽然歎息道:“湯,既然本宮已經困於這葛藟、臲卼,卻又‘動悔有悔’,那真是難辦了。”
陳湯也隻有苦笑。
苦笑的原因不想告訴太後。
自己何嚐沒有太後這一問?受困之後,卻不許動!那豈不是要一直受困下去嗎?
“太後容秉,據小臣看來,要想脫困,恐怕隻能指望貴人相救了。隻是,太後已經是至尊,誰還當得起太後的貴人?所以此事真正難解。”
太後沒有迴頭,她當然知道,的確有人比自己地位還高。
外公霍光。
在閉門行禮的時候,位置比自己還高。
難道,天意要外祖父來拯救自己脫離困境?
但是自己的困境,是一個皇太後的困境,是禮教約束的困境,是不可能擺脫的困境。
讓外公來幫自己擺脫禮教束縛,不當寡婦太後?
想都不要想。
卦象說的實在太準了,讓太後無法不信。
“困於臲卼”。
可不就是太後的困境嗎?地位極其崇高,卻不能自由,更不能爭取自身幸福。
因為“動悔有悔”。
那肯定啊,自己要是想擺脫困境,是不做太後了嗎?還是不顧禮教約束,自己去追尋幸福?那樣的話,一旦事泄,自己的處境哪裏是“後悔”就能概括的!
後悔都來不及!
悔之晚矣!
陳湯看著太後陷入了沉思,馬上冒出來一個鬼主意。
“太後自己不便行動,何不命小臣先動一動?”
太後沒有迴頭,心裏馬上明白陳湯要出鬼主意了。
決定不聽。
“好啊,你說的也有道理,讓別人先替本宮行動一下,看看究竟有什麽後悔的?”
這已經與陳湯的想法大相徑庭了。
陳湯的想法,是讓太後允許自己與昭君成婚,算是幫助太後“動一動”。
太後直接把他的主意堵迴去,連聽都不要聽。
太後既然“天縱聰慧”,當然有自己的法子。
找個替死鬼。
說文明點,找個替身。
她已經想好了,這個替身,就是昭君。
昭君如果能替自己打開困境,自己也不惜讓她嫁給陳湯。
反正隻是個“上家人子”,扔掉也無所謂。
如果昭君真的遇到不測,昭君後悔都來不及呢?
還是剛才那個答案,上家人子,是死是活無所謂。
想清楚了辦法,太後迴到坐席,讓尚儀去把昭君叫來。
陳湯聽得清清楚楚,心中不覺大喜。
自己這個“動一動”的建議果然有效!太後馬上明白了,已經派人去叫昭君了!
這麽快就叫昭君跟自己成婚?
太快了吧,我是不是該準備一下?或者,通知一下好友們來喝喜酒?比如叫上我的兄弟們,義陽侯傅介子、馮奉世還有新任的右司馬穀吉,讓他們一齊來看看,我娶了一個美如天仙的老婆!
胡思亂想正在進行中,聽見環佩聲響,那尚儀已經帶了昭君過來了。
昭君連忙向太後行禮,卻對陳湯視若無物。
昭君的冷淡態度,並不出乎陳湯意外,但他不以為然。
哼,讓你先看不見我,等太後一宣布,我倒要看看你什麽表情!
不要太驚喜哦,感謝祖公就行了。
太後真的宣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