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昭君升職
滇王老莊,日寇匈奴都要打 作者:海釣綠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湯在等著太後喜氣洋洋地大聲宣布,王昭君嫁給自己。可是太後的聲音卻波瀾不驚,非常平淡。
“阿秀,升她做個尚食。”
看著昭君喜出望外地叩頭謝禮,陳湯心中一片詫異,外加失落。
經秋的樹葉紛紛落下,隻留下光禿禿的枝幹。
什麽?不是讓昭君嫁給我?
反而是給昭君升職?
不是,憑什麽啊?就像我陳湯,不也是給陛下立了多少功勞,才撈到了“尚食令”嗎?之後又奉旨進入期門武士之列,又因為幫傅介子說話而受到大將軍青睞,才當上了期門令。
昭君,有什麽功勞?
難道就是替太後被我摸了一把?
是啦,太後剛才說過,“讓別人替本宮動”,原來是這樣,讓昭君替太後動一動!
且慢,“動一動”的那隻手,是我陳湯的好吧?
怎麽不讓我當校尉,反而是給昭君升官?
不過太後下一句話,又讓陳湯有了興奮的感覺。
“昭君,升你做了尚食,其中也有湯的推舉。你也該謝謝他。”
太後果然“天縱聰慧”啊,果然公平到家啊,居然還記得我陳湯,讓昭君感謝我!
雖然我剛才什麽也沒說,更沒說過要推舉昭君升職,但太後都說我推舉了,那我當然是昭君升職的恩人嘛。
昭君要對我千恩萬謝了,我該怎麽迴答?
她以前不許我自稱“為夫”,現在當著太後,恐怕更不能這樣自稱。
嗯,可以這樣說:不用謝啦,以後咱們都是一家子嘛,謝啥?
凸顯出自己的男人氣概,順便展望一下咱倆今後的大好生活。
可惜王昭君根本沒有感謝陳湯的意思。麵向太後堅定哀求:
“請陛下恕罪,能成為六尚之一,昭君感激陛下之情,無窮無盡。但期門令有辱妾之惡行,昭君雖然無力報仇,卻也永不原諒他,更不會謝他!”
太後一愣。
心想我這惡作劇,可真是讓昭君徹底恨上陳湯了。
這樣的結果好嗎?好像也不錯嘛。
微微一笑。
“既如此,你就先去準備一下午膳。”
本來以為自己違忤了太後旨意,說不定太後也會撤銷對自己的升職,但聽太後語氣,對於自己是否感謝陳湯,也是不以為意。
昭君滿身鬆快,趕緊奉旨去往長安廚,準備太後的午膳。
升了職務,不用苦巴巴地每天做清潔衛生,自然開心得很。更重要的,是自己當麵表明了對羞辱自己的男人,我王昭君是女人,而女人是記仇的。
謝他?
休想!
每次一想到那個不堪迴首的夜晚,昭君就忍不住默默流淚,一個女孩子,當眾被陳湯淩辱,而且陳湯還滿臉陶醉!
壞透了!
以前就沒發現陳湯原來這麽壞!
不必聽他辯解,自己都知道,肯定他會說“太後旨意,我也沒法子”之類的廢話。
哼,手長在你身上,你不伸手,難道太後還能捉著你的手來行不軌?
還有陳湯那張嘴,平時說的天花亂墜,能言善辯,可是太後一個旨意,他居然不做辯解,寧可看著妾在眾人麵前丟臉,也不說一句話來維護妾!
這樣齷齪的心思,“呸”他一百遍都不解恨!
留在長信殿的陳湯,心裏就像麻繩纏著野草,枝節橫生又落葉飛舞,亂成一片。
現在總算知道了,自己那天晚上伸手一摸,闖了多大的禍。
昭君與自己,算是徹底決裂、再也沒戲了。
剛才還幻想著太後宣布昭君嫁給自己,然後一通熱鬧婚宴,最後如願所償把昭君擁入洞房。
等到明天,成了新嫁娘的昭君,還會記恨自己當眾輕薄她?那不笑話嗎?
完了,現在昭君寧可違背太後的旨意,也不向自己道謝!
她對自己的仇視,怕是太液池也裝不下吧!
唉,太後您那麽大威權,就不會逼著昭君道謝嗎?
今天陳湯可是幫您解釋了那麽多卦象,費幹了口中唾沫啊,不念功勞念苦勞,如果不是我陳湯盡心竭力解釋“困卦”,昭君她、她能升職嗎?
當了尚食的昭君,與自己地位相抗衡,還會崇拜自己?
亂七八糟想了一通,忽然聽見太後問話:
“湯,想什麽呢?”
陳湯腦筋很快,馬上迴答:“稟告太後,小臣隻是在想,這轉運的事,真是太徹底了。現在不但太後轉運了,影響之下,連昭君都轉運了。”
意思表達的很清楚,轉運這事吧,到此為止,可別再拿著我折騰了。
那麽漂亮的老婆,都生生被您給折騰沒了。
太後品了口茶才問:“那你呢?是當個期門令算轉運呢,還是當上校尉才算轉運?”
太後的問話總是那麽猝不及防,還好陳湯反應快:“稟告太後,隻要為太後和皇上盡職盡忠,不論幹了什麽差事,小臣的運氣,必然都是順風順水的。”
一番應答,倒也合情合理,總算安全離開了長信殿,迴到了期門。
馬上被弟兄們圍住了。
陳湯心裏很沮喪。
我又當不了新郎官了,還圍著我幹嘛!圍著我,我也給不出喜糖啊。
但是很快明白了,皇帝跟大將軍發生了劇烈衝突!要陳湯趕緊去宣室殿。
陳湯苦著臉跑向宣室殿。
一路上不停地琢磨,雖然皇上跟大將軍有些分歧,但也就是麵和心不和吧,起碼還有君臣禮儀管著啊,君為臣綱嘛。
什麽事情,能讓大將軍不顧君臣禮儀,居然與皇上當麵爭執?
心裏猛然一跳:哎呀,糟糕,莫非大將軍已經決定要把皇帝拉下馬了?
那不就是篡逆嘛!
典型的篡逆!
不行,如果那樣,我該迴去召集期門武士,為皇帝的寶座而奮戰!
趕緊向期門跑去,但馬上又停住腳步。
分析已知軍情:
剛才期門兄弟們說的,好像沒那麽嚴重。隻是說大將軍與皇上爭執不下。
如果大將軍並沒有篡逆,自己帶著幾百個期門武士衝入宣室殿,大將軍的腦袋掉不掉不知道,自己的腦袋十有八九要搬家。
帶兵衝擊宣室殿,還敢說誰是叛逆?
陳湯才是叛逆!
好像已經看見皇帝那沮喪的樣子:陳湯啊,受誅吧,趕緊去奈何橋喝下孟婆湯,記著,趁熱喝,忘性才大。
陳湯趕緊牢牢站住。
宮裏頭的事情,絕不能憑想象憑推理去應對。
必須眼見為實,弄得實實在在了,才能采取行動。
稍有不慎,腦袋搬家!
再次折轉方向,向宣室殿奔去。
邊跑邊提醒自己,一定要弄清楚情況,再采取行動。還有就是,皇帝和大將軍,那就好比兩頭巨獸,自己一個可憐的小兔子,一定要量力而行。
很奇怪,皇帝與大將軍爭執,自己人微言輕,能起什麽作用?
趕到宣室殿,發現情況與自己的想象果然相差甚遠。
身為期門令,可以進入宣室殿承擔警衛任務,所以陳湯很快進入大殿,也很快弄清了情況。
皇帝正在寶座上生氣:“那你說,誰是朕的父親?”
“阿秀,升她做個尚食。”
看著昭君喜出望外地叩頭謝禮,陳湯心中一片詫異,外加失落。
經秋的樹葉紛紛落下,隻留下光禿禿的枝幹。
什麽?不是讓昭君嫁給我?
反而是給昭君升職?
不是,憑什麽啊?就像我陳湯,不也是給陛下立了多少功勞,才撈到了“尚食令”嗎?之後又奉旨進入期門武士之列,又因為幫傅介子說話而受到大將軍青睞,才當上了期門令。
昭君,有什麽功勞?
難道就是替太後被我摸了一把?
是啦,太後剛才說過,“讓別人替本宮動”,原來是這樣,讓昭君替太後動一動!
且慢,“動一動”的那隻手,是我陳湯的好吧?
怎麽不讓我當校尉,反而是給昭君升官?
不過太後下一句話,又讓陳湯有了興奮的感覺。
“昭君,升你做了尚食,其中也有湯的推舉。你也該謝謝他。”
太後果然“天縱聰慧”啊,果然公平到家啊,居然還記得我陳湯,讓昭君感謝我!
雖然我剛才什麽也沒說,更沒說過要推舉昭君升職,但太後都說我推舉了,那我當然是昭君升職的恩人嘛。
昭君要對我千恩萬謝了,我該怎麽迴答?
她以前不許我自稱“為夫”,現在當著太後,恐怕更不能這樣自稱。
嗯,可以這樣說:不用謝啦,以後咱們都是一家子嘛,謝啥?
凸顯出自己的男人氣概,順便展望一下咱倆今後的大好生活。
可惜王昭君根本沒有感謝陳湯的意思。麵向太後堅定哀求:
“請陛下恕罪,能成為六尚之一,昭君感激陛下之情,無窮無盡。但期門令有辱妾之惡行,昭君雖然無力報仇,卻也永不原諒他,更不會謝他!”
太後一愣。
心想我這惡作劇,可真是讓昭君徹底恨上陳湯了。
這樣的結果好嗎?好像也不錯嘛。
微微一笑。
“既如此,你就先去準備一下午膳。”
本來以為自己違忤了太後旨意,說不定太後也會撤銷對自己的升職,但聽太後語氣,對於自己是否感謝陳湯,也是不以為意。
昭君滿身鬆快,趕緊奉旨去往長安廚,準備太後的午膳。
升了職務,不用苦巴巴地每天做清潔衛生,自然開心得很。更重要的,是自己當麵表明了對羞辱自己的男人,我王昭君是女人,而女人是記仇的。
謝他?
休想!
每次一想到那個不堪迴首的夜晚,昭君就忍不住默默流淚,一個女孩子,當眾被陳湯淩辱,而且陳湯還滿臉陶醉!
壞透了!
以前就沒發現陳湯原來這麽壞!
不必聽他辯解,自己都知道,肯定他會說“太後旨意,我也沒法子”之類的廢話。
哼,手長在你身上,你不伸手,難道太後還能捉著你的手來行不軌?
還有陳湯那張嘴,平時說的天花亂墜,能言善辯,可是太後一個旨意,他居然不做辯解,寧可看著妾在眾人麵前丟臉,也不說一句話來維護妾!
這樣齷齪的心思,“呸”他一百遍都不解恨!
留在長信殿的陳湯,心裏就像麻繩纏著野草,枝節橫生又落葉飛舞,亂成一片。
現在總算知道了,自己那天晚上伸手一摸,闖了多大的禍。
昭君與自己,算是徹底決裂、再也沒戲了。
剛才還幻想著太後宣布昭君嫁給自己,然後一通熱鬧婚宴,最後如願所償把昭君擁入洞房。
等到明天,成了新嫁娘的昭君,還會記恨自己當眾輕薄她?那不笑話嗎?
完了,現在昭君寧可違背太後的旨意,也不向自己道謝!
她對自己的仇視,怕是太液池也裝不下吧!
唉,太後您那麽大威權,就不會逼著昭君道謝嗎?
今天陳湯可是幫您解釋了那麽多卦象,費幹了口中唾沫啊,不念功勞念苦勞,如果不是我陳湯盡心竭力解釋“困卦”,昭君她、她能升職嗎?
當了尚食的昭君,與自己地位相抗衡,還會崇拜自己?
亂七八糟想了一通,忽然聽見太後問話:
“湯,想什麽呢?”
陳湯腦筋很快,馬上迴答:“稟告太後,小臣隻是在想,這轉運的事,真是太徹底了。現在不但太後轉運了,影響之下,連昭君都轉運了。”
意思表達的很清楚,轉運這事吧,到此為止,可別再拿著我折騰了。
那麽漂亮的老婆,都生生被您給折騰沒了。
太後品了口茶才問:“那你呢?是當個期門令算轉運呢,還是當上校尉才算轉運?”
太後的問話總是那麽猝不及防,還好陳湯反應快:“稟告太後,隻要為太後和皇上盡職盡忠,不論幹了什麽差事,小臣的運氣,必然都是順風順水的。”
一番應答,倒也合情合理,總算安全離開了長信殿,迴到了期門。
馬上被弟兄們圍住了。
陳湯心裏很沮喪。
我又當不了新郎官了,還圍著我幹嘛!圍著我,我也給不出喜糖啊。
但是很快明白了,皇帝跟大將軍發生了劇烈衝突!要陳湯趕緊去宣室殿。
陳湯苦著臉跑向宣室殿。
一路上不停地琢磨,雖然皇上跟大將軍有些分歧,但也就是麵和心不和吧,起碼還有君臣禮儀管著啊,君為臣綱嘛。
什麽事情,能讓大將軍不顧君臣禮儀,居然與皇上當麵爭執?
心裏猛然一跳:哎呀,糟糕,莫非大將軍已經決定要把皇帝拉下馬了?
那不就是篡逆嘛!
典型的篡逆!
不行,如果那樣,我該迴去召集期門武士,為皇帝的寶座而奮戰!
趕緊向期門跑去,但馬上又停住腳步。
分析已知軍情:
剛才期門兄弟們說的,好像沒那麽嚴重。隻是說大將軍與皇上爭執不下。
如果大將軍並沒有篡逆,自己帶著幾百個期門武士衝入宣室殿,大將軍的腦袋掉不掉不知道,自己的腦袋十有八九要搬家。
帶兵衝擊宣室殿,還敢說誰是叛逆?
陳湯才是叛逆!
好像已經看見皇帝那沮喪的樣子:陳湯啊,受誅吧,趕緊去奈何橋喝下孟婆湯,記著,趁熱喝,忘性才大。
陳湯趕緊牢牢站住。
宮裏頭的事情,絕不能憑想象憑推理去應對。
必須眼見為實,弄得實實在在了,才能采取行動。
稍有不慎,腦袋搬家!
再次折轉方向,向宣室殿奔去。
邊跑邊提醒自己,一定要弄清楚情況,再采取行動。還有就是,皇帝和大將軍,那就好比兩頭巨獸,自己一個可憐的小兔子,一定要量力而行。
很奇怪,皇帝與大將軍爭執,自己人微言輕,能起什麽作用?
趕到宣室殿,發現情況與自己的想象果然相差甚遠。
身為期門令,可以進入宣室殿承擔警衛任務,所以陳湯很快進入大殿,也很快弄清了情況。
皇帝正在寶座上生氣:“那你說,誰是朕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