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我爹是誰
滇王老莊,日寇匈奴都要打 作者:海釣綠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見皇上如此絕望的吼叫,陳湯又是好笑又是憐憫。
不知道皇上受了多大的氣?
不知道大將軍剛才怎麽氣皇上的?居然能夠把一個成年男人氣得連自己的爹是誰都搞不清了。
皇上看來真是委屈到家了。
大將軍的聲音冷冰冰的:“陛下,臣再說一遍!如今陛下既然以國為家,便不可再以生父為父!這個道理,朝廷文武百官,沒有不清楚的吧?”
霍光的眼光冷冰冰掃視群臣,頓時群臣一片點頭,就像狂風吹過草地。
霍光迴過頭看看皇帝:“所以,陛下既然從孝昭皇帝那裏繼承大統,當然隻能以孝昭皇帝為父,以上官太後為母!至於陛下的生父,隻能稱‘昌邑王劉髆’,他的牌位上,不能再稱之為‘先父’!”
霍光走上前一步:“臣再次奏上,以孝昭皇帝為父,此乃國法禮製,如果陛下確定要向劉髆自稱‘孝子皇帝’,那麽可以改為‘孝子’兩字。”
這句話如雷貫耳。
連陳湯都聽明白了。
一定要當劉髆的兒子,也可以,但是“皇帝”倆字,沒了!
霍光說的明明白白:要麽遵從國法禮製,認孝昭皇帝為父;要麽還當生父劉髆的兒子,那就別當皇帝了!
好家夥,大將軍果然要廢掉皇帝了!
丙吉等人當然更清楚,馬上一起上奏:“臣等恭請陛下任從國法禮製,以孝昭皇帝為父!”
宗正劉德連忙進諫:“陛下,可用詔書派人持節前往祭祀,用少牢之禮,稱先王為伯父。如此,可謂禮、孝兩全。”
皇帝看看白胡子宗正,瞠目結舌。
自己的親爹,就這麽莫名其妙變成了“伯父”!這誰受得了啊?
更何況,完全是藐視自己這個天子的權威嘛!
朕的天子威儀何在?啊?何在!
但是眼下的局麵,大有失控的可能,繼續與霍光硬剛,人家剛才已經隻稱自己“孝子”,硬生生把“皇帝”倆字給去掉了。
用意昭然!
幸好,丙吉等眾臣,現在還是稱自己為“陛下”,白胡子宗正更是給出了解決方案。
隻是稱父為伯,心裏這口氣,怎麽都咽不下去啊!
我還是大漢至尊呢,就連親爹都保不住?
丟人啊!
宣室殿裏,一片寂靜,真是掉下一根針都能聽得見。
霍光、張安世、丙吉,白胡子宗正、黑胡子少府,還有右將軍霍禹、中郎將霍雲、侍中霍山等一群霍家子弟,全都靜靜等著皇帝的最後決定。
陳湯看看未央宮衛尉,那位度遼將軍範明友,自己的頂頭上司,是霍光的女婿。
心裏默默想到,就霍家這個陣勢,皇帝你就從了吧。
皇帝重重歎了口氣。
所有人都看著他。
等著皇帝決定,是迴昌邑去當孝子,還是留在未央宮當皇帝?
皇帝不看霍家的任何人,隻是把目光投向白胡子宗正:“準卿所奏。命期門令陳湯持節馳迴昌邑,祭祀……伯父。”
無論如何,先父的名諱,還是無法出口。
好在大將軍沒有要皇帝說出“劉髆”這倆字的要求。
隻要皇帝服從禮製國法,他倒是也不想再難為皇帝。
畢竟說到底,今天這場硬碰硬的衝突,大將軍已經完勝皇帝了。在霍光心中,隻要今後皇帝老老實實地做“太平天子”,那就萬事幹休。
散朝以後,陳湯默默走到禦座之前。
皇帝沒有讓他專門留下來,但陳湯知道,現在皇帝一肚子苦水要倒,自己應該接住皇帝倒出來的苦水。
誰叫自己是皇帝的心腹呢。
皇帝很久才把目光轉向陳湯。
“湯啊,今天的事,你有何看法?”
身為皇帝,連親爹都不能認,劉賀心中有多憋屈,就不用說了。
陳湯要做的,是趕緊幫皇帝分析敵情。
“陛下,臣冒昧,覺得大將軍雖然氣焰囂張,但也還不敢逾越禮製國法,時刻以禮製國法為限。以此看來,大將軍未必有不臣之心。”
劉賀也隻有苦笑了。
這個陳湯,畢竟隻是小吏,政治鬥爭經驗嚴重不足。
“那麽你覺得,湯,要怎麽做,才算是不臣之心?”
陳湯有點懵,不知如何迴答。
不論前世還是今生,他都沒有做過“不臣”。
見陳湯無言以對,劉賀緩緩說道:“不臣,並非一件事就表現出反意,就表現出悖逆。就如毒草的幼苗,起初在朝陽下看,不也是金黃剔透嘛。二臣也是有個逐漸積累的過程!當他發現一件、兩件、三件甚至更多的事,都是他做主,朕卻隻能服從!你說說,他那顆不臣之心,還按捺得住的嗎?”
陳湯隻能承認,皇帝分析的是有道理的。
“陛下,是說防微杜漸?”
劉賀搖搖頭:“你在胡說些什麽啊。現在已經在朝堂上高聲咆哮,而且得到群臣擁護,這還是微?這還是漸?湯,你真的……”
“真的”什麽,皇帝沒有繼續說,大概覺得沒必要說下去了。
陳湯已經明白了。
“是,陛下,小臣理解能力太差,辜負聖恩了。”
劉賀的眼光呆滯下來。
霍光有那麽多朝臣幫忙,自己隻有一個陳湯,卻還看不透霍光的用意。
霍光敢於在宣室殿上猖狂,用意就是打掉皇帝的威嚴。
皇帝的威信下降,霍光的威信就上升。此消彼長,霍光篡權的時間,已經不遠了。
見皇帝沉默不語,陳湯決定讓皇帝振奮一下。
“陛下,臣倒是有半個好消息。”
果然吸引了皇帝的注意。
很有些無奈地看看陳湯:“怎麽隻有半個?”
心裏想著,這陳湯,看來終究不堪大用啊。
但是不用他,還有誰呢?
不知道王中尉現在何處?
陳湯說話了:“啟稟陛下,太後答應給臣做校尉了。”
皇帝眼睛閃出一絲亮光。
果然是好消息!
如果心腹掌握了兵權,一部分兵權,自己在朝堂上的聲勢,也會有所增強吧!
但剛剛說,隻是半個?
“說完。”
陳湯囁嚅著說:“太後雖有此意,但好像大將軍不同意。”
皇帝點了點頭。
大將軍不同意,這並不算意料之外。
不過,劉賀好像發現了一線希望。
不知道皇上受了多大的氣?
不知道大將軍剛才怎麽氣皇上的?居然能夠把一個成年男人氣得連自己的爹是誰都搞不清了。
皇上看來真是委屈到家了。
大將軍的聲音冷冰冰的:“陛下,臣再說一遍!如今陛下既然以國為家,便不可再以生父為父!這個道理,朝廷文武百官,沒有不清楚的吧?”
霍光的眼光冷冰冰掃視群臣,頓時群臣一片點頭,就像狂風吹過草地。
霍光迴過頭看看皇帝:“所以,陛下既然從孝昭皇帝那裏繼承大統,當然隻能以孝昭皇帝為父,以上官太後為母!至於陛下的生父,隻能稱‘昌邑王劉髆’,他的牌位上,不能再稱之為‘先父’!”
霍光走上前一步:“臣再次奏上,以孝昭皇帝為父,此乃國法禮製,如果陛下確定要向劉髆自稱‘孝子皇帝’,那麽可以改為‘孝子’兩字。”
這句話如雷貫耳。
連陳湯都聽明白了。
一定要當劉髆的兒子,也可以,但是“皇帝”倆字,沒了!
霍光說的明明白白:要麽遵從國法禮製,認孝昭皇帝為父;要麽還當生父劉髆的兒子,那就別當皇帝了!
好家夥,大將軍果然要廢掉皇帝了!
丙吉等人當然更清楚,馬上一起上奏:“臣等恭請陛下任從國法禮製,以孝昭皇帝為父!”
宗正劉德連忙進諫:“陛下,可用詔書派人持節前往祭祀,用少牢之禮,稱先王為伯父。如此,可謂禮、孝兩全。”
皇帝看看白胡子宗正,瞠目結舌。
自己的親爹,就這麽莫名其妙變成了“伯父”!這誰受得了啊?
更何況,完全是藐視自己這個天子的權威嘛!
朕的天子威儀何在?啊?何在!
但是眼下的局麵,大有失控的可能,繼續與霍光硬剛,人家剛才已經隻稱自己“孝子”,硬生生把“皇帝”倆字給去掉了。
用意昭然!
幸好,丙吉等眾臣,現在還是稱自己為“陛下”,白胡子宗正更是給出了解決方案。
隻是稱父為伯,心裏這口氣,怎麽都咽不下去啊!
我還是大漢至尊呢,就連親爹都保不住?
丟人啊!
宣室殿裏,一片寂靜,真是掉下一根針都能聽得見。
霍光、張安世、丙吉,白胡子宗正、黑胡子少府,還有右將軍霍禹、中郎將霍雲、侍中霍山等一群霍家子弟,全都靜靜等著皇帝的最後決定。
陳湯看看未央宮衛尉,那位度遼將軍範明友,自己的頂頭上司,是霍光的女婿。
心裏默默想到,就霍家這個陣勢,皇帝你就從了吧。
皇帝重重歎了口氣。
所有人都看著他。
等著皇帝決定,是迴昌邑去當孝子,還是留在未央宮當皇帝?
皇帝不看霍家的任何人,隻是把目光投向白胡子宗正:“準卿所奏。命期門令陳湯持節馳迴昌邑,祭祀……伯父。”
無論如何,先父的名諱,還是無法出口。
好在大將軍沒有要皇帝說出“劉髆”這倆字的要求。
隻要皇帝服從禮製國法,他倒是也不想再難為皇帝。
畢竟說到底,今天這場硬碰硬的衝突,大將軍已經完勝皇帝了。在霍光心中,隻要今後皇帝老老實實地做“太平天子”,那就萬事幹休。
散朝以後,陳湯默默走到禦座之前。
皇帝沒有讓他專門留下來,但陳湯知道,現在皇帝一肚子苦水要倒,自己應該接住皇帝倒出來的苦水。
誰叫自己是皇帝的心腹呢。
皇帝很久才把目光轉向陳湯。
“湯啊,今天的事,你有何看法?”
身為皇帝,連親爹都不能認,劉賀心中有多憋屈,就不用說了。
陳湯要做的,是趕緊幫皇帝分析敵情。
“陛下,臣冒昧,覺得大將軍雖然氣焰囂張,但也還不敢逾越禮製國法,時刻以禮製國法為限。以此看來,大將軍未必有不臣之心。”
劉賀也隻有苦笑了。
這個陳湯,畢竟隻是小吏,政治鬥爭經驗嚴重不足。
“那麽你覺得,湯,要怎麽做,才算是不臣之心?”
陳湯有點懵,不知如何迴答。
不論前世還是今生,他都沒有做過“不臣”。
見陳湯無言以對,劉賀緩緩說道:“不臣,並非一件事就表現出反意,就表現出悖逆。就如毒草的幼苗,起初在朝陽下看,不也是金黃剔透嘛。二臣也是有個逐漸積累的過程!當他發現一件、兩件、三件甚至更多的事,都是他做主,朕卻隻能服從!你說說,他那顆不臣之心,還按捺得住的嗎?”
陳湯隻能承認,皇帝分析的是有道理的。
“陛下,是說防微杜漸?”
劉賀搖搖頭:“你在胡說些什麽啊。現在已經在朝堂上高聲咆哮,而且得到群臣擁護,這還是微?這還是漸?湯,你真的……”
“真的”什麽,皇帝沒有繼續說,大概覺得沒必要說下去了。
陳湯已經明白了。
“是,陛下,小臣理解能力太差,辜負聖恩了。”
劉賀的眼光呆滯下來。
霍光有那麽多朝臣幫忙,自己隻有一個陳湯,卻還看不透霍光的用意。
霍光敢於在宣室殿上猖狂,用意就是打掉皇帝的威嚴。
皇帝的威信下降,霍光的威信就上升。此消彼長,霍光篡權的時間,已經不遠了。
見皇帝沉默不語,陳湯決定讓皇帝振奮一下。
“陛下,臣倒是有半個好消息。”
果然吸引了皇帝的注意。
很有些無奈地看看陳湯:“怎麽隻有半個?”
心裏想著,這陳湯,看來終究不堪大用啊。
但是不用他,還有誰呢?
不知道王中尉現在何處?
陳湯說話了:“啟稟陛下,太後答應給臣做校尉了。”
皇帝眼睛閃出一絲亮光。
果然是好消息!
如果心腹掌握了兵權,一部分兵權,自己在朝堂上的聲勢,也會有所增強吧!
但剛剛說,隻是半個?
“說完。”
陳湯囁嚅著說:“太後雖有此意,但好像大將軍不同意。”
皇帝點了點頭。
大將軍不同意,這並不算意料之外。
不過,劉賀好像發現了一線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