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琮剛轉身欲踏出禦乾殿,聽聞弘元帝的唿喚,他迅速迴身,恭敬地再次邁入殿內,拱手行禮,朗聲道:“陛下還有何吩咐?”
弘元帝端坐在龍椅之上,麵上帶著幾分欣慰的笑意,眼中滿是對賈琮的賞識與期許。
他微微仰頭,目光柔和地看向賈琮,說道:“與賈愛卿相談甚歡,不知不覺竟太過投入,險些將最初的封賞一事拋諸腦後。”
言罷,弘元帝抬眸,眼神朝著一旁侍奉的大太監戴權輕輕一瞥,微微點頭。
戴權立刻心領神會。他轉過身,雙手極為恭敬地從身旁小太監手中接過那明黃色的詔書。
戴權清了清嗓子,聲音陡然拔高,變得尖細卻又極具穿透力,一字一句,清晰地在禦乾殿內悠悠迴蕩開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賈琮,朕之肱骨,遼東一戰,盡顯勇略,屢立奇功。驅外敵,護我大乾邊境安寧,其功不可沒。朕深感其忠,特封賈琮為南城兵馬司指揮使,掌京城治安之重任。望卿於新職,殫精竭慮,整肅城防,護百姓之安,保京都之寧。欽此!”
賈琮聽完詔書內容,心中湧起一股熱流,連忙跪地行禮,雙手高高舉過頭頂,聲音洪亮且堅定,帶著十足的決心:“微臣叩謝陛下隆恩!”
弘元帝看著跪地謝恩的賈琮,抬手輕輕一揮,動作溫和,示意他起身,臉上滿是期許與信任。
“賈愛卿,這五城兵馬司,肩負著守護京城的重任,責任重於泰山。京城乃我大乾的中樞要地,百姓的安危、城防的穩固皆係於你一身。朕盼你不負朕望,將京城治理得井井有條,讓我大乾的首善之地,處處安寧祥和。”
賈琮緩緩站起身來,神色凝重而堅毅,眼神中透著不容置疑的決心。
他再次拱手,朗聲道:“陛下放心,微臣定會全力以赴,以滿腔赤誠,守護京城的每一寸土地,不負陛下的信任與重托。”
“至於玻璃工坊之事,也不可有絲毫懈怠。”
弘元帝神色關切,目光中滿是鼓勵,“待功成之時,朕另有封賞,定不會虧待有功之臣。”
“微臣定不負陛下所托。”
賈琮再次恭敬行禮,動作規範而鄭重。而後轉身,大步走出了禦乾殿。
……
“賈將軍,當真是聖眷滿身呀,能夠在禦乾殿一待就是一整天的人,可著實不多。”
出宮的路上,戴權引領著賈琮,語氣裏帶著些許恭敬,那恭敬之中,還夾雜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討好。
他微微側身,臉上堆滿了笑意,眼睛眯成了一條縫,活像一隻狡黠的狐狸。
“咱家在這宮裏當差多年,對陛下的性子再清楚不過了。能得陛下這般賞識,賈將軍往後的前程,那可真是不可限量呐!”
賈琮謙遜地笑了笑,笑容中帶著幾分內斂與沉穩,拱手道。
“戴公公過獎了,琮不過是盡臣子本分,為陛下分憂,為大乾社稷建言獻策罷了。一切都是陛下英明,才有琮施展的機會,琮唯有更加勤勉,方能報答陛下的知遇之恩。”
戴權連連點頭,一邊走一邊壓低聲音說。
“賈將軍如今又兼任了五城兵馬司指揮使,這可是實打實的要職。往後在京城地麵上,少不了要和各方打交道。要是有什麽需要咱家幫忙牽線搭橋的,您盡管開口,隻要是咱家能做到的,絕不含糊!”
賈琮心裏明白,戴權身為宮中大太監,在這宮廷內外經營多年,人脈廣泛,消息靈通,若是能得他助力,許多事情辦起來確實能事半功倍。
於是,他笑著應道:“若真有需要,琮定不會客氣,還得多仰仗戴公公關照。日後若公公有用得著琮的地方,也請盡管吩咐。”
兩人說著,便走到了宮門口。
“賈將軍,留步!”
突然旁邊傳來一聲唿喊,隻見夏守忠邁著細碎的步子匆匆趕來,他腳步急促,帶起一陣微風。
額頭上微微沁著汗珠,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細碎的光芒,顯然是一路小跑過來的。
他跑到賈琮麵前,臉上堆起了討好的笑容,微微喘著粗氣說道:“賈將軍,可算趕上您了,上皇聽聞您今日與陛下長談,龍顏頗悅,心中好奇,特命老奴請您移步,去太上皇寢殿一敘。”
“這位是大明宮的夏守忠,太上皇身邊的近侍。”
戴權在賈琮身邊悄聲提醒,聲音壓得極低,卻又清晰可聞。
賈琮聞言,心中微微一凜,麵上卻依舊鎮定自若,神色平靜如水。
他拱手行禮道:“原來是夏公公,既是上皇相召,琮豈敢不從。隻是琮初次麵見上皇,心中難免忐忑,還望公公能多多指點一二。”
夏守忠一聽,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嘴角幾乎咧到了耳根,忙不迭地說道。
“賈將軍太客氣了,上皇他老人家最是和藹可親,您隻要如實迴話,保管無事。上皇就是想和您聊聊,您不必太過拘謹。”
說著,便在前頭帶路,領著賈琮往太上皇寢殿走去。
一路上,夏守忠看似隨意地與賈琮閑聊著,眼神卻時不時地在賈琮臉上打轉,實則暗暗觀察著他的神色。
“賈將軍,您這可是一步登天呐,陛下如此看重您,往後在朝堂上,還得多照應著點老奴。”
賈琮笑著迴應:“公公言重了,琮不過是盡忠職守,一切仰仗陛下和上皇的庇佑。日後若有能幫上忙的地方,公公盡管開口,琮定當竭盡全力。”
不多時,便到了太上皇寢殿。夏守忠先進去通報,片刻後,才出來示意賈琮進去。
賈琮深吸一口氣,穩步踏入殿內,隻見太上皇正端坐在榻上,身姿端正,氣場強大。
手中依舊摩挲著那枚玉扳指,那玉扳指在他手中緩緩轉動,泛著溫潤的光澤。
賈琮連忙跪地行禮:“微臣賈琮,拜見上皇,願上皇聖體安康,福壽綿延。”
太上皇微微頷首,聲音沉穩卻又帶著幾分威嚴:“抬起頭來,讓朕看看。”
弘元帝端坐在龍椅之上,麵上帶著幾分欣慰的笑意,眼中滿是對賈琮的賞識與期許。
他微微仰頭,目光柔和地看向賈琮,說道:“與賈愛卿相談甚歡,不知不覺竟太過投入,險些將最初的封賞一事拋諸腦後。”
言罷,弘元帝抬眸,眼神朝著一旁侍奉的大太監戴權輕輕一瞥,微微點頭。
戴權立刻心領神會。他轉過身,雙手極為恭敬地從身旁小太監手中接過那明黃色的詔書。
戴權清了清嗓子,聲音陡然拔高,變得尖細卻又極具穿透力,一字一句,清晰地在禦乾殿內悠悠迴蕩開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賈琮,朕之肱骨,遼東一戰,盡顯勇略,屢立奇功。驅外敵,護我大乾邊境安寧,其功不可沒。朕深感其忠,特封賈琮為南城兵馬司指揮使,掌京城治安之重任。望卿於新職,殫精竭慮,整肅城防,護百姓之安,保京都之寧。欽此!”
賈琮聽完詔書內容,心中湧起一股熱流,連忙跪地行禮,雙手高高舉過頭頂,聲音洪亮且堅定,帶著十足的決心:“微臣叩謝陛下隆恩!”
弘元帝看著跪地謝恩的賈琮,抬手輕輕一揮,動作溫和,示意他起身,臉上滿是期許與信任。
“賈愛卿,這五城兵馬司,肩負著守護京城的重任,責任重於泰山。京城乃我大乾的中樞要地,百姓的安危、城防的穩固皆係於你一身。朕盼你不負朕望,將京城治理得井井有條,讓我大乾的首善之地,處處安寧祥和。”
賈琮緩緩站起身來,神色凝重而堅毅,眼神中透著不容置疑的決心。
他再次拱手,朗聲道:“陛下放心,微臣定會全力以赴,以滿腔赤誠,守護京城的每一寸土地,不負陛下的信任與重托。”
“至於玻璃工坊之事,也不可有絲毫懈怠。”
弘元帝神色關切,目光中滿是鼓勵,“待功成之時,朕另有封賞,定不會虧待有功之臣。”
“微臣定不負陛下所托。”
賈琮再次恭敬行禮,動作規範而鄭重。而後轉身,大步走出了禦乾殿。
……
“賈將軍,當真是聖眷滿身呀,能夠在禦乾殿一待就是一整天的人,可著實不多。”
出宮的路上,戴權引領著賈琮,語氣裏帶著些許恭敬,那恭敬之中,還夾雜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討好。
他微微側身,臉上堆滿了笑意,眼睛眯成了一條縫,活像一隻狡黠的狐狸。
“咱家在這宮裏當差多年,對陛下的性子再清楚不過了。能得陛下這般賞識,賈將軍往後的前程,那可真是不可限量呐!”
賈琮謙遜地笑了笑,笑容中帶著幾分內斂與沉穩,拱手道。
“戴公公過獎了,琮不過是盡臣子本分,為陛下分憂,為大乾社稷建言獻策罷了。一切都是陛下英明,才有琮施展的機會,琮唯有更加勤勉,方能報答陛下的知遇之恩。”
戴權連連點頭,一邊走一邊壓低聲音說。
“賈將軍如今又兼任了五城兵馬司指揮使,這可是實打實的要職。往後在京城地麵上,少不了要和各方打交道。要是有什麽需要咱家幫忙牽線搭橋的,您盡管開口,隻要是咱家能做到的,絕不含糊!”
賈琮心裏明白,戴權身為宮中大太監,在這宮廷內外經營多年,人脈廣泛,消息靈通,若是能得他助力,許多事情辦起來確實能事半功倍。
於是,他笑著應道:“若真有需要,琮定不會客氣,還得多仰仗戴公公關照。日後若公公有用得著琮的地方,也請盡管吩咐。”
兩人說著,便走到了宮門口。
“賈將軍,留步!”
突然旁邊傳來一聲唿喊,隻見夏守忠邁著細碎的步子匆匆趕來,他腳步急促,帶起一陣微風。
額頭上微微沁著汗珠,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細碎的光芒,顯然是一路小跑過來的。
他跑到賈琮麵前,臉上堆起了討好的笑容,微微喘著粗氣說道:“賈將軍,可算趕上您了,上皇聽聞您今日與陛下長談,龍顏頗悅,心中好奇,特命老奴請您移步,去太上皇寢殿一敘。”
“這位是大明宮的夏守忠,太上皇身邊的近侍。”
戴權在賈琮身邊悄聲提醒,聲音壓得極低,卻又清晰可聞。
賈琮聞言,心中微微一凜,麵上卻依舊鎮定自若,神色平靜如水。
他拱手行禮道:“原來是夏公公,既是上皇相召,琮豈敢不從。隻是琮初次麵見上皇,心中難免忐忑,還望公公能多多指點一二。”
夏守忠一聽,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嘴角幾乎咧到了耳根,忙不迭地說道。
“賈將軍太客氣了,上皇他老人家最是和藹可親,您隻要如實迴話,保管無事。上皇就是想和您聊聊,您不必太過拘謹。”
說著,便在前頭帶路,領著賈琮往太上皇寢殿走去。
一路上,夏守忠看似隨意地與賈琮閑聊著,眼神卻時不時地在賈琮臉上打轉,實則暗暗觀察著他的神色。
“賈將軍,您這可是一步登天呐,陛下如此看重您,往後在朝堂上,還得多照應著點老奴。”
賈琮笑著迴應:“公公言重了,琮不過是盡忠職守,一切仰仗陛下和上皇的庇佑。日後若有能幫上忙的地方,公公盡管開口,琮定當竭盡全力。”
不多時,便到了太上皇寢殿。夏守忠先進去通報,片刻後,才出來示意賈琮進去。
賈琮深吸一口氣,穩步踏入殿內,隻見太上皇正端坐在榻上,身姿端正,氣場強大。
手中依舊摩挲著那枚玉扳指,那玉扳指在他手中緩緩轉動,泛著溫潤的光澤。
賈琮連忙跪地行禮:“微臣賈琮,拜見上皇,願上皇聖體安康,福壽綿延。”
太上皇微微頷首,聲音沉穩卻又帶著幾分威嚴:“抬起頭來,讓朕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