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午在路過的村子討了熱水吃了些幹糧,快天黑就看到了泛著金光的萬鳳塔尖,殘陽已經收斂了大片光芒,身後的紅霞也被不同深淺的灰色取代,隻留一點餘韻讓人遠遠就把目光聚在這座百年古刹上。雖不勝往日香火鼎盛,但那佛光依舊普照遠近而來的十方施主。正所謂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寺廟亦不在殿宇輝煌,而在和尚法師能不能傳經布道,能不能起心動念皆利他、助眾生行善布施。
“當,當,當,”莊重沉穩的鍾聲傳到耳邊,令人肅然起敬,姚騫挪到車廂外,欣賞起落暮鍾鳴帶來的片刻清寧。
雲彥以為他出來是為了陪自己,心裏暖洋洋地跟姚騫說悄悄話,“外麵冷,你快進去!我一個人就行。”說是趕車,其實他連鞭子都不拿,有需要悄然哼兩句,有靈性的大黑秒懂。
姚騫也壓低聲音,把腦袋和雲彥湊一起,“讓他倆歇會兒,我總在裏麵,他們不自在。”
自作多情的雲彥哀怨地看了看自己愛侶,委屈卻不能說,猛然在他唇上用力“啵”了一下,看到青年嚇得臉都白了,又是往車廂瞧,又是往周圍路邊看的,他嘴角噙著壞笑,委屈趕跑,渾身舒坦。
姚騫以兇狠的眼神警示他,用拉遠最大距離對他這種故意嚇唬自己的行為表示譴責,數到六,鍾聲結束,他不明其義地問雲彥,“敲6下鍾,是什麽意思?”
雲彥戲謔的眼神一凝,沉吟道:“據聞,佛寺鍾敲6聲,多為特殊場合召集僧眾。”
姚騫莫名感到那鍾聲似在召集自己,他眺望高聳入雲的佛塔,最後一縷天光已從塔尖飄走,青灰色塔身漸漸融入暮靄,若隱若現的朦朧為它平添幾分莊嚴與神秘,引人不由自主地想去瞻仰、去朝拜。“我們去看看吧,”姚騫鬼使神差說出這句話,恍然發覺自己離開這座寺廟已有十年之久,他以往多次路過,從未想著進去看看,唯有今天起了故地重遊的心思,遂又補充一句“興許還能吃頓齋飯。”
被突然的念頭幹擾的姚騫,沒有注意到雲彥的沉默,倘若他側首,便能看到同樣心思沉重的雲彥,那複雜的神色從他深沉的眸色傳出,仿佛囊括了苦、集、滅、道四聖諦的烙印。
若是能避開,雲彥永生永世都不想再踏入那裏,更不想姚騫靠近那裏。可冥冥之中,他們總與那裏有牽扯不斷的因緣,幾度輪迴,已然分不清何為因、何為果。那裏既有他們的緣起,也曾因它緣聚。
雲彥心裏的酸辛苦楚、以往體會過的悲痛欲絕、滔天憤恨等等都湧了出來,他想盡力遺忘,事實上,和姚騫再次團聚後,他也在慢慢淡忘,可有些東西,即便身死魂破,卻在他打開記憶縫隙的同時,跟著死灰複燃了。唉,是禍躲不過啊!不知,這一世,那人還會在這裏嗎?若是遇見,又將帶來怎樣的變故?
大黑腿長步子大,一抬頭,它已跑出半裏地。夜色漸濃,看不清遠處的景物,隱約聽見有人群聚集的喧鬧聲。
姚騫抻著脖子,想看清前麵的動靜,奈何目力有限,他握住雲彥的胳膊問:“你聽到了嗎?好像有很多人?”
雲彥略微平複了下激湧的心潮,不願姚騫看出他的情緒起伏,目光對準前方,驟然一驚,在不到一裏地的寺廟門口,圍著不少百姓,有的想往裏擠,有的在往外退。他們聲音不大,隱約在喊“救命”之類的話。
雲彥猜不到發生了什麽,隻能模棱兩可地迴答:“是有很多人,看不清。”
“莫非真在辦什麽法會吧?都來吃齋飯的?”姚騫低聲揣測著,突然看到那邊有了一點光亮,驚喜地叫:“快看!有人舉著火把出來了!”他說著還在大黑屁股上輕拍了一下,“大黑跑起來!咱去廟裏給你祈福!”說完轉身鑽進馬車,跟尉家二老商量先去廟裏上香的事,聲音裏帶著幾分雀躍。
雲彥實在沒法打擊他,借著一星火光,他已經看出幾個人臉上的愁雲慘淡,甚至隱約散發著死氣。若是有路可繞,他一定暗中指使大黑跑的遠遠的,可惜那是必經之地。
等姚騫聽著聲音從車廂爬出來時,寺廟的大門已近在眼前,不過,曾經厚重高大的木門,此時被哀嚎的人群擋的看不清形狀。出了車廂,混雜的喧囂聽的更加清晰,有老翁的悶頭抽泣,有孩童的唿痛呻吟,有婦人的哀求祈禱,還有和尚的勸解歎息……唯獨沒有日常縈繞耳旁的誦經聲。
姚騫先前的期待不複存在,和雲彥無聲對視一眼,跳下車轅,雲彥緊跟著下了馬車,摸了摸大黑脊背,兩步追上姚騫,二人並肩走近人群。
人群外圍的一名中年漢子招唿其他人,咳兩聲,說兩句,“走吧,師傅們都病倒了,咳咳,咱進去也,咳咳,也不過一起等死。咳咳——”
在他不遠處的樹下,蹲著幾個人,唯一的一位婆姨喘息著說:“往哪兒走呢,到處都是瘟疫。”
另一個漢子說:“走不了多遠,就死到半路上,還不如就靠著這樹,死了正好有和尚給咱超度,下輩子投個好胎,轉到地主家。”
先開口的中年漢子又忍著咳意說:“外頭多的是大夫,不可能都倒下了吧?咳咳,”猛咳一陣才說出後麵的話,“咱在這是互相添負擔,咳咳,裏頭已經擠的容不下了,咳咳,你們就準備這麽凍著?咳咳,病不死也得凍死!咳咳——”
大門側麵,幾個小和尚拖著病軀剛生起一堆火讓外麵的人取暖,人群一下子又往裏擠著,他們個個帶著病容,明知道聚集會增加染病的風險,仍像飛蛾一般朝著火源撲過去。有的人腿腳無力,抓住旁人往前移,有的人不顧身側搖搖欲墜的身軀,把最後的力氣都聚到肩膀處使勁鑽著,因此,有爛的僅剩一根麻繩的草鞋徹底斷幹淨被甩出了人群。
和尚沙啞的聲音在中間響起,“施主們別擠,我們等下再點一堆,再跟鄉黨們說一下懷初法師的話,別往廟裏擠了,裏麵真的沒地方了,還都是比你們嚴重的。今日天晚,大家喝點米湯,明日就各尋出路吧。他老人家實在爬不起來給施主們診病了,沒說兩句話就昏了。廟裏的小米也沒了,隻夠大家這一頓了。”
聽著周遭的聲音,姚騫腳步越來越沉重,他努力想看清那些人的病容,可惜光線不足。突然胳膊被旁邊的雲彥扯住,姚騫下意識迴頭,見雲彥停下腳步,擔憂的神情無聲阻攔他靠近病源中心。
姚騫停止步伐,靜靜佇立片刻,抬頭望了望星辰中的萬鳳塔,塔尖的另一邊,彎彎的月牙高懸著,映照出它周圍一朵楊樹葉子狀的灰雲,它們似安閑不問世事,又似已看慣生老病死無動於衷,隻是遠遠俯瞰渺小的螻蟻。而他,也是螻蟻的一員,物傷其類秋鳴也悲,他做不到置之不理。即使可能會損傷自己,即使他始終在依靠雲彥的力量,他仍想盡最後的力量,對於親人如此,對於不認識的人,他也想那麽做。
姚騫看向雲彥時,雲彥就知道他思考出了答案,放開他的手臂,迅速從兜裏掏出手帕,撕成兩個三角巾,遞給姚騫一個。
姚騫會心微笑,接過手巾先給雲彥遮住了口鼻,貼近雲彥時,他輕聲耳語:“又要雲哥出錢出力了。”
雲彥也學著他貼在耳邊小聲說:“雲哥出的高興!”
“當,當,當,”莊重沉穩的鍾聲傳到耳邊,令人肅然起敬,姚騫挪到車廂外,欣賞起落暮鍾鳴帶來的片刻清寧。
雲彥以為他出來是為了陪自己,心裏暖洋洋地跟姚騫說悄悄話,“外麵冷,你快進去!我一個人就行。”說是趕車,其實他連鞭子都不拿,有需要悄然哼兩句,有靈性的大黑秒懂。
姚騫也壓低聲音,把腦袋和雲彥湊一起,“讓他倆歇會兒,我總在裏麵,他們不自在。”
自作多情的雲彥哀怨地看了看自己愛侶,委屈卻不能說,猛然在他唇上用力“啵”了一下,看到青年嚇得臉都白了,又是往車廂瞧,又是往周圍路邊看的,他嘴角噙著壞笑,委屈趕跑,渾身舒坦。
姚騫以兇狠的眼神警示他,用拉遠最大距離對他這種故意嚇唬自己的行為表示譴責,數到六,鍾聲結束,他不明其義地問雲彥,“敲6下鍾,是什麽意思?”
雲彥戲謔的眼神一凝,沉吟道:“據聞,佛寺鍾敲6聲,多為特殊場合召集僧眾。”
姚騫莫名感到那鍾聲似在召集自己,他眺望高聳入雲的佛塔,最後一縷天光已從塔尖飄走,青灰色塔身漸漸融入暮靄,若隱若現的朦朧為它平添幾分莊嚴與神秘,引人不由自主地想去瞻仰、去朝拜。“我們去看看吧,”姚騫鬼使神差說出這句話,恍然發覺自己離開這座寺廟已有十年之久,他以往多次路過,從未想著進去看看,唯有今天起了故地重遊的心思,遂又補充一句“興許還能吃頓齋飯。”
被突然的念頭幹擾的姚騫,沒有注意到雲彥的沉默,倘若他側首,便能看到同樣心思沉重的雲彥,那複雜的神色從他深沉的眸色傳出,仿佛囊括了苦、集、滅、道四聖諦的烙印。
若是能避開,雲彥永生永世都不想再踏入那裏,更不想姚騫靠近那裏。可冥冥之中,他們總與那裏有牽扯不斷的因緣,幾度輪迴,已然分不清何為因、何為果。那裏既有他們的緣起,也曾因它緣聚。
雲彥心裏的酸辛苦楚、以往體會過的悲痛欲絕、滔天憤恨等等都湧了出來,他想盡力遺忘,事實上,和姚騫再次團聚後,他也在慢慢淡忘,可有些東西,即便身死魂破,卻在他打開記憶縫隙的同時,跟著死灰複燃了。唉,是禍躲不過啊!不知,這一世,那人還會在這裏嗎?若是遇見,又將帶來怎樣的變故?
大黑腿長步子大,一抬頭,它已跑出半裏地。夜色漸濃,看不清遠處的景物,隱約聽見有人群聚集的喧鬧聲。
姚騫抻著脖子,想看清前麵的動靜,奈何目力有限,他握住雲彥的胳膊問:“你聽到了嗎?好像有很多人?”
雲彥略微平複了下激湧的心潮,不願姚騫看出他的情緒起伏,目光對準前方,驟然一驚,在不到一裏地的寺廟門口,圍著不少百姓,有的想往裏擠,有的在往外退。他們聲音不大,隱約在喊“救命”之類的話。
雲彥猜不到發生了什麽,隻能模棱兩可地迴答:“是有很多人,看不清。”
“莫非真在辦什麽法會吧?都來吃齋飯的?”姚騫低聲揣測著,突然看到那邊有了一點光亮,驚喜地叫:“快看!有人舉著火把出來了!”他說著還在大黑屁股上輕拍了一下,“大黑跑起來!咱去廟裏給你祈福!”說完轉身鑽進馬車,跟尉家二老商量先去廟裏上香的事,聲音裏帶著幾分雀躍。
雲彥實在沒法打擊他,借著一星火光,他已經看出幾個人臉上的愁雲慘淡,甚至隱約散發著死氣。若是有路可繞,他一定暗中指使大黑跑的遠遠的,可惜那是必經之地。
等姚騫聽著聲音從車廂爬出來時,寺廟的大門已近在眼前,不過,曾經厚重高大的木門,此時被哀嚎的人群擋的看不清形狀。出了車廂,混雜的喧囂聽的更加清晰,有老翁的悶頭抽泣,有孩童的唿痛呻吟,有婦人的哀求祈禱,還有和尚的勸解歎息……唯獨沒有日常縈繞耳旁的誦經聲。
姚騫先前的期待不複存在,和雲彥無聲對視一眼,跳下車轅,雲彥緊跟著下了馬車,摸了摸大黑脊背,兩步追上姚騫,二人並肩走近人群。
人群外圍的一名中年漢子招唿其他人,咳兩聲,說兩句,“走吧,師傅們都病倒了,咳咳,咱進去也,咳咳,也不過一起等死。咳咳——”
在他不遠處的樹下,蹲著幾個人,唯一的一位婆姨喘息著說:“往哪兒走呢,到處都是瘟疫。”
另一個漢子說:“走不了多遠,就死到半路上,還不如就靠著這樹,死了正好有和尚給咱超度,下輩子投個好胎,轉到地主家。”
先開口的中年漢子又忍著咳意說:“外頭多的是大夫,不可能都倒下了吧?咳咳,”猛咳一陣才說出後麵的話,“咱在這是互相添負擔,咳咳,裏頭已經擠的容不下了,咳咳,你們就準備這麽凍著?咳咳,病不死也得凍死!咳咳——”
大門側麵,幾個小和尚拖著病軀剛生起一堆火讓外麵的人取暖,人群一下子又往裏擠著,他們個個帶著病容,明知道聚集會增加染病的風險,仍像飛蛾一般朝著火源撲過去。有的人腿腳無力,抓住旁人往前移,有的人不顧身側搖搖欲墜的身軀,把最後的力氣都聚到肩膀處使勁鑽著,因此,有爛的僅剩一根麻繩的草鞋徹底斷幹淨被甩出了人群。
和尚沙啞的聲音在中間響起,“施主們別擠,我們等下再點一堆,再跟鄉黨們說一下懷初法師的話,別往廟裏擠了,裏麵真的沒地方了,還都是比你們嚴重的。今日天晚,大家喝點米湯,明日就各尋出路吧。他老人家實在爬不起來給施主們診病了,沒說兩句話就昏了。廟裏的小米也沒了,隻夠大家這一頓了。”
聽著周遭的聲音,姚騫腳步越來越沉重,他努力想看清那些人的病容,可惜光線不足。突然胳膊被旁邊的雲彥扯住,姚騫下意識迴頭,見雲彥停下腳步,擔憂的神情無聲阻攔他靠近病源中心。
姚騫停止步伐,靜靜佇立片刻,抬頭望了望星辰中的萬鳳塔,塔尖的另一邊,彎彎的月牙高懸著,映照出它周圍一朵楊樹葉子狀的灰雲,它們似安閑不問世事,又似已看慣生老病死無動於衷,隻是遠遠俯瞰渺小的螻蟻。而他,也是螻蟻的一員,物傷其類秋鳴也悲,他做不到置之不理。即使可能會損傷自己,即使他始終在依靠雲彥的力量,他仍想盡最後的力量,對於親人如此,對於不認識的人,他也想那麽做。
姚騫看向雲彥時,雲彥就知道他思考出了答案,放開他的手臂,迅速從兜裏掏出手帕,撕成兩個三角巾,遞給姚騫一個。
姚騫會心微笑,接過手巾先給雲彥遮住了口鼻,貼近雲彥時,他輕聲耳語:“又要雲哥出錢出力了。”
雲彥也學著他貼在耳邊小聲說:“雲哥出的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