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道破
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 作者:風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寶釵夜裏洗漱罷,正穿著裏衣,倚在床頭,手上拿著一本《夢溪筆談》閑翻兩頁,打發時間,鶯兒坐在一側椅子上,借著燭火正在縫縫補補。
忽見薛姨媽掀開門簾進來,鶯兒忙起身招唿道:
“太太來了。”
薛姨媽隻隨意笑笑,似有些心不在焉,徑自入內尋寶釵說話。寶釵也早把書合上,正要起床,忙被薛姨媽止住,笑道:
“咱們娘倆說會兒話就是,起來做什麽,仔細著了涼。”
寶釵眼見母親似有些神思不屬,便對鶯兒使了個眼色,打發她出去,對姨媽笑道:
“母親要與我說什麽?可是哥哥有什麽事?哥哥今日又沒迴來?”
薛姨媽無奈的一擺手:
“不去說他,隨他去哪撒野,隻要別惹出事來,由得他去。
我的兒,今兒你過去,可打聽出什麽來?衡哥兒那裏,可還要緊?我聽你姑媽說,似是衡哥兒煽動京營大軍,惹惱了陛下?”
寶釵愣了愣,好笑道:
“我不過是過去尋姐妹們說幾句話,何曾說要打聽什麽?”
薛姨媽嘖聲道:
“你也別糊我,好歹我也是你媽,你的心思,我多少也知道些。
如今咱們家送選已是沒了指望,你的年歲也漸漸到了,有些事自然也該上心,這本是常理,也沒什麽,我也不是什麽老頑固。
隻是,我的兒啊,那衡哥兒雖是個好的,正正經經的人尖子,可倘若果真惹惱了陛下,他就是再有能耐,咱們也不能往他跟前湊啊!”
寶釵苦笑道:
“母親這說的什麽話?我何曾想這些有的沒的。
今兒蘭哥兒已過去瞧了,隻說沒什麽大礙,我想著,姨媽雖也精明,隻是歸根結底,姨媽也跟咱們一樣,隻在內宅裏打轉,外頭的事,難免以訛傳訛的,聽聽便罷,倒也不必太往心裏去,豈不是自己嚇自己。
母親也說了,林大哥是正經的人尖子,既是如此,他做事自然有分寸,哪裏還用得著旁人操心?
況且,林大哥對林丫頭的心思,現如今難道還有誰是不知道的?咱們家本來也湊不上去。母親未免太多慮了。”
薛姨媽暗暗鬆了口氣,附和道:
“衡哥兒沒事便好,你姨媽從你姨父那裏得了話,也替他操心著,擔心這孩子年輕不經事,惹出禍來。
我的兒,你一向是個聰明伶俐的,如今送選不成,好歹你自己的大事,可有什麽主意?”
寶釵也無所謂王夫人什麽用心,隻是見薛姨媽又提起這事來,微微一怔,有了些預感,手不經意的從薛姨媽掌中抽出來,落在被單上,低聲道:
“自古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豈有寶釵做主的道理?母親若有什麽想法,直說便是了。”
薛姨媽也有些局促起來,心疼的將寶釵攬在懷裏,低聲道:
“倒不是我有什麽,今兒你出門後,你姨媽倒還坐了會,也沒再說旁的,隻提了一句,說你寶兄弟,倒十分與你親近...
我思來想去,你寶兄弟眼見也大了,許是你姨媽起了心思來著,我的兒,你自己可有什麽主意沒有?”
寶釵抬抬頭,看著薛姨媽的眼睛,薛姨媽略略躲閃開來,寶釵心中便也有數,自己家如今寄居賈府,雖說兩家有親,到底也還是寄人籬下,心中自然沒個著落。
兄長遲遲不能進益,倘若自家不能與賈府綁在一塊,隻怕要不了幾年,也就敗落了。
今日有此一問,寶釵早也有所預料,自己身上那塊金鎖,就已見著母親的心思了......
心中幽幽的歎了口氣,寶釵將頭枕在薛姨媽肩膀:
“母親的意思,我也明白了,隻是,未免太倉促了些,好歹...好歹再容我...”
薛姨媽心中也有些愧疚,忙道:
“如今不過隻是一說罷了,正經還沒提著呢,自然不著急,不著急。
你寶兄弟雖然事業上不能與衡哥兒相比,可若論人品樣貌,到底也不能算差了,是個孝順孩子,性子也不強硬。雖是年輕做了些糊塗事,也談不上有什麽要緊的。
況且到底身後有做公府撐著,再是如何,也有一身富貴,往後爵位到了璉二手裏,你與鳳丫頭也是表姐妹,也是自家人,況且......”
寶釵不欲再聽這些,打斷道:
“這些女兒自然知道,母親何必再說,天色已晚,女兒也有些困倦,母親早些迴去歇著吧。”
薛姨媽微微一愣,訕笑著將寶釵放開:
“是了是了,不打擾你休息,你好好睡著。”
說著便推開門出去,寶釵也沒了看書的心思,聽著外頭薛姨媽交代鶯兒和文杏照看好自己一類的話,借著一旁躍動的燭火,愣愣的打量著頭頂帳子上那朵彰顯富貴的牡丹刺繡,良久無言。
一雙杏眼被燭火的煙氣熏蒸,漸漸有些泛紅...
林思衡老老實實地在自己宅子裏呆了半個月,估摸著皇帝跟馮唐兩個也該說定了那兩千騎兵的事,方才出了門去。
先打馬去了左掖軍營,眼見三人事情辦的妥當,他便也不多插手,隻仍將鄭陽丟在裏頭曆練便罷。
歸根結底,這支左掖兵馬就在皇城腳下,雖是中高層的軍官叫自己掃了一迴,隻怕也還沒掃幹淨,更別說底下軍卒,說不準哪個就是錦衣軍扮的...
這支兵馬也隻得是拿來用一用便罷,卻不可以作為倚仗...
既想的分明,也隻得心中暗暗歎了口氣,幸好自己本也沒想過一蹴而就的事,權力之爭,本該如履薄冰,自己這麽些年,早也想得明白了。
將這頭心思放下,眼見天色還早,尋了個書鋪,將店裏一些瞧著還算有趣的誌異話本尋了些,叫掌櫃的打了個包袱,撥轉馬頭,又往桃花院方向去...
忽見薛姨媽掀開門簾進來,鶯兒忙起身招唿道:
“太太來了。”
薛姨媽隻隨意笑笑,似有些心不在焉,徑自入內尋寶釵說話。寶釵也早把書合上,正要起床,忙被薛姨媽止住,笑道:
“咱們娘倆說會兒話就是,起來做什麽,仔細著了涼。”
寶釵眼見母親似有些神思不屬,便對鶯兒使了個眼色,打發她出去,對姨媽笑道:
“母親要與我說什麽?可是哥哥有什麽事?哥哥今日又沒迴來?”
薛姨媽無奈的一擺手:
“不去說他,隨他去哪撒野,隻要別惹出事來,由得他去。
我的兒,今兒你過去,可打聽出什麽來?衡哥兒那裏,可還要緊?我聽你姑媽說,似是衡哥兒煽動京營大軍,惹惱了陛下?”
寶釵愣了愣,好笑道:
“我不過是過去尋姐妹們說幾句話,何曾說要打聽什麽?”
薛姨媽嘖聲道:
“你也別糊我,好歹我也是你媽,你的心思,我多少也知道些。
如今咱們家送選已是沒了指望,你的年歲也漸漸到了,有些事自然也該上心,這本是常理,也沒什麽,我也不是什麽老頑固。
隻是,我的兒啊,那衡哥兒雖是個好的,正正經經的人尖子,可倘若果真惹惱了陛下,他就是再有能耐,咱們也不能往他跟前湊啊!”
寶釵苦笑道:
“母親這說的什麽話?我何曾想這些有的沒的。
今兒蘭哥兒已過去瞧了,隻說沒什麽大礙,我想著,姨媽雖也精明,隻是歸根結底,姨媽也跟咱們一樣,隻在內宅裏打轉,外頭的事,難免以訛傳訛的,聽聽便罷,倒也不必太往心裏去,豈不是自己嚇自己。
母親也說了,林大哥是正經的人尖子,既是如此,他做事自然有分寸,哪裏還用得著旁人操心?
況且,林大哥對林丫頭的心思,現如今難道還有誰是不知道的?咱們家本來也湊不上去。母親未免太多慮了。”
薛姨媽暗暗鬆了口氣,附和道:
“衡哥兒沒事便好,你姨媽從你姨父那裏得了話,也替他操心著,擔心這孩子年輕不經事,惹出禍來。
我的兒,你一向是個聰明伶俐的,如今送選不成,好歹你自己的大事,可有什麽主意?”
寶釵也無所謂王夫人什麽用心,隻是見薛姨媽又提起這事來,微微一怔,有了些預感,手不經意的從薛姨媽掌中抽出來,落在被單上,低聲道:
“自古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豈有寶釵做主的道理?母親若有什麽想法,直說便是了。”
薛姨媽也有些局促起來,心疼的將寶釵攬在懷裏,低聲道:
“倒不是我有什麽,今兒你出門後,你姨媽倒還坐了會,也沒再說旁的,隻提了一句,說你寶兄弟,倒十分與你親近...
我思來想去,你寶兄弟眼見也大了,許是你姨媽起了心思來著,我的兒,你自己可有什麽主意沒有?”
寶釵抬抬頭,看著薛姨媽的眼睛,薛姨媽略略躲閃開來,寶釵心中便也有數,自己家如今寄居賈府,雖說兩家有親,到底也還是寄人籬下,心中自然沒個著落。
兄長遲遲不能進益,倘若自家不能與賈府綁在一塊,隻怕要不了幾年,也就敗落了。
今日有此一問,寶釵早也有所預料,自己身上那塊金鎖,就已見著母親的心思了......
心中幽幽的歎了口氣,寶釵將頭枕在薛姨媽肩膀:
“母親的意思,我也明白了,隻是,未免太倉促了些,好歹...好歹再容我...”
薛姨媽心中也有些愧疚,忙道:
“如今不過隻是一說罷了,正經還沒提著呢,自然不著急,不著急。
你寶兄弟雖然事業上不能與衡哥兒相比,可若論人品樣貌,到底也不能算差了,是個孝順孩子,性子也不強硬。雖是年輕做了些糊塗事,也談不上有什麽要緊的。
況且到底身後有做公府撐著,再是如何,也有一身富貴,往後爵位到了璉二手裏,你與鳳丫頭也是表姐妹,也是自家人,況且......”
寶釵不欲再聽這些,打斷道:
“這些女兒自然知道,母親何必再說,天色已晚,女兒也有些困倦,母親早些迴去歇著吧。”
薛姨媽微微一愣,訕笑著將寶釵放開:
“是了是了,不打擾你休息,你好好睡著。”
說著便推開門出去,寶釵也沒了看書的心思,聽著外頭薛姨媽交代鶯兒和文杏照看好自己一類的話,借著一旁躍動的燭火,愣愣的打量著頭頂帳子上那朵彰顯富貴的牡丹刺繡,良久無言。
一雙杏眼被燭火的煙氣熏蒸,漸漸有些泛紅...
林思衡老老實實地在自己宅子裏呆了半個月,估摸著皇帝跟馮唐兩個也該說定了那兩千騎兵的事,方才出了門去。
先打馬去了左掖軍營,眼見三人事情辦的妥當,他便也不多插手,隻仍將鄭陽丟在裏頭曆練便罷。
歸根結底,這支左掖兵馬就在皇城腳下,雖是中高層的軍官叫自己掃了一迴,隻怕也還沒掃幹淨,更別說底下軍卒,說不準哪個就是錦衣軍扮的...
這支兵馬也隻得是拿來用一用便罷,卻不可以作為倚仗...
既想的分明,也隻得心中暗暗歎了口氣,幸好自己本也沒想過一蹴而就的事,權力之爭,本該如履薄冰,自己這麽些年,早也想得明白了。
將這頭心思放下,眼見天色還早,尋了個書鋪,將店裏一些瞧著還算有趣的誌異話本尋了些,叫掌櫃的打了個包袱,撥轉馬頭,又往桃花院方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