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馮唐教子
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 作者:風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思衡在家演了半個月戲,足不出戶,倒叫可卿難免又患得患失起來,連著兩個丫鬟也心頭惴惴,好歹綠衣前幾天來過一迴,才叫幾人勉強安定些。
她們眼下出不得門,趙嬤嬤也不會將林思衡挨罰的事與她們說,隻以為林思衡竟這樣快就厭倦了她們,心中不免有些淒楚。
可卿手上撚著根毛筆,隻是又無心寫字,任由墨水從筆尖緩緩滲出,滴落下來,落在紙上暈染出一團團深淺不一的墨團來。
瑞珠坐在一側,手裏拿著可卿看過的那本話本,隨意的翻來翻去,心思也不在那上頭。
兩人正各自神遊物外,忽聽得寶珠在院子裏問候起來:
“爺今日怎麽來了?!”
“嗯?這話怎麽說的?我今日有空,自然來了。”
屋內兩人猛然迴過神來,對視一眼,瑞珠把書一扔,也趕緊迎出去,可卿胡亂把筆擱好,又將那張“黑紙”捏成一團,見沒個地方扔,也隻得塞進袖子裏。
正往前走兩步,兩個丫鬟已簇擁著林思衡走進來。林思衡將手中包袱往桌子上一放,對可卿笑道:
“今日在外頭閑逛,倒正看見一家書鋪,想著你愛看些話本小說,便挑了幾本,給你帶了來,打發打發時間。”
可卿隻喜他還將自己記掛著,低眉含羞道:
“叔叔公務繁忙,妾這點小事,怎敢勞叔叔掛心?”
林思衡隻是笑笑,並不多說什麽,寶珠心思簡單些,一邊將包袱接過去收拾,一邊嗔怪道:
“爺雖公務再忙,也不該這麽久不來一迴,豈不叫奶奶掛念?”
可卿瞪她一眼,惱道:
“叔叔是朝廷重臣,自然事忙,你多嘴什麽?”
林思衡笑著哄道:
“這丫頭說的也有道理,這麽久不來看望可卿,確是我的不是,隻是因這些日子確有些事牽絆著,抽不得身來,若非如此,我是恨不得日日都來此處的。”
可卿羞喜道:
“叔叔事忙,可卿自然省得,叔叔是頂天立地的男兒,自然該以大事為重,實不必以可卿為念。”
林思衡故作不滿,欺身過去,壓低聲音道:
“可卿說的可是實話?竟果真不念著我來?我是時時想著要來的,可卿這話,未免叫我傷心。”
可卿自然曉得這是玩笑話,微微扭頭,含羞帶嗔:
“叔叔自然知道可卿的意思,何必故意要曲解誤會?若叔叔果真有空,可卿自然還是...還是盼著叔叔能來的。”
林思衡哈哈大笑,有些得意,將可卿攬在懷裏,可卿眼見林思衡越湊越近,心髒又不爭氣的撲通撲通的跳,隻道林思衡又要做壞事,輕輕用手抵著林思衡的胸膛,急促道:
“叔叔且等等,可卿今日身上有些不素淨,叔叔若要人服侍,不如且叫寶珠瑞珠伺候著,別被妾身壞了叔叔的興致。”
寶珠瑞珠兩人正在一旁,將這話聽了個分明,對視一眼,皆是既喜且懼,忙把頭低下來不敢看人。
林思衡也微微一愣,因可卿十分嫵媚動人,常人多不能及,他雖原有此心,此時卻打趣道:
“可卿這話何意?我不過是過來瞧瞧,與可卿說說話便罷,我知道了,原來是可卿自己在打歪主意,這便罷了,隻是如何又推到我身上來?”
可卿聞言輕輕翻了個白眼,方才林思衡眼中的欲望,她又不是沒有看見,偏偏這時候還被這“惡人”倒打一耙。兩個丫鬟也偷偷緩了口氣,隻是眼神裏又顯出些許失望來。
既做不成壞事,林思衡倒也不急著抬腳就走,仍留在此處,與三人談心說話,可卿見此,心中歡喜,忙吩咐廚房置辦酒菜,殷勤服侍。
林思衡這邊郎情妾意,花前月下,隔著幾條街之外的神武將軍府上,馮紫英卻正在咬牙切齒的發狠:
“父親!難道那兩千騎兵的事,竟就這麽算了不成?”
馮唐隨手夾了塊肉丟進嘴裏,朝自家長子瞥了一眼,冷哼道:
“不算了又能怎的?陛下打了廷杖,罰了俸祿,又叫我額外再招錄一千騎兵,已是在給我這臣子臉麵了。
陛下給臉,你老子就得接著,不然還待怎的?”
“什麽廷杖?若叫我說,陛下不過是作戲給父親看罷......”
馮唐猛的瞪他一眼,唬得馮紫英將後頭那半句話又咽迴去,不敢說出口來。雖是不敢再說皇帝的壞話,馮紫英將杯中酒一飲而盡,仍忍不住埋怨道:
“父親為陛下鞍前馬後,功勳卓著,那小兒不過是僥幸得了些微博軍功罷了。
京營日見驕縱,多不堪戰,那兩千騎兵何等要緊,父親若前番南下,能多有兩千騎兵在手裏,又哪裏輪到那小兒得這爵位?
不是說那廝與賈家親厚?咱們家與賈府素有來往,如何不請榮國那位賈將軍說和一二?”
馮唐歎了口氣,將手裏的酒杯放下,看著自己這唯一一個嫡子,語重心長的教導道:
“這些話,你在我跟前說說也就罷了,卻不能跑到外頭去說,免得叫人聽了去。
你父親既得了陛下信重,雖此番南下未得建樹,往後自然也還有機會,不必急於一時,兩千騎兵,既然陛下要從我這裏拿走,也隻得給出去,一切都以陛下信重為要。
再者,雖是那姓林的小子年少驕縱,肆意妄為,可他的能耐不是假的,文能高中進士,武能以三千騎兵縱橫往來。
外頭人都說賈家和林家親厚,如今瞧著,隻怕未必,陛下叫那小兒處置理國公府,本就有意將這兩家拆分,從這小兒的手段來看,隻怕他是要跟你老子走同一條路,賈家未必對他能說的上話。
他與你老子的恩恩怨怨,那是你老子的事,你自己卻不可以輕視了他,不僅如此,你還要與他多加來往,時常一塊宴飲,聯絡感情。
我與你說的這些,你隻管記著,不可在外頭言說,更不可拋在腦後!”
馮紫英雖仍有些氣惱不悅,也隻得應下,他常和寶玉來往,旁人都道這位銜玉而生的公子如何了得,他卻隻以為平常,除了樣貌俊俏些,不曾見有什麽異於常人之處。
此番雖得了教訓,也仍不信那個比自己還年輕些的小兒,又能有多少本事,琢磨著什麽時候再尋些機會,試一試他的本事才好...
她們眼下出不得門,趙嬤嬤也不會將林思衡挨罰的事與她們說,隻以為林思衡竟這樣快就厭倦了她們,心中不免有些淒楚。
可卿手上撚著根毛筆,隻是又無心寫字,任由墨水從筆尖緩緩滲出,滴落下來,落在紙上暈染出一團團深淺不一的墨團來。
瑞珠坐在一側,手裏拿著可卿看過的那本話本,隨意的翻來翻去,心思也不在那上頭。
兩人正各自神遊物外,忽聽得寶珠在院子裏問候起來:
“爺今日怎麽來了?!”
“嗯?這話怎麽說的?我今日有空,自然來了。”
屋內兩人猛然迴過神來,對視一眼,瑞珠把書一扔,也趕緊迎出去,可卿胡亂把筆擱好,又將那張“黑紙”捏成一團,見沒個地方扔,也隻得塞進袖子裏。
正往前走兩步,兩個丫鬟已簇擁著林思衡走進來。林思衡將手中包袱往桌子上一放,對可卿笑道:
“今日在外頭閑逛,倒正看見一家書鋪,想著你愛看些話本小說,便挑了幾本,給你帶了來,打發打發時間。”
可卿隻喜他還將自己記掛著,低眉含羞道:
“叔叔公務繁忙,妾這點小事,怎敢勞叔叔掛心?”
林思衡隻是笑笑,並不多說什麽,寶珠心思簡單些,一邊將包袱接過去收拾,一邊嗔怪道:
“爺雖公務再忙,也不該這麽久不來一迴,豈不叫奶奶掛念?”
可卿瞪她一眼,惱道:
“叔叔是朝廷重臣,自然事忙,你多嘴什麽?”
林思衡笑著哄道:
“這丫頭說的也有道理,這麽久不來看望可卿,確是我的不是,隻是因這些日子確有些事牽絆著,抽不得身來,若非如此,我是恨不得日日都來此處的。”
可卿羞喜道:
“叔叔事忙,可卿自然省得,叔叔是頂天立地的男兒,自然該以大事為重,實不必以可卿為念。”
林思衡故作不滿,欺身過去,壓低聲音道:
“可卿說的可是實話?竟果真不念著我來?我是時時想著要來的,可卿這話,未免叫我傷心。”
可卿自然曉得這是玩笑話,微微扭頭,含羞帶嗔:
“叔叔自然知道可卿的意思,何必故意要曲解誤會?若叔叔果真有空,可卿自然還是...還是盼著叔叔能來的。”
林思衡哈哈大笑,有些得意,將可卿攬在懷裏,可卿眼見林思衡越湊越近,心髒又不爭氣的撲通撲通的跳,隻道林思衡又要做壞事,輕輕用手抵著林思衡的胸膛,急促道:
“叔叔且等等,可卿今日身上有些不素淨,叔叔若要人服侍,不如且叫寶珠瑞珠伺候著,別被妾身壞了叔叔的興致。”
寶珠瑞珠兩人正在一旁,將這話聽了個分明,對視一眼,皆是既喜且懼,忙把頭低下來不敢看人。
林思衡也微微一愣,因可卿十分嫵媚動人,常人多不能及,他雖原有此心,此時卻打趣道:
“可卿這話何意?我不過是過來瞧瞧,與可卿說說話便罷,我知道了,原來是可卿自己在打歪主意,這便罷了,隻是如何又推到我身上來?”
可卿聞言輕輕翻了個白眼,方才林思衡眼中的欲望,她又不是沒有看見,偏偏這時候還被這“惡人”倒打一耙。兩個丫鬟也偷偷緩了口氣,隻是眼神裏又顯出些許失望來。
既做不成壞事,林思衡倒也不急著抬腳就走,仍留在此處,與三人談心說話,可卿見此,心中歡喜,忙吩咐廚房置辦酒菜,殷勤服侍。
林思衡這邊郎情妾意,花前月下,隔著幾條街之外的神武將軍府上,馮紫英卻正在咬牙切齒的發狠:
“父親!難道那兩千騎兵的事,竟就這麽算了不成?”
馮唐隨手夾了塊肉丟進嘴裏,朝自家長子瞥了一眼,冷哼道:
“不算了又能怎的?陛下打了廷杖,罰了俸祿,又叫我額外再招錄一千騎兵,已是在給我這臣子臉麵了。
陛下給臉,你老子就得接著,不然還待怎的?”
“什麽廷杖?若叫我說,陛下不過是作戲給父親看罷......”
馮唐猛的瞪他一眼,唬得馮紫英將後頭那半句話又咽迴去,不敢說出口來。雖是不敢再說皇帝的壞話,馮紫英將杯中酒一飲而盡,仍忍不住埋怨道:
“父親為陛下鞍前馬後,功勳卓著,那小兒不過是僥幸得了些微博軍功罷了。
京營日見驕縱,多不堪戰,那兩千騎兵何等要緊,父親若前番南下,能多有兩千騎兵在手裏,又哪裏輪到那小兒得這爵位?
不是說那廝與賈家親厚?咱們家與賈府素有來往,如何不請榮國那位賈將軍說和一二?”
馮唐歎了口氣,將手裏的酒杯放下,看著自己這唯一一個嫡子,語重心長的教導道:
“這些話,你在我跟前說說也就罷了,卻不能跑到外頭去說,免得叫人聽了去。
你父親既得了陛下信重,雖此番南下未得建樹,往後自然也還有機會,不必急於一時,兩千騎兵,既然陛下要從我這裏拿走,也隻得給出去,一切都以陛下信重為要。
再者,雖是那姓林的小子年少驕縱,肆意妄為,可他的能耐不是假的,文能高中進士,武能以三千騎兵縱橫往來。
外頭人都說賈家和林家親厚,如今瞧著,隻怕未必,陛下叫那小兒處置理國公府,本就有意將這兩家拆分,從這小兒的手段來看,隻怕他是要跟你老子走同一條路,賈家未必對他能說的上話。
他與你老子的恩恩怨怨,那是你老子的事,你自己卻不可以輕視了他,不僅如此,你還要與他多加來往,時常一塊宴飲,聯絡感情。
我與你說的這些,你隻管記著,不可在外頭言說,更不可拋在腦後!”
馮紫英雖仍有些氣惱不悅,也隻得應下,他常和寶玉來往,旁人都道這位銜玉而生的公子如何了得,他卻隻以為平常,除了樣貌俊俏些,不曾見有什麽異於常人之處。
此番雖得了教訓,也仍不信那個比自己還年輕些的小兒,又能有多少本事,琢磨著什麽時候再尋些機會,試一試他的本事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