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李守中
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 作者:風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眼見著雨村和靖遠伯等人聊得親熱,倒叫別人都插不上話,一旁有官員不甘寂寞的湊上來,笑著問道:
“聽知府大人與靖遠伯,林大人這話,莫非竟是老相識了不成?”
雨村聽這人言語間將林思衡擺到林如海前頭,暗自冷笑一聲,他是知道林思衡待林如海不比待他,那是真正敬如師長的,卻也不提醒,反而捋須笑道:
“正是如此,爾等恐怕不知,我自姑蘇知府卸任,四處遊山玩水,到了揚州,正與林公結識,受聘在林公府上,教養弟子,伯爺當時年幼,正是其中之一,還有一人,卻是林公府上的女公子了。”
黛玉坐在轎中聽著這話,也想起自己這位先生,碼頭上人來人往的,黛玉便也不好出去見禮,況且他也曾聽師兄對此人頗有微詞,心下總有些疑慮,因而便也不去多想,反倒又迴憶起兒時與師兄一塊兒讀書玩鬧的光景了。
林思衡聽著這“弟子”一說,也微微偏了偏腦袋,接過話道:
“賈大人所言正是,昔年賈大人在恩師府上為西席,悉心教導,實叫我受益至今,隻恨彼時年幼貪玩,隻顧著看閑書,耽誤了功課,倒少了在賈大人跟前受教。”
一眾金陵官員微微側目,原本還道賈雨村與這位靖遠伯關係深厚,又說曾是師徒,都愈發對賈雨村敬畏三分,隻是如今瞧著,這位靖遠伯待他也並不過分親近,又隻說是西席,那師徒一說,顯然不能當真了。
雨村似是沒聽出來林思衡話裏有話,聞言客氣道:
“正是這話,伯爺不過隻隨意一學,便有今日之成就,揚州林五步之名,至今仍如雷貫耳,可見實是伯爺稟賦過人,哪裏是我的功勞。”
一邊說著話,一邊便已領著眾人進城去,口中還道:
“知道林公和伯爺要來金陵,我等金陵官商簡直如盼甘霖,已備下薄酒一席,為林公和伯爺接風洗塵,並已在秦淮河邊擇了一處園子,林公和伯爺舟車勞頓,也好歇一歇腳。”
林如海忙推辭道:
“切不可如此鋪張官帑,不過是歇息幾日,隻住客棧便可,不必這樣麻煩。”
雨村見狀笑道:
“林公這說得哪裏話,我豈能不知林公清廉,怎敢妄行鋪張奢靡之事,那園子是我城中義商,聽聞林公要來,早知林公尊名,仰慕不已,自甘奉獻,連使喚的人手都已備妥了,林公卻也不可叫他寒心才是。”
林如海也在官場浸淫多年,還能不知道這是怎麽迴事?依舊連連擺手不應,賈璉混在這一堆人裏頭,一直擠不上話,此時見來了時機,正要請林如海和林思衡等人去住賈家老宅,身旁卻已有一年輕人,開口相請道:
“林大人,伯爺,草民家中尚有一處園子,倒有幾分清幽,不如就請林大人和伯爺去那處暫歇幾日,草民實意相請,還望林大人和伯爺切勿再推辭,也叫我等金陵士紳盡一盡地主之誼才好。”
賈璉聽著身旁有人議論,才知這原來是薛家的人,隻是他卻早前卻不認得,見他開口,也不免多瞧他幾眼。又聽得林思衡果真點頭應允道:
“原來是薛賢弟,那便叨擾了。”
薛蝌麵有喜色,連忙招來下人,叫其速去準備,林如海瞧了自家這弟子一眼,也不再拒絕,由得他做主,他在揚州時,倒也曾見過薛蝌,還有幾分好印象。
其餘金陵官商見薛蝌竟與這位炙手可熱的靖遠伯熟稔至此,麵色各異,連賈雨村也愣了愣神。
以他如今的官位身份,幾番相請,林思衡尚且不應,怎的這薛家的年輕人一說話便應下了,難道薛家早前所言與靖遠伯情誼深厚,竟是實情?
心中暗自思量,麵上卻不顯異常,隻和善的衝薛蝌點點頭,神色有些親近欣賞。
叫人護送著黛玉和幾個丫鬟隨從,先隨薛家人去安置住處,林思衡自與師父隨一眾官紳前去入席。
林如海和林思衡兩個自是坐了上座,正待開席,林如海四下一瞧,卻見賈璉被安置在偏席上,他雖不喜賈璉在揚州那番縱情漁色的作為,但畢竟賈璉也是他嶽父賈代善嫡孫,便也招他過來。
賈璉方才在碼頭,已見識過這兩人的威風,金陵官紳無不爭相巴結,此時得林如海厚待,雖心中著實有些懼怕自己這位姑父,也不由得麵露喜色,忙湊了過來,就在林思衡身旁入座。
“璉二哥這是與我們一道迴去,還是在金陵多待幾日?”
賈璉見得林思衡來問,忙舉杯應答道:
“本就是奉了老祖宗的命來瞧瞧姑父,既然姑父和衡兄弟都要迴京,我自然也和你們一道走,豈有在金陵耽擱的道理。”
“那也正好,到時候璉二哥便與我們一道上船就是了。”
賈璉連連點頭答應,神情顯得有些拘謹懼怕
畢竟前麵還和自己一道喝酒作樂的朋友,一轉眼就讓林思衡一把火燒死了。
那日抄家行刑之時,賈璉也躲在人群裏偷偷瞧一陣,十字街頭點起的三支人燭天燈,險些將他膽子都嚇破,故而林思衡等人去姑蘇之時,賈璉尋了個借口,並不同行,反倒轉到金陵來避開。
直到在金陵消遣了這一陣,又逢著林如海將要進京,賈璉膽氣才壯了些,隻是與林思衡說起話來,姿態越發恭敬,卻少了原先幾分親熱。
但林思衡也無所謂賈璉的態度,隨意寒暄幾句,便又與金陵官商說起話來。正有一老者舉杯來敬他:
“下官久聞靖遠伯才名遠揚,自打伯爺進京,我江南文壇便少了三分意氣,說來叫人遺憾,今日高朋滿座,伯爺可有一言相贈?”
這老官一身半舊灰鼠長襖,領口露出半截鬆竹紋裏子,麵方長須,神情端肅,頭戴一支木簪,略有些老態,與林思衡說起話來,神色也顯得十分嚴肅,不苟言笑。
林思衡瞧了一眼,卻還並不認得,賈雨村忙代為介紹道:
“這位是金陵祭酒李大人,桃李滿天下,常言伯爺才高,恨不能一見,今日席間方得一晤。
李大人方才所請,也是我等金陵官商一體所願,還請伯爺萬勿推辭,便隻有一二言語,來日也是一段佳話,說不得往後青史所書,也可稍待著我等姓名,豈不也是件美事?”
“聽知府大人與靖遠伯,林大人這話,莫非竟是老相識了不成?”
雨村聽這人言語間將林思衡擺到林如海前頭,暗自冷笑一聲,他是知道林思衡待林如海不比待他,那是真正敬如師長的,卻也不提醒,反而捋須笑道:
“正是如此,爾等恐怕不知,我自姑蘇知府卸任,四處遊山玩水,到了揚州,正與林公結識,受聘在林公府上,教養弟子,伯爺當時年幼,正是其中之一,還有一人,卻是林公府上的女公子了。”
黛玉坐在轎中聽著這話,也想起自己這位先生,碼頭上人來人往的,黛玉便也不好出去見禮,況且他也曾聽師兄對此人頗有微詞,心下總有些疑慮,因而便也不去多想,反倒又迴憶起兒時與師兄一塊兒讀書玩鬧的光景了。
林思衡聽著這“弟子”一說,也微微偏了偏腦袋,接過話道:
“賈大人所言正是,昔年賈大人在恩師府上為西席,悉心教導,實叫我受益至今,隻恨彼時年幼貪玩,隻顧著看閑書,耽誤了功課,倒少了在賈大人跟前受教。”
一眾金陵官員微微側目,原本還道賈雨村與這位靖遠伯關係深厚,又說曾是師徒,都愈發對賈雨村敬畏三分,隻是如今瞧著,這位靖遠伯待他也並不過分親近,又隻說是西席,那師徒一說,顯然不能當真了。
雨村似是沒聽出來林思衡話裏有話,聞言客氣道:
“正是這話,伯爺不過隻隨意一學,便有今日之成就,揚州林五步之名,至今仍如雷貫耳,可見實是伯爺稟賦過人,哪裏是我的功勞。”
一邊說著話,一邊便已領著眾人進城去,口中還道:
“知道林公和伯爺要來金陵,我等金陵官商簡直如盼甘霖,已備下薄酒一席,為林公和伯爺接風洗塵,並已在秦淮河邊擇了一處園子,林公和伯爺舟車勞頓,也好歇一歇腳。”
林如海忙推辭道:
“切不可如此鋪張官帑,不過是歇息幾日,隻住客棧便可,不必這樣麻煩。”
雨村見狀笑道:
“林公這說得哪裏話,我豈能不知林公清廉,怎敢妄行鋪張奢靡之事,那園子是我城中義商,聽聞林公要來,早知林公尊名,仰慕不已,自甘奉獻,連使喚的人手都已備妥了,林公卻也不可叫他寒心才是。”
林如海也在官場浸淫多年,還能不知道這是怎麽迴事?依舊連連擺手不應,賈璉混在這一堆人裏頭,一直擠不上話,此時見來了時機,正要請林如海和林思衡等人去住賈家老宅,身旁卻已有一年輕人,開口相請道:
“林大人,伯爺,草民家中尚有一處園子,倒有幾分清幽,不如就請林大人和伯爺去那處暫歇幾日,草民實意相請,還望林大人和伯爺切勿再推辭,也叫我等金陵士紳盡一盡地主之誼才好。”
賈璉聽著身旁有人議論,才知這原來是薛家的人,隻是他卻早前卻不認得,見他開口,也不免多瞧他幾眼。又聽得林思衡果真點頭應允道:
“原來是薛賢弟,那便叨擾了。”
薛蝌麵有喜色,連忙招來下人,叫其速去準備,林如海瞧了自家這弟子一眼,也不再拒絕,由得他做主,他在揚州時,倒也曾見過薛蝌,還有幾分好印象。
其餘金陵官商見薛蝌竟與這位炙手可熱的靖遠伯熟稔至此,麵色各異,連賈雨村也愣了愣神。
以他如今的官位身份,幾番相請,林思衡尚且不應,怎的這薛家的年輕人一說話便應下了,難道薛家早前所言與靖遠伯情誼深厚,竟是實情?
心中暗自思量,麵上卻不顯異常,隻和善的衝薛蝌點點頭,神色有些親近欣賞。
叫人護送著黛玉和幾個丫鬟隨從,先隨薛家人去安置住處,林思衡自與師父隨一眾官紳前去入席。
林如海和林思衡兩個自是坐了上座,正待開席,林如海四下一瞧,卻見賈璉被安置在偏席上,他雖不喜賈璉在揚州那番縱情漁色的作為,但畢竟賈璉也是他嶽父賈代善嫡孫,便也招他過來。
賈璉方才在碼頭,已見識過這兩人的威風,金陵官紳無不爭相巴結,此時得林如海厚待,雖心中著實有些懼怕自己這位姑父,也不由得麵露喜色,忙湊了過來,就在林思衡身旁入座。
“璉二哥這是與我們一道迴去,還是在金陵多待幾日?”
賈璉見得林思衡來問,忙舉杯應答道:
“本就是奉了老祖宗的命來瞧瞧姑父,既然姑父和衡兄弟都要迴京,我自然也和你們一道走,豈有在金陵耽擱的道理。”
“那也正好,到時候璉二哥便與我們一道上船就是了。”
賈璉連連點頭答應,神情顯得有些拘謹懼怕
畢竟前麵還和自己一道喝酒作樂的朋友,一轉眼就讓林思衡一把火燒死了。
那日抄家行刑之時,賈璉也躲在人群裏偷偷瞧一陣,十字街頭點起的三支人燭天燈,險些將他膽子都嚇破,故而林思衡等人去姑蘇之時,賈璉尋了個借口,並不同行,反倒轉到金陵來避開。
直到在金陵消遣了這一陣,又逢著林如海將要進京,賈璉膽氣才壯了些,隻是與林思衡說起話來,姿態越發恭敬,卻少了原先幾分親熱。
但林思衡也無所謂賈璉的態度,隨意寒暄幾句,便又與金陵官商說起話來。正有一老者舉杯來敬他:
“下官久聞靖遠伯才名遠揚,自打伯爺進京,我江南文壇便少了三分意氣,說來叫人遺憾,今日高朋滿座,伯爺可有一言相贈?”
這老官一身半舊灰鼠長襖,領口露出半截鬆竹紋裏子,麵方長須,神情端肅,頭戴一支木簪,略有些老態,與林思衡說起話來,神色也顯得十分嚴肅,不苟言笑。
林思衡瞧了一眼,卻還並不認得,賈雨村忙代為介紹道:
“這位是金陵祭酒李大人,桃李滿天下,常言伯爺才高,恨不能一見,今日席間方得一晤。
李大人方才所請,也是我等金陵官商一體所願,還請伯爺萬勿推辭,便隻有一二言語,來日也是一段佳話,說不得往後青史所書,也可稍待著我等姓名,豈不也是件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