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用間
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 作者:風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 379章 用間
林思衡陡然迴頭,眼神驚疑不定:
“柳芳?他居然還活著?他如何接了右掖?”
說著又搖搖頭道:
“算了,既已是事實,原因如何已不重要了。他先前敗軍進宮,便了無音信,大家都當他是死在了誥獄裏,原來竟是被皇帝給藏起來了,倒是好心機,好手段.....”
孫機有些擔憂道:
“之前公子就對他不曾寬待,更是親手抄了理國公府,柳芳隻怕是已對公子恨之入骨。
此番叫他掌了右掖,這對公子大大不利,要說起來,將理國公府抄家的聖旨就是皇帝親自下的,皇帝居然還敢放他掌軍....”
林思衡也皺著眉頭,眼神沉凝,忽然又笑道:
“使功不如使過,雖是皇帝下旨將理國公府抄家,可隻要他不敢造反,他對皇帝便是連恨也不敢恨。
理國公府被抄,雖是我被皇帝逼著參合了一手,可其餘七家公府也都隻在嘴上聲援,暗地裏落井下石,又能瞞得過誰去?柳芳雖恨我,隻怕與如今的其餘六家公府,也隻剩下麵上那點交情了。
況且他要想重振理國公府,也隻有緊緊抱著皇帝的大腿。他可還做了些什麽?”
“公子說的不錯,自他接了右掖,各家無不驚詫,不過這柳芳倒像是轉了性子,似乎也並不記恨幾家公府落井下石一事,隻親自帶著禮物上門,將被各家買去做下人姬妾的幾個兒女要迴來便罷。
他如今迴不得理國公府,便隻置了套小院住著,給他那位自裁在誥獄裏的夫人草草辦了喪事,又約束家人,不許那幾個兒女出去招搖報複,便是他那個二兒子如今被人打折了腿,他也不去糾纏查問。
西府這邊他已來過一迴,是賈赦出麵招待。隻是卻不曾往東府這邊來。”
林思衡麵上依舊掛著淡淡的笑意,理了理袖子,輕聲道:
“看著在誥獄裏住了兩年,是有了些長進。
東府這邊,他自然是不來的,一則到底是我出麵抄了他家,他若還來與我修好,未免又顯得過於心機深沉。
二則如今說起來,我與他都算皇帝夾帶裏的人,又都掌著一支兵馬,若再關係密切,豈不是在給皇帝上眼藥?他好不容易才複起,哪裏又有這個膽子。
其三,如今他柳芳已不是理國公府裏的老爺,失了與其餘幾家公府平起平坐的資格,好歹麵上還有些交情,以柳家如今的情況,各家本就對柳家有愧,若再談記恨報複,反倒是要逼著各家下死手。
倒不如就裝作什麽也不知道,好歹維持著麵上的親善,說不得還能有些好處,也省得平白招禍。
除了幾家公府,他出來以後,還和哪家有來往?”
孫機將帽子摘下來,撓撓頭皮道:
“此外便是忠順王府,柳家早前那位三姑娘,就是赦大老爺瞧上的那個,不是就被忠順王帶迴去做了姨娘?據說還挺得寵。
柳芳將其餘幾個兒女都接迴來,連被發往充軍的,也都求告了迴來,獨獨這一個,依舊留在忠順王府裏。
柳芳這些日子便常去忠順王府宴飲,看起來已經走的頗近。”
林思衡便又想起那個曾在賈蓉案中,打過幾迴交道,對賈府恨之入骨的親王,啞然失笑,怪不得賈母愈發坐不住了......
“小五進京,你見了沒有?”
孫機也笑著點頭道:
“自然是見過了,這麽多年不見,差點都沒認出他來,如今他帶著那江少元的薦書,已投到梁王府,又做迴了護院。”
林思衡微微眯著眼睛,手指輕輕敲著桌案,發出規律的聲響:
“找個機會,讓小五露一露臉,叫他走梁王的路子,投到右掖去......”
————
等孫機走後,林思衡方才長長的出了口氣。
任是他想破腦袋,也沒想到皇帝居然還留著柳芳,來了這麽一手,柳芳便是為求自保,也必是要忠心耿耿,下死力氣為皇帝辦差。
陡然又多出來一個敵人,而且還是有兵馬的,雖說柳芳未必就有了多大本事,可再怎麽說,右掖也有幾萬人馬,林思衡的心情自然好不到哪裏去。
正坐在那裏發愁,又聽得書房的門被輕輕敲響,抬眼一看,原來卻是香菱。
暫且將心事這些煩心事放下,林思衡笑著招招手,香菱便笑嘻嘻的走進來,口中說道:
“曉得爺在忙正事,本不該來打擾爺的,隻是爺昨兒說好,要往林老爺那裏送些下人過去服侍著,綠衣已將人都挑好了,爺可要看看?”
既是要送到師父和黛玉身邊的人,林思衡自然要親眼看過才能放心,原本還待再逗弄逗弄乖香菱,如今也隻得起身,與香菱一道往前院去。
綠衣早領著人前院裏等著了,見著他來,一眾或是仆役或是黃雀,都盡皆下拜,神色恭謹,綠衣小聲道:
“曉得公子的習慣,除了咱們自己人,其餘的也都是老實本分,不愛嚼舌根子的,仍是定的活契,月錢比市麵上都高些,隻叫他們聽話。”
林思衡點點頭,一一看過去,果然不曾見有什麽油滑之人,滿意的點點頭,便叫祥子帶著人過去交接。
正帶著香菱往迴走,忽有想起一事來,腳下一頓,香菱本在他身後跟著,一時不及躲避,便撞在林思衡後背上,見林思衡迴頭望著她笑,香菱便也彎著眉眼一同笑起來:
“爺怎麽不走了?”
“一時倒沒顧得上問,你母親可安置妥當了?”
香菱忙道:
“爺放心,娘都好著呢,綠衣叫她幫忙收拾花草,娘說她以前在家裏的時候常擺弄這些,正好都懂,還托我跟爺和綠衣道謝呢。”
林思衡便點點頭,捏捏香菱的臉頰,笑道:
“那就好,若是你母親那裏有什麽不適應,你便來告訴我,別受了委屈,卻不叫我知道。
之前從金陵迴來,鴛鴦的爹娘叫我帶了書信來,險些都忘了,在書架上放著,我就不親自去了,你替我拿去給她。”
香菱趕忙應下來,與林思衡道了別,腳步輕快的往書房去,正趕上晴雯自後院裏出來,與她說話:
“香菱,你這做什麽去?”
“爺說有一封鴛鴦姐姐的信兒,叫我送過去。”
晴雯微微一怔,林思衡的衣裳都是他收拾的,自然曉得昨兒從袖子裏掏出來的那封信,卻不知道是給鴛鴦的,
晴雯原在賈母身邊,與鴛鴦自是熟識,聽聞是要去給鴛鴦這個西府首席大丫鬟送信,也想起這位舊人來,打量了一下自己身上的衣著,一時竟起了“衣錦還鄉”的心思,眼珠子轉轉,便也說要去......
林思衡陡然迴頭,眼神驚疑不定:
“柳芳?他居然還活著?他如何接了右掖?”
說著又搖搖頭道:
“算了,既已是事實,原因如何已不重要了。他先前敗軍進宮,便了無音信,大家都當他是死在了誥獄裏,原來竟是被皇帝給藏起來了,倒是好心機,好手段.....”
孫機有些擔憂道:
“之前公子就對他不曾寬待,更是親手抄了理國公府,柳芳隻怕是已對公子恨之入骨。
此番叫他掌了右掖,這對公子大大不利,要說起來,將理國公府抄家的聖旨就是皇帝親自下的,皇帝居然還敢放他掌軍....”
林思衡也皺著眉頭,眼神沉凝,忽然又笑道:
“使功不如使過,雖是皇帝下旨將理國公府抄家,可隻要他不敢造反,他對皇帝便是連恨也不敢恨。
理國公府被抄,雖是我被皇帝逼著參合了一手,可其餘七家公府也都隻在嘴上聲援,暗地裏落井下石,又能瞞得過誰去?柳芳雖恨我,隻怕與如今的其餘六家公府,也隻剩下麵上那點交情了。
況且他要想重振理國公府,也隻有緊緊抱著皇帝的大腿。他可還做了些什麽?”
“公子說的不錯,自他接了右掖,各家無不驚詫,不過這柳芳倒像是轉了性子,似乎也並不記恨幾家公府落井下石一事,隻親自帶著禮物上門,將被各家買去做下人姬妾的幾個兒女要迴來便罷。
他如今迴不得理國公府,便隻置了套小院住著,給他那位自裁在誥獄裏的夫人草草辦了喪事,又約束家人,不許那幾個兒女出去招搖報複,便是他那個二兒子如今被人打折了腿,他也不去糾纏查問。
西府這邊他已來過一迴,是賈赦出麵招待。隻是卻不曾往東府這邊來。”
林思衡麵上依舊掛著淡淡的笑意,理了理袖子,輕聲道:
“看著在誥獄裏住了兩年,是有了些長進。
東府這邊,他自然是不來的,一則到底是我出麵抄了他家,他若還來與我修好,未免又顯得過於心機深沉。
二則如今說起來,我與他都算皇帝夾帶裏的人,又都掌著一支兵馬,若再關係密切,豈不是在給皇帝上眼藥?他好不容易才複起,哪裏又有這個膽子。
其三,如今他柳芳已不是理國公府裏的老爺,失了與其餘幾家公府平起平坐的資格,好歹麵上還有些交情,以柳家如今的情況,各家本就對柳家有愧,若再談記恨報複,反倒是要逼著各家下死手。
倒不如就裝作什麽也不知道,好歹維持著麵上的親善,說不得還能有些好處,也省得平白招禍。
除了幾家公府,他出來以後,還和哪家有來往?”
孫機將帽子摘下來,撓撓頭皮道:
“此外便是忠順王府,柳家早前那位三姑娘,就是赦大老爺瞧上的那個,不是就被忠順王帶迴去做了姨娘?據說還挺得寵。
柳芳將其餘幾個兒女都接迴來,連被發往充軍的,也都求告了迴來,獨獨這一個,依舊留在忠順王府裏。
柳芳這些日子便常去忠順王府宴飲,看起來已經走的頗近。”
林思衡便又想起那個曾在賈蓉案中,打過幾迴交道,對賈府恨之入骨的親王,啞然失笑,怪不得賈母愈發坐不住了......
“小五進京,你見了沒有?”
孫機也笑著點頭道:
“自然是見過了,這麽多年不見,差點都沒認出他來,如今他帶著那江少元的薦書,已投到梁王府,又做迴了護院。”
林思衡微微眯著眼睛,手指輕輕敲著桌案,發出規律的聲響:
“找個機會,讓小五露一露臉,叫他走梁王的路子,投到右掖去......”
————
等孫機走後,林思衡方才長長的出了口氣。
任是他想破腦袋,也沒想到皇帝居然還留著柳芳,來了這麽一手,柳芳便是為求自保,也必是要忠心耿耿,下死力氣為皇帝辦差。
陡然又多出來一個敵人,而且還是有兵馬的,雖說柳芳未必就有了多大本事,可再怎麽說,右掖也有幾萬人馬,林思衡的心情自然好不到哪裏去。
正坐在那裏發愁,又聽得書房的門被輕輕敲響,抬眼一看,原來卻是香菱。
暫且將心事這些煩心事放下,林思衡笑著招招手,香菱便笑嘻嘻的走進來,口中說道:
“曉得爺在忙正事,本不該來打擾爺的,隻是爺昨兒說好,要往林老爺那裏送些下人過去服侍著,綠衣已將人都挑好了,爺可要看看?”
既是要送到師父和黛玉身邊的人,林思衡自然要親眼看過才能放心,原本還待再逗弄逗弄乖香菱,如今也隻得起身,與香菱一道往前院去。
綠衣早領著人前院裏等著了,見著他來,一眾或是仆役或是黃雀,都盡皆下拜,神色恭謹,綠衣小聲道:
“曉得公子的習慣,除了咱們自己人,其餘的也都是老實本分,不愛嚼舌根子的,仍是定的活契,月錢比市麵上都高些,隻叫他們聽話。”
林思衡點點頭,一一看過去,果然不曾見有什麽油滑之人,滿意的點點頭,便叫祥子帶著人過去交接。
正帶著香菱往迴走,忽有想起一事來,腳下一頓,香菱本在他身後跟著,一時不及躲避,便撞在林思衡後背上,見林思衡迴頭望著她笑,香菱便也彎著眉眼一同笑起來:
“爺怎麽不走了?”
“一時倒沒顧得上問,你母親可安置妥當了?”
香菱忙道:
“爺放心,娘都好著呢,綠衣叫她幫忙收拾花草,娘說她以前在家裏的時候常擺弄這些,正好都懂,還托我跟爺和綠衣道謝呢。”
林思衡便點點頭,捏捏香菱的臉頰,笑道:
“那就好,若是你母親那裏有什麽不適應,你便來告訴我,別受了委屈,卻不叫我知道。
之前從金陵迴來,鴛鴦的爹娘叫我帶了書信來,險些都忘了,在書架上放著,我就不親自去了,你替我拿去給她。”
香菱趕忙應下來,與林思衡道了別,腳步輕快的往書房去,正趕上晴雯自後院裏出來,與她說話:
“香菱,你這做什麽去?”
“爺說有一封鴛鴦姐姐的信兒,叫我送過去。”
晴雯微微一怔,林思衡的衣裳都是他收拾的,自然曉得昨兒從袖子裏掏出來的那封信,卻不知道是給鴛鴦的,
晴雯原在賈母身邊,與鴛鴦自是熟識,聽聞是要去給鴛鴦這個西府首席大丫鬟送信,也想起這位舊人來,打量了一下自己身上的衣著,一時竟起了“衣錦還鄉”的心思,眼珠子轉轉,便也說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