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皇帝一天都吃什麽?
天幕出現:皇帝怒喊欺天啦! 作者:唯唯而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很多人的印象裏,皇帝作為一國之君,身份無比尊貴。
談到古代皇帝的生活,那肯定也是很多人都很羨慕的,古代的皇帝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也有著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全天下的美食都可以盡情享用。
在清朝的時候,華夏的皇權製度達到頂峰,皇帝更是可以享用來自全國各地的美食,全天下的山珍海味可以任由皇帝挑選,對於皇帝來說,隻有想不到的,沒有吃不到的。
例如在《膳底檔》就詳細記載了乾隆十二年的十月初乾隆皇帝的一頓晚餐:
皇上在重華宮的正誼明東暖閣享用晚餐,餐桌用的是洋漆花圖案的。
第一道是燕窩配上雞絲、香蕈絲、火熏絲和白菜絲,中間還鑲了個平安果,用的是紅潮水碗。
接下來是八鮮大雜燴,裏麵有燕窩、鴨子、火熏片、白菜、雞翅、豬肚和香蕈,這兩道菜都是張安官的手藝。
還有一道肥雞白菜,這兩道用五福大琺琅碗裝。
接著是肫吊子、蘇膾,還有飯房特別準備的鴨子湯,以及野雞絲酸菜,這四樣用的是銅琺琅碗。
後麵還上了炒鹿脯絲,用的是四號黃碗,這鹿脯絲可是太廟供奉的。
還有燒麅肉、鍋塌雞絲、晾羊肉拚盤,以及祭祀用的豬羊肉,這兩道用銀盤裝。
然後是糗餌粉、象眼棋餅和小饅頭,用的是黃盤。
還有折疊的奶皮,用的是銀碗;烤祭神糕也是銀盤裝的。
酥油豆麵也是銀碗,蜂蜜用的是紫龍碟。
拉拉這道菜用二號金碗,裏麵還加了豆泥,裝在一個琺琅葵花盒子裏。
小菜有四樣:一樣普通的、一樣南方的,還有菠菜和桂花蘿卜,這四樣用的是五福捧壽銅胎琺琅碟。
餐具、筷子和手巾都擺好後,就上主食了。
接著上了一碗粳米飯,用的還是平常的琺琅碗,金碗蓋。
最後還有羊肉粉湯、蘿卜湯和野雞湯。】
“一二三四.......”秦始皇心裏盤算著一共是多少道,等到天幕報完,他也數完了。
“一頓晚餐一個人就要吃二十多道菜!”嬴政嘖嘖道:“真不知道是清帝生活奢靡還是清朝富裕皇帝胃口大啊!”
劉恆:“朕也是皇帝,但是生活質量和清朝的皇帝比起來就像一個沒見識的農夫一樣。”
“五穀家常就不能填飽肚子嗎?天下還有那麽多的百姓吃不上飯啊!”
劉徹則是道:“真不愧是大清朝的康乾盛世啊!每天每頓都要吃這麽多。”
“朕逢年過節都不一定上這麽多道菜,沒想到在清朝還隻是尋常的一頓而已。”
“康乾盛世果真名不虛傳!”
【清朝的皇帝中勤政的愛民的出過不少,但是從沒有一個節儉用度的。
例如清代最傑出的勤政皇帝雍正。
如果從曆代帝王的飲食標準來看,雍正說什麽也算不上奢靡,很多研究清史的學者都認為,雍正的私人用度是超過康熙的。
但雍正帝自己總是喜歡標榜節儉。
雍正元年八月,雍正帝曾諭百官:
“國家欲安黎庶,莫先厚風俗;厚風俗,莫要於崇節儉。《周禮》一書,上下有等,財用有度,所以防僭越,禁奢侈也。”
雍正在這裏提出了安民、易風俗、崇節儉、防僭越幾者間的關係,他認為崇尚節儉,才能使官民各守本分,尊重民器,因為社會穩定。
同樣還在這一年,雍正又諭各省鹽政官員,指責鹽商過於奢靡:
“衣服屋宇,窮極奢華,飲食器具,備求精細,宴會嬉遊,殆無虛日,金錢珠貝,視為泥沙”。
但是雍正實際上說一套做一套,一邊是苦口婆心勸臣民們節儉,而自己及皇室成員的寄生性消費支出卻是在與日俱增。
本來按照皇帝、後妃、皇子們的“分例”,皇室的飲食已經十分奢侈了,但雍正幾乎每日還要在“分例”之外進行增添。
然而雍正這樣的用度在清廷裏居然能稱得上“清苦”,他的兒子乾隆,包括後來的一些皇帝都在用度上遠遠超過了雍正時期。
清代皇室的用度一直居高不下,道光帝在位三十年,視勤儉為第一要務,然而內務府的開銷不見實質性地削減。
直到晚清時期,老妖後執政的時候,徹底達到了巔峰!】
李世民:“這個清帝私下生活完全不像他執政之風範。”
“居然讓朕覺得和那個後蜀的國主是一般的貨色。”
李世民不知道的是,清朝的合法“孝敬”錢也是在這個時候確定的。
朱元璋:“這女真人是真的怪會享受的啊!”
朱標道:“天幕之前對清朝的雍正多有讚譽,稱他為清朝實幹第一帝,真正將清朝帶入盛世巔峰的人。”
現在天幕又講了雍正的一些用度上的趣事,太子爺意味不明的笑了,“原本以為,這個勵誌改革,推出了新政又勤於政事的皇帝會是一個像父皇一般的聖君。”
“沒想到隻是一個嘴上要求天下人節儉,自己卻生活的十分奢靡!”
“你父皇這種宵衣旰食勤於政愛其民的皇帝,史書上幾千年也沒幾個。”馬皇後笑道:
“標兒,咱不能要求人家都能做成你父皇這般。”
“王朝和皇帝這麽多,能成為千古一帝和太祖的也是就那麽幾個。”
朱元璋笑道:“你娘說得對,咱管不了人家那麽多,也沒那多人能成為你爹我這樣的人物!”
“咱隻管著大明的子孫都像你爹一樣就好了!”
朱標:?
談到古代皇帝的生活,那肯定也是很多人都很羨慕的,古代的皇帝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也有著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全天下的美食都可以盡情享用。
在清朝的時候,華夏的皇權製度達到頂峰,皇帝更是可以享用來自全國各地的美食,全天下的山珍海味可以任由皇帝挑選,對於皇帝來說,隻有想不到的,沒有吃不到的。
例如在《膳底檔》就詳細記載了乾隆十二年的十月初乾隆皇帝的一頓晚餐:
皇上在重華宮的正誼明東暖閣享用晚餐,餐桌用的是洋漆花圖案的。
第一道是燕窩配上雞絲、香蕈絲、火熏絲和白菜絲,中間還鑲了個平安果,用的是紅潮水碗。
接下來是八鮮大雜燴,裏麵有燕窩、鴨子、火熏片、白菜、雞翅、豬肚和香蕈,這兩道菜都是張安官的手藝。
還有一道肥雞白菜,這兩道用五福大琺琅碗裝。
接著是肫吊子、蘇膾,還有飯房特別準備的鴨子湯,以及野雞絲酸菜,這四樣用的是銅琺琅碗。
後麵還上了炒鹿脯絲,用的是四號黃碗,這鹿脯絲可是太廟供奉的。
還有燒麅肉、鍋塌雞絲、晾羊肉拚盤,以及祭祀用的豬羊肉,這兩道用銀盤裝。
然後是糗餌粉、象眼棋餅和小饅頭,用的是黃盤。
還有折疊的奶皮,用的是銀碗;烤祭神糕也是銀盤裝的。
酥油豆麵也是銀碗,蜂蜜用的是紫龍碟。
拉拉這道菜用二號金碗,裏麵還加了豆泥,裝在一個琺琅葵花盒子裏。
小菜有四樣:一樣普通的、一樣南方的,還有菠菜和桂花蘿卜,這四樣用的是五福捧壽銅胎琺琅碟。
餐具、筷子和手巾都擺好後,就上主食了。
接著上了一碗粳米飯,用的還是平常的琺琅碗,金碗蓋。
最後還有羊肉粉湯、蘿卜湯和野雞湯。】
“一二三四.......”秦始皇心裏盤算著一共是多少道,等到天幕報完,他也數完了。
“一頓晚餐一個人就要吃二十多道菜!”嬴政嘖嘖道:“真不知道是清帝生活奢靡還是清朝富裕皇帝胃口大啊!”
劉恆:“朕也是皇帝,但是生活質量和清朝的皇帝比起來就像一個沒見識的農夫一樣。”
“五穀家常就不能填飽肚子嗎?天下還有那麽多的百姓吃不上飯啊!”
劉徹則是道:“真不愧是大清朝的康乾盛世啊!每天每頓都要吃這麽多。”
“朕逢年過節都不一定上這麽多道菜,沒想到在清朝還隻是尋常的一頓而已。”
“康乾盛世果真名不虛傳!”
【清朝的皇帝中勤政的愛民的出過不少,但是從沒有一個節儉用度的。
例如清代最傑出的勤政皇帝雍正。
如果從曆代帝王的飲食標準來看,雍正說什麽也算不上奢靡,很多研究清史的學者都認為,雍正的私人用度是超過康熙的。
但雍正帝自己總是喜歡標榜節儉。
雍正元年八月,雍正帝曾諭百官:
“國家欲安黎庶,莫先厚風俗;厚風俗,莫要於崇節儉。《周禮》一書,上下有等,財用有度,所以防僭越,禁奢侈也。”
雍正在這裏提出了安民、易風俗、崇節儉、防僭越幾者間的關係,他認為崇尚節儉,才能使官民各守本分,尊重民器,因為社會穩定。
同樣還在這一年,雍正又諭各省鹽政官員,指責鹽商過於奢靡:
“衣服屋宇,窮極奢華,飲食器具,備求精細,宴會嬉遊,殆無虛日,金錢珠貝,視為泥沙”。
但是雍正實際上說一套做一套,一邊是苦口婆心勸臣民們節儉,而自己及皇室成員的寄生性消費支出卻是在與日俱增。
本來按照皇帝、後妃、皇子們的“分例”,皇室的飲食已經十分奢侈了,但雍正幾乎每日還要在“分例”之外進行增添。
然而雍正這樣的用度在清廷裏居然能稱得上“清苦”,他的兒子乾隆,包括後來的一些皇帝都在用度上遠遠超過了雍正時期。
清代皇室的用度一直居高不下,道光帝在位三十年,視勤儉為第一要務,然而內務府的開銷不見實質性地削減。
直到晚清時期,老妖後執政的時候,徹底達到了巔峰!】
李世民:“這個清帝私下生活完全不像他執政之風範。”
“居然讓朕覺得和那個後蜀的國主是一般的貨色。”
李世民不知道的是,清朝的合法“孝敬”錢也是在這個時候確定的。
朱元璋:“這女真人是真的怪會享受的啊!”
朱標道:“天幕之前對清朝的雍正多有讚譽,稱他為清朝實幹第一帝,真正將清朝帶入盛世巔峰的人。”
現在天幕又講了雍正的一些用度上的趣事,太子爺意味不明的笑了,“原本以為,這個勵誌改革,推出了新政又勤於政事的皇帝會是一個像父皇一般的聖君。”
“沒想到隻是一個嘴上要求天下人節儉,自己卻生活的十分奢靡!”
“你父皇這種宵衣旰食勤於政愛其民的皇帝,史書上幾千年也沒幾個。”馬皇後笑道:
“標兒,咱不能要求人家都能做成你父皇這般。”
“王朝和皇帝這麽多,能成為千古一帝和太祖的也是就那麽幾個。”
朱元璋笑道:“你娘說得對,咱管不了人家那麽多,也沒那多人能成為你爹我這樣的人物!”
“咱隻管著大明的子孫都像你爹一樣就好了!”
朱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