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戰國第一狠人
天幕出現:皇帝怒喊欺天啦! 作者:唯唯而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的軍事能力碾壓白起,治國能力超越商鞅,縱觀整個曆史長河裏那個名臣武將層出不窮的春秋戰國時代,唯獨他是神一般的存在。
他單槍匹馬無論去哪一個國家做官,哪一個國家就會因此強大!
他到哪一個國家練兵,哪一個國家就會因此無敵!
他與各國交戰了六十七場,勝了六十四場,其餘三場則是平局。
常言說儒家聖人孔子,亞聖孟子,而兵家至聖是孫子,亞聖就是他了。
他就是戰國時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吳起。】
“原來是吳起啊!”劉邦以為又是哪一位後世的神仙級名將呢,原來現在又是一位東周時候的名將。
“此人的口碑可謂是兩極分化,讚歎欣賞他的認為他是千古級別的謀臣武將。討厭他的人,認為他是一個卑鄙無恥毫無廉恥的小人。”
劉邦迴憶起吳起在世人眼中的形象和史書對他的各種記載,道:“若是真的以武事來論的話,吳起此人還真是當之無愧能上這個武廟十哲啊!”
【吳起,這個名字在戰國史上絕對是自帶高能預警的存在。他是軍事家,也是政治家,還是個“狠人中的狠人”。他一生幹過的事兒,每一件都讓人直唿“離大譜”,但他的才華又讓人不得不服。
要說吳起的標簽,那就是“能打、能拚、能狠”。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位“戰國第一奇才”的傳奇人生。
別看衛國不大,但出人才。吳起、商鞅、呂不韋、荊軻都是衛國人。
吳起出身還是比較好的,家族富足,號稱“家累萬金”,但吳起的理想並不是做一個富家翁,而是積極要求政治進步的熱血青年。
滿腦子都是建功立業的夢想,就像現在那些懷揣創業夢的熱血青年,隻不過他的舞台是在刀光劍影、權謀交錯的古代。
剛開始,吳起一門心思撲在仕途上,想在政治上大展拳腳。可命運這玩意兒跟他開了個大玩笑,他家有錢,想花錢給他買個官當當,結果呢?
錢花出去了,官沒撈著,還把家裏的積蓄折騰得差不多了。他的那些鄉親們都嘲笑他,這可把吳起氣壞了,吳起一怒之下,手起刀落,一頓“哢嚓”就殺了三十多個嘲笑他的人。
雖說當時是春秋亂世,但一次殺三十多人這事兒也是大事,這下老家肯定是不能待了,趕快跑路吧!於是吳起逃離了衛國,在逃離衛國時曾發下誓言:“不當卿相,決不迴衛。”
吳起離開衛國後,跑到了魯國,拜在孔子的弟子曾參之子曾申門下學習儒術。你可別以為他學習了儒家文化就會從此變成了文縐縐的儒生。這哥們兒骨子裏的那股子剛猛勁兒可沒改。
魯元公十七年,齊國來攻打魯國,魯國國君正愁沒將領呢,吳起心想,機會來了!可魯國那些大臣們不樂意了,說吳起的老婆是齊國人,他肯定不靠譜。
萬一他老婆在枕頭邊一吹風,這小子投敵了怎麽辦?
吳起聽說魯君猶豫不決,直接幹了件驚天動地的事:他迴家二話不說把老婆殺了,還把人頭帶去見魯君,表示自己跟齊國“斷絕關係”。
這可把大家嚇了一跳,老婆說砍就砍,這人也太狠了吧!
不過他也因此得到了魯國的兵權,帶著兵就把齊國打得屁滾尿流。打贏了仗,吳起覺得自己要走上人生巔峰了。可惜,他又一次高估了自己的人緣。
可打完勝仗後,魯國那些人又開始嘀咕了,說吳起這人太殘忍,不能留。
吳起雖然戰無不勝,可為人實在是太狂了,目中無人,尤其看不起那些隻會拍馬屁的貴族和大臣。
這下可好了,這幫人聯合起來在魯君麵前瘋狂“打小報告”,把吳起的黑曆史翻了個底朝天。什麽“殺人狂魔”“不忠不孝”“薄情寡義”,這些帽子全扣在了他頭上。
魯君一聽,這小子可不是什麽省油的燈,連自家母親死了都不肯迴去奔喪,這種人太冷血,不能留在魯國!
於是,吳起剛凱旋迴國沒多久,就被“體麵”地趕出了魯國。吳起心裏苦啊,他隻想好好當個將軍,卻因為性格問題屢屢碰壁。
吳起沒辦法,又得卷鋪蓋走人。
這就是吳起“殺妻求將”的故事。關於吳起殺妻求將的事情,隻有《史記》中有記載,其他的史書都沒有寫吳起殺妻。《韓非子》曾載吳起在離開衛國時休妻。】
春秋時期
夫子正在感歎他儒家不愧是後世的第一學派,雖然倡導的仁義的學術,但是就連這等同時期的名將猛人都是他的徒孫教導出來的。
但是緊接著《史記》這個記載出來的事情又讓夫子臉色瞬間黑了下來了。“荒唐啊!豈能因為功名而做出這種不義的事情呢?”
但後麵天幕又解釋著說道:此事隻有在《史記》裏有相關的記載,其他的史書裏麵並沒有提他殺妻這種事情。
比較早的《韓非子》也隻是說他好像在衛國老家的時候就已經離婚了。所以一想起來自己之前看過的那些後世盤點的離譜野史,夫子才舒緩了一口氣來。
“估計又是後世閑的沒事幹故意編纂出來的野史吧?”
“我儒家教導出來的學生,怎麽可能這麽無義無禮呢!”
【離開魯國後,吳起又來到了魏國。
這可算是他的人生轉折點。
在魏國,魏文侯那可是個識貨的主兒,一眼就看出吳起是個人才,馬上重用他。吳起也不含糊,帶著魏軍就跟秦國幹上了。
他在河西地區那可是威名遠揚,打得秦軍節節敗退,一口氣拿下了河西之地,設立了河西郡,吳起擔任首任郡守。
在任河西郡守期間,創建了名震天下的魏武卒。這魏武卒可不得了,個個都是精銳中的精銳,訓練有素,戰鬥力爆棚,媲美現代的特種兵。
據《吳子》記載,吳起在河西期間,“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全勝六十四,餘則鈞解。辟土四麵,拓地千裏,皆起之功也”。
76戰,64勝、12平、0負。這等牛逼的戰績固然可能有誇大的成分,但也足見吳起爆棚的戰鬥力。
在吳起攻取河西之地不久,魏文侯又派吳起、樂羊合擊中山,曆時三年,魏軍占領中山國。】
“昔年魏國有魏文君這樣賢明有誌爭霸的君主,又有吳起這等謀臣武將的輔佐,才能讓魏國成為了當時最早的碾壓群雄的諸侯。”漢文帝劉恆喃喃的道。
“魯國國君不知真人本事,隻是因為小人的攻訐就要趕走這樣的功臣和能人!”
“魏國國君卻能不計較吳起的脾氣所帶來的流言蜚語,反而相信自己的識人之術和吳起的本事人品!所以魏文侯成功了!”
機會給你魯國也不中用啊!
他單槍匹馬無論去哪一個國家做官,哪一個國家就會因此強大!
他到哪一個國家練兵,哪一個國家就會因此無敵!
他與各國交戰了六十七場,勝了六十四場,其餘三場則是平局。
常言說儒家聖人孔子,亞聖孟子,而兵家至聖是孫子,亞聖就是他了。
他就是戰國時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吳起。】
“原來是吳起啊!”劉邦以為又是哪一位後世的神仙級名將呢,原來現在又是一位東周時候的名將。
“此人的口碑可謂是兩極分化,讚歎欣賞他的認為他是千古級別的謀臣武將。討厭他的人,認為他是一個卑鄙無恥毫無廉恥的小人。”
劉邦迴憶起吳起在世人眼中的形象和史書對他的各種記載,道:“若是真的以武事來論的話,吳起此人還真是當之無愧能上這個武廟十哲啊!”
【吳起,這個名字在戰國史上絕對是自帶高能預警的存在。他是軍事家,也是政治家,還是個“狠人中的狠人”。他一生幹過的事兒,每一件都讓人直唿“離大譜”,但他的才華又讓人不得不服。
要說吳起的標簽,那就是“能打、能拚、能狠”。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位“戰國第一奇才”的傳奇人生。
別看衛國不大,但出人才。吳起、商鞅、呂不韋、荊軻都是衛國人。
吳起出身還是比較好的,家族富足,號稱“家累萬金”,但吳起的理想並不是做一個富家翁,而是積極要求政治進步的熱血青年。
滿腦子都是建功立業的夢想,就像現在那些懷揣創業夢的熱血青年,隻不過他的舞台是在刀光劍影、權謀交錯的古代。
剛開始,吳起一門心思撲在仕途上,想在政治上大展拳腳。可命運這玩意兒跟他開了個大玩笑,他家有錢,想花錢給他買個官當當,結果呢?
錢花出去了,官沒撈著,還把家裏的積蓄折騰得差不多了。他的那些鄉親們都嘲笑他,這可把吳起氣壞了,吳起一怒之下,手起刀落,一頓“哢嚓”就殺了三十多個嘲笑他的人。
雖說當時是春秋亂世,但一次殺三十多人這事兒也是大事,這下老家肯定是不能待了,趕快跑路吧!於是吳起逃離了衛國,在逃離衛國時曾發下誓言:“不當卿相,決不迴衛。”
吳起離開衛國後,跑到了魯國,拜在孔子的弟子曾參之子曾申門下學習儒術。你可別以為他學習了儒家文化就會從此變成了文縐縐的儒生。這哥們兒骨子裏的那股子剛猛勁兒可沒改。
魯元公十七年,齊國來攻打魯國,魯國國君正愁沒將領呢,吳起心想,機會來了!可魯國那些大臣們不樂意了,說吳起的老婆是齊國人,他肯定不靠譜。
萬一他老婆在枕頭邊一吹風,這小子投敵了怎麽辦?
吳起聽說魯君猶豫不決,直接幹了件驚天動地的事:他迴家二話不說把老婆殺了,還把人頭帶去見魯君,表示自己跟齊國“斷絕關係”。
這可把大家嚇了一跳,老婆說砍就砍,這人也太狠了吧!
不過他也因此得到了魯國的兵權,帶著兵就把齊國打得屁滾尿流。打贏了仗,吳起覺得自己要走上人生巔峰了。可惜,他又一次高估了自己的人緣。
可打完勝仗後,魯國那些人又開始嘀咕了,說吳起這人太殘忍,不能留。
吳起雖然戰無不勝,可為人實在是太狂了,目中無人,尤其看不起那些隻會拍馬屁的貴族和大臣。
這下可好了,這幫人聯合起來在魯君麵前瘋狂“打小報告”,把吳起的黑曆史翻了個底朝天。什麽“殺人狂魔”“不忠不孝”“薄情寡義”,這些帽子全扣在了他頭上。
魯君一聽,這小子可不是什麽省油的燈,連自家母親死了都不肯迴去奔喪,這種人太冷血,不能留在魯國!
於是,吳起剛凱旋迴國沒多久,就被“體麵”地趕出了魯國。吳起心裏苦啊,他隻想好好當個將軍,卻因為性格問題屢屢碰壁。
吳起沒辦法,又得卷鋪蓋走人。
這就是吳起“殺妻求將”的故事。關於吳起殺妻求將的事情,隻有《史記》中有記載,其他的史書都沒有寫吳起殺妻。《韓非子》曾載吳起在離開衛國時休妻。】
春秋時期
夫子正在感歎他儒家不愧是後世的第一學派,雖然倡導的仁義的學術,但是就連這等同時期的名將猛人都是他的徒孫教導出來的。
但是緊接著《史記》這個記載出來的事情又讓夫子臉色瞬間黑了下來了。“荒唐啊!豈能因為功名而做出這種不義的事情呢?”
但後麵天幕又解釋著說道:此事隻有在《史記》裏有相關的記載,其他的史書裏麵並沒有提他殺妻這種事情。
比較早的《韓非子》也隻是說他好像在衛國老家的時候就已經離婚了。所以一想起來自己之前看過的那些後世盤點的離譜野史,夫子才舒緩了一口氣來。
“估計又是後世閑的沒事幹故意編纂出來的野史吧?”
“我儒家教導出來的學生,怎麽可能這麽無義無禮呢!”
【離開魯國後,吳起又來到了魏國。
這可算是他的人生轉折點。
在魏國,魏文侯那可是個識貨的主兒,一眼就看出吳起是個人才,馬上重用他。吳起也不含糊,帶著魏軍就跟秦國幹上了。
他在河西地區那可是威名遠揚,打得秦軍節節敗退,一口氣拿下了河西之地,設立了河西郡,吳起擔任首任郡守。
在任河西郡守期間,創建了名震天下的魏武卒。這魏武卒可不得了,個個都是精銳中的精銳,訓練有素,戰鬥力爆棚,媲美現代的特種兵。
據《吳子》記載,吳起在河西期間,“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全勝六十四,餘則鈞解。辟土四麵,拓地千裏,皆起之功也”。
76戰,64勝、12平、0負。這等牛逼的戰績固然可能有誇大的成分,但也足見吳起爆棚的戰鬥力。
在吳起攻取河西之地不久,魏文侯又派吳起、樂羊合擊中山,曆時三年,魏軍占領中山國。】
“昔年魏國有魏文君這樣賢明有誌爭霸的君主,又有吳起這等謀臣武將的輔佐,才能讓魏國成為了當時最早的碾壓群雄的諸侯。”漢文帝劉恆喃喃的道。
“魯國國君不知真人本事,隻是因為小人的攻訐就要趕走這樣的功臣和能人!”
“魏國國君卻能不計較吳起的脾氣所帶來的流言蜚語,反而相信自己的識人之術和吳起的本事人品!所以魏文侯成功了!”
機會給你魯國也不中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