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偏見
八零重生,離婚後老公悔紅眼 作者:拾溫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場秋雨不期而至,倘若再繼續耽擱下去的話,田裏的莊稼就有可能爛根。
對於剛才自己路上碰見顧家人的這件事情,顧銘毫無察覺。
兩家人之間的關係冷到了冰點。
近來,在大隊中流傳著關於顧銘生活不易的各種說法。
村民們雖然普遍認為其行為不妥當,但他們依然對其處境表示出了極大的同情。
然而,這樣的評價卻極大地激怒了老顧一家。
在他們看來,外界的看法根本就是錯誤且帶有偏見的。
顧老頭口中喃喃自語般地說了一句:“不知道二兒媳婦今晚能不能趕迴來?”
“她肯定得迴來,家裏條件這麽好,我要是不讓她們迴去那才奇怪呢。現在這個時候,誰不想偷個懶躲迴娘家好好休息休息啊?”
嘴裏不停抱怨著,老顧一家和村裏其他人家一樣,在田間地頭裏辛勤忙碌,汗水浸透了他們的衣服。
迴到家中,顧銘先將剛剛逮到的野兔放在廚房裏的籃子裏,並用背簍小心地蓋住它們。
接著他走進了屋子裏麵轉了一圈,發現妻子蔣窈正在專心致誌地織衣服。
“我現在去把這些髒的尿布拿出去洗一洗吧,你餓不餓呀?我給你衝碗紅糖水喝好不好?”顧銘關切地問道。
蔣窈輕輕地擺了擺手,“我現在還不是很餓,你就按照你的計劃去做自己的事吧,盡量早點結束工作後也該好好地放鬆放鬆自己了。”
顧銘洗完孩子的髒尿布之後,再次叫上了鄰居蔣榮,兩人一同迴到了山裏。
他們兩個人來來迴迴往返了好幾次,直到將所有木柴都搬運中為止。
稍微休息了一下之後,兩個人相視一笑,“趁著還有些力氣,我們就把剩下的活兒給一起幹了吧。”
就在顧銘和蔣榮還在屋後的院子裏繼續忙碌的時候,章紅燕恰好從外麵迴到了家裏。
在路上,不少人在勸慰章紅燕,告訴她盡管目前顧銘暫時寄住在蔣家那邊,但他是個手腳十分勤快的人,以後一定能定期往家裏寄錢過來的。
他們讓她不要總是緊盯著眼前這點小事,而是應該把眼光放得更加長遠一點。
聽到這些話語,章紅燕心裏既生氣又好笑。
這些人啊......有的人確確實實是出於善意給自己提了一些建議,更多人隻是為了看熱鬧而已。
村裏這幫人就是如此,每當看到別人日子過得還不錯時,就忍不住想要挑毛病找茬子。
要是知道顧銘現在的身份和他實際收入,他們恐怕就不會再說這些話了。
顧銘現在有著穩定且豐厚的收入來源,生活狀況也比以前好太多了。
章紅燕笑了笑,“我們能幫襯著點兒就多點,畢竟大家都是鄉裏鄉親的,隻要孩子們平安無事就好,其他的都不重要。”
“對對對,還是你想得明白。”村裏的婦女們紛紛附和道。
她們被章紅燕的話堵住了嘴。
轉念一想,章紅燕自從嫁進村裏以來,一直這樣。
哪怕剛結婚那會兒家裏的條件不好,生活十分艱難,但章紅燕從來不會在吃飯上省著。
即使家裏缺衣少食,她也總是設法讓全家人吃得飽穿得暖。
那時候四個孩子正值成長期,需要大量的營養來維持體力與智力的發展,做衣服時也確保每個孩子都有份。
即便是有限的食物資源,章紅燕也會做到盡量公平分配。
當繼父或繼母並非易事,特別是對待非親生的孩子更是難上加難。
而如今蔣家的孩子們都出息了而且彼此之間關係融洽,從未有過爭吵打鬥的情形出現,這都得益於章紅燕夫婦的良好教育。
章紅燕帶著微笑迴家,在途中順便采摘了一些新鮮的水芹。
家中正好有些豬肝,剛好可以給蔣武拌一道他最喜歡的小菜。
迴到家後,她發現顧銘與蔣榮正在忙著將木柴劈成易於燃燒的小段,兩人交替著使用斧頭,汗水已經濕透了他們的背心。
那些特別粗壯堅硬的木材需要更多力氣才能分解開來。
看到院子裏堆滿了大小不一的木塊,“怎麽拿了這麽多?”章紅燕不禁驚訝地問道。
顧銘微笑著說道:“我們倆往深裏走了走,基本上沒有人去過,沒想到收獲還挺不錯的。”
“去了深山?沒出什麽事兒吧?”
章紅燕聽後立刻皺起了眉頭,神情有些擔憂。
蔣榮顯得非常興奮,“沒事的,媽,顧銘還打到了兔子還有野雞呢!”
袁鵬退伍迴家的機會並不多,迴來基本都是過年,因此根本不可能有時間去山上轉轉。
而這次竟然與顧銘一起上山探險,還能有這麽大的收獲。
看著兒子臉上洋溢著的笑容,章紅燕還是忍不住瞪了他一眼,語氣中帶著幾分責備:“你們收拾完就去洗澡,顧銘你也別再忙了,幫我將那隻兔子處理好吧。”
顧銘點了點頭,答應了下來。
之前蔣榮帶迴家的野雞剩下了半隻,夜裏準備用來燉湯給小幺吃,用砂鍋在煤爐子上慢慢燉煮。
他們家並沒有足夠的錢購買蜂窩煤,自己收集木柴也一樣的。
章紅燕為女兒準備好雞湯之後,這才拿起籃子朝著菜園走去。
每天洗臉的廢水都會被用來澆灌菜地,蔬菜生長得非常好。
但隨著秋天的到來,家裏的蔬菜老化的速度也加快了許多,等下霜之後就得開始製作泡菜,並且著手準備種植過冬時的蔬菜種類了。
考慮到嶽父在這方麵更加擅長,顧銘決定將兔子皮留下來等嶽父迴家後再處理。
看到這麽豐厚的收獲,尤其是那幾隻體型飽滿、毛色亮麗的兔子,章紅燕非常高興。
“迴頭讓你嶽父好好處理一下,給安然做個小背心吧。”她建議道。
聽到嶽母的話,顧銘迴答得很幹脆:“好的。”
他們所在的這片區域離內陸比較近,在前幾年,當地人嚐試過各種各樣的食物來填飽肚子,同時也在那個過程中學到了不少獨特的技能。
蔣武也懂得一些炮製毛皮的手藝,別的不說,如果家裏偶爾打了隻兔子,那兔毛也不會白白浪費掉。
對於剛才自己路上碰見顧家人的這件事情,顧銘毫無察覺。
兩家人之間的關係冷到了冰點。
近來,在大隊中流傳著關於顧銘生活不易的各種說法。
村民們雖然普遍認為其行為不妥當,但他們依然對其處境表示出了極大的同情。
然而,這樣的評價卻極大地激怒了老顧一家。
在他們看來,外界的看法根本就是錯誤且帶有偏見的。
顧老頭口中喃喃自語般地說了一句:“不知道二兒媳婦今晚能不能趕迴來?”
“她肯定得迴來,家裏條件這麽好,我要是不讓她們迴去那才奇怪呢。現在這個時候,誰不想偷個懶躲迴娘家好好休息休息啊?”
嘴裏不停抱怨著,老顧一家和村裏其他人家一樣,在田間地頭裏辛勤忙碌,汗水浸透了他們的衣服。
迴到家中,顧銘先將剛剛逮到的野兔放在廚房裏的籃子裏,並用背簍小心地蓋住它們。
接著他走進了屋子裏麵轉了一圈,發現妻子蔣窈正在專心致誌地織衣服。
“我現在去把這些髒的尿布拿出去洗一洗吧,你餓不餓呀?我給你衝碗紅糖水喝好不好?”顧銘關切地問道。
蔣窈輕輕地擺了擺手,“我現在還不是很餓,你就按照你的計劃去做自己的事吧,盡量早點結束工作後也該好好地放鬆放鬆自己了。”
顧銘洗完孩子的髒尿布之後,再次叫上了鄰居蔣榮,兩人一同迴到了山裏。
他們兩個人來來迴迴往返了好幾次,直到將所有木柴都搬運中為止。
稍微休息了一下之後,兩個人相視一笑,“趁著還有些力氣,我們就把剩下的活兒給一起幹了吧。”
就在顧銘和蔣榮還在屋後的院子裏繼續忙碌的時候,章紅燕恰好從外麵迴到了家裏。
在路上,不少人在勸慰章紅燕,告訴她盡管目前顧銘暫時寄住在蔣家那邊,但他是個手腳十分勤快的人,以後一定能定期往家裏寄錢過來的。
他們讓她不要總是緊盯著眼前這點小事,而是應該把眼光放得更加長遠一點。
聽到這些話語,章紅燕心裏既生氣又好笑。
這些人啊......有的人確確實實是出於善意給自己提了一些建議,更多人隻是為了看熱鬧而已。
村裏這幫人就是如此,每當看到別人日子過得還不錯時,就忍不住想要挑毛病找茬子。
要是知道顧銘現在的身份和他實際收入,他們恐怕就不會再說這些話了。
顧銘現在有著穩定且豐厚的收入來源,生活狀況也比以前好太多了。
章紅燕笑了笑,“我們能幫襯著點兒就多點,畢竟大家都是鄉裏鄉親的,隻要孩子們平安無事就好,其他的都不重要。”
“對對對,還是你想得明白。”村裏的婦女們紛紛附和道。
她們被章紅燕的話堵住了嘴。
轉念一想,章紅燕自從嫁進村裏以來,一直這樣。
哪怕剛結婚那會兒家裏的條件不好,生活十分艱難,但章紅燕從來不會在吃飯上省著。
即使家裏缺衣少食,她也總是設法讓全家人吃得飽穿得暖。
那時候四個孩子正值成長期,需要大量的營養來維持體力與智力的發展,做衣服時也確保每個孩子都有份。
即便是有限的食物資源,章紅燕也會做到盡量公平分配。
當繼父或繼母並非易事,特別是對待非親生的孩子更是難上加難。
而如今蔣家的孩子們都出息了而且彼此之間關係融洽,從未有過爭吵打鬥的情形出現,這都得益於章紅燕夫婦的良好教育。
章紅燕帶著微笑迴家,在途中順便采摘了一些新鮮的水芹。
家中正好有些豬肝,剛好可以給蔣武拌一道他最喜歡的小菜。
迴到家後,她發現顧銘與蔣榮正在忙著將木柴劈成易於燃燒的小段,兩人交替著使用斧頭,汗水已經濕透了他們的背心。
那些特別粗壯堅硬的木材需要更多力氣才能分解開來。
看到院子裏堆滿了大小不一的木塊,“怎麽拿了這麽多?”章紅燕不禁驚訝地問道。
顧銘微笑著說道:“我們倆往深裏走了走,基本上沒有人去過,沒想到收獲還挺不錯的。”
“去了深山?沒出什麽事兒吧?”
章紅燕聽後立刻皺起了眉頭,神情有些擔憂。
蔣榮顯得非常興奮,“沒事的,媽,顧銘還打到了兔子還有野雞呢!”
袁鵬退伍迴家的機會並不多,迴來基本都是過年,因此根本不可能有時間去山上轉轉。
而這次竟然與顧銘一起上山探險,還能有這麽大的收獲。
看著兒子臉上洋溢著的笑容,章紅燕還是忍不住瞪了他一眼,語氣中帶著幾分責備:“你們收拾完就去洗澡,顧銘你也別再忙了,幫我將那隻兔子處理好吧。”
顧銘點了點頭,答應了下來。
之前蔣榮帶迴家的野雞剩下了半隻,夜裏準備用來燉湯給小幺吃,用砂鍋在煤爐子上慢慢燉煮。
他們家並沒有足夠的錢購買蜂窩煤,自己收集木柴也一樣的。
章紅燕為女兒準備好雞湯之後,這才拿起籃子朝著菜園走去。
每天洗臉的廢水都會被用來澆灌菜地,蔬菜生長得非常好。
但隨著秋天的到來,家裏的蔬菜老化的速度也加快了許多,等下霜之後就得開始製作泡菜,並且著手準備種植過冬時的蔬菜種類了。
考慮到嶽父在這方麵更加擅長,顧銘決定將兔子皮留下來等嶽父迴家後再處理。
看到這麽豐厚的收獲,尤其是那幾隻體型飽滿、毛色亮麗的兔子,章紅燕非常高興。
“迴頭讓你嶽父好好處理一下,給安然做個小背心吧。”她建議道。
聽到嶽母的話,顧銘迴答得很幹脆:“好的。”
他們所在的這片區域離內陸比較近,在前幾年,當地人嚐試過各種各樣的食物來填飽肚子,同時也在那個過程中學到了不少獨特的技能。
蔣武也懂得一些炮製毛皮的手藝,別的不說,如果家裏偶爾打了隻兔子,那兔毛也不會白白浪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