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海外揚帆探新徑
魂穿大明,朱標見我也要喊聲哥 作者:愛吃柚花茶的宋明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港口邊,海風唿嘯,海浪拍打著岸邊的礁石,泛起層層白沫。
朱宇和朱標站在那裏,目光緊緊追隨著那漸漸遠去的幾艘大船,直至它們消失在海平麵的盡頭,兩人的神情中滿是期待與忐忑。
朱標率先開口,轉頭看向朱宇,目光中透著一絲擔憂:
“兄長,這船隊雖已出發,可畢竟是咱們首次涉足海外貿易,這一路上不知會遇到多少艱難險阻,我這心裏著實有些不安呐。”
朱宇微微皺眉,卻又很快舒展開來,伸手拍了拍朱標的肩膀,寬慰道:
“二弟,擔憂也是無用,咱們既已做了這般充足的準備,那便要相信船上的眾人,相信大明的運勢。
況且這海外貿易若能順利開展,那對大明的意義可太重大了,再難咱們也得闖出條路來呀。”
兩人一邊說著,一邊轉身往迴走,心裏卻都時刻牽掛著那遠航的船隊。
而此時,在出海的船隊中,大船上的船長陳海站在船頭,望著茫茫無際的大海,麵色凝重。
他是經驗豐富的老航海人了,可這次出海肩負著開啟大明海外貿易的重任,心中壓力可想而知。
一旁的副手小李湊過來,小聲問道:
“陳船長,您說咱們這一趟真能順利抵達那些異國他鄉,把咱們大明的貨物都賣出去嗎?
我這心裏呀,就跟這海浪似的,七上八下的呢。”
陳海瞪了他一眼,嗬斥道:
“沒出息的樣子,咱們船上這麽多兄弟,哪個不是精挑細選出來的,隻要按著航線走,小心應對各種情況,定能成事兒。
別在這兒瞎嘀咕,去,讓人把帆再檢查檢查,可不能出啥岔子。”
小李趕忙應了聲“是”,跑去忙活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朱宇和朱標在京城也沒閑著,一邊繼續關注著國內商貿的後續發展,一邊焦急地等待著船隊的消息。
這日,朱宇正在府邸書房中查看各地商戶反饋迴來的經營情況文書,朱標匆匆趕來,一進門便喊道:“兄長,有消息了,有消息了呀!”
朱宇趕忙起身,急切地問道:“二弟,可是船隊那邊傳來消息了?快說說,情況如何?”
朱標喘了口氣,平複了一下激動的心情,說道:
“剛收到信鴿傳書,船隊已順利抵達了南洋的一處島國,那裏的人對咱們帶去的絲綢、瓷器稀罕得很呐,圍在船邊爭著要看貨、談價錢呢。”
朱宇聽聞,臉上頓時露出欣喜之色,來迴踱步,興奮地說道:
“太好了,太好了呀!
這可真是個好開頭,隻要這頭開好了,往後海外貿易的路子就能越走越順了。”
朱標也笑著點頭道:“是啊,兄長,不過那信裏也說了,雖說當地人熱情,但語言不通是個大難題,交流起來頗為費勁,很多時候隻能靠比劃,費了好大勁兒才把咱們的意思表達清楚呢。”
朱宇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說道:“這倒是個問題,看來咱們往後得多培養些通曉外語的人才呀,這樣才能更好地和海外諸國打交道。”
就在兩人商討著後續計劃時,船隊那邊卻遇到了新的狀況。
陳海船長本正和當地的一位首領在岸邊商談交易之事,可那首領身邊一位看似謀士的人突然站出來,操著一口生硬的話語說道:
“你們大明的貨物雖好,可我們怎麽知道你們給的價錢是否公道呢?
我們這兒之前也來過別的商船,你們若是想做成這筆生意,得拿出些誠意來呀。”
陳海心裏一緊,趕忙解釋道:“大人,我們大明的貨物那都是上等品質,這價錢也是按照以往的慣例來定的,絕對公道呀。
而且我們這是頭一迴和貴地通商,往後合作的機會還多著呢,定不會虧待各位呀。”
那謀士卻依舊搖頭,不依不饒道:“口說無憑,我們得看看你們其他的誠意才行,不然這生意怕是不好做咯。”
陳海一時有些為難,身邊的副手小李焦急地低聲說:
“船長,這可咋辦呀?咱們也沒料到會遇到這事兒啊。”
陳海咬了咬牙,說道:“別急,先穩住他們,我再想想辦法。”
隨後,陳海讓人迴船上取了幾件精美的瓷器小擺件,作為禮物送給那首領和謀士,又耐心地介紹著瓷器的精美之處以及大明製作工藝的獨特。
費了好大一番口舌,總算讓對方的態度緩和了些,願意坐下來好好商談具體的交易細節了。
而京城這邊,朱宇和朱標意識到了海外貿易中諸多細節的重要性,決定召集一些有見識的大臣、商人以及曾經出過海的人,共同商討應對之策。
在商討會上,一位曾去過倭國的商人說道:
“大公子,太子殿下,依我看呀,咱們得提前了解各地的行情和交易習慣,像有的地方就喜歡以物易物,有的地方則看重金銀等硬通貨,咱們要是不清楚這些,很容易在交易時陷入被動呀。”
一位大臣也附和道:“還有這語言不通的問題,確實得盡快解決,朝廷可以設立專門的學堂,培養通曉外語的人才,這樣往後和海外諸國打交道就方便多了。”
朱標點頭道:“諸位所言極是,這些都是咱們當下急需去做的事兒,咱們得盡快完善這海外貿易的各項細則呀。”
朱宇則在一旁沉思片刻後說道:“不僅如此,咱們還得考慮海上的安全問題,這一路上難保不會遇到海盜之類的,得加強船隊的護衛力量才行。”
眾人紛紛點頭,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氣氛熱烈而嚴肅。
經過一番商議,最終決定在京城開辦外語學堂,招募有語言天賦的學子學習海外諸國語言;
同時,命令水師挑選精銳將士,組建專門護衛海外貿易船隊的隊伍。
日子又過去了些時日,船隊在南洋諸國的貿易愈發順利,收獲頗豐。
陳海船長指揮著船員們將換來的香料、珠寶等貨物一一妥善安置好,準備返程。
可就在返程途中,突然遭遇了一夥海盜。
那海盜船速度極快,氣勢洶洶地朝著大明的船隊衝來,海盜們站在船頭,揮舞著刀劍,嘴裏喊著讓人聽不懂的叫罵聲。
陳海見狀,臉色一變,卻又立刻鎮定下來,大聲喊道:
“兄弟們,都別慌,咱們早有準備,各就各位,護衛船隊!”
船員們紛紛拿起武器,嚴陣以待。
那護衛船隊的水師將士們更是迅速擺開陣勢,弓箭手搭箭上弦,對準了海盜船。
海盜船漸漸靠近,眼看就要撞上了,陳海一聲令下:“放箭!”
頓時,箭如雨下,射向海盜船,不少海盜中箭落水,可他們依舊不死心,仗著人多,繼續往前衝。
這時,雙方船隻靠近,水師將士們和船員們一起,與海盜展開了近身搏鬥。
一時間,喊殺聲、刀劍碰撞聲響徹海麵。
水師中有位年輕的將士叫張虎,他身手矯健,揮舞著手中的長刀,接連砍倒了好幾個海盜,嘴裏還喊著:
“你們這群惡賊,敢打劫咱們大明的船隊,今天就是你們的死期!”
海盜們見勢不妙,開始有了退縮之意,但仍在負隅頑抗。
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終於擊退了海盜,不過船隊也有一些損傷,幾名船員受了傷。
陳海趕忙安排人救治傷員,檢查船隻情況,好在並無大礙,還能繼續航行。
待船隊終於平安返迴大明港口時,朱宇和朱標早已等候在那裏。
看到船隊歸來,朱宇激動地迎上前去,對著陳海問道:“陳船長,可算是把你們盼迴來了呀,這一路上情況如何?”
陳海跳下船,疲憊卻又帶著自豪的神情說道:
“大公子,太子殿下,這一路有驚有險呐,不過好在都順利解決了,咱們這次收獲可不小,帶迴來了好多南洋的香料、珠寶,還和好幾處地方建立了良好的貿易關係呢。”
朱標看著一箱箱搬下船的貨物,滿臉歡喜地說道:“太好了,諸位辛苦了,你們這次可是為大明立了大功呀。”
朱宇也點頭道:“是啊,大家的功勞都不小,朝廷定會重重嘉獎。
不過通過這一趟,咱們也發現了不少問題,得好好總結經驗,讓往後的海外貿易更加順暢安全才是。”
隨後,朱宇和朱標組織眾人將貨物妥善安置,又召集參與此次出海以及相關籌備工作的人員開了一場總結大會。
在大會上,陳海詳細講述了一路上遇到的各種情況,包括交易時的難題、遭遇海盜的戰鬥等等。
朱宇聽後,一臉嚴肅地說道:“這次的經曆對咱們來說既是考驗,也是寶貴的財富。
咱們知曉了語言不通、不了解行情、海上安全這些問題的嚴重性,接下來就得針對這些問題,把咱們之前商議的舉措加快落實下去。
那外語學堂要盡快培養出可用的人才,水師護衛隊也要加強訓練,爭取下次出海能避免這些問題,或者更妥善地應對。”
朱標也說道:“兄長說得對,而且咱們還得擴大這海外貿易的規模,多開辟幾條航線,和更多的海外國家通商往來,讓大明的名聲傳遍四海,讓我大明的財富源源不斷呀。”
眾人聽了,紛紛響應,都表示願意為大明的海外貿易繼續貢獻力量。
而朱元璋得知了此次海外貿易的詳細情況之後,不禁龍顏大悅,對朱宇更是讚賞有加。
他暗自思忖著,這個大兒子的確有著超乎常人的才能與過人的魄力,不僅有著敏銳的商業頭腦,還能夠巧妙地協調各方力量,將這次海外貿易推動得如此成功。
隨著時間的推移,朱元璋心中那個想要立朱宇為太子的想法愈發堅定不移起來。
某一日,風和日麗,陽光明媚,朱元璋特意在宮中召見了朱宇和朱標兩兄弟。
當他們二人步入宮殿時,隻見朱元璋端坐在龍椅之上,正滿臉含笑地注視著他們。
那目光之中流露出無盡的欣慰與慈愛之情。
待兩人行過禮後,朱元璋緩緩開口說道:
“桓兒、標兒啊,你們此次大力推動海外貿易之舉,實在是做得太好了!
朕一直都密切關注著此事的進展,所有的一切都盡收眼底。
這海外貿易的順利開展,對於咱們而言,其帶來的益處簡直難以估量。
朕看到如此成果,心中著實感到無比欣慰呐。”
聽到父皇的誇讚,朱宇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再次躬身行禮,謙遜地迴答道:
“父皇您真是太過獎了,此乃兒臣與二弟齊心協力、共同努力之成果。
此外,更離不開眾多英勇無畏的將士們、不辭辛勞的船員們以及精明能幹的商人們的通力協作。
兒臣等深知責任重大,日後定會加倍努力,全力以赴讓大明的海外貿易越發繁榮昌盛,蒸蒸日上。”
站在一旁的朱標也急忙附和道:
“父皇所言極是,雖然我們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前方依舊任重道遠。
不過,請父皇放心,隻要我們兄弟二人始終保持一顆赤誠之心,全心全意地為大明著想,盡心盡力地去做事,就必定能夠讓我大明日益強大,越來越好。”
朱元璋微微點頭,目光在朱宇身上多停留了片刻,若有所思地說道:
“桓兒,朕看得出你心懷大誌,又有能力為大明做諸多實事,朕對你期望頗高呀,你可莫要辜負了朕的心意呐。”
朱宇心中一動,隱隱猜到了朱元璋的想法,但麵上依舊恭敬地迴道:
“父皇放心,兒臣定當竭盡全力,為大明的江山社稷肝腦塗地,不負父皇所望。”
從宮中出來後,朱標看向朱宇,眼神中透著一絲複雜的神色,輕聲說道:
“兄長,我瞧父皇今日這意思,似乎對你……你往後行事可得更加謹慎些呀。”
朱宇心中明白朱標的意思,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
“二弟,不管如何,咱們兄弟一心,都是為了大明,隻要大明能越來越好,其他的都不重要。”
朱標聽了,臉上露出釋然的笑容,點頭道:“兄長說得對,咱們繼續為大明努力便是。”
朱宇和朱標站在那裏,目光緊緊追隨著那漸漸遠去的幾艘大船,直至它們消失在海平麵的盡頭,兩人的神情中滿是期待與忐忑。
朱標率先開口,轉頭看向朱宇,目光中透著一絲擔憂:
“兄長,這船隊雖已出發,可畢竟是咱們首次涉足海外貿易,這一路上不知會遇到多少艱難險阻,我這心裏著實有些不安呐。”
朱宇微微皺眉,卻又很快舒展開來,伸手拍了拍朱標的肩膀,寬慰道:
“二弟,擔憂也是無用,咱們既已做了這般充足的準備,那便要相信船上的眾人,相信大明的運勢。
況且這海外貿易若能順利開展,那對大明的意義可太重大了,再難咱們也得闖出條路來呀。”
兩人一邊說著,一邊轉身往迴走,心裏卻都時刻牽掛著那遠航的船隊。
而此時,在出海的船隊中,大船上的船長陳海站在船頭,望著茫茫無際的大海,麵色凝重。
他是經驗豐富的老航海人了,可這次出海肩負著開啟大明海外貿易的重任,心中壓力可想而知。
一旁的副手小李湊過來,小聲問道:
“陳船長,您說咱們這一趟真能順利抵達那些異國他鄉,把咱們大明的貨物都賣出去嗎?
我這心裏呀,就跟這海浪似的,七上八下的呢。”
陳海瞪了他一眼,嗬斥道:
“沒出息的樣子,咱們船上這麽多兄弟,哪個不是精挑細選出來的,隻要按著航線走,小心應對各種情況,定能成事兒。
別在這兒瞎嘀咕,去,讓人把帆再檢查檢查,可不能出啥岔子。”
小李趕忙應了聲“是”,跑去忙活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朱宇和朱標在京城也沒閑著,一邊繼續關注著國內商貿的後續發展,一邊焦急地等待著船隊的消息。
這日,朱宇正在府邸書房中查看各地商戶反饋迴來的經營情況文書,朱標匆匆趕來,一進門便喊道:“兄長,有消息了,有消息了呀!”
朱宇趕忙起身,急切地問道:“二弟,可是船隊那邊傳來消息了?快說說,情況如何?”
朱標喘了口氣,平複了一下激動的心情,說道:
“剛收到信鴿傳書,船隊已順利抵達了南洋的一處島國,那裏的人對咱們帶去的絲綢、瓷器稀罕得很呐,圍在船邊爭著要看貨、談價錢呢。”
朱宇聽聞,臉上頓時露出欣喜之色,來迴踱步,興奮地說道:
“太好了,太好了呀!
這可真是個好開頭,隻要這頭開好了,往後海外貿易的路子就能越走越順了。”
朱標也笑著點頭道:“是啊,兄長,不過那信裏也說了,雖說當地人熱情,但語言不通是個大難題,交流起來頗為費勁,很多時候隻能靠比劃,費了好大勁兒才把咱們的意思表達清楚呢。”
朱宇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說道:“這倒是個問題,看來咱們往後得多培養些通曉外語的人才呀,這樣才能更好地和海外諸國打交道。”
就在兩人商討著後續計劃時,船隊那邊卻遇到了新的狀況。
陳海船長本正和當地的一位首領在岸邊商談交易之事,可那首領身邊一位看似謀士的人突然站出來,操著一口生硬的話語說道:
“你們大明的貨物雖好,可我們怎麽知道你們給的價錢是否公道呢?
我們這兒之前也來過別的商船,你們若是想做成這筆生意,得拿出些誠意來呀。”
陳海心裏一緊,趕忙解釋道:“大人,我們大明的貨物那都是上等品質,這價錢也是按照以往的慣例來定的,絕對公道呀。
而且我們這是頭一迴和貴地通商,往後合作的機會還多著呢,定不會虧待各位呀。”
那謀士卻依舊搖頭,不依不饒道:“口說無憑,我們得看看你們其他的誠意才行,不然這生意怕是不好做咯。”
陳海一時有些為難,身邊的副手小李焦急地低聲說:
“船長,這可咋辦呀?咱們也沒料到會遇到這事兒啊。”
陳海咬了咬牙,說道:“別急,先穩住他們,我再想想辦法。”
隨後,陳海讓人迴船上取了幾件精美的瓷器小擺件,作為禮物送給那首領和謀士,又耐心地介紹著瓷器的精美之處以及大明製作工藝的獨特。
費了好大一番口舌,總算讓對方的態度緩和了些,願意坐下來好好商談具體的交易細節了。
而京城這邊,朱宇和朱標意識到了海外貿易中諸多細節的重要性,決定召集一些有見識的大臣、商人以及曾經出過海的人,共同商討應對之策。
在商討會上,一位曾去過倭國的商人說道:
“大公子,太子殿下,依我看呀,咱們得提前了解各地的行情和交易習慣,像有的地方就喜歡以物易物,有的地方則看重金銀等硬通貨,咱們要是不清楚這些,很容易在交易時陷入被動呀。”
一位大臣也附和道:“還有這語言不通的問題,確實得盡快解決,朝廷可以設立專門的學堂,培養通曉外語的人才,這樣往後和海外諸國打交道就方便多了。”
朱標點頭道:“諸位所言極是,這些都是咱們當下急需去做的事兒,咱們得盡快完善這海外貿易的各項細則呀。”
朱宇則在一旁沉思片刻後說道:“不僅如此,咱們還得考慮海上的安全問題,這一路上難保不會遇到海盜之類的,得加強船隊的護衛力量才行。”
眾人紛紛點頭,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氣氛熱烈而嚴肅。
經過一番商議,最終決定在京城開辦外語學堂,招募有語言天賦的學子學習海外諸國語言;
同時,命令水師挑選精銳將士,組建專門護衛海外貿易船隊的隊伍。
日子又過去了些時日,船隊在南洋諸國的貿易愈發順利,收獲頗豐。
陳海船長指揮著船員們將換來的香料、珠寶等貨物一一妥善安置好,準備返程。
可就在返程途中,突然遭遇了一夥海盜。
那海盜船速度極快,氣勢洶洶地朝著大明的船隊衝來,海盜們站在船頭,揮舞著刀劍,嘴裏喊著讓人聽不懂的叫罵聲。
陳海見狀,臉色一變,卻又立刻鎮定下來,大聲喊道:
“兄弟們,都別慌,咱們早有準備,各就各位,護衛船隊!”
船員們紛紛拿起武器,嚴陣以待。
那護衛船隊的水師將士們更是迅速擺開陣勢,弓箭手搭箭上弦,對準了海盜船。
海盜船漸漸靠近,眼看就要撞上了,陳海一聲令下:“放箭!”
頓時,箭如雨下,射向海盜船,不少海盜中箭落水,可他們依舊不死心,仗著人多,繼續往前衝。
這時,雙方船隻靠近,水師將士們和船員們一起,與海盜展開了近身搏鬥。
一時間,喊殺聲、刀劍碰撞聲響徹海麵。
水師中有位年輕的將士叫張虎,他身手矯健,揮舞著手中的長刀,接連砍倒了好幾個海盜,嘴裏還喊著:
“你們這群惡賊,敢打劫咱們大明的船隊,今天就是你們的死期!”
海盜們見勢不妙,開始有了退縮之意,但仍在負隅頑抗。
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終於擊退了海盜,不過船隊也有一些損傷,幾名船員受了傷。
陳海趕忙安排人救治傷員,檢查船隻情況,好在並無大礙,還能繼續航行。
待船隊終於平安返迴大明港口時,朱宇和朱標早已等候在那裏。
看到船隊歸來,朱宇激動地迎上前去,對著陳海問道:“陳船長,可算是把你們盼迴來了呀,這一路上情況如何?”
陳海跳下船,疲憊卻又帶著自豪的神情說道:
“大公子,太子殿下,這一路有驚有險呐,不過好在都順利解決了,咱們這次收獲可不小,帶迴來了好多南洋的香料、珠寶,還和好幾處地方建立了良好的貿易關係呢。”
朱標看著一箱箱搬下船的貨物,滿臉歡喜地說道:“太好了,諸位辛苦了,你們這次可是為大明立了大功呀。”
朱宇也點頭道:“是啊,大家的功勞都不小,朝廷定會重重嘉獎。
不過通過這一趟,咱們也發現了不少問題,得好好總結經驗,讓往後的海外貿易更加順暢安全才是。”
隨後,朱宇和朱標組織眾人將貨物妥善安置,又召集參與此次出海以及相關籌備工作的人員開了一場總結大會。
在大會上,陳海詳細講述了一路上遇到的各種情況,包括交易時的難題、遭遇海盜的戰鬥等等。
朱宇聽後,一臉嚴肅地說道:“這次的經曆對咱們來說既是考驗,也是寶貴的財富。
咱們知曉了語言不通、不了解行情、海上安全這些問題的嚴重性,接下來就得針對這些問題,把咱們之前商議的舉措加快落實下去。
那外語學堂要盡快培養出可用的人才,水師護衛隊也要加強訓練,爭取下次出海能避免這些問題,或者更妥善地應對。”
朱標也說道:“兄長說得對,而且咱們還得擴大這海外貿易的規模,多開辟幾條航線,和更多的海外國家通商往來,讓大明的名聲傳遍四海,讓我大明的財富源源不斷呀。”
眾人聽了,紛紛響應,都表示願意為大明的海外貿易繼續貢獻力量。
而朱元璋得知了此次海外貿易的詳細情況之後,不禁龍顏大悅,對朱宇更是讚賞有加。
他暗自思忖著,這個大兒子的確有著超乎常人的才能與過人的魄力,不僅有著敏銳的商業頭腦,還能夠巧妙地協調各方力量,將這次海外貿易推動得如此成功。
隨著時間的推移,朱元璋心中那個想要立朱宇為太子的想法愈發堅定不移起來。
某一日,風和日麗,陽光明媚,朱元璋特意在宮中召見了朱宇和朱標兩兄弟。
當他們二人步入宮殿時,隻見朱元璋端坐在龍椅之上,正滿臉含笑地注視著他們。
那目光之中流露出無盡的欣慰與慈愛之情。
待兩人行過禮後,朱元璋緩緩開口說道:
“桓兒、標兒啊,你們此次大力推動海外貿易之舉,實在是做得太好了!
朕一直都密切關注著此事的進展,所有的一切都盡收眼底。
這海外貿易的順利開展,對於咱們而言,其帶來的益處簡直難以估量。
朕看到如此成果,心中著實感到無比欣慰呐。”
聽到父皇的誇讚,朱宇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再次躬身行禮,謙遜地迴答道:
“父皇您真是太過獎了,此乃兒臣與二弟齊心協力、共同努力之成果。
此外,更離不開眾多英勇無畏的將士們、不辭辛勞的船員們以及精明能幹的商人們的通力協作。
兒臣等深知責任重大,日後定會加倍努力,全力以赴讓大明的海外貿易越發繁榮昌盛,蒸蒸日上。”
站在一旁的朱標也急忙附和道:
“父皇所言極是,雖然我們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前方依舊任重道遠。
不過,請父皇放心,隻要我們兄弟二人始終保持一顆赤誠之心,全心全意地為大明著想,盡心盡力地去做事,就必定能夠讓我大明日益強大,越來越好。”
朱元璋微微點頭,目光在朱宇身上多停留了片刻,若有所思地說道:
“桓兒,朕看得出你心懷大誌,又有能力為大明做諸多實事,朕對你期望頗高呀,你可莫要辜負了朕的心意呐。”
朱宇心中一動,隱隱猜到了朱元璋的想法,但麵上依舊恭敬地迴道:
“父皇放心,兒臣定當竭盡全力,為大明的江山社稷肝腦塗地,不負父皇所望。”
從宮中出來後,朱標看向朱宇,眼神中透著一絲複雜的神色,輕聲說道:
“兄長,我瞧父皇今日這意思,似乎對你……你往後行事可得更加謹慎些呀。”
朱宇心中明白朱標的意思,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
“二弟,不管如何,咱們兄弟一心,都是為了大明,隻要大明能越來越好,其他的都不重要。”
朱標聽了,臉上露出釋然的笑容,點頭道:“兄長說得對,咱們繼續為大明努力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