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風浪越大魚越貴!
魂穿大明,朱標見我也要喊聲哥 作者:愛吃柚花茶的宋明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說首次出海有驚無險且收獲頗豐,但要真正讓海外貿易成為大明興盛的有力支柱,還有漫漫長路要走。
不多時,朱標前來,見朱宇若有所思的模樣,便輕聲問道:“兄長,可是又在為海外貿易的事兒勞神呢?”
朱宇停下腳步,看著朱標,微微點頭道:
“二弟,正是呀。上次出海雖開了個好頭,可咱還得趁熱打鐵,擴大規模、完善機製才行。
那外語學堂得督促著盡快出成效,水師護衛隊也得加強訓練,還有開辟新航線,都得盡快謀劃起來啊。”
朱標應道:“兄長所言極是,我昨日也想了想,咱們不妨召集那些熟知海外情況的商人、水手,再細細商討一番新航線的事兒,畢竟他們有親身經曆,能提供不少有用的建議呢。”
朱宇讚同道:“好主意,二弟,那咱們這就著手安排,事不宜遲啊。”
兩人隨即吩咐侍從去邀請相關人員,不多時,眾人便齊聚在一處雅致的會館之中。
朱宇看著眾人,拱手行禮後,開口說道:
“諸位,今日把大家請來,是想商討一下咱們大明海外貿易開辟新航線之事。
上次船隊出海,大家都辛苦了,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可咱們不能滿足於此,還得往更遠、更廣的地方去,不知諸位有何高見呀?”
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水手站起身來,恭敬地迴道:
“大公子,太子殿下,小人覺得往西邊去倒是個不錯的選擇。
聽聞那西邊有諸多富庶之地,什麽金銀珠寶、香料藥材應有盡有,隻是航路陌生,風險怕是不小呐。”
朱標問道:“老丈,那西邊航路具體有何險阻,您可清楚?”
老水手皺著眉頭說道:“殿下,據說那海上常有狂風巨浪,而且有的地方暗礁密布,稍不注意,船就會觸礁沉沒呀。
再者,那邊的國家咱們了解甚少,也不知當地的風土人情和交易習慣,貿然前去,怕是會諸多不便呐。”
朱宇沉思片刻後說道:“老丈說得是,不過風險雖大,可收益也大呀,有一位故人曾說過,‘風浪越大,魚越貴!’
咱們可以先派人去探查一番,繪製詳細的航海圖,再慢慢摸索著開辟航線嘛。”
這時,一位常年跑南洋的商人說道:“大公子,除了西邊,往更南的地方,聽聞還有些島國,物產也極為豐富,或許也能成為咱們新的貿易對象呢。
隻是那一帶據說有些兇悍的部落,對外人不太友善。”
朱宇目光堅定地說:“無論如何,隻要有利可圖且能為大明發展助力,咱們都該去嚐試一番。
咱們可以先和那些部落試著接觸,送上些咱們大明的好物,表達友好之意,慢慢建立往來嘛。”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提出了不少想法和建議,朱宇和朱標則認真地聽著,不時記錄下來。
經過一番熱烈的商討,最終決定一方麵派人往西去探查航路,另一方麵也組織小隊往更南的地方去和當地部落接觸,為開辟新航線做準備。
朱宇主動承擔起了安排往西探查航路之人選的任務,他在水師將士以及有航海經驗的水手中精挑細選,最終選中了一位名叫林帆的年輕將領,此人不僅航海技術嫻熟,而且膽識過人。
朱宇把林帆叫到跟前,拍著他的肩膀說道:
“林帆啊,此次派你往西去探查航路,責任重大。
那一路上艱難險阻必定不少,你可得小心謹慎,務必把航路情況摸清楚,繪製好航海圖帶迴來,若遇到什麽解決不了的難題,就想辦法傳消息迴來,切莫逞強,知道嗎?”
林帆一臉嚴肅,拱手迴道:“大公子放心,末將定當竭盡全力,不辱使命,就算遇到再大的風浪,也定會完成任務,為大明探出一條新的貿易之路來。”
而朱標則負責安排去往更南之地的小隊,他挑選了幾位熟悉外交、能說會道的官員,又搭配了一些身手矯健的護衛,叮囑他們要以和為貴,盡量與當地部落友好相處。
待兩隊人馬準備妥當,便各自出發了。
且說林帆帶領著船隊往西而行,起初幾日,海麵還算平靜,可越往前行,風浪越大。
一日,狂風唿嘯,海浪如小山般朝著船隊撲來,船隻在浪中劇烈搖晃,船員們有的緊緊抓著船舷,臉色煞白,有的則在唿喊著同伴,齊心協力固定船帆。
林帆站在船頭,大聲喊道:“兄弟們,別怕,穩住船舵,咱們一定能挺過去的!”
一位小水手驚恐地喊道:“林將軍,這浪太大了,船怕是要撐不住了呀!”
林帆瞪了他一眼,嗬斥道:“別瞎說,咱們的船堅固著呢,大家聽我號令,一起使勁,熬過這陣就好了!”
在林帆的指揮下,眾人拚盡全力,終於熬過了這場狂風巨浪,船隻雖有些損傷,但並無大礙。
繼續前行了一段時日,他們又遇到了一處暗礁區,林帆拿著望遠鏡,仔細觀察著,一邊指揮著船隻小心繞行,一邊對身邊的副手說道:
“這暗礁區可得標記清楚了,往後要是開辟了航線,其他船隻經過也好有個防備呀。”
副手趕忙應道:“是,將軍,我這就安排人做好標記。”
而往南去的小隊,在經過多日航行後,終於抵達了一處島嶼。
島上的部落居民看到他們的船隻靠近,紛紛拿著武器,警惕地站在岸邊。
小隊的領隊,官員王大人趕忙示意眾人停下,自己則帶著幾個人,舉著大明的旗幟,拿著一些絲綢、瓷器等禮物,緩緩走上岸去,臉上帶著友善的笑容,用不太熟練的當地語言喊道:“各位朋友,我們是來自大明的使者,並無惡意,特來與大家結交,送上一些我們大明的好物,願與大家友好相處呀。”
部落裏一位看似首領的大漢走上前,皺著眉頭,大聲說著什麽,雖然言語不通,但那戒備的神情顯而易見。
王大人趕忙讓隨行的翻譯上前溝通,費了好大一番周折,總算讓對方明白了他們的來意,那首領的臉色這才緩和了些,接過禮物查看起來,眼中漸漸露出驚喜之色,對大明的精美物件很是喜愛。
王大人見狀,趁熱打鐵,又比劃著介紹起大明的其他物產,表達了希望互通有無、開展貿易的想法。
首領似乎聽懂了一些,點了點頭,示意他們先留下來,慢慢再談具體事宜。
京城這邊,朱宇和朱標一邊等待著兩隊人馬的消息,一邊繼續完善國內的各項事務。
朱宇關注著外語學堂的進展,來到學堂查看情況時,對授課的先生說道:“先生,這外語人才可是關乎著咱們大明海外貿易的長遠發展呀,還望您嚴格要求,讓學子們盡快掌握那些常用的外語,能派上用場才好呢。”
先生拱手迴道:“朱桓公子放心,老夫定當竭盡所能,這些學子們也都勤奮好學,相信不久之後便能初見成效了。”
朱標則忙著督促水師護衛隊的訓練,在訓練場上,他對將士們說道:
“諸位將士,海外貿易的船隊安危可都係在你們身上了,海上兇險,海盜橫行,你們隻有練就過硬的本領,才能護得船隊周全,讓咱們大明的貿易順利開展,大家都要用心訓練啊!”
將士們齊聲高唿:“是,太子殿下,定不負所望!”
日子一天天過去,終於,往西探查航路的林帆派人傳迴了消息,說是已經繪製好了部分航海圖,也摸清了一些國家的大致情況,隻是還需要繼續深入探索。
朱宇收到消息後,十分欣喜,趕忙找來朱標說道:“二弟,林帆那邊有好消息了,看來這往西開辟航線有望啊,咱們得繼續支持他們,爭取早日把完整的航路探出來。”
朱標也笑道:“兄長,確實是好事,那往南去的小隊也傳迴消息,說和當地部落相處還算融洽,正在商討貿易合作的事兒呢,這兩邊要是都能成,咱們大明的海外貿易可就更上一層樓了呀。”
就在兩人高興之時,朝廷中卻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聲音。
一位老臣向朱元璋進言道:“陛下,這海外貿易雖說目前看著有收益,可畢竟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還讓將士們涉險,長此以往,萬一海上出了大亂子,可如何是好呀?
再者,那海外的風氣若是帶壞了我大明的子民,更是得不償失呐,還望陛下慎重考慮,莫要過度發展海外貿易了呀。”
朱元璋聽了,微微皺眉,覺得這話也有些道理,便在朝堂上提出了此事,讓大臣們討論。
朝堂上頓時議論紛紛,有的支持繼續大力發展海外貿易,覺得這是大明興盛的機遇;有的則附和那老臣的觀點,認為該適可而止。
朱宇站出來,拱手向朱元璋行禮後,說道:“父皇,兒臣以為,海外貿易的發展乃是大勢所趨。
如今我大明雖富足,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通過海外貿易,咱們能互通有無,讓大明的物產傳播出去,也能引進他國的好物,豐富百姓生活,更能增加朝廷的稅收呀。
至於那所謂的風險,咱們可以通過加強管理、完善製度來規避,絕不能因噎廢食呀。”
朱標也附和道:“父皇,兄長所言極是,而且咱們派出去的隊伍都很謹慎,也在慢慢摸索應對之法,兒臣相信隻要咱們妥善經營,海外貿易定會為大明帶來無盡的好處呀。”
朱元璋聽了兩人的話,沉思片刻後說道:“你們說得也有道理,隻是這事兒還得從長計議,朕會再斟酌斟酌,你們也莫要急於求成,得把各方麵都考慮周全咯。”
朱宇和朱標對視一眼,知道這事兒還得繼續努力說服朱元璋以及那些持反對意見的大臣,不過他們心中都有信心,隻要海外貿易的成效越來越顯著,定能讓眾人改變看法。
之後,朱宇和朱標又找了不少支持海外貿易的大臣,一起收集整理海外貿易帶來好處的實際案例,準備再次向朱元璋進言。
朱宇對一位大臣說道:“張大人,咱們得把這些案例整理得詳實些,讓父皇和其他大臣們清楚看到海外貿易對我大明方方麵麵的積極影響,這樣才能讓他們放下顧慮呀。”
張大人點頭道:“大公子放心,咱們用心去做,定能讓他們明白這其中的利害關係的。”
而另一邊,林帆繼續帶著船隊往西深入,他們又遇到了一個繁華的國度,那裏的港口熱鬧非凡,各國的船隻往來穿梭。
林帆等人上岸後,當地的商人看到他們身著奇裝異服,好奇地圍了過來。
林帆笑著用剛學的當地語言打招唿道:“大家好呀,我們是來自大明的,想和大家做生意呢。”
那些商人一聽是大明來的,頓時來了興趣,紛紛詢問起大明的貨物情況,林帆便熱情地介紹起來,還拿出一些絲綢樣品展示,引得眾人嘖嘖稱讚,都表示很願意和大明開展貿易往來。
林帆趕忙讓人把這個好消息傳迴國,他知道,這對大明的海外貿易來說,又是一個重大的機遇。
朱宇和朱標收到消息後,激動不已,更加堅定了要大力發展海外貿易的決心。
不多時,朱標前來,見朱宇若有所思的模樣,便輕聲問道:“兄長,可是又在為海外貿易的事兒勞神呢?”
朱宇停下腳步,看著朱標,微微點頭道:
“二弟,正是呀。上次出海雖開了個好頭,可咱還得趁熱打鐵,擴大規模、完善機製才行。
那外語學堂得督促著盡快出成效,水師護衛隊也得加強訓練,還有開辟新航線,都得盡快謀劃起來啊。”
朱標應道:“兄長所言極是,我昨日也想了想,咱們不妨召集那些熟知海外情況的商人、水手,再細細商討一番新航線的事兒,畢竟他們有親身經曆,能提供不少有用的建議呢。”
朱宇讚同道:“好主意,二弟,那咱們這就著手安排,事不宜遲啊。”
兩人隨即吩咐侍從去邀請相關人員,不多時,眾人便齊聚在一處雅致的會館之中。
朱宇看著眾人,拱手行禮後,開口說道:
“諸位,今日把大家請來,是想商討一下咱們大明海外貿易開辟新航線之事。
上次船隊出海,大家都辛苦了,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可咱們不能滿足於此,還得往更遠、更廣的地方去,不知諸位有何高見呀?”
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水手站起身來,恭敬地迴道:
“大公子,太子殿下,小人覺得往西邊去倒是個不錯的選擇。
聽聞那西邊有諸多富庶之地,什麽金銀珠寶、香料藥材應有盡有,隻是航路陌生,風險怕是不小呐。”
朱標問道:“老丈,那西邊航路具體有何險阻,您可清楚?”
老水手皺著眉頭說道:“殿下,據說那海上常有狂風巨浪,而且有的地方暗礁密布,稍不注意,船就會觸礁沉沒呀。
再者,那邊的國家咱們了解甚少,也不知當地的風土人情和交易習慣,貿然前去,怕是會諸多不便呐。”
朱宇沉思片刻後說道:“老丈說得是,不過風險雖大,可收益也大呀,有一位故人曾說過,‘風浪越大,魚越貴!’
咱們可以先派人去探查一番,繪製詳細的航海圖,再慢慢摸索著開辟航線嘛。”
這時,一位常年跑南洋的商人說道:“大公子,除了西邊,往更南的地方,聽聞還有些島國,物產也極為豐富,或許也能成為咱們新的貿易對象呢。
隻是那一帶據說有些兇悍的部落,對外人不太友善。”
朱宇目光堅定地說:“無論如何,隻要有利可圖且能為大明發展助力,咱們都該去嚐試一番。
咱們可以先和那些部落試著接觸,送上些咱們大明的好物,表達友好之意,慢慢建立往來嘛。”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提出了不少想法和建議,朱宇和朱標則認真地聽著,不時記錄下來。
經過一番熱烈的商討,最終決定一方麵派人往西去探查航路,另一方麵也組織小隊往更南的地方去和當地部落接觸,為開辟新航線做準備。
朱宇主動承擔起了安排往西探查航路之人選的任務,他在水師將士以及有航海經驗的水手中精挑細選,最終選中了一位名叫林帆的年輕將領,此人不僅航海技術嫻熟,而且膽識過人。
朱宇把林帆叫到跟前,拍著他的肩膀說道:
“林帆啊,此次派你往西去探查航路,責任重大。
那一路上艱難險阻必定不少,你可得小心謹慎,務必把航路情況摸清楚,繪製好航海圖帶迴來,若遇到什麽解決不了的難題,就想辦法傳消息迴來,切莫逞強,知道嗎?”
林帆一臉嚴肅,拱手迴道:“大公子放心,末將定當竭盡全力,不辱使命,就算遇到再大的風浪,也定會完成任務,為大明探出一條新的貿易之路來。”
而朱標則負責安排去往更南之地的小隊,他挑選了幾位熟悉外交、能說會道的官員,又搭配了一些身手矯健的護衛,叮囑他們要以和為貴,盡量與當地部落友好相處。
待兩隊人馬準備妥當,便各自出發了。
且說林帆帶領著船隊往西而行,起初幾日,海麵還算平靜,可越往前行,風浪越大。
一日,狂風唿嘯,海浪如小山般朝著船隊撲來,船隻在浪中劇烈搖晃,船員們有的緊緊抓著船舷,臉色煞白,有的則在唿喊著同伴,齊心協力固定船帆。
林帆站在船頭,大聲喊道:“兄弟們,別怕,穩住船舵,咱們一定能挺過去的!”
一位小水手驚恐地喊道:“林將軍,這浪太大了,船怕是要撐不住了呀!”
林帆瞪了他一眼,嗬斥道:“別瞎說,咱們的船堅固著呢,大家聽我號令,一起使勁,熬過這陣就好了!”
在林帆的指揮下,眾人拚盡全力,終於熬過了這場狂風巨浪,船隻雖有些損傷,但並無大礙。
繼續前行了一段時日,他們又遇到了一處暗礁區,林帆拿著望遠鏡,仔細觀察著,一邊指揮著船隻小心繞行,一邊對身邊的副手說道:
“這暗礁區可得標記清楚了,往後要是開辟了航線,其他船隻經過也好有個防備呀。”
副手趕忙應道:“是,將軍,我這就安排人做好標記。”
而往南去的小隊,在經過多日航行後,終於抵達了一處島嶼。
島上的部落居民看到他們的船隻靠近,紛紛拿著武器,警惕地站在岸邊。
小隊的領隊,官員王大人趕忙示意眾人停下,自己則帶著幾個人,舉著大明的旗幟,拿著一些絲綢、瓷器等禮物,緩緩走上岸去,臉上帶著友善的笑容,用不太熟練的當地語言喊道:“各位朋友,我們是來自大明的使者,並無惡意,特來與大家結交,送上一些我們大明的好物,願與大家友好相處呀。”
部落裏一位看似首領的大漢走上前,皺著眉頭,大聲說著什麽,雖然言語不通,但那戒備的神情顯而易見。
王大人趕忙讓隨行的翻譯上前溝通,費了好大一番周折,總算讓對方明白了他們的來意,那首領的臉色這才緩和了些,接過禮物查看起來,眼中漸漸露出驚喜之色,對大明的精美物件很是喜愛。
王大人見狀,趁熱打鐵,又比劃著介紹起大明的其他物產,表達了希望互通有無、開展貿易的想法。
首領似乎聽懂了一些,點了點頭,示意他們先留下來,慢慢再談具體事宜。
京城這邊,朱宇和朱標一邊等待著兩隊人馬的消息,一邊繼續完善國內的各項事務。
朱宇關注著外語學堂的進展,來到學堂查看情況時,對授課的先生說道:“先生,這外語人才可是關乎著咱們大明海外貿易的長遠發展呀,還望您嚴格要求,讓學子們盡快掌握那些常用的外語,能派上用場才好呢。”
先生拱手迴道:“朱桓公子放心,老夫定當竭盡所能,這些學子們也都勤奮好學,相信不久之後便能初見成效了。”
朱標則忙著督促水師護衛隊的訓練,在訓練場上,他對將士們說道:
“諸位將士,海外貿易的船隊安危可都係在你們身上了,海上兇險,海盜橫行,你們隻有練就過硬的本領,才能護得船隊周全,讓咱們大明的貿易順利開展,大家都要用心訓練啊!”
將士們齊聲高唿:“是,太子殿下,定不負所望!”
日子一天天過去,終於,往西探查航路的林帆派人傳迴了消息,說是已經繪製好了部分航海圖,也摸清了一些國家的大致情況,隻是還需要繼續深入探索。
朱宇收到消息後,十分欣喜,趕忙找來朱標說道:“二弟,林帆那邊有好消息了,看來這往西開辟航線有望啊,咱們得繼續支持他們,爭取早日把完整的航路探出來。”
朱標也笑道:“兄長,確實是好事,那往南去的小隊也傳迴消息,說和當地部落相處還算融洽,正在商討貿易合作的事兒呢,這兩邊要是都能成,咱們大明的海外貿易可就更上一層樓了呀。”
就在兩人高興之時,朝廷中卻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聲音。
一位老臣向朱元璋進言道:“陛下,這海外貿易雖說目前看著有收益,可畢竟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還讓將士們涉險,長此以往,萬一海上出了大亂子,可如何是好呀?
再者,那海外的風氣若是帶壞了我大明的子民,更是得不償失呐,還望陛下慎重考慮,莫要過度發展海外貿易了呀。”
朱元璋聽了,微微皺眉,覺得這話也有些道理,便在朝堂上提出了此事,讓大臣們討論。
朝堂上頓時議論紛紛,有的支持繼續大力發展海外貿易,覺得這是大明興盛的機遇;有的則附和那老臣的觀點,認為該適可而止。
朱宇站出來,拱手向朱元璋行禮後,說道:“父皇,兒臣以為,海外貿易的發展乃是大勢所趨。
如今我大明雖富足,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通過海外貿易,咱們能互通有無,讓大明的物產傳播出去,也能引進他國的好物,豐富百姓生活,更能增加朝廷的稅收呀。
至於那所謂的風險,咱們可以通過加強管理、完善製度來規避,絕不能因噎廢食呀。”
朱標也附和道:“父皇,兄長所言極是,而且咱們派出去的隊伍都很謹慎,也在慢慢摸索應對之法,兒臣相信隻要咱們妥善經營,海外貿易定會為大明帶來無盡的好處呀。”
朱元璋聽了兩人的話,沉思片刻後說道:“你們說得也有道理,隻是這事兒還得從長計議,朕會再斟酌斟酌,你們也莫要急於求成,得把各方麵都考慮周全咯。”
朱宇和朱標對視一眼,知道這事兒還得繼續努力說服朱元璋以及那些持反對意見的大臣,不過他們心中都有信心,隻要海外貿易的成效越來越顯著,定能讓眾人改變看法。
之後,朱宇和朱標又找了不少支持海外貿易的大臣,一起收集整理海外貿易帶來好處的實際案例,準備再次向朱元璋進言。
朱宇對一位大臣說道:“張大人,咱們得把這些案例整理得詳實些,讓父皇和其他大臣們清楚看到海外貿易對我大明方方麵麵的積極影響,這樣才能讓他們放下顧慮呀。”
張大人點頭道:“大公子放心,咱們用心去做,定能讓他們明白這其中的利害關係的。”
而另一邊,林帆繼續帶著船隊往西深入,他們又遇到了一個繁華的國度,那裏的港口熱鬧非凡,各國的船隻往來穿梭。
林帆等人上岸後,當地的商人看到他們身著奇裝異服,好奇地圍了過來。
林帆笑著用剛學的當地語言打招唿道:“大家好呀,我們是來自大明的,想和大家做生意呢。”
那些商人一聽是大明來的,頓時來了興趣,紛紛詢問起大明的貨物情況,林帆便熱情地介紹起來,還拿出一些絲綢樣品展示,引得眾人嘖嘖稱讚,都表示很願意和大明開展貿易往來。
林帆趕忙讓人把這個好消息傳迴國,他知道,這對大明的海外貿易來說,又是一個重大的機遇。
朱宇和朱標收到消息後,激動不已,更加堅定了要大力發展海外貿易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