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趙擴求教治國養身之道
射雕:師兄走了,我隻好天下無敵 作者:劍南安撫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年邁的內侍太監將手詔雙手奉上。
韓牧眉眼一跳,從老太監手中接過詔書,緩緩將手詔打開,隻見幾個大紅字出現在詔書之上,韓牧這邊心中思索,這速度來的倒是挺快。
“這麽快,皇帝可是醒了?”
老太監皮笑肉不笑對著韓牧俯身。
“迴仙師的話,官家喝了太醫院的安神藥後,兩個時辰前就醒了。”
“韓相和夏步帥在官家麵前陳述了仙師的功勞,官家親自下詔敕封仙師,還請仙師移步崇政殿,官家在崇政殿中等著召見仙師呢!”
“皇帝要見我?”
韓牧尋思一番,去見見也好。
畢竟是大宋皇帝,雖然如今大宋隻剩下江南半壁江山,在疆域麵積上同北方的金國大差不差。
但在韓牧的眼裏,南宋才是漢人正統政權,金人始終是外族入侵,至於已經冒出頭的蒙古國,對於中原的威脅也是極大,最終南宋是被蒙古給滅了的。
“前麵帶路吧”
“仙師請!”
老內侍太監親自在前方引路,一群內侍左右兩列畢恭畢敬的簇擁著韓牧。
崇政殿內,陽光透過殿門四周的窗戶照進殿內。
趙擴端坐在龍椅上,一旁服侍的年輕內侍捧著一杯安神茶,趙擴接過熱茶飲了一小口。
一丈之外,韓侂胄和夏令傑恭敬的守在一旁,趙擴麵色依舊有些慵懶。
他的心思,全然不在身前的韓侂胄和夏令傑身上,反而是對即將前來崇政殿的韓牧充滿好奇。
“官家,那個妖道禍國亂政,不僅控製官家親口罷免韓相,又對史彌遠委以重任。
雖然妖道已然伏誅,但他乃是由史彌遠推薦入宮,此事,定然和史彌遠脫不了關係。”
“如今,官家得虧真人相救,否則,一旦由那個妖道和史彌遠聯合起來,我大宋基業恐怕就要毀於一旦,臣請官家立即下令,罷免史彌遠,將他打入大理寺嚴加審查。”夏令傑單膝跪地朝著趙擴稟報道。
趙擴一聽到夏令傑所言,隻感覺處理起朝政之事,總能令自己的頭腦發昏,一手朝著自己的額頭拍了三下。
“夏卿所言極是,此事便交給你和首相自行處置就行了,即日起恢複韓相一切官職,至於史彌遠,就不要緝拿到大理寺去了,下詔將他貶到瓊州去,省得見了心煩。”
趙擴表現出一副為難的模樣,夏令傑抬眼的瞬間看了看韓侂胄。
韓侂胄給了夏令傑一個眼神,夏令傑知會到韓侂胄意思後,對著趙擴抬手道:“臣謹記官家詔令。”
韓侂胄看著趙擴身影。
趙擴乃是他一手扶持,他如何不清楚趙擴的性格特點。
南宋以來,朝廷出了諸多奸相,加之大多數皇帝的性格過於柔軟,朝廷的權力大多數都掌握在首相對手中。
韓侂胄看著趙擴的模樣,他不怕趙擴耐不下性子,怕的就是趙擴能耐下性子,坐在龍椅之上。
那樣一來,韓侂胄自己的相權就要受到挑戰了。
趙擴又瞟了一眼矗立的韓侂胄,此次被楊金水那個妖道以攝魂大法控製,趙擴也是蘇醒之後,在石彥明和韓侂胄的奏報中才知道真相。
這半個月以來,楊金水居然企圖以攝魂控製自己來達到掌控天下的目的,野心不可謂不大。
趙擴一手撐著額頭,一手指著韓侂胄開口道:“韓卿,此次妖道之禍,差一點就害掉皇後的性命,還企圖控製朕,簡直就是罪該萬死。
短短半個月,臨安大內就發生如此巨變,朕唯恐眾多朝臣之心不穩,韓卿既然已經恢複右相之職,安定百官的事,可就交給你了。”趙擴對於韓侂胄百分百的放心。
“臣一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韓侂胄順理成章的又一次成為大宋朝廷裏,百官之上,皇帝之下的第一人了。
“臣告退”
韓侂胄畢恭畢敬的退出殿內,剛剛走出殿門外,走到石階之下,隻見韓牧在一群內侍的帶領下走來。
“恭喜真人”
韓侂胄依舊遠遠看著韓牧走來,靠近時對著韓牧俯身低頭一拜。
“韓相這是去哪?”
“真人有所不知,幸虧有真人出手,親自為官家療傷驅毒,方才官家終是醒了。
官家擔心此次臨安之變會處理不當,因此,我還要去處理一下此次妖道事件給臨安百官帶來的恐慌,官家就在殿內等你,真人小心慢去。”
韓牧朝著韓侂胄擺了擺手。
“行吧,韓相慢去。”
韓牧瞧著韓侂胄的背影,接著又來到崇政殿的殿門之外。
一路上給韓牧引路的那個中年內侍忽然走到殿門之外停下腳步,接著一個轉身看著韓牧。
“還請仙師在此等候片刻,我這就前去給仙師稟報。”
“去吧去吧”
中年太監一路走入殿內,寢宮中,趙擴有些疲倦的坐在龍椅之上,韓侂胄剛剛走出宮殿,內侍太監就來到寢宮內,對著趙擴俯身一跪。
“官家,人帶到了。”
聽聞此言,趙擴的目光瞬間被吸引過來,指著內侍有些激動不已。
“快快有請仙師真人”
“是,官家”
中年太監低著頭,小心翼翼的挪動身體退出大殿。
“官家有旨,請仙師真人,入宮見駕”
韓牧聽完中年太監低沉的聲音,毫不客氣,雙手一甩大搖大擺走入勤政殿內。
趙擴盯著殿門方向有些出神。
說起宋朝的皇帝來,大多崇揚道教,北宋的徽宗皇帝自稱為“道君皇帝”,南宋以來,大多皇帝也都是尊崇道教為主。
當韓牧一身紫色道袍走入大殿內,龍椅上的趙擴隻是一眼,便覺得韓牧當真還是一個如同天上謫仙下凡的人物,一看就是一個前輩高人的感覺。
“官家”,內侍太監輕手輕腳地走入宮殿,走到宮殿的前方,又俯身跪下對著趙擴一拜。
”哦,你這個翩翩少年,便是全真教的名宿高人?”
韓牧在距離趙擴龍椅一丈距離立住身形,緊接著韓牧將雙手抬手一扶,他身後剛才走過的地方,從數丈之遠的殿門之外,竟感有一陣清風隨之湧入,吹得韓牧的衣袍立時搖曳不定。
“迴稟官家,貧道雖然今年年紀尚小,但有幸尚在繈褓之中,得師兄所救,帶師收徒,所以,貧道在全真教的輩分卻是不低,掌教馬鈺,尚且還要唿我一聲師叔。”
“哦?”
趙擴見到韓牧驚為天人一般,不由得坐直了身子,他注意到韓牧的雙眼神色清冽走神,棕色的眼眸似乎格外明亮,仿佛能看透人心一般。
“真是沒想到,小真人如此年紀,卻有這般奇遇。”
“方才聽聞夏卿和韓相所言,此次能一舉擊敗妖道,全是小真人出手力挽狂瀾,不僅擊敗妖道,還接連救下朕和皇後,運功驅毒不辭辛勞,於社稷國家都立下巨大功勞。
朕一向推崇道家修身養神,今日能得見仙師高人,還請仙師能指點一二,何為治國養生之道。”趙擴望著韓牧說出一大堆言語。
韓牧看著趙擴孜孜不倦的請教態度,心中也是頓時思索,作為大宋皇帝,尤其是南宋的皇帝,不想著勵精圖治,早日恢複中原收複失地,卻一門心思想著問道養生,從頂層都是這個態度,南宋最終被蒙古所滅也不冤枉。
韓牧目光一沉,對著趙擴抬手道:“官家,貧道雖是方外出家之人,但也清楚家國一體的道理,如今外族政權占據北方虎視眈眈。
我大宋江山,自從建炎南渡以來退守淮河以西,隻剩劍南半壁江山,如今無數漢人皆翹首以盼大軍能北伐恢複失地。
官家當勤政愛民,整頓武備,否則大爭之世,一旦有變,唯恐家國不保,至於治國修身之道,實非一言兩語能言清。”
“小真人實在是客氣了。”趙擴抬手指著一旁侍奉的內侍太監開口道,“今日,朕要和小真人詳談一番,快給真人賜座賞茶。\"
年輕的小內侍快速搬來一個小凳子,韓牧在錦墩上剛剛坐下,一名年輕的宮娥捧著熱茶送來,神情恬淡。
趙擴身體虛弱,方才一通言語又覺得喉頭有些發緊,麵對韓牧這個貨真價實的全真教門人,趙擴托著有些疲憊的身體也要一問到底。
整個崇政殿內,忽然一時寂靜下來,隻聽得見趙擴和韓牧兩人飲茶的細小聲音。
“聽聞小真人武功通玄,不知武學一道難道也和道家修身養性有關不成?”
韓牧雙手按在膝蓋之上,麵對趙擴提出的問題,韓牧也隻能是大差不差的先胡亂言語一番了。
“官家方才有問,治國養生之道其實不難,道德經有言,治大國若烹小鮮,大道總是貫通的,所謂儒釋道三家,理論雖不同,但最終也是殊途同歸。”韓牧率先開口,聲音溫和。
趙擴聽完後似乎有一些觸動,接著搖了搖頭苦笑道:“小真人實不相瞞,自從朕登基以來,可謂是夙夜憂勤,卻總覺得力不從心,近日更是夜不能寐,心神不寧,聽聞玄門中人精通養生之術,不知可有良方?”
韓牧微微頷首:“陛下可知水之性?”
\"水之性?\"趙擴聞言一愣。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韓牧起身,幸虧以前沒事都看西遊記,走到殿中的銅盆前,伸手輕拂水麵,“陛下請看。”
趙擴不由自主地跟著起身,走到銅盆前,隻見韓牧的手指在水中輕輕一劃,水麵泛起漣漪,映著燭光,波光粼粼。
“水至柔,卻能穿石;水無形,卻能隨方就圓。”韓牧的聲音仿佛帶著某種魔力,“治國之道,亦當如此,過剛則折,過急則亂,陛下日夜操勞,猶如逆水行舟,豈能不累?”
趙擴望著水中的倒影,忽然發現自己的麵容竟如此憔悴,他下意識地摸了摸臉頰,喃喃道:\"可是天下大事,豈能懈怠?\"
“陛下可知''無為而治?”韓牧收迴手,水波漸漸平息,“不是不為”,而是順應屬於自己的天道了,就像這水,看似無為,實則無所不為。”
韓牧將道德經的內容大致給趙擴講了一遍,殿外傳來一陣風聲,吹得簷角的銅鈴叮當作響,趙擴忽然覺得心頭一鬆,多日來的昏迷和煩悶,似乎隨著這鈴聲消散了些許。
“那真人以為,朕以後當如何治國修身?”
韓牧轉身,目光如水般清澈對著趙擴開口道:“官家當學水之性,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過猶不及,物極必反,治國如養生,貴在平衡。\"
趙擴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正要再問,忽然一陣眩暈襲來。他踉蹌了一下,韓牧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他。
\"官家!\"
趙擴擺擺手,示意無礙,他這才發現,韓牧的手掌溫暖而幹燥,帶著一股令人安心的力量。
“真人......”趙擴深吸一口氣,“朕時常總覺得胸口發悶,夜不能寐,可是有什麽不妥?”
韓牧鬆開手,仔細端詳著趙擴的麵色:“官家麵色發青,眼帶血絲,這是肝氣鬱結之症,想必是每日操勞過度,或許又常動怒所致,以後凡事隻要看開一點,處事不驚即可。”
趙擴不由得一番苦笑:“朝中事務繁雜,朕怎能不動怒?”
“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韓牧輕聲道,陛下可知''守一''之法?”
“哦,朕倒是願聞其詳。”
“守一者,守其本心也。”韓牧從袖中取出一枚銅錢,放在案幾上,“陛下請看,這銅錢外圓內方,正如人之處世。外圓者,隨和通達;內方者,持守本心。陛下若能明白這個道理,自然能安睡。\"
趙擴凝視著那枚銅錢,忽然覺得困意上湧,他打了個哈欠,連日來的疲憊似乎一下子湧了上來。
“官家該休息了。”韓牧收起銅錢,“貧道改日再與官家詳談。”
趙擴點點頭,忽然想起什麽:“不知真人可願留在宮中?”
韓牧微微一笑:“貧道閑雲野鶴,居無定所,不過既然與官家有緣,自當常來請教。”
“好,小真人,那你就和朕說定了。”
韓牧眉眼一跳,從老太監手中接過詔書,緩緩將手詔打開,隻見幾個大紅字出現在詔書之上,韓牧這邊心中思索,這速度來的倒是挺快。
“這麽快,皇帝可是醒了?”
老太監皮笑肉不笑對著韓牧俯身。
“迴仙師的話,官家喝了太醫院的安神藥後,兩個時辰前就醒了。”
“韓相和夏步帥在官家麵前陳述了仙師的功勞,官家親自下詔敕封仙師,還請仙師移步崇政殿,官家在崇政殿中等著召見仙師呢!”
“皇帝要見我?”
韓牧尋思一番,去見見也好。
畢竟是大宋皇帝,雖然如今大宋隻剩下江南半壁江山,在疆域麵積上同北方的金國大差不差。
但在韓牧的眼裏,南宋才是漢人正統政權,金人始終是外族入侵,至於已經冒出頭的蒙古國,對於中原的威脅也是極大,最終南宋是被蒙古給滅了的。
“前麵帶路吧”
“仙師請!”
老內侍太監親自在前方引路,一群內侍左右兩列畢恭畢敬的簇擁著韓牧。
崇政殿內,陽光透過殿門四周的窗戶照進殿內。
趙擴端坐在龍椅上,一旁服侍的年輕內侍捧著一杯安神茶,趙擴接過熱茶飲了一小口。
一丈之外,韓侂胄和夏令傑恭敬的守在一旁,趙擴麵色依舊有些慵懶。
他的心思,全然不在身前的韓侂胄和夏令傑身上,反而是對即將前來崇政殿的韓牧充滿好奇。
“官家,那個妖道禍國亂政,不僅控製官家親口罷免韓相,又對史彌遠委以重任。
雖然妖道已然伏誅,但他乃是由史彌遠推薦入宮,此事,定然和史彌遠脫不了關係。”
“如今,官家得虧真人相救,否則,一旦由那個妖道和史彌遠聯合起來,我大宋基業恐怕就要毀於一旦,臣請官家立即下令,罷免史彌遠,將他打入大理寺嚴加審查。”夏令傑單膝跪地朝著趙擴稟報道。
趙擴一聽到夏令傑所言,隻感覺處理起朝政之事,總能令自己的頭腦發昏,一手朝著自己的額頭拍了三下。
“夏卿所言極是,此事便交給你和首相自行處置就行了,即日起恢複韓相一切官職,至於史彌遠,就不要緝拿到大理寺去了,下詔將他貶到瓊州去,省得見了心煩。”
趙擴表現出一副為難的模樣,夏令傑抬眼的瞬間看了看韓侂胄。
韓侂胄給了夏令傑一個眼神,夏令傑知會到韓侂胄意思後,對著趙擴抬手道:“臣謹記官家詔令。”
韓侂胄看著趙擴身影。
趙擴乃是他一手扶持,他如何不清楚趙擴的性格特點。
南宋以來,朝廷出了諸多奸相,加之大多數皇帝的性格過於柔軟,朝廷的權力大多數都掌握在首相對手中。
韓侂胄看著趙擴的模樣,他不怕趙擴耐不下性子,怕的就是趙擴能耐下性子,坐在龍椅之上。
那樣一來,韓侂胄自己的相權就要受到挑戰了。
趙擴又瞟了一眼矗立的韓侂胄,此次被楊金水那個妖道以攝魂大法控製,趙擴也是蘇醒之後,在石彥明和韓侂胄的奏報中才知道真相。
這半個月以來,楊金水居然企圖以攝魂控製自己來達到掌控天下的目的,野心不可謂不大。
趙擴一手撐著額頭,一手指著韓侂胄開口道:“韓卿,此次妖道之禍,差一點就害掉皇後的性命,還企圖控製朕,簡直就是罪該萬死。
短短半個月,臨安大內就發生如此巨變,朕唯恐眾多朝臣之心不穩,韓卿既然已經恢複右相之職,安定百官的事,可就交給你了。”趙擴對於韓侂胄百分百的放心。
“臣一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韓侂胄順理成章的又一次成為大宋朝廷裏,百官之上,皇帝之下的第一人了。
“臣告退”
韓侂胄畢恭畢敬的退出殿內,剛剛走出殿門外,走到石階之下,隻見韓牧在一群內侍的帶領下走來。
“恭喜真人”
韓侂胄依舊遠遠看著韓牧走來,靠近時對著韓牧俯身低頭一拜。
“韓相這是去哪?”
“真人有所不知,幸虧有真人出手,親自為官家療傷驅毒,方才官家終是醒了。
官家擔心此次臨安之變會處理不當,因此,我還要去處理一下此次妖道事件給臨安百官帶來的恐慌,官家就在殿內等你,真人小心慢去。”
韓牧朝著韓侂胄擺了擺手。
“行吧,韓相慢去。”
韓牧瞧著韓侂胄的背影,接著又來到崇政殿的殿門之外。
一路上給韓牧引路的那個中年內侍忽然走到殿門之外停下腳步,接著一個轉身看著韓牧。
“還請仙師在此等候片刻,我這就前去給仙師稟報。”
“去吧去吧”
中年太監一路走入殿內,寢宮中,趙擴有些疲倦的坐在龍椅之上,韓侂胄剛剛走出宮殿,內侍太監就來到寢宮內,對著趙擴俯身一跪。
“官家,人帶到了。”
聽聞此言,趙擴的目光瞬間被吸引過來,指著內侍有些激動不已。
“快快有請仙師真人”
“是,官家”
中年太監低著頭,小心翼翼的挪動身體退出大殿。
“官家有旨,請仙師真人,入宮見駕”
韓牧聽完中年太監低沉的聲音,毫不客氣,雙手一甩大搖大擺走入勤政殿內。
趙擴盯著殿門方向有些出神。
說起宋朝的皇帝來,大多崇揚道教,北宋的徽宗皇帝自稱為“道君皇帝”,南宋以來,大多皇帝也都是尊崇道教為主。
當韓牧一身紫色道袍走入大殿內,龍椅上的趙擴隻是一眼,便覺得韓牧當真還是一個如同天上謫仙下凡的人物,一看就是一個前輩高人的感覺。
“官家”,內侍太監輕手輕腳地走入宮殿,走到宮殿的前方,又俯身跪下對著趙擴一拜。
”哦,你這個翩翩少年,便是全真教的名宿高人?”
韓牧在距離趙擴龍椅一丈距離立住身形,緊接著韓牧將雙手抬手一扶,他身後剛才走過的地方,從數丈之遠的殿門之外,竟感有一陣清風隨之湧入,吹得韓牧的衣袍立時搖曳不定。
“迴稟官家,貧道雖然今年年紀尚小,但有幸尚在繈褓之中,得師兄所救,帶師收徒,所以,貧道在全真教的輩分卻是不低,掌教馬鈺,尚且還要唿我一聲師叔。”
“哦?”
趙擴見到韓牧驚為天人一般,不由得坐直了身子,他注意到韓牧的雙眼神色清冽走神,棕色的眼眸似乎格外明亮,仿佛能看透人心一般。
“真是沒想到,小真人如此年紀,卻有這般奇遇。”
“方才聽聞夏卿和韓相所言,此次能一舉擊敗妖道,全是小真人出手力挽狂瀾,不僅擊敗妖道,還接連救下朕和皇後,運功驅毒不辭辛勞,於社稷國家都立下巨大功勞。
朕一向推崇道家修身養神,今日能得見仙師高人,還請仙師能指點一二,何為治國養生之道。”趙擴望著韓牧說出一大堆言語。
韓牧看著趙擴孜孜不倦的請教態度,心中也是頓時思索,作為大宋皇帝,尤其是南宋的皇帝,不想著勵精圖治,早日恢複中原收複失地,卻一門心思想著問道養生,從頂層都是這個態度,南宋最終被蒙古所滅也不冤枉。
韓牧目光一沉,對著趙擴抬手道:“官家,貧道雖是方外出家之人,但也清楚家國一體的道理,如今外族政權占據北方虎視眈眈。
我大宋江山,自從建炎南渡以來退守淮河以西,隻剩劍南半壁江山,如今無數漢人皆翹首以盼大軍能北伐恢複失地。
官家當勤政愛民,整頓武備,否則大爭之世,一旦有變,唯恐家國不保,至於治國修身之道,實非一言兩語能言清。”
“小真人實在是客氣了。”趙擴抬手指著一旁侍奉的內侍太監開口道,“今日,朕要和小真人詳談一番,快給真人賜座賞茶。\"
年輕的小內侍快速搬來一個小凳子,韓牧在錦墩上剛剛坐下,一名年輕的宮娥捧著熱茶送來,神情恬淡。
趙擴身體虛弱,方才一通言語又覺得喉頭有些發緊,麵對韓牧這個貨真價實的全真教門人,趙擴托著有些疲憊的身體也要一問到底。
整個崇政殿內,忽然一時寂靜下來,隻聽得見趙擴和韓牧兩人飲茶的細小聲音。
“聽聞小真人武功通玄,不知武學一道難道也和道家修身養性有關不成?”
韓牧雙手按在膝蓋之上,麵對趙擴提出的問題,韓牧也隻能是大差不差的先胡亂言語一番了。
“官家方才有問,治國養生之道其實不難,道德經有言,治大國若烹小鮮,大道總是貫通的,所謂儒釋道三家,理論雖不同,但最終也是殊途同歸。”韓牧率先開口,聲音溫和。
趙擴聽完後似乎有一些觸動,接著搖了搖頭苦笑道:“小真人實不相瞞,自從朕登基以來,可謂是夙夜憂勤,卻總覺得力不從心,近日更是夜不能寐,心神不寧,聽聞玄門中人精通養生之術,不知可有良方?”
韓牧微微頷首:“陛下可知水之性?”
\"水之性?\"趙擴聞言一愣。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韓牧起身,幸虧以前沒事都看西遊記,走到殿中的銅盆前,伸手輕拂水麵,“陛下請看。”
趙擴不由自主地跟著起身,走到銅盆前,隻見韓牧的手指在水中輕輕一劃,水麵泛起漣漪,映著燭光,波光粼粼。
“水至柔,卻能穿石;水無形,卻能隨方就圓。”韓牧的聲音仿佛帶著某種魔力,“治國之道,亦當如此,過剛則折,過急則亂,陛下日夜操勞,猶如逆水行舟,豈能不累?”
趙擴望著水中的倒影,忽然發現自己的麵容竟如此憔悴,他下意識地摸了摸臉頰,喃喃道:\"可是天下大事,豈能懈怠?\"
“陛下可知''無為而治?”韓牧收迴手,水波漸漸平息,“不是不為”,而是順應屬於自己的天道了,就像這水,看似無為,實則無所不為。”
韓牧將道德經的內容大致給趙擴講了一遍,殿外傳來一陣風聲,吹得簷角的銅鈴叮當作響,趙擴忽然覺得心頭一鬆,多日來的昏迷和煩悶,似乎隨著這鈴聲消散了些許。
“那真人以為,朕以後當如何治國修身?”
韓牧轉身,目光如水般清澈對著趙擴開口道:“官家當學水之性,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過猶不及,物極必反,治國如養生,貴在平衡。\"
趙擴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正要再問,忽然一陣眩暈襲來。他踉蹌了一下,韓牧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他。
\"官家!\"
趙擴擺擺手,示意無礙,他這才發現,韓牧的手掌溫暖而幹燥,帶著一股令人安心的力量。
“真人......”趙擴深吸一口氣,“朕時常總覺得胸口發悶,夜不能寐,可是有什麽不妥?”
韓牧鬆開手,仔細端詳著趙擴的麵色:“官家麵色發青,眼帶血絲,這是肝氣鬱結之症,想必是每日操勞過度,或許又常動怒所致,以後凡事隻要看開一點,處事不驚即可。”
趙擴不由得一番苦笑:“朝中事務繁雜,朕怎能不動怒?”
“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韓牧輕聲道,陛下可知''守一''之法?”
“哦,朕倒是願聞其詳。”
“守一者,守其本心也。”韓牧從袖中取出一枚銅錢,放在案幾上,“陛下請看,這銅錢外圓內方,正如人之處世。外圓者,隨和通達;內方者,持守本心。陛下若能明白這個道理,自然能安睡。\"
趙擴凝視著那枚銅錢,忽然覺得困意上湧,他打了個哈欠,連日來的疲憊似乎一下子湧了上來。
“官家該休息了。”韓牧收起銅錢,“貧道改日再與官家詳談。”
趙擴點點頭,忽然想起什麽:“不知真人可願留在宮中?”
韓牧微微一笑:“貧道閑雲野鶴,居無定所,不過既然與官家有緣,自當常來請教。”
“好,小真人,那你就和朕說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