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9年,經過兩年征戰的大明帝國西征部隊再次注入新鮮血液。
哈薩克汗國和沙皇俄國正式與大明帝國簽訂了軍事同盟協議。
二者都要派出一支協從軍,用於對付奧斯曼帝國。
並且二者還要允許大明帝國在境內駐軍。
這是一個劃時代的變革,在此之前,沒有任何一個帝國允許外部勢力做這種事。
但形勢比人強,強如沙俄,也不得不選擇妥協。沙皇有些後悔去招惹大明帝國了。
大明帝國的女皇野心勃勃,怕是早就把沙俄當做案板上的魚肉了。
《葉尼塞條約》簽訂之後,大明就開始了侵占東西伯利亞的進程,在那裏建立了一個龐大的軍事集團,或者說是軍事複合體,任務就是開采石油。
大明19年,西夏王朱自成一路殺穿阿富汗,與薩法維王朝(伊朗的帝國)正麵接觸。
聽說有東方大國使臣來訪,薩法維的國王立刻召見。此刻的薩法維王朝,正走下坡路。朱自成跟阿富汗人的戰爭將薩法維王朝解救於水火之中。
若是沒有朱自成與阿國的衝突,阿國已經要入侵薩法維帝國了。
另外,還有奧斯曼帝國的入侵,同樣是薩法維王朝的一個災難,但現在不同了,神秘的東方大國居然把薩法維的兩個勁敵牽製住了。
這讓薩法維王朝的國王欣喜若狂,更對大明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
同時,對於大明帝國提出的使用港口和軍隊過境的要求,欣然允諾。
大明十九年三月初一,一支由三十六艘鐵甲艦組成的龐大艦隊,從暹羅灣的深水港開出。一路向西向南而行,
旗艦上,一名年輕將領,叫做鄭傑!
此刻正望著遠處海天相接處的海鷗出神。
鄭傑是鄭家的人,自從朱煜建奉旨建立南唐國之後,他就跟隨南海艦隊,一路攻城掠地,最終成為大明帝國海軍最傑出的將領之一。
跟他同期的北海艦隊的將領們有些已經退役了。這主要是因為北海艦隊的規模已經大不如前,南唐國海軍力量才是世界第一。
艦隊沿著印度海岸北上,這裏的海況鄭傑根本不清楚,這也是南唐海軍第一次遠征,唐王的意思是走的慢些,使用帝國最新研發的聲納係統進行海底地圖繪製。
三月初的印度洋比較溫順,熱帶氣旋還未到來,因此,這段時間正是進行航線開辟的黃金時段。
根據一位聘請的英吉利船長的經驗,鄭傑獲得了這些信息。
這個英國佬叫鮑爾斯,很健談,在獲得他需要的金幣之後,他詳細描述了如何從遙遠的故鄉,一路漂泊到埃及,並在那裏遭遇海盜,落得一無所有的窘迫經曆。
後來他遭遇了大英帝國無敵艦隊,隨著軍隊輾轉到印度,但在這裏,他的運氣似乎也不怎麽樣。
設立的總督被當地人殺了,他們的軍隊遭遇了重大失敗,被當地人打的四散奔逃。
他登上了一艘去往呂宋的商船,結果快要抵達目的地時候,商船被一支龐大的艦隊接管了。
這支艦隊的船隻,由鋼鐵鑄成,甲板上除了高高的桅杆,還有粗壯的煙囪,冒著滾滾黑煙。
艦隊飄揚著黑紅相間的旗幟,上下為黑色矩形,中間為紅色,紅色底子上是一輪白色的圓,裏麵有一隻黑色的鳥類圖案,這隻鳥,三隻腳。
稍有見識的龍國人都知道,這是三足烏圖騰,代表太陽。
不言而喻,這是大明帝國的旗幟,確切的說,這是大明帝國國旗。
朱辰鈺親自選擇了這麵旗幟,要求所有諸侯國都必須使用,紅色與黑色的配色代表水和火,也表示陰和陽,同時表示日與月。組合起來就是明字。
這充分表達的是朱辰鈺的野心,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
這句話可不是說說而已,朱辰鈺正在踐行這句話。
鮑爾斯懵逼的發現整個南方海域都換人了。很多西洋來的大船,包括雄偉的風帆戰列艦,都老老實實的泊入插滿大明帝國國旗的港口。
在港口接受檢查和登記,繳納稅款。
當然也有狂妄之徒,對著大明帝國的鐵甲艦開炮。
無一例外,隻要敢開炮射擊,立馬就有一些航速飛快的鐵甲艦圍攻轟擊,不消片刻就給轟成碎木板漂在海上。
大明帝國的海軍稱唿這些船隻為驅逐艦。
鮑爾斯隻見識了一次大明帝國的驅逐艦轟擊風帆戰列艦的過程,也是這一次,讓他決心倒向大明帝國海軍。
不開玩笑,這種艦隊拉到大西洋,拉到比斯開灣,附近的海洋大國都得叫爹。不是一個生猛可以形容的。
很榮幸,鮑爾斯被選中,送到了鄭傑的旗艦上,鄭家本就是遠洋貿易起家,所以對於外貿,鄭家有絕對優勢,會數國語言的人才比比皆是。
鄭傑就是,他不僅是資深海軍將領,還精通英語,法語,西班牙語,荷蘭語,四國語言。跟鮑爾斯交流不存在障礙。
而且鮑爾斯在學習大明帝國的一切。最為吸引他的是大明帝國的科學技術。這些科學技術沒有英語版,隻有華語,不懂華語,啥都學不到。
他努力理解大明帝國的陰陽概念,學習天幹地支計數法,學習曆法等基礎知識。這些都是他引以為傲的資本。鮑爾斯是為數不多的懂華語的野路子航海專家。
有了這些,他就可以遊刃有餘的跟大明帝國的高級人才打交道。特別是這次出海,他意識到他的人生轉折點已經來臨。
印度洋,阿拉伯海,紅海沿岸,這些地方他走過一遍,這就是他的最大價值,帶領大明帝國艦隊深入這片海域,就是他的目標。
大明的艦隊配備了一支五千人的精銳陸戰隊,這是一種大明帝國獨有的兵種,水陸兩棲作戰。沿途無論在任何地方靠岸登陸都沒人敢惹。
而且這次是有陸上武裝力量接應的,朱自成親自拿下數個沿海港口,跟薩法維帝國臨時租借了整個阿拉伯海和波斯灣的大小港口。
每日派出海船巡邏,一旦發現南唐艦隊,就上報。
就這樣,在朱辰鈺算無遺策的安排下,南唐艦隊曆時三個月,抵達阿拉伯海。之所以會花這麽長時間,主要是開辟航線用時最多。
英國人的航線隻能用來參考,其詳細程度跟鄭傑的大明版海圖不可同日而語。鄭傑走一趟,以後大明艦隊進出就可以擺出最舒服的姿勢了。
消息傳迴朱聿建耳朵,他連夜給朱辰鈺打電話,把航線打通的消息通知女皇陛下。
當即,朱辰鈺派出大量工兵部隊,攜帶著最先進的工程機械,乘船出發,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次先行的還有基建先鋒。
有這些東西,朱辰鈺可以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遇小山頭就推平,遇高山就挖通。摧枯拉朽,勢如破竹。
艦隊深入紅海,在鮑爾斯遇到海盜的地方停了下來,這裏是紅海與地中海遙遙相望的地方。後世著名的蘇伊士運河就在此挖成。
朱辰鈺聽完手下報告的消息,當即決定——挖運河!由此,第一座深入亞非歐的建設兵團建成。這將是大明帝國統治這裏的橋頭堡。
大明帝國劃定了一片區域,強行占領。埃及人表示,您高興就好。
哈薩克汗國和沙皇俄國正式與大明帝國簽訂了軍事同盟協議。
二者都要派出一支協從軍,用於對付奧斯曼帝國。
並且二者還要允許大明帝國在境內駐軍。
這是一個劃時代的變革,在此之前,沒有任何一個帝國允許外部勢力做這種事。
但形勢比人強,強如沙俄,也不得不選擇妥協。沙皇有些後悔去招惹大明帝國了。
大明帝國的女皇野心勃勃,怕是早就把沙俄當做案板上的魚肉了。
《葉尼塞條約》簽訂之後,大明就開始了侵占東西伯利亞的進程,在那裏建立了一個龐大的軍事集團,或者說是軍事複合體,任務就是開采石油。
大明19年,西夏王朱自成一路殺穿阿富汗,與薩法維王朝(伊朗的帝國)正麵接觸。
聽說有東方大國使臣來訪,薩法維的國王立刻召見。此刻的薩法維王朝,正走下坡路。朱自成跟阿富汗人的戰爭將薩法維王朝解救於水火之中。
若是沒有朱自成與阿國的衝突,阿國已經要入侵薩法維帝國了。
另外,還有奧斯曼帝國的入侵,同樣是薩法維王朝的一個災難,但現在不同了,神秘的東方大國居然把薩法維的兩個勁敵牽製住了。
這讓薩法維王朝的國王欣喜若狂,更對大明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
同時,對於大明帝國提出的使用港口和軍隊過境的要求,欣然允諾。
大明十九年三月初一,一支由三十六艘鐵甲艦組成的龐大艦隊,從暹羅灣的深水港開出。一路向西向南而行,
旗艦上,一名年輕將領,叫做鄭傑!
此刻正望著遠處海天相接處的海鷗出神。
鄭傑是鄭家的人,自從朱煜建奉旨建立南唐國之後,他就跟隨南海艦隊,一路攻城掠地,最終成為大明帝國海軍最傑出的將領之一。
跟他同期的北海艦隊的將領們有些已經退役了。這主要是因為北海艦隊的規模已經大不如前,南唐國海軍力量才是世界第一。
艦隊沿著印度海岸北上,這裏的海況鄭傑根本不清楚,這也是南唐海軍第一次遠征,唐王的意思是走的慢些,使用帝國最新研發的聲納係統進行海底地圖繪製。
三月初的印度洋比較溫順,熱帶氣旋還未到來,因此,這段時間正是進行航線開辟的黃金時段。
根據一位聘請的英吉利船長的經驗,鄭傑獲得了這些信息。
這個英國佬叫鮑爾斯,很健談,在獲得他需要的金幣之後,他詳細描述了如何從遙遠的故鄉,一路漂泊到埃及,並在那裏遭遇海盜,落得一無所有的窘迫經曆。
後來他遭遇了大英帝國無敵艦隊,隨著軍隊輾轉到印度,但在這裏,他的運氣似乎也不怎麽樣。
設立的總督被當地人殺了,他們的軍隊遭遇了重大失敗,被當地人打的四散奔逃。
他登上了一艘去往呂宋的商船,結果快要抵達目的地時候,商船被一支龐大的艦隊接管了。
這支艦隊的船隻,由鋼鐵鑄成,甲板上除了高高的桅杆,還有粗壯的煙囪,冒著滾滾黑煙。
艦隊飄揚著黑紅相間的旗幟,上下為黑色矩形,中間為紅色,紅色底子上是一輪白色的圓,裏麵有一隻黑色的鳥類圖案,這隻鳥,三隻腳。
稍有見識的龍國人都知道,這是三足烏圖騰,代表太陽。
不言而喻,這是大明帝國的旗幟,確切的說,這是大明帝國國旗。
朱辰鈺親自選擇了這麵旗幟,要求所有諸侯國都必須使用,紅色與黑色的配色代表水和火,也表示陰和陽,同時表示日與月。組合起來就是明字。
這充分表達的是朱辰鈺的野心,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
這句話可不是說說而已,朱辰鈺正在踐行這句話。
鮑爾斯懵逼的發現整個南方海域都換人了。很多西洋來的大船,包括雄偉的風帆戰列艦,都老老實實的泊入插滿大明帝國國旗的港口。
在港口接受檢查和登記,繳納稅款。
當然也有狂妄之徒,對著大明帝國的鐵甲艦開炮。
無一例外,隻要敢開炮射擊,立馬就有一些航速飛快的鐵甲艦圍攻轟擊,不消片刻就給轟成碎木板漂在海上。
大明帝國的海軍稱唿這些船隻為驅逐艦。
鮑爾斯隻見識了一次大明帝國的驅逐艦轟擊風帆戰列艦的過程,也是這一次,讓他決心倒向大明帝國海軍。
不開玩笑,這種艦隊拉到大西洋,拉到比斯開灣,附近的海洋大國都得叫爹。不是一個生猛可以形容的。
很榮幸,鮑爾斯被選中,送到了鄭傑的旗艦上,鄭家本就是遠洋貿易起家,所以對於外貿,鄭家有絕對優勢,會數國語言的人才比比皆是。
鄭傑就是,他不僅是資深海軍將領,還精通英語,法語,西班牙語,荷蘭語,四國語言。跟鮑爾斯交流不存在障礙。
而且鮑爾斯在學習大明帝國的一切。最為吸引他的是大明帝國的科學技術。這些科學技術沒有英語版,隻有華語,不懂華語,啥都學不到。
他努力理解大明帝國的陰陽概念,學習天幹地支計數法,學習曆法等基礎知識。這些都是他引以為傲的資本。鮑爾斯是為數不多的懂華語的野路子航海專家。
有了這些,他就可以遊刃有餘的跟大明帝國的高級人才打交道。特別是這次出海,他意識到他的人生轉折點已經來臨。
印度洋,阿拉伯海,紅海沿岸,這些地方他走過一遍,這就是他的最大價值,帶領大明帝國艦隊深入這片海域,就是他的目標。
大明的艦隊配備了一支五千人的精銳陸戰隊,這是一種大明帝國獨有的兵種,水陸兩棲作戰。沿途無論在任何地方靠岸登陸都沒人敢惹。
而且這次是有陸上武裝力量接應的,朱自成親自拿下數個沿海港口,跟薩法維帝國臨時租借了整個阿拉伯海和波斯灣的大小港口。
每日派出海船巡邏,一旦發現南唐艦隊,就上報。
就這樣,在朱辰鈺算無遺策的安排下,南唐艦隊曆時三個月,抵達阿拉伯海。之所以會花這麽長時間,主要是開辟航線用時最多。
英國人的航線隻能用來參考,其詳細程度跟鄭傑的大明版海圖不可同日而語。鄭傑走一趟,以後大明艦隊進出就可以擺出最舒服的姿勢了。
消息傳迴朱聿建耳朵,他連夜給朱辰鈺打電話,把航線打通的消息通知女皇陛下。
當即,朱辰鈺派出大量工兵部隊,攜帶著最先進的工程機械,乘船出發,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次先行的還有基建先鋒。
有這些東西,朱辰鈺可以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遇小山頭就推平,遇高山就挖通。摧枯拉朽,勢如破竹。
艦隊深入紅海,在鮑爾斯遇到海盜的地方停了下來,這裏是紅海與地中海遙遙相望的地方。後世著名的蘇伊士運河就在此挖成。
朱辰鈺聽完手下報告的消息,當即決定——挖運河!由此,第一座深入亞非歐的建設兵團建成。這將是大明帝國統治這裏的橋頭堡。
大明帝國劃定了一片區域,強行占領。埃及人表示,您高興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