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燒磚,鑄城!
趙匡胤重生韓信,劉邦急瘋了! 作者:虎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可就在這時,一傳令兵忽然衝了進來。
“報!啟稟大王!漢王的受印特使已經抵達城陽,就快到達臨淄了。”
聽到這,趙匡胤又一次陷入了沉思。
現在,齊王的封號自己有了,算是名正言順了。
並且項羽還打算送自己一塊地,自己這下兩頭吃,會不會有點不好?
趙匡胤最擔心的是,雙方知道自己的行為後,聯起手來除掉自己,那到時候可就麻煩了。
不過這樣的擔憂顯然是多餘的,畢竟自己要了項羽贈予的土地,並不能證明的了什麽。
其次,以項羽的性格,也必然不會與劉邦聯手,他的目的就是滅了劉邦,而不是滅了自己。
想到這,趙匡胤點點頭道:“傳令,做好迎接特使的準備。”
話音剛落,對麵的武涉忽然皺眉道:“齊王,難道您不打算接受項王贈予的大梁城了?”
趙匡胤擺了擺手道:“怎麽會,我當然要接受,這與我接受齊王封號並不衝突。
另外,雖然我事實上已經是齊王了,但名義上,我畢竟隻是個假齊王,有人曾告訴過我,假齊王這個封號,名不正言不順,若想長期統治齊地,我需要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
武涉聞言,這才放下心來。
“那,大王,您的意思是,先假意效忠漢王,在等到您得到了齊王封號後,再背叛他?”
武涉又開口問道。
趙匡胤此刻有些不耐煩,這個武涉,就非要自己把話說的那麽明白嗎?
趙匡胤白了武涉一眼,緊接著看向一旁的張良。
張良注意到趙匡胤在往自己這邊看,也明白趙匡胤的意思了,於是微微點頭,沒有說話。
這細微的舉動,並沒有被武涉所察覺到。
趙匡胤這時起身道:“你說的沒錯,好了,武涉先生,您先請到驛館內休息吧,明日我會差人送您返迴彭城。”
“多謝齊王,那在下就先告退了。”
等武涉離開後,張良連忙來到趙匡胤身旁開口道:“大將軍,若能得到大梁城,我們便能與漢王的關中接壤,到時候,不論是私下裏聯絡,還是來往運輸糧草、援兵,都是十分方便的。
但問題是,我們該怎麽守住大梁呢?
大梁一無河川,二無關隘,想要守住此城,可不容易啊!”
張良想的是,趙匡胤想要假意與項羽聯合,取得大梁後,再與劉邦聯手滅了項羽。
當然,趙匡胤也希望張良是這麽想的。
他點點頭道:“說的沒錯,大梁此城,地處平原,周圍沒有任何關隘可以防守,想要守住大梁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以楚軍的勇猛程度,堪堪能夠守住大梁,但我們的話……要智取。”
“智取?”
張良眉頭緊鎖,不解的看著趙匡胤。
趙匡胤很明白,他所建立的大宋,有短板,自然也有長處。
宋朝的短板顯而易見,由於剛剛結束了五代亂世,且周圍強國林立,連漢地都沒能完全收複,這在古代的大一統王朝中,算是墊底的存在。
但長處,則是城防。
宋代的城池建設,可以說是冷兵器時代的巔峰,這也完全是因為當初趙匡胤定都開封後,發現開封無險可守後才決定加強城防建設的。
宋代以前的城池,靠的都是險要關隘來阻擋,例如唐代的長安城,其城牆防防民兵賊寇還可以,真遇到大軍,城牆一點用處都沒有。
宋代以前,包括強盛的漢唐,都城的防守靠的都是關隘河川等地形優勢,主動出擊,敗了,便卷鋪蓋跑路,沒人指望城牆的那點作用。
可到了宋代則完全不同,人們開始重視城牆。
馬麵、甕城、內外城接踵而出。
包磚的城牆又抵禦了雨水的衝刷,千年屹立不倒。
趙匡胤並不知道的是,後期的宋朝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狀態,城防的建設更甚,南宋的釣魚城甚至能憑借一城之力守住元軍三十多萬人整整三十多年的進攻。
這放在楚漢時期,是很恐怖的存在。
畢竟秦始皇一統六國也用不著三十多年啊!
想到這,趙匡胤開口說道:“我們守城,隻要守住大梁,楚軍便拿我們沒有任何辦法。”
“守城?”
張良不解道:“我們用什麽守?守在何處?”
“守城。”趙匡胤重複道:“守城本身。”
守城本身,這個詞在楚漢時期是如此的陌生,以至於張良依舊沒有聽懂趙匡胤的意思。
這個時代的城牆,全部都是夯土砌成,別說抵禦進攻了,就是常年不修的情況下,雨水都能將城牆衝刷的一幹二淨。
這個時代的城牆,抵禦流寇都是問題,何況誅滅暴秦後,各地連年戰亂,城牆大梁這種沒有任何險要地形的城池,其城牆早就破敗不堪。
沒人有錢修的起大梁的城牆。
張良開口道:“大將軍,恕我直言,我來時路過大梁,那裏的城牆多年未經修繕,早就已經破敗不堪,最低矮處,僅到腰間,且城牆上連個牆垛都沒有,如何守得住?”
“那便重新修繕。”
言罷,趙匡胤看著張良道:“我會命令整個齊國、趙國、燕國的燒磚匠,從今日開始燒磚,全部順路運往大梁,我們用磚石包裹夯土來製作城牆。”
張良愣住了,他眉頭緊鎖道:“磚?”
趙匡胤一聽,也愣了一下。
他差點忘了,這個時代還沒有傳統意義上的磚。
“算了,我會想辦法,還請軍師無需多慮。”
言罷,趙匡胤叫來蒯通。
現在趙匡胤手下的人才還是太少,蒯通一人分多職,同時也擔任工部尚書。
“蒯通,我要給你一份重要的任務。”
言罷,趙匡胤連忙來到桌台邊,拿起筆墨,簡單繪製了一下他記憶中,開封府的城牆結構,然後交給蒯通道:“你能看出此乃何物嗎?”
蒯通眉頭緊鎖的看了看,接著一臉驚訝道:“此物為……城牆?可這城牆外的方形物體是何物?石?殿下是要以石包裹夯土製成城牆?”
趙匡胤搖了搖頭道:“不,這不是石頭,此物,叫磚,以黏土燒製。”
“報!啟稟大王!漢王的受印特使已經抵達城陽,就快到達臨淄了。”
聽到這,趙匡胤又一次陷入了沉思。
現在,齊王的封號自己有了,算是名正言順了。
並且項羽還打算送自己一塊地,自己這下兩頭吃,會不會有點不好?
趙匡胤最擔心的是,雙方知道自己的行為後,聯起手來除掉自己,那到時候可就麻煩了。
不過這樣的擔憂顯然是多餘的,畢竟自己要了項羽贈予的土地,並不能證明的了什麽。
其次,以項羽的性格,也必然不會與劉邦聯手,他的目的就是滅了劉邦,而不是滅了自己。
想到這,趙匡胤點點頭道:“傳令,做好迎接特使的準備。”
話音剛落,對麵的武涉忽然皺眉道:“齊王,難道您不打算接受項王贈予的大梁城了?”
趙匡胤擺了擺手道:“怎麽會,我當然要接受,這與我接受齊王封號並不衝突。
另外,雖然我事實上已經是齊王了,但名義上,我畢竟隻是個假齊王,有人曾告訴過我,假齊王這個封號,名不正言不順,若想長期統治齊地,我需要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
武涉聞言,這才放下心來。
“那,大王,您的意思是,先假意效忠漢王,在等到您得到了齊王封號後,再背叛他?”
武涉又開口問道。
趙匡胤此刻有些不耐煩,這個武涉,就非要自己把話說的那麽明白嗎?
趙匡胤白了武涉一眼,緊接著看向一旁的張良。
張良注意到趙匡胤在往自己這邊看,也明白趙匡胤的意思了,於是微微點頭,沒有說話。
這細微的舉動,並沒有被武涉所察覺到。
趙匡胤這時起身道:“你說的沒錯,好了,武涉先生,您先請到驛館內休息吧,明日我會差人送您返迴彭城。”
“多謝齊王,那在下就先告退了。”
等武涉離開後,張良連忙來到趙匡胤身旁開口道:“大將軍,若能得到大梁城,我們便能與漢王的關中接壤,到時候,不論是私下裏聯絡,還是來往運輸糧草、援兵,都是十分方便的。
但問題是,我們該怎麽守住大梁呢?
大梁一無河川,二無關隘,想要守住此城,可不容易啊!”
張良想的是,趙匡胤想要假意與項羽聯合,取得大梁後,再與劉邦聯手滅了項羽。
當然,趙匡胤也希望張良是這麽想的。
他點點頭道:“說的沒錯,大梁此城,地處平原,周圍沒有任何關隘可以防守,想要守住大梁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以楚軍的勇猛程度,堪堪能夠守住大梁,但我們的話……要智取。”
“智取?”
張良眉頭緊鎖,不解的看著趙匡胤。
趙匡胤很明白,他所建立的大宋,有短板,自然也有長處。
宋朝的短板顯而易見,由於剛剛結束了五代亂世,且周圍強國林立,連漢地都沒能完全收複,這在古代的大一統王朝中,算是墊底的存在。
但長處,則是城防。
宋代的城池建設,可以說是冷兵器時代的巔峰,這也完全是因為當初趙匡胤定都開封後,發現開封無險可守後才決定加強城防建設的。
宋代以前的城池,靠的都是險要關隘來阻擋,例如唐代的長安城,其城牆防防民兵賊寇還可以,真遇到大軍,城牆一點用處都沒有。
宋代以前,包括強盛的漢唐,都城的防守靠的都是關隘河川等地形優勢,主動出擊,敗了,便卷鋪蓋跑路,沒人指望城牆的那點作用。
可到了宋代則完全不同,人們開始重視城牆。
馬麵、甕城、內外城接踵而出。
包磚的城牆又抵禦了雨水的衝刷,千年屹立不倒。
趙匡胤並不知道的是,後期的宋朝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狀態,城防的建設更甚,南宋的釣魚城甚至能憑借一城之力守住元軍三十多萬人整整三十多年的進攻。
這放在楚漢時期,是很恐怖的存在。
畢竟秦始皇一統六國也用不著三十多年啊!
想到這,趙匡胤開口說道:“我們守城,隻要守住大梁,楚軍便拿我們沒有任何辦法。”
“守城?”
張良不解道:“我們用什麽守?守在何處?”
“守城。”趙匡胤重複道:“守城本身。”
守城本身,這個詞在楚漢時期是如此的陌生,以至於張良依舊沒有聽懂趙匡胤的意思。
這個時代的城牆,全部都是夯土砌成,別說抵禦進攻了,就是常年不修的情況下,雨水都能將城牆衝刷的一幹二淨。
這個時代的城牆,抵禦流寇都是問題,何況誅滅暴秦後,各地連年戰亂,城牆大梁這種沒有任何險要地形的城池,其城牆早就破敗不堪。
沒人有錢修的起大梁的城牆。
張良開口道:“大將軍,恕我直言,我來時路過大梁,那裏的城牆多年未經修繕,早就已經破敗不堪,最低矮處,僅到腰間,且城牆上連個牆垛都沒有,如何守得住?”
“那便重新修繕。”
言罷,趙匡胤看著張良道:“我會命令整個齊國、趙國、燕國的燒磚匠,從今日開始燒磚,全部順路運往大梁,我們用磚石包裹夯土來製作城牆。”
張良愣住了,他眉頭緊鎖道:“磚?”
趙匡胤一聽,也愣了一下。
他差點忘了,這個時代還沒有傳統意義上的磚。
“算了,我會想辦法,還請軍師無需多慮。”
言罷,趙匡胤叫來蒯通。
現在趙匡胤手下的人才還是太少,蒯通一人分多職,同時也擔任工部尚書。
“蒯通,我要給你一份重要的任務。”
言罷,趙匡胤連忙來到桌台邊,拿起筆墨,簡單繪製了一下他記憶中,開封府的城牆結構,然後交給蒯通道:“你能看出此乃何物嗎?”
蒯通眉頭緊鎖的看了看,接著一臉驚訝道:“此物為……城牆?可這城牆外的方形物體是何物?石?殿下是要以石包裹夯土製成城牆?”
趙匡胤搖了搖頭道:“不,這不是石頭,此物,叫磚,以黏土燒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