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齊地的商品經濟
趙匡胤重生韓信,劉邦急瘋了! 作者:虎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磚這個東西,和紙完全不同。
當然,不是說兩者的製作方式不同,而是說兩者的技術含量就完全不同。
換句話說,造紙術,是科技。
造磚則應該稱之為技術。
技術和科技的不同之處在於,技術隻需要有人提供一個想法,便人人都能做得出。
而科技,則需要一個研究的過程,需要一份完整的圖紙與步驟。
這就相當於燒水和做菜,做菜需要有完整的步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研究,而燒水隻需要一個想法。
上古時代,人們還不會用火的時候,是有人首先發現了火可以用來烤肉、燒水,於是人們開始用柴生火。
燒水本身沒什麽難度。
燒磚也是一樣,趙匡胤相信,隻要自己提供了一個想法,甚至不需要專門的工匠,整個齊地的百姓都可以動手製作。
當然,這個想法的確有些天真,畢竟燒磚也是需要手藝的,不過現在時間緊任務重,燒製的磚,趙匡胤也不指望質量有多好,形狀能有多統一,隻要能做出來就行。
“你先讓工程部的人製作一批模具,然後迅速分發到各個州縣,命令各個州縣的縣令,每月上繳至少一萬塊磚,多出來的磚,每塊磚,賞一錢。”
“賞什麽錢?”
蒯通問道。
趙匡胤被這個問題問的一愣,然後這才想到齊地有專屬的貨幣。
“賞,宋錢。”
齊地的錢,統一稱宋錢。
當然,叫宋錢,除了趙匡胤本人的一點小私心之外,還寓意著“送”錢,指朝廷送錢到百姓家中,讓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好,我這就去辦!”
蒯通完全沒有任何疑問,因為他也知道這種城牆的功效,更猜出了趙匡胤想要用此方法修繕哪座城牆。
等蒯通離開後,張良也好奇的看向了趙匡胤手中的圖紙,接著他驚歎道:“若能造出此等城牆,那大梁本身便是一處無法攻克的險要之地啊!”
宋代的城防建設,完全震驚了楚漢時期的張良。
不過張良有一點還是不敢相信,他不敢相信,黏土燒製成的磚石,怎麽可能會堅硬到包裹住夯土城牆,讓其不被雨水衝刷呢?
對此,趙匡胤也沒有解釋,隻是隨意的開口道:“等做成了,你就知道了。”
張良點點頭,依舊是眉頭緊鎖的盯著桌台上的圖紙。
現在,整個齊地和燕地的商品經濟逐漸繁榮起來,貨幣也開始流通了。
在如此情況下,整個天下的百姓都視貨幣為糞土的情況下,宋錢不僅僅可以在齊地與燕地流通,甚至在漢地、楚地都在秘密流通。
商人們私下裏交易,現在都用宋錢,畢竟宋錢真的能花出去。
秦錢、楚錢則完全如同糞土一般。
有宋錢的花宋錢,沒有宋錢的,就隻能以物換物。
所以趙匡胤不愁買不到百姓的勞動力,現在趙匡胤鑄個幾百萬枚宋錢,他也花的出去,並且不用擔心通貨膨脹的問題。
畢竟現在整個天下都知道宋錢的價值,而市場上流通的宋錢又少之又少。
適當的多鑄一些宋錢,以購買民間勞動力的方式發放給百姓,還能適當的刺激一下經濟,讓經濟更具有活力。
宋代不愧是古今商業最為繁榮的朝代,其開國皇帝,趙匡胤在建立北宋初期,便明白了基本的經濟係統,楚漢時期的人們根本無法理解。
例如眼前的張良,思考了半響,又開口問道:“還有,大將軍,您剛剛說,燒製一塊磚就獎賞一錢銅錢,可我們哪來的那麽多錢?
另外,現在天下各地都在鬧饑荒,百姓食不果腹,錢幣早已沒有了當初的價值,誰又會願意收這筆錢呢?”
趙匡胤一聽,笑著指了指張良道:“子房兄,聽你這話,我就知道,你平日裏連府邸的大門都不出吧?”
張良自嘲的笑了笑道:“在下每日,除了府邸,便是王宮,即便出了府邸,也從未逛過集市。”
“有空去逛一逛吧。”趙匡胤開口道:“體驗一下民間百姓的生活,有助於將來平定天下後,製定治國方針。”
張良笑了笑,道:“恐怕,漢王不會有這等頭腦。”
“那便更需要我等去了解了,君王無為而天下功,漢王知人善用,禮賢下士,他不需要體恤民情,那是十分虛偽的行為,除了徒增國庫支出之外,起不到任何作用。
他隻需要會用人即可。
漢王既然用了我們,便說明他信任我們。”
說這話時,趙匡胤恐怕死也想不到他之後的皇帝是怎麽做的。
皇帝出巡,本就是國庫一大支出,打著體恤民情的旗號虛偽至極,徒增百姓負擔。
真要出巡,那也得是輕裝簡行,以微服私訪的形式。
但古今大多數皇帝可沒那個膽量,萬一出了門,被欺負了還好說,要是遇到了刺客可就完了。
這一點趙匡胤倒是不在乎,他還記得當初自己平定天下,結束五代亂局後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扮成百姓,行走在開封的夜市大街上。
有了一次後,便一發不可收拾,隻要批奏折累了,或是閑來無事,便換上便服,從大內便門而出,直奔夜市。
第一次的確是想要看一看百姓的生活,但之後的幾次,就完全是出於個人喜好了。
畢竟比起到處都在勾心鬥角的皇宮,開封府的夜市大街才是真的熱熱鬧鬧。
哪怕遇到流氓,和流氓打一架,打輸了也比在皇宮裏要快活的多。(不過一般來講都不會輸!)
還記得開寶七年上元節時,自己巡大相國寺時就曾身著便服,前往樊樓觀戲。
想著想著,他的思緒飄到了千年後汴京。
不知過了多久,一旁的張良皺眉道:“大將軍,您怎麽了?”
趙匡胤的思緒這才被拉迴了現實,他搖了搖頭,尷尬的笑了笑道:“沒什麽,想家了。”
“家?”
張良笑了笑道:“不過現在大將軍可還不是想家的時候啊!”
趙匡胤點點頭,強顏歡笑道:“是啊!家還沒奪迴來呢。”
張良點點頭,也沒說話。
當然,不是說兩者的製作方式不同,而是說兩者的技術含量就完全不同。
換句話說,造紙術,是科技。
造磚則應該稱之為技術。
技術和科技的不同之處在於,技術隻需要有人提供一個想法,便人人都能做得出。
而科技,則需要一個研究的過程,需要一份完整的圖紙與步驟。
這就相當於燒水和做菜,做菜需要有完整的步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研究,而燒水隻需要一個想法。
上古時代,人們還不會用火的時候,是有人首先發現了火可以用來烤肉、燒水,於是人們開始用柴生火。
燒水本身沒什麽難度。
燒磚也是一樣,趙匡胤相信,隻要自己提供了一個想法,甚至不需要專門的工匠,整個齊地的百姓都可以動手製作。
當然,這個想法的確有些天真,畢竟燒磚也是需要手藝的,不過現在時間緊任務重,燒製的磚,趙匡胤也不指望質量有多好,形狀能有多統一,隻要能做出來就行。
“你先讓工程部的人製作一批模具,然後迅速分發到各個州縣,命令各個州縣的縣令,每月上繳至少一萬塊磚,多出來的磚,每塊磚,賞一錢。”
“賞什麽錢?”
蒯通問道。
趙匡胤被這個問題問的一愣,然後這才想到齊地有專屬的貨幣。
“賞,宋錢。”
齊地的錢,統一稱宋錢。
當然,叫宋錢,除了趙匡胤本人的一點小私心之外,還寓意著“送”錢,指朝廷送錢到百姓家中,讓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好,我這就去辦!”
蒯通完全沒有任何疑問,因為他也知道這種城牆的功效,更猜出了趙匡胤想要用此方法修繕哪座城牆。
等蒯通離開後,張良也好奇的看向了趙匡胤手中的圖紙,接著他驚歎道:“若能造出此等城牆,那大梁本身便是一處無法攻克的險要之地啊!”
宋代的城防建設,完全震驚了楚漢時期的張良。
不過張良有一點還是不敢相信,他不敢相信,黏土燒製成的磚石,怎麽可能會堅硬到包裹住夯土城牆,讓其不被雨水衝刷呢?
對此,趙匡胤也沒有解釋,隻是隨意的開口道:“等做成了,你就知道了。”
張良點點頭,依舊是眉頭緊鎖的盯著桌台上的圖紙。
現在,整個齊地和燕地的商品經濟逐漸繁榮起來,貨幣也開始流通了。
在如此情況下,整個天下的百姓都視貨幣為糞土的情況下,宋錢不僅僅可以在齊地與燕地流通,甚至在漢地、楚地都在秘密流通。
商人們私下裏交易,現在都用宋錢,畢竟宋錢真的能花出去。
秦錢、楚錢則完全如同糞土一般。
有宋錢的花宋錢,沒有宋錢的,就隻能以物換物。
所以趙匡胤不愁買不到百姓的勞動力,現在趙匡胤鑄個幾百萬枚宋錢,他也花的出去,並且不用擔心通貨膨脹的問題。
畢竟現在整個天下都知道宋錢的價值,而市場上流通的宋錢又少之又少。
適當的多鑄一些宋錢,以購買民間勞動力的方式發放給百姓,還能適當的刺激一下經濟,讓經濟更具有活力。
宋代不愧是古今商業最為繁榮的朝代,其開國皇帝,趙匡胤在建立北宋初期,便明白了基本的經濟係統,楚漢時期的人們根本無法理解。
例如眼前的張良,思考了半響,又開口問道:“還有,大將軍,您剛剛說,燒製一塊磚就獎賞一錢銅錢,可我們哪來的那麽多錢?
另外,現在天下各地都在鬧饑荒,百姓食不果腹,錢幣早已沒有了當初的價值,誰又會願意收這筆錢呢?”
趙匡胤一聽,笑著指了指張良道:“子房兄,聽你這話,我就知道,你平日裏連府邸的大門都不出吧?”
張良自嘲的笑了笑道:“在下每日,除了府邸,便是王宮,即便出了府邸,也從未逛過集市。”
“有空去逛一逛吧。”趙匡胤開口道:“體驗一下民間百姓的生活,有助於將來平定天下後,製定治國方針。”
張良笑了笑,道:“恐怕,漢王不會有這等頭腦。”
“那便更需要我等去了解了,君王無為而天下功,漢王知人善用,禮賢下士,他不需要體恤民情,那是十分虛偽的行為,除了徒增國庫支出之外,起不到任何作用。
他隻需要會用人即可。
漢王既然用了我們,便說明他信任我們。”
說這話時,趙匡胤恐怕死也想不到他之後的皇帝是怎麽做的。
皇帝出巡,本就是國庫一大支出,打著體恤民情的旗號虛偽至極,徒增百姓負擔。
真要出巡,那也得是輕裝簡行,以微服私訪的形式。
但古今大多數皇帝可沒那個膽量,萬一出了門,被欺負了還好說,要是遇到了刺客可就完了。
這一點趙匡胤倒是不在乎,他還記得當初自己平定天下,結束五代亂局後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扮成百姓,行走在開封的夜市大街上。
有了一次後,便一發不可收拾,隻要批奏折累了,或是閑來無事,便換上便服,從大內便門而出,直奔夜市。
第一次的確是想要看一看百姓的生活,但之後的幾次,就完全是出於個人喜好了。
畢竟比起到處都在勾心鬥角的皇宮,開封府的夜市大街才是真的熱熱鬧鬧。
哪怕遇到流氓,和流氓打一架,打輸了也比在皇宮裏要快活的多。(不過一般來講都不會輸!)
還記得開寶七年上元節時,自己巡大相國寺時就曾身著便服,前往樊樓觀戲。
想著想著,他的思緒飄到了千年後汴京。
不知過了多久,一旁的張良皺眉道:“大將軍,您怎麽了?”
趙匡胤的思緒這才被拉迴了現實,他搖了搖頭,尷尬的笑了笑道:“沒什麽,想家了。”
“家?”
張良笑了笑道:“不過現在大將軍可還不是想家的時候啊!”
趙匡胤點點頭,強顏歡笑道:“是啊!家還沒奪迴來呢。”
張良點點頭,也沒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