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同榻相談
魂穿袁紹,開局月下追郭嘉! 作者:二須公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來,奉孝折騰了一天你也累了,喝下這參湯。同我一道迴臥房,咱們今夜抵足而眠,同榻相談!”
“主公。。這。。。”
“別怕,我的床大得很。哈哈哈哈!!!”袁紹終於成功地收服了郭嘉,他心中的喜悅之情哪裏還能按捺得住。
此刻,在將軍府那寬敞而華麗的臥房內,袁紹斜躺在榻上,目光殷切地望著躺在一旁略顯拘謹的郭嘉。
“奉孝啊!”袁紹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開口問道:“你認為本公接下來應當如何一步一個腳印地發展壯大自己的勢力呢?”
郭嘉想要起身施禮再答,卻被袁紹按下。
胸有成竹的答道:“主公您自年少時便入朝為官,聲名遠揚四海之內。當漢室麵臨廢立之危局時,您挺身而出,彰顯出無比的忠義之心;而後單槍匹馬逃離洛陽,令董卓都為之驚恐不安。
渡過黃河北上之後,渤海太守聞風歸順;您憑借著一郡之兵卒,聚攏起冀州眾多的民眾。如今,您的威名已經越過了河朔地區,聲望更是重於整個天下。
依屬下之見,主公當前若率先起兵向東征討,必定能夠平定青州的黃巾軍之亂;接著揮師迴返,討伐黑山一帶的賊寇,便可一舉殲滅張燕及其部眾。
隨後再調轉矛頭向北征伐,必能掃平公孫瓚;同時以雷霆之勢威懾周邊的戎狄外族,使其降服於我大漢。如此一來,主公便能坐擁黃河以北的冀、青、幽、並這四個大州之地。
屆時,廣納各方英雄豪傑,集結百萬雄師,前往西京迎接聖上,恢複漢室宗廟於雒陽。憑此等威勢號令天下,那些尚未歸服之人又有誰敢與之抗衡呢?”
“好好好!吾得奉孝如虎得雙翅,必能翱翔於九天之上!古有蕭何月下追韓信,今有郭圖月下追奉孝。也算是一樁美談啊。哈哈哈~當然了,那郭圖自然是遠遠比不得蕭何。但是奉孝你,就是吾的韓信,吾的張良!”
“嘉愧不敢當,唯盡心竭力迴報主公厚恩!”
“奉孝啊,你放鬆一點。日後咱們就兄弟相稱即可。”
“主公。。。”
“叫大哥!”
“唉。。大哥!”
“奉孝啊,我任命你當奮威將軍怎麽樣?”
“大哥萬萬不可,我初來乍到,寸功未立,豈能淩駕於諸人之上,隻在大哥手下當了幕僚就行。\"
\"那就先出任軍師祭酒。而後再行擢升!”
“諾。。。謝大哥。。。”
“奉孝啊,我聽說你生性風流,常流連於花街柳巷之地。雖說人不風流枉少年,可是年輕人還是要節製,這個畢竟毀身體啊。。。”
“大哥,這。。。”
“你看這樣如何?我幫你覓一絕世佳人作為妻妾。你日後少去煙花之地可好?”
“聽憑大哥做主。。。”
(事實上,這才是袁紹最為擔心地方,曆史中的郭嘉被人稱天妒而早夭。作為謀士思慮過深,積勞成疾是一方麵。另一個不能忽視的原因便是他嗜酒且風流,不節製的生活習慣早已把他的身體底子掏空。
袁紹本想的是讓荀諶南行時找一找華佗或者張機,甚至直接給荀諶列一份人才名單,把所知的人才一網打盡。可是現實麽?不現實的。
這個信息極不發達的時代,似華佗張機這般居無定所的醫者根本無跡可尋。
而其他人才亦是同理。真要給荀諶列個名單,就荀諶那愚忠的性子,名單上的人他哪怕隻差一個找不到都不好意思迴轉的。
那樣大張旗鼓的舉動瞞得過曹操劉表?耗時日久,徒增變故,得不償失的。
天下英才如滿天星鬥,便是全身都是手又能采摘得了幾顆?找到其中最璀璨的先收攏到身邊才是真理。
至於給郭嘉的佳偶人選,袁紹思慮了幾個
‘距離最近的有河北甄宓,江南有二喬,河北甄宓俏。甄宓自然絕色無雙,可是算算年月,貌似這會才九歲?所以甄宓肯定是不行的,那可是在犯罪啊。
再有就是四大美女中閉月的貂蟬,唉,也是個苦命的女子,現在距離王允發起連環計的時間也不遠了。等自己派人趕到長安,貂蟬估計已經周旋於董卓呂布之間了。虎口拔牙?目前可沒這實力啊。。
相比之下最後一個就無比合適了:才貌雙絕的蔡琰蔡文姬。王允連環計得手後。蔡琰之父蔡邕因感慨董卓被王允下獄而後就死於獄中,而蔡琰的丈夫衛仲道更是早喪。致使蔡琰孤苦伶仃一個人,此後幾年更是被趁亂南下的匈奴左賢王所擄。成為所有三國迷的意難平。隻要盡快派人前往長安,能不能救下蔡邕不好說,救下蔡琰的把握應該還是有的,也隻有這樣的奇女子才能配得上郭嘉,更可約束住郭嘉風流的心性。’)
就在袁紹還欲開口再言時,忽然聽到耳畔傳來一陣輕微而又均勻的鼾聲。
他轉頭看去,原來是郭嘉已然沉沉睡去。袁紹微微一笑,小心翼翼地幫郭嘉把被子往上拉了拉,然後輕輕地將油燈吹滅。
做完這些後,他自己也感到一股倦意襲來,但心中卻是十分滿足和踏實,很快就進入了夢鄉。
與此同時,在常山的趙家村。
袁方一路上馬不停蹄,依靠不斷更換驛站裏的快馬,曆經整整一日一夜的疾馳奔波,終於在天邊剛剛泛起魚肚白、天色還是灰蒙蒙一片的時候抵達了趙雲家的門前。
袁方牢記著臨行前袁紹對他的囑托,不敢有絲毫懈怠,盡管此刻他已經累得氣喘籲籲、雙腿發軟,身體仿佛被抽幹了所有力氣一般,但他依然強撐著那早已疲憊不堪的身軀,恭恭敬敬地守候在趙雲家的門外,沒有貿然上前敲門驚擾主人。
就這樣,大約過了半個時辰左右,趙雲家的房門緩緩打開,從裏麵走出一名男子。
但見此人劍眉入鬢,猶如遠處連綿起伏的青山;雙目明亮有神,恰似夜空中璀璨閃爍的朗星;麵龐白皙如玉,好似無暇的羊脂美玉雕琢而成。雖然身上穿著樸素無華的粗布衣裳,然而那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英武之氣,卻讓人一眼便能看出他絕非等閑之輩。
想必這位便是主公所說的趙雲趙子龍了!
趙雲手持一杆長槍,看樣子正要像往常一樣到庭院中演練一番。
可當他剛踏出門口沒幾步,目光不經意間掃向大門外時,頓時發現那裏竟然筆直地站立著一個陌生之人。此人衣著光鮮亮麗,一看便知身份不凡,但其眉宇之間透露出的濃濃倦意,卻是無論如何都難以掩飾得住。
趙雲心生警覺,停下腳步,緊握手中長槍,沉聲喝問:“不知閣下究竟是何人?為何會一大早出現在我家門前?所來又是所謂何事?”
“不知閣下可是趙雲將軍,在下袁方,吾家主公乃車騎將軍袁紹。家主有書信一封命在下交予趙雲將軍,叨擾之處還望海涵。”袁方躬身答道。
一聽來者竟是袁紹之人,趙雲心中不禁凜然,不敢有絲毫怠慢。他趕忙將袁方迎進屋內,請其落座,並親自奉上一壺略顯粗糙的茶水。
接著,趙雲小心翼翼地拆開那精致的錦囊,輕輕展開裏麵的帛布,目光專注而急切地觀瞧起來。
隻見帛布之上,字跡龍飛鳳舞、力透紙背,仿佛能感受到寫信人的豪邁之情。
上麵寫道:“子龍賢弟,見信如晤!賢弟大名,愚兄久仰多時,如雷貫耳!然因公務纏身,一直未能得空與賢弟相見一麵,實乃人生一大憾事!
如今局勢緊張,愚兄有一言,望賢弟深思熟慮而後決斷。
常山之地,位於冀州與幽州交界之處,北方有公孫瓚虎視眈眈,東邊又時常遭受黑山軍的侵擾和劫掠。這戰火硝煙,隨時都可能被點燃,一觸即發!
賢弟身懷絕技,胯下良駒,掌中長槍,縱橫天下,罕逢敵手,自然不會懼怕這些亂兵賊寇。然而,賢弟家鄉的父老鄉親們又當如何自保呢?
愚兄懇請賢弟心懷故鄉父老,放眼天下蒼生。速來鄴城與愚兄會合,挽大廈之將傾,扶狂瀾於既倒。還百姓一個太平世界。
至於賢弟家中的父老親人,盡可放心托付給袁方兄弟,他定會妥善安排,安然無恙地將他們護送至鄴城。
愚兄在鄴城日夜期盼,隻願早日與賢弟相聚,共商大計!”
士為知己者死!這句千古名言猶如一道閃電劃過趙子龍那堅毅的臉龐,他那雙原本因憂愁而略顯黯淡的眼眸,此刻卻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這位忠肝義膽的豪傑,又怎能不為這封情真意切、飽含深情厚誼的信件所觸動呢?
隻見趙子龍深吸一口氣,迅速地整理好自己紛亂的心緒,轉身走向袁方,與其開始詳細地謀劃接下來的行動步驟。
兩人圍坐在桌前,時而低語商議,時而蹙眉沉思,氣氛緊張而嚴肅。
經過一番周密的策劃之後,趙子龍起身向內屋走去。
在內屋裏,趙子龍的父兄急忙迎上前去,眼中滿是關切之情。趙子龍麵色凝重地看著父兄,緩緩開口將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及自己即將前往鄴城的決定一一告知。
父兄們聽完後,雖然心中擔憂,但也深知子龍為人,知道他一旦下定決心就絕不會輕易更改。最終,他們隻是重重地點了點頭,表示理解和支持。
告別父兄之後,趙子龍再次迴到庭院之中。
此時的他已換上一身銀光閃閃的盔甲,頭盔之上的紅纓隨風飄動,更顯其英姿颯爽。手中那柄龍膽亮銀槍散發著陣陣寒光,令人不敢直視。而他胯下的玉蘭白龍駒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決心,不住地打著響鼻,蹄下揚起一片塵土。
趙子龍向著袁方抱拳一禮,朗聲道:“一切就有勞袁方兄了!”
說罷,他翻身上馬,輕抖韁繩,那玉蘭白龍駒如離弦之箭一般疾馳而出,隻留下一陣煙塵在空中彌漫。
袁方靜靜地站在原地,目送著趙雲遠去的身影逐漸消失在視線盡頭。
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感慨之情:也隻有如此英雄人物,才不枉主公日夜牽掛啊!想到此處,袁方覺得自己這一路走來的奔波勞累瞬間變得微不足道起來。
他用力地甩了甩頭,將那些雜念拋出腦海,然後轉身投入到安置村民的工作當中去了。
“主公。。這。。。”
“別怕,我的床大得很。哈哈哈哈!!!”袁紹終於成功地收服了郭嘉,他心中的喜悅之情哪裏還能按捺得住。
此刻,在將軍府那寬敞而華麗的臥房內,袁紹斜躺在榻上,目光殷切地望著躺在一旁略顯拘謹的郭嘉。
“奉孝啊!”袁紹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開口問道:“你認為本公接下來應當如何一步一個腳印地發展壯大自己的勢力呢?”
郭嘉想要起身施禮再答,卻被袁紹按下。
胸有成竹的答道:“主公您自年少時便入朝為官,聲名遠揚四海之內。當漢室麵臨廢立之危局時,您挺身而出,彰顯出無比的忠義之心;而後單槍匹馬逃離洛陽,令董卓都為之驚恐不安。
渡過黃河北上之後,渤海太守聞風歸順;您憑借著一郡之兵卒,聚攏起冀州眾多的民眾。如今,您的威名已經越過了河朔地區,聲望更是重於整個天下。
依屬下之見,主公當前若率先起兵向東征討,必定能夠平定青州的黃巾軍之亂;接著揮師迴返,討伐黑山一帶的賊寇,便可一舉殲滅張燕及其部眾。
隨後再調轉矛頭向北征伐,必能掃平公孫瓚;同時以雷霆之勢威懾周邊的戎狄外族,使其降服於我大漢。如此一來,主公便能坐擁黃河以北的冀、青、幽、並這四個大州之地。
屆時,廣納各方英雄豪傑,集結百萬雄師,前往西京迎接聖上,恢複漢室宗廟於雒陽。憑此等威勢號令天下,那些尚未歸服之人又有誰敢與之抗衡呢?”
“好好好!吾得奉孝如虎得雙翅,必能翱翔於九天之上!古有蕭何月下追韓信,今有郭圖月下追奉孝。也算是一樁美談啊。哈哈哈~當然了,那郭圖自然是遠遠比不得蕭何。但是奉孝你,就是吾的韓信,吾的張良!”
“嘉愧不敢當,唯盡心竭力迴報主公厚恩!”
“奉孝啊,你放鬆一點。日後咱們就兄弟相稱即可。”
“主公。。。”
“叫大哥!”
“唉。。大哥!”
“奉孝啊,我任命你當奮威將軍怎麽樣?”
“大哥萬萬不可,我初來乍到,寸功未立,豈能淩駕於諸人之上,隻在大哥手下當了幕僚就行。\"
\"那就先出任軍師祭酒。而後再行擢升!”
“諾。。。謝大哥。。。”
“奉孝啊,我聽說你生性風流,常流連於花街柳巷之地。雖說人不風流枉少年,可是年輕人還是要節製,這個畢竟毀身體啊。。。”
“大哥,這。。。”
“你看這樣如何?我幫你覓一絕世佳人作為妻妾。你日後少去煙花之地可好?”
“聽憑大哥做主。。。”
(事實上,這才是袁紹最為擔心地方,曆史中的郭嘉被人稱天妒而早夭。作為謀士思慮過深,積勞成疾是一方麵。另一個不能忽視的原因便是他嗜酒且風流,不節製的生活習慣早已把他的身體底子掏空。
袁紹本想的是讓荀諶南行時找一找華佗或者張機,甚至直接給荀諶列一份人才名單,把所知的人才一網打盡。可是現實麽?不現實的。
這個信息極不發達的時代,似華佗張機這般居無定所的醫者根本無跡可尋。
而其他人才亦是同理。真要給荀諶列個名單,就荀諶那愚忠的性子,名單上的人他哪怕隻差一個找不到都不好意思迴轉的。
那樣大張旗鼓的舉動瞞得過曹操劉表?耗時日久,徒增變故,得不償失的。
天下英才如滿天星鬥,便是全身都是手又能采摘得了幾顆?找到其中最璀璨的先收攏到身邊才是真理。
至於給郭嘉的佳偶人選,袁紹思慮了幾個
‘距離最近的有河北甄宓,江南有二喬,河北甄宓俏。甄宓自然絕色無雙,可是算算年月,貌似這會才九歲?所以甄宓肯定是不行的,那可是在犯罪啊。
再有就是四大美女中閉月的貂蟬,唉,也是個苦命的女子,現在距離王允發起連環計的時間也不遠了。等自己派人趕到長安,貂蟬估計已經周旋於董卓呂布之間了。虎口拔牙?目前可沒這實力啊。。
相比之下最後一個就無比合適了:才貌雙絕的蔡琰蔡文姬。王允連環計得手後。蔡琰之父蔡邕因感慨董卓被王允下獄而後就死於獄中,而蔡琰的丈夫衛仲道更是早喪。致使蔡琰孤苦伶仃一個人,此後幾年更是被趁亂南下的匈奴左賢王所擄。成為所有三國迷的意難平。隻要盡快派人前往長安,能不能救下蔡邕不好說,救下蔡琰的把握應該還是有的,也隻有這樣的奇女子才能配得上郭嘉,更可約束住郭嘉風流的心性。’)
就在袁紹還欲開口再言時,忽然聽到耳畔傳來一陣輕微而又均勻的鼾聲。
他轉頭看去,原來是郭嘉已然沉沉睡去。袁紹微微一笑,小心翼翼地幫郭嘉把被子往上拉了拉,然後輕輕地將油燈吹滅。
做完這些後,他自己也感到一股倦意襲來,但心中卻是十分滿足和踏實,很快就進入了夢鄉。
與此同時,在常山的趙家村。
袁方一路上馬不停蹄,依靠不斷更換驛站裏的快馬,曆經整整一日一夜的疾馳奔波,終於在天邊剛剛泛起魚肚白、天色還是灰蒙蒙一片的時候抵達了趙雲家的門前。
袁方牢記著臨行前袁紹對他的囑托,不敢有絲毫懈怠,盡管此刻他已經累得氣喘籲籲、雙腿發軟,身體仿佛被抽幹了所有力氣一般,但他依然強撐著那早已疲憊不堪的身軀,恭恭敬敬地守候在趙雲家的門外,沒有貿然上前敲門驚擾主人。
就這樣,大約過了半個時辰左右,趙雲家的房門緩緩打開,從裏麵走出一名男子。
但見此人劍眉入鬢,猶如遠處連綿起伏的青山;雙目明亮有神,恰似夜空中璀璨閃爍的朗星;麵龐白皙如玉,好似無暇的羊脂美玉雕琢而成。雖然身上穿著樸素無華的粗布衣裳,然而那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英武之氣,卻讓人一眼便能看出他絕非等閑之輩。
想必這位便是主公所說的趙雲趙子龍了!
趙雲手持一杆長槍,看樣子正要像往常一樣到庭院中演練一番。
可當他剛踏出門口沒幾步,目光不經意間掃向大門外時,頓時發現那裏竟然筆直地站立著一個陌生之人。此人衣著光鮮亮麗,一看便知身份不凡,但其眉宇之間透露出的濃濃倦意,卻是無論如何都難以掩飾得住。
趙雲心生警覺,停下腳步,緊握手中長槍,沉聲喝問:“不知閣下究竟是何人?為何會一大早出現在我家門前?所來又是所謂何事?”
“不知閣下可是趙雲將軍,在下袁方,吾家主公乃車騎將軍袁紹。家主有書信一封命在下交予趙雲將軍,叨擾之處還望海涵。”袁方躬身答道。
一聽來者竟是袁紹之人,趙雲心中不禁凜然,不敢有絲毫怠慢。他趕忙將袁方迎進屋內,請其落座,並親自奉上一壺略顯粗糙的茶水。
接著,趙雲小心翼翼地拆開那精致的錦囊,輕輕展開裏麵的帛布,目光專注而急切地觀瞧起來。
隻見帛布之上,字跡龍飛鳳舞、力透紙背,仿佛能感受到寫信人的豪邁之情。
上麵寫道:“子龍賢弟,見信如晤!賢弟大名,愚兄久仰多時,如雷貫耳!然因公務纏身,一直未能得空與賢弟相見一麵,實乃人生一大憾事!
如今局勢緊張,愚兄有一言,望賢弟深思熟慮而後決斷。
常山之地,位於冀州與幽州交界之處,北方有公孫瓚虎視眈眈,東邊又時常遭受黑山軍的侵擾和劫掠。這戰火硝煙,隨時都可能被點燃,一觸即發!
賢弟身懷絕技,胯下良駒,掌中長槍,縱橫天下,罕逢敵手,自然不會懼怕這些亂兵賊寇。然而,賢弟家鄉的父老鄉親們又當如何自保呢?
愚兄懇請賢弟心懷故鄉父老,放眼天下蒼生。速來鄴城與愚兄會合,挽大廈之將傾,扶狂瀾於既倒。還百姓一個太平世界。
至於賢弟家中的父老親人,盡可放心托付給袁方兄弟,他定會妥善安排,安然無恙地將他們護送至鄴城。
愚兄在鄴城日夜期盼,隻願早日與賢弟相聚,共商大計!”
士為知己者死!這句千古名言猶如一道閃電劃過趙子龍那堅毅的臉龐,他那雙原本因憂愁而略顯黯淡的眼眸,此刻卻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這位忠肝義膽的豪傑,又怎能不為這封情真意切、飽含深情厚誼的信件所觸動呢?
隻見趙子龍深吸一口氣,迅速地整理好自己紛亂的心緒,轉身走向袁方,與其開始詳細地謀劃接下來的行動步驟。
兩人圍坐在桌前,時而低語商議,時而蹙眉沉思,氣氛緊張而嚴肅。
經過一番周密的策劃之後,趙子龍起身向內屋走去。
在內屋裏,趙子龍的父兄急忙迎上前去,眼中滿是關切之情。趙子龍麵色凝重地看著父兄,緩緩開口將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及自己即將前往鄴城的決定一一告知。
父兄們聽完後,雖然心中擔憂,但也深知子龍為人,知道他一旦下定決心就絕不會輕易更改。最終,他們隻是重重地點了點頭,表示理解和支持。
告別父兄之後,趙子龍再次迴到庭院之中。
此時的他已換上一身銀光閃閃的盔甲,頭盔之上的紅纓隨風飄動,更顯其英姿颯爽。手中那柄龍膽亮銀槍散發著陣陣寒光,令人不敢直視。而他胯下的玉蘭白龍駒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決心,不住地打著響鼻,蹄下揚起一片塵土。
趙子龍向著袁方抱拳一禮,朗聲道:“一切就有勞袁方兄了!”
說罷,他翻身上馬,輕抖韁繩,那玉蘭白龍駒如離弦之箭一般疾馳而出,隻留下一陣煙塵在空中彌漫。
袁方靜靜地站在原地,目送著趙雲遠去的身影逐漸消失在視線盡頭。
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感慨之情:也隻有如此英雄人物,才不枉主公日夜牽掛啊!想到此處,袁方覺得自己這一路走來的奔波勞累瞬間變得微不足道起來。
他用力地甩了甩頭,將那些雜念拋出腦海,然後轉身投入到安置村民的工作當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