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來來來,再次封官!
魂穿袁紹,開局月下追郭嘉! 作者:二須公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公恐懼流言日,
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
一生真偽複誰知?”
在這亂世之中,人心難測,局勢更是波譎雲詭。此時的曹操,謙卑恭順,對漢獻帝劉協的忠心表現得淋漓盡致,甚至比太尉楊彪等一眾老臣有過之而無不及。他的種種舉動,讓劉協大為感動,於是賜封曹操為司徒。然而,曹操卻推辭不受,反而上表奏請封袁紹為大將軍。最終,劉協下詔,同時封袁紹為大將軍,曹操為司徒。
彼時,袁紹正留守濮陽,在接受大將軍之銜後,心中大悅,當即決定對麾下群臣進行大規模的封賞。這不僅是對眾人戰功的認可,更是為了進一步穩固自己在軍中的地位,增強團隊的凝聚力。
在這場盛大的封賞儀式中,趙雲被擢升為鎮東將軍。趙雲作為袁紹二弟,其武藝高強,膽略過人,他為人忠誠正直,行事沉穩,無論麵對怎樣的困境,都能臨危不懼,出色地完成任務。此次被封為鎮東將軍,可謂實至名歸。
黃忠被封為平東將軍。黃忠,箭術絕倫,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絲毫不輸任何將領。他跟隨袁紹南征北戰,屢立戰功,其英勇無畏的精神深受將士們的敬重。如今獲此封賞,也是他多年來為袁紹效力的最好迴報。
徐庶被任命為安東將軍。徐庶智謀超群,足智多謀,是袁紹軍中不可或缺的智囊。他善於分析局勢,出謀劃策,多次在關鍵時刻為袁紹提供了關鍵的決策建議,幫助軍隊化險為夷。此次晉升,是袁紹對他智慧和貢獻的高度肯定。
太史慈被封為虎威將軍。
關羽被封為奮威將軍
陳到被封為討虜將軍。
韓猛被封為折衝將軍。
臧霸被封為建武將軍。
顏良被擢升為鎮南將軍。顏良勇冠三軍,初始時便跟隨袁紹左右。他在戰場上的勇猛表現令人矚目,其強大的戰鬥力讓敵人聞風喪膽。此次晉升,他將肩負起更重要的責任,統領更多的軍隊。
荀攸被任命為安南將軍。他足智多謀,善於運用奇謀妙計,為袁紹的軍事決策提供了許多寶貴的建議。他的智慧和謀略,在軍中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張遼被封為蕩寇將軍。張遼武藝高強,且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他善於指揮騎兵作戰,無論是攻堅戰還是防守戰,都能應對自如。他在戰場上的表現,讓袁紹對他十分賞識,此次封他為蕩寇將軍,也是對他能力的肯定。
淳於瓊被封為建威將軍。淳於瓊在袁紹軍中負責糧草的押運和管理工作,他深知糧草對於軍隊的重要性,因此工作認真負責,從未出過差錯。此次受封,也是對他在後勤保障方麵所做出貢獻的認可。
李嚴被封為鷹揚將軍。
高順被封為振威將軍,並且他所率領的陷陣營得到了擴充,人數增加到五千以上。高順為人忠誠,紀律嚴明,他所訓練的陷陣營戰鬥力極強,是袁紹軍中的精銳部隊。每次作戰,陷陣營都能發揮出重要的作用,為軍隊的勝利立下了赫赫戰功。
張濟被封為廣威將軍,徐榮被封為輕車將軍,他們所率領的部隊加入了顏良兵團。張繡、郝萌、曹性、成廉等皆升為中郎將,歸顏良統領。顏良兵團因此實力大增,成為袁紹軍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文醜被擢升為鎮西將軍。文醜與顏良齊名,同樣是一位勇猛無比的將領。他在戰場上的表現十分出色,多次與敵人展開激烈的戰鬥,為袁紹的軍隊立下了汗馬功勞。此次晉升,他將負責統領更多的軍隊,為袁紹的霸業貢獻更多的力量。
程昱被任命為安西將軍。程昱智謀過人,善於洞察人心,他在袁紹軍中為其出謀劃策,提供了許多重要的戰略建議。他的智慧和謀略,在軍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魏延被封為揚烈將軍。
牽招被封為明威將軍。
徐晃被封為伏波將軍。
高幹被封為驤威將軍。
郝昭被封為厲威將軍。
張燕被封為威虜將軍。
李傕被封為威戎將軍,郭汜被封為威武將軍,郭汜所部並入文醜兵團。樊稠、胡軫、段煨等皆升為中郎將,歸文醜統領。文醜兵團的實力也因此得到了進一步的增強。
張合被擢升為鎮北將軍。張合武藝高強,且善於用兵,他在戰場上的表現十分出色,多次為袁紹的軍隊立下戰功。他的軍事才能得到了袁紹的高度認可,此次晉升,他將肩負起更重要的責任。
高覽被封為安北將軍。高覽與張合並稱,同樣是一位優秀的將領。他在戰場上勇猛善戰,與張合配合默契,為袁紹的軍隊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朱靈被封為綏遠將軍。
田豫被封為綏戎將軍。
閻柔被封為討夷將軍。
張南被封為掃夷將軍。
魏續、宋憲、侯成等皆升為中郎將,歸張合統領。張合兵團的實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
典韋仍為虎賁將軍,其俸祿與鎮字將軍相同。典韋武藝高強,力大無窮。多次在危險時刻保護了袁紹的安全。他的忠誠和勇猛,讓袁紹對他十分信任。
王越被封為蕩逆將軍。王越劍術高超,是一位武林高手。他加入袁紹的軍隊後,為軍隊帶來了獨特的戰鬥技巧和訓練方法。
周泰被封為安海將軍,蔣欽被封為蕩海將軍,潘章被封為綏海將軍。
張邈被任命為兗州刺史。張邈在兗州有一定的威望和勢力,他擔任兗州刺史後,能夠穩定兗州的局勢,為袁紹的軍隊提供後勤保障。
陳宮被任命為兗州別駕。陳宮足智多謀,他在袁紹的軍事決策和地方治理方麵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郭嘉被任命為兵馬大都督,所有軍團皆需遵守大都督之令。郭嘉智謀超群,他對天下局勢有著深刻的洞察力,為袁紹出謀劃策,幫助袁紹製定了許多重要的戰略計劃。他被任命為兵馬大都督,是袁紹對三弟智慧和能力的高度信任。
呂布被封為安樂侯,在鄴城修築安樂侯府,未有調令不得離鄴。然而,當呂布聽到封賞之令時,原本滿心期待的他瞬間麵色陰沉。他眼睜睜地看著自己麾下的宋憲、侯成都被封為中郎將,手中握有一定兵權,而自己卻僅僅得了一個徒有虛名、毫無實權可言的安樂侯頭銜。這巨大的落差讓呂布感到無地自容,心中充滿了憤怒和不甘。他覺得自己在袁紹軍中的地位一落千丈,被袁紹如此輕視,實在是難以忍受。他恨不能立刻找條地縫一頭鑽進去,從此消失不見。但他又不敢違抗袁紹的命令,隻能強忍著心中的怒火,暗自盤算著如何改變這一局麵。
除了對諸將領行大規模的封賞外,袁紹對於那些此前未曾被曹操所重視和發掘的人才,亦是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像滿寵這樣智謀出眾之人,他思維敏捷,善於分析問題,能夠在複雜的局勢中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袁紹深知滿寵的才能,於是積極地將他招募到自己的麾下,希望他能為自己的霸業貢獻智慧。
王粲這般才華橫溢之士,他的文學造詣極高,文章寫得氣勢磅礴,富有感染力。同時,他也對軍事和政治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袁紹看重王粲的才華和見識,將他納入自己的陣營,希望他能在文化和謀略方麵為自己提供幫助。
還有毛玠這種具備經世之才者,他善於治理地方,能夠製定合理的政策,促進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袁紹認為毛玠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積極地招攬他,希望他能在自己的統治區域內發揮才能,穩定局勢,為軍隊提供堅實的後勤保障。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琅琊諸葛氏一族已然隨著諸葛玄奔赴荊州而去。諸葛亮此時雖還年輕,但已展現出非凡的智慧和才華,他對天下局勢有著獨特的見解,心懷遠大的抱負。袁紹無緣招攬諸葛亮,無疑是一大憾事。
而張昭與張紘二人,更是早就舉家遷至江東。張昭為人剛直,有遠見卓識,在政治和外交方麵有著出色的才能。張紘則擅長文學和謀略,為江東的發展出謀劃策。袁紹未能將他們納入麾下,也是一大損失。
待一切事務皆妥善安排妥當之後,袁紹率領大軍踏上歸程,一路直奔鄴城。此時遠在徐州的糜竺得知袁紹已經返迴鄴城的消息,深知袁紹日理萬機事務繁忙,自然不會眼巴巴的等著袁紹來接。於是,他毫不猶豫地帶上妹妹糜真以及數量不菲的重金,馬不停蹄地從徐州趕赴鄴城,前去拜見袁紹。
麵對如此通情達理又懂得主動示好的大舅哥,袁紹自是滿心歡喜,當即下令親自召見糜竺,並特意囑托貂蟬負責妥善安置糜真。
糜竺與糜芳截然不同,他行事果斷、落落大方,舉手投足間盡顯名門望族的風範。這讓見多識廣的袁紹也不禁暗自點頭,心中對其讚賞有加。一番簡單的寒暄過後,袁紹直接切入正題道:“此前,我曾向糜家許諾,將賜予你們一份獨家配方。今日,便是兌現諾言之時。不知糜先生是否使用過紙張呢?”
糜竺微微頷首,表示自己有所了解,並迴應道:“主公所說的,想必是那聞名遐邇的蔡侯紙吧。屬下不才,倒是收藏了些許。然而,不得不承認,這蔡侯紙的質量著實令人不敢恭維。它不僅難以用於書寫,即便是在上茅廁時,其作用也是微乎其微。”
聽到這裏,袁紹嘴角揚起一抹微笑,胸有成竹地說道:“關於這蔡侯紙的不足之處,我已有應對之法。糜先生不妨先仔細記錄下來,待迴到府上後,尋幾位可靠的工匠依照我的方法多加試驗。以我之見,要成功改進此紙並非難事,且改良後的紙張在書寫效果方麵,甚至能夠超越的帛布。不過,需要強調的是,這個改進之法當屬高度機密,切不可輕易泄露給外人知曉。為此,我將會通知趙雲將軍調撥一千名士兵前往貴府的製作工坊負責守衛事宜,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糜竺那可是商業領域的奇才,他的腦子轉得比風車還快,僅僅是一瞬間,他就已經清晰地預見到這種新型紙張一旦橫空出世,將會引發怎樣驚濤駭浪般的巨大反響。這不僅意味著巨大的商業利益,還可能對整個文化傳播和社會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於是乎,他毫不猶豫地點頭表示讚同,並迅速展開一塊潔白如雪的帛布,然後滿臉堆笑地向袁紹借來了筆墨。
此時的袁紹,氣定神閑地看著一切準備就緒的糜竺,不緊不慢地開始講述起這來自後世的造紙之法。他詳細地描述著每一個步驟,從原材料的選擇,到製作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再到最後的成品檢驗,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而糜竺,則全神貫注生怕錯過任何一個關鍵細節。但凡遇到不太理解的地方,他都會立刻開口詢問,態度極其恭敬謙遜。而袁紹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耐心細致地為糜竺答疑解惑。
就這樣,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終於,糜竺完成了所有的記錄工作。不過,謹慎小心的他並沒有就此罷休,而是恭恭敬敬地將自己所記錄的內容遞到袁紹麵前,請他再仔細檢查核對一遍。袁紹接過帛布,認真地查看起來,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存在問題的地方。他仔細地比對自己所講述的內容,確認沒有任何差錯遺漏後,才將帛布交還給糜竺。
糜竺那顆一直懸著的心才算真正落迴肚子裏。不得不說,像糜竺這般做事周全、嚴謹負責之人,著實令人感到無比安心和信賴。就連袁紹本人,此刻內心深處對於糜竺的滿意度也是直線上升,暗自慶幸能擁有如此得力可靠的大舅哥。
待到一切塵埃落定,糜竺難掩滿心歡喜與期待之情,激動地說道:“此等神來之紙一旦問世,必定能夠名滿天下。懇請主公為此紙賜名。” 袁紹微微頷首,略作沉思,過了好一會兒方才緩緩開口道:“糜先生不辭辛勞,不遠千裏護送令妹糜真至此,這份深情厚誼實在令人感動。為表我對先生以及令妹的一番情意,不如就將此紙命名為‘初真紙’如何?”
聽到這話,原本因為將妹妹當作聯姻工具而心存些許愧疚的糜竺,頓時如釋重負。他深知袁紹這句話意味著對方不僅看重這造紙之術,對自家妹子同樣也是關懷備至。如此一來,糜竺心中最後的一絲疑慮也就煙消雲散了。他滿心期待著 “初真紙” 能夠早日製作成功,為自己和袁紹帶來巨大的利益,同時也為這個亂世增添一抹新的色彩。
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
一生真偽複誰知?”
在這亂世之中,人心難測,局勢更是波譎雲詭。此時的曹操,謙卑恭順,對漢獻帝劉協的忠心表現得淋漓盡致,甚至比太尉楊彪等一眾老臣有過之而無不及。他的種種舉動,讓劉協大為感動,於是賜封曹操為司徒。然而,曹操卻推辭不受,反而上表奏請封袁紹為大將軍。最終,劉協下詔,同時封袁紹為大將軍,曹操為司徒。
彼時,袁紹正留守濮陽,在接受大將軍之銜後,心中大悅,當即決定對麾下群臣進行大規模的封賞。這不僅是對眾人戰功的認可,更是為了進一步穩固自己在軍中的地位,增強團隊的凝聚力。
在這場盛大的封賞儀式中,趙雲被擢升為鎮東將軍。趙雲作為袁紹二弟,其武藝高強,膽略過人,他為人忠誠正直,行事沉穩,無論麵對怎樣的困境,都能臨危不懼,出色地完成任務。此次被封為鎮東將軍,可謂實至名歸。
黃忠被封為平東將軍。黃忠,箭術絕倫,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絲毫不輸任何將領。他跟隨袁紹南征北戰,屢立戰功,其英勇無畏的精神深受將士們的敬重。如今獲此封賞,也是他多年來為袁紹效力的最好迴報。
徐庶被任命為安東將軍。徐庶智謀超群,足智多謀,是袁紹軍中不可或缺的智囊。他善於分析局勢,出謀劃策,多次在關鍵時刻為袁紹提供了關鍵的決策建議,幫助軍隊化險為夷。此次晉升,是袁紹對他智慧和貢獻的高度肯定。
太史慈被封為虎威將軍。
關羽被封為奮威將軍
陳到被封為討虜將軍。
韓猛被封為折衝將軍。
臧霸被封為建武將軍。
顏良被擢升為鎮南將軍。顏良勇冠三軍,初始時便跟隨袁紹左右。他在戰場上的勇猛表現令人矚目,其強大的戰鬥力讓敵人聞風喪膽。此次晉升,他將肩負起更重要的責任,統領更多的軍隊。
荀攸被任命為安南將軍。他足智多謀,善於運用奇謀妙計,為袁紹的軍事決策提供了許多寶貴的建議。他的智慧和謀略,在軍中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張遼被封為蕩寇將軍。張遼武藝高強,且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他善於指揮騎兵作戰,無論是攻堅戰還是防守戰,都能應對自如。他在戰場上的表現,讓袁紹對他十分賞識,此次封他為蕩寇將軍,也是對他能力的肯定。
淳於瓊被封為建威將軍。淳於瓊在袁紹軍中負責糧草的押運和管理工作,他深知糧草對於軍隊的重要性,因此工作認真負責,從未出過差錯。此次受封,也是對他在後勤保障方麵所做出貢獻的認可。
李嚴被封為鷹揚將軍。
高順被封為振威將軍,並且他所率領的陷陣營得到了擴充,人數增加到五千以上。高順為人忠誠,紀律嚴明,他所訓練的陷陣營戰鬥力極強,是袁紹軍中的精銳部隊。每次作戰,陷陣營都能發揮出重要的作用,為軍隊的勝利立下了赫赫戰功。
張濟被封為廣威將軍,徐榮被封為輕車將軍,他們所率領的部隊加入了顏良兵團。張繡、郝萌、曹性、成廉等皆升為中郎將,歸顏良統領。顏良兵團因此實力大增,成為袁紹軍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文醜被擢升為鎮西將軍。文醜與顏良齊名,同樣是一位勇猛無比的將領。他在戰場上的表現十分出色,多次與敵人展開激烈的戰鬥,為袁紹的軍隊立下了汗馬功勞。此次晉升,他將負責統領更多的軍隊,為袁紹的霸業貢獻更多的力量。
程昱被任命為安西將軍。程昱智謀過人,善於洞察人心,他在袁紹軍中為其出謀劃策,提供了許多重要的戰略建議。他的智慧和謀略,在軍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魏延被封為揚烈將軍。
牽招被封為明威將軍。
徐晃被封為伏波將軍。
高幹被封為驤威將軍。
郝昭被封為厲威將軍。
張燕被封為威虜將軍。
李傕被封為威戎將軍,郭汜被封為威武將軍,郭汜所部並入文醜兵團。樊稠、胡軫、段煨等皆升為中郎將,歸文醜統領。文醜兵團的實力也因此得到了進一步的增強。
張合被擢升為鎮北將軍。張合武藝高強,且善於用兵,他在戰場上的表現十分出色,多次為袁紹的軍隊立下戰功。他的軍事才能得到了袁紹的高度認可,此次晉升,他將肩負起更重要的責任。
高覽被封為安北將軍。高覽與張合並稱,同樣是一位優秀的將領。他在戰場上勇猛善戰,與張合配合默契,為袁紹的軍隊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朱靈被封為綏遠將軍。
田豫被封為綏戎將軍。
閻柔被封為討夷將軍。
張南被封為掃夷將軍。
魏續、宋憲、侯成等皆升為中郎將,歸張合統領。張合兵團的實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
典韋仍為虎賁將軍,其俸祿與鎮字將軍相同。典韋武藝高強,力大無窮。多次在危險時刻保護了袁紹的安全。他的忠誠和勇猛,讓袁紹對他十分信任。
王越被封為蕩逆將軍。王越劍術高超,是一位武林高手。他加入袁紹的軍隊後,為軍隊帶來了獨特的戰鬥技巧和訓練方法。
周泰被封為安海將軍,蔣欽被封為蕩海將軍,潘章被封為綏海將軍。
張邈被任命為兗州刺史。張邈在兗州有一定的威望和勢力,他擔任兗州刺史後,能夠穩定兗州的局勢,為袁紹的軍隊提供後勤保障。
陳宮被任命為兗州別駕。陳宮足智多謀,他在袁紹的軍事決策和地方治理方麵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郭嘉被任命為兵馬大都督,所有軍團皆需遵守大都督之令。郭嘉智謀超群,他對天下局勢有著深刻的洞察力,為袁紹出謀劃策,幫助袁紹製定了許多重要的戰略計劃。他被任命為兵馬大都督,是袁紹對三弟智慧和能力的高度信任。
呂布被封為安樂侯,在鄴城修築安樂侯府,未有調令不得離鄴。然而,當呂布聽到封賞之令時,原本滿心期待的他瞬間麵色陰沉。他眼睜睜地看著自己麾下的宋憲、侯成都被封為中郎將,手中握有一定兵權,而自己卻僅僅得了一個徒有虛名、毫無實權可言的安樂侯頭銜。這巨大的落差讓呂布感到無地自容,心中充滿了憤怒和不甘。他覺得自己在袁紹軍中的地位一落千丈,被袁紹如此輕視,實在是難以忍受。他恨不能立刻找條地縫一頭鑽進去,從此消失不見。但他又不敢違抗袁紹的命令,隻能強忍著心中的怒火,暗自盤算著如何改變這一局麵。
除了對諸將領行大規模的封賞外,袁紹對於那些此前未曾被曹操所重視和發掘的人才,亦是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像滿寵這樣智謀出眾之人,他思維敏捷,善於分析問題,能夠在複雜的局勢中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袁紹深知滿寵的才能,於是積極地將他招募到自己的麾下,希望他能為自己的霸業貢獻智慧。
王粲這般才華橫溢之士,他的文學造詣極高,文章寫得氣勢磅礴,富有感染力。同時,他也對軍事和政治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袁紹看重王粲的才華和見識,將他納入自己的陣營,希望他能在文化和謀略方麵為自己提供幫助。
還有毛玠這種具備經世之才者,他善於治理地方,能夠製定合理的政策,促進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袁紹認為毛玠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積極地招攬他,希望他能在自己的統治區域內發揮才能,穩定局勢,為軍隊提供堅實的後勤保障。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琅琊諸葛氏一族已然隨著諸葛玄奔赴荊州而去。諸葛亮此時雖還年輕,但已展現出非凡的智慧和才華,他對天下局勢有著獨特的見解,心懷遠大的抱負。袁紹無緣招攬諸葛亮,無疑是一大憾事。
而張昭與張紘二人,更是早就舉家遷至江東。張昭為人剛直,有遠見卓識,在政治和外交方麵有著出色的才能。張紘則擅長文學和謀略,為江東的發展出謀劃策。袁紹未能將他們納入麾下,也是一大損失。
待一切事務皆妥善安排妥當之後,袁紹率領大軍踏上歸程,一路直奔鄴城。此時遠在徐州的糜竺得知袁紹已經返迴鄴城的消息,深知袁紹日理萬機事務繁忙,自然不會眼巴巴的等著袁紹來接。於是,他毫不猶豫地帶上妹妹糜真以及數量不菲的重金,馬不停蹄地從徐州趕赴鄴城,前去拜見袁紹。
麵對如此通情達理又懂得主動示好的大舅哥,袁紹自是滿心歡喜,當即下令親自召見糜竺,並特意囑托貂蟬負責妥善安置糜真。
糜竺與糜芳截然不同,他行事果斷、落落大方,舉手投足間盡顯名門望族的風範。這讓見多識廣的袁紹也不禁暗自點頭,心中對其讚賞有加。一番簡單的寒暄過後,袁紹直接切入正題道:“此前,我曾向糜家許諾,將賜予你們一份獨家配方。今日,便是兌現諾言之時。不知糜先生是否使用過紙張呢?”
糜竺微微頷首,表示自己有所了解,並迴應道:“主公所說的,想必是那聞名遐邇的蔡侯紙吧。屬下不才,倒是收藏了些許。然而,不得不承認,這蔡侯紙的質量著實令人不敢恭維。它不僅難以用於書寫,即便是在上茅廁時,其作用也是微乎其微。”
聽到這裏,袁紹嘴角揚起一抹微笑,胸有成竹地說道:“關於這蔡侯紙的不足之處,我已有應對之法。糜先生不妨先仔細記錄下來,待迴到府上後,尋幾位可靠的工匠依照我的方法多加試驗。以我之見,要成功改進此紙並非難事,且改良後的紙張在書寫效果方麵,甚至能夠超越的帛布。不過,需要強調的是,這個改進之法當屬高度機密,切不可輕易泄露給外人知曉。為此,我將會通知趙雲將軍調撥一千名士兵前往貴府的製作工坊負責守衛事宜,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糜竺那可是商業領域的奇才,他的腦子轉得比風車還快,僅僅是一瞬間,他就已經清晰地預見到這種新型紙張一旦橫空出世,將會引發怎樣驚濤駭浪般的巨大反響。這不僅意味著巨大的商業利益,還可能對整個文化傳播和社會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於是乎,他毫不猶豫地點頭表示讚同,並迅速展開一塊潔白如雪的帛布,然後滿臉堆笑地向袁紹借來了筆墨。
此時的袁紹,氣定神閑地看著一切準備就緒的糜竺,不緊不慢地開始講述起這來自後世的造紙之法。他詳細地描述著每一個步驟,從原材料的選擇,到製作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再到最後的成品檢驗,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而糜竺,則全神貫注生怕錯過任何一個關鍵細節。但凡遇到不太理解的地方,他都會立刻開口詢問,態度極其恭敬謙遜。而袁紹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耐心細致地為糜竺答疑解惑。
就這樣,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終於,糜竺完成了所有的記錄工作。不過,謹慎小心的他並沒有就此罷休,而是恭恭敬敬地將自己所記錄的內容遞到袁紹麵前,請他再仔細檢查核對一遍。袁紹接過帛布,認真地查看起來,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存在問題的地方。他仔細地比對自己所講述的內容,確認沒有任何差錯遺漏後,才將帛布交還給糜竺。
糜竺那顆一直懸著的心才算真正落迴肚子裏。不得不說,像糜竺這般做事周全、嚴謹負責之人,著實令人感到無比安心和信賴。就連袁紹本人,此刻內心深處對於糜竺的滿意度也是直線上升,暗自慶幸能擁有如此得力可靠的大舅哥。
待到一切塵埃落定,糜竺難掩滿心歡喜與期待之情,激動地說道:“此等神來之紙一旦問世,必定能夠名滿天下。懇請主公為此紙賜名。” 袁紹微微頷首,略作沉思,過了好一會兒方才緩緩開口道:“糜先生不辭辛勞,不遠千裏護送令妹糜真至此,這份深情厚誼實在令人感動。為表我對先生以及令妹的一番情意,不如就將此紙命名為‘初真紙’如何?”
聽到這話,原本因為將妹妹當作聯姻工具而心存些許愧疚的糜竺,頓時如釋重負。他深知袁紹這句話意味著對方不僅看重這造紙之術,對自家妹子同樣也是關懷備至。如此一來,糜竺心中最後的一絲疑慮也就煙消雲散了。他滿心期待著 “初真紙” 能夠早日製作成功,為自己和袁紹帶來巨大的利益,同時也為這個亂世增添一抹新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