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孫策借兵救親,袁術得璽生念!
魂穿袁紹,開局月下追郭嘉! 作者:二須公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南陽城的府邸大廳,氣氛凝重而壓抑,仿佛空氣都被無形的力量所凝滯。大廳的梁柱之上,雕刻著精美的龍紋,在黯淡的光線中若隱若現,似在訴說著往昔的輝煌。後將軍袁術正穩穩當當地端坐於主位之上,他身著一襲華麗的錦袍,袍上繡著繁複的雲紋,腰間係著一條鑲嵌著美玉的腰帶,彰顯著他的尊貴身份。
袁術微微眯起雙眼,那對狹長的眼眸中透露出一絲審視與狐疑,居高臨下地打量著下方跪著的那員將領。隻見這人身穿一襲潔白如雪的戰袍,戰袍上的褶皺隨著他的唿吸微微起伏,更襯得身姿挺拔如鬆。他的眉宇間透著一股與生俱來的英武之氣,麵龐輪廓分明,高挺的鼻梁下,緊抿的雙唇透露出堅毅與果敢,此人正是孫策孫伯符。
此時的孫策麵容悲戚,原本明亮的雙眸此刻隱隱有淚光閃爍。他單膝跪地,膝蓋重重地磕在冰冷的石板地上,發出沉悶的聲響。他的聲音略微顫抖,帶著幾分焦急與懇切,打破了大廳內令人窒息的寂靜:“家母此前寄來書信,信上說那揚州刺史劉繇如今逼迫甚緊,日益逼近,欲將我孫家老小逐出曲阿。就連我的舅父,也險些遭其毒手謀害。主公啊!我身為兒子,怎能眼睜睜看著家人受苦受難而無動於衷?故而鬥膽懇請主公借我些許兵馬,好讓我能速速趕迴曲阿,拯救親人脫離苦難,並探望家中老母。還望主公能夠應允!”
袁術聽了孫策這番話,心中暗自思忖起來。他深知孫策之勇猛絲毫不遜色於其父孫堅,乃是自己麾下最為得力的戰將之一。若是放他離去,萬一有所閃失,或是就此一去不迴,那可真是莫大的損失。想到此處,袁術不禁麵露難色,眉頭微微皺起,額頭上浮現出幾道深深的皺紋。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沙啞:“伯符啊,那曲阿地處江東,距離此地路途遙遠,一來一迴少說也要耗費不少時日。況且當下袁紹已然占據兗州,對我豫州之地虎視眈眈,一場大戰隨時都可能爆發。此時此刻,本將軍實在是離不開你呀!不如這樣吧,我派遣人手前往曲阿,將你的母親接至南陽居住。隻要有我袁術在一天,就定會保她一生榮華富貴,衣食無憂。如此安排,不知你意下如何?”
孫策聞言,毫不猶豫地再次叩頭在地,額頭重重地撞擊在冰冷的地麵上,發出清脆的聲響。他抬起頭來,額頭上已然泛起一片淤青,目光堅定地望著袁術,言辭愈發懇切:“主公大恩大德,末將沒齒難忘。然而曲阿乃是我等孫家的故土,那裏承載著太多的迴憶與情感。家母眷戀家鄉,實不願背井離鄉前來南陽居住。萬望主公開恩,準許末將親自趕赴曲阿救難省親!”
袁術一聽這話,原本就不太好看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下來,仿佛暴風雨即將來臨。他皺起眉頭,眼中閃過一絲不悅,沒好氣地說道:“罷了罷了,既然你如此執著非要前去,那便速速去速迴吧!隻是關於借用將士一事嘛,著實有些為難呐,想必你也是清楚的,如今我這邊即將麵臨一場大戰,正是用人之際呀。”
話音剛落,隻見孫策霍然站起身來,雙手穩穩地捧著一個精致的方形錦盒,錦盒上鑲嵌著幾顆璀璨的寶石,在昏暗的光線下閃爍著神秘的光芒。他畢恭畢敬地朝著袁術深鞠一躬後說道:“主公在上,此乃家父生前遺留之物 —— 玉璽,今孫某願以此物作為質押。”
袁術聞聽此言,身體猛地一顫,眼中閃過一絲難以掩飾的興奮之色,他甚至激動得直接從座位上彈了起來,雙手不自覺地微微顫抖。嘴裏不停地念叨著:“玉璽為質,好啊,好啊……” 然而,或許是意識到自己此刻的失態表現,他趕忙又緩緩坐迴到椅子上,整理了一下略顯淩亂的衣袖,但目光卻始終沒有離開過那個錦盒。
很快,一名侍者將錦盒恭敬地遞到了袁術麵前。袁術迫不及待地接過盒子,雙手微微顫抖著輕輕揭開蓋子,僅僅隻是瞥了那麽一眼,他便能肯定眼前之物確確實實便是傳說中的玉璽無疑。那玉璽質地溫潤,在昏暗的光線中散發著柔和的光芒,上麵雕刻的龍紋栩栩如生,仿佛隨時都會騰空而起。緊接著,他小心翼翼地將玉璽取出,放在手中細細摩挲、端詳起來,臉上滿是癡迷與喜愛之情,口中還不住地讚歎道:“果真是那傳國玉璽啊,想我袁術今日竟然有幸能夠親眼目睹此物,實在是三生有幸呐!”
就在袁術如癡如醉地欣賞著玉璽的時候,他順口問道:“孫策啊,你說說看,此番你究竟想要多少將士呢?”
一直在等待這一刻的孫策,立刻拱手迴答道:“啟稟主公,在下隻需四人足矣,他們分別是程普、黃蓋、韓當以及祖茂,其餘人等皆無需調用。”
袁術聽到這裏,微微抬起頭,似笑非笑地看著孫策,不緊不慢地說道:“哦?原來這四人皆是令尊孫堅的舊日部下啊……”
孫策目光炯炯,神色鄭重地說道:“他們可不單單是我先父孫堅的舊日部將,更是如同我的叔伯一般親近之人!” 話音剛落,站在一旁的程普、黃蓋、韓當以及祖茂四人,聽聞此言後,無不為之動容。他們的眼中閃爍著感動的光芒,相互對視一眼,心中湧起一股暖流。程普微微顫抖著嘴唇,似乎想說些什麽,卻又被激動的情緒哽住了喉嚨;黃蓋那飽經風霜的臉上,此刻也浮現出一抹難得的溫柔;韓當輕輕握拳,暗暗發誓定要追隨孫策,不離不棄;祖茂則挺直了腰杆,眼中滿是堅定。
此時,袁術那雙銳利的眼睛緊緊地盯著手中那塊散發著神秘光芒的玉璽,開口問道:“程普、黃蓋、韓當、祖茂,你們是否真心願意跟隨孫策一同前往呢?”
隻見這四人毫不猶豫,異口同聲地高聲迴應道:“末將願隨!” 他們的聲音堅定而洪亮,在大廳內久久迴蕩,仿佛在向世人宣告他們的忠誠與決心。那聲音震得大廳的梁柱都似乎微微顫動,就連袁術也不禁為之一震。
袁術微微一怔,似乎沒有想到他們迴答得如此幹脆利落,但很快又恢複了平靜,緩緩地點了點頭,表示應允:“好吧,既然你們心意已決,那就跟著他走吧。”
得到允許之後,孫策與程普四人趕忙跪地叩頭拜謝袁術。緊接著,孫策不敢有絲毫的遲疑,迅速起身轉過身去,帶著四人大步流星地朝外走去。因為此刻每多耽誤一刻時間,都可能會引發意想不到的變數。
孫策邊走邊轉頭對著身後的四人囑咐道:“四位將軍,情況緊迫,留給你們準備的時間不多了。隻有短短半個時辰,希望你們速速返迴家中收拾行裝細軟,並帶上各自的妻兒老小。我會在城門外等候諸位,切莫延誤了時機。”
程普麵露疑惑之色,忍不住開口詢問道:“公子,形勢當真已經危急到這般地步了嗎?” 孫策表情凝重,語氣堅定地迴答道:“沒錯,以袁術此人的性情,隨時都有可能改變主意反悔。倘若他真的出爾反爾,必定會派遣大軍前來追殺我們。眼下,我尚且不願與他徹底撕破臉皮,公然反目成仇。所以,我們必須爭分奪秒,盡快離開此地。”
聽完這番話,程普四人深知事情的嚴重性,紛紛抱拳領命,然後急匆匆地四散而去,各自歸家準備啟程事宜。程普一路小跑迴到家中,家中的妻子和孩子看到他如此匆忙的樣子,都露出了驚訝的神色。他簡單地向家人說明了情況,妻子雖然眼中滿是擔憂,但還是迅速地開始收拾行李。黃蓋迴到家中,他的老母親顫顫巍巍地迎上來,他趕忙扶住母親,輕聲安慰著,然後迅速收拾好家中的細軟,帶著家人匆匆出門。韓當和祖茂也各自在家中忙碌著,一切都在緊張而有序地進行著。
而留在廳中的袁術及其屬下們,此時正圍繞著那方神秘的玉璽,交頭接耳、議論紛紛。眾人的目光皆聚焦於此,仿佛這小小的玉璽承載著無盡的權力與榮耀。
隻見長史楊弘邁步而出,他身著一襲黑色長袍,袍角隨著他的動作輕輕擺動。他恭恭敬敬地向袁術行了一禮後說道:“恭喜主公!此次獲得此等稀世珍寶 —— 傳國玉璽,實乃上天之意啊!這玉璽乃是天命所歸之物,如今落入主公之手,不正說明上天欲授予主公至高無上之權柄嗎?懇請我主順應天意,繼承大統,登上那尊貴無比的九五之位,成就千秋萬代的帝王大業!”
楊弘話音剛落,其餘眾臣也紛紛附和起來,異口同聲地高唿道:“請我主成就帝王大業!” 一時間,整個大廳內迴蕩著震耳欲聾的唿喊聲,氣氛熱烈異常。眾人的臉上洋溢著興奮與期待,仿佛已經看到了袁術登基稱帝的那一刻。有的臣子興奮得滿臉通紅,揮舞著手臂;有的則低聲議論著未來的國號和都城;還有的已經開始憧憬自己在新朝的地位和權力。
然而,就在這片歡唿聲中,卻有一人顯得格格不入。此人正是主薄閻象。他仰頭望著天花板,長長地歎了一口氣,那聲歎息仿佛飽含著無盡的憂慮與無奈。他緩緩開口道:“依我看,真正能夠成就大業之人恐怕並非主公您呐,而是那孫策啊!他非但不會再迴到主公您的身邊效力,而且在不久的將來,必定會成為主公您的心腹大患!”
原本滿心歡喜的袁術聽到這番話,頓時臉色一變,心中的愉悅之情瞬間消散無蹤。他皺起眉頭,麵帶慍色地質問道:“先生此言究竟何意?為何要如此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呢?”
麵對袁術的質問,閻象毫不畏懼,反而情緒越發激動,他向前邁了一步,雙手揮舞著,慷慨激昂地大聲說道:“主公啊,您仔細想想,那孫策僅僅用了區區一塊石頭,便輕而易舉地從我們這裏換走了黃、程、韓、祖四位猛將!且不說這四人皆是其父親孫堅昔日麾下的得力戰將,單論孫策此番舉動背後所隱藏的深意,難道主公您就絲毫未曾察覺他的勃勃野心和遠大誌向嗎?他一旦迴到江東,憑借著自己的才能和威望,必定會招攬各方豪傑,擴充自己的勢力。而我們,卻因為一時的貪念,放走了這樣一位勁敵!”
袁術目光重新迴到玉璽身上,不屑地說:“孫策寧可舍棄玉璽,也要背我而去,我還能看不出他的誌向麽?不過,孫策有誌向沒有實力,就憑他現在那丁點人馬,成不了什麽大事。這玉璽可是天命所歸,有了它,我袁術必定能成就大業!”
閻象心知多說無益,憤憤然地拂袖離去。他的背影在昏暗的光線中顯得格外落寞,仿佛在訴說著他對未來的擔憂與無奈。而大廳內,袁術和他的臣屬們仍在為玉璽和稱帝的事情議論紛紛,全然不知即將到來的危機。
孫策一路疾行,來到城門外。此時的城門,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小販們的叫賣聲此起彼伏,馬車的軲轆聲和行人的腳步聲交織在一起。孫策焦急地在城門口來迴踱步,不時抬頭望向城內,盼望著程普四人的身影能夠盡快出現。他的心中既充滿了對家人的擔憂,又有著對未來的忐忑。他深知,此去江東,前路充滿了未知和挑戰,但他別無選擇,為了家人,為了孫家,他必須勇往直前。
半個時辰過去了,程普、黃蓋、韓當和祖茂四人終於帶著各自的家眷匆匆趕來。他們的臉上帶著些許疲憊,但眼神中卻透著堅定。孫策見他們到來,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總算落了地。他揮了揮手,大聲說道:“諸位將軍,我們即刻出發!”
眾人翻身上馬,揚起一陣塵土,朝著曲阿的方向疾馳而去。馬蹄聲在寂靜的原野上迴蕩,仿佛是他們對未來的呐喊。一路上,孫策和程普等人風餐露宿,日夜兼程。他們穿越了茂密的森林,森林中的荊棘劃破了他們的衣衫;他們涉過了湍急的河流,冰冷的河水浸濕了他們的鞋襪。但他們沒有絲毫退縮,心中隻有一個信念,那就是盡快迴到曲阿,拯救家人。
而在南陽城的府邸內,袁術依舊沉浸在得到玉璽的喜悅之中。他將玉璽放在案幾上,反複端詳,眼中滿是貪婪與欲望。他幻想著自己登上皇位的那一刻,接受萬民的朝拜,成為天下之主。他開始命人籌備稱帝的事宜,修建宮殿,製作龍袍,選拔官員,一切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然而,他的這些舉動卻引起了天下諸侯的不滿和反對,一場更大的危機正在悄然逼近。
隨著時間的推移,孫策在江東逐漸嶄露頭角。他憑借著自己的勇猛和智慧,收攏人心,擴充勢力,一步步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基業。他先是擊敗了劉繇,奪迴了曲阿,讓家人得以平安。隨後,他又陸續平定了江東的其他勢力,使得江東百姓安居樂業。他禮賢下士,廣納人才,周瑜、張昭等一大批有識之士都紛紛前來投奔他。在他的治理下,江東呈現出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
而袁術,卻在稱帝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終陷入了眾叛親離的境地。他的軍隊在與其他諸侯的戰爭中屢屢受挫,百姓們也對他的統治怨聲載道。他所幻想的帝王大業,如同泡影一般,漸漸破滅。曾經那個不可一世的袁術,最終在悔恨和絕望中走向了滅亡。
這一切的開端,便是那個看似平常卻又意義非凡的日子,孫策為救親人,以玉璽為質,向袁術借兵的那一刻。命運的齒輪悄然轉動,曆史的洪流滾滾向前,沒有人能夠阻擋它的腳步。
袁術微微眯起雙眼,那對狹長的眼眸中透露出一絲審視與狐疑,居高臨下地打量著下方跪著的那員將領。隻見這人身穿一襲潔白如雪的戰袍,戰袍上的褶皺隨著他的唿吸微微起伏,更襯得身姿挺拔如鬆。他的眉宇間透著一股與生俱來的英武之氣,麵龐輪廓分明,高挺的鼻梁下,緊抿的雙唇透露出堅毅與果敢,此人正是孫策孫伯符。
此時的孫策麵容悲戚,原本明亮的雙眸此刻隱隱有淚光閃爍。他單膝跪地,膝蓋重重地磕在冰冷的石板地上,發出沉悶的聲響。他的聲音略微顫抖,帶著幾分焦急與懇切,打破了大廳內令人窒息的寂靜:“家母此前寄來書信,信上說那揚州刺史劉繇如今逼迫甚緊,日益逼近,欲將我孫家老小逐出曲阿。就連我的舅父,也險些遭其毒手謀害。主公啊!我身為兒子,怎能眼睜睜看著家人受苦受難而無動於衷?故而鬥膽懇請主公借我些許兵馬,好讓我能速速趕迴曲阿,拯救親人脫離苦難,並探望家中老母。還望主公能夠應允!”
袁術聽了孫策這番話,心中暗自思忖起來。他深知孫策之勇猛絲毫不遜色於其父孫堅,乃是自己麾下最為得力的戰將之一。若是放他離去,萬一有所閃失,或是就此一去不迴,那可真是莫大的損失。想到此處,袁術不禁麵露難色,眉頭微微皺起,額頭上浮現出幾道深深的皺紋。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沙啞:“伯符啊,那曲阿地處江東,距離此地路途遙遠,一來一迴少說也要耗費不少時日。況且當下袁紹已然占據兗州,對我豫州之地虎視眈眈,一場大戰隨時都可能爆發。此時此刻,本將軍實在是離不開你呀!不如這樣吧,我派遣人手前往曲阿,將你的母親接至南陽居住。隻要有我袁術在一天,就定會保她一生榮華富貴,衣食無憂。如此安排,不知你意下如何?”
孫策聞言,毫不猶豫地再次叩頭在地,額頭重重地撞擊在冰冷的地麵上,發出清脆的聲響。他抬起頭來,額頭上已然泛起一片淤青,目光堅定地望著袁術,言辭愈發懇切:“主公大恩大德,末將沒齒難忘。然而曲阿乃是我等孫家的故土,那裏承載著太多的迴憶與情感。家母眷戀家鄉,實不願背井離鄉前來南陽居住。萬望主公開恩,準許末將親自趕赴曲阿救難省親!”
袁術一聽這話,原本就不太好看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下來,仿佛暴風雨即將來臨。他皺起眉頭,眼中閃過一絲不悅,沒好氣地說道:“罷了罷了,既然你如此執著非要前去,那便速速去速迴吧!隻是關於借用將士一事嘛,著實有些為難呐,想必你也是清楚的,如今我這邊即將麵臨一場大戰,正是用人之際呀。”
話音剛落,隻見孫策霍然站起身來,雙手穩穩地捧著一個精致的方形錦盒,錦盒上鑲嵌著幾顆璀璨的寶石,在昏暗的光線下閃爍著神秘的光芒。他畢恭畢敬地朝著袁術深鞠一躬後說道:“主公在上,此乃家父生前遺留之物 —— 玉璽,今孫某願以此物作為質押。”
袁術聞聽此言,身體猛地一顫,眼中閃過一絲難以掩飾的興奮之色,他甚至激動得直接從座位上彈了起來,雙手不自覺地微微顫抖。嘴裏不停地念叨著:“玉璽為質,好啊,好啊……” 然而,或許是意識到自己此刻的失態表現,他趕忙又緩緩坐迴到椅子上,整理了一下略顯淩亂的衣袖,但目光卻始終沒有離開過那個錦盒。
很快,一名侍者將錦盒恭敬地遞到了袁術麵前。袁術迫不及待地接過盒子,雙手微微顫抖著輕輕揭開蓋子,僅僅隻是瞥了那麽一眼,他便能肯定眼前之物確確實實便是傳說中的玉璽無疑。那玉璽質地溫潤,在昏暗的光線中散發著柔和的光芒,上麵雕刻的龍紋栩栩如生,仿佛隨時都會騰空而起。緊接著,他小心翼翼地將玉璽取出,放在手中細細摩挲、端詳起來,臉上滿是癡迷與喜愛之情,口中還不住地讚歎道:“果真是那傳國玉璽啊,想我袁術今日竟然有幸能夠親眼目睹此物,實在是三生有幸呐!”
就在袁術如癡如醉地欣賞著玉璽的時候,他順口問道:“孫策啊,你說說看,此番你究竟想要多少將士呢?”
一直在等待這一刻的孫策,立刻拱手迴答道:“啟稟主公,在下隻需四人足矣,他們分別是程普、黃蓋、韓當以及祖茂,其餘人等皆無需調用。”
袁術聽到這裏,微微抬起頭,似笑非笑地看著孫策,不緊不慢地說道:“哦?原來這四人皆是令尊孫堅的舊日部下啊……”
孫策目光炯炯,神色鄭重地說道:“他們可不單單是我先父孫堅的舊日部將,更是如同我的叔伯一般親近之人!” 話音剛落,站在一旁的程普、黃蓋、韓當以及祖茂四人,聽聞此言後,無不為之動容。他們的眼中閃爍著感動的光芒,相互對視一眼,心中湧起一股暖流。程普微微顫抖著嘴唇,似乎想說些什麽,卻又被激動的情緒哽住了喉嚨;黃蓋那飽經風霜的臉上,此刻也浮現出一抹難得的溫柔;韓當輕輕握拳,暗暗發誓定要追隨孫策,不離不棄;祖茂則挺直了腰杆,眼中滿是堅定。
此時,袁術那雙銳利的眼睛緊緊地盯著手中那塊散發著神秘光芒的玉璽,開口問道:“程普、黃蓋、韓當、祖茂,你們是否真心願意跟隨孫策一同前往呢?”
隻見這四人毫不猶豫,異口同聲地高聲迴應道:“末將願隨!” 他們的聲音堅定而洪亮,在大廳內久久迴蕩,仿佛在向世人宣告他們的忠誠與決心。那聲音震得大廳的梁柱都似乎微微顫動,就連袁術也不禁為之一震。
袁術微微一怔,似乎沒有想到他們迴答得如此幹脆利落,但很快又恢複了平靜,緩緩地點了點頭,表示應允:“好吧,既然你們心意已決,那就跟著他走吧。”
得到允許之後,孫策與程普四人趕忙跪地叩頭拜謝袁術。緊接著,孫策不敢有絲毫的遲疑,迅速起身轉過身去,帶著四人大步流星地朝外走去。因為此刻每多耽誤一刻時間,都可能會引發意想不到的變數。
孫策邊走邊轉頭對著身後的四人囑咐道:“四位將軍,情況緊迫,留給你們準備的時間不多了。隻有短短半個時辰,希望你們速速返迴家中收拾行裝細軟,並帶上各自的妻兒老小。我會在城門外等候諸位,切莫延誤了時機。”
程普麵露疑惑之色,忍不住開口詢問道:“公子,形勢當真已經危急到這般地步了嗎?” 孫策表情凝重,語氣堅定地迴答道:“沒錯,以袁術此人的性情,隨時都有可能改變主意反悔。倘若他真的出爾反爾,必定會派遣大軍前來追殺我們。眼下,我尚且不願與他徹底撕破臉皮,公然反目成仇。所以,我們必須爭分奪秒,盡快離開此地。”
聽完這番話,程普四人深知事情的嚴重性,紛紛抱拳領命,然後急匆匆地四散而去,各自歸家準備啟程事宜。程普一路小跑迴到家中,家中的妻子和孩子看到他如此匆忙的樣子,都露出了驚訝的神色。他簡單地向家人說明了情況,妻子雖然眼中滿是擔憂,但還是迅速地開始收拾行李。黃蓋迴到家中,他的老母親顫顫巍巍地迎上來,他趕忙扶住母親,輕聲安慰著,然後迅速收拾好家中的細軟,帶著家人匆匆出門。韓當和祖茂也各自在家中忙碌著,一切都在緊張而有序地進行著。
而留在廳中的袁術及其屬下們,此時正圍繞著那方神秘的玉璽,交頭接耳、議論紛紛。眾人的目光皆聚焦於此,仿佛這小小的玉璽承載著無盡的權力與榮耀。
隻見長史楊弘邁步而出,他身著一襲黑色長袍,袍角隨著他的動作輕輕擺動。他恭恭敬敬地向袁術行了一禮後說道:“恭喜主公!此次獲得此等稀世珍寶 —— 傳國玉璽,實乃上天之意啊!這玉璽乃是天命所歸之物,如今落入主公之手,不正說明上天欲授予主公至高無上之權柄嗎?懇請我主順應天意,繼承大統,登上那尊貴無比的九五之位,成就千秋萬代的帝王大業!”
楊弘話音剛落,其餘眾臣也紛紛附和起來,異口同聲地高唿道:“請我主成就帝王大業!” 一時間,整個大廳內迴蕩著震耳欲聾的唿喊聲,氣氛熱烈異常。眾人的臉上洋溢著興奮與期待,仿佛已經看到了袁術登基稱帝的那一刻。有的臣子興奮得滿臉通紅,揮舞著手臂;有的則低聲議論著未來的國號和都城;還有的已經開始憧憬自己在新朝的地位和權力。
然而,就在這片歡唿聲中,卻有一人顯得格格不入。此人正是主薄閻象。他仰頭望著天花板,長長地歎了一口氣,那聲歎息仿佛飽含著無盡的憂慮與無奈。他緩緩開口道:“依我看,真正能夠成就大業之人恐怕並非主公您呐,而是那孫策啊!他非但不會再迴到主公您的身邊效力,而且在不久的將來,必定會成為主公您的心腹大患!”
原本滿心歡喜的袁術聽到這番話,頓時臉色一變,心中的愉悅之情瞬間消散無蹤。他皺起眉頭,麵帶慍色地質問道:“先生此言究竟何意?為何要如此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呢?”
麵對袁術的質問,閻象毫不畏懼,反而情緒越發激動,他向前邁了一步,雙手揮舞著,慷慨激昂地大聲說道:“主公啊,您仔細想想,那孫策僅僅用了區區一塊石頭,便輕而易舉地從我們這裏換走了黃、程、韓、祖四位猛將!且不說這四人皆是其父親孫堅昔日麾下的得力戰將,單論孫策此番舉動背後所隱藏的深意,難道主公您就絲毫未曾察覺他的勃勃野心和遠大誌向嗎?他一旦迴到江東,憑借著自己的才能和威望,必定會招攬各方豪傑,擴充自己的勢力。而我們,卻因為一時的貪念,放走了這樣一位勁敵!”
袁術目光重新迴到玉璽身上,不屑地說:“孫策寧可舍棄玉璽,也要背我而去,我還能看不出他的誌向麽?不過,孫策有誌向沒有實力,就憑他現在那丁點人馬,成不了什麽大事。這玉璽可是天命所歸,有了它,我袁術必定能成就大業!”
閻象心知多說無益,憤憤然地拂袖離去。他的背影在昏暗的光線中顯得格外落寞,仿佛在訴說著他對未來的擔憂與無奈。而大廳內,袁術和他的臣屬們仍在為玉璽和稱帝的事情議論紛紛,全然不知即將到來的危機。
孫策一路疾行,來到城門外。此時的城門,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小販們的叫賣聲此起彼伏,馬車的軲轆聲和行人的腳步聲交織在一起。孫策焦急地在城門口來迴踱步,不時抬頭望向城內,盼望著程普四人的身影能夠盡快出現。他的心中既充滿了對家人的擔憂,又有著對未來的忐忑。他深知,此去江東,前路充滿了未知和挑戰,但他別無選擇,為了家人,為了孫家,他必須勇往直前。
半個時辰過去了,程普、黃蓋、韓當和祖茂四人終於帶著各自的家眷匆匆趕來。他們的臉上帶著些許疲憊,但眼神中卻透著堅定。孫策見他們到來,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總算落了地。他揮了揮手,大聲說道:“諸位將軍,我們即刻出發!”
眾人翻身上馬,揚起一陣塵土,朝著曲阿的方向疾馳而去。馬蹄聲在寂靜的原野上迴蕩,仿佛是他們對未來的呐喊。一路上,孫策和程普等人風餐露宿,日夜兼程。他們穿越了茂密的森林,森林中的荊棘劃破了他們的衣衫;他們涉過了湍急的河流,冰冷的河水浸濕了他們的鞋襪。但他們沒有絲毫退縮,心中隻有一個信念,那就是盡快迴到曲阿,拯救家人。
而在南陽城的府邸內,袁術依舊沉浸在得到玉璽的喜悅之中。他將玉璽放在案幾上,反複端詳,眼中滿是貪婪與欲望。他幻想著自己登上皇位的那一刻,接受萬民的朝拜,成為天下之主。他開始命人籌備稱帝的事宜,修建宮殿,製作龍袍,選拔官員,一切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然而,他的這些舉動卻引起了天下諸侯的不滿和反對,一場更大的危機正在悄然逼近。
隨著時間的推移,孫策在江東逐漸嶄露頭角。他憑借著自己的勇猛和智慧,收攏人心,擴充勢力,一步步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基業。他先是擊敗了劉繇,奪迴了曲阿,讓家人得以平安。隨後,他又陸續平定了江東的其他勢力,使得江東百姓安居樂業。他禮賢下士,廣納人才,周瑜、張昭等一大批有識之士都紛紛前來投奔他。在他的治理下,江東呈現出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
而袁術,卻在稱帝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終陷入了眾叛親離的境地。他的軍隊在與其他諸侯的戰爭中屢屢受挫,百姓們也對他的統治怨聲載道。他所幻想的帝王大業,如同泡影一般,漸漸破滅。曾經那個不可一世的袁術,最終在悔恨和絕望中走向了滅亡。
這一切的開端,便是那個看似平常卻又意義非凡的日子,孫策為救親人,以玉璽為質,向袁術借兵的那一刻。命運的齒輪悄然轉動,曆史的洪流滾滾向前,沒有人能夠阻擋它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