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馬皇後:你給我也下一個直播,我瞧著稀奇!
大明:頂級帶貨,朱元璋樂瘋了 作者:蝸牛吃螃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娘,皇奶奶!”
宮女一拉開門,朱雄英就一溜煙的跑到馬皇後身邊,熟練的脫掉鞋子,爬上沙發。
馬皇後詫異的看著朱雄英跟朱雲容,道:“你們兩個小家夥怎麽來了?”
“我不是讓春梅看著你們嗎?”
朱雄英毫不在意的拿起遙控器,開始換台:“我趁他們沒注意就帶著二妹偷偷跑過來啦!”
換了幾個台,終於聽到熟悉的:“妖怪,還我爺爺!”
朱雄英連忙招唿道:“二妹,快點過來看葫蘆娃!”
常氏拍了朱雄英腦袋一下,道:“最近沒人管你,我看你都要變成沒規矩的野孩子了!”
“迴去我就給你爹說,讓你爹收拾你!”
哪知朱雄英一點也不怕常氏,仰著腦袋道:“剛才爹才去學堂看了我,爹才不會打我!”
“現在你就學會頂嘴了,是吧!”說著常氏抬起手,佯裝要打他。
朱雄英嚇得一下子撲進馬皇後的懷裏道:“皇奶奶救我!”
馬皇後也輕輕拍了一下朱雄英的屁股,道:“要是你皇爺爺看到你現在的樣子,又要教訓你!”
朱雄英沒有迴話,看了一眼常氏,發現她不是真的要打自己,於是把朱雲容拉到自己身邊,並排坐好,眼睛盯著電視,聚精會神的看了起來。
常氏也沒繼續揪著朱雄英教育,畢竟他隻有四歲。
刷了一會兒手機後,常氏把手機遞給馬皇後,道:“娘,你看看這個。”
馬皇後接過手機,就看到手機裏有兩個女子正說道:“家人們,不要998,不要888,隻要188,你就可以把這套高級麵膜帶迴家!”
“這是?”
馬皇後疑惑的看著手機裏,那兩個女子喊得唾沫星子飛濺。
“楊姑娘給我說過,這叫直播帶貨!她們公司做的就有這種項目。”
常氏湊了過來,道:“娘,你看這上麵賣的東西真的太便宜了,一兩千的東西,隻要幾十上百元就能買到,好多都打一折兩折,可劃算了。”
馬皇後聞言,愣了一會兒才開口:“這些商人,他們這樣賣貨,不會虧嗎?”
常氏搖了搖頭,道:“這個就不清楚了,下次問問楊姑娘,她應該知道。”
馬皇後沒有多問,兩人又看了好一會兒的直播。
那兩個女子聲情並茂的叫賣,讓馬皇後都動了想買一套的心思。
“月娥,你給我也下一個直播,我瞧著稀奇!”
馬皇後默默掏出了自己的手機。
……
“陛下,皇莊的人來說,紅薯可以挖了。”
聽到吳吉祥的話,朱元璋眼睛一亮。
這紅薯從七月初種下後,到現在馬上四個月了。
期間一直派專人看守。
這段時間,老朱忙得都忘了這事。
沒想到今日卻聽到,讓人意外的好消息。
“走,咱馬上去瞧瞧,一定要讓他們等咱到了才開挖,咱要親自來挖!”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奏折,換了一身便服,帶上吳吉祥就往皇莊而去。
至於朱標,那小子正頭痛怎麽處理宋慎的事,還是不帶他了。
不到一個時辰,朱元璋就到了皇莊。
吳吉祥早就派人騎馬前去安排。
所以,皇莊一大群人都跑過來迎接老朱。
朱元璋揮了揮手,道:“行了,帶咱去看看紅薯。”
皇莊的管事連忙引著老朱往往種植紅薯的土地走去。
“陛下,當初拉過來的紅薯,一共種了十八畝土地。”皇莊管事指著眼前一片綠油油,道:“這些全是!”
“每兩畝都派有專業農家漢子照看,另外,農部的張執事、何執事,經常會給與指導。”
老朱點了點頭,道:“給咱拿把鋤頭來,咱要親自挖挖!”
管事不敢耽擱,找了一把鋤頭遞給老朱。
朱元璋接過鋤頭,掂了掂,蹲下身仔細端詳紅薯藤。
藤葉肥厚,根莖粗壯,顯然長勢極好。
深吸一口氣,老朱一鋤頭下去,泥土翻飛。
由於力道沒掌握好,差一點就鋤在自己的腳背上。
“陛下當心!”
吳吉祥驚唿一聲。
隻是,吳吉祥話音未落,就見老朱已從土裏扯出一串拳頭大小的紅薯。
大的有拳頭大,小的隻有雞蛋大小。
眾人一臉新奇。
當初育種時,一個紅薯砍冒出好多苗根,移栽時,也隻是種植的紅薯藤。
沒想到,紅薯藤真的結果了,而且結的還是一串!
朱元璋也不嫌紅薯上沾著的泥土,用手把上麵的泥土抹掉,道:“拿秤來!”
“這、這一株便結了三斤!”農部張執事看著稱重,聲音發顫,心中激動不已。
忙活了近四個月,付出的辛苦跟汗水,沒有白費。
朱元璋點了點頭,沒有露出什麽意外的神色。
如果沒這樣的產量,怎麽能達到一畝三四千斤的畝產?
朱元璋丟了鋤頭,摘下一個雞蛋大小的紅薯,用身上的衣服擦了擦,咬下一口。
很脆!
又有點甘甜,像水果,但口感一般。
不過烤紅薯的滋味,老朱到現在都記憶猶新。
看著一眾眼巴巴的莊戶,老朱笑道:“挖吧,先挖一畝,看看,畝產如何。”
幾十名莊戶在管事的指揮下,用了不到兩炷香的時間就把一畝地的紅薯給清理了出來。
管事哆嗦著對老朱稟報道:“陛下,已經稱重完畢,這一畝地的紅薯,有二千五百二十九斤!”
還記得吳公公讓人把紅薯拉來時說過,紅薯玉米土豆什麽的,都是畝產幾千斤的寶貝!
當初,沒幾人相信能有畝產幾千斤的糧食。
沒想到,這是真的!
而圍在一旁的莊戶炸開了鍋。
盡管陛下在前,他們還是忍不住嘰嘰喳喳的小聲議論著。
朱元璋沉默著走到田埂邊,抓起一把帶泥土。
大明一斤是後世的一斤六兩,按照後世計量來算,應該有三千多斤。
當然,一畝能有三千多斤的產量,是因為有專人精心照料的結果。
等紅薯推廣出去,產量應該沒有這麽多。
畢竟土地肥沃不同,照料不同,產量自然不一樣。
不過,哪怕一畝隻產一千斤,那也是了不起的存在!
足以解決百姓的溫飽。
等來年開春後,土豆、玉米、後世的水稻小麥都種下,那又是一種什麽樣的場景?
想起洪武三年大旱,餓殍千裏,易子而食的哭嚎聲;想起前些日的奏報,山西又現饑荒預兆。
老朱突然大笑,笑聲驚飛了遠處的麻雀。
“給咱弄上一車!明日大朝會,咱要讓大臣們也嚐嚐這紅薯的滋味!”
宮女一拉開門,朱雄英就一溜煙的跑到馬皇後身邊,熟練的脫掉鞋子,爬上沙發。
馬皇後詫異的看著朱雄英跟朱雲容,道:“你們兩個小家夥怎麽來了?”
“我不是讓春梅看著你們嗎?”
朱雄英毫不在意的拿起遙控器,開始換台:“我趁他們沒注意就帶著二妹偷偷跑過來啦!”
換了幾個台,終於聽到熟悉的:“妖怪,還我爺爺!”
朱雄英連忙招唿道:“二妹,快點過來看葫蘆娃!”
常氏拍了朱雄英腦袋一下,道:“最近沒人管你,我看你都要變成沒規矩的野孩子了!”
“迴去我就給你爹說,讓你爹收拾你!”
哪知朱雄英一點也不怕常氏,仰著腦袋道:“剛才爹才去學堂看了我,爹才不會打我!”
“現在你就學會頂嘴了,是吧!”說著常氏抬起手,佯裝要打他。
朱雄英嚇得一下子撲進馬皇後的懷裏道:“皇奶奶救我!”
馬皇後也輕輕拍了一下朱雄英的屁股,道:“要是你皇爺爺看到你現在的樣子,又要教訓你!”
朱雄英沒有迴話,看了一眼常氏,發現她不是真的要打自己,於是把朱雲容拉到自己身邊,並排坐好,眼睛盯著電視,聚精會神的看了起來。
常氏也沒繼續揪著朱雄英教育,畢竟他隻有四歲。
刷了一會兒手機後,常氏把手機遞給馬皇後,道:“娘,你看看這個。”
馬皇後接過手機,就看到手機裏有兩個女子正說道:“家人們,不要998,不要888,隻要188,你就可以把這套高級麵膜帶迴家!”
“這是?”
馬皇後疑惑的看著手機裏,那兩個女子喊得唾沫星子飛濺。
“楊姑娘給我說過,這叫直播帶貨!她們公司做的就有這種項目。”
常氏湊了過來,道:“娘,你看這上麵賣的東西真的太便宜了,一兩千的東西,隻要幾十上百元就能買到,好多都打一折兩折,可劃算了。”
馬皇後聞言,愣了一會兒才開口:“這些商人,他們這樣賣貨,不會虧嗎?”
常氏搖了搖頭,道:“這個就不清楚了,下次問問楊姑娘,她應該知道。”
馬皇後沒有多問,兩人又看了好一會兒的直播。
那兩個女子聲情並茂的叫賣,讓馬皇後都動了想買一套的心思。
“月娥,你給我也下一個直播,我瞧著稀奇!”
馬皇後默默掏出了自己的手機。
……
“陛下,皇莊的人來說,紅薯可以挖了。”
聽到吳吉祥的話,朱元璋眼睛一亮。
這紅薯從七月初種下後,到現在馬上四個月了。
期間一直派專人看守。
這段時間,老朱忙得都忘了這事。
沒想到今日卻聽到,讓人意外的好消息。
“走,咱馬上去瞧瞧,一定要讓他們等咱到了才開挖,咱要親自來挖!”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奏折,換了一身便服,帶上吳吉祥就往皇莊而去。
至於朱標,那小子正頭痛怎麽處理宋慎的事,還是不帶他了。
不到一個時辰,朱元璋就到了皇莊。
吳吉祥早就派人騎馬前去安排。
所以,皇莊一大群人都跑過來迎接老朱。
朱元璋揮了揮手,道:“行了,帶咱去看看紅薯。”
皇莊的管事連忙引著老朱往往種植紅薯的土地走去。
“陛下,當初拉過來的紅薯,一共種了十八畝土地。”皇莊管事指著眼前一片綠油油,道:“這些全是!”
“每兩畝都派有專業農家漢子照看,另外,農部的張執事、何執事,經常會給與指導。”
老朱點了點頭,道:“給咱拿把鋤頭來,咱要親自挖挖!”
管事不敢耽擱,找了一把鋤頭遞給老朱。
朱元璋接過鋤頭,掂了掂,蹲下身仔細端詳紅薯藤。
藤葉肥厚,根莖粗壯,顯然長勢極好。
深吸一口氣,老朱一鋤頭下去,泥土翻飛。
由於力道沒掌握好,差一點就鋤在自己的腳背上。
“陛下當心!”
吳吉祥驚唿一聲。
隻是,吳吉祥話音未落,就見老朱已從土裏扯出一串拳頭大小的紅薯。
大的有拳頭大,小的隻有雞蛋大小。
眾人一臉新奇。
當初育種時,一個紅薯砍冒出好多苗根,移栽時,也隻是種植的紅薯藤。
沒想到,紅薯藤真的結果了,而且結的還是一串!
朱元璋也不嫌紅薯上沾著的泥土,用手把上麵的泥土抹掉,道:“拿秤來!”
“這、這一株便結了三斤!”農部張執事看著稱重,聲音發顫,心中激動不已。
忙活了近四個月,付出的辛苦跟汗水,沒有白費。
朱元璋點了點頭,沒有露出什麽意外的神色。
如果沒這樣的產量,怎麽能達到一畝三四千斤的畝產?
朱元璋丟了鋤頭,摘下一個雞蛋大小的紅薯,用身上的衣服擦了擦,咬下一口。
很脆!
又有點甘甜,像水果,但口感一般。
不過烤紅薯的滋味,老朱到現在都記憶猶新。
看著一眾眼巴巴的莊戶,老朱笑道:“挖吧,先挖一畝,看看,畝產如何。”
幾十名莊戶在管事的指揮下,用了不到兩炷香的時間就把一畝地的紅薯給清理了出來。
管事哆嗦著對老朱稟報道:“陛下,已經稱重完畢,這一畝地的紅薯,有二千五百二十九斤!”
還記得吳公公讓人把紅薯拉來時說過,紅薯玉米土豆什麽的,都是畝產幾千斤的寶貝!
當初,沒幾人相信能有畝產幾千斤的糧食。
沒想到,這是真的!
而圍在一旁的莊戶炸開了鍋。
盡管陛下在前,他們還是忍不住嘰嘰喳喳的小聲議論著。
朱元璋沉默著走到田埂邊,抓起一把帶泥土。
大明一斤是後世的一斤六兩,按照後世計量來算,應該有三千多斤。
當然,一畝能有三千多斤的產量,是因為有專人精心照料的結果。
等紅薯推廣出去,產量應該沒有這麽多。
畢竟土地肥沃不同,照料不同,產量自然不一樣。
不過,哪怕一畝隻產一千斤,那也是了不起的存在!
足以解決百姓的溫飽。
等來年開春後,土豆、玉米、後世的水稻小麥都種下,那又是一種什麽樣的場景?
想起洪武三年大旱,餓殍千裏,易子而食的哭嚎聲;想起前些日的奏報,山西又現饑荒預兆。
老朱突然大笑,笑聲驚飛了遠處的麻雀。
“給咱弄上一車!明日大朝會,咱要讓大臣們也嚐嚐這紅薯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