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陛下也真是的,嚇得人家小心肝撲通撲通直跳。
大明:頂級帶貨,朱元璋樂瘋了 作者:蝸牛吃螃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翌日,朱元璋早早的就來到奉天殿。
不僅老朱來了,老朱還讓人在奉天殿兩側弄了兩個烤爐。
前來的朝臣在看到這兩個還在燃燒著的鐵爐,心中一凜。
甚至有人腦海中閃現出殷紂王用過的炮烙酷刑!
難道今日陛下,要在奉天殿當著眾臣的麵,把犯罪的人丟進這兩個爐子活活燒死?
一時間,朝臣你看我,我看你,眼中都是驚駭之色。
心裏有鬼的官員甚至臉色慘白,額頭不斷冒出虛汗。
老朱才不會管下麵朝臣心裏活動,等朱標處理完各種問題後,開口道:“各位愛卿,先別急著離去。”
“咱今日要給各位愛卿一個驚喜!”
眾人聞言,心中直突突,有的人雙腿發軟,連唿吸都變得急促起來。
老朱對著吳吉祥輕喝了一聲:“把東西抬進來!”
片刻之後,朝臣就看到侍衛抬著兩筐東西走了進來。
這是……
“幾個月前,咱偶然得到一種叫紅薯的東西。經過四個月的種植,現在收獲了一批,咱特意挑選了一些讓各位愛卿嚐嚐,看看這東西味道如何。”
老朱的話,讓朝臣心中鬆了一大口氣!
陛下也真是的。
一聲不吭在大殿兩側立著兩個鐵皮爐子。
大家以為今日要出現殿前烤活人的慘案。
沒想到是為了烤吃食。
嚇得大家小心肝撲通撲通的跳個不停。
殿裏緊張的氣氛肉眼可見的鬆弛了下來,朝臣也變得活躍起來。
甚至有的官員伸著脖子,好奇的看著侍衛把那什麽紅薯放進鐵皮爐子烘烤。
看著一個個黃皮的瓜果,眾人滿臉疑惑。
明明就是黃的,為什麽陛下要叫它紅薯?
烤紅薯,老朱吃過兩次,都是黃小子點的外賣。
那香甜軟糯又燙嘴滋味,他到現在都記憶猶新。
黃小子說過,紅薯有紅皮白瓤,黃皮黃瓤,還有紫薯,品種不一樣,呈現出來的顏色不一樣。
沒等多久,眾人就聞到一股奇異的香味。
說不出來是什麽味道,但眾人下意識想到的,就是吃的。
就連朱元璋喉結都忍不住的滾動一下。
又過了小半個時辰,吳吉祥從烤爐中鏟出一個紅薯,也不管燙手不燙手,用手掰開,拿到老朱麵前,道:“陛下,這紅薯已經烤好了。”
“既然好了,那就給每位愛卿分一個烤紅薯。”
……
“燙!燙!”戶部尚書楊思義左手倒右手,笨拙的掰開焦黃外皮,熱騰騰的白氣裹著甜香直衝鼻腔。
他顧不得體麵,咬下一口,頓時兩眼一瞪,一邊哈著氣,一邊驚唿道:“這、這滋味竟比嶺南糖霜還醇厚!”
工部尚書薛祥,也附和的點了點頭:“這紅薯綿軟細膩,入口即化,香甜味道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殿內頓時響起此起彼伏的抽氣聲。
眾人吃過以後,都紛紛讚歎這紅薯味道不錯!
老朱用紙巾擦了擦嘴角,道:“倘若我告訴各位愛卿,這紅薯畝產千斤,諸位覺不覺得它可以當做糧食種遍大明各處?”
“千斤?!”
吏部尚書陳銘手中的紅薯“啪嗒”掉在地上,不可置信道看向老朱,道:“陛下可知江南上等水田,豐年畝產稻米不過三石!這紅薯能畝產千斤?”
有人不信,小聲嘀咕道:“此物若真能畝產千斤,為何《齊民要術》不見記載?”
朱元璋嗤笑一聲,看了一眼這些沒見過世麵的土包子。
還自詡讀書人呢?
呸!什麽都不是!
“這紅薯咱昨日親自去挖的,還能有假?”
眾人聞言,不由得信了七八分。
陛下不可能當著這麽多人的麵說假話。
這紅薯能產多少,以後種出來,一目了然。
“還有。”朱元璋又讓吳吉祥下去把準備好的東西給弄進來。
“這紅薯除了可以烤著吃以外,還能跟稻米煮紅薯稀飯,紅薯幹飯,甚至煮麵條時也可以做成紅薯條,摻在裏麵。”
朱元璋繼續道:“哪怕沒有米麵,紅薯也可以作為主食飽腹!”
“現在,諸位愛卿覺得這紅薯,它能不能作為糧食種植到大明各處?”
……
朝會開到下午一點左右。
把紅薯宣傳一波,老朱早早的就溜走了。
隻留下朱標應答著群臣的各種問題。
好不容易忙完,殿外又有太監進來稟報道:“殿下,宋濂宋學士跟中書舍人宋璲,殿庭儀禮司副使宋慎求見!”
朱標一愣,隨即道:“讓他們進來。”
“罪臣攜子宋璲,長孫宋慎,拜見殿下!”
宋濂三人進來後,直接跪了下來。
昨日宋濂還一副精神矍鑠,身姿挺拔,今日再見,卻是步履蹣跚,麵容枯槁。
朱標長歎一口氣,道:“恩師,你又何必如此!”
從宋濂三人的樣子,朱標就知道毛驤那日說的話,都是真的。
“殿下,臣的確是送過銀子給胡惟庸。”宋慎磕了一個頭,道:“當時胡惟庸給臣說,能讓臣升為翰林院侍講。臣也是一時糊塗,就信了他的話。”
“隻是,胡惟庸謀反一事,臣半個字都不知道啊。”
“臣跟禦史大夫陳寧、中丞塗節是有交集,但也隻限於詩詞歌賦,書畫文章,臣從未在私下跟他們談論過朝廷上的事情。”
“還請殿下明察!”
此時宋慎哪裏還有殿庭儀禮司副使的樣子,完全就像一隻快要溺亡的小雞仔一樣。
昨日祖父從宮中迴來,說及此事,宋慎真的被嚇死了。
誰人不知道,一旦跟胡惟庸牽扯上關係,不是抄家就是滅族!
尤其自己還被錦衣衛給盯上了!
被錦衣衛抓走的人,沒有一個能活著迴來!
宋慎當時就跪下賭咒發誓,胡惟庸造反他一點也不知情。
宋濂見狀,一下子被抽走了精氣神。
平日自己給兒子孫子一直強調,身在朝廷要明哲保身,不要跟誰牽扯上什麽關係,效忠陛下,效忠太子,把分內之事做好就成。
沒想到,自己這孫兒,為了權位,把自己說的,當成耳旁風。
現在惹下抄家滅族的禍事來!
……
不僅老朱來了,老朱還讓人在奉天殿兩側弄了兩個烤爐。
前來的朝臣在看到這兩個還在燃燒著的鐵爐,心中一凜。
甚至有人腦海中閃現出殷紂王用過的炮烙酷刑!
難道今日陛下,要在奉天殿當著眾臣的麵,把犯罪的人丟進這兩個爐子活活燒死?
一時間,朝臣你看我,我看你,眼中都是驚駭之色。
心裏有鬼的官員甚至臉色慘白,額頭不斷冒出虛汗。
老朱才不會管下麵朝臣心裏活動,等朱標處理完各種問題後,開口道:“各位愛卿,先別急著離去。”
“咱今日要給各位愛卿一個驚喜!”
眾人聞言,心中直突突,有的人雙腿發軟,連唿吸都變得急促起來。
老朱對著吳吉祥輕喝了一聲:“把東西抬進來!”
片刻之後,朝臣就看到侍衛抬著兩筐東西走了進來。
這是……
“幾個月前,咱偶然得到一種叫紅薯的東西。經過四個月的種植,現在收獲了一批,咱特意挑選了一些讓各位愛卿嚐嚐,看看這東西味道如何。”
老朱的話,讓朝臣心中鬆了一大口氣!
陛下也真是的。
一聲不吭在大殿兩側立著兩個鐵皮爐子。
大家以為今日要出現殿前烤活人的慘案。
沒想到是為了烤吃食。
嚇得大家小心肝撲通撲通的跳個不停。
殿裏緊張的氣氛肉眼可見的鬆弛了下來,朝臣也變得活躍起來。
甚至有的官員伸著脖子,好奇的看著侍衛把那什麽紅薯放進鐵皮爐子烘烤。
看著一個個黃皮的瓜果,眾人滿臉疑惑。
明明就是黃的,為什麽陛下要叫它紅薯?
烤紅薯,老朱吃過兩次,都是黃小子點的外賣。
那香甜軟糯又燙嘴滋味,他到現在都記憶猶新。
黃小子說過,紅薯有紅皮白瓤,黃皮黃瓤,還有紫薯,品種不一樣,呈現出來的顏色不一樣。
沒等多久,眾人就聞到一股奇異的香味。
說不出來是什麽味道,但眾人下意識想到的,就是吃的。
就連朱元璋喉結都忍不住的滾動一下。
又過了小半個時辰,吳吉祥從烤爐中鏟出一個紅薯,也不管燙手不燙手,用手掰開,拿到老朱麵前,道:“陛下,這紅薯已經烤好了。”
“既然好了,那就給每位愛卿分一個烤紅薯。”
……
“燙!燙!”戶部尚書楊思義左手倒右手,笨拙的掰開焦黃外皮,熱騰騰的白氣裹著甜香直衝鼻腔。
他顧不得體麵,咬下一口,頓時兩眼一瞪,一邊哈著氣,一邊驚唿道:“這、這滋味竟比嶺南糖霜還醇厚!”
工部尚書薛祥,也附和的點了點頭:“這紅薯綿軟細膩,入口即化,香甜味道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殿內頓時響起此起彼伏的抽氣聲。
眾人吃過以後,都紛紛讚歎這紅薯味道不錯!
老朱用紙巾擦了擦嘴角,道:“倘若我告訴各位愛卿,這紅薯畝產千斤,諸位覺不覺得它可以當做糧食種遍大明各處?”
“千斤?!”
吏部尚書陳銘手中的紅薯“啪嗒”掉在地上,不可置信道看向老朱,道:“陛下可知江南上等水田,豐年畝產稻米不過三石!這紅薯能畝產千斤?”
有人不信,小聲嘀咕道:“此物若真能畝產千斤,為何《齊民要術》不見記載?”
朱元璋嗤笑一聲,看了一眼這些沒見過世麵的土包子。
還自詡讀書人呢?
呸!什麽都不是!
“這紅薯咱昨日親自去挖的,還能有假?”
眾人聞言,不由得信了七八分。
陛下不可能當著這麽多人的麵說假話。
這紅薯能產多少,以後種出來,一目了然。
“還有。”朱元璋又讓吳吉祥下去把準備好的東西給弄進來。
“這紅薯除了可以烤著吃以外,還能跟稻米煮紅薯稀飯,紅薯幹飯,甚至煮麵條時也可以做成紅薯條,摻在裏麵。”
朱元璋繼續道:“哪怕沒有米麵,紅薯也可以作為主食飽腹!”
“現在,諸位愛卿覺得這紅薯,它能不能作為糧食種植到大明各處?”
……
朝會開到下午一點左右。
把紅薯宣傳一波,老朱早早的就溜走了。
隻留下朱標應答著群臣的各種問題。
好不容易忙完,殿外又有太監進來稟報道:“殿下,宋濂宋學士跟中書舍人宋璲,殿庭儀禮司副使宋慎求見!”
朱標一愣,隨即道:“讓他們進來。”
“罪臣攜子宋璲,長孫宋慎,拜見殿下!”
宋濂三人進來後,直接跪了下來。
昨日宋濂還一副精神矍鑠,身姿挺拔,今日再見,卻是步履蹣跚,麵容枯槁。
朱標長歎一口氣,道:“恩師,你又何必如此!”
從宋濂三人的樣子,朱標就知道毛驤那日說的話,都是真的。
“殿下,臣的確是送過銀子給胡惟庸。”宋慎磕了一個頭,道:“當時胡惟庸給臣說,能讓臣升為翰林院侍講。臣也是一時糊塗,就信了他的話。”
“隻是,胡惟庸謀反一事,臣半個字都不知道啊。”
“臣跟禦史大夫陳寧、中丞塗節是有交集,但也隻限於詩詞歌賦,書畫文章,臣從未在私下跟他們談論過朝廷上的事情。”
“還請殿下明察!”
此時宋慎哪裏還有殿庭儀禮司副使的樣子,完全就像一隻快要溺亡的小雞仔一樣。
昨日祖父從宮中迴來,說及此事,宋慎真的被嚇死了。
誰人不知道,一旦跟胡惟庸牽扯上關係,不是抄家就是滅族!
尤其自己還被錦衣衛給盯上了!
被錦衣衛抓走的人,沒有一個能活著迴來!
宋慎當時就跪下賭咒發誓,胡惟庸造反他一點也不知情。
宋濂見狀,一下子被抽走了精氣神。
平日自己給兒子孫子一直強調,身在朝廷要明哲保身,不要跟誰牽扯上什麽關係,效忠陛下,效忠太子,把分內之事做好就成。
沒想到,自己這孫兒,為了權位,把自己說的,當成耳旁風。
現在惹下抄家滅族的禍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