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逆襲人生,布衣天子劉邦的傳奇8
天幕直播,華夏興衰看哭曆朝天子 作者:金小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漢高祖倒是對自己的定位很是清晰啊!”徐愛誇讚道,“不過細想想,他這麽毫無保留的誇讚張良、蕭何和韓信的才能,好像也是在誇自己。”
“你們是很牛,但還不是要聽我劉邦的,我才是大漢集團的真正掌舵手。”
羅玉華點頭道:“是這個道理!雖然很多人瞧不起劉邦,甚至對他深深的誤解和偏見。”
“但大家要明白,劉邦的軍事能力,在當時的亂世,除了韓信、項羽這兩位頂級軍事天才,還有草原上的冒頓單於外,天下可就再也沒有人能是他的對手了啊。”
“教員就曾點評過劉邦,說他決策對頭、用人得當、豁達大度、從諫如流,覺得是一位高明的政治家。甚至還說劉邦是封建皇帝裏邊最厲害的一個。”她接著道。
“而且劉邦稱帝後,不僅宣布大赦天下,實行十五稅一製的輕徭薄賦等政策,休養生息,恢複生產。”
“也沒有忘記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們,蕭何被封為酂侯,曹參被封為平陽侯,樊噲被封為舞陽侯,張良被封為留侯等等,加上之前就分封的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黥布、燕王臧荼等。”
“除此之外,他還不是一個隻知道聽取別人建議的庸主,他也有自己的考量和決斷。兄弟們隻能負責給他出主意,拍板拿主意的決策者,卻還是劉邦自己。”
“像是在分封功臣時,劉邦力排眾議,將蕭何定為第一功臣。當時便有很多人不服氣,覺得自己在前線打仗,腥風血雨,出生入死的,哪個人身上沒有傷疤戰損?憑什麽他蕭何隻在後方動動嘴皮子,指手畫腳一番,就能比他們的功勞還大了?”
羅玉華歎道:“劉邦的迴答卻是,你們見過獵人打獵嗎?發現兔子的是獵人,然後發出指令,讓狗去追兔子的人也是獵人。”
“蕭何就是那個獵人,而他們卻是聽從他指令去追兔子的。”
“這話說的,可謂是話糙理不糙,沒有發號施令的人,那再勇猛的獵狗,也隻能是沒目標的無頭蒼蠅……”
”劉邦當上皇帝後,也依舊不改自己的草根本性,最初的時候,他毫不在意自己如今九五之尊的身份,依舊是和他曾經的老兄弟,如今的臣子們如當初一樣相處,沒有分寸,也無半點君臣之禮。”
“像是周昌,便是從沛縣起兵時就追隨劉邦的耿直漢子,他和劉邦私交就很好。”
“傳聞在一次歇朝休沐之日,周昌有要事需要稟告劉邦,便擺脫侍衛阻攔,直接硬闖劉邦寢宮……”
她聳肩道:“結果恰巧碰見了劉邦和戚夫人在一起。眼看打擾了天子的好事。周昌隻能裝作沒看見的樣子扭頭便走。”
“誰知道劉邦拋下寵妃,反倒是疾步追上周昌,還和以前一般玩笑似的騎在他的脖子上,問周昌覺得自己是個怎麽樣的皇帝……”
“有點口吃的周昌也不跟他客氣,直接說他就是個和桀紂差不多的昏君。”她輕歎道,“說實話,臣子當麵調侃皇帝是個昏君,要擱在別處,隻怕是早就被治罪了……”
“結果漢高祖卻哈哈一笑,甩周昌,迴去重新找戚夫人去了。周昌還在他身後繼續說他,你看你看,我說你是昏君吧。”
“媽呀,這操作……”徐愛渾身一顫,然後搖頭道,“要是放在明朝或者清朝,怕是周府滿門都要被屠戮殆盡了……”
“除此之外,劉邦還經常舉辦酒會,大宴群臣。每逢宴會甚至朝會,將領們就和當初在沛縣時一樣,為一點小事爭論不休,鬥酒使氣,大唿小叫,有時候甚至還會在大殿上舞劍打鬧……”
“更不靠譜的是,這些人還喜歡拿已經是皇帝的劉邦開涮,更會直唿其名。這弄得劉邦都有點鬱悶了,怎麽自己這當皇帝和當亭長好像也沒區別呢?”
“這種情形,使得博士儒生叔孫通覺得繼續這麽下去,天子威儀便沒了,所以由他上書劉邦,說需要建立君臣禮法上下秩序。”
“劉邦也明白這麽下去確實不妥,不安排叔孫通,由他主持建立了漢家朝儀和其他禮法,後更是按照其製定的朝儀進行朝會。”
“有了禮法約束後,劉邦也很高興,時至今日,他終於有了做皇帝的感覺了!而 後世自此也就都以叔孫通製定的朝儀為甚。”
“但好景不長……”羅玉華搖頭歎息道,“隨著漢朝漸漸進入正軌後,劉邦的心態也慢慢產生了變化……”
“隨著他劉邦的皇位坐穩後,那些當初,由他親自分封的異姓諸侯王們,便慢慢成了他的眼中釘、肉中刺。”
“畢竟這些人都是擁兵一方的時代英豪,一唿百應的存在,誰能保證他們日後會不會起異心,打算起兵造反,自己當個皇帝玩玩?”
”而此時的燕王臧荼突然謀反,恰巧驗證了劉邦的想法。”
“劉選擇親自征伐,用了不足兩月的時間,便將臧荼擒獲。”
“而這次的事情,使得劉邦更加擔心,在他心裏鏟除異姓王消除隱患,變成了必須去做的事情。”
“後來,有人舉報韓信謀反,劉邦便立刻采用陳平之計,偽遊雲夢智擒了韓信。即便是沒找到韓信謀反的證據,劉邦還是決定防微杜漸,收繳了韓信的兵權,並將其貶為淮陰侯軟禁在長安城裏。”
“可憐被困長安後的韓信,宛如隻被拔了牙的老虎,也不知道是不是心裏太憋屈了,他後來還是選擇和陳豨一起密謀謀反。”
“可惜啊,兵仙韓信雖好,但卻沒有天命加持,打算謀反的事情敗露,他則被蕭何和呂後用計騙入長樂宮,處斬於鍾室,並夷其三族。”
“可憐我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有兵仙稱號的一代奇才韓信,最後竟是以這種方式死去,著實讓人心裏不是滋味。”徐愛挺喜歡韓信的,所以滿臉都是遺憾之色。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功高蓋主的人,在那個皇權至上的年代,能的善終的極少……”羅玉華也覺得遺憾,“韓信之死也嚇壞了那些未曾有謀反之心的人……”
“你們是很牛,但還不是要聽我劉邦的,我才是大漢集團的真正掌舵手。”
羅玉華點頭道:“是這個道理!雖然很多人瞧不起劉邦,甚至對他深深的誤解和偏見。”
“但大家要明白,劉邦的軍事能力,在當時的亂世,除了韓信、項羽這兩位頂級軍事天才,還有草原上的冒頓單於外,天下可就再也沒有人能是他的對手了啊。”
“教員就曾點評過劉邦,說他決策對頭、用人得當、豁達大度、從諫如流,覺得是一位高明的政治家。甚至還說劉邦是封建皇帝裏邊最厲害的一個。”她接著道。
“而且劉邦稱帝後,不僅宣布大赦天下,實行十五稅一製的輕徭薄賦等政策,休養生息,恢複生產。”
“也沒有忘記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們,蕭何被封為酂侯,曹參被封為平陽侯,樊噲被封為舞陽侯,張良被封為留侯等等,加上之前就分封的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黥布、燕王臧荼等。”
“除此之外,他還不是一個隻知道聽取別人建議的庸主,他也有自己的考量和決斷。兄弟們隻能負責給他出主意,拍板拿主意的決策者,卻還是劉邦自己。”
“像是在分封功臣時,劉邦力排眾議,將蕭何定為第一功臣。當時便有很多人不服氣,覺得自己在前線打仗,腥風血雨,出生入死的,哪個人身上沒有傷疤戰損?憑什麽他蕭何隻在後方動動嘴皮子,指手畫腳一番,就能比他們的功勞還大了?”
羅玉華歎道:“劉邦的迴答卻是,你們見過獵人打獵嗎?發現兔子的是獵人,然後發出指令,讓狗去追兔子的人也是獵人。”
“蕭何就是那個獵人,而他們卻是聽從他指令去追兔子的。”
“這話說的,可謂是話糙理不糙,沒有發號施令的人,那再勇猛的獵狗,也隻能是沒目標的無頭蒼蠅……”
”劉邦當上皇帝後,也依舊不改自己的草根本性,最初的時候,他毫不在意自己如今九五之尊的身份,依舊是和他曾經的老兄弟,如今的臣子們如當初一樣相處,沒有分寸,也無半點君臣之禮。”
“像是周昌,便是從沛縣起兵時就追隨劉邦的耿直漢子,他和劉邦私交就很好。”
“傳聞在一次歇朝休沐之日,周昌有要事需要稟告劉邦,便擺脫侍衛阻攔,直接硬闖劉邦寢宮……”
她聳肩道:“結果恰巧碰見了劉邦和戚夫人在一起。眼看打擾了天子的好事。周昌隻能裝作沒看見的樣子扭頭便走。”
“誰知道劉邦拋下寵妃,反倒是疾步追上周昌,還和以前一般玩笑似的騎在他的脖子上,問周昌覺得自己是個怎麽樣的皇帝……”
“有點口吃的周昌也不跟他客氣,直接說他就是個和桀紂差不多的昏君。”她輕歎道,“說實話,臣子當麵調侃皇帝是個昏君,要擱在別處,隻怕是早就被治罪了……”
“結果漢高祖卻哈哈一笑,甩周昌,迴去重新找戚夫人去了。周昌還在他身後繼續說他,你看你看,我說你是昏君吧。”
“媽呀,這操作……”徐愛渾身一顫,然後搖頭道,“要是放在明朝或者清朝,怕是周府滿門都要被屠戮殆盡了……”
“除此之外,劉邦還經常舉辦酒會,大宴群臣。每逢宴會甚至朝會,將領們就和當初在沛縣時一樣,為一點小事爭論不休,鬥酒使氣,大唿小叫,有時候甚至還會在大殿上舞劍打鬧……”
“更不靠譜的是,這些人還喜歡拿已經是皇帝的劉邦開涮,更會直唿其名。這弄得劉邦都有點鬱悶了,怎麽自己這當皇帝和當亭長好像也沒區別呢?”
“這種情形,使得博士儒生叔孫通覺得繼續這麽下去,天子威儀便沒了,所以由他上書劉邦,說需要建立君臣禮法上下秩序。”
“劉邦也明白這麽下去確實不妥,不安排叔孫通,由他主持建立了漢家朝儀和其他禮法,後更是按照其製定的朝儀進行朝會。”
“有了禮法約束後,劉邦也很高興,時至今日,他終於有了做皇帝的感覺了!而 後世自此也就都以叔孫通製定的朝儀為甚。”
“但好景不長……”羅玉華搖頭歎息道,“隨著漢朝漸漸進入正軌後,劉邦的心態也慢慢產生了變化……”
“隨著他劉邦的皇位坐穩後,那些當初,由他親自分封的異姓諸侯王們,便慢慢成了他的眼中釘、肉中刺。”
“畢竟這些人都是擁兵一方的時代英豪,一唿百應的存在,誰能保證他們日後會不會起異心,打算起兵造反,自己當個皇帝玩玩?”
”而此時的燕王臧荼突然謀反,恰巧驗證了劉邦的想法。”
“劉選擇親自征伐,用了不足兩月的時間,便將臧荼擒獲。”
“而這次的事情,使得劉邦更加擔心,在他心裏鏟除異姓王消除隱患,變成了必須去做的事情。”
“後來,有人舉報韓信謀反,劉邦便立刻采用陳平之計,偽遊雲夢智擒了韓信。即便是沒找到韓信謀反的證據,劉邦還是決定防微杜漸,收繳了韓信的兵權,並將其貶為淮陰侯軟禁在長安城裏。”
“可憐被困長安後的韓信,宛如隻被拔了牙的老虎,也不知道是不是心裏太憋屈了,他後來還是選擇和陳豨一起密謀謀反。”
“可惜啊,兵仙韓信雖好,但卻沒有天命加持,打算謀反的事情敗露,他則被蕭何和呂後用計騙入長樂宮,處斬於鍾室,並夷其三族。”
“可憐我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有兵仙稱號的一代奇才韓信,最後竟是以這種方式死去,著實讓人心裏不是滋味。”徐愛挺喜歡韓信的,所以滿臉都是遺憾之色。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功高蓋主的人,在那個皇權至上的年代,能的善終的極少……”羅玉華也覺得遺憾,“韓信之死也嚇壞了那些未曾有謀反之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