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逆襲人生,布衣天子劉邦的傳奇9
天幕直播,華夏興衰看哭曆朝天子 作者:金小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邦平定陳豨叛亂後迴到京城,知道韓信已死,心裏且喜且憐,喜的是除掉了心腹大患;憐的是,多好的人才啊,就這麽沒了。
”而韓信的死韓信被殺,也使得其他人被嚇得不輕,像是梁王彭越。”羅玉華搖頭道,“在劉邦鎮壓陳豨叛亂時,曾讓彭越帶兵協助,結果彭越稱病不出。”
“後來他被劉邦責問後,貶為了平民,並將其流放巴蜀,沒想到呂後卻沒放過他,下令將彭越剁成肉醬,並賜給各諸侯。”
“而淮南王英布,在看到彭越牌肉醬後恐懼不已,為求自保,他也隻能暗中起兵謀反。”
“劉邦帶病東征平叛,英布不敵,逃亡路上被殺害。”
“在這諸多功臣良將,接二連三的被殺害後,漢王朝曾經的第一功臣蕭何也深感無奈,為求自保,他不得不以自汙來保全自己。”
“可這有什麽用呢,蕭何一樣但被下了獄。”
羅玉華心裏深感遺憾:”幸而劉邦並不是朱元璋那樣的性子,他對蕭何並沒有真起殺心,隻是給他一個警告,希望他不要有不臣之心罷了。”
“而至此,名垂青史的【漢初三傑】,一個被殺,一個遭囚,唯有【謀聖】張良因為其足夠智慧,懂得審時度勢,功成身退,疏不間親的道理,才躲過一劫。”
“除此之外,劉邦的老戰友樊噲,他不但是創業元老,還曾在鴻門宴上救過劉邦的命,更與劉邦是連襟,地位何等顯赫。”
“結果劉邦晚年病重之際,有人向他進讒言,說樊噲跟呂後串通一氣,想等皇上百年之後圖謀不軌。”
“劉邦本就對呂後心有不滿,一聽說呂後要和她妹夫串通要搞事情,心裏大怒,直接派陳平和周勃把樊噲人頭取來。”
“幸好是陳平多個心眼,沒有殺樊噲的心思,隻是把他押往長安,讓劉邦自己處置。”
“結果到了半路上,劉邦便駕崩了,樊噲勉強才逃過一劫。”
“媽呀,這聽起來,劉邦對他的功臣們下手也挺狠啊!”徐愛感慨道,“看來布衣天子喜歡殺功臣的傳統是打老劉家就開始了的啊!”
“這該怎麽說呢……”羅玉華搖頭道,“我個人覺得,劉邦對待自己的手下,和老朱那種不太一樣……”
“像是前期吧,他倆都還是對功臣不錯的,但後期,人心難測,君王如果無法做到百分百控製功臣,能做的也就隻有把他們一塊帶走了……”
“而這些功臣們,但凡能和張良,湯和他們一樣低調,隻怕也不至於落得這麽結局的……”
“你比如韓信,他的天賦點就全加在了軍事能力上,至於情商,政治能力啥的,完全是負分……”
“與其相反的,像是李世民的軍神李靖,朱元璋的大明長城徐達,那就都是老實體麵的本分人了,自然也就不會被清算了……”
“除此之外,我覺得還有一點很重要……”徐愛插嘴道,“他們都比天子更早離開人世……”
“而韓信比劉邦小了整整25歲,劉邦暮年時,韓信則正值壯年。”
“如此一個軍事天才在身側,自己活著或許他還能老實安穩,可自己要是噶了呢,誰還能鎮得住如此人物?”
“所以韓信是不好和李靖,徐達對比的。”她歎道,“該和他對比的,應該是老朱家的藍玉……”
“這麽說也沒錯……”羅玉華想了想,點頭讚成了她的意見,“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
“站在他們的角度,這麽做也確實沒錯……”
“不過咱們現在該討論的不是這個問題,所以還是先說迴劉邦吧,他自蘄縣打敗英布後,便在夏侯嬰等的陪同下,取道沛豐返迴長安。”
“這距離他上次迴故鄉沛豐,已經過去了十年,以前的他被項羽追得如喪家之犬,而如今他卻是以帝王之尊衣錦還鄉。”
“在到達沛縣後,劉邦大擺宴席,將縣中父老及自己故舊鄉親全部招來,一起飲酒敘舊。”
“看著那一張張熟悉的麵孔,聽著一句句親切的鄉音,劉邦感慨萬分,便放開了與鄉親們暢飲起來。”
“酒過三旬,劉邦泫然泣下,擊築而唱,【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對,就是這首《大風歌》,雖無華麗詞藻堆砌,但卻氣魄遠大,充滿帝王氣概,被後人讚為【天縱之英作】。”
“就像我們先前說的,劉邦小時候是讀過書的,但到底讀到什麽程度,是小學文憑還是大學文憑,我們不得而知了。”
“但那一句黑他和項羽【劉項原來不讀書】,便似乎聽起來有些讓人覺得要替劉邦訴委屈了……”
“而此時的大漢,在內部,他和呂後本打算借韓信之死來威懾其他群臣。”羅玉華繼續道,“沒成想適得其反,那些人怕是怕了,但大家怕的是自己也會被這兩口子當成韓信一樣對付……”
“本著好死不如賴活著的想法,許多異姓王都動了反叛之心……”
“在這接二連三的叛亂中,年邁的劉邦不僅感到焦頭爛額,也慢慢被拖垮了身體。”
“很快,他就發現,麵對權力,不管你們是怎麽樣的過命交情,最後也都可能會反目成仇。”
“於是,劉邦便定下白馬之盟,【此後非劉氏不得封王,非有功者不得封侯,如違此約,天下共擊之!】”
“然而,此時的大漢除了劉內憂,也有外患。公元前201年,北方匈奴大舉犯境,韓王信的領地被匈奴人圍攻,韓王信孤立難支,劉邦趕緊派兵增援,不料還未到原郡,韓王信竟然投降了。”
“公元前200年,劉邦隻能親率32萬大軍,北擊匈奴和韓王信,這一次,劉邦雖然收複了失地,但卻中了匈奴誘敵深入之計,被圍困白登山七天七夜。”
“幸好他的身邊有陳平獻計,選擇重金賄賂匈奴閼氏。在閼氏的勸說下,冒頓慈愛解圍之一角,髒兮兮又可憐巴巴的劉邦終於被放了出來。”
“也不知,在這一戰裏,見識到了匈奴的強大的劉邦,而是采用劉敬的建議,跟匈奴和親,以美女換和平。”
”而韓信的死韓信被殺,也使得其他人被嚇得不輕,像是梁王彭越。”羅玉華搖頭道,“在劉邦鎮壓陳豨叛亂時,曾讓彭越帶兵協助,結果彭越稱病不出。”
“後來他被劉邦責問後,貶為了平民,並將其流放巴蜀,沒想到呂後卻沒放過他,下令將彭越剁成肉醬,並賜給各諸侯。”
“而淮南王英布,在看到彭越牌肉醬後恐懼不已,為求自保,他也隻能暗中起兵謀反。”
“劉邦帶病東征平叛,英布不敵,逃亡路上被殺害。”
“在這諸多功臣良將,接二連三的被殺害後,漢王朝曾經的第一功臣蕭何也深感無奈,為求自保,他不得不以自汙來保全自己。”
“可這有什麽用呢,蕭何一樣但被下了獄。”
羅玉華心裏深感遺憾:”幸而劉邦並不是朱元璋那樣的性子,他對蕭何並沒有真起殺心,隻是給他一個警告,希望他不要有不臣之心罷了。”
“而至此,名垂青史的【漢初三傑】,一個被殺,一個遭囚,唯有【謀聖】張良因為其足夠智慧,懂得審時度勢,功成身退,疏不間親的道理,才躲過一劫。”
“除此之外,劉邦的老戰友樊噲,他不但是創業元老,還曾在鴻門宴上救過劉邦的命,更與劉邦是連襟,地位何等顯赫。”
“結果劉邦晚年病重之際,有人向他進讒言,說樊噲跟呂後串通一氣,想等皇上百年之後圖謀不軌。”
“劉邦本就對呂後心有不滿,一聽說呂後要和她妹夫串通要搞事情,心裏大怒,直接派陳平和周勃把樊噲人頭取來。”
“幸好是陳平多個心眼,沒有殺樊噲的心思,隻是把他押往長安,讓劉邦自己處置。”
“結果到了半路上,劉邦便駕崩了,樊噲勉強才逃過一劫。”
“媽呀,這聽起來,劉邦對他的功臣們下手也挺狠啊!”徐愛感慨道,“看來布衣天子喜歡殺功臣的傳統是打老劉家就開始了的啊!”
“這該怎麽說呢……”羅玉華搖頭道,“我個人覺得,劉邦對待自己的手下,和老朱那種不太一樣……”
“像是前期吧,他倆都還是對功臣不錯的,但後期,人心難測,君王如果無法做到百分百控製功臣,能做的也就隻有把他們一塊帶走了……”
“而這些功臣們,但凡能和張良,湯和他們一樣低調,隻怕也不至於落得這麽結局的……”
“你比如韓信,他的天賦點就全加在了軍事能力上,至於情商,政治能力啥的,完全是負分……”
“與其相反的,像是李世民的軍神李靖,朱元璋的大明長城徐達,那就都是老實體麵的本分人了,自然也就不會被清算了……”
“除此之外,我覺得還有一點很重要……”徐愛插嘴道,“他們都比天子更早離開人世……”
“而韓信比劉邦小了整整25歲,劉邦暮年時,韓信則正值壯年。”
“如此一個軍事天才在身側,自己活著或許他還能老實安穩,可自己要是噶了呢,誰還能鎮得住如此人物?”
“所以韓信是不好和李靖,徐達對比的。”她歎道,“該和他對比的,應該是老朱家的藍玉……”
“這麽說也沒錯……”羅玉華想了想,點頭讚成了她的意見,“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
“站在他們的角度,這麽做也確實沒錯……”
“不過咱們現在該討論的不是這個問題,所以還是先說迴劉邦吧,他自蘄縣打敗英布後,便在夏侯嬰等的陪同下,取道沛豐返迴長安。”
“這距離他上次迴故鄉沛豐,已經過去了十年,以前的他被項羽追得如喪家之犬,而如今他卻是以帝王之尊衣錦還鄉。”
“在到達沛縣後,劉邦大擺宴席,將縣中父老及自己故舊鄉親全部招來,一起飲酒敘舊。”
“看著那一張張熟悉的麵孔,聽著一句句親切的鄉音,劉邦感慨萬分,便放開了與鄉親們暢飲起來。”
“酒過三旬,劉邦泫然泣下,擊築而唱,【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對,就是這首《大風歌》,雖無華麗詞藻堆砌,但卻氣魄遠大,充滿帝王氣概,被後人讚為【天縱之英作】。”
“就像我們先前說的,劉邦小時候是讀過書的,但到底讀到什麽程度,是小學文憑還是大學文憑,我們不得而知了。”
“但那一句黑他和項羽【劉項原來不讀書】,便似乎聽起來有些讓人覺得要替劉邦訴委屈了……”
“而此時的大漢,在內部,他和呂後本打算借韓信之死來威懾其他群臣。”羅玉華繼續道,“沒成想適得其反,那些人怕是怕了,但大家怕的是自己也會被這兩口子當成韓信一樣對付……”
“本著好死不如賴活著的想法,許多異姓王都動了反叛之心……”
“在這接二連三的叛亂中,年邁的劉邦不僅感到焦頭爛額,也慢慢被拖垮了身體。”
“很快,他就發現,麵對權力,不管你們是怎麽樣的過命交情,最後也都可能會反目成仇。”
“於是,劉邦便定下白馬之盟,【此後非劉氏不得封王,非有功者不得封侯,如違此約,天下共擊之!】”
“然而,此時的大漢除了劉內憂,也有外患。公元前201年,北方匈奴大舉犯境,韓王信的領地被匈奴人圍攻,韓王信孤立難支,劉邦趕緊派兵增援,不料還未到原郡,韓王信竟然投降了。”
“公元前200年,劉邦隻能親率32萬大軍,北擊匈奴和韓王信,這一次,劉邦雖然收複了失地,但卻中了匈奴誘敵深入之計,被圍困白登山七天七夜。”
“幸好他的身邊有陳平獻計,選擇重金賄賂匈奴閼氏。在閼氏的勸說下,冒頓慈愛解圍之一角,髒兮兮又可憐巴巴的劉邦終於被放了出來。”
“也不知,在這一戰裏,見識到了匈奴的強大的劉邦,而是采用劉敬的建議,跟匈奴和親,以美女換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