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曆朝的老四到底有多強48
天幕直播,華夏興衰看哭曆朝天子 作者:金小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哎呀……”徐愛扶額搖頭,臉上露出一絲無奈又糾結的表情,“還是來了嗎?”
“嗯,來了……”羅玉華也歎了口氣,聳肩道,“總歸是繞不過的……”
眼看她倆臉上皆露出了讓人捉摸不透的表情來,不單單是直播間裏的始皇高祖二人懵了,便是漢居裏觀看天幕直播的其他人,此刻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這……這麽意思?”乾隆剛剛還在高興,天幕總算是盤點到了自己,正滿臉笑意的聽著身邊的和珅拍著馬屁,結果還沒來得及炫耀一番,便看聽見天幕裏的話事人話語裏,似乎有著不太願意聊自己的意思。
一輩子順風順水的乾隆帝如何受得這樣的委屈,他瞬間便怒了,剛想發作,便被身邊的傅恆拉住了:“皇上,您先息怒……”
他皺著眉頭低聲勸道:“這裏不是咱們的紫禁城……”
一句話便讓暴怒的乾隆瞬間冷靜了下來,他抬起頭掃視了一下四周,除了他們愛新覺羅家的老祖宗們外,其他家的帝王,也都不是他得罪的起的……
就算他們大清千秋萬事,他乾隆功蓋古今,但到底雙拳難敵四手,架不住對方人多啊!
一想明白這點,他隻能暫時壓下怒意,勉強的坐迴沙發上,打算聽聽天幕到底要說他什麽……
而此時的李淵和老朱哥倆卻樂嗬嗬的坐在一起,說實話,聽了別人家兒子的故事後,他倆現在都很開心,畢竟二郎和老四那都是被天幕吹上了天的……
而此時的天幕裏,劉邦也忍不住詢問道:“丫頭,你們為什麽這個表情,這接下來要說的皇帝,是……”
他的話還沒問完,便看見彈幕似乎也熱鬧了起來……
【乾隆怎麽了,他本來就是個不錯的皇帝啊,要不是他,西藏還收不迴來呢……】
【呸呸,乾隆也算好皇帝,他就是個千古罪人,漢文化的劊子手……】
【就是就是,要是沒有他搞什麽閉關鎖國,華夏的百年屈辱史,也許就不會有了……】
【那是時代的原因,跟乾隆有什麽關係……】
【怎麽沒關係啦,就是他的錯……】
……
“這……”劉邦越看越是心驚,趕忙看向羅玉華和徐愛,似乎想尋求一個答案……
“說說看吧……”始皇帝此時也忍不住開了口,適才聽別家那些有出息的兒子們,他心裏雖然有嫉妒,但更多的還是欣慰,畢竟都是華夏子民……
但不知道為什麽,他此刻對這個被話事人直言有些難評的乾隆皇帝,生出了好奇之心來……
“好吧……”羅玉華點了點頭,歎道,“首先在聊乾隆皇帝前,我要說明一件事……”
“對於這樣一位既有大作為,但也有大罪過的皇帝陛下,我絕對不會摻雜私人情感來說他的故事……”
“我也知道,大家有人非常喜歡乾隆皇帝,也有人非常厭惡他……”她聳聳肩道,“但不管是怎麽樣,我都希望,大家在生氣時都保持理智,盡量不罵人……”
她頓了頓,然後苦笑道:“就算要罵,冤有頭債有主,也請大家不要把氣撒我們直播間來,不要罵我們,就好了。”
這番極有求生欲的話,直接把彈幕裏的看客們逗樂了……
而此時巴巴坐在直播間裏,還有漢居裏的各大位麵老祖宗們,更是好奇這其中到底有什麽故事了……
“愛新覺羅弘曆……”羅玉華終於開了口,“從清太祖努爾哈赤算起,大清朝的第六位皇帝……”
“清世宗雍正皇帝的第四子,大清朝最成功,但也是最失敗的皇帝……”
她緩緩道:“公元1711年,弘曆在北京城內的雍親王府出生了,她的母親是鈕祜祿氏,原本隻是雍親王府的一個格格。”
“雖然為當時還是雍親王的雍正生下了他的第四子,但其地位卻並未獲提升,十餘年間皆號格格,也未生下其他皇子。”
“由此可見,鈕祜祿氏當時在雍親王府其實並不受寵愛,至少不是電視劇《熹妃傳》裏那種近乎寵冠後宮的存在……”
“但是封建社會的女子,多半都講究一個母憑子貴,鈕祜祿氏自己雖然無寵,但她卻有一個好兒子……”
“這使得雍正即位後,她被直接封為熹妃,並居於景仁宮。地位次於烏喇那拉皇後、年貴妃、齊妃。”
“但後來隨著年妃、烏拉那拉皇後的相繼逝世,又加上齊妃之子弘時失了聖心,熹妃的地位也開始日漸升高。”
“在公元1730年,熹妃晉封為熹貴妃,並開始成為雍正朝後期後宮統攝者。”
“熹貴妃本人,是個極其有福氣的……”羅玉華笑道,“為什麽我會這麽說呢?”
“因為最一開始的時候,她在雍親王府時,壓根就是個不太起眼的普通格格……”
“沒成想有一次,雍正患上時疫,病情嚴重,幾乎喪命。而鈕枯祿氏卻在他身邊,侍奉殷勤,煎湯熬藥,無不周到。雍正素來是個別人對我好一分,我便對他好十分的性子,所以在他康複後,對鈕祜祿氏也生出來憐愛之心。”
“而也就是這份憐愛,使得鈕祜祿氏得到了一個孩子,並於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生下雍正的四子弘曆。”
“而到了弘曆十二歲時,他隨父雍王正初侍康熙帝,宴於牡丹台。”她繼續道,“康熙見皇孫弘曆聰穎過人,心裏十分喜歡,便將他接至皇宮去讀書,親自撫養,並稱弘曆【是福過於予】,更是連聲稱鈕祜祿氏是有福之人。”
“母憑子貴啊,有了這麽個可以替自己在皇帝親爹麵前爭臉麵的兒子,那雍正如何能不開心呢,而作為弘曆親娘的的鈕枯祿氏,自然也就更得雍正的看重了。”
“弘曆自己也特別爭氣,從小便展現出於不同於普通孩子的智慧,少年老成,十分懂事不說,還很善於與人相處。”
“而康熙帝因為政務纏身,他的孫子們又實在太多,所以導致很多他都是沒見過的。”
“可康熙卻非常喜歡弘曆這個孫子,批閱奏章的時候,都允許弘曆陪在身邊磨墨,有時還會手把手的教他寫字。”
“甚至康熙同大臣討論軍國大事的時候,也特批弘曆留在身邊。”
“嗯,來了……”羅玉華也歎了口氣,聳肩道,“總歸是繞不過的……”
眼看她倆臉上皆露出了讓人捉摸不透的表情來,不單單是直播間裏的始皇高祖二人懵了,便是漢居裏觀看天幕直播的其他人,此刻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這……這麽意思?”乾隆剛剛還在高興,天幕總算是盤點到了自己,正滿臉笑意的聽著身邊的和珅拍著馬屁,結果還沒來得及炫耀一番,便看聽見天幕裏的話事人話語裏,似乎有著不太願意聊自己的意思。
一輩子順風順水的乾隆帝如何受得這樣的委屈,他瞬間便怒了,剛想發作,便被身邊的傅恆拉住了:“皇上,您先息怒……”
他皺著眉頭低聲勸道:“這裏不是咱們的紫禁城……”
一句話便讓暴怒的乾隆瞬間冷靜了下來,他抬起頭掃視了一下四周,除了他們愛新覺羅家的老祖宗們外,其他家的帝王,也都不是他得罪的起的……
就算他們大清千秋萬事,他乾隆功蓋古今,但到底雙拳難敵四手,架不住對方人多啊!
一想明白這點,他隻能暫時壓下怒意,勉強的坐迴沙發上,打算聽聽天幕到底要說他什麽……
而此時的李淵和老朱哥倆卻樂嗬嗬的坐在一起,說實話,聽了別人家兒子的故事後,他倆現在都很開心,畢竟二郎和老四那都是被天幕吹上了天的……
而此時的天幕裏,劉邦也忍不住詢問道:“丫頭,你們為什麽這個表情,這接下來要說的皇帝,是……”
他的話還沒問完,便看見彈幕似乎也熱鬧了起來……
【乾隆怎麽了,他本來就是個不錯的皇帝啊,要不是他,西藏還收不迴來呢……】
【呸呸,乾隆也算好皇帝,他就是個千古罪人,漢文化的劊子手……】
【就是就是,要是沒有他搞什麽閉關鎖國,華夏的百年屈辱史,也許就不會有了……】
【那是時代的原因,跟乾隆有什麽關係……】
【怎麽沒關係啦,就是他的錯……】
……
“這……”劉邦越看越是心驚,趕忙看向羅玉華和徐愛,似乎想尋求一個答案……
“說說看吧……”始皇帝此時也忍不住開了口,適才聽別家那些有出息的兒子們,他心裏雖然有嫉妒,但更多的還是欣慰,畢竟都是華夏子民……
但不知道為什麽,他此刻對這個被話事人直言有些難評的乾隆皇帝,生出了好奇之心來……
“好吧……”羅玉華點了點頭,歎道,“首先在聊乾隆皇帝前,我要說明一件事……”
“對於這樣一位既有大作為,但也有大罪過的皇帝陛下,我絕對不會摻雜私人情感來說他的故事……”
“我也知道,大家有人非常喜歡乾隆皇帝,也有人非常厭惡他……”她聳聳肩道,“但不管是怎麽樣,我都希望,大家在生氣時都保持理智,盡量不罵人……”
她頓了頓,然後苦笑道:“就算要罵,冤有頭債有主,也請大家不要把氣撒我們直播間來,不要罵我們,就好了。”
這番極有求生欲的話,直接把彈幕裏的看客們逗樂了……
而此時巴巴坐在直播間裏,還有漢居裏的各大位麵老祖宗們,更是好奇這其中到底有什麽故事了……
“愛新覺羅弘曆……”羅玉華終於開了口,“從清太祖努爾哈赤算起,大清朝的第六位皇帝……”
“清世宗雍正皇帝的第四子,大清朝最成功,但也是最失敗的皇帝……”
她緩緩道:“公元1711年,弘曆在北京城內的雍親王府出生了,她的母親是鈕祜祿氏,原本隻是雍親王府的一個格格。”
“雖然為當時還是雍親王的雍正生下了他的第四子,但其地位卻並未獲提升,十餘年間皆號格格,也未生下其他皇子。”
“由此可見,鈕祜祿氏當時在雍親王府其實並不受寵愛,至少不是電視劇《熹妃傳》裏那種近乎寵冠後宮的存在……”
“但是封建社會的女子,多半都講究一個母憑子貴,鈕祜祿氏自己雖然無寵,但她卻有一個好兒子……”
“這使得雍正即位後,她被直接封為熹妃,並居於景仁宮。地位次於烏喇那拉皇後、年貴妃、齊妃。”
“但後來隨著年妃、烏拉那拉皇後的相繼逝世,又加上齊妃之子弘時失了聖心,熹妃的地位也開始日漸升高。”
“在公元1730年,熹妃晉封為熹貴妃,並開始成為雍正朝後期後宮統攝者。”
“熹貴妃本人,是個極其有福氣的……”羅玉華笑道,“為什麽我會這麽說呢?”
“因為最一開始的時候,她在雍親王府時,壓根就是個不太起眼的普通格格……”
“沒成想有一次,雍正患上時疫,病情嚴重,幾乎喪命。而鈕枯祿氏卻在他身邊,侍奉殷勤,煎湯熬藥,無不周到。雍正素來是個別人對我好一分,我便對他好十分的性子,所以在他康複後,對鈕祜祿氏也生出來憐愛之心。”
“而也就是這份憐愛,使得鈕祜祿氏得到了一個孩子,並於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生下雍正的四子弘曆。”
“而到了弘曆十二歲時,他隨父雍王正初侍康熙帝,宴於牡丹台。”她繼續道,“康熙見皇孫弘曆聰穎過人,心裏十分喜歡,便將他接至皇宮去讀書,親自撫養,並稱弘曆【是福過於予】,更是連聲稱鈕祜祿氏是有福之人。”
“母憑子貴啊,有了這麽個可以替自己在皇帝親爹麵前爭臉麵的兒子,那雍正如何能不開心呢,而作為弘曆親娘的的鈕枯祿氏,自然也就更得雍正的看重了。”
“弘曆自己也特別爭氣,從小便展現出於不同於普通孩子的智慧,少年老成,十分懂事不說,還很善於與人相處。”
“而康熙帝因為政務纏身,他的孫子們又實在太多,所以導致很多他都是沒見過的。”
“可康熙卻非常喜歡弘曆這個孫子,批閱奏章的時候,都允許弘曆陪在身邊磨墨,有時還會手把手的教他寫字。”
“甚至康熙同大臣討論軍國大事的時候,也特批弘曆留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