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曆朝的老四到底有多強55
天幕直播,華夏興衰看哭曆朝天子 作者:金小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漢居裏的乾隆此刻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呆若木雞的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嘴裏喃喃自語道,“朕錯了嗎?朕居然錯了……”
作為一個有抱負有能力的皇帝,他是很自大,很喜愛享樂……
可他的骨子裏還是渴望能給後世留下一個強大的王朝的……
他打下的疆土,在華夏曆朝曆代裏,也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存在,而那些來朝貢的小國,無論是財富,資源,人口,都遠不及大清……
自己不願意搭理他們,看不上他們,有什麽錯……
當年的唐太宗,明成祖不也是一樣這麽對待那些藩邦小國的嗎?為什麽他們可以得後世之人的追捧,誇他們所締造的是外國來朝梵盛世……
而到了自己,卻成了千古罪人……
他到底哪裏做的不對了……
就在他一臉不甘的看著天幕,甚至想開口罵人之際,天幕裏的羅玉華便和聽到了他的心聲一樣,再次開了口……
“時勢造英雄,乾隆爺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看清楚當時的藍星局勢……”
“華夏的富裕和繁華,在我們強勢時,是讓人仰視和羨慕的……”她繼續道,“但當我們弱勢時,那這些財富變成了別人眼裏的肥肉……”
“五胡亂華時期,這樣的事情已經發生過一次了……”
“所以從隋朝開始,曆朝曆代,哪怕是弱勢的宋朝,都沒有放棄與外界連通,隻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而乾隆爺,他自己倒是和外界溝通了,但卻沒有真正的去做了解,沒有去深思對方的實力……”
“他太自信了,或者是因為他這一生實在太順了,導致他壓根沒想過,這些他看不上眼的小村,會生出狼子野心來……”
“其實如果他真的正視了這些問題,他好好的去了解過這些問題……”她搖頭道,“我個人覺得,以大清的財力物力,包括乾隆爺自己的個人能力……”
“即便不能百分百扭轉結局,但至少結局不會弄的這麽慘烈……”
……
“對……”乾隆眼睛一亮,他仿佛醍醐灌頂一般,眼前豁然開朗,“朕知道了……”
“朕明白了……”
直到這一刻,乾隆才真正有了想要改變現狀的決心……
“好了,關於乾隆這位四皇子的故事,也就隻能說到這裏了……”羅玉華聳肩道,“而四皇子陣營到了這裏,可能大家都覺得應該結束了吧……”
“不過呢,大清朝其實還是有一位老四,其實做的也還是不錯的……”
“比不了之前我們的皇四子天團……”她歎道,“但這位四皇子卻是必須要說的……”
“這位便是大清的第九任皇帝,是一個曆史知名度卻遠遠不如他的老婆,也就是慈禧太後的皇帝。”羅玉華繼續道。
“他曾一度想要實現中興,後來卻荒廢朝政,萎靡不振,最終 31 歲就撒手人寰……”
“他就是道光帝的第四子,清文宗鹹豐……”
“在九歲前,鹹豐作為皇子,一直過著幸福的生活。因為他的生母是孝全成皇後鈕祜祿氏,是其父親道光最寵愛的女子。”
“而他的名字奕??,【奕】字是乾隆為後輩定下來的,【??】字的意思是智慧,這是父親道光對他的期待。”
“原本幸福的生活,卻因為九歲時,孝全成皇後的突然去世,戛然遏止……”
“一個九歲的孩子,在麵對疼愛自己的母親離開後,唯一能做的,便是抹著眼淚跟著養母靜貴妃生活。”
“皇家普通人家一樣,失去母親便等於失去庇護。”羅玉華歎道,“即便有帝王的庇護,得到了養母的照顧……”
“可養母也有自己的兒子啊,六皇子奕?才是人家親生的。”
“好就好在這位靜貴妃並不是陰險狠毒的人,老四和老六這倆兄弟在她的照料下一天天長大,每天形影不離。”
“都說愛屋及烏,道光痛失亡妻,也沒有娶繼後,再加上靜貴妃也是他的寵妃,又養了皇後之子,時間一久,他自然也就慢慢對六皇子上了心。”
“而小六奕?又實在太聰明了,聰明到《清史稿》都記載,奕?【就傅日授千言,少讀即成誦。】”
“意思就是,上千字的課文,讀幾遍就能背下來。而且騎馬射箭、舞刀弄槍,樣樣拿手。”
“這不就妥妥的是個文武雙全的小神童嗎?”羅玉華繼續道,“可這樣一來,立誰做太子,就讓道光帝犯了難……”
“思來想去,他決定先觀察觀察這兩兒子……”
“這不觀察不知道,一觀察,道光才發現,奕??這孩子,雖然不如弟弟聰明,但他為人處事特別寬厚。”
“你比如說,每次道光拿禮物讓哥倆挑選,奕??都是讓弟弟先選,而奕?也不客氣,絲毫不懂孔融讓梨的精神。”
“而每次玩遊戲,奕??也都是故意讓弟弟贏,而且自己還樂嗬嗬的,毫無怨言。”
“道光頓感欣慰,在他看來,當皇帝,德行比才能更重要!”
“於是,公元 1850 年 2 月 ,自覺已走到人生盡頭的道光召見了十位大臣,宣布立奕??為皇太子。而他也是整個大清朝最後一位秘密立儲的皇帝。”
她繼續道:“登基後的奕??即為鹹豐帝。”
“和曆朝曆代一樣,但凡新帝登基,都會有一番改革之舉,鹹豐自然也不例外。”
“他先是將軍機處大換血,像是首席大臣搞小團體,立馬革職!主和派搞投降,當即降職!”
“可以說,在這一時期的鹹豐相當勤政,他以鐵腕打擊腐敗,吏治有了明顯改善的。”
“但也不知道是他時運不濟,還是大清的氣運已經快消耗殆盡的原因……”
“鹹豐執政剛過幾個月,就爆發了金田起義,太平天國運動星火燎原,迅速蔓延。”
“鹹豐三年,洪秀全就定都南京,此時清軍的戰力早已和初入關時有了天壤之別,而此時,朝廷還要抽出兵力來對付蠢蠢欲動的列強,真是讓鹹豐焦頭爛額。內亂未平,外敵又至。”
作為一個有抱負有能力的皇帝,他是很自大,很喜愛享樂……
可他的骨子裏還是渴望能給後世留下一個強大的王朝的……
他打下的疆土,在華夏曆朝曆代裏,也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存在,而那些來朝貢的小國,無論是財富,資源,人口,都遠不及大清……
自己不願意搭理他們,看不上他們,有什麽錯……
當年的唐太宗,明成祖不也是一樣這麽對待那些藩邦小國的嗎?為什麽他們可以得後世之人的追捧,誇他們所締造的是外國來朝梵盛世……
而到了自己,卻成了千古罪人……
他到底哪裏做的不對了……
就在他一臉不甘的看著天幕,甚至想開口罵人之際,天幕裏的羅玉華便和聽到了他的心聲一樣,再次開了口……
“時勢造英雄,乾隆爺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看清楚當時的藍星局勢……”
“華夏的富裕和繁華,在我們強勢時,是讓人仰視和羨慕的……”她繼續道,“但當我們弱勢時,那這些財富變成了別人眼裏的肥肉……”
“五胡亂華時期,這樣的事情已經發生過一次了……”
“所以從隋朝開始,曆朝曆代,哪怕是弱勢的宋朝,都沒有放棄與外界連通,隻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而乾隆爺,他自己倒是和外界溝通了,但卻沒有真正的去做了解,沒有去深思對方的實力……”
“他太自信了,或者是因為他這一生實在太順了,導致他壓根沒想過,這些他看不上眼的小村,會生出狼子野心來……”
“其實如果他真的正視了這些問題,他好好的去了解過這些問題……”她搖頭道,“我個人覺得,以大清的財力物力,包括乾隆爺自己的個人能力……”
“即便不能百分百扭轉結局,但至少結局不會弄的這麽慘烈……”
……
“對……”乾隆眼睛一亮,他仿佛醍醐灌頂一般,眼前豁然開朗,“朕知道了……”
“朕明白了……”
直到這一刻,乾隆才真正有了想要改變現狀的決心……
“好了,關於乾隆這位四皇子的故事,也就隻能說到這裏了……”羅玉華聳肩道,“而四皇子陣營到了這裏,可能大家都覺得應該結束了吧……”
“不過呢,大清朝其實還是有一位老四,其實做的也還是不錯的……”
“比不了之前我們的皇四子天團……”她歎道,“但這位四皇子卻是必須要說的……”
“這位便是大清的第九任皇帝,是一個曆史知名度卻遠遠不如他的老婆,也就是慈禧太後的皇帝。”羅玉華繼續道。
“他曾一度想要實現中興,後來卻荒廢朝政,萎靡不振,最終 31 歲就撒手人寰……”
“他就是道光帝的第四子,清文宗鹹豐……”
“在九歲前,鹹豐作為皇子,一直過著幸福的生活。因為他的生母是孝全成皇後鈕祜祿氏,是其父親道光最寵愛的女子。”
“而他的名字奕??,【奕】字是乾隆為後輩定下來的,【??】字的意思是智慧,這是父親道光對他的期待。”
“原本幸福的生活,卻因為九歲時,孝全成皇後的突然去世,戛然遏止……”
“一個九歲的孩子,在麵對疼愛自己的母親離開後,唯一能做的,便是抹著眼淚跟著養母靜貴妃生活。”
“皇家普通人家一樣,失去母親便等於失去庇護。”羅玉華歎道,“即便有帝王的庇護,得到了養母的照顧……”
“可養母也有自己的兒子啊,六皇子奕?才是人家親生的。”
“好就好在這位靜貴妃並不是陰險狠毒的人,老四和老六這倆兄弟在她的照料下一天天長大,每天形影不離。”
“都說愛屋及烏,道光痛失亡妻,也沒有娶繼後,再加上靜貴妃也是他的寵妃,又養了皇後之子,時間一久,他自然也就慢慢對六皇子上了心。”
“而小六奕?又實在太聰明了,聰明到《清史稿》都記載,奕?【就傅日授千言,少讀即成誦。】”
“意思就是,上千字的課文,讀幾遍就能背下來。而且騎馬射箭、舞刀弄槍,樣樣拿手。”
“這不就妥妥的是個文武雙全的小神童嗎?”羅玉華繼續道,“可這樣一來,立誰做太子,就讓道光帝犯了難……”
“思來想去,他決定先觀察觀察這兩兒子……”
“這不觀察不知道,一觀察,道光才發現,奕??這孩子,雖然不如弟弟聰明,但他為人處事特別寬厚。”
“你比如說,每次道光拿禮物讓哥倆挑選,奕??都是讓弟弟先選,而奕?也不客氣,絲毫不懂孔融讓梨的精神。”
“而每次玩遊戲,奕??也都是故意讓弟弟贏,而且自己還樂嗬嗬的,毫無怨言。”
“道光頓感欣慰,在他看來,當皇帝,德行比才能更重要!”
“於是,公元 1850 年 2 月 ,自覺已走到人生盡頭的道光召見了十位大臣,宣布立奕??為皇太子。而他也是整個大清朝最後一位秘密立儲的皇帝。”
她繼續道:“登基後的奕??即為鹹豐帝。”
“和曆朝曆代一樣,但凡新帝登基,都會有一番改革之舉,鹹豐自然也不例外。”
“他先是將軍機處大換血,像是首席大臣搞小團體,立馬革職!主和派搞投降,當即降職!”
“可以說,在這一時期的鹹豐相當勤政,他以鐵腕打擊腐敗,吏治有了明顯改善的。”
“但也不知道是他時運不濟,還是大清的氣運已經快消耗殆盡的原因……”
“鹹豐執政剛過幾個月,就爆發了金田起義,太平天國運動星火燎原,迅速蔓延。”
“鹹豐三年,洪秀全就定都南京,此時清軍的戰力早已和初入關時有了天壤之別,而此時,朝廷還要抽出兵力來對付蠢蠢欲動的列強,真是讓鹹豐焦頭爛額。內亂未平,外敵又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