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曆朝的老四到底有多強57
天幕直播,華夏興衰看哭曆朝天子 作者:金小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且太平天國還推行【聖庫製】,要求民眾一切財產歸公,按需分配。”羅玉華繼續道,“這種製度在戰時,倒是可以短暫施行,但如果長期實施,必然使得經濟活力窒息。”
“公元1854年後,天京就已出現了糧荒,可憐百姓民眾已經被迫食野草了,平均主義的經濟腐化,注定會讓這個製度破產……”
“還有,定都天京後,諸王廣納妻妾,洪秀全一個人就有88妃,東王楊秀清也有36妃,再加上大興土木,修建東王府便耗銀數百萬兩。”
她繼續道:“彼此間的爭權奪利,更是引發公元1856年天京事變,諸王互相殘殺,精銳喪盡。”
“而且,即便成功了,隻怕也難以避免權力內耗。貴族化與地方割據……”
“像是後期將領陳玉成、李秀成等擁兵自重,形成【聽封不聽調】的局麵。若統一,必然重現唐代藩鎮割據,中央權威蕩然無存的現象。”
“但是……”說到這裏,羅玉華卻話音突然一轉,“太平天國運動真的一點用沒有嗎?”
“不是的,新華夏如今可以強大,太平天國運動,卻又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洪秀全是一個極有抱負,但又很為保守的人……”她繼續道,“他有很多進步的思想和主張,但卻走不出【非黑即白,非正即邪】的思想禁錮……”
“他帶領的農民起義,雖然借鑒了民間宗教起事的傳統。”
“但又不是單純地接受和融合華夏原本既有的各種宗教,而是對西方的基督教進行加工創造,並糅合儒家孔學、民間宗教和傳統民俗風習等因素。直接顛覆了基督教的基本信條,從而形成了自己別具一格的宗教儀式和獨立的宗教經典,創造了獨樹一幟的新型思想和宗教體係。”
“以拜上帝思想為基礎,匯聚力量、整肅軍紀、令行禁止,迅速地將忍耐、謙卑、散漫、懦弱的農民小生產者和小私有者組建成為一支紀律嚴明、勇猛善戰的反清起義大軍……”
“然而,他還是失敗了……”羅玉華搖頭道,“因為他們雖然有著全新的思想觀念,重視疆土歸屬,但卻完全不懂懷柔遠人的外交政策……”
“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權,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徐愛接著她的話繼續道,“好不容易到南京,立馬就互爭皇帝,閉起城來自相殘殺……”
“他們視清朝為竊國死敵,並又不認為洋人打擊清朝和侵略華夏是一迴事,所以對【洋兄弟】發動的侵略戰爭表示讚許,甚至還一再表示希望聯手推翻清廷。”
“這得是多麽的缺乏近代民族國家的主權意識啊,完全被同教一家的宗教觀念和列強長期鼓吹欺詐的【中立】政策模糊了敵我界限嘛……”
“是啊……”羅玉華讚成道,“太平天國念念不忘的,是推翻清廷。所以洪秀全認為,隻要作出些許讓步,就可以和洋兄弟維持長久和好的關係。”
“然而,這不就是一廂情願,癡人做夢嘛?”
“西方強盜們關注的,可是如何落實不平等條約的各項條款,用於保護自己在華夏的商業利益,實現華夏內地開放和鴉片貿易合法化。”
“滿清是敵人,而與自己信奉相同教派的西方強盜卻是兄弟……”羅玉華搖了搖頭,無奈的說道,“就是這種又天真,又矛盾,又糾結,又扭曲的反侵略思想,使得太平天國慘痛的代價……”
“也讓所有的華夏人,徹底洞察到所謂的西方列強,那虛詐險惡的用心……”
“這場農民起義,失敗了……”她歎道,“但是其在新華夏成立後,地位卻進一步提高,甚至被認為是舊式農民起義的最巔峰,是華夏近代史上,第一次農民革命高潮。”
“就連如今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第二塊浮雕上刻著的,都是洪秀全領導金田起義【太平天國運動】的畫麵。”
“太平天國運動彎路走了不少,甚至於後期內訌到了,走的全是彎路……”
“大家之所以會否定太平天國的存在,其實不是覺得他們反抗的不對!而是覺得這個政權內部太不穩定。”羅玉華繼續道。
“那些參加太平天國起義的人,大多都是祖祖輩輩受清王朝愚民奴化統治300年的底層人民。”
“苦難的生活,讓他們他們沒有讀過書接受過教育,自然不可能有太多的素質和紀律可言。”
“但是能夠擁有反抗的精神,總是要比任人魚肉要來的有骨氣點多了吧……”徐愛搖頭道,“前些日子,我看到了一些藍星其他有著戰火的村子的新聞……”
“某個村的叛軍拿下政權後,居然逼著與自己敵對的勢力守護下的普通百姓趴在地上,學狗叫,用四肢爬行,好供他們取樂……”
“那時候我就在想,如果這個小村裏,能出一個類似於洪天王一樣,有著反抗精神的領導者,會不會這些人便不會落得個任人欺淩取樂,隨意打殺的結局了呢……”
“不管怎麽說……”羅玉華接過話茬道,“太平天國並不是一場成功的,完美的反抗行動……”
“但是它的反抗之舉,卻對於華夏的未來,格外的重要……”
“就連孫先生他老人家,也是從洪秀全身上學到了抗爭精神和思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最後真正的送走了滿清政權,並在推動社會進步和國家建設方麵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話題扯得有點遠了……”說到了這裏,羅玉華並不打算繼續再往下說了。
“鹹豐這個滿清的皇帝,算不上多好,但也絕對是有心想要扭轉大清帝國頹勢的……”總算是把話題扭迴來的她笑著說道,“隻是,他和明朝的崇禎一樣生不逢時……”
“他這一生可謂是曆盡磨難,從登基開始一直到英年早逝,可以說是沒過上一天安穩日子。”
“公元1854年後,天京就已出現了糧荒,可憐百姓民眾已經被迫食野草了,平均主義的經濟腐化,注定會讓這個製度破產……”
“還有,定都天京後,諸王廣納妻妾,洪秀全一個人就有88妃,東王楊秀清也有36妃,再加上大興土木,修建東王府便耗銀數百萬兩。”
她繼續道:“彼此間的爭權奪利,更是引發公元1856年天京事變,諸王互相殘殺,精銳喪盡。”
“而且,即便成功了,隻怕也難以避免權力內耗。貴族化與地方割據……”
“像是後期將領陳玉成、李秀成等擁兵自重,形成【聽封不聽調】的局麵。若統一,必然重現唐代藩鎮割據,中央權威蕩然無存的現象。”
“但是……”說到這裏,羅玉華卻話音突然一轉,“太平天國運動真的一點用沒有嗎?”
“不是的,新華夏如今可以強大,太平天國運動,卻又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洪秀全是一個極有抱負,但又很為保守的人……”她繼續道,“他有很多進步的思想和主張,但卻走不出【非黑即白,非正即邪】的思想禁錮……”
“他帶領的農民起義,雖然借鑒了民間宗教起事的傳統。”
“但又不是單純地接受和融合華夏原本既有的各種宗教,而是對西方的基督教進行加工創造,並糅合儒家孔學、民間宗教和傳統民俗風習等因素。直接顛覆了基督教的基本信條,從而形成了自己別具一格的宗教儀式和獨立的宗教經典,創造了獨樹一幟的新型思想和宗教體係。”
“以拜上帝思想為基礎,匯聚力量、整肅軍紀、令行禁止,迅速地將忍耐、謙卑、散漫、懦弱的農民小生產者和小私有者組建成為一支紀律嚴明、勇猛善戰的反清起義大軍……”
“然而,他還是失敗了……”羅玉華搖頭道,“因為他們雖然有著全新的思想觀念,重視疆土歸屬,但卻完全不懂懷柔遠人的外交政策……”
“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權,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徐愛接著她的話繼續道,“好不容易到南京,立馬就互爭皇帝,閉起城來自相殘殺……”
“他們視清朝為竊國死敵,並又不認為洋人打擊清朝和侵略華夏是一迴事,所以對【洋兄弟】發動的侵略戰爭表示讚許,甚至還一再表示希望聯手推翻清廷。”
“這得是多麽的缺乏近代民族國家的主權意識啊,完全被同教一家的宗教觀念和列強長期鼓吹欺詐的【中立】政策模糊了敵我界限嘛……”
“是啊……”羅玉華讚成道,“太平天國念念不忘的,是推翻清廷。所以洪秀全認為,隻要作出些許讓步,就可以和洋兄弟維持長久和好的關係。”
“然而,這不就是一廂情願,癡人做夢嘛?”
“西方強盜們關注的,可是如何落實不平等條約的各項條款,用於保護自己在華夏的商業利益,實現華夏內地開放和鴉片貿易合法化。”
“滿清是敵人,而與自己信奉相同教派的西方強盜卻是兄弟……”羅玉華搖了搖頭,無奈的說道,“就是這種又天真,又矛盾,又糾結,又扭曲的反侵略思想,使得太平天國慘痛的代價……”
“也讓所有的華夏人,徹底洞察到所謂的西方列強,那虛詐險惡的用心……”
“這場農民起義,失敗了……”她歎道,“但是其在新華夏成立後,地位卻進一步提高,甚至被認為是舊式農民起義的最巔峰,是華夏近代史上,第一次農民革命高潮。”
“就連如今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第二塊浮雕上刻著的,都是洪秀全領導金田起義【太平天國運動】的畫麵。”
“太平天國運動彎路走了不少,甚至於後期內訌到了,走的全是彎路……”
“大家之所以會否定太平天國的存在,其實不是覺得他們反抗的不對!而是覺得這個政權內部太不穩定。”羅玉華繼續道。
“那些參加太平天國起義的人,大多都是祖祖輩輩受清王朝愚民奴化統治300年的底層人民。”
“苦難的生活,讓他們他們沒有讀過書接受過教育,自然不可能有太多的素質和紀律可言。”
“但是能夠擁有反抗的精神,總是要比任人魚肉要來的有骨氣點多了吧……”徐愛搖頭道,“前些日子,我看到了一些藍星其他有著戰火的村子的新聞……”
“某個村的叛軍拿下政權後,居然逼著與自己敵對的勢力守護下的普通百姓趴在地上,學狗叫,用四肢爬行,好供他們取樂……”
“那時候我就在想,如果這個小村裏,能出一個類似於洪天王一樣,有著反抗精神的領導者,會不會這些人便不會落得個任人欺淩取樂,隨意打殺的結局了呢……”
“不管怎麽說……”羅玉華接過話茬道,“太平天國並不是一場成功的,完美的反抗行動……”
“但是它的反抗之舉,卻對於華夏的未來,格外的重要……”
“就連孫先生他老人家,也是從洪秀全身上學到了抗爭精神和思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最後真正的送走了滿清政權,並在推動社會進步和國家建設方麵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話題扯得有點遠了……”說到了這裏,羅玉華並不打算繼續再往下說了。
“鹹豐這個滿清的皇帝,算不上多好,但也絕對是有心想要扭轉大清帝國頹勢的……”總算是把話題扭迴來的她笑著說道,“隻是,他和明朝的崇禎一樣生不逢時……”
“他這一生可謂是曆盡磨難,從登基開始一直到英年早逝,可以說是沒過上一天安穩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