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曆朝的老四到底有多強59
天幕直播,華夏興衰看哭曆朝天子 作者:金小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除此之外,肅順對於旗人【白吃飽】的行徑也是深惡痛絕。”羅玉華端起手邊的奶茶,喝了一口後,繼續道,“為了削減了國家支出,他砍了旗人的福利,省下來的錢正好用於國家平定戰亂……”
“而肅順的大刀闊斧搞改革,也的的確確給大清朝帶了些許變化,這也全都是鹹豐的慧眼識人之功……”
“然而,大清朝此時在新時代的汪洋大海裏,已經是一艘破破爛爛,隨時可能會沉沒的舊船了……”
“雖然看起來依舊光鮮亮麗,富貴繁華,但麵對別家的鋼鐵巨輪,大清這艘破舊的腐朽的木船,早已力不從心了。”
她歎息道:“內憂未除,外患已至,藍星強盜的堅船利炮到底還是突破了大沽口炮台。”
“為了阻擊強盜侵略,華夏兒女以血肉之軀與強盜們的長槍大炮對抗,我們的士兵如同伐木割草一般一排排倒下。”說到這裏,羅玉華的眼睛裏隱隱有了淚珠,“在慘烈的事實麵前,華夏百姓才明白,強盜不但是在戰艦上無敵,陸地戰依然可以打你個毫無還手之力。”
“這壓根不是人種之間的差異,而是科技時代的差異,這是在當時怎麽也無法逾越之差異,給我華夏大地帶來了無盡的創痛。”
“鹹豐怎麽也不明白,自己為了挽救王朝已然傾盡全力,為何還是這般田地?甚至到最後,連首都京城,大清王朝最後的臉麵眼看著都要保不住了。”
“而不管鹹豐再怎麽擔心,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強盜毛子還是闖進了京城。”她歎道,“倉惶之間鹹豐皇帝選擇了【木蘭秋獮】,也就是逃到熱河避難。”
“而從後來事態發展來看,這次逃離是鹹豐皇帝人生中最大的敗筆!”
“他再也沒有能活著迴到京城。 而京城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之踐踏……”
“千古之園——圓明園在被那群強盜洗劫一空後,焚之一炬。”
“更可惡的是,據說當時還有一些自己人,也跟著渾水摸魚趁火打劫。”
“而鹹豐在得知圓明園被毀後,真是肝膽俱裂,一口鮮血噴在了奏折之上。”
“更要命的是,接下來的日子裏,接踵而至,全是各種喪權辱國,割地賠款的條約。 ”
她歎息道:“說實話,站在一個後人的角度,我恨極了這個讓人屈辱的時刻……”
“但如果我努力平息好心情,隻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看,我突然能夠理解,此時鹹豐的心情,應該是何等悲涼痛苦了。”
“沒人願意祖宗基業毀在自己手裏,更別提這鹹豐還真的曾經是想要挽救這個王朝的。”她歎息道,“他可能甚至懷疑當初父皇為什麽要選他當皇帝……”
“難道是想讓他成了敗壞祖宗基業的背鍋人?他說不定也會痛恨自己當初為何要為了保命逃離京城……”
“為什麽不留在京城與強盜們決一死戰,沒準也能和崇禎一樣,落得個【君為社稷死】的好名聲。”
“但是說什麽都晚了。所以心灰意冷的鹹豐選擇了逃避擺爛,無論熱河生活條件多麽艱苦,他都堅持不迴京城。”
“更可悲的是,鹹豐在逃到熱河的一年之後,油盡燈枯的他走到了人生盡頭。”
“可悲了一輩子的鹹豐皇帝,雖已經然心灰意冷,但是對於祖宗社稷之重任,卻還是記在心裏的。”
羅玉華麵露同情:“所以他在臨死之時,盡量權衡各方麵關係,出了一套看似全方位考慮的托孤方案,將自己唯一年幼兒子,托付給了他生前最為信任之人。”
“等安排好後事,鹹豐感到腹中饑餓。可惜,還沒等燕窩粥做好,便撒手人寰了。 ”
“這個曾經有著抱負,也一心想要帶給大清新生命力的皇帝,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而我們後人眼裏,也許有人會覺得他能夠做得更好。但是我想說,他已經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她歎息道,“大廈將傾之際,除非天降聖人,否則誰又能與天抗衡呢?”
“不是每個人都是秦皇漢武,唐宗明祖那樣的天縱奇才,有天命,有實力的……”
“鹹豐還是有魄力的皇帝的……”徐愛也忍不住搖頭歎道,“不管怎麽樣,他重用了奕欣和肅順,是他執政的神來之筆。”
“這倆人雖然不能比肩明朝的張居正,但也都是很有魄力的能臣。”
“說實話,鹹豐可比崇禎皇帝幸運的多了。”她繼續評價道,“做皇帝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人可用,崇禎手底下那些東林黨,都是什麽玩意啊……”
“一個皇帝要想成為明君,麾下必須有能臣,而天下不缺有才能的人,缺的是殺伐果斷,有魄力又處事穩妥的能臣。”
“肅順可以說是勉強及格,已經摸到了能臣的及格線了,可惜強盜那時候太強勢,大清和他們之間的差距是巨大的,屬於被人家降維打擊了。”
“這種情況要想翻盤,恐怕朱元璋朱棣爺倆一起複活,也不能輕易辦到,何別提能力僅算是中規中矩的鹹豐君臣了……”
“這麽誇老朱爺倆啊……”劉邦一直皺著眉頭,聽到這裏,終於忍不住調侃了一句……
“也不是誇吧……”羅玉華笑了,“主要是明朝前期,明太祖成祖爺倆實在是要人有人,要兵有兵,要錢有錢,要科技有科技……”
“最主要的是有運氣,且願意接受創新……”
“清朝整體的失敗,最要緊的是他們的屁民政策,大大的打壓了民間的創造力……”
“而這一點,在明朝初期,注意啊,我說的是初期,絕對是不存在的……”
“當然,這也隻是一個說法,畢竟誰誰誰重生於什麽什麽時代,那是不可能的……”
“華夏民族自大秦帝國一統天下以來,遭受過的苦難可不少,最後能救贖咱們這個民族的,從來都是咱們自己……”
“秦皇漢武,唐宗明祖都不可能複活拯救蒼生……”她眼裏露出堅定和自信,“但華夏大地從不缺英雄……”
“腐朽完蛋的,可以是任何一個王朝,但絕對不會是咱們這個民族……”
“而肅順的大刀闊斧搞改革,也的的確確給大清朝帶了些許變化,這也全都是鹹豐的慧眼識人之功……”
“然而,大清朝此時在新時代的汪洋大海裏,已經是一艘破破爛爛,隨時可能會沉沒的舊船了……”
“雖然看起來依舊光鮮亮麗,富貴繁華,但麵對別家的鋼鐵巨輪,大清這艘破舊的腐朽的木船,早已力不從心了。”
她歎息道:“內憂未除,外患已至,藍星強盜的堅船利炮到底還是突破了大沽口炮台。”
“為了阻擊強盜侵略,華夏兒女以血肉之軀與強盜們的長槍大炮對抗,我們的士兵如同伐木割草一般一排排倒下。”說到這裏,羅玉華的眼睛裏隱隱有了淚珠,“在慘烈的事實麵前,華夏百姓才明白,強盜不但是在戰艦上無敵,陸地戰依然可以打你個毫無還手之力。”
“這壓根不是人種之間的差異,而是科技時代的差異,這是在當時怎麽也無法逾越之差異,給我華夏大地帶來了無盡的創痛。”
“鹹豐怎麽也不明白,自己為了挽救王朝已然傾盡全力,為何還是這般田地?甚至到最後,連首都京城,大清王朝最後的臉麵眼看著都要保不住了。”
“而不管鹹豐再怎麽擔心,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強盜毛子還是闖進了京城。”她歎道,“倉惶之間鹹豐皇帝選擇了【木蘭秋獮】,也就是逃到熱河避難。”
“而從後來事態發展來看,這次逃離是鹹豐皇帝人生中最大的敗筆!”
“他再也沒有能活著迴到京城。 而京城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之踐踏……”
“千古之園——圓明園在被那群強盜洗劫一空後,焚之一炬。”
“更可惡的是,據說當時還有一些自己人,也跟著渾水摸魚趁火打劫。”
“而鹹豐在得知圓明園被毀後,真是肝膽俱裂,一口鮮血噴在了奏折之上。”
“更要命的是,接下來的日子裏,接踵而至,全是各種喪權辱國,割地賠款的條約。 ”
她歎息道:“說實話,站在一個後人的角度,我恨極了這個讓人屈辱的時刻……”
“但如果我努力平息好心情,隻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看,我突然能夠理解,此時鹹豐的心情,應該是何等悲涼痛苦了。”
“沒人願意祖宗基業毀在自己手裏,更別提這鹹豐還真的曾經是想要挽救這個王朝的。”她歎息道,“他可能甚至懷疑當初父皇為什麽要選他當皇帝……”
“難道是想讓他成了敗壞祖宗基業的背鍋人?他說不定也會痛恨自己當初為何要為了保命逃離京城……”
“為什麽不留在京城與強盜們決一死戰,沒準也能和崇禎一樣,落得個【君為社稷死】的好名聲。”
“但是說什麽都晚了。所以心灰意冷的鹹豐選擇了逃避擺爛,無論熱河生活條件多麽艱苦,他都堅持不迴京城。”
“更可悲的是,鹹豐在逃到熱河的一年之後,油盡燈枯的他走到了人生盡頭。”
“可悲了一輩子的鹹豐皇帝,雖已經然心灰意冷,但是對於祖宗社稷之重任,卻還是記在心裏的。”
羅玉華麵露同情:“所以他在臨死之時,盡量權衡各方麵關係,出了一套看似全方位考慮的托孤方案,將自己唯一年幼兒子,托付給了他生前最為信任之人。”
“等安排好後事,鹹豐感到腹中饑餓。可惜,還沒等燕窩粥做好,便撒手人寰了。 ”
“這個曾經有著抱負,也一心想要帶給大清新生命力的皇帝,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而我們後人眼裏,也許有人會覺得他能夠做得更好。但是我想說,他已經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她歎息道,“大廈將傾之際,除非天降聖人,否則誰又能與天抗衡呢?”
“不是每個人都是秦皇漢武,唐宗明祖那樣的天縱奇才,有天命,有實力的……”
“鹹豐還是有魄力的皇帝的……”徐愛也忍不住搖頭歎道,“不管怎麽樣,他重用了奕欣和肅順,是他執政的神來之筆。”
“這倆人雖然不能比肩明朝的張居正,但也都是很有魄力的能臣。”
“說實話,鹹豐可比崇禎皇帝幸運的多了。”她繼續評價道,“做皇帝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人可用,崇禎手底下那些東林黨,都是什麽玩意啊……”
“一個皇帝要想成為明君,麾下必須有能臣,而天下不缺有才能的人,缺的是殺伐果斷,有魄力又處事穩妥的能臣。”
“肅順可以說是勉強及格,已經摸到了能臣的及格線了,可惜強盜那時候太強勢,大清和他們之間的差距是巨大的,屬於被人家降維打擊了。”
“這種情況要想翻盤,恐怕朱元璋朱棣爺倆一起複活,也不能輕易辦到,何別提能力僅算是中規中矩的鹹豐君臣了……”
“這麽誇老朱爺倆啊……”劉邦一直皺著眉頭,聽到這裏,終於忍不住調侃了一句……
“也不是誇吧……”羅玉華笑了,“主要是明朝前期,明太祖成祖爺倆實在是要人有人,要兵有兵,要錢有錢,要科技有科技……”
“最主要的是有運氣,且願意接受創新……”
“清朝整體的失敗,最要緊的是他們的屁民政策,大大的打壓了民間的創造力……”
“而這一點,在明朝初期,注意啊,我說的是初期,絕對是不存在的……”
“當然,這也隻是一個說法,畢竟誰誰誰重生於什麽什麽時代,那是不可能的……”
“華夏民族自大秦帝國一統天下以來,遭受過的苦難可不少,最後能救贖咱們這個民族的,從來都是咱們自己……”
“秦皇漢武,唐宗明祖都不可能複活拯救蒼生……”她眼裏露出堅定和自信,“但華夏大地從不缺英雄……”
“腐朽完蛋的,可以是任何一個王朝,但絕對不會是咱們這個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