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偏逢連夜雨,李準剛剛解決了賠款匯寄的難題,還沒來得及喘口氣,便收到了一個如晴天霹靂般的壞消息:父親李鐵船在成都重病臥床不起,病情危急,催促他馬上趕赴成都省親,晚了恐怕就見不到人了。這消息如同重錘砸在李準心上,他頓時心急如焚,腦海中一片混亂,“父親,您可千萬不能有事啊!” 他在心裏默默祈禱著,匆忙地處理完手中緊急的事務,便帶著三炮,主仆二人火急火燎地奔向成都看望病重的父親。
四川,素有 “天府之國” 的美譽,其核心在於四川盆地,而四川盆地的經濟中心則在成都平原,可以說成都平原成就了天府之國的富饒。成都平原沃野千裏,物產豐富,天上飛的、水裏遊的、山裏摘的、地裏長的,所謂山珍野菜應有盡有,這也使得成都成為中國的美食之都。正值初冬,成都平原的空氣中彌漫著一絲淡淡的寒意,田野裏的莊稼早已收割完畢,留下一片片空曠的土地,偶爾有幾隻麻雀在田間覓食,給這略顯蕭瑟的大地增添了幾分生機。遠處的山巒在薄霧中若隱若現,仿佛一幅淡雅的水墨畫。李準望著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心中五味雜陳,既有著對家鄉的眷戀,又充滿了對父親病情的擔憂。
李鐵船被任命為四川礦務商務欽差大臣,並非僅僅因為成都平原地下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實則是由於成都西邊的龍門山脈蘊含著極為豐富的化石資源。四川人對此心知肚明,因此 “六君子” 之一的四川老鄉楊銳,在出事前特意請奏太後任命李鐵船擔任此職,旨在謀求大力開發四川礦務,提升商務水平。
李鐵船在老家華鎣山開發礦業長達8年,深知開礦對資金需求巨大,國內有此經濟實力的單位與個人寥寥無幾。故而他上任前便積極籌集資金,在赴任四川途經上海時,就與美國銀行簽訂了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發的合同。然而,四川麵積廣闊,地形差異懸殊,地質情況更是複雜多變。四川的大地山川縱橫交錯,有的地方山巒起伏,連綿不絕;有的地方則是峽穀幽深,河流湍急。這片土地既蘊含著無盡的寶藏,又隱藏著諸多的挑戰,等待著人們去探索和征服。李準想著父親肩負的重任,心中不禁對父親多了幾分敬佩,同時也擔憂父親的身體是否能承受得住這樣的壓力。
李準與三炮主仆二人,先乘坐海輪抵達上海。上海的碼頭熙熙攘攘,人群來來往往,貨船的汽笛聲此起彼伏,海風吹拂著人們的麵龐,帶著一絲鹹澀的味道。正巧趕上上海到四川的輪船開通,李準便登上了德國洋行貨船德瑞號出發。洋船寬大,航行平穩,速度也相對較快。船在大海上航行,一望無際的海麵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偶爾有幾隻海鷗在船舷邊盤旋鳴叫。李準站在甲板上,望著遼闊的大海,心中卻無法平靜,他不斷地想著父親的病情,“父親,您一定要挺住,等我迴去。” 他在心裏默默念叨著,同時也對這次的旅程充滿了擔憂,畢竟新開通的航道充滿了未知的風險。
李準二人順利抵達了湖北漢口,趁著貨船上下貨的間隙,李準前去拜訪了湖廣總督張之洞和好友王雪岑。二人當天都紛紛勸說,上海至四川的航道剛剛開通,輪船公司對線路熟悉程度不夠,操作人員也缺乏經驗,航行安全實在無法保障,勸他們等兩天,搭乘到四川的客船更為安全。可李準滿心憂慮著父親的身體狀況,恨不得立刻飛迴到父親身邊,他堅定地說:“我實在是擔心父親的身體,哪怕有再大的危險,我也要早日趕到成都去。” 張之洞見他思父心切,也深知勸不住,隻好要求宜昌部下,在險要河灘布置小紅船接應,以防萬一。李準心裏既感激張之洞的關心,又為自己即將麵臨的危險旅程感到忐忑,但對父親的思念和擔憂還是讓他毅然決定繼續前行。
冬月初八,經過四天的航行,貨船來到了危險的崆岒峽。這裏兩岸山巒高聳,陡峭險峻,山上的樹木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發出 “沙沙” 的聲響。峽穀中霧氣彌漫,河水奔騰咆哮,如同一頭憤怒的野獸。這裏是三峽第一險灘,不知有多少船隻在此船毀人亡。由於船是向上行駛,水流湍急,在河灘下有一個巨大的迴水沱,機器根本無法發揮作用,隻能下錨,由船工們人力拖拉。事實上,在三峽很多地方都有當地船夫,他們肩膀搭著一根粗布褡子,光著屁股,在領頭人的引領下,喊著動人心魄的川江船工號子,緩緩上行。那號子聲在峽穀中迴蕩,仿佛是與大自然的抗爭之歌。李準看著這險峻的環境,心中不禁一陣發怵,“這次真的是危險了,可是我一定要挺過去,父親還在等著我。” 他暗暗給自己打氣。
德國大副自恃船隻是先進的蒸汽船,動力強速度快,剛愎自用,根本不聽從當地船工許癩子的指揮,結果不幸撞上礁石,船身瞬間沉沒,全部貨物及人員紛紛落水。李準雖是在河水溝長大的,那裏的大人小孩基本會遊泳,可由於母親管得嚴格,不準他戲水,因而他是個旱鴨子,不會遊泳。李準落水後嗆了好幾口水,“完了,我難道要死在這裏?父親還在等著我啊!” 他心中充滿了恐懼和絕望,眼看就要沉入水中,性命危在旦夕。三炮見狀,心急如焚,匆忙扔掉手中包裹,拚命朝李準遊過去,一把抓住李準的衣領用力往上拉。這時,灘上早已安排等候的小紅船急忙駛過來,將李準拉上船,救上了岸,這才讓他沒有性命之憂。然而,李準的衣服已全部濕透,所有行李也都被水衝走了。他坐在小紅船上,身體還在不停地顫抖,心中滿是劫後餘生的慶幸和對接下來旅程的擔憂。
李準清晰地記得上次送母親靈柩經過三峽時,也是遭遇險情,差點船毀人亡,同樣的危險不想這次又攤上了。他不禁想起江油人李白的《蜀道難》:“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使人聽此凋朱顏!” 這四川人生活實在是太難了,北有劍門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東有長江三峽,進出都是鬼門關。有人說四川人生活貪圖安逸,工作不思進取,可又有誰知道每次進出四川都是生存與死亡的考驗,與其無畏犧牲不如好好活著。
李準急於見到父親的想法,讓他顧不得危險,毅然決然地要坐上小紅船繼續逆水行舟向前衝。小紅船在湍急的江水中艱難前行,船身隨著波浪劇烈顛簸,水花不時濺到船上,坐在船上也極為不舒服,李準的身體隨著船的晃動而搖擺,他緊緊地抓住船舷,臉色蒼白。“父親,我一定要挺住,挺住。” 他在心中不斷地重複著這句話,給自己力量和勇氣。
那麽,李鐵船能堅持到兒子李準的到來嗎?
四川,素有 “天府之國” 的美譽,其核心在於四川盆地,而四川盆地的經濟中心則在成都平原,可以說成都平原成就了天府之國的富饒。成都平原沃野千裏,物產豐富,天上飛的、水裏遊的、山裏摘的、地裏長的,所謂山珍野菜應有盡有,這也使得成都成為中國的美食之都。正值初冬,成都平原的空氣中彌漫著一絲淡淡的寒意,田野裏的莊稼早已收割完畢,留下一片片空曠的土地,偶爾有幾隻麻雀在田間覓食,給這略顯蕭瑟的大地增添了幾分生機。遠處的山巒在薄霧中若隱若現,仿佛一幅淡雅的水墨畫。李準望著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心中五味雜陳,既有著對家鄉的眷戀,又充滿了對父親病情的擔憂。
李鐵船被任命為四川礦務商務欽差大臣,並非僅僅因為成都平原地下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實則是由於成都西邊的龍門山脈蘊含著極為豐富的化石資源。四川人對此心知肚明,因此 “六君子” 之一的四川老鄉楊銳,在出事前特意請奏太後任命李鐵船擔任此職,旨在謀求大力開發四川礦務,提升商務水平。
李鐵船在老家華鎣山開發礦業長達8年,深知開礦對資金需求巨大,國內有此經濟實力的單位與個人寥寥無幾。故而他上任前便積極籌集資金,在赴任四川途經上海時,就與美國銀行簽訂了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發的合同。然而,四川麵積廣闊,地形差異懸殊,地質情況更是複雜多變。四川的大地山川縱橫交錯,有的地方山巒起伏,連綿不絕;有的地方則是峽穀幽深,河流湍急。這片土地既蘊含著無盡的寶藏,又隱藏著諸多的挑戰,等待著人們去探索和征服。李準想著父親肩負的重任,心中不禁對父親多了幾分敬佩,同時也擔憂父親的身體是否能承受得住這樣的壓力。
李準與三炮主仆二人,先乘坐海輪抵達上海。上海的碼頭熙熙攘攘,人群來來往往,貨船的汽笛聲此起彼伏,海風吹拂著人們的麵龐,帶著一絲鹹澀的味道。正巧趕上上海到四川的輪船開通,李準便登上了德國洋行貨船德瑞號出發。洋船寬大,航行平穩,速度也相對較快。船在大海上航行,一望無際的海麵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偶爾有幾隻海鷗在船舷邊盤旋鳴叫。李準站在甲板上,望著遼闊的大海,心中卻無法平靜,他不斷地想著父親的病情,“父親,您一定要挺住,等我迴去。” 他在心裏默默念叨著,同時也對這次的旅程充滿了擔憂,畢竟新開通的航道充滿了未知的風險。
李準二人順利抵達了湖北漢口,趁著貨船上下貨的間隙,李準前去拜訪了湖廣總督張之洞和好友王雪岑。二人當天都紛紛勸說,上海至四川的航道剛剛開通,輪船公司對線路熟悉程度不夠,操作人員也缺乏經驗,航行安全實在無法保障,勸他們等兩天,搭乘到四川的客船更為安全。可李準滿心憂慮著父親的身體狀況,恨不得立刻飛迴到父親身邊,他堅定地說:“我實在是擔心父親的身體,哪怕有再大的危險,我也要早日趕到成都去。” 張之洞見他思父心切,也深知勸不住,隻好要求宜昌部下,在險要河灘布置小紅船接應,以防萬一。李準心裏既感激張之洞的關心,又為自己即將麵臨的危險旅程感到忐忑,但對父親的思念和擔憂還是讓他毅然決定繼續前行。
冬月初八,經過四天的航行,貨船來到了危險的崆岒峽。這裏兩岸山巒高聳,陡峭險峻,山上的樹木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發出 “沙沙” 的聲響。峽穀中霧氣彌漫,河水奔騰咆哮,如同一頭憤怒的野獸。這裏是三峽第一險灘,不知有多少船隻在此船毀人亡。由於船是向上行駛,水流湍急,在河灘下有一個巨大的迴水沱,機器根本無法發揮作用,隻能下錨,由船工們人力拖拉。事實上,在三峽很多地方都有當地船夫,他們肩膀搭著一根粗布褡子,光著屁股,在領頭人的引領下,喊著動人心魄的川江船工號子,緩緩上行。那號子聲在峽穀中迴蕩,仿佛是與大自然的抗爭之歌。李準看著這險峻的環境,心中不禁一陣發怵,“這次真的是危險了,可是我一定要挺過去,父親還在等著我。” 他暗暗給自己打氣。
德國大副自恃船隻是先進的蒸汽船,動力強速度快,剛愎自用,根本不聽從當地船工許癩子的指揮,結果不幸撞上礁石,船身瞬間沉沒,全部貨物及人員紛紛落水。李準雖是在河水溝長大的,那裏的大人小孩基本會遊泳,可由於母親管得嚴格,不準他戲水,因而他是個旱鴨子,不會遊泳。李準落水後嗆了好幾口水,“完了,我難道要死在這裏?父親還在等著我啊!” 他心中充滿了恐懼和絕望,眼看就要沉入水中,性命危在旦夕。三炮見狀,心急如焚,匆忙扔掉手中包裹,拚命朝李準遊過去,一把抓住李準的衣領用力往上拉。這時,灘上早已安排等候的小紅船急忙駛過來,將李準拉上船,救上了岸,這才讓他沒有性命之憂。然而,李準的衣服已全部濕透,所有行李也都被水衝走了。他坐在小紅船上,身體還在不停地顫抖,心中滿是劫後餘生的慶幸和對接下來旅程的擔憂。
李準清晰地記得上次送母親靈柩經過三峽時,也是遭遇險情,差點船毀人亡,同樣的危險不想這次又攤上了。他不禁想起江油人李白的《蜀道難》:“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使人聽此凋朱顏!” 這四川人生活實在是太難了,北有劍門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東有長江三峽,進出都是鬼門關。有人說四川人生活貪圖安逸,工作不思進取,可又有誰知道每次進出四川都是生存與死亡的考驗,與其無畏犧牲不如好好活著。
李準急於見到父親的想法,讓他顧不得危險,毅然決然地要坐上小紅船繼續逆水行舟向前衝。小紅船在湍急的江水中艱難前行,船身隨著波浪劇烈顛簸,水花不時濺到船上,坐在船上也極為不舒服,李準的身體隨著船的晃動而搖擺,他緊緊地抓住船舷,臉色蒼白。“父親,我一定要挺住,挺住。” 他在心中不斷地重複著這句話,給自己力量和勇氣。
那麽,李鐵船能堅持到兒子李準的到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