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麵水波輕漾,一艘大船緩緩駛近。那大船氣勢不凡,船身如巍峨巨獸靜臥於水麵,船帆在微風拂動下,有節律地輕輕鼓動,似在彰顯著一種不怒自威的沉穩。船頭的水手扯著嗓子高聲唿喊,詢問這邊可有需求援助之處。李準聞得這雄渾的唿聲,心中頓生暖意,整了整衣衫,帶著一臉謙遜的笑意,客氣地登上客船,向船上眾人拱手行禮,誠摯地道謝。待雙方一番交談,李準才驚訝地發覺,眼前這位氣宇不凡的長者竟是父親的故交舊友。此人名叫周馥,號玉山,此刻正肩負使命,前往天津出任直隸省藩司。
周馥目光柔和而不失深邃,透著曆經世事的睿智。在與李準的對談之中,他對李準表現出的彬彬有禮與謙遜態度極為讚賞,聽聞李準在廣東的作為後,更是不住點頭。隻見他微微眯眼,細細打量著李準,隻見這年輕人身姿英挺,身姿站得筆直,說話間條理清晰分明,應對各種話題從容不迫,毫無慌亂之色,不禁在心中暗自讚歎。而李準抬眼望向周馥,見其麵容和藹,眼神中透著一股淵渟嶽峙的氣度,言語間引經據典,對天下大事了如指掌,心中亦對周馥的淵博學識與豐富閱曆欽佩不已,敬意油然而生。
二人言談漸入佳境,話題徐徐展開。周馥微微皺眉,滿是關切地問道:“賢侄啊,我近日聽聞你父李鐵船身體有恙,這心裏就像壓了塊石頭,始終放不下。不知他如今病情究竟如何了?” 李準聽及此問,眉頭輕鎖,微微歎了口氣,神色間滿是憂慮,緩聲道:“周伯父,家父這病確實棘手得很。我這心裏呀,就像被貓抓似的,隻恨不能以身相替,代父承受這病痛折磨。” 周馥見他如此孝心,不禁動容,上前一步,重重地拍了拍李準的肩膀,安慰道:“賢侄啊,莫要這般哀傷難過。你父一生光明磊落,行得正坐得端,正所謂吉人自有天相,說不定哪天就有了新的轉機。你看你在廣東幹出了這許多了不起的功績,你父要是知曉了,必定會深感欣慰。你把自己的事情處理得妥妥當當,讓他無後顧之憂,這對他養病也是大有裨益啊。你可得振作起來,莫要被這愁苦情緒淹沒了。” 李準聽聞此言,眼眶微微泛紅,感激地看著周馥,用力地點點頭:“多謝伯父您的寬慰,侄兒定當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不辜負父親的期望,也盼望著能早日看到父親康複如初。”
而後的言語交流之間,思想的火花四濺迸發,二人越談越投機,竟發覺彼此誌趣相投,心意相通。不知不覺間,就在這浩渺的江麵之上,一段忘年之交的情誼悄然締結。
隨後的旅途中,好在沿途有官員不斷送來衣物被子,給這寒冷的旅程帶來了一絲溫暖。李準二人這才沒有被冷到餓倒。一天後,李準分別向成都的父親、漢口的張之洞和王雪岑二人、廣州的家人幾個地方發了平安電報。然而,由於四川總督從別的渠道先知道了李準遇險的消息,並當即告知了李鐵船,而李準的平安電報晚到了一天,這使得身在成都不明真相的李鐵船擔憂過度,其病情更加嚴重了。
從湖北宜昌到四川萬州,一路山水相依。山巒連綿起伏,有的高聳入雲,有的則較為平緩。河流在山穀間蜿蜒流淌,時而湍急,時而平緩。沿途的景色雖美,但李準無心欣賞,心中隻想著早日見到父親。全程都有當地官員接待李準,這些都是李鐵船預先安排好的,他們都是李鐵船多年的好友。病中的父親還為兒子的安全與生活安排得如此周到,這份父愛深沉而偉大,真的是父愛大於天。李準心中充滿了感動和愧疚,“父親,您為我操了這麽多心,我卻沒能在您身邊好好照顧您。”從萬州陸路騎馬到鄰水老家,一路上塵土飛揚,道路兩旁的農田裏,農民們在辛勤地勞作,為來年的春耕做準備。
李準當晚便去了母親的墳頭祭拜,墳頭的枯草在寒風中搖曳,仿佛在訴說著對親人的思念。“母,您在天之靈一定要保佑父親快點好起來。” 他默默地祈禱著。第二天早上又去了祖父母以及二伯父二伯母的墳頭燒香磕頭。
當天晚上到了廣安蓮香妹妹家居住,第二天一大早就出發,向東經過嶽池縣、天和鎮、趙家渡,前往成都父親的居住地。從冬月十五到二十八,李準長途跋涉三千多裏,終於到達了成都,見到了日思夜想、病重的老父親。
成都的冬天,空氣中透著一股濕冷的氣息。李準看著躺在床上的父親,額頭暗黑,眼眶凹陷,顴骨高聳,整個人消瘦得完全變了形,簡直不敢認了。房間裏彌漫著一股淡淡的藥味,光線有些昏暗,窗外的寒風不時吹打著窗戶,發出 “嗚嗚” 的聲音。李準上前撲在父親身上,輕輕梳理著父親亂糟糟的白發,兩手緊緊握住父親幹枯的老手,眼淚不住地往下流淌,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他心裏滿是心疼和難過,“父親,您怎麽病得這麽重啊!都是兒子不孝,沒能早點迴來照顧您。”
李鐵船虛弱地說:“準兒,不要哭,我還沒有死呢!隻是苦了你,我差點以為再也見不到你了。否則白發人送黑發人,那是多麽殘酷的人間悲劇啊。”
李準哽咽著說:“爸,是我自己不好,沒有聽張伯父、王雪岑大人的好意相勸,他們說川江航道剛剛開通,洋船沒有經驗相當危險。好在母親在天之靈保佑我,躲過了這場劫難,讓我們父子得以平安相見,希望爸的身體能早日好起來。”
人逢喜事精神爽,有了兒子李準日夜陪伴在身邊,並親自服侍父親喝藥吃飯以及端屎端尿,十幾天過去,李鐵船的病情減輕了許多,有了明顯好轉,慢慢能下床走動了。
一日,李鐵船對李準說:“準兒,我個人身體雖然好多了,但想到庚子事變八國列強侵占北京,兩宮太後蒙難受苦西安,我恨不能親自到西安陪侍皇上。我心裏難受極了。我就是毀家也要報答皇恩,我決定捐兩萬白銀,再聯合其他四川官商捐八萬,合計十萬元送到西安,孝敬皇上皇後。”
李準聽了父親的話,心中既敬佩父親的忠誠,又為父親的身體擔憂,“父親,您的身體才剛剛好轉,這些事情您就不要太操心了,還是要多注意自己的身體啊。” 但他也知道父親的性格,一旦決定的事情很難改變。
李準衷心希望父親身體能全好,那麽李鐵船身體真的能好嗎?
周馥目光柔和而不失深邃,透著曆經世事的睿智。在與李準的對談之中,他對李準表現出的彬彬有禮與謙遜態度極為讚賞,聽聞李準在廣東的作為後,更是不住點頭。隻見他微微眯眼,細細打量著李準,隻見這年輕人身姿英挺,身姿站得筆直,說話間條理清晰分明,應對各種話題從容不迫,毫無慌亂之色,不禁在心中暗自讚歎。而李準抬眼望向周馥,見其麵容和藹,眼神中透著一股淵渟嶽峙的氣度,言語間引經據典,對天下大事了如指掌,心中亦對周馥的淵博學識與豐富閱曆欽佩不已,敬意油然而生。
二人言談漸入佳境,話題徐徐展開。周馥微微皺眉,滿是關切地問道:“賢侄啊,我近日聽聞你父李鐵船身體有恙,這心裏就像壓了塊石頭,始終放不下。不知他如今病情究竟如何了?” 李準聽及此問,眉頭輕鎖,微微歎了口氣,神色間滿是憂慮,緩聲道:“周伯父,家父這病確實棘手得很。我這心裏呀,就像被貓抓似的,隻恨不能以身相替,代父承受這病痛折磨。” 周馥見他如此孝心,不禁動容,上前一步,重重地拍了拍李準的肩膀,安慰道:“賢侄啊,莫要這般哀傷難過。你父一生光明磊落,行得正坐得端,正所謂吉人自有天相,說不定哪天就有了新的轉機。你看你在廣東幹出了這許多了不起的功績,你父要是知曉了,必定會深感欣慰。你把自己的事情處理得妥妥當當,讓他無後顧之憂,這對他養病也是大有裨益啊。你可得振作起來,莫要被這愁苦情緒淹沒了。” 李準聽聞此言,眼眶微微泛紅,感激地看著周馥,用力地點點頭:“多謝伯父您的寬慰,侄兒定當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不辜負父親的期望,也盼望著能早日看到父親康複如初。”
而後的言語交流之間,思想的火花四濺迸發,二人越談越投機,竟發覺彼此誌趣相投,心意相通。不知不覺間,就在這浩渺的江麵之上,一段忘年之交的情誼悄然締結。
隨後的旅途中,好在沿途有官員不斷送來衣物被子,給這寒冷的旅程帶來了一絲溫暖。李準二人這才沒有被冷到餓倒。一天後,李準分別向成都的父親、漢口的張之洞和王雪岑二人、廣州的家人幾個地方發了平安電報。然而,由於四川總督從別的渠道先知道了李準遇險的消息,並當即告知了李鐵船,而李準的平安電報晚到了一天,這使得身在成都不明真相的李鐵船擔憂過度,其病情更加嚴重了。
從湖北宜昌到四川萬州,一路山水相依。山巒連綿起伏,有的高聳入雲,有的則較為平緩。河流在山穀間蜿蜒流淌,時而湍急,時而平緩。沿途的景色雖美,但李準無心欣賞,心中隻想著早日見到父親。全程都有當地官員接待李準,這些都是李鐵船預先安排好的,他們都是李鐵船多年的好友。病中的父親還為兒子的安全與生活安排得如此周到,這份父愛深沉而偉大,真的是父愛大於天。李準心中充滿了感動和愧疚,“父親,您為我操了這麽多心,我卻沒能在您身邊好好照顧您。”從萬州陸路騎馬到鄰水老家,一路上塵土飛揚,道路兩旁的農田裏,農民們在辛勤地勞作,為來年的春耕做準備。
李準當晚便去了母親的墳頭祭拜,墳頭的枯草在寒風中搖曳,仿佛在訴說著對親人的思念。“母,您在天之靈一定要保佑父親快點好起來。” 他默默地祈禱著。第二天早上又去了祖父母以及二伯父二伯母的墳頭燒香磕頭。
當天晚上到了廣安蓮香妹妹家居住,第二天一大早就出發,向東經過嶽池縣、天和鎮、趙家渡,前往成都父親的居住地。從冬月十五到二十八,李準長途跋涉三千多裏,終於到達了成都,見到了日思夜想、病重的老父親。
成都的冬天,空氣中透著一股濕冷的氣息。李準看著躺在床上的父親,額頭暗黑,眼眶凹陷,顴骨高聳,整個人消瘦得完全變了形,簡直不敢認了。房間裏彌漫著一股淡淡的藥味,光線有些昏暗,窗外的寒風不時吹打著窗戶,發出 “嗚嗚” 的聲音。李準上前撲在父親身上,輕輕梳理著父親亂糟糟的白發,兩手緊緊握住父親幹枯的老手,眼淚不住地往下流淌,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他心裏滿是心疼和難過,“父親,您怎麽病得這麽重啊!都是兒子不孝,沒能早點迴來照顧您。”
李鐵船虛弱地說:“準兒,不要哭,我還沒有死呢!隻是苦了你,我差點以為再也見不到你了。否則白發人送黑發人,那是多麽殘酷的人間悲劇啊。”
李準哽咽著說:“爸,是我自己不好,沒有聽張伯父、王雪岑大人的好意相勸,他們說川江航道剛剛開通,洋船沒有經驗相當危險。好在母親在天之靈保佑我,躲過了這場劫難,讓我們父子得以平安相見,希望爸的身體能早日好起來。”
人逢喜事精神爽,有了兒子李準日夜陪伴在身邊,並親自服侍父親喝藥吃飯以及端屎端尿,十幾天過去,李鐵船的病情減輕了許多,有了明顯好轉,慢慢能下床走動了。
一日,李鐵船對李準說:“準兒,我個人身體雖然好多了,但想到庚子事變八國列強侵占北京,兩宮太後蒙難受苦西安,我恨不能親自到西安陪侍皇上。我心裏難受極了。我就是毀家也要報答皇恩,我決定捐兩萬白銀,再聯合其他四川官商捐八萬,合計十萬元送到西安,孝敬皇上皇後。”
李準聽了父親的話,心中既敬佩父親的忠誠,又為父親的身體擔憂,“父親,您的身體才剛剛好轉,這些事情您就不要太操心了,還是要多注意自己的身體啊。” 但他也知道父親的性格,一旦決定的事情很難改變。
李準衷心希望父親身體能全好,那麽李鐵船身體真的能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