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臥龍諸葛亮
穿越古代:開局召喚玄甲鐵騎 作者:勤奮小萌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寢宮內,燭火搖曳。
蘇長青端坐在禦案之後,眉頭微蹙,陷入了沉思。
江山社稷的重擔壓在肩頭,每一個決策都關乎天下蒼生。
片刻後,他心中有了主意,決定再召喚一位文臣,來輔佐自己治理秦國。
這人既要有治國安邦的雄才大略,又得……
突然,他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個羽扇綸巾的身影,那便是千古第一相——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
早年隱居隆中,雖身處鄉野,卻對天下局勢了若指掌。
劉備聽聞其才名,不辭辛勞,三顧茅廬。
諸葛亮被劉備的誠意所打動,決定出山相助。
自此,他一心輔佐劉備,為其出謀劃策。
赤壁之戰,是他展現驚世謀略的高光時刻。
麵對曹操號稱八十萬的大軍壓境,東吳內部人心惶惶,主降之聲不絕於耳。
諸葛亮孤身前往東吳,舌戰群儒,以其犀利的言辭、縝密的邏輯,將東吳一眾謀士辯駁得啞口無言。
而後,他又與周瑜共同謀劃,草船借箭,巧借東風,一把大火燒得曹軍丟盔棄甲、狼狽逃竄,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
劉備稱帝後,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
劉備白帝城托孤,將蜀漢江山和後主劉禪托付給他。
諸葛亮深感責任重大,此後更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他對內安撫百姓、製定律法、發展生產,使得蜀漢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對外,他五次率軍北伐中原,以圖興複漢室。
盡管最終未能實現夙願,但他的忠誠與智慧,令後世敬仰。
很快,蘇長青在係統中鎖定了諸葛亮,當諸葛亮的召喚界麵跳出時,他不禁倒吸一口冷氣。
召喚諸葛亮諸葛亮五千萬積分。
“不愧是臥龍啊,這身價果然不一般。”
可諸葛亮的治世之才,在曆史長河中都熠熠生輝,絕非普通文臣能夠相提並論。
他點擊購買後,迫不及待地點開屬性麵板。
【人物:諸葛亮,字:孔明
等級:頂級文臣
勢力:大秦皇朝
評價:治世良才、神機妙算、料事如神】
“頂級文臣!”
這可是他第一次召喚到如此頂級的人才。
“看來係統對諸葛亮的評價非常高,也難怪這麽貴……”
退出係統後,蘇長青感到一陣疲憊襲來。
他緩緩走到床邊,躺了下去,柔軟的床鋪包裹著他。
他雙手枕在腦後,望著床頂,腦海中不斷浮現出與諸葛亮會麵的場景。
…………
翌日。
天還隻是灰蒙蒙亮,蘇長青便從床上翻身坐起。
寢宮外候著的宮女們得了聲響,立刻魚貫而入。
為首的宮女動作嫻熟地拿起龍袍,小心翼翼地為蘇長青披上,又輕柔地整理著領口袖口。
蘇長青伸了伸胳膊,任由她們擺弄,心中不禁感歎。
“這做皇帝可真是不要太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享用完早膳,蘇長青便迫不及待地下令,將諸葛亮等一眾文臣召喚出來。
他腳步匆匆,帶著眾人往宮門口走去。
一路上,宮女、侍衛、太監紛紛跪地行禮。
很快就到了宮門口,蘇長青站定,目光緊盯著宮外的方向,等待著諸葛孔明的到來。
身邊的太監李文,彎著腰,臉上堆滿了諂媚的笑,輕聲詢問。
“陛下,您這是在等人?”
蘇長青微微點頭,應道:“小李子,朕在等一位大才。”
不多時,蘇長青就看到皇宮外走來一個人影。
來人羽扇綸巾,身披鶴氅,身姿修長挺拔,步伐沉穩從容,正是諸葛亮。
至於其他召喚的文臣,蘇長青則是全部讓其到吏部報告。
隻見諸葛亮走到近前,不慌不忙地拱手作揖。
“草民諸葛亮,見過陛下。”
蘇長青打量著眼前的諸葛亮,心中暗自驚歎,不愧是名垂青史的人物,舉手投足間都透著一股不凡的氣度。
“先生快快請起,朕久仰先生大名,今日得見,實乃幸事。”
蘇長青滿臉笑意,親自上前扶起諸葛亮。
“陛下讚譽,亮愧不敢當。
既蒙陛下召喚,亮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信任。”
緊接著,蘇長青便引著諸葛亮往宮內走去。
“先生,如今大秦皇朝初立,看似一片升平,實則危機四伏。
外部,強敵環伺,那些鄰國皆對我大秦疆土虎視眈眈,時刻準備趁虛而入
內部,官員貪汙腐敗成風,律法執行不力,民生凋敝,百姓苦不堪言。
朕雖有心整頓,卻深感力不從心,還望先生能為朕出謀劃策。”
諸葛亮微微頷首,手中羽扇輕搖。
“陛下所言極是。依亮之見,攘外必先安內。
當務之急,是整肅吏治。
可設立專門的監察機構,選拔清正廉潔、剛正不阿之士任職,讓他們深入各級官府,嚴查貪汙行徑。
一旦查實,絕不姑息,以雷霆手段震懾百官,方能重塑朝堂風氣。”
蘇長青若有所思,微微皺眉道:“話雖如此,但實施起來恐怕困難重重。
這些貪官汙吏盤根錯節,利益勾連,稍有不慎,便會引發朝堂動蕩。”
“陛下,改革必有陣痛。
但隻要陛下決心堅定,徐徐圖之,先從那些民憤極大、證據確鑿的官員入手,循序漸進,定能撕開貪腐的口子。
同時,可廣開言路,鼓勵百姓舉報,讓貪官汙吏無處遁形。
如此,方能重拾百姓對朝廷的信任,穩固大秦根基。”
蘇長青停下腳步,轉身直麵諸葛亮,鄭重說道。
“孔明,朕打算讓你擔任大秦國相,總領朝政,全力推行這些改革舉措,不知你意下如何?”
諸葛亮聽聞,先是微微一怔,隨即單膝跪地,雙手抱拳,朗聲道。
“陛下如此信任,亮敢不效犬馬之勞。
承蒙陛下厚愛,委以重任,亮必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負陛下重托。
定要讓大秦江山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
蘇長青連忙伸手扶起諸葛亮。
“有先生相助,朕如魚得水,大秦之幸,蒼生之幸啊!”
兩人繼續前行,蘇長青接著道:“先生,如今朝堂之上,各方勢力錯綜複雜,有些人恐怕不會輕易配合改革,甚至會暗中阻撓。”
“陛下放心,亮自當周旋其中。
改革之舉,乃是為了大秦的長治久安,臣會曉以利害,爭取朝中正直之士的支持。
對於那些妄圖阻礙改革的勢力,臣也會收集證據,適時予以迴擊,確保改革順利推行。”
蘇長青端坐在禦案之後,眉頭微蹙,陷入了沉思。
江山社稷的重擔壓在肩頭,每一個決策都關乎天下蒼生。
片刻後,他心中有了主意,決定再召喚一位文臣,來輔佐自己治理秦國。
這人既要有治國安邦的雄才大略,又得……
突然,他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個羽扇綸巾的身影,那便是千古第一相——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
早年隱居隆中,雖身處鄉野,卻對天下局勢了若指掌。
劉備聽聞其才名,不辭辛勞,三顧茅廬。
諸葛亮被劉備的誠意所打動,決定出山相助。
自此,他一心輔佐劉備,為其出謀劃策。
赤壁之戰,是他展現驚世謀略的高光時刻。
麵對曹操號稱八十萬的大軍壓境,東吳內部人心惶惶,主降之聲不絕於耳。
諸葛亮孤身前往東吳,舌戰群儒,以其犀利的言辭、縝密的邏輯,將東吳一眾謀士辯駁得啞口無言。
而後,他又與周瑜共同謀劃,草船借箭,巧借東風,一把大火燒得曹軍丟盔棄甲、狼狽逃竄,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
劉備稱帝後,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
劉備白帝城托孤,將蜀漢江山和後主劉禪托付給他。
諸葛亮深感責任重大,此後更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他對內安撫百姓、製定律法、發展生產,使得蜀漢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對外,他五次率軍北伐中原,以圖興複漢室。
盡管最終未能實現夙願,但他的忠誠與智慧,令後世敬仰。
很快,蘇長青在係統中鎖定了諸葛亮,當諸葛亮的召喚界麵跳出時,他不禁倒吸一口冷氣。
召喚諸葛亮諸葛亮五千萬積分。
“不愧是臥龍啊,這身價果然不一般。”
可諸葛亮的治世之才,在曆史長河中都熠熠生輝,絕非普通文臣能夠相提並論。
他點擊購買後,迫不及待地點開屬性麵板。
【人物:諸葛亮,字:孔明
等級:頂級文臣
勢力:大秦皇朝
評價:治世良才、神機妙算、料事如神】
“頂級文臣!”
這可是他第一次召喚到如此頂級的人才。
“看來係統對諸葛亮的評價非常高,也難怪這麽貴……”
退出係統後,蘇長青感到一陣疲憊襲來。
他緩緩走到床邊,躺了下去,柔軟的床鋪包裹著他。
他雙手枕在腦後,望著床頂,腦海中不斷浮現出與諸葛亮會麵的場景。
…………
翌日。
天還隻是灰蒙蒙亮,蘇長青便從床上翻身坐起。
寢宮外候著的宮女們得了聲響,立刻魚貫而入。
為首的宮女動作嫻熟地拿起龍袍,小心翼翼地為蘇長青披上,又輕柔地整理著領口袖口。
蘇長青伸了伸胳膊,任由她們擺弄,心中不禁感歎。
“這做皇帝可真是不要太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享用完早膳,蘇長青便迫不及待地下令,將諸葛亮等一眾文臣召喚出來。
他腳步匆匆,帶著眾人往宮門口走去。
一路上,宮女、侍衛、太監紛紛跪地行禮。
很快就到了宮門口,蘇長青站定,目光緊盯著宮外的方向,等待著諸葛孔明的到來。
身邊的太監李文,彎著腰,臉上堆滿了諂媚的笑,輕聲詢問。
“陛下,您這是在等人?”
蘇長青微微點頭,應道:“小李子,朕在等一位大才。”
不多時,蘇長青就看到皇宮外走來一個人影。
來人羽扇綸巾,身披鶴氅,身姿修長挺拔,步伐沉穩從容,正是諸葛亮。
至於其他召喚的文臣,蘇長青則是全部讓其到吏部報告。
隻見諸葛亮走到近前,不慌不忙地拱手作揖。
“草民諸葛亮,見過陛下。”
蘇長青打量著眼前的諸葛亮,心中暗自驚歎,不愧是名垂青史的人物,舉手投足間都透著一股不凡的氣度。
“先生快快請起,朕久仰先生大名,今日得見,實乃幸事。”
蘇長青滿臉笑意,親自上前扶起諸葛亮。
“陛下讚譽,亮愧不敢當。
既蒙陛下召喚,亮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信任。”
緊接著,蘇長青便引著諸葛亮往宮內走去。
“先生,如今大秦皇朝初立,看似一片升平,實則危機四伏。
外部,強敵環伺,那些鄰國皆對我大秦疆土虎視眈眈,時刻準備趁虛而入
內部,官員貪汙腐敗成風,律法執行不力,民生凋敝,百姓苦不堪言。
朕雖有心整頓,卻深感力不從心,還望先生能為朕出謀劃策。”
諸葛亮微微頷首,手中羽扇輕搖。
“陛下所言極是。依亮之見,攘外必先安內。
當務之急,是整肅吏治。
可設立專門的監察機構,選拔清正廉潔、剛正不阿之士任職,讓他們深入各級官府,嚴查貪汙行徑。
一旦查實,絕不姑息,以雷霆手段震懾百官,方能重塑朝堂風氣。”
蘇長青若有所思,微微皺眉道:“話雖如此,但實施起來恐怕困難重重。
這些貪官汙吏盤根錯節,利益勾連,稍有不慎,便會引發朝堂動蕩。”
“陛下,改革必有陣痛。
但隻要陛下決心堅定,徐徐圖之,先從那些民憤極大、證據確鑿的官員入手,循序漸進,定能撕開貪腐的口子。
同時,可廣開言路,鼓勵百姓舉報,讓貪官汙吏無處遁形。
如此,方能重拾百姓對朝廷的信任,穩固大秦根基。”
蘇長青停下腳步,轉身直麵諸葛亮,鄭重說道。
“孔明,朕打算讓你擔任大秦國相,總領朝政,全力推行這些改革舉措,不知你意下如何?”
諸葛亮聽聞,先是微微一怔,隨即單膝跪地,雙手抱拳,朗聲道。
“陛下如此信任,亮敢不效犬馬之勞。
承蒙陛下厚愛,委以重任,亮必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負陛下重托。
定要讓大秦江山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
蘇長青連忙伸手扶起諸葛亮。
“有先生相助,朕如魚得水,大秦之幸,蒼生之幸啊!”
兩人繼續前行,蘇長青接著道:“先生,如今朝堂之上,各方勢力錯綜複雜,有些人恐怕不會輕易配合改革,甚至會暗中阻撓。”
“陛下放心,亮自當周旋其中。
改革之舉,乃是為了大秦的長治久安,臣會曉以利害,爭取朝中正直之士的支持。
對於那些妄圖阻礙改革的勢力,臣也會收集證據,適時予以迴擊,確保改革順利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