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加官進爵
穿越古代:開局召喚玄甲鐵騎 作者:勤奮小萌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後,兩人踏入禦書房,蘇長青抬手示意,待諸葛亮落座後,自己才在主位上坐下。
他端起茶盞,輕抿一口,便開始將大秦的內部形勢和朝中官員們的情況,事無巨細地一一告知諸葛亮。
“先生,大秦初立,朝堂局勢複雜,……”
諸葛亮認真傾聽,手中羽扇有節奏地輕搖,待蘇長青說完,他才緩緩開口。
“陛下所言極是。
掌管一國,與治理一郡截然不同,需要權衡的因素數不勝數。
各方勢力的關係,處理時既要恩威並施,又要找準利益平衡點。”
“對於那些追隨陛下的功臣,可嘉其功績,賜以豐厚的賞賜和虛職榮譽,讓他們享受尊榮。
但涉及實權,陛下需謹慎把控,不能任由他們肆意妄為。
對於前朝舊臣,可先觀察他們的言行,安排一些無關緊要的事務讓他們處理,考察其忠心與能力。
若是真心歸附,再逐步委以重任。”
蘇長青若有所思,微微點頭:“先生所言,令朕茅塞頓開。
可如今還有一事,朕擔心在改革過程中,各方勢力為維護自身利益,會聯手抵製,這該如何應對?”
“陛下,改革本就艱難,遭遇抵製在所難免。
但隻要我們以大秦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行事公正,且提前謀劃,便能化被動為主動。
臣建議,在改革措施推行前,先在朝堂上宣揚改革的益處,爭取那些中立官員和有識之士的支持。
同時,將改革舉措分步驟、分階段實施,每次推出一項,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避免四麵樹敵。
一旦遇到抵製,我們就拿出詳實的利弊分析和應對策略,讓眾人明白改革的必要性。”
蘇長青聽後,眼中滿是讚賞。
“先生果然深謀遠慮,有先生在朕身邊,朕心中安穩許多。”
兩人又圍繞著軍事、民生等方麵展開深入探討。
…………
半個月轉瞬即逝。
蘇長青召喚出來的文臣們,懷揣著抱負,陸續踏入官場。
蘇長青根據各人所長,將這些新加入的文臣安插在朝中各個關鍵部門任職。
他們初來乍到,卻帶著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憑借極強的效率和還算不錯的能力,迅速在各部門中嶄露頭角,站穩腳跟。
諸葛亮也正式被任命為大秦的右相。
這些係統召喚的文臣,本就因召喚而天然對蘇長青有著深厚的忠誠,而在能力和見識上又多有不凡,如今更是幾乎都站在了諸葛亮這邊。
與之相對的,是左相李居正。
李居正本就是前朝舊臣中的佼佼者,在前朝人脈極廣,如今朝堂裏的前朝官員自然而然地以他為核心,形成了一股不容小覷的勢力。
如此一來,朝堂之中涇渭分明地出現了兩股勢力,彼此相互製約。
蘇長青深知,係統召喚出來的人物,雖然對自己忠誠,可他們也都有獨立思想,不會盲目服從。
想要讓這股力量為己所用,還需好好引導。
與此同時,蘇長青暗中下令,錦衣衛開始秘密行動。
悄然潛入大秦三十六郡,對各地郡守展開調查取證。
郡守作為地方的最高行政長官,權力極大,其中不乏一些貪贓枉法、魚肉百姓之徒。
而郡守的任命直接歸中央,這給了蘇長青操作的空間,他開始大刀闊斧地著手更換各地行政長官。
在朝中局勢逐漸走入正軌後,蘇長青端坐在金碧輝煌的朝堂之上,目光掃過殿下群臣,滿意的點了點頭。
大秦能有如今穩定的局麵,離不開那些一路追隨自己、為江山社稷披荊斬棘之人的付出。
於是,他決定對這些功臣加官進爵,以此彰顯皇恩浩蕩,穩固朝堂根基。
“傳朕旨意!”
“呂布,勇冠三軍,屢立戰功,為我大秦開疆拓土,衝鋒陷陣,功不可沒。
今封其為大將軍!”
呂布大步出列,單膝跪地。
“臣呂布,謝陛下隆恩!定當肝腦塗地,萬死不辭!”
“關羽,義薄雲天,武藝高強,忠肝義膽。
在多次戰役中,威震敵膽,護我大秦子民周全。
今封其為武侯,食邑千戶,望你繼續秉持忠義,為大秦江山保駕護航。”
關羽手捋長須,跪地叩拜:“陛下厚愛,關某銘記於心。必當以死相報,不負陛下重托!”
“趙雲,作戰英勇,心思縝密,對朕忠心耿耿。
朕命你為禁軍大統領,官居一品,負責保衛皇宮及朕的安危。
此乃重任,切不可有絲毫懈怠。”
趙雲上前,恭敬地跪地:“臣趙雲領旨,定當殫精竭慮,護衛陛下與皇宮安全!”
“李斯,學識淵博,理政有方,為大秦政務操勞頗多。
今任命其為戶部尚書,官居一品,望你統籌全國財政,開源節流,讓我大秦國庫充盈。”
李斯出列,恭敬地拱手行禮。
“陛下信任,臣必竭盡全力,不負聖恩。
定當兢兢業業,為大秦財政謀劃,使百姓富足,國家昌盛。”
“包拯,公正廉明,斷案如神,素有青天之名。
朕封你為刑部尚書,望你整頓司法,明察秋毫,讓大秦律法得以公正施行,還百姓一個公道。”
包拯神情肅穆,跪地叩謝:“陛下如此信任,臣定當鐵麵無私,執法如山,絕不讓任何冤假錯案發生。”
“管仲,治國之能臣,精通禮儀教化,深諳邦交之道。朕封你為禮部尚書,官居一品。”
蘇長青的目光落在管仲身上。
“往後,大秦的禮儀規範、外交事務,便勞你費心。”
管仲出列,恭敬道:“陛下放心,臣定當恪盡職守,讓大秦禮儀完備,邦交和睦,揚我大秦國威。”
“魏征,剛正不阿,敢於直諫,目光如炬洞悉人才。朕任命你為吏部尚書。”
“吏部掌管官員任免升降,責任重大,望你為大秦選拔賢才,杜絕任人唯親,打造清正廉潔、才俊雲集的朝堂。”
魏征上前,撩袍跪地。
“陛下如此重托,臣定不負所望。
用人唯賢,是臣的準則,臣定當以大秦社稷為重,為朝堂遴選棟梁之才,若有失職,甘願受罰。”
他端起茶盞,輕抿一口,便開始將大秦的內部形勢和朝中官員們的情況,事無巨細地一一告知諸葛亮。
“先生,大秦初立,朝堂局勢複雜,……”
諸葛亮認真傾聽,手中羽扇有節奏地輕搖,待蘇長青說完,他才緩緩開口。
“陛下所言極是。
掌管一國,與治理一郡截然不同,需要權衡的因素數不勝數。
各方勢力的關係,處理時既要恩威並施,又要找準利益平衡點。”
“對於那些追隨陛下的功臣,可嘉其功績,賜以豐厚的賞賜和虛職榮譽,讓他們享受尊榮。
但涉及實權,陛下需謹慎把控,不能任由他們肆意妄為。
對於前朝舊臣,可先觀察他們的言行,安排一些無關緊要的事務讓他們處理,考察其忠心與能力。
若是真心歸附,再逐步委以重任。”
蘇長青若有所思,微微點頭:“先生所言,令朕茅塞頓開。
可如今還有一事,朕擔心在改革過程中,各方勢力為維護自身利益,會聯手抵製,這該如何應對?”
“陛下,改革本就艱難,遭遇抵製在所難免。
但隻要我們以大秦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行事公正,且提前謀劃,便能化被動為主動。
臣建議,在改革措施推行前,先在朝堂上宣揚改革的益處,爭取那些中立官員和有識之士的支持。
同時,將改革舉措分步驟、分階段實施,每次推出一項,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避免四麵樹敵。
一旦遇到抵製,我們就拿出詳實的利弊分析和應對策略,讓眾人明白改革的必要性。”
蘇長青聽後,眼中滿是讚賞。
“先生果然深謀遠慮,有先生在朕身邊,朕心中安穩許多。”
兩人又圍繞著軍事、民生等方麵展開深入探討。
…………
半個月轉瞬即逝。
蘇長青召喚出來的文臣們,懷揣著抱負,陸續踏入官場。
蘇長青根據各人所長,將這些新加入的文臣安插在朝中各個關鍵部門任職。
他們初來乍到,卻帶著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憑借極強的效率和還算不錯的能力,迅速在各部門中嶄露頭角,站穩腳跟。
諸葛亮也正式被任命為大秦的右相。
這些係統召喚的文臣,本就因召喚而天然對蘇長青有著深厚的忠誠,而在能力和見識上又多有不凡,如今更是幾乎都站在了諸葛亮這邊。
與之相對的,是左相李居正。
李居正本就是前朝舊臣中的佼佼者,在前朝人脈極廣,如今朝堂裏的前朝官員自然而然地以他為核心,形成了一股不容小覷的勢力。
如此一來,朝堂之中涇渭分明地出現了兩股勢力,彼此相互製約。
蘇長青深知,係統召喚出來的人物,雖然對自己忠誠,可他們也都有獨立思想,不會盲目服從。
想要讓這股力量為己所用,還需好好引導。
與此同時,蘇長青暗中下令,錦衣衛開始秘密行動。
悄然潛入大秦三十六郡,對各地郡守展開調查取證。
郡守作為地方的最高行政長官,權力極大,其中不乏一些貪贓枉法、魚肉百姓之徒。
而郡守的任命直接歸中央,這給了蘇長青操作的空間,他開始大刀闊斧地著手更換各地行政長官。
在朝中局勢逐漸走入正軌後,蘇長青端坐在金碧輝煌的朝堂之上,目光掃過殿下群臣,滿意的點了點頭。
大秦能有如今穩定的局麵,離不開那些一路追隨自己、為江山社稷披荊斬棘之人的付出。
於是,他決定對這些功臣加官進爵,以此彰顯皇恩浩蕩,穩固朝堂根基。
“傳朕旨意!”
“呂布,勇冠三軍,屢立戰功,為我大秦開疆拓土,衝鋒陷陣,功不可沒。
今封其為大將軍!”
呂布大步出列,單膝跪地。
“臣呂布,謝陛下隆恩!定當肝腦塗地,萬死不辭!”
“關羽,義薄雲天,武藝高強,忠肝義膽。
在多次戰役中,威震敵膽,護我大秦子民周全。
今封其為武侯,食邑千戶,望你繼續秉持忠義,為大秦江山保駕護航。”
關羽手捋長須,跪地叩拜:“陛下厚愛,關某銘記於心。必當以死相報,不負陛下重托!”
“趙雲,作戰英勇,心思縝密,對朕忠心耿耿。
朕命你為禁軍大統領,官居一品,負責保衛皇宮及朕的安危。
此乃重任,切不可有絲毫懈怠。”
趙雲上前,恭敬地跪地:“臣趙雲領旨,定當殫精竭慮,護衛陛下與皇宮安全!”
“李斯,學識淵博,理政有方,為大秦政務操勞頗多。
今任命其為戶部尚書,官居一品,望你統籌全國財政,開源節流,讓我大秦國庫充盈。”
李斯出列,恭敬地拱手行禮。
“陛下信任,臣必竭盡全力,不負聖恩。
定當兢兢業業,為大秦財政謀劃,使百姓富足,國家昌盛。”
“包拯,公正廉明,斷案如神,素有青天之名。
朕封你為刑部尚書,望你整頓司法,明察秋毫,讓大秦律法得以公正施行,還百姓一個公道。”
包拯神情肅穆,跪地叩謝:“陛下如此信任,臣定當鐵麵無私,執法如山,絕不讓任何冤假錯案發生。”
“管仲,治國之能臣,精通禮儀教化,深諳邦交之道。朕封你為禮部尚書,官居一品。”
蘇長青的目光落在管仲身上。
“往後,大秦的禮儀規範、外交事務,便勞你費心。”
管仲出列,恭敬道:“陛下放心,臣定當恪盡職守,讓大秦禮儀完備,邦交和睦,揚我大秦國威。”
“魏征,剛正不阿,敢於直諫,目光如炬洞悉人才。朕任命你為吏部尚書。”
“吏部掌管官員任免升降,責任重大,望你為大秦選拔賢才,杜絕任人唯親,打造清正廉潔、才俊雲集的朝堂。”
魏征上前,撩袍跪地。
“陛下如此重托,臣定不負所望。
用人唯賢,是臣的準則,臣定當以大秦社稷為重,為朝堂遴選棟梁之才,若有失職,甘願受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