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乘龍快婿
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 作者:高煎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幾番遣人相看,唯有那李晝,出身世家,又文武雙全,有明主之相。
更難得的是,正是雙十年華,年紀堪配。
唯有一處美中不足,便是婉寧隻能為續弦。
不過,續弦同樣是正妻,又非妾室。來日,李晝若能稱帝,婉寧便是皇後。
想到此處,王羨之越發得意。天賜良緣,這門婚事便是他這一脈分支,成為太原王氏主脈的階梯。
這世道,畢竟是武人當國。
堂中一眾賓客,仿佛知他所想,一個個推杯換盞,讚歎好姻緣,更是輪番敬酒,口中天花亂墜。
直把李晝誇耀得天上有、地上無,神仙一般人物。
對高楷,卻是百般嘲諷,更有諷刺他者,言語他心比天高、不自量力。
“區區一介寒門,泥腿子出身,竟敢妄想王公愛女,簡直可笑至極!”
“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
“薛仁果與王威兩相夾擊,我看呐,這高楷必死無疑。一介死人,我等不必理會。”
“是極,是極,這高楷怎配與渭州李家相較,一個塚中枯骨,一個可是潛龍在淵,”
“哈哈哈!”一眾賓客仰天大笑,肆意嘲諷謾罵。
王羨之雖未言語,卻也深以為然。
虎女焉能配犬子?
他這天之驕女,隻有李晝,這真龍天子可堪相配。
眾人流觴曲水,指點江山,好不快活愜意。
觥籌交錯間,一片歡聲笑語,真可謂鮮花著錦,烈火烹油。
王羨之不知不覺間,逐漸癡了。
正在這時,一名管事匆匆而來,顧不得場合,一把跪下,驚惶叫道:
“郎君,大事不妙!”
“那蘭州高楷,大敗薛仁果大軍,不僅將其斬殺,更攻下美相城。”
“什麽?”
這短短一句話,卻如同一陣颶風,席卷每個人的心頭。方才熱火朝天的氣氛,瞬間跌至穀底,整個大堂,仿佛有冰雪蔓延。
王羨之臉上得意的神情,倏然凝固,忍不住喝道:
“這怎麽可能,定是你危言聳聽!”
“來人,拖下去打五十杖!”
這管事駭得麵無人色,磕頭如搗蒜:“郎君饒命,饒命啊!”
“奴絕不敢虛言誆騙,句句為實。”
眾賓客中,一個寬袍大袖的文士勃然色變,追問道:“你所言可有事實佐證?”
這人是王羨之的心腹,一向倚重。便是他撮合王、李兩家婚約,並親往渭州相看,對李晝讚不絕口,極力鼓動王羨之應下這門婚事。
並且,他極言高楷此戰必敗,必然身死族滅,絕無活命之機。
誰曾想到,從管事聽到這等荒謬事,著實讓他難以置信。
慌亂之下,他顧不得主次之分,口出質問。
“有…有。”管事忙不迭地叩頭:“王節度使兵敗而迴,正在城外。”
“若是郎君與諸位大人不信,盡可前去一觀。”
這時,已不必他佐證,各家府邸自有仆役前來稟報。
一個個駭人聽聞的消息,在堂中傳揚,不亞於晴天霹靂,震得那文士麵如土灰,癱坐在地。
王羨之更是臉色漲紅,看著一眾賓客震駭的神情,隻覺得好似一個個巴掌,拍在他臉上。
火辣辣地疼!
就在剛才,他還對那高楷百般不屑,任由眾人嘲諷謾罵。
誰曾想,一轉眼的功夫,竟然乾坤倒轉。
原以為高楷必死無疑,如今竟然大敗薛仁果,侵入洮州,更擊退王威大軍。
這一係列勝績,著實令人震驚。
過了許久,眾人方從噩夢中抽離思緒,麵麵相覷,皆是難以掩飾心中尷尬。
王羨之猶然不信,直到親眼目睹王威狼狽逃迴,方才不得不接受事實。
隻是,這一連串的戰績,實在匪夷所思。
區區一萬兵馬,不僅大敗五萬大軍,更斬殺主將,一路兵臨城下。
須知,高楷麾下將士,丟失安樂在前,又有王威趁火打劫,威逼廣武。
可謂前有狼後有虎,群敵環伺,若依常理,必敗無疑。
隻是,這世間總有非凡之人,逆轉必死之局,絕地逢生,如有神助。
正如真龍困於淺灘,雖然遭蝦戲,一旦遇風雲變幻,便是困龍升天,一發不可收拾。
王羨之悚然一驚,他熟讀經史,自然通曉曆代開國之帝。
高楷之經曆,與那些個草莽出身的帝王,何其相似。
未發跡前,不過凡俗之人,與旁人無異。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
“難道,我的乘龍快婿,並非李晝,而是這高楷?”
一時間,王羨之心神震動,禁不住懷疑起自身抉擇,是否大錯。
那文士眼見他神情變幻,心道不妙。
他可是知曉這王公,素來優柔寡斷,聽風便是雨。
正如那牆頭之草,搖擺不定。
如今聽聞高楷大勝,恐怕又心生猶豫。
若是壞了這門婚事,他的把柄捏在李家手中,可是吃不了、兜著走。
眼珠一轉,他高聲道:“王公無需憂慮,依我看來,這卻是一件好事。”
“哦?”王羨之奇道,“有何好處?”
那文士侃侃而談:“高楷雖然反敗為勝,卻斬殺了薛仁果,那薛矩唯剩這一子,豈能善罷甘休?”
“依我看,薛矩必然征發大軍,與那高楷決一死戰。”
“屆時,我等在其後推波助瀾,襄助王節度使,再次兵圍廣武,進窺蘭州。”
“更可聯絡李家,由渭州出兵,攻取金城。”
“如此多方攻勢,量那高楷再不可能全身而退。”
“你所言不錯!”王羨之眼前一亮,笑道,“李家經略渭州多年,又據有秦州,攻取成、宕二州。”
“怎是高楷區區一州之地可比。”
“是極!”文士詭譎一笑,“李家更有崆峒山道長輔佐,說不定,這正是欲擒故縱之計。”
王羨之連連點頭,心中不再搖擺,反而心生迫切,想著盡快將長女送嫁,以免夜長夢多。
那文士一口應下,自願出使渭州,與李家相談。
卻無人察覺,一隻青鳥,震動雙翅,正向岷州飛去。
這青鳥卻是來自崆峒觀李觀主,他隨王威敗逃而迴,卻是滿心羞愧,於是修書一封,向師門問計。
眼看王威貪圖享樂,無心戀戰,他忍不住搖頭:“國之蠹蟲,庸碌無能,遲早化為齏粉。”
“隻是這高楷,三番兩次打破師門籌劃,不知是何緣故。”
他悠悠歎息一聲:“天意難料,世事多艱。”
更難得的是,正是雙十年華,年紀堪配。
唯有一處美中不足,便是婉寧隻能為續弦。
不過,續弦同樣是正妻,又非妾室。來日,李晝若能稱帝,婉寧便是皇後。
想到此處,王羨之越發得意。天賜良緣,這門婚事便是他這一脈分支,成為太原王氏主脈的階梯。
這世道,畢竟是武人當國。
堂中一眾賓客,仿佛知他所想,一個個推杯換盞,讚歎好姻緣,更是輪番敬酒,口中天花亂墜。
直把李晝誇耀得天上有、地上無,神仙一般人物。
對高楷,卻是百般嘲諷,更有諷刺他者,言語他心比天高、不自量力。
“區區一介寒門,泥腿子出身,竟敢妄想王公愛女,簡直可笑至極!”
“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
“薛仁果與王威兩相夾擊,我看呐,這高楷必死無疑。一介死人,我等不必理會。”
“是極,是極,這高楷怎配與渭州李家相較,一個塚中枯骨,一個可是潛龍在淵,”
“哈哈哈!”一眾賓客仰天大笑,肆意嘲諷謾罵。
王羨之雖未言語,卻也深以為然。
虎女焉能配犬子?
他這天之驕女,隻有李晝,這真龍天子可堪相配。
眾人流觴曲水,指點江山,好不快活愜意。
觥籌交錯間,一片歡聲笑語,真可謂鮮花著錦,烈火烹油。
王羨之不知不覺間,逐漸癡了。
正在這時,一名管事匆匆而來,顧不得場合,一把跪下,驚惶叫道:
“郎君,大事不妙!”
“那蘭州高楷,大敗薛仁果大軍,不僅將其斬殺,更攻下美相城。”
“什麽?”
這短短一句話,卻如同一陣颶風,席卷每個人的心頭。方才熱火朝天的氣氛,瞬間跌至穀底,整個大堂,仿佛有冰雪蔓延。
王羨之臉上得意的神情,倏然凝固,忍不住喝道:
“這怎麽可能,定是你危言聳聽!”
“來人,拖下去打五十杖!”
這管事駭得麵無人色,磕頭如搗蒜:“郎君饒命,饒命啊!”
“奴絕不敢虛言誆騙,句句為實。”
眾賓客中,一個寬袍大袖的文士勃然色變,追問道:“你所言可有事實佐證?”
這人是王羨之的心腹,一向倚重。便是他撮合王、李兩家婚約,並親往渭州相看,對李晝讚不絕口,極力鼓動王羨之應下這門婚事。
並且,他極言高楷此戰必敗,必然身死族滅,絕無活命之機。
誰曾想到,從管事聽到這等荒謬事,著實讓他難以置信。
慌亂之下,他顧不得主次之分,口出質問。
“有…有。”管事忙不迭地叩頭:“王節度使兵敗而迴,正在城外。”
“若是郎君與諸位大人不信,盡可前去一觀。”
這時,已不必他佐證,各家府邸自有仆役前來稟報。
一個個駭人聽聞的消息,在堂中傳揚,不亞於晴天霹靂,震得那文士麵如土灰,癱坐在地。
王羨之更是臉色漲紅,看著一眾賓客震駭的神情,隻覺得好似一個個巴掌,拍在他臉上。
火辣辣地疼!
就在剛才,他還對那高楷百般不屑,任由眾人嘲諷謾罵。
誰曾想,一轉眼的功夫,竟然乾坤倒轉。
原以為高楷必死無疑,如今竟然大敗薛仁果,侵入洮州,更擊退王威大軍。
這一係列勝績,著實令人震驚。
過了許久,眾人方從噩夢中抽離思緒,麵麵相覷,皆是難以掩飾心中尷尬。
王羨之猶然不信,直到親眼目睹王威狼狽逃迴,方才不得不接受事實。
隻是,這一連串的戰績,實在匪夷所思。
區區一萬兵馬,不僅大敗五萬大軍,更斬殺主將,一路兵臨城下。
須知,高楷麾下將士,丟失安樂在前,又有王威趁火打劫,威逼廣武。
可謂前有狼後有虎,群敵環伺,若依常理,必敗無疑。
隻是,這世間總有非凡之人,逆轉必死之局,絕地逢生,如有神助。
正如真龍困於淺灘,雖然遭蝦戲,一旦遇風雲變幻,便是困龍升天,一發不可收拾。
王羨之悚然一驚,他熟讀經史,自然通曉曆代開國之帝。
高楷之經曆,與那些個草莽出身的帝王,何其相似。
未發跡前,不過凡俗之人,與旁人無異。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
“難道,我的乘龍快婿,並非李晝,而是這高楷?”
一時間,王羨之心神震動,禁不住懷疑起自身抉擇,是否大錯。
那文士眼見他神情變幻,心道不妙。
他可是知曉這王公,素來優柔寡斷,聽風便是雨。
正如那牆頭之草,搖擺不定。
如今聽聞高楷大勝,恐怕又心生猶豫。
若是壞了這門婚事,他的把柄捏在李家手中,可是吃不了、兜著走。
眼珠一轉,他高聲道:“王公無需憂慮,依我看來,這卻是一件好事。”
“哦?”王羨之奇道,“有何好處?”
那文士侃侃而談:“高楷雖然反敗為勝,卻斬殺了薛仁果,那薛矩唯剩這一子,豈能善罷甘休?”
“依我看,薛矩必然征發大軍,與那高楷決一死戰。”
“屆時,我等在其後推波助瀾,襄助王節度使,再次兵圍廣武,進窺蘭州。”
“更可聯絡李家,由渭州出兵,攻取金城。”
“如此多方攻勢,量那高楷再不可能全身而退。”
“你所言不錯!”王羨之眼前一亮,笑道,“李家經略渭州多年,又據有秦州,攻取成、宕二州。”
“怎是高楷區區一州之地可比。”
“是極!”文士詭譎一笑,“李家更有崆峒山道長輔佐,說不定,這正是欲擒故縱之計。”
王羨之連連點頭,心中不再搖擺,反而心生迫切,想著盡快將長女送嫁,以免夜長夢多。
那文士一口應下,自願出使渭州,與李家相談。
卻無人察覺,一隻青鳥,震動雙翅,正向岷州飛去。
這青鳥卻是來自崆峒觀李觀主,他隨王威敗逃而迴,卻是滿心羞愧,於是修書一封,向師門問計。
眼看王威貪圖享樂,無心戀戰,他忍不住搖頭:“國之蠹蟲,庸碌無能,遲早化為齏粉。”
“隻是這高楷,三番兩次打破師門籌劃,不知是何緣故。”
他悠悠歎息一聲:“天意難料,世事多艱。”